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79年南斯拉夫拍的战争片游击队员抢飞机这是哪部影片
79年在国内放映的南斯拉夫电影中,有一部是《夜袭机场》。主角也是扮演“瓦尔特”的那位演员。故事的内容是要炸毁德军的机场,以使南斯拉夫的游击队能够顺利转移。部分情节与《桥》有些相似。
Ⅱ 南斯拉夫二战电影
前南斯拉夫电影《桥》(1969)】
导演
哈·克尔瓦瓦茨导演
演员
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斯·派罗维奇
出品
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
地区
南斯拉夫
类型
经典二战影片
剧情简介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的边缘,然而他们仍不死心,为了挽救危局,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为了能够顺利地撤退,他们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
与此同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前去炸毁这座桥梁,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如果能炸掉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德军当然也明白这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桥的重要性,他们部署了一个团的军力守卫,还安排了对付游击队的专家党卫军上校霍夫曼坐镇在军营中,大桥四周可谓戒备森严。
游击队在步步逼近目标的秘密潜入过程中,不幸被德军守备队发现,一名战士为了掩护全体战友脱险,孤身留守阻挡顽敌,不幸负伤后又大声呼叫退走的战友将手榴弹投向自己,杀身成仁,不当俘虏。
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一个工程师,但这个工程师恰恰是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后,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
影片背景
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是哈克尔瓦瓦茨,由著名的南斯拉夫功勋演员巴日沃伊诺维奇出演主角游击队少校老虎。这部影片承袭了南斯拉夫电影的一贯风格。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像鲜明,飞机大炮加游击队,突出英雄人物。影片背景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边缘。为了挽救危局,德军将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故事就发生在南斯拉夫,德军撤退将经过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桥,一个游击小分队奉命炸桥,如果炸掉了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德军当然也明白这座大桥的重要性,部署了一个团守卫,大桥四周戒备森严,另有对付游击队的专家党卫军上校霍夫曼坐镇。经过一系列惊险、曲折、惨烈的斗争,在桥梁设计工程师的舍命帮助下完成了任务。这部电影最早在中国放映于七十年代,那是一个极度缺乏精神食粮的年代。所以生于七十年代的人对这部电影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他们津津乐道于剧情和台词,学吹口哨和口琴并高唱这首著名的插曲——《啊!朋友!再见》。
《桥》主题曲《啊!朋友再见》
感人的战争歌曲都是悲剧性的,中国人最喜欢的战争歌曲也都是悲剧性的。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中国人看来,朋友之事很重要,这大概就是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见》的原因之一。从美学角度讲,这首歌有一种看似平淡、但极为深刻的苍凉之美,歌词平实而又深挚。影片歌颂的年轻的反法西斯英雄在微笑和牺牲的同时,这首歌一直在回荡:
那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
侵略者闯进我家乡
啊游击队啊快带我走吧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游击队啊快带我走吧
我实在不能再忍受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
你一定把我来埋葬
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
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
啊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
都说多么美丽的花
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
都说多么美丽的花
进入中国30年了,谁也挡不住这首源自意大利民歌的电影插曲的魅力。“啊!朋友再见”成了中国语言中一句高频句。
Ⅲ 《游击队员》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游击队员》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YO3kuZXSqt43U-mO9NWv9w
Ⅳ 经典老电影 南斯拉夫战争片 满载着多少童年回忆
南斯拉夫的经典电影除了耳熟能详的《瓦尔特包围萨拉热窝》、《桥》、《苏捷什卡战役》等影片外,其实还有不少好作品。多年前我看过的那斯拉夫战争影片还有:
1、《开往克拉列沃列车》,是《瓦》剧中的吉斯主演的,风趣机智还很风流,最后英勇牺牲。
2、《游击飞行中队》,有吉斯的精彩表演,把飞机打游击演绎的非常出彩。
3、《67天》(又名乌日策共和国),背景是贝尔格莱德陷落以后乌日策民众抗敌的故事。
4、《缩小包围圈》,是《瓦》剧中的苏里主演的,基调很沉闷,不像其他战争片那么火爆。
5、《游击队员》,里面有表现德国军官人性与凶残并存的情节,“瓦尔特”是主要演员。
6、《巴尔干特快》,电视剧《黑名单上的人》里“普尔莱”主演的,“瓦尔特”反派出演,是喜剧,反映战争中的平民生活。
7、《夜袭机场》,《瓦尔特》和《桥》的许多演员都出演了。
总体来说,南斯拉夫战争片都拍得不错,主题鲜明、情节连贯、场面逼真、道具服装准确,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兼具东、西方的艺术元素,这和那个时代其国家既亲西方也与东方国家友好相处的国策有关系,能够频频制造高潮、打动观众,最值得一说的是绝不往戏里硬塞女演员。但也有遗憾和穿帮的地方比如“撞脸”,感觉就那么几个演员承包了英雄人物,还有射击时没有合理的“炸点”效果等等。但是看了这么多片子,唯有《瓦尔特》和《桥》是永恒的记忆,其他的无法超越。
Ⅳ 南斯拉夫二战电影火力激烈的那种
1、意外危险Ranjenik(1988年)
1943年,一群游击队员试图隐藏伤员的故事。
2、少女桥Devojacki Most(1976年)
一队游击队员奉命去和德军交换战俘,地点定在少女桥。但由于一个游击队员的家人全部被纳粹屠杀了,任务变得困难重重,最后终于完成。
3、战斗在体育馆Akcija stadion(1977年)
影片根据1941年发生在萨格勒布市的真实故事摄制。德国纳粹和他们的走狗,在杜布拉瓦体育场组织了一个盛大的学生集会。目的是把犹太人从这些学生中间分离出来,然后集中屠杀。然而,纳粹的想法最终落空了。
4、钢盔下的猫
传说中猫有九条命,影片刻画了二战期间南斯拉夫游击队一名勇敢的下士,他多次成功完成上级交办的困难任务。这次,首长给了他一个特殊的任务...
5、大转移1983年
根据发生在二战时期的真实事件拍摄,伏伊伏丁那的游击队指挥部派遣波斯尼亚旅掩护一千多男孩、女孩和志愿者转移,这些人带着衣服、食物和药品。
1943年春天,在Vojvodinian平原,这些人穿越河流和铁路,长途跋涉,开始了行程300多公里的艰难大转移。
6、苏捷什卡战役
讲述铁托领导的反围剿战役,最残酷的一战
Ⅵ 《游击飞行中队》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游击飞行中队》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MWuyqHt6fnemT1qa0tc55Q
Ⅶ 急问关于南斯拉夫二战电影
6楼说到片名,但弄乱了
是《巧入敌后》,扮演瓦尔特的演员在里面是个反派
《黑名单上的人》是十几集的电视剧,有人把《巧入敌后》当成是《黑名单上的人》的续集,其实不是,两部片内容相似,但有冲突,当年仔细看过的人都会发现,《黑名单上的人》里已死的人,在《巧入敌后》中又出现了
后来看资料才知道,《黑名单上的人》当时拍了电视剧版和电影版,后来又拍了续集《黑名单上的人归来》电视剧版和电影版,而《黑名单上的人归来》电影版就是这部《巧入敌后》,它接的是《黑名单上的人》电影版而非熟悉的电视剧版
Ⅷ 寻找电影《桥》的下载资源.万分感谢
《桥》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8iibxPYc7jdlMdVor54g
《桥》是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影片。由哈·克尔瓦瓦茨执导,斯·佩洛维奇、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伊·加洛等人主演。
影片讲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期,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将德军撤退途中一座必经的桥梁炸毁的故事。
Ⅸ 南斯拉夫二战电影
相关电影有夜袭机场,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苏橡森捷斯卡战役,67天,南方铁路之战等。
1、夜袭机场
非常耐看的老电影,南斯拉夫游击队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带点西部片风格的枪战,熟悉的老面孔,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钟表店老板、照相馆老板,有《桥》里的两位游击队员,当然肯定有永远的英雄瓦尔特和老虎。
Ⅹ 有一部南斯拉夫二战电影是讲德国人用军犬旅围攻游击队员,是老片。忘了叫什么名字,请高手回答。
估计是南斯拉夫老电影《苏捷斯卡战役》吧,电影里被狗咬的好像是铁托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