❶ 电影拍出来怎么发行呢要走哪些流程我们暂时还不是影视公司,如果不行是不是注册影视公司就可以
一是以市场运作为主的发行。主要分为两种情况:进入城市院线发行;小城市及农村市场发行。前者以《英雄》为突出代表,而《暧春》则在后一种情况中较有代表性。
二是胡乱发行。这类电影虽然进入发行环节,但是缺乏市场运作,所以发行也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有的甚至是票房收入都不抵发行宣传费。其中一种情况是拍摄者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发行以及资金回收的问题,片子拍完后,发行方只好硬着头皮去发,院线还不一定能排上片。这是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而在好莱坞,发行放映商不看好的题材,制片商无论如何是不肯投产的。另一种情况是影片的发行是一些根本不懂发行的人在做,其操作既没有经验也不符合市场规律,所以结果往往也是发行得一塌糊涂。
三是依赖政府或是各类团体组织的发行,即通过行政命令等一些非市场渠道进行发行。这样的发行模式在前些年尤其显得突出,特别是一些主旋律色彩浓郁的电影,发行方往往会采取这种简单易行的方式进行发行,行政指令、红头文件、团体订票等等,曾经一度起到不小的作用。随着电影产业化进程的开 启,政府干预的力度逐渐减少,这种发 行模式也逐渐难以为继。
四是有的国产片根本没有经历发行环节,即所谓的“零拷贝”。其中一种情况是,制片方拍摄电影之前对于电影的 发行销售根本没有概念,拍摄资金筹集到了之后便将电影给拍了,拍完才意识到还有一个发行的问题,还有资金回收的问题,但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电影往往由于质量低劣或者是缺乏宣传发行费,根本不具备进入影院发行的条件;还有一种情况是制片方对于影院发行没抱希望,而将影片资金回收寄希望于电影频道的收购和音像版权,由此采取低成本策略;还有一种是所谓的“主旋律电影”,拍摄者往往具有严重的迎合倾向,根本不考虑市场情况,影片拍摄的结果是“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奋斗目标,仓库是直接归宿”。
在目前国产电影的发行操作中,后三种情况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第一种情况则是屈指可数。
国际上传统的电影发行方式,就是制片方带着电影去参加国际上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举办针对电影发行人员的招待酒会、派对。
政策上,我国《电影管理条例》规定:发行、放映电影片,必须持有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颁发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根据本条的规定,凡是要发行、放映的电影片,必须持有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颁发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目前的作法是将《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印制在电影拷贝的片头上。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曾经在1993年和1996年下发通知,对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发放办法加以规范。规定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领取手续,只有拷贝审查通过,一切手续齐全的影片才发给“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含画面)。
网络的出现与广泛运用,为电影的发行又提供了一个新的便捷的渠道,制片商和发行商纷纷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交易、配送、放映和结算.电影的发行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
❷ 我拍完了一部电影,我想找电影发行公司,需要多少钱
找一家电影发行公司,联系他们,不需要给他们钱的,
他们会在电影院上映的,然后一部分票钱在电影院里,还有一部分在发行公司里,然后发行公司
在传一部分给你们,就OK了
如果电影拍得好,会有公司来买你的版权
❸ 自己拍的电影怎么发行啊 各位指教下
拍这种落日片子,
感光度ISO调到最低,比如100,
小光圈拍摄,比如F16或者F22
对焦点一般对到太阳上面一点点的位置,
用上脚架,
重新选个拍摄位置,拍摄之前,先考虑一下构图,
画面中的两根线是电线吧,
最好避开,不要出现在画面当中,
重新选个天,拍落日最好要有云彩,没有云彩没啥拍头,天空空水空空。
风光片,一定要会后期,哪怕是简单的一点点,也要有。
拍风光片,挺辛苦的,
需要好的拍摄机位,需要好的时间,还要有好的天气。
❹ 独立电影该怎么发行
独立电影一般由一些电影人,如比较有财力而又不愿受好莱坞各种条框束缚的名导演、或是初出茅庐没有大量资金的影人独立制作,发行时既可以在制作后找大的发行公司洽谈(比如让他们觉得这部电影比较有前途,能有好的票房),他们可以出资金宣传,让影片上映;或是参加一些专为独立电影设立的电影节(比如最著名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那里有许多大公司的营销人员专门物色好的电影,与制作者协商,再经过发行公司的包装、修改以及一系列宣传上映。
所以独立电影的上映往往会受到比较大的变动,但这也是电影运作模式的必须。发行公司最终的目的是赚钱。
《女巫布莱尔》是独立制作电影的发行范例,你可以关心一下。
❺ 一部电影从拍摄到发行都要经历哪些环节
1、确定剧本内容及版权归属部分,寻找剧本制作者,该改编的改编,作为投资制片方,应该有一个负责前期统筹的助理帮助完成这一部分及后续部分。
2、确定剧组成员,比如前期的导演、美工等在内的主要剧组成员,筹划拍摄场地及费用
(这一部分包括了制片成本预算、前期道具和服装制作、后期特效处理、外景地选景、导演选角等部分、制表、剧本及台词本和道具本等等各种东西的制作等等等等)
3、与合适的演员及其他剧组成员签约,开始尝试宣传,找记者开发布会
4、进入拍摄环节,同期开始进行粗剪(后期部分),如果有特效制作,此时也应该进入正轨了。
5、拍摄出一部分内容并粗剪后,可以进行二次宣传,并送去后期进行合成,制作片花。同时可以考虑寻找发售者,即院线或代理公司洽谈利润分成。
一般来说,4、5这两部分环节就可以确定此片的下场如何了,如果没有院线购买,这片子拍出来也没用,所以此时重点在于对比制作成本和利润分成的接受程度。
而且还有一点,确定你所制作的影片不在《广电总局关于改进和完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审查工作的通知》的范围内,否则剧本还是要受审。
6、如决定继续拍摄,那么在拍摄完成并杀青后,同样要进行宣传工作。
7、随着拍摄进度的完成,后期部分应该也提前完成了一些,那么就是后期制作的完成,以及输出磁带去送审(电影审核委员会),同时制作预告放到网络、电视台这些媒体部分进行最后宣传
8、确定院线环节后,准备洽谈衍生品情况,比如音像版权、网络影视版权等等。
9、审核通过后,做拷贝,向院线发售,重点在于上映期的确定和网络影视版权的冲突与否。同时召开首映式。
10、等待公映,考虑参加电影节问题,一般情况下,冲击提名是很好的选择,这一部分可以放到第4、5部分联系,这样可以提前安排好参选的电影节。
11、公映期开始前,安排好网络影视版权的同步,和后续音像制品的发售(一般间差在一周到一个月内,即公映一周后放网络,两周或一个月后放音像)
在8-11这部分环节中,如果想加重宣传,而制作成本和效果又很值得考虑一下的话,可以根据这些情况选择电影节
没规定只有大成本和名导才能参选,小成本也有独立电影节之类的,如果能卖出海外最好,否则只能让其他公司代理海外,这样会很吃亏。
综上所述,大致就是这些了。
❻ 电影制作完以后如何发行
对个体制作人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挂到网上积攒人气,虽然这样可能会存在一些版权之类的问题。
❼ 一般拍了电影后,是如何发布,如何赚钱的,请详细说明,不要两三句应付
一般来讲,现在的运作模式是电影拍之前,就要联络好出品的单位,也就是找好下家。
这是一种保障。
至于赚钱,并不是所有的戏拍出来就能赚钱的。单讲电影,一年拍摄出的作品数量巨大,但是实际上能够走进观众视线的却微乎其微。
很多电影,前期拿到拍摄批号的,也许作品出来以后,由于很多原因又无法通过后期审批。就算批号全了,也许由于没有找到下家接洽,导致电影打了水漂。或是根本无法进入院线,毕竟能够进入院线的电影,都是能够谈得上票房2字的。也有一些片子,是只局限在电影频道滚动播放的,但是基本都是特殊题材农村,军旅,记录片类,这些片子拍摄前期,就是按照电视电影走的,其中很多用于电影走进农村之类的活动。
我不太清楚你是什么具体情况,所以没办法针对你的情况帮你。不太清楚你说的短片的概念是?
❽ 自己拍的电影怎么授权发行
自己拍的在中国无法自己发行。因为你的片子没有通过广电局审查过。但是,你的片子还是可以拿到国外参展。如果你的片子是短片,没什么其他问题。但如果你的片子是正片长度(90分钟以上)直接国外拿奖,国内也是不承认的。
正规渠道是,先审查剧本,剧本过了才可以拍。而且要立项,建公司,乱七八糟一堆。你得有制片公司的公关,才能拿到拍摄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