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院看电影的最佳位置是哪几个座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在茶余饭后都会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去电影院里面看电影,可是在看电影的时候,往往却因为找不到一个好的位置而感到烦恼。明明和其他人花了一样的价钱,别人却可以在最佳观赏区观看电影,而自己却只能坐在角落里面,其实电影院影院选座也是有着很深学问的,那么哪个位置才能算得上是最佳观影位置呢?
其实在影院选择还有一个万能的选择方法,那就是无论看什么样的电影都选择全场最中间的位置,这个位置常常被称为“黄金位置”。不论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坐在这个位置上,观影体验都是非常不错的,所以大家在选择影院位置的话,最好可以优先选择这个黄金位置。当然每一个人对于观影位置的选择都不尽相同,可能有的网友喜欢坐在角落里面,这都视个人情况而定了,不知道大家认为什么样的位置才能算得上是最佳观影位置呢?
❷ 看IMAX电影一般坐影厅的第几排视感最舒适呢
经常出差,我在上海,北京,昆明,东莞这几个城市都看过IMAX。上海300平米(15×20),东莞600(20×30)平米,昆明更小,而且长宽比都不一样。但是从长宽比可以看出来,IMAX相比我们习惯的宽银幕来说,要更加的“方”一些。所以接下来会说到,这个比例导致IMAX看上去特别的高,但是不宽。
要说第几排,不能一概而论。
说下IMAX与普通屏幕的感官区别,最重要的就是IMAX比一般的屏幕要高,而且所有的IMAX厅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设计需要,第一排离屏幕的空间都很小,说紧贴着也不为过,大概就是因为屏幕实在太高了吧(普通影院第一排离屏幕还是有段距离的)。
举个例子,上海的IMAX,公认是9到11排,也就是比较靠后的地方比较好。我看阿凡达的时候是在8排9号,觉得刚合适,视线在整个屏幕的中上方,看完后甚至觉得,为了让画面填满视野,再向前一两排也是可以的,所以说具体排数要看每个人的观影习惯。
东莞看的是玩具3,位置很空,按经验选了靠后的,结果因为剧场更大,我觉得靠后就容易把屏幕的边也看在视野里,应该选中间排就可以了。
昆明的屏幕比较小,我坐在了中间,觉得也可以接受。北京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
总结一下,排数千万不要选前4排,否则脖子向上抬30度还要保持2小时,谁也吃不消。如果第一次去,选择所有排数的中靠后地方,是比较稳妥的方法。以后根据喜好调整。如果排数和位置冲突,先选排再选中心位置。
附全国IMAX一览表
商业影厅:
数字
1. 北京华星影城双安店(高18米,宽26米,总面积468平方米,座位数387)
2. 北京石景山万达影城(高12.6米,宽21.3米,总面积268平方米,座位数433)
3. 长春万达欧亚影城(高13.4米,宽21.8米,总面积292平方米,座位数556)
4. 长沙万达影城(高16.5米,宽22.5米,总面积371平方米,座位数425)
5. 天津中影国际影城(高13米,宽21.5米,总面积279.5平方米,座位数377)
6. 无锡大世界影城(高10.6米,宽19.1米,面积202平方米,座位数378)-这个最小,面积还不如有的宽银幕大
7. 昆明百老汇影城(高12米,宽21米,总面积252平方米,座位数294)-新开的,票价似乎也很贵,忘了多少钱。
8. 武汉环艺影城(高15米,宽22米,总面积330平方米,座位数648)
9. 辽宁大连奥纳影城(18米高,24米宽)(注:此为巨幕影厅。非真正意义上的IMAX)
胶片(尚未完成数字化改造)
10. 上海和平影都(高15米,宽20米,总面积300平方米,座位数358)-近期据说要改造。
11. 苏州科技文化中心(高13.3米,宽21.3米,384座)-跟风抢放IMAX阿凡达,吸引众多上海IMAX粉丝纷纷赶往苏州
12. 东莞万达影城(高22米,宽28米,总面积616平方米,座位数561)
科普IMAX影厅:
中国电影博物馆(高21米,宽27米,总面积567平方米;座位数403)-北京,当时阿凡达的票价一直很便宜,可惜地点比较偏,借了车去看的,免的回来晚了公交不方便。
中国科技馆IMAX巨幕影院
中国科技馆IMAX球幕影院
上海科技馆IMAX巨幕影院(高18.3米,宽24.3米)-一直不放商业片,看着上海和平影都数钱数到笑不动
上海科技馆IMAX球幕影院(23米)
黑龙江科技馆IMAX球幕影院(23米)
南京青少年活动中心IMAX球幕影院(21米)
重庆科技馆IMAX巨幕立体影院
重庆少年宫IMAX球幕影院
广东科学中心IMAX巨幕立体影院-如果是大学城的那个,后来也顶不住压力,开始放阿凡达,哈哈。
大庆科技馆IMAX球幕影院
东莞科技馆IMAX球幕影院(23米)-东莞真有钱,嘿嘿
❸ 标准放映厅高度是多少啊
标准放映厅高度:层高大于9.8米,理想高度12.5米。
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
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中型电影院不应小于12m,大型不应小于20m,特大型不应小于25m;
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
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
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观众厅座席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应小于0.48m,软椅不应小于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75m,软椅不应小于0.80m;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90m,软椅不应小于0.95m;台阶式(散座、楼座)的座席排距应比上述值适当增大;靠后墙最后一排的排距应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为最小排距时,每排座席数不应超过22个,以后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个座席;
二、长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个;
三、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席数相应减半。
短排法两个横走道之间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不设横走道时,其前面的一个横走道与后墙之间不宜超过10排。
座席应按弧线或与弧线近似的折线布置(小型可按直线布置),或两种方法混合布置。观众厅正中一排或1/2厅长处弧线的曲率半径一般等于银幕至最后一排的水平距离。
优质区的划分办法各异,但一般来说座位区的中心都是优质区。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这主要是使来自放映机的光线射到银幕上以后反射到观众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原理,使观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来自银幕的反射光。
❹ 电影院内错位排列时,其视线升高值应取多少
电影院错位排列、其视线升高值为60mm。
地面的升起坡度与设计视点的选择、座位排列方式,即前排与后排对位或错位排列、排距、视线升高值等因素有关。
(4)电影影厅的视线多少度扩展阅读:
中型尺寸的银幕10-15排,中型尺寸的银幕一般放映文艺片、喜剧片等,靠前的位置为最好,可以清楚地看到人脸上的表情细节,脖子也不至于太辛苦。
大型尺寸的银幕16-20排,中间靠前的位置为最好,可以让你体会到3D效果的纵深感,也不至于脖子痛。
IMAX银幕7排,观看国产大片、2D影片、动画片时,第七排左右的中间为最佳位置,要让自己在不转头的情况下可以看清整个屏幕。
观看外国动作大片,稍微靠前会更加有代入感。但是前三排最好避免,因为IMAX银幕过大,仰着头脖子会非常辛苦,而且极有可能看不全整个银幕。
❺ 电影院里看电影最好的位置是坐在哪
大家都知道在影院看电影时,坐在不同的方位所感受到的观影效果是截然不同,那么如何才能挑选最佳的观景位置呢,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介绍以下几个小技巧。
一、根据影院放映厅的大小来选择观影位置。巨幕厅由于影厅空间较大,选择在中间排数靠前一点即可,一般最佳观影位置在9-10排前后居中位置即可。拥有150到200座位数的中幕厅,选座原则和大厅类似,同样是选择中间位置即可,最佳观影位置在7-8排前后居中位置;排数不到10排的小幕厅,由于影厅整体空间小,选座时要选中间稍靠后一些的位置。由于整体排数少,因此选靠后一些的排数,实际上距银幕的距离也并不算远,不会影响观影和视听效果。
由于每个影院甚至每个影厅都是不同的,与屏幕大小、屏幕角度,阶梯座椅角度乃至座椅靠背角度等等都有关系。从平行于屏幕的方向来说,正中间的位置是最佳的,由于银幕有涂层增强反射,但反射角度有限,因此正中亮度更高,反差更明显,细节更清晰。
❻ 电影院的建筑要求
观众厅每座面积:甲等不宜小于0.80㎡,乙等不宜小于0.70㎡,丙等不应小于0.60㎡。
注:观众厅面积算至银幕后的墙面。 电影是通过视觉作用为观众所接受。视觉是人们辨别外界物体明暗和颜色特性的感觉,视觉在对物体的空间属性,如大小、远近等的区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观看35毫米常规电影时,因为画面的面积较小,视觉条件只要求看全画面和看清画面,对视觉的空间属性是无法区分的。但是宽银幕、70毫米宽胶片以及其他大视野电影则是利用其画面宽、视野大的特点,使观众的视觉作用接近实际生活,能利用视觉的空间特性,来区分物体的远近、位置、物体间的距离等,从而有助于使观众产生真实感和临场感。
人的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的目标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而双眼视野则较单眼视野为大。整个视野中中央视场是看得最清楚的部分,单眼对中央视场的水平视角为30°,双眼为36°~40°,单眼和双眼的垂直视角均为22°。中央视场的四周为边缘视场,在水平方向可达180°,而在垂直方向可达75°。虽然观看时的清楚程度从中央向边缘逐渐降低。但正是由于这个边缘视场使视觉在物体的空间属性方向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各种不同品种电影对视角大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电影院视角的要求决定了观众对银幕的距离,即视距。边座观众的斜视角是根据观看画面时所产生的畸变的程度来决定的,以将画面的畸变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一排观众座位地面离银幕画面下缘的高度称为设计视点。中国国家标准对35毫米电影系列的设计视点定为2±0.5米。但各品种的电影对视点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大视野电影由于画面高度很大,一般设计视点均较低。以免观众的仰视角过大而感到不适。最低视点高度只距地面15厘米。视点的高低直接影响观众厅地面的坡度,视点高则观众厅地面的坡度升起较缓,若视点逐渐降低,则地面坡度随之逐渐变陡,所以视点越低,地面坡度越大。但视点低固然视觉条件好,又会因地面坡度不可能升得太高而受到限制;视点高虽可降低地面坡度,但太高又会使视觉条件太差而不符合要求。
视点高度决定之后,可以相邻两排观众视点的距离与视线超高值C所形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计算出相邻两排的高差,这样逐排计算直至得到最后一排的地面坡度的标高。视线超高值C是人眼到头顶的平均统计值,C值一般采取12厘米。在35毫米普通银幕电影的地面坡度设计中,若中区前后排座位错开排列,则C值可按每两排12厘米计,以降低地面坡度,其原理是按错位后,后排观众从前面两个观众头部的空隙中来观看画面。但在大视野电影的地面坡度设计中其C值应以每排12厘米(或10厘米)计,因大视野画面很宽,已无法从前排观众两个头部的空隙中去观看。 观众厅座席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应小于0.48m,软椅不应小于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75m,软椅不应小于0.80m;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90m,软椅不应小于0.95m;台阶式(散座、楼座)的座席排距应比上述值适当增大;靠后墙最后一排的排距应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为最小排距时,每排座席数不应超过22个,以后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个座席;
二、长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个;
三、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席数相应减半。
短排法两个横走道之间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不设横走道时,其前面的一个横走道与后墙之间不宜超过10排。
座席应按弧线或与弧线近似的折线布置(小型可按直线布置),或两种方法混合布置。观众厅正中一排或1/2厅长处弧线的曲率半径一般等于银幕至最后一排的水平距离。
优质区的划分办法各异,但一般来说座位区的中心都是优质区。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这主要是使来自放映机的光线射到银幕上以后反射到观众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原理,使观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来自银幕的反射光。 观众厅走道除应按每百人0.6m分别计算宽度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短排法的中纵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不宜小于0.8m;横走道的通行宽度不应小于1.2m;
二、长排法的边走道不应小于1.2m。
观众厅坡地面最大坡度不应大于1:6。超过1:6时应采用台阶式地面;走道坡度为1:10至1:6时,即应采用适当防滑措施,超过1:6时应采用踏步。
❼ 在电影院坐第几排观影效果最好
在看电影的时候坐在3到4排的观影体验还有特别好的,因为在这个距离下可以看到更多的视野,而不会导致人由于距离太近而导致会发生刺眼的现象。
三。7排大屏幕在观看国产大片、二维电影和动画片时,第七排中间位置是最好的位置,这样你就可以在不转头的情况下看到整个屏幕。看外国动作片,稍微向前一点会更能替代。但前三排最好避免,因为屏幕太大,抬起头和脖子会非常困难,你可能看不到整个屏幕。
❽ 电影院最后一排看的到人吗
电影院最后一排可以看到人,但是看电影的体验并不好。
一、电影院最后一排看电影的缺点:
1、电影院最后一排位置太偏,离银幕距离太远,看电影时视觉上会很不舒服。
2、电影院最后一排需要仰着脖子才能看,盯着银幕90分钟以上,身体会很难受。
3、电影院最后一排离银幕距离远,离后置音响很近,会影响听觉体验。
2、在中厅,
这种厅的一般都是比较热的电影,或者是播出了一段时间的,一般能容纳100-200个人,排数也会有点少,最佳位置也是在比较后居中的位置,第7排或者第8排的位置观影体验最佳。
3、在小厅,
小厅人不怎么多,或者是电影的评价不怎么好,观看的人不怎么多,再者就是播出很久的电影,一般可以容纳的人数在100个人以下,最佳的位置就是在第5排或者第6排,这个位置正好就是黄金座位。
注意事项:
1、看电影时不知道选择位置,一般觉得坐在前面第一二排位置比较好,但是在这个位置看完整部电影下来脖子会酸痛不已,因为要抬着头看才能看的全面,而且眼睛也会酸痛。如果是看3D电影的话,整个大屏幕都在眼前,你的视线是不能看到整个画面的。
2、在电影院的正中间就坐的缺点是电影的放映机都在屏幕的正对面,通过聚焦光线穿过电影院空间到大屏幕上出现电影效果,然后成30-45度角反射回来正好对着你的眼睛。你在看电影的时候不仅会有点反光,而且还因为不好看电影左右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