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免费电影 > 二战电影一封明信片免费观看

二战电影一封明信片免费观看

发布时间:2023-08-12 03:22:34

⑴ 日本拍的二战电影

1、少年H

《少年H》是由降旗康男执导,水谷丰、伊藤兰、吉冈龙辉等人主演的剧情片。影片以二战中的兵库县神户市为舞台,讲述了人称“H”的少年妹尾肇,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上演的一段欢乐、泪水、勇气相互交织的故事。该片于2013年8月10日在日本上映。

2、阿基米德之战

《阿基米德大战》是山崎贵执导,菅田将晖主演的剧情电影,于2019年7月26日上映。

该片根据三田纪房的同名漫画改编,讲述了二战期间,被称为“日本阿基米德”的天才数学家櫂直发现了日本海军造舰计划中隐藏的阴谋,决心纠正国家机器中的不正之风的故事

3、永远的0

《永远的0》是由山崎贵执导,冈田准一,井上真央,三浦春马,滨田岳冈等联袂主演的一部日本战争剧情片。

该片中时空在太平洋战争与现代社会间交替,主要讲述了有志青年佐伯健太郎对祖父生前战友进行探访追忆,以及探寻战死的祖父宫部久藏的过去的经历的故事。该影片于2013年12月21日在日本上映。并于2015年在第38届日本电影学院奖中荣获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八项大奖。

4、一封明信片

《一封明信片》是由日本发行的114分钟剧情电影。该片由新藤兼人编剧、执导,丰川悦司、大竹忍、柄本明、大杉涟、六平直政等主演,于2011年8月6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是导演新藤兼人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创作,讲述了一个士兵的死亡,带给家庭崩溃与重生的故事

5、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是由日本东映映画制作发行的141分钟传记影片。该片由成岛出执导,役所广司主演,玉木宏、濑户朝香、香川照之、田中丽奈等共演,于2011年12月23日在日本上映。该片以二战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反战”军官山本五十六在处理珍珠港事件上的苦恼,以及想方设法尽早结束战争的故事。

⑵ 跪求法国电影完整版,【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网盘资源

链接: https://pan..com/s/1ZD88-DW8uKebUzrJnq1sjg

?pwd=srdq 提取码: srdq

《赎罪》是由环球影业制作发行的123分钟爱情影片。该片由乔·怀特执导,詹姆斯·麦卡沃伊、凯拉·奈特莉等主演,于2007年9月7日在英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了讲述20世纪30年代一个英国庄园里发生的一场改变3名年轻人命运的故事。

⑶ 求美国二战电影,讲述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的。PS:是电影,不是纪录片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
———美国在日本投原子弹的骗局
编著者:龙生
一 困惑与疑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将近60年了,那场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特别是反法西斯国家人民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但是,作为当时主要的法西斯国家的日本每当提到那场战争的时候,主要都是提到
他们在那场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和很少提到对他国造成的巨大灾难,最重要的原因是
他们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日本是第一个受到核武器,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受到
核武器攻击的国家。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的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伤
害,最后导致约30万人的死亡。
日本就是借助这两颗原子弹的“威力”来装饰自己“受害者”的面目,每年的8月6日
和9日,分别在广岛和长崎都有纪念活动,所谓揭开伤口,教育下一代。
但是,从1995年以来,世界各地,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
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原来的政治家和军人,经过单独或是联合研究,发现美国在
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历史记载存在许多的疑问,无论是在文字还是图象资料上都有诸多
的困惑。主要问题是:
一, 由于B-29飞机的航程有限,原子弹的投放飞机的起飞地点选在距离日本较近的
提尼安岛的美国空军基地上,从美国本土运送两颗原子弹到提尼安岛上的步骤是先运
送到夏威夷,然后在运送到提尼安岛,由于当时飞机的航程和安全性的限制,这两步
过程使用的只能是军舰,这两段路却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虽然日本海军在美军的打
击下几乎已经没有了战斗力,但是,日本海军却仍然相当数量的潜艇,即使在战争末
期这些潜艇仍然偷袭美军的军舰,即运送原子弹的军舰随时有可能被日本潜艇偷袭,
美国怎么会冒那么大的风险用军舰运送原子弹?
二, 当时美国制造出的第一批原子弹只有三颗,其中一颗已经在1945年7月16日的
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弹实验厂实验,美国怎么敢用仅剩的两颗原子弹去攻击实际上已经
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的日本,而且还是以平民为主的城市呢?而且,美国在未来几个月
内不要可能马上在造出原子弹,美国难道没有想到会有可能出现的有、突然事件吗?
三, 当时,主要的原子物理的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费米甚至是奥本海默本人都极
力反对使用这种威力过大的武器。美国政府难道一点也不尊重这些为他们研制核武器
以后还得依赖的科学家的意见吗?
四, 电影和照片资料的问题。有很多人看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电影和照
片资料,但是,你只要有少许的常识和一些思考,你就回发现这些电影和照片资料中
有着诸多的问题。原子弹爆炸过后谁有能力在强烈的核辐射区进行摄影或摄像,日本
当时没有任何一种防辐射的装备。即使是少得可怜的电影资料还是有问题,你会发现
一些“幸存者”在爆炸后从废墟中出来后排成行走路,似乎是经过训练的。另外,能
在核武器的爆炸中幸存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五, “幸存者”的迷惑。从战争结束到今天,从未发现过一个可以直接证明在广岛
和长崎有过原子弹爆炸的人。有些“幸存者”只看到有大火产生,另一些“幸存者”
以自己所谓“受到辐射烧伤的”伤痕,实际上只是火烧伤的痕迹。没有一个日本人能
自身经历的的证据证明在广岛和长崎曾爆炸过原子弹。
六, 数字的困惑。当时由于日本的个大城市都受到美国飞机的整天狂轰滥炸,大多
数市民都跑到乡下躲避,广岛和长崎也是如此,实际上,据一个在广岛的日本老人介
绍,1945年3月以后,在广岛市的市民已经不足五万人了。当他在四月离开广岛到乡下
时,广岛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当然长崎也是如此,而日本政府最后却称两颗原子弹
最后造成近30万人死亡,着实在令人费解。
七, 科学证据。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在广岛和长崎两地进行了土样品的秘密采集,拿
回国后经化验发现这些土的土质与普通土几乎没有区别,辐射计量并非超常。根本无
法与在核实验基地所采集的土样品的辐射剂量相比。实际上,在受到严重辐射的土地
上在几百年内不可能可以生长植物,人在该地区生活也相当危险,这与今天广岛的事
实相悖。这更使人们困惑。
八, 最有力的证据。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运用巨型计算机的有限元分析
法,对在新墨西哥州、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的电影图象资料进行分析后,其结果
令他们大吃一惊——三份图象是同一颗原子弹的,也就是三份电影资料是在同一颗原
子弹爆炸的不同角度拍摄的,当然应该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那颗原子弹.
种种令人不解的疑问和新的发现令许多科学家(特别是核物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十分
困惑,但是,由于这种关于核武器的事件的极其特殊性以及对事实的谨慎态度,另外很多
科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是独立研究,使这种疑问没有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于众.
二 事实与真相
但是,仍然有许多的学术人士要求知道事实真相,从1995年开始,他们通过些秘密的
方式与美国政府交涉,要求美国政府解密一些文件.然而却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有些美国
政府官员说这是些”疯子的行为”.
但是,1999年末,一位参加过“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和一位当年美军的上级军官却
联合披露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历史——美国从来没有在日本本土投放过原子弹,在广岛
和长崎投放原子弹的事件是一场骗局,那只是美军进行的一场非同寻常的信息站和心
理站,一次非常成功的“软战争”。
由于这个消息是在十分保密的情况下披露的,而且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压制和否定,
最后甚至对这两位科学家和军官进行了软禁,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因此只有
极少数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知道了历史的真相。
纸终究包不住火的,这些消息终究会公布于众,只是时间的问题。
以下就是历史的事实与真相。
这个信息与心理战被称为“曼哈顿2”计划。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实验爆炸成功。这颗原
子弹的威力之大甚至超出了科学家、工程师和军方人士的预料。大多数的科学家也预
料到了这种武器的存在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这其中包括爱因斯坦和“原子弹之父”奥
本海默本人。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完全结束。虽然在欧洲战场上,战争的火焰已经熄
灭,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日本帝国还在利用四处环海的地理优势进行垂死挣
扎。美军的飞机虽然对日本本土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使日本的许多工业城市(包括
东京、大阪)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而且人员伤亡十分惨重,但是,日本却没有
任何要投降的迹象,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准备在本土与盟军决一死站。盟军在1945
年6月份已经着手计划在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的登陆战,参加的盟军士兵大约为40万,
其中以美军为主。美军却非常担心这次登陆行动,日本已全民皆兵,这次行动必将会
造成盟军严重的伤亡。
但是原子弹研制成功后,美军便似乎发现了有新的希望。因为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会
对日本造成巨大的伤亡,并且还有巨大的心理作用,可以达到逼迫日本投降的目的。
那样就不再需要冒险进行大规模的强行登陆行动以及有可能在日本进行大规模的战
争。这大概能避免约10万盟军的死亡。
因此,美国军方极力要求对日本本土进行原子弹轰炸,以达到逼迫日本投降的目
的,这当中为首的美国军方人士是麦克阿瑟将军。
但是,许多科学家以及一些军方人士却反对使用原子弹。因为他们清楚原子弹的威
力给平民带来巨大的伤害以及在爆炸后的辐射给土地的影响。
当然,他们也承认在日本进行登陆战将带来巨大的代价。因此,许多科学家和军方
人士建议对日本政府施加巨大政治压力使其投降。不过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很幼稚的,
因为当时日本已经受到了世界的孤立和进攻,没有什么所谓“更大的压力”。因此军
方人士甚至是美国总统杜鲁门本人也赞成对日本本土使用原子弹。即使这有巨大的风
险。
主张使用与主张不使用的两种观点进行了长达十几天的争辩,却仍然没有结果,但
是,因为在战争中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总统的支持,主张使用原子弹占了上峰。甚至已
经开始着手原子弹轰炸计划。
其实军方本身也有严重的顾虑。特别是运输问题和投放问题。因为新墨西哥州的原
子弹是定点引爆,从未实验过飞机投放,因此用飞机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的计划就
有其不确定性。况且,美国当时只有两颗仅剩的原子弹,万一有特别情况发生怎么
办,而美国在几个月内不可能生产出第二批原子弹。
这时候,却有一个不知名的下层军官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方案。
因为在诺曼底登陆前,盟军在英国沿岸和欧洲大陆沿岸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信息
迷惑战,使德军不知道盟军最后登陆的地点是在诺曼底,没有重兵部署在诺曼底,诺
曼底登陆时盟军没有受到有力抵抗,从而确保了登陆的成功。从1944年中到1945年
初,德军的V—1和V—2导弹曾给伦敦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盟军同样是用信
息迷惑的方法使德军把伦敦的定位目标偏移了40公里,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次
两次成功的信息战都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当然,其中盟军的间谍
人员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个下层军官由此想到是否能再次使用信息迷惑战来迫使日本投降呢?即用假信息的
方法让全日本相信美军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给日本国民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震撼,
造成恐慌,丧失其斗志。迫使日本政府投降。
这个方案提出时,受到了大量的讥笑和嘲讽。有些人甚至说他是美国军方内的白
痴。但是,当使用与不使用原子弹的争论没有结果时,科学家和军方人士又想到了这
个方案。并且经过一系列研究讨论和可行性分析,认为这个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因为
当时的日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岛,与外界联系的途径已经很少,而且日本的通讯
已经被美军完全监听。各个地区的通讯的损害程度也相当大,可以说,美军完全有能
力控制日本各地间的通讯和消息以及新闻系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军已经控
制了日本的喉舌而日本只剩下耳朵了。美军有能力向日本政府和国民发布大量的虚假
恐吓消息而日本却难以辨别其真伪,绝大多数的日本人会认为是真实的消息。
经过充分的探讨和论证,大多数科学家接受了这个建议,军方人士最后也勉强同意
这个计划,但是,军方与科学家达成的协议是,如果计划失败,那么最后还是会使用
原子弹。
1945年7月28日,这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战计划开始制定,被命名为“曼哈顿2”计划。
研究组对“攻击”的城市进行了相当严格的筛选,在六个候选城市(大阪,京都,札
晃,小仓,广岛,长崎)经过反复严密的论证、比较,最后选定了两个城市作为“攻
击”目标,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广岛和长崎,因为广岛和长崎距离东京比较远,在通
讯被基本切断的情况下信息来源极少,而且,长崎和广岛实际上已经由于美国的狂轰
滥炸而被孤立。把广岛和长崎作为信息迷惑战的目标应该是最合适的了。
1945年7月31日,“曼哈顿2”行动全面展开,大量的科学家、技术人员以及大批的
先进设备被运往关岛和提尼安岛。美军大量的军舰开始驶向日本海域。其中有很多的
装备大量电子设备的信息战军舰。
对于这次行动,美国当然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美军同时在研究原子弹的投放计
划。
1945年8月5日,大量的美国军舰已经在广岛外海域部署完毕。信息战即将开始。
1945年8月6日清晨,一架B—29轰炸机在提尼安岛起飞,当然,它所携带的不是原
子弹,而是几颗美军的新型炸弹—凝固汽油弹,这种炸弹威力与原子弹相比简直不值
一提,杀伤半径不到100米,没有任何辐射。
8月6日早上,这架B—29到达了广岛上空并投下了几颗凝固汽油弹,凝固汽油弹爆
炸后引起了些大火,因为广岛仍有较多的木制建筑。但是引起的伤亡不是很严重。大
概只有不到三百人丧生。
飞机上报告了炸弹已经投下炸弹。
随后“曼哈顿2”行动全面展开。美军马上用电子干扰的方法切断了广岛与外界的无
线电联系。并伪装为日本在广岛的机构向日本全国各地发送无线电消息,用日语向日
本政府和国民求救,“广岛被一颗巨型炸弹轰炸,威力极大”,同时,美军在日本的
间谍网也开始工作(这些间谍大多数是美籍华人)。特别是把信息传给日本的几个特
别重要的物理学家,因为这些人会认为这种巨型炸弹是原子弹,只有这些日本科学家
真正知道原子弹的威力,从而能对军方和政府建议投降。
可以说“曼哈顿2“行动是比较成功的,在技术上没有任何漏洞。广岛与东京、大阪
以及京都的通讯被中断,就连广播也因为美军的电波干扰而无法接听。甚至广岛市内
的人也不知道广岛“被原子弹轰炸了”。但是由于没有确实的资料,只有大量的消
息,虽然日本人相信广岛被轰炸了,但是只认为是一颗非常大的常规炸弹,知道美军
的假消息“广岛已经被毁灭”通过其控制的信息网发送到日本各地,日本人才被这一
消息惊吓住了。当然,仍然有很多日本人不相信“广岛被毁灭”的消息,甚至有些距
离广岛不远的地方的人知道这是个假消息,但是他们却不清楚为什么他们的政府会发
出这样的消息,他们对此只能无奈。不过令美军哭笑不得的是,因为他们对日本通信
系统的破坏性打击,日本很多地方,特别是在离大城市较远的地区却没有收到他们发
出的消息,因此日本并没有想象中的“陷于一片混乱”。
一些日本的物理学家也对美军使用“核裂变弹”怀疑,因为他们不相信美国拥有核裂
变武器。但是日本最有名的核物理学家之一西名吉尾却知道美国已经完全有可能掌握
了原子弹,他相信日本已经遭受到美国的原子武器的攻击,对此他忧心忡忡。
正当“曼哈顿2”行动还在进行时,6日晚,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全世界发布了令人吃
惊的消息,美军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并向人们介绍了这种最新武器的强大威力,
“相当于1.5万吨TNT”,“广岛已经消失了,”这个消息迅速的传到世界各地,包括
传到日本以及所占领的地区。世界一片沸腾,很少人知道这颗“原子弹”是信息战的
结果。
但是,日本在这时却没有显露出任何将要投降的迹象,这令美国军方十分恼火,甚
至着手准备使用真正的原子弹轰炸日本。这当然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
正常现象,应该实行第二步计划。
1945年8月9日,日本还被一片恐怖笼罩时,又一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了——
美军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信息迷惑,这次更加猛烈,因为长崎已经被美军的军舰给
完全封锁了,联人与人的直接通讯的条件都没有,美军又给日本各地传送信息“长崎
被原子弹轰炸”,“长崎消失了”。日本国民真正的开始陷入混乱局面。
当晚,美国总统杜鲁门又向外界宣布美军在日本长崎投下了一颗原子弹,这次,他
向大家展示了更令人吃惊的新闻——在长崎和广岛原子弹爆炸电影资料,当然,实际
上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原子弹的电影资料,只是角度不同,另外还有美军用模型制
作的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轰炸后的电影资料,在黑白电影中很难分辨真假。
电影资料被展示后,全世界为之震惊,各大报都在头版刊登了原子弹爆炸的照片和
广岛、长崎被“毁灭”的照片。
日本国内已经陷入完全混乱。
同时,几位原子科学家,包括阿尔瓦雷斯、阿格纽、罗伯特*瑟伯尔等人通过他们的
日本朋友给日本政府了一封信,信中详细的讲述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并劝日本政府
马上投降。
1945年8月11日,日本通过第三国向美国政府表示了投降意愿,不过是有条件投
降。美军也知道了这场信息战实际取得了成功。但是不接受日本的“有条件投降”方
案,要求日本马上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3日,美军对日本下达了最后通牒,若不马上投降,将在东京投放原子
弹。 当然,这颗将是一颗真正的原子弹。
1945年8月14日,日本表示将接受波茨坦公告,即将投降。
1945年8月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次信息迷惑战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胜利了。
三 结局与尾声
“曼哈顿2”行动实际上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这个计划一直被严格的保密。联参
加行动的绝大多数军人也不知道他们行动的全部过程。他们只知道把信息传到日本各
地,他们也认为美军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美军的信息迷惑甚至迷惑了大多数美军,
实际上是迷惑了全世界。
日本投降以后,美军完全而且是单独的占领了日本,并且控制了日本的新闻和通讯
等信息机构,完全控制了日本官方。日本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广岛和长崎仍然存在,甚
至是平安无事。而知道真相的人却没法传送消息,如果那时你是说广岛和长崎平安无
事的话,肯定被认为是疯子。
几个月后,在美军的操纵下,日本政府公布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造成共30万人死
亡。
为了防止日本和德国的军国主义复活,主要是为了威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美国没有
公布事件真相。美国销毁了所有“曼哈顿2”计划资料,从而无法再让人知道事实和真
相。
日本政府也对此有过怀疑,但是因为美国的压力和自身利益,没有追究下去。
战后不久,日本政府发现这了“两颗原子弹”却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可以掩盖日本
“害人国”的地位,突出其“被害国”的地位,所以日本不愿再怀疑那两颗“原子
弹”。现在,每年的8月6日和9日,在日本广岛和长崎,都有纪念活动,纪念从未有过
的原子弹爆炸,在两地还有纪念馆,以突出日本在历史上的“被害”,但是却从未反
省自己对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历史上就认可了美军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的谎言。
历史是公正的,今天,这段谎言被揭穿了。历史虽然已经过去,那么,我们在今天
该说些什么?
作者:龙生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建议:(一)看完后尽可能多的把这篇文章贴到全国和世界个公告牌和论坛上。
(二)有心者,希望能翻译成为各国文字,贴到世界的论坛。让全世界人知道
事实与真相。
谢谢。
---------------------------------------------------------------------
2001 中山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⑷ 一个美国二战时期的电影

这是一部英国片子,叫《雨中情》故事从女主角替刚过世的母亲自美国远赴英国送一封信开始,那封信要送给一位地位显赫的贵族,但她被拒绝了


你说的那个情节是那个贵族的回忆,当时他是个飞行员,认识了女主角的母亲(当时女主角的母亲以为自己的丈夫y已经死了)就和他同居了,没想到后来得知丈夫没有死,就离开这个贵族了

但后来发现自己怀孕了,是这个贵族的孩子


这部片子以前在正大剧场放过

⑸ 一部美国拍的二战喜剧电影

生死大逃亡 | 你逃我也逃(1983)

片 名: To Be or Not to Be

译 名: 生死大逃亡 | 你逃我也逃

导 演: ( 阿兰·约翰逊 Alan Johnson )

主 演: (梅尔·布鲁克斯 Mel Brooks) (安妮·班克罗夫特 Anne Bancroft) (蒂姆·马特森 Tim Matheson) (查尔斯·邓宁 Charles Durning) (克里斯托弗·劳埃德 Christopher Lloyd) (乔斯·费雷 José Ferrer)

上 映: 1983年12月16日 美国 更多地区

地 区: 美国

对 白: 英语

类 型: 剧情 战争 喜剧

分 级: 加拿大:PG 澳大利亚:PG 冰岛:L 芬兰:S 西班牙:7 瑞典:11 美国:PG 西德:12 英国:PG 阿根廷:Atp 新加坡:PG

加入站内收藏夹 查看评论及点评 对本电影评分·生死大逃亡剧情介绍:

二战期间在被占领的波兰境内,一群舞台剧演员在约瑟夫·图拉和他的妻子玛利亚的带领下,同纳粹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斗争——一个间谍带来了一封可能会摧毁波兰抵抗运动组织的密信,于是,约瑟夫他们必须竭力去阻止此事的发生,绝对不能让这封信落到德国人手中……

1936年,纳粹军队占领了莱茵兰,一炮未发;1938年3月,占领了奥地利,一炮未发;1939年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还是一炮未发。欧洲处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但波兰的布朗斯基剧院却忘记了他们的处境,仍然歌舞升平。在演员们感觉到战争的威胁的时候,剧院的老板兼主演的布朗斯基关心的只是他的戏剧和生意。而老板娘,也是整个城市最耀眼的女明星安娜也忙着和他的情人飞行员安德烈约会。
但好景不长,在那不久,剧团接到了演出的禁令,因为他们的演出节目有反希特勒的内容。而飞行员安德烈也飞往英国继续展开对纳粹的战斗,但因为军人们的疏忽,一份印有他们亲人朋友名字的名单落到了间谍萨兰斯基教授的手里。这封可能会摧毁波兰抵抗运动组织的密信事关重大,安德烈受命回国处理此事。但因为安娜的名字在名单上,剧院也被牵扯进来。
于是一群舞台剧演员在布朗斯基和他的妻子安娜的带领下,同纳粹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斗争,并且通过他们的演出有力地支持着抵抗运动。为了妻子,布朗斯基冒着生命假扮成欧哈德上校,将间谍萨兰斯基教授诓骗到盖世太保办公室(其实是他的剧院),想诱使他交出那份波兰地下组织名单。教授起初不辨真伪,糊里糊涂将名单献给了“他的德国朋友”。
然而,不明就里的教授谈起了布朗斯基与那名飞行员的“风流韵事”,布朗斯基妒火中烧,结果露出了马脚。教授这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演员们处决了这个卖国贼。虽然事情由些许漏洞,但演员们还是十分卖力的扮演各自的角色。甚至假扮希特勒蒙骗过当地的纳粹,最终,所有人乘坐飞机逃离了这个人间地狱。

⑹ 有没有什么电影是二战时候苏联和德国的坦克战。

有没有什么电影是二战时候苏联和德国的坦克战。

解放》前苏联战争史诗巨片1972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耗时4年拍摄共5集《解放》。每一集的片名分别为:《炮火弧线》、《突围》、《主攻方向》、《柏林战役》、《最后一击》。影片的时间跨度从1943年夏天一直到1945年5月:从苏联红军转入反攻的库尓斯克战役开始,随后是红军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收复白俄罗斯,挺进东欧,解放波兰等东欧国家,直至最后攻克柏林。

请介绍一下二战时苏联和德国的坦克大战?

在库尔斯克,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大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
决战。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而就其意义而言,正像希特
勒本人在写给当时德军将领的一封信中所说的:“这次对苏战争的成败可能将取决于库尔斯
克会战的结果。”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将这场会战称
为苏军最终战胜德国法西斯的重要里程碑。然而,一些史学家不久前根据最新解密的史料,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德军在那场会战中并非像从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损失惨重,以
至于元气大伤。
相反,德军在战役后期依然保留下来了大批有生力量。这些专家认为,真正使德军最终
丧失战略主动权而转入全线溃退的原因并不是德军在此次战役中的失利,而是希特勒由于缺
乏自信而导致的指挥失误。
两军对峙
在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损失惨重。
为了挽回败局,振作士气,夺回战略主动,德军统帅部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夏季
攻势。由于苏军在库尔斯克的突出部虎踞,给德军的防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于是,希特勒
决定拔掉这颗眼中钉、肉中刺。德军力图通过库尔斯克创造一个“德国的斯大林格勒战
役”,进而占领顿河、伏尔加河流域,攻占莫斯科,完成其1942年未竞之业。
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德军统帅部从1943年4月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准备,并制订了
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同年7月,德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南北两侧,即别尔哥罗德地
段和奥廖尔区域,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为主,共集结了17个坦克师、3
个摩托化师和18个步兵师,配有2700辆坦克、2050架作战飞机,约1万门火炮和迫击
炮,总兵力达90余万人。此外,德军还大量装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武器——“虎”式、
“豹”式坦克和“斐迪南”式强击火炮。“虎”式坦克装有88毫米的大口径火炮,火力十
分猛烈,同时,由于其前装甲厚达100毫米,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
显然,同苏军的T-34坦克相比,德军坦克占据了相当的优势。
德军的战略意图是摆出钳型攻势,从南北双方同时夹攻库尔斯克。在战区南线,由德军
第4装甲师和肯布夫集团组成的南方集团军16个师的兵力,在曼施泰因元帅的指挥下,由
南向北进攻;在北线,克卢格元帅指挥中央集团军15个师的兵力,由北向南进攻。此外,
德军还准备了20个师为战略预备部队。按照其作战计划,两支部队将在库尔斯克以东会
合,完成合围。
面对德军的强大兵力,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以牙还牙,倾全力与敌人对抗。苏军的战略
部署是:由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率领中央方面军6个集团军防守北线;巴什钦大将率领沃罗涅
什方面军6个集团军防守南线;以草原方面军为战略预备队。苏军投入的总兵力为133.6万
人,配备36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2万门大炮和3130架飞机,总指挥由朱可夫元帅担任。
惨烈血战
1943年7月,双方完成了战略集结,200万大军对垒,一场血腥厮杀一触即发。也就在
这时,苏军从捕获的战俘口中得知,德军将在7月5日拂晓开始进攻。于是,苏军最高统帅
部当机立断,决定先下手为强。
1943年7月5日凌晨2时,库尔斯克会战以苏军的大规模炮击而宣告开始。面对这一
形势,德军决定改突袭为强攻,以坦克为先锋,大量步兵紧随其后。各路进攻的坦克排成楔
型,以每平方公里100辆的密度实施冲击。
与此同时,120架德国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苏军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轰炸。坚守在
第一道防线的苏军同德军展开了敌众我寡的激烈战斗,他们凭借坦克、反坦克炮,以及装满
汽油的燃烧瓶给德军以迎头痛击。一时间,整个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炮弹的呼啸
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自动武器的射击声,坦克马达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
经过两天激战,苏德两军均遭到重创。到7月6日傍晚,南北两方面的德军均突破了苏
军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尽管德军连续发动猛烈进攻,仍未达到完成
对苏军进行合围的目的。7月11日,德军南线司令官曼施泰因制订了新的作战计划,决定
于12日在南线对苏军发起新的攻势。至此,库尔斯克会战进入了关键的第二阶段,这也正
是目前众多二战史学家们存在争议的一个阶段。
为了取得第二阶段战役的胜利,曼施泰因将德SS装甲军和第48装甲军等(即党卫队装
甲军)
主力部队投入了战斗。德SS装甲军是德军的一支精锐摩托化装甲部队,由希特勒近卫
师(又译警卫元首师)、达斯?赖希装甲师和托坦科普夫装甲师等3支装甲师组成,是曼施
泰因手中的一张王牌。7月12日,以SS装甲军为核心的德军在普罗赫洛夫卡附近同赶来增
援的苏草原方面军的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坦克遭遇
战。这一天,苏军出动约850辆坦克,德军则投入了约650辆坦克,双方在15平方公里的
战场上进行了一场坦克“肉搏战”。
这场战斗是二次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在几乎所有有关苏德战场东线战役的文
献史料中,人们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普罗霍洛夫卡战役”的记载。这些文献有关1943年
7月12日那场战斗的记载通常是这样的:当时,德军SS装甲军的3个师齐头并进,“虎”
式重型坦克在前,马克—5型坦克在后,以每平方公里150辆坦克的密度向苏军展开了冲
锋。尽管虎式坦克攻击力极强,但其行驶速度每小时不过20公里,加之德军战线狭长,500
至700辆德军坦克拥挤在一起,难以发挥优势。苏军抓住这一机会,决定以快制慢。战斗一
开始,苏军坦克就开足马力冲入敌阵,利用其T—34坦克的灵活性,以近战消灭“虎”式坦
克。这一大胆的战略令德军始料不及,顿时阵脚大乱。最终,在一片混乱中,德SS装甲军
遭到重创,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扔下了大约400辆东倒西歪的坦克残骸,其中包括70至
100辆“虎”式坦克。
这次战斗彻底摧毁了德SS装甲军的战斗力,完全扭转了库尔斯克南线战局,使南线德
军的进攻计划以失败告终。
重写历史
然而,根据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档案馆的一份有关德SS装甲军的秘密档案,一些专家
认为,以前对这场战斗的描述并不准确。这份资料显示,首先,德SS装甲军并非像史料所
记载的那样拥有700余辆坦克,即使是在战役开始之前,SS装甲军也不过只有211辆具备
完全战斗力的坦克。其次,在12日的战斗中,SS装甲军也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损失惨
重。根据一份德军1943年7月13日的内部统计,SS装甲军在这场战斗后尚有163辆可以
战斗的坦克,仅仅损失了48辆。这同苏军第5装甲军的损失比起来要小得多。
另据1984年的一本苏第5坦克集团军二战史记载,该军在12日的战斗后仅需要大修的
坦克就有400辆之多。尽管书中并没有记载苏军损失的坦克数量,但这一数字已足以证明,
苏军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些苏联时期的原始材料中甚至有这样的文字:“第
5坦克集团军在这次遭遇战中损失约650辆坦克,由于无法恢复攻击能力,已将剩余坦克编
入步兵连队。”
根据这些解密的材料,史学家们对那场发生在55年前的战斗进行了重新描述:7月12
日凌晨,德SS装甲军希特勒近卫师的阵地附近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坦克马达轰鸣声,这表
明,正有一支苏军装甲部队向这里进发。
早晨5点钟左右,数百辆苏军坦克出现在阵地前沿,这些坦克多为苏T-34坦克和T-
70坦克,分成40至50组铺天盖地向德军阵地冲来,坦克上还运载着步兵。见此情景,德
军立即投入了战斗。顿时,火炮、穿甲弹在双方阵地中爆炸,硝烟笼罩了整个大地。战斗一
开始,苏军T-34坦克就径直杀向敌阵。然而,T-34坦克的76毫米口径火炮在远距离无
法击中德军坦克,因此,大量苏军坦克在接近敌人之前就已经被德“虎”式坦克击毁。战斗
结束后,战场上苏军坦克的残骸数以百计,苏181坦克团在战斗中全体阵亡。
如果当时的情景的确如此,那么有关东线作战的历史应该重新撰写,7月12日的战斗
也将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是整个战役的分水岭,更不是德军南线全部撤退的根本原因。事
实上,12日的战斗后,德军依然拥有较强的作战实力,并在以后几天的战斗中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包围了苏军的几个步兵阵地,占领了一些极有战略价值的高地。那么,是什么原因
导致德军最终在南线放弃进攻,全军撤退的呢?专家们认为,导致德军溃败的原因恰恰是希
特勒本人。
1943年,二次大战进入了关键的转折阶段。7月初,就在苏德战场上的战役进行到白热
化的时候,由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和巴顿将军指挥的美国第七集团军在义大利的
西西里岛大举登陆。接到这个讯息后,希特勒坐立不安,他决定放弃苏德战场的会战,将军
队撤出以储存实力,为防御做准备。
德军南线指挥官曼施泰因对希特勒的决定大为不满,他认为如果坚持到底,德军将有可
能包围苏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主力,并最终占领战略要地普罗霍洛夫卡。然而,刚愎自用的
希特勒并没有采用曼施泰因的建议,而是将SS装甲军等主力部队调离了普罗霍洛夫卡地
区。7月17日至18日,这些部队正式撤出了战场。此后,德SS装甲军希特勒近卫师被调
往义大利。
德军撤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失去了战斗力,而是由于希特勒丧失了继续同苏联红军作战
的勇气和信心。随着希特勒这一决定的做出,德军在东线战场上最后一次争取战略主动的机
会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

二战时苏联和德国谁强

:综合来说,德国较强于苏联。德国虽然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完成了统一,但在此之前,德国的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二战时德国的坦克和苏联的坦克哪个更厉害

要看怎么比了,顶级车的单车战斗力德国车要胜过苏联车,问题是顶级车产量少,德国的虎式和虎王一共才多少产量,苏联方面和虎式同级别的斯大林2那是多少产量?虎式的产量连斯大林2六分之一的产量都没有,更不要说虎王了,但是虎和虎王那个悲催的可靠性。苏联和虎王同级别的坦克出场稍迟,二战结束的时候刚好投产,没赶上。但是中档车的比较苏联完胜德国,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还是四号和黑豹,相对苏联铺天盖地的T34海,那就没啥说的了,德国坦克是工艺品,但是苏联坦克才是为战争准备的。

二战时盟军、苏联和德国的军事力量

德国海狮计划破产之后就发动巴巴罗萨计划搞掉苏联的很多部队了,德国犯了兵家大忌两线作战,最终东线因为斯大林格勒没打下来还有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损失的人太多,还有集团军群防线过长,东线输了。 西线被美国人骗到加莱重兵防守,结果美国人不去加莱,就在诺曼底干了,西线就这样没了,最后东西合围,柏林陷落。 其实当时 德国的实力=苏联+盟军的实力,只不过苏联没想到德国会无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结果被人家闪击了。

有没有什么好看的二战电影,最好是德国的,

反映德国军队二战时期奋勇战斗的电影: 《铁魔战将》 《铁十字勋章》 都是从德国的角度开展的。

有没有什么国家的坦克战胜过美国的坦克

俄罗斯和德国才是真正的坦克强国,美国坦克是纯粹拿钱砸出来的,而且缺点多多,比如后勤需求高,热特征明显等等。 和美国人比起来,德国人的坦克才是真正的精品坦克,物有所值。资料我就不说了,自己网络就行,去掉那些浮云,坦克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只有机动性M1A2ESP强过豹2A6,而且还是在付出大幅度提高自己热特征的代价后,才有了这样的成果。此外在后勤上,豹2A6也远远胜过M1A2ESP。 至于俄罗斯……他们的三人坦克一对一可能连义大利的公羊都打不过,但是俄罗斯坦克什么时候给过对手一对一的机会?强悍的火力,便宜,易于大规模制造,这才是俄罗斯坦克的制胜秘诀,老毛子曾经造出过超级优秀的重型坦克,但在他们看来,那是愚蠢。一辆500万美金的坦克和一辆售价200万美金的坦克在遭遇空袭时,表现不会有什么差别,而且由于美国坦克的热特征问题,更容易被空军攻击。而一辆M1绝没有十足的把握打败两辆T-80……

有什么电影是讲二战时德国军

从德国视角反思战争的有这么几部
1、《铁十字勋章》
2、《从海底出击》
3《斯大林格勒战役》
电视剧《我们的父辈》

二战德国的me-262有没有和二战苏联空军交战?

东线作战有战史记录的。
1945年2月15日,一架由苏联飞行员伊万·阔日杜布(Ivan Kozheb)驾驶的La-7战斗机在德国东部击落了1架Me-262,也是二战期间苏联击落的唯一一架喷气机。

请问二战时期苏联、美国和德国的最著名的坦克是什么?最卓越的呢?

先说说苏联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总生产量达10.4万辆。在战争的初期,苏联只有大约4000辆坦克,可以说,苏联的坦克是在战争中发展和壮大的。这其中有很多的典型的坦克,如t-34、KV重型坦克、IS重型坦克、T-60轻型坦克、T-70轻型坦克等
其中最为出名的T34
T-34是苏联于1940年代到1950年代生产的中型坦克,被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好的坦克,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T-34坦克由工程师科什金所设计。1940年6月出厂。1940年开始装备苏军,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主要改良型号T-34/76、T-34/85;衍生车种OT-34等。
T-34全重32吨,乘员5人,主武器为1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2挺7.62 DP/DT机枪,车宽2.92米、车高2.39米,扭杆悬挂装置,Б-2-34行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速度每小时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0.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0度、装甲厚18至60毫米。

阅读全文

与二战电影一封明信片免费观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付费电影如何购买 浏览:463
动漫电影多少钱 浏览:977
绑架男子韩国电影叫什么 浏览:156
2020年好看的电影DB 浏览:626
周星驰新电影在线观看免费 浏览:430
电影狮子会说话是什么电影 浏览:327
爱电影网怎么兑换票 浏览:548
男生约一起看电影怎么说 浏览:699
关二爷在上我刘备关羽张飞是什么电影 浏览:277
法医宋慈于震电影免费 浏览:963
哪部外国动画电影好看 浏览:824
韩国一部神之什么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655
法国每年有多少部电影 浏览:874
免费欧美电影2020年 浏览:27
怎么制作电影截图封面 浏览:760
高仓健演的那些电影好看 浏览:294
好看高评分的美国电影 浏览:523
好看的内种电影 浏览:167
俺不会武功电影免费看 浏览:566
电影院最多可做多少人 浏览: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