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决战》系列电影动用了多少人参与拍摄
花絮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这部片子几乎动用了全国的军区,因为拍片之前,要求军方配合拍摄的命令是直接由军委下发到军区的,动用100万人次以上,几乎是有战场的戏,都有100以上的军队参与。
这片子,老外的所谓大场面都只能望而兴叹了,他们只有用电脑来做,而我们是真人参与拍摄。
向三大战役的全体摄制组致敬!向支持电影拍摄的人民解放军致敬!
② 电影《大决战》投资了多少rmb每部
一亿。影片《大决战》为例,《大决战》分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三部六集。从1986年到1992年,长达6年的创作过程中,《大决战》动用了八一厂老中青三代的精锐力量。总投资高达一亿元人民币。由于在拍摄《大决战》期间,军队内部的资源大多是无偿调配,所以《大决战》的“一亿元”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③ 目前中国拍的最好的军片还是《大决战》
目前中国拍的最好的军片还是《大决战》。
花絮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这部片子几乎动用了全国的军区,因为拍片之前,要求军方配合拍摄的命令是直接由军委下发到军区的,动用100万人次以上,几乎是有战场的戏,都有100以上的军队参与。
这片子,老外的所谓大场面都只能望而兴叹了,他们只有用电脑来做,而我们是真人参与拍摄。
向三大战役的全体摄制组致敬!向支持电影拍摄的人民解放军致敬!
④ 解放战争电影《大决战》系列的航拍和长镜头水准怎么样
非常震撼。尤其是徐蚌会战的那个行军镜头,榴弹炮阵地万炮齐发,多少战争题材电视剧,都曾直接拿来过。
⑤ 三大战役电影拍的好真实啊,怎么拍的
《大决战》系列不可复制的军事巨片
拍摄地区涉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个市、县、区,北起黑龙江哈尔滨,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黄河河套,东至渤海之滨。参拍群众达15万余人次。解放军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兰州五个军区和海、空军的一些部队,陆军航空兵以及有关院校、武警部队共20多个军级单位30多个独立师团单位,共约13万干部战士参加了拍摄,累计达330余万人次。(也就是说那些都是活生生的军人在跑龙套还原当时的情境)同时,还动用了大量的坦克、火炮、飞机、舰艇等大型军事装备。影片中出场的历史人物达238人,其中主要演员50余人。
为什么说这么真实,鄙人认为:
拍摄的时间距离当年也没过去多少年,很多老兵那时候也都活着,亲身经历过!
军人能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满身泥土的军装能反映打仗的艰辛!不像现在的演员,随便涂抹点颜色就以为蒙混过关,只有脸上涂抹点血一样的东西,然而衣着却是干净整洁的一塌糊涂,让人作呕!
拍摄场景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因为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还没有那么现代化,很多农村依然贫困,很多场地都没有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所以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出这部系列电影的真实!就像现在很多民国以前的电影电视剧,场景搭建的太豪华了,看的都有些反胃口!
演员的表演很到位!他们是演员,不是明星,没有刻意去表现自己,而是在表演一位历史人物,演技很到位!(现在的抗战片我觉得看着让人呕吐,当然这是题外话)
⑥ 大决战拍摄用了几年啊,每部都超过3个小时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正确把握时机,以宏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指挥艺术,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统治的军事力量,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
为了把三大战役搬上银幕,八一电影制片厂历时五年,耗资一亿,拍摄完成电影《大决战》。该片公映后,获得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的普遍欢迎,在海外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邓小平曾满意地说:“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
⑦ 电影大决战中战场上密集的弹道是怎么拍出来的
大决战里没有一点是假的,开炮场景都是真的,你没看到炮弹炸的地方没有一个人。
⑧ 电影《大决战》三大战役动用了多少兵力拍摄
我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并且困扰了很久。不过你看一下协助单位就大概了解了,5大军区,总参,总政等协助。我想起步10万吧。
⑨ 大决战的影史地位
90年代初由李俊担任总导演拍摄的三部6集《大决战》堪称是真正的鸿篇巨制。从1948年到1949年初,在东北、华东、华北地区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以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和国民党的惨重失败为结局,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影片《大决战》三部6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既独立成篇,又可以联成一个整体,构成了对这一伟大史实的总体再现。《大决战》是一部气势宏伟、规模空前的作品。自有中国电影以来,中国的银幕上还未出现过这样结构复杂、人物众多、场面壮观、气势磅礴的作品。
创作者是站在一个伟大历史的转折点上来写“大决战”的。影片不仅表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军事斗争,而且展示了这两个政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较量,通过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式的描写,展示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风貌,揭示出决定战争胜负和历史变革的最深层的动因,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全景式的战争巨片。该片获第12届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多项国内奖。
影片上映后,以它历史的真实、人物性格的鲜明和场面的宏大而获得高度评价,同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获得第十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二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道具奖和最佳烟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