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00部经典电影
1.西线无战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30)(美国)
奥斯卡授奖以来第一部具有强烈思想性的作品
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
揭示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击溃了所谓的“爱国”迷梦
2.马路天使 Street Angel(1937)(中国)
中国早期社会问题片的集大成者
海派城市市井生活的经典写照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压轴之作
3.乱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1939)(美国)
好莱坞“第一巨片”
展现着旷世爱情的绝世佳作
奥斯卡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至高点”
4.魂断蓝桥 Waterloo Bridge(1940)(美国)
镜花水月痴人泪,蓝桥愁断离人肠
战争时期一首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
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
5.公民凯恩 Citizen Kane(1941)(美国)
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实验
反映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在物质世界中的生存状态
一部纯粹的“电影的诗”
6.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1942)(美国)
世界电影殿堂中的经典之作
以爱情故事贯穿起来的惊险侦探片
蕴涵着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反法西斯激情
7.小城之春 Spring in a Small Town(1948)(中国)
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
世界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诗化电影的先河
8.罗生门 Rash?mon(1950)(日本)
挖掘人性丑恶的巅峰之作
在国际影坛上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部日本影片
标志着日本的电影艺术进入一个新纪元
9.罗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美国)
流芳百世的浪漫经典
电影史上爱情文艺片的典范
温馨浪漫中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10.后窗 Rear Window(1954)(美国)
“永远的惊悚大师”的杰出代表作
一则“看电影”的寓言
一首直指阴暗人心的诗
11.宾虚 Ben-Hur(1959)(美国)
一部名垂影史的史诗巨片
奥斯卡历史上一个突破性的记录
满含着对神的谦恭之感和敬畏之情
12.西区故事 West Side Story(1961)(美国)
百年经典的主题与现代艺术的融会贯通
美国“街头歌舞片”的经典之作
一幕“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现代都市爱情悲剧
13.音乐之声 The Sound of Music(1965)(美国)
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
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
14.教父 The Godfather (1972)(美国)
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成功之作
一部最具史诗气魄的揭露黑社会明争暗斗内幕的影片
一幅气势恢弘的“社会图卷”
15.星球大战 Star Wars (1977)(美国)
20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
科幻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作品
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16.人证 Ningen no sh?mei (1977)(日本)
一部探讨人性、人情、人伦的杰作
世界侦探推理片中的精品
开拓了悬疑片的社会深度
17.城南旧事 My Memories of Old Beijing(1983)(中国)
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
近乎一幅宁静、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
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18.莫扎特 Amadeus (1984)(美国)
展现一位“并非完人的乐圣”的坎坷人生
反映人生道路上善与恶的冲突
深刻洞悉人性的经典之作
19.芙蓉镇 Hibiscus Town(1984)(中国)
“电影泰斗”谢晋的扛鼎之作
表现了各式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
发出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美好感情的讴歌
20.红高粱 Red Sorghum(1987)(中国)
中国新时期电影创作的新篇章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新开始
犹如一声霹雳,惊醒了西方人对中国电影所持的蔑视与迷幻
21.十诫 Dekalog (1989)(波兰)
欧洲“道德焦虑电影”的代表作
以探讨当代人的道德困惑为主旨的鸿篇巨制
透过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生契约引出满含悲悯和质疑的精神命题
22.悲情城市 Beiqing chengshi (1989)(中国台湾)
当代台湾社会的灰色寓言
都会浮世风景中喑哑的安魂曲
一部时代转换与个人命运紧紧相扣的台湾史诗
23.人鬼情未了(第六感生死恋) Ghost (1990)(美国)
好莱坞道德复兴运动的代表作
一幕杰出的爱情悲剧
体现了超越生死的浪漫柔情
24.与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1990)(美国)
多元化文化观在电影史上的成功折射
对美国西进运动的深刻反思
好莱坞历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
25.情人 Amant, L' (1992)(法国/英国/越南)
一段让人痛彻心扉的异国之恋
一段大胆、炽烈、郁闷而又无奈的叛逆恋情
一堵无法逾越的经典叹息之墙
26.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美国)
美国社会问题片的经典之作
一部令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心理分析片
好莱坞最令人激动的恐怖片之一
27.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1991)(中国台湾)
锐利的现代感和青春化特征的真实结合
一曲青春的悲歌、一幕夹杂了少年初始的懵懂之美的戏剧
展现与夜色、血腥和猫王的歌声联系在一起的别样的青春
28.霸王别姬 Farewell My Concubine(1993)(中国/香港)
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
一部绚烂、令人陶醉的史诗
29.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 (1993)(美国)
探寻和讴歌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
具有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
深具史诗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绪力量
30.真实的谎言 True Lies (1994)(美国)
美国20世纪90年代动作片经典中的经典
特技电影的典范
大陆市场进口好莱坞大片的开始
31.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1994)(美国)
美国“反智电影”的代表作
充满着好莱坞电影回归的保守主义精神
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着美国的政治和社会史
32.燃情岁月 Legends of the Fall (1994)(美国)
一幅波澜壮阔的美国西部画卷
一部经典的唯美派电影
恍如隔世的成人童话
33.钢琴课(钢琴别恋)The Piano (1993)(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
一个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爱情故事
细腻地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一个哑女深邃的情感世界
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佳作
34.阳光灿烂的日子 In the Heat of the Sun (1994)(中国)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意外之喜”
对“文革”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期困惑的真实描绘
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35.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美国)
一部揭露美国司法黑幕的巨片
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
蕴涵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
36.狮子王 The Lion King (1994)(美国)
动物界中的“哈姆雷特”
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英语影片
迪斯尼公司的巅峰之作
37.这个杀手不太冷(终极追杀令/杀手莱昂/杀手里昂) Léon (1994)(法国/美国)
一部偏重于暴力美学的动作巨片
令人心碎的问题少女与中年杀手的悲剧之恋
满含绕指柔情的都市寓言
38.七宗罪 Se7en (1995)(美国)
电影史上最成功的心理惊悚片
一幕让人发狂的人生戏剧
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味的警世录
39.勇敢的心 Braveheart (1995)(美国)
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史诗巨片
一段缠绵而令人荡气回肠的铁血柔情
一部悲壮的血泪传奇
40.廊桥遗梦(麦迪逊之桥)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1995)(美国)
一部内涵深刻的社会伦理片
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
一部本地化思维极强的力作
41.猜火车 Trainspotting (1996)(英国)
一部着眼于社会现实的“问题电影”
另类影片的经典之作
以写实主义的基调展示了现代青年自我放逐的生活状态
42.泰坦尼克号 Titanic (1997)(美国)
电影史上第一昂贵的电影
沉没之船上永不沉没的爱情绝唱
一部人类应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43.美丽人生 Vita è bella, La (1997)(意大利)
一部超越常规的黑色喜剧片
一服医治战争创伤的最佳良药
拥有温暖的质感,清新、达观,而又生机盎然
44.中央车站 Central do Brasil (1998)(巴西/法国)
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
一部具有现实主义风范的温情小品
一段悲悯旋律下的自我救赎之路
45.楚门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1998)(美国)
一则荒诞无稽的人生寓言
对惟利是图、践踏人权的社会现象的强烈讽刺
有力地批判了“媒体万能”的价值观
46.搏击俱乐部(搏击会) Fight Club (1999)(德国/美国)
一则极具颠覆性质的社会生活寓言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纪末的现代启示录
一幕以死亡为主题的黑色喜剧
47.花样年华 In the Mood for Love(2000)(香港/法国/泰国)
无法抗拒而又绮丽无比的东方之美
一个有关人生的命题、一段互为交织的爱情
一种紧张、神秘、情欲的调子,一场苦乐参半的梦
48.一一 Yi yi: A One and a Two... (2000)(台湾/日本)
一部高水准的社会学宝典
世界现状的缩影,充满迷人的奥秘与美感
在冷静观世之余不乏对人的关怀与尊重
49.黑暗中的舞者 Dancer in the Dark (2000)(丹/德/荷/美/英/法/瑞/芬/冰/挪)
北欧电影史上耗资最大的一部影片
一部同现实激烈碰撞的质朴而伟大的音乐剧
一首关于执着信念的赞美诗
50.千与千寻 Sen to Chihiro no kamikakushi(2001)(日本)
自我救赎的英雄史诗
重新审视人类生命力的力作
在人与自然的对决中探寻世人活着的力量和理由
❷ 电影《一秒钟》是谁主演
《一秒钟》是由张艺谋执导,张译、刘浩存领衔主演,范伟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20年11月27日上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看电影是人们重要的精神享受。西北某地,没赶上场次的逃犯张九声(张译饰)悄悄从农场溜出,就是为了看一场电影,那是一盘宣传性质的新闻胶卷带,他相信在那盘胶片中有他已经去世的女儿的“一秒钟”影像。
为了找到这胶片,他开始疯狂起来。在追寻电影的过程中,他偶遇了想要胶片的刘闺女(刘浩存饰)以及放电影从未失误过的范电影(范伟饰),因为一场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2)电影世界新闻免费观看扩展阅读:
在《一秒钟》当中,父女情的动人之处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张九声如何突破规则与外部的重重束缚去接近女儿的形象。这背后的冲突实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公”与“私”的界限与分寸该如何把握,为什么个体的欲望与情感值得尊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关于个体的辩证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张艺谋电影中颇为出彩和矛盾的部分。从《活着》到《我的父亲母亲》,以及《归来》,甚至《影》都流露出这一主题。张艺谋对这一问题念兹在兹,反反复复地回归和讨论中也流露出他所秉持的——以及几乎是整个第五代导演所关注的——人文主义关怀。
❸ 推荐:世界100部最经典电影。
我心中最经典的100部电影名单:
1、肖申克的救赎
2、天堂电影院
3、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
4、海上钢琴师
5、这个杀手不太冷
6、黑天鹅
7、燃情岁月
8、禁闭岛
9、盗梦空间
10、老爷车
11、廊桥遗梦
12、辛德勒的名单
13、剪刀手爱德华
14、美国往事
15、教父
16、大地惊雷
17、低俗小说
18、无耻混蛋
19、法国中尉的女人
20、怦然心动
21、二见钟情
22、假结婚
23、罗马假日
24、无间道
25、暗战
26、英雄本色
27、霸王别姬
28、七宗罪
29、闪灵
30、2046
31、春光乍泄
32、断臂山
33、东邪西毒
34、阿飞正传
35、旺角卡门
36、花样年华
37、重庆森林
38、拯救大兵瑞恩
39、卧虎藏龙
40、心语星愿
41、卡萨布兰卡
42、加勒比海盗
43、苏菲的抉择
44、走出非洲
45、蓝莓之夜
46、变脸
47、勇闯夺命岛
48、速度与激情
49、天使爱美丽
50、穆赫兰道
51、超完美谋杀案
52、灵异第六感
53、沉默的羔羊
54、蝴蝶效应
55、放牛班的春天
56、千与千寻
57、天空之城
58、龙猫
59、你的名字
60、我不是药神
61、湄公河行动
62、可可西里
63、哈尔的移动城堡
64、幽灵公主
65、晚秋
66、桃色交易
67、危情三日
68、人鬼情未了
69、告白
70、虎胆龙威
71、空中监狱
72、妈妈咪呀
73、时时刻刻
74、红磨坊
75、恋爱假期
76、他没那么喜欢你
77、记忆碎片
78、致命ID
79、热天午后
80、十二怒汉
81、搏击俱乐部
83、绿里奇迹
84、阿甘正传
85、致命魔术
86、熔炉
87、钢琴家
88、新桥恋人
89、红白蓝三部曲之蓝
90、冷山
91、罗生门
92、勇敢的心
93、傲慢与偏见
94、老无所依
95、怒火攻心
96、孤儿怨
97、虐童疑云
98、出租车司机
99、赛末点
100、小城之春
❹ 电影预告片官网有哪些
电影预告片官网有预告片世界,时光网。
时光网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媒体与电商服务平台,拥有电影媒体门户,直播与电影衍生品电商业务,从影讯查询,在线订票与选座,到正版授权的电影衍生品,一直致力于“让电影遇见生活”。
从2005年创立,十年来专注服务电影行业,时光网已经成为满足中国电影观众观影需求,全方位享受观影乐趣的平台。
2016年7月27日,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全资并购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媒体及电商服务平台时光网,解锁万达电影生态圈的线上平台领域。
其他:
业务现状:时光网从中国内地出发,但致力于报道全球电影资讯,传播电影文化,帮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以"电影无国界"为宗旨。
虽然阿尔芙雷特·斯伯丁、布伦特·西蒙不是明星大腕,但他们作为时光网优秀员工,依托时光网平台,每年跟踪报道众多好莱坞新闻大事件,并将中国电影推荐到美国,为中美电影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2016年,时光网从传奇拿下了《魔兽》电影衍生品全品类的独家授权,从生活用品到数码到玩具到家具品类丰富。 而《魔兽》映前周边销售超过亿元的热卖也使其成为2016年IP周边经典案例。
以上内容参考:时光网-网络
❺ 电影中很多大尺度镜头从艺术的角度看是必须的吗你怎么看
近年来,监管愈发严格,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像《色戒》这样 “艺术感” 超强的电影了,更多的是靠借位、镜头切换这样的拍摄手法来点到即止,而诸如此类的拍摄手法,也只能说有利有弊而已;
《色戒》应该算是剧情片中大尺度的鼻祖了,他以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有愤青主义的女大学生为了尽绵薄之力利用美色接近汉奸意图行刺,结果接近之后发现对其动了真情,最终被汉奸发现意图惨遭杀害的故事;但很显然,这样的剧情在年轻人眼里并不吸睛,但他却成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好片;
原因就是他的一些大尺度剧情:而一些大尺度情节也是根据大学生接近汉奸这一系列剧情展开的,这其中把汉奸易先生的贪婪、无情、暴躁、焦虑不安等情绪刻画的淋漓尽致,也给大家展示了当时战争即将结束时汉奸的最真实写照,这样的情节和人物刻画,不但成了影片的调味剂、增加了收视率,更能称之为是艺术;
但这样的一部艺术片最终却没能逃过 “封杀” 的结局,原因就是该影片的未删减版尺度大到已经超出了传统艺术的范畴,而这也是这类影片的有害之处;太过于追求极致,导致很多人看影片不单是为了体验剧情、观看剧情变化,这或许也是制片方不想看到的结局;
但很明显,近几年来出现的影片对尺度的把控做的非常到位,大家在观影的同时,很少能看到太过露骨的画面,这样也给人以 健康 的观影体验,但结合现在一些小鲜肉的演技来看,似乎很多时候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人物刻画太笼统的感觉,这或许也是缺少了调味剂的原因吧;
总之,尺度的大小对于影片收视有绝对的影响,更多时候,尺度是演技的一部分,而某些特定的剧情,需要体现淋漓尽致的演技也无可厚非;所以,并不是 “大尺度” 本身的问题,结合剧情设定尺度的大小才是最正确的;
情·欲戏,在某些导演手里能拍出高于生活感的艺术性出来,而在有些导演手里,那就纯粹是低俗。
看过村上春树小说的朋友,不难发现在他的故事里,各种男女之间欲望缠绵场景非常多,但是你会觉得他的小说是色情小说吗?
欲望,是每个人的本能,是生活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所以在恰当的时候展现欲望,其实更贴近真实,让读者或观众能感受到人物的体温,能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也更能被带入到故事中。
在现实生活里,人人都带着面具。
而在床上,人赤裸相见,彼此更加坦诚,更容易把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
电影里也一样。
很多大尺度场面并不是可有可无,它对于推进剧情、增进人物之间的关系或激发人物之间的矛盾都非常重要,或许通过其他方式也能达到这种目的,但是没有这种方式直接、彻底、节省镜头而且让观众容易理解。
就像再《色戒》里,没有那场闻名遐迩的床·戏,王佳芝和易先生的关系也不会出现跨越性的发展以及微妙性的转变,这为后面的剧情转折埋下了伏笔。
李安其实大可不必让过程显得那么真实,在现实中产生那么大争议,但是你看过那个场面后难道不会觉得李安的安排绝妙吗?
还有《泰坦尼克号》里,杰克为萝丝画的裸体画。萝丝真的有必要全裸入画吗?
还不是为了凸显萝丝和杰克的关系已经有了更深入的发展,还有什么比画裸体画更能展现两人之间纯洁而炽烈的爱呢?
当然这也是为了之后两人在车里那只手印埋下伏笔。
正是这样有层次、不断加强地叙事方式,才能将观众引领进入故事,才能真正讲好故事打动观众。
电影中的大尺度镜头,很多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艺术这种高大上的东西,似乎只有一部分人看得懂,作为一个俗人,大尺度镜头最好避免未成年人观看,容易误导未成年人的三观。 时,从导演和编剧来说,大尺度镜头可以更好的体现出电影中的艺术性,是必须拍出来,这样也可以吸引不少眼球,也可以提高一定的票房。也会提供给大家对这部电影的争议性,有些电影大尺度镜头既唯美又顺应剧情的发展,让人看了不仅还能最大限度的刺激荷尔蒙,比如外国的一些电影,就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尺度的镜头,正是这些大尺度镜头,让这些电影成了经典,让人看了如沐春风,值得回味。 以,个人认为,大尺度镜头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应该根据电影的剧情需要和发展,应该有的时候就有,不应该需要的时候就不要,这样,才能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
电影中激情戏到底是导演的需要,还是艺术的需要呢?
说起电影中的大尺度镜头,就让人不得不想起韩雪,因为韩雪就曾经直言自己拍戏有几个规定,其中不拍吻戏就是原则之一,金星也忍不住吐槽,不拍吻戏你来干嘛?吻戏绝对算不上大尺度,但照样有人不能接受!
可是有时候电影真的需要一些大尺度镜头,毕竟男女主角情到浓时,一个吻恰好就是 情感 的升华。特别是在某些生离死别的战争场景,男女主角发乎情止于礼,这是在很难让观众达到 情感 的共鸣。就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如果不展示丑陋,谁人又能够体会到美好?
当然,除了男女之间,有时候也有男男之间,或者女女之间。比如王家卫的《春光乍泄》,这部电影中有不少镜头需要演员放得开,如果不是演员的努力,这部电影也很难出彩。
当然,有时候也有例外的情况,大尺度镜头仅仅只是为了吸引观众,最典型就是国产鬼片,剧情不行,大尺度来凑,有时候看见这些场景真是怀疑这属于哪一种电影?
所谓的“必须”是指“一定,少了它就不行”的意思。而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一些令人羞羞的画面,甚至是非常大尺度的。有些观众认为,这无非就是电影创作者为了带动话题或者是满足观众的好奇而加入进去的桥段。
其实不然,从编剧或者导演的角度出发,有些电影,尤其是偏向于作者电影(个人风格浓烈)的作品中,当男女主角干柴烈火之时,会选择保留部分片段甚至将过程直接呈现给观众,这是一种多方位得展现主人公 情感 与心理的设定。而这激烈的画面之后,人物可能就会受到其他线索的影响,关系发生了变化。
如果没有这一部分的画面呈现,观众也能get到双方的关系变化,但是一旦加入了,甚至事无巨细得展现出来,观众不仅能够得知人物关系 情感 纽带的浓烈,还能从这一关系中挖掘出更多有趣的人物心理。
就拿《色戒》来说,人物的 社会 地位和主动、被动的关系都在那场被删的一干二敬的尺度戏里演绎了。尺度戏在这里不再是博眼球的噱头或者话题炒作,而是真正为剧本和剧情推动服务的片段。
在有些经典的例子,比如《泰坦尼克号》里男女主角在一辆车里的尺度戏份,最后二人在玻璃窗上的手掌印,这个镜头至今经典无比。这让人看起来充满了情欲,但同时又不显得低俗,是浪漫到极致的 情感 共融。在我看来,像这个镜头对于《泰坦尼克号》来说就是必须存在,而且是绝妙的存在。
所以,这些大尺度的片段也要看创作者的需求和观众心理是如何把握的,没有绝对的必须之说,只有放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否合适或者说是否有增加效果的说法。
不能说必须的吧,应该是许多电影艺术作品用大尺度镜头表现会更完美。
比如娄烨的电影。
娄烨是一个很擅长用情欲镜头叙事的导演。
娄烨对于暴露镜头的执着应该跟他本人想向观众传达的观点思想有自己的理解有关。就像弗洛伊德对美学的认识,它认为人性的一切行为都跟性意识有关。
人出生的时候是裸露着的,这是最真实,最初的模样。我想裸露应该表达着一种还原、真实。
人性的欲望、贪婪、卑劣、卑微在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谋求生存。这些通过裸露镜头来表达,最合适不过。
裸露镜头,是一种很大胆深度挖掘人性,呈现还原人性最真实的一面的表现手法。
在电影中拍裸露镜头不是难事,也不再少数,但是能通过裸露镜头传达某种观点,引发思考,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不是必须的,却是必要的,然而也只是针对部分创造者而言。是否使用大尺度,和导演的创作风格有关。
比如,想要表现一个女子的肉体美,有些导演直接用裸体镜头表现,或正面或背面,通过直观的肉体展示,表达美;有些导演通过朦胧的方式表现,比如女子的身体上盖着一层薄纱,但是曲线毕露;有些导演则喜欢留白,比如只拍脖颈部位,或者拍脚,让观者去想象。
比如,想要表现男女之间的情欲,有些导演直接完整呈现,赤裸裸的视觉冲击;有些导演给一个远景镜头,观者知道男女演员在演绎什么内容,却无法看的真切;有些导演也是点到为止,接吻之后便移开机位,用光线或者声音告诉观者发生了什么事。
比如,想要表现剧中人的悲伤或者沮丧,让其在花洒下淋浴。有些导演既拍全了肉体又拍全了表情,有些导演只拍表情,将镜头定在脖子以上,有些导演拍全景,演员蜷缩在一处,看的见肉体却也看不清肉体。
诸上种种,都可以传达出导演的意图,观者都可以领会到剧中的情节在说什么。那么,是不是说大尺度的震撼力更强?也不尽然。视觉冲击上来讲,大尺度的刺激量更大。但是如果从震撼力的角度说,一个眼神的特写不见得就弱于一个肉体的特写,比如《泰坦尼克号》中杰克给柔丝画人体画的一组镜头,国内公映的版本里删除了柔丝全裸的画面,只保留了杰克画画时柔丝看他时的那种眼神以及杰克画的时候他看柔丝的眼神,只看两个人互相对视的眼神,你便感知到了爱意在视线中的流淌,即便后来看到了未删节的镜头,你不过是轻叹一下柔丝的美,而当初最打动你的,却是他们的眼神,不是肉体;然而,必要的时候,大尺度的震撼力又绝对占了上峰,比如《色戒》里面的激情戏,王佳芝如何吸引住易先生?或者说,王佳芝凭什么可以吸引住易先生?如果仅仅是通过眉目传情,就让心理极度扭曲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易先生看上王佳芝,那就没有什么说服力。通过那段大尺度床戏,观者既明白了易先生为什么和王佳芝上床,也明白了易先生的不寻常心理。李安很会选人,王佳芝的角色必须要身材好同时演技在线,以便让观者意识到,那是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吸引住杀人魔易先生。这一段,风花雪月的表达手法还真是不行。
大尺度镜头的目的是为了塑造人物的真实性,它之所以被谈论,是因为和人伦道德的束缚相冲突,即便那些电影审查宽松的国家,对大尺度电影是否适合公映也是谨慎得很,毕竟,真实最伤人。真实性的表达不一定要借助大尺度,它可以是隐晦的朦胧的,但是,当大尺度出现的时候,观者应该感谢创作者的勇敢。你可以疑惑他们为什么非的脱?可以不用脱,有的时候甚至没必要脱,可还是脱了。脱了,就有它的道理,不仅仅是过了一次眼瘾的事。
个人电影的大尺度镜头不是从艺术角度,而是审查和传播角度的一种标准。艺术这种纯感知的东西,外延应该和人类的想象力等同,可以无限扩张的,但从艺术传播的角度来说,必须用尺度作为围栏,否则任由艺术家放飞思想,各种突破普通人认知下限的东西就会蜂拥而出了。
比如世界十大X片,看完后心理阴影面积比中国还大。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电影领域的“大尺度”,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裸露、血腥、粗口、政治明敢词等,这些内容在审查者眼里,都有可能构成他们认知里面的“大尺度”,甚至“超尺度”。所以有时候作为电影指挥棒的导演,他的艺术审美角度可能需要一些“大尺度”的镜头传递自己的理念,但未必能够如愿以偿的实现。
之前何平导演在锵锵三人行里面讲过,导演最难的一点就是如何完整展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每个人对于艺术的认知和审美高度不同,可能对同一个镜头产生完全不同的解读。这还不是审查的问题,即使是拍摄制作过程中,导演和演员都会有很多关于“大尺度”的冲突。
当时曹颖和窦文涛聊到一些影视剧中裸戏的问题,曹颖就坦白有时候一些导演和剧组就为了博眼球,刻意加一些毫无意义的裸戏在剧情中,这种情况她会坚决抵制,宁愿少拍一部戏也不能助长这种风气。
何平导演这时候表示反对,他说其实有时候演员在用自己的世界观去评估导演的一些镜头设计,比如说我们想拍一个女性在出门前换衣服的镜头,导演设计了很多细节来反映女主角的性格和情绪变化,比如脱衣服的一些细节、穿衣服的一些动作和表情,其实都是有自己的艺术表达的。但有时候到了演员眼中,变成“你就是想看我换衣服”,其实不是这样,纯粹是双方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沟通不到位的结果。
我个人比较支持何平导演的立场,其实那些所谓的“大尺度”镜头的冲突,其实就是各方协商失败的产物,真正的艺术领域应该更加有突破和挑战,才能让电影艺术的价值得到升华。
我觉得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有些大尺度镜头是必须的。
首先,先说剧情。如果一部好的电影缺失一些大尺度镜头会丧失剧情的完整性,无法精确的表达导演或编剧想要达到的荧幕效果。所以我一向更青睐未删减的影片,不管整部影片最终呈现的效果是褒是贬,都需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原作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以最纯粹的视角和思考来理解导演的意图。当然有些影片还是会超出我的认知,而其中的大尺度镜头对剧情理解的帮助也是因影片而异。
其次,我们来举几个例子。比较早的一部限制级影片《发条橙子》,这部影片自拍出来就争议不断,当年更是删掉了多达30分钟的大尺度镜头才得以公映。我也不知道具体看的是哪个版本,至今有些镜头所表达的剧情仍然不好理解。但即使这样,人性的丑恶、贪婪、情欲、荒诞都一定程度得到了完整的展现。电影有时就是真实的人生,无论《发条橙子》遭受了多大的争议,敢在1971年拍出这样的电影,足以让我对整个剧组表示致敬,尤其是片中饰演被侵犯的几个女性演员,感谢她们为电影所作出的极大牺牲。
再说说我们的功夫巨星李小龙。李小龙的功夫片无论对香港电影还是世界电影的发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之后的很多年,很多影视作品都能看到有模仿当年李小龙电影的影子。包括著名演员和导演周星驰,如果不看李小龙的电影,就没法理解周星驰在《功夫》中致敬李小龙的一些小的设计。说回正题,李小龙的《猛龙过江》,其中唐龙在意大利外出游玩时碰到一个香艳的意大利女性,唐龙对女主的告诫还记忆犹新,对这个意大利女性报以微笑,以示友好,谁知刚刚进入公寓该女性就开始脱衣服…原来唐龙不幸偶遇了一个意大利风尘女子。这个小插曲我在删减版的《猛龙过江》并没有看到,观众当然没法理解那个漂亮的意大利女性出现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比较极端的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一部成就和争议都十分巨大的电影。导演贝托鲁奇和马龙·白兰度双双获得了奥斯卡提名,但也由于玛利亚·施耐德的死,这部影史巨作再次被人们推向风口浪尖。其中,马龙·白兰度和玛利亚·施耐德的一场激情戏并未事先告知女主玛利亚·施耐德,从而造成了真实的身体接触,19岁的年纪在不被告知的前提下被侵犯的真实反应有些过于“真实”了,已经超出了一个职业演员的职责所在,最终玛利亚·施耐德的一生都被性爱的标签所困扰,她的生活也被自毁的面目全非,感情纠葛和毒品时常为伴,最终在2011年2月5日不幸去世,结束了波折的一生。当然这样极端的例子无论从人权还是女权,或者尊重女性的角度都不应该得到推崇,哪怕是受到再多的专家和观众的肯定。这种电影即使不拍也不能违背女性演员的真实意愿。
最后,我觉得如果是剧情的需要,一些大尺度的镜头是需要的。而观众观影的动机是有很大区别的。一方面,如果是冲着电影本身,还是应该端正态度,把这些大尺度镜头当作客观的真实存在就好了;另一方面,如果是好奇心的驱使,专门为了看大尺度镜头,很多时候不如去看成人电影那样直接。由此我想到一个同样饱受争议的行业——人体模特,他们或为艺术或为生计,给美术学院的学生们做人体模特,只是职业的需要,不应该受到 社会 的歧视。借用范伟早年的小品来说“低档商品用假人,高档商品真人展示”。回到电影本身,随着电影的发展很多大尺度镜头都会尽可能保护演员的隐私而得到更科学合理的处理,这一点还是十分提倡的,因此,单纯为看大尺度镜头的观众们可要失望了。
我觉得是需要的。
故事只有真实才能引发共鸣,产生思考。
如果将一些大尺度的情节删掉,后续用什么来弥补故事性。电影的每一帧都是有存在的理由的,每一个画面都是为了强调和解释它想告诉你什么。
如果没有的这些画面,大家去感受的时候共鸣要如何产生。
就像《悲伤逆流成河》,大家都知道校园霸凌不对,就像《霸王别姬》,大家都知道应该尊重同性恋,就像《我不是药神》,大家也知道就医难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如果我直接用言语告诉你该怎么做,大家会听吗!
要知道从小到大听父母言的人真的很少。
甚至一篇新闻文章《国旗为谁而降》,它每一个字都是在讲述的一个问题,而引起共鸣之后,大家回会用什么方式去解决。
一旦让人感觉到假,不够真实,脱离了现实,共鸣如何引起。
所以说存在便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