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怎么写
《摔跤吧,爸爸》讲的是印度一个全国摔跤冠军爸爸,毕生的梦想就是为国争光,站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然而他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不料命运捉弄让他生了四个女儿,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女儿有摔跤的天赋,于是开始训练女儿摔跤,努力使女儿变成世界级的摔跤手。在男权社会的印度女孩子练习摔跤,引来了全村人的讥讽和嘲笑,吉塔姐妹俩也受到了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他们排除所有的困难,最终,女儿终于达成了爸爸的梦想。
这部片子中的爸爸,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爸爸过于专治,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把愿望强加于女儿身上,并对女儿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训练,有观众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家庭暴力片。可是我却不认同这个观点。
我们在羡慕郎朗高超的琴艺、某某又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同时,只看到了他们的光鲜,殊不知背后他们同样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玩耍,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天天坐在琴凳上练琴,如果没有家长的严格要求,哪来的成功。所谓的天赋和神童,那只是传说而已,再大的天赋,再神奇的神童,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永远都要记住“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小的时候,我们往往责怪父母,管的太严,管的太宽,可是长大后,往往会感谢自己的严父厉母。影片中的女儿开始也对爸爸充满了抱怨和不解,当大女儿吉塔取得全国冠军离开爸爸,前往国家体育学院学习之后,脱离了爸爸的管理,她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不屑于爸爸的教学方式,最终在世界赛中完败。她懊悔的同时开始理解爸爸,在拨通爸爸电话的那一刻,她泣不成声,电话那头的爸爸也泪流满面,而荧屏前的观众更是热泪盈眶。
觉悟之后的吉塔,再一次开始按照爸爸的指导刻苦训练,最终,终于在父亲的不懈教导下站在了世界最高领奖台上。那一刻,爸爸的一句“你是我的骄傲”,再一次把剧情推向高潮。
一部主色调本该暖心、幽默、励志的片子,除了影片本该有的特色外,却几度让人有落泪的冲动。面对质疑,父亲不为外界所扰,坚持给姐妹俩训练时的伟岸形象出现时;为去除长发干扰,清晨减掉姐妹俩作为女性特征的长发,剪动、发落,吉塔绝望落泪时;在只有男孩的摔跤场,经过恶斗取得胜利,裁判举起已是灰头土脸的吉塔的手臂时;在为女儿与体制内国家体校的不公进行抗争,父亲含泪举起并一页页翻过悉心珍藏的女儿所取得的荣誉时。太多让人因爱而产生感动的片断不能一一历数。
影片快结束时,父女对话的场景,揭示了影片的主旨。在决赛的前一晚,父亲对吉塔说,只有你取得了胜利,你才将作为榜样被人们永远记住,你才能通过自己改变印度所有本来注定要与锅碗瓢盆,相夫教子过一生女孩儿的命运!这一番话,再一次触动了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又让人热泪盈眶!
用爱心、努力和热情去浇灌希望。当结尾振奋人心且欢快的音乐响起时,我还沉浸在那个真实励志的故事中不忍离场。
Ⅱ 看了摔跤吧爸爸的电影怎么写观后感
看着电影写作业
Ⅲ 如果你来写《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你会怎么写
当时看电影最后一点大女儿领奖看向爸爸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的,我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父母总是习惯把自己未完成的目标寄托于在下一代的身上,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目标都是孩子想要的,培养孩子喜欢的爱好并培养成特长才是最好的。
Ⅳ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50字
影片一言概之就是一位父亲将自己的为祖国赢得世界冠军的梦想转载到两个女儿身上,困难重重,但最后取得了世界摔跤冠军。被我描述得俗套了,像这种无尿点,有泪点的电影,总觉得不要去纵观他的整个情节,而是要结合她的背景去看细节。
电影开头马哈维亚被别人劝说放弃摔跤事业,觉得不是一份能维持家庭生活的工作,他被说服了,这本无可厚非,在中国这种现象到处可见,更何况是印度了。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实现他的梦想,无奈生的都是女儿。彻底放弃了,由原来肌肉发达的大帅哥变成了大腹便便的大叔。再一次女儿和别人打架的偶然事件里他发现两个女儿是很不错的摔跤手时,他的眼睛亮了。让妻子给他一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然后对两个女儿魔鬼训练。让女儿穿短裤,减短头发,和男生摔跤,这在当时的印度,真的是难以想象的事。自己在上个暑假去了趟印度,对其印象还是很深刻,在两篇游记中也描述过印度的社会和人们,对这篇影片中,女孩子摔跤遇到这么多的困难多少有点理解,并没有夸大。在印度,到现在还完全是一个男权主义的社会,女人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从小开始做家务,到了可以结婚的年纪,就嫁人结婚,从此在外面还要把头发包起来,然后继续窝在家里做家务,生孩子,生了女孩再将这人生循环。就像在影片中,马哈维亚要把两个女儿的头发剪短,妻子只能含泪看着,不能说什么。在印度街头,你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男生,悠闲的喝着他们街头特有的"茶",却很少看到女人的,更别说喝上一杯茶了。前几天,在印度帮助过我的女孩子说她要结婚了,丈夫是她爸妈找的,她已经和她最爱的男朋友分手了,她说她们这些女孩子是没有权利去选择的,为了不让将来的丈夫误会,她把自己的Facebook 注销了,换了一个新的,让我在和她聊天的时候不要再提起他的前男友,这就是现在印度女孩的生活。
回到影片,吉塔得到全国冠军后到国家对里面接受正规训练,她尝到了外面世界的多彩,对父亲的训练产生了怀疑,在和父亲比赛中获胜后更觉得自己是对的。环境真的很能影响一个人,吉塔渐渐消磨了她的获胜欲望,在世界赛中失利,这样的剧情设定,才会让她打脸的认识到自己的错。
之后整个过程太紧张了,揪着拳头看,没有再去思考什么,感受这种紧张的较量。父亲告诉吉塔,让她做一个让人永远记住的人物,也是为了给印度女孩们挣点信心,吉塔有了使命感。巴比塔在最后一节,哭着给吉塔加油,在吉塔将对手摔过头顶落地那一瞬间,电影院里爆出了很多掌上,都是些小孩子在拍手,大人们总是在压抑着,不像小孩那样奔放了,即使那时候已经泪目了。
这部影片不同人有不同的观影感谢,励志,亲情,女性,成长。但这样的影片应该不会招人不喜欢的,抛开所有剧情背景,就冲着最后吉塔的一摔,也是值得的了。这样的影片对那些正无奈着自己的碌碌无为的女孩子是种激励。
说点题外话,也是在印度半个多月游玩的一点点了解。印度人的工作效率是极地的,他们会悠闲的喝杯茶再慢慢悠悠的帮你处理你的事情,即使你已经表现得一刻都等不及了,完全不影响他们。印度到现在男性还是以拖鞋和凉鞋为主要鞋类,就像马哈维亚,整部电影下来都是拖鞋。印度人的摇头表示点头,所以你常常会看到他们在摇头,觉得很可爱。还有最重要的,电影里提到的脆饼真的真的很好吃,它是一种油炸的脆球,中间是空的,要吃的时候,用拇指按出一个洞,然后把土豆泥和特殊的酱汁放进去,在晒点脆脆的东西,记得自己第一次吃的时候,坐在街头一口气吃了五六个。还有他们在做的鸡肉,这种叫做鸡肉玛莎拉,真的太好吃了。
印度现在正飞速的发展着,觉得会和中国一样,一点点强大起来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嗨,才发现现在穿的衣服裤子都是在印度买的。
Ⅳ 摔跤吧,爸爸,怎么写观后感
你的观后感的用途?你在电影中看到了什么?有的人看到了女权 、教育、体育竞技体质、还有一个男人的梦想!
Ⅵ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怎么写
摔跤吧!爸爸
观后感
周末和老妈一起去看了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的又一力作——《摔跤吧!爸爸》。影片讲述了马哈维亚.辛格(我们就叫他爸爸)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让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赢得世界级金牌。结果却生了四个女儿,本以为梦想就此破碎的爸爸却意外发现女儿身上的惊人天赋,看到冠军希望的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浪费,于是和妻子协商给他一年的时间,只需要一年,如果一年后还是不行,爸爸就放弃他的梦想。从此,两个女儿就开始了她们残酷的训练。
看完电影我们深思,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的信念,永远都那么足够,永远都像电影中的爸爸一样,帮助自己的孩子,不顾一切!而我们呢,作为教育工作者,是否像影片中的教练一样,混混沌沌地重复着自己的工作,只看到生活的迷惘,工作的无聊,学生调皮捣蛋不服管教时仅仅表现出些许的无奈与无助?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像孩子的爸爸妈妈一样,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我们要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相信,最终都会淘尽黄沙始得金!
Ⅶ 摔跤吧爸爸300字观后感怎么写
印度女权的艰难觉醒
文/梦里诗书
如果你不能站在印度现实的社会背景去看《摔跤吧!爸爸》,那么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部狭隘腐朽的作品,甚至对电影的成功嗤之以鼻。但作为一部印度电影来说,这却又是一部将女权与梦想赋予了丰满形态的佳作。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需要观众以印度现实的社会角度去看待的电影,不然你对一个父亲逼迫两个女孩成为摔跤手的残酷展开,就会有着“何不食肉糜”的质问。其实在电影伊始面对执着要男孩的父亲,面对一心渴望自己孩子继承自己未完成梦想的做法,我一度也认为这会是一部尤为浅显带有局限性的套路之作,但恰恰以女孩为视角的摔跤之路,赋予了电影全然不同的意味。
首先我们要了解电影所处的社会背景是什么?这个背景即是印度男尊女卑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是印度未成年婚姻,甚至是童婚习以为常的现实,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很多女生的女权意识尚不谈何觉醒,便以早早的嫁为了人妻,而这一点即在这部电影中有所体现,也成为了两个女孩女权意识得以觉醒的契机,同时我们反观阿米尔·汗所饰演的严父,其即有着发现女儿天赋在先,后又有一年之约为期,对两个女孩的引导和尊重于此中早已是昭然若揭。
所以当你能了解印度种种的现实问题,带着一定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其实不难发现,这是一部即没有父权更无从谈何彰显男权的作品,电影有的是对一个印度底层社会的真实写照,有的是一位父亲不畏印度传统观念,将两个本就拥有摔跤天赋的女孩培养成世界冠军的励志燃情,有的反而是对女权意识的发蒙启蔽,而这一切在绝大多数时候又是以亲情为纽带的衔接,使电影在女权与励志之外,也让人得见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父女真情。
电影最后根据字幕我们知道,这个本自真实的故事,在印度也真的开始改变了更多印度女生原本既定的命运,所以这样一部作品哪里是谈什么父权,只是用一种印度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在一个国家坚若磐石的传统观念中,让女权意识见缝插针的得以着艰难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