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因为这些事要离婚的男人, 女人不要挽留, 让他走吧
01
“每个人的一生就好像一部电影,而他们就是那部电影里的主角。有时候他们会以为自己也是别人电影里的主角,但是可能他们只是一个配角,只有一个镜头,更说不定他们的片段早就被人剪掉了,自己居然还不知道。”
女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几个错的人,当我们发现自己并不是别人电影里的主角时,就及时放手,寻找属于自己的电影。
轩姐是一个深情的女人,她和很多女人一样,把自己奉献给了婚姻,奉献给了男人。然而,结婚那么多年,已经人到中年,丈夫还是提出了离婚。
而原因更让轩姐无法接受,因为他爱上了别的女人,他说那才是他的真爱,他不想再这样互相煎熬的,还恳求轩姐能够成全他。最后,轩姐真的成全他了,因为她明白,这样的男人不值得她挽留。
02
不可否认,婚姻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吵架的两个人,也动不动把离婚挂在嘴边。我们知道,婚姻需要珍惜,一旦破碎就再难回到原点。
然而,我们还要明白,只有值得爱的人,才值得你用心去真心。就像轩姐,为一个不值得的人付出那么多,最后也只是一场空。所以,别傻了,因为这些事要离婚的男人,女人不要挽留,让他走吧!
轩姐的前夫就是如此,轩姐和他风风雨雨那么多年,最后换来的却只是“互相煎熬”。不可否认,很多男人都有这样的表现,觉得和别的女人才是真爱,为了和真爱在一起,不惜和相伴多年的妻子离婚。而面对这样的男人,女人真的不要挽留,因为他确实不爱你,并且已经厌倦你了,就连你的好、你的付出,他都不再珍惜,只觉得是理所当然,只觉得那是负担。
『贰』 哪位大神有电影让他走,求分享,谢谢
链接:https://pan..com/s/1cAHIG-0apzDbCM3xJIqRZw
作品介绍:
导演: 托马斯·伯祖查编剧: 托马斯·伯祖查 / 拉里·沃森主演: 戴安·琳恩 / 凯文·科斯特纳 / 莱丝利·曼维尔 / 凯莉·卡特 / 波波·斯图尔特 / 杰弗里·多诺万 / 威尔·布里顿 / 亚当·斯塔福德 / 布拉德利·斯泰克尔 / 格雷格·劳森 / 瑞恩·诺斯柯特类型: 剧情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0-11-06(美国) 片长: 114分钟 又名: 血·缘(港)
该剧讲述了,基于Larry Watson所著同名小说,讲述退休警长乔治·布莱克利奇和妻子玛格丽特在失去儿子后,离开蒙大拿州的牧场,去达科他州寻找与外界隔离的危险一家人,解救他们年幼的孙子。而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发现那家人并没有意愿放人。
『叁』 《剪刀手爱德华》的百度云网盘地址!想要收藏很多好看电影的地址
《剪刀手爱德华》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剪刀手爱德华》是蒂姆·波顿执导的一部奇幻爱情片,由约翰尼·德普、薇诺娜·瑞德、黛安娜·维斯特、文森特·普莱斯等主演。该片讲述的是独自在古堡生活的剪刀手爱德华,被一位推销化妆品的女子佩格误闯城堡带回家后,与佩格的女儿相恋却无法在一起的悲剧童话故事。该片于1990年12月14日在美国首映,并获得第18届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奖以及第45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艺术指导等奖项。
『肆』 好看的印度电影(让人直呼过瘾的8部印度电影)
1.《勇士柏拉瓦传奇》
一部跨越400年爱恋,为了爱而重生的印度穿越片,别样的精彩与韵味。又一部史诗之作,虽然场面气势不及《巴霍巴利王》,但在爱情的执着与追求,情感的宣泄与渴望上却更胜一筹,时空的交错,情感的纠葛,仇恨的延续与终结,是一部让人欢喜让人忧,痛快过瘾又感人至深的上乘之作。
2.《宝莱坞生死恋》
是为由名著改编而成的歌舞片,藉由一对年轻貌美的男女的爱情故事控诉种姓制度,汇集华丽、激情、悲剧于一身。本片走的虽然是通俗爱情悲剧路线,在内容精神上传承了男女爱情忠贞而悲情的固有程式,但导演德夫达斯的重新诠释却显得气派非凡,尤其在整体的声光呈现上显得更为多元。
3.《不理我机器人之恋》
《机器人》以科幻片为包装,内核是一个很俗套的三角爱情故事,以机器人拥有情感为剧情分界线,人物变善为恶,剧情由打情骂俏的爱情喜剧转为惊险动作电影,差不多就是玛丽雪莱《科学怪人》现代翻版,故事虽无新意但足够完整并充满娱乐性。
4.《重返孟买》
影片讲述了,两个生活在低层的小伙子,被黑帮大佬看中,从此脱离了低层生活.若干年后,小伙子长大成人了,阿斯拉姆成为黑帮老大的得力助手.正所谓的英雄难过美人关,阿斯拉姆和黑帮老大都迷上了纯真的女主角,但阿斯拉姆的却是真心的爱,而黑帮老大的更多的是占有欲吧.俗话说"有异性,没人性",果真如此吗?......
5.《偶滴神啊》
这部关于宗教和信仰的觉醒电影,这部电影绝对是印度的神片,特别是它的诡辩的神逻辑,充满了机智和风趣的幽默感,同时又犀利讽刺,一番辩论之后还能让听者思考有所顿悟收获。天朝人们大都是无神论者,其实没有信仰有时也可以是一种信仰,信仰善良和爱。
6.《雄狮》
印度电影《雄狮》一个村庄警长的反腐故事,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腐败的体制。混混,黑社会,高官,腐败警察在这位雄狮警长面前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他做了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他是正义的化身,是公平的使者。
7.《摔跤吧!爸爸》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印度一块女子摔跤金牌的诞生。剧情热血逗乐,竞技惊心动魄,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宝莱坞电影,父女情尽在不言中。阿米尔·汗太敬业了,为了一闪而过的几秒就把自己的身材从肥胖练成魔鬼,好演员都是用生命在演戏。
8.《三傻大闹宝莱坞》
这是一部喜剧、爱情、歌舞片,更是一部与青春校园有关的励志电影,其让人笑中带泪的大团圆方式,与08年大热的《贫民窟百万富翁》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部剧堪称经典的电影,令人深思的一部影片。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是笑着笑着就哭了,它所反映的印度教育问题,在我国也是很普遍的,所以颇有感触,这是我看过最棒的喜剧电影了,而且剧中那些舞蹈和歌曲都超级好。
『伍』 一部电影,让他走进金庸的客厅
文 | 赵玉国
图 | 郭凤岐
物虽无情,却能让人忆起往事,这或许是收藏的另一种意义。
有时候,被束之高阁的陈年旧物会突然被一件事情重新唤醒,那种物在咫尺、人隔天涯的滋味,好不教人感怀。
2018年10月30日,在华人圈中几乎家喻户晓的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金庸像是站在华山之巅的大侠,有的只是仰望与追逐。他,与他笔下的江湖一样,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为一部传奇。
77岁的郭凤岐先生在听闻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只能睹物思人,回忆起他们之间的一段交往。
对于今年77岁的郭凤岐老人来说,金庸曾经在他心中也是这样的。但当他走进金庸家的客厅,开始与这位大侠畅谈“江湖往事”的时候,才渐渐感觉到文字背后的金庸与坐在身边的金庸完全是两码事儿。
故事还要从35年前说起……
“书剑”结缘
1984年初,天津科教电影制片厂打算顺应市场,由科教片厂转型为故事片厂,这就有了后来的天津电影制片厂,郭凤岐那时担任副厂长。
想转型就要推出像样的作品。当时天影厂筹备了《西游记》和《千里跃进大别山》,但均因故搁置。而在上世纪80年代,金庸武侠小说开始风靡内地,尤其是其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更是引得万人争阅。那一时期内地也开始出现了很多 娱乐 电影,武打、恐怖、侦探、科幻……甚至一段时间内电影的类型、题材丰富程度不亚于现在。因此,《书剑恩仇录》走进了天影厂人的视野。
确定了题材,接下来就要得到金庸先生的授权才能真正开始筹备。郭凤岐通过内地电影界的一些关系,联系上了香港扬子江影业有限公司,双方商定合作拍摄《书剑恩仇录》,授权书则由香港方面与金庸沟通。
1987年8月,郭凤岐(中)来到位于香港太平山的金庸(右)家,在客厅中与他聊天。 图左为影片中乾隆帝的扮演者达式常。
金庸得知中国内地要拍摄他的武侠小说,非常重视,也非常支持,授权书很快就寄来到天影厂。“贵厂拟根据拙作《书剑恩仇录》拍摄电影。(还可择其他拙作改编)我自当率力支持。希望此事顺利进行,拍成一部好片。”这部片子也成为中国内地拍摄的第一部金庸武侠剧。
在授权天影厂拍摄电影的同时,金庸还自告奋勇,要为这部电影写剧本提纲。用郭凤岐的话说:“那是求之不得呀。”
“影片计划在1986年春天开机,金庸先生的剧本提纲于1985年4月送到天影厂。但提纲不能作为剧本使用,我临时接过了创作剧本的任务。”郭凤岐在熟读《书剑恩仇录》之后觉得,金庸虽然写的是武侠小说,但内容还是以文戏为主。于是他拟定了“文武兼备,以文为主;情打结合,以情动人”的思路,经过几个月的封闭创作,剧本终于出炉了。
1986年6月“书剑”剧组在扬州瘦西湖拍摄 “西湖花会”一幕。
1989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根据该部影片出版的《书剑恩仇录》连环画。
《书剑恩仇录》电影底片。
该片由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执导,后来获得了1988年法国巴黎国际妇女电影节特别奖,同年还在香港第七届金像奖中获得十大优秀国语片奖。
客厅畅谈
1987年8月,影片在香港举行首映式,郭凤岐也第一次有机会见到了金庸。
“听说你是南开大学毕业的,扎扎实实学了五年,影片我看过了,剧本写得很好。”在香港太平山金庸别墅的客厅中,郭凤岐首先得到了这位“金大侠”的夸赞。
“他很亲和,很好接近,内敛,学识很广。但与我想像中不同的是,他的文笔这么好,却不善言谈,口才与他的小说相比真是大相径庭。”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聊了很久。从客厅中的新疆风情画到天津杨柳青年画,从南开大学到金庸当年的求学经历,从金庸没去过的东北地区到他的家乡浙江海宁,以及他的家族史,天南海北,侃侃而谈。
“他说话节奏很慢,声调高,交流很顺畅。最主要的是,他很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轻易做出反驳。”交流间隙,郭凤岐也揣摩着金庸的性格,因为他并不是只来做客这么简单,对于这部影片,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与金庸沟通。
1988年9月21日《天津日报》刊登的天津电影制片厂对该部影片的鸣谢公告。
1988年9月20日《天津日报》看到的影片广告。
这部影片在香港放映时,上下集分别被定名为《书剑恩仇录》和《香香公主》。郭凤岐经过考证认为这位“香香公主”另有其人,并不是小说中所写的香妃,这样定名很可能会引来学术界的争议。另外,港版中的很多情节和对白在香港可以制造卖点,但在当时的中国内地却是不合时宜的。所以,郭凤岐提出,内地版要更换一套对白本,而且片名要重新拟定。
在郭凤岐预料之中,金庸对他提出的意见没有反驳,他说:“创作方面,我就不干预了,你做主。我相信你调整后不会离我的小说很远。香港版很不错,内地版就交给你把关了。”不仅如此,金庸还觉得自己没有为这部戏做什么具体工作,只是提供了一个提纲,因此建议影片不要署名。
影片海报
得到了这样的回答,郭凤岐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而在从金庸家去饭店用餐的路上,金庸还特意安排郭凤岐坐上自己的车,继续询问他感兴趣的话题。
很快,经过重新制作的《江南书剑情》和《戈壁恩仇录》两部影片也在内地上映,并成为1987年内地的重点影片。
擦肩而过
我们都知道,金庸本名查良镛。翻阅查家的 历史 能看出,其起家山东,后迁至江西,又从江西分成两支,一支迁到海宁,被称为“南查”;而另一支则迁至宛平,被成为“北查”。而在天津,即有“北查”一脉的传人。
金庸曾在香港的一次活动中说:“我们查家在天津还有一份祖业,叫水西庄。”这座水西庄位于天津南运河畔,占地百亩,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其家族代表人物为查日乾、查为仁等。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将天津水西庄、扬州小玲珑山馆、杭州小山堂并称为清代三大私家园林。
2001年,金庸在天津为水西庄题诗。
1992年,天津市红桥区决定成立“水西庄研究会”。当时有人找到郭凤岐,想通过他联系金庸,希望金庸能在成立仪式时来到现场。郭凤岐随即写信到香港,而当时金庸在英国讲学,他委托《明报》代回了一封信,意思是这次恐怕不能到场,但有机会一定会来看水西庄。这也为后来金庸到天津埋下了伏笔。
2001年夏天,77岁的金庸应南开大学要求来到天津讲学。期间他不仅参观了水西庄旧址,还与天津“北查”后人见面。激动之余,金庸当场题诗一首:“天津水西庄,天下传遗风。前辈繁华事,后人想象中。”在落款“金庸”之后,还特意加上“本名查良镛”五个字,以表达思念前贤、不忘出处之意,说来令人感动。
稍显遗憾的是,郭凤岐当时因故未能参加这次活动,也错过了再次与金庸畅谈的机会。在听闻金庸先生逝世的消息后,他也只能睹物思人,看着当时在金庸客厅的合影,回忆起那段让他记忆犹新的往事。
本文选自
2019年第2期《中国收藏》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 志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进入官方微店,赢取读者福利!
『陆』 老爷双手推出二爷的下巴,二爷飞出门外,老爷说,让他走,以后别踏入这个门,然后自己死了 是哪部电影
是章子怡演的 电影名忘了 好像娇一代宗师
『柒』 请问大佬有别让我走 2010年由凯瑞·穆里根主演的免费高清百度云资源吗
《别让我走》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Jn6LiDtl2XX9puKHgw3uUg
28岁的女子凯西(凯瑞·穆丽根CareyMulligan饰)自幼生活在校风严谨的寄宿学校海尔森,汤米(安德鲁·加菲尔德AndrewGarfield饰)和露丝(凯拉·奈特莉KeiraKnightley饰)是她最重要的两个朋友。少男少女们在英国乡间那温暖阳光的沐浴下,度过了人生最青涩浪漫的时刻,也收获着真挚的友情。然而某天,少男少女们却从露西老师(莎莉·霍金斯SallyHawkins饰)的口中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海尔森的终极目标是将他们培养成器官捐献者,他们必须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直到年轻的生命之花凋零。在18岁之际,他们得以走出海尔森,去往各地的寄宿学校。黯然的命运如影随形,在短暂的生命中他们还将经历更多……
『捌』 跪求让他走2020年免费高清百度云资源,戴安·琳恩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9HGbSXFh4juPOc9P6liuxg
『玖』 两个人越狱一个人用铁锹把胳膊砍断让他走什么电影
越狱 第二季 (2006)
导演: Brett Ratner
编剧: Paul Scheuring
主演: 文特沃斯·米勒 / 多米尼克·珀塞尔 / 罗宾·汤尼 / 阿莫里·诺拉斯科 / 彼得·斯特曼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惊悚 / 犯罪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西班牙语
首播: 2006-08-21(美国)
季数:
集数: 22
单集片长: 41分钟
又名: 越狱 第二季:亡命天涯
『拾』 我的小舅
我的小舅于一九年去逝了,享年八十七岁。他的离去使我万分悲痛。在举国记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的热朝中,每当看到这些内容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小舅,因为他也是一名解放军战士,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我的小舅十三岁就参加了解放军。
在旧中国,我的外公是一位穷书生。对于外公印象很深,高高的个子适中的身材,显得白净利落,给人以温文尔雅的印象。
在我十岁时,他就长眠于地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解放前,外公外婆家人口众多,生有五个男孩.两个女孩子,我的妈妈是第六个孩子,我的小舅是最小的孩子。我对于外公家长辈的事一无所知,只知道外公外婆为了逃谎,流落到现居地。穷书生外公不会农活,靠挑小担子,卖点针头线脑的一一.即农村里女人们做针线活的用品,也挣不到多少钱。两个年龄稍大点的舅舅去别人家里做长工,也挣不到多少钱。因为农村的农民都不富裕,穷苦人很多,村里也没有大户地主,又是小山村.种的大多是土坡地,产量很低,苛捐杂税很多,因而家境都很贫寒。吃饭都困难,经常挨饿。
我的三舅和小舅都相继参加了解放军。三舅在一九四四年,当时只有十五岁的他就跟着解放军走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家里以为他丢了。到处找他,找不到,外婆急得天天哭。
一九四五年小舅也没有告诉家人,跟随解放军部队走了。这时村里炸开了锅,李家连丢两个孩孑,尽人皆知,各种各样的猜测都有,因为地处山区,多数人怀疑被狼吃了,或者是被土匪抓去了……外公外婆心急如焚。
外婆每天吃睡不宁以泪洗面,竟哭瞎了眼睛!在双重打击之下,一时想不开,便偷喝了药野鸡用的毒药,带着思子之痛离开了人世。外公不甘心,处理了外婆的丧事后,便四处打听两个舅舅的下落,终于听到有人看见是跟部队走了,究竟是什么部队也不知道。但是,外公总算知道孩子没被狼吃,也没有被土匪抓去,略有安心。
三舅和小舅都没有给家里写信,家里对他们的情况一无所知。
日本鬼子战败撤出中国后,国民党挑起内战,在全国和东北三省展开了激烈战斗,著名的辽沈战役,攻长春,打四平,战锦洲,黑山阻击战等战役,都是艰苦卓绝的战斗。
在战争中,战士们风餐露宿,趴冰卧雪,很容易生病。许多战士身上长满了疥,是传染疾病,满身小红豆豆,痒痒得很,如要抓破了会发炎。四平解放了!离家近了,由于敌人严密的封锁,缺医少药,部队允许战士们回家找土方治疗。
这时候,小舅带着满身的疥回家了。才知道小舅参加了共产党的队伍,知道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在部队生活得很好,军事上的事情和队伍在什么地方小舅闭口不谈。尽管如此,家里人也都高兴极了。外公在村里找了许多土方,很快便治好舅舅的病。小舅便归心似箭,急着回部队,可家人怕他回部队再被传染上,让他在家多住几天,他坚决不答应。大舅二舅看他那么小,不舍得让他走,就把他锁在屋子里,便去干话了。这时候小舅想:机会来了,我还是跑吧!几脚就把窗子踢开,又跑回了部队,随着部队转移了!以后三舅也来信说他现在跟共产党的军队干革命。外公的一颗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小舅跟着东北解放军部队一路南下。在一九五O年又参加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当时小舅只有十八岁。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回国后第二次回家时,妈妈去看他,他给每家都带了礼物。我很想看他,因路远妈妈没带我去。
可惜的是外公已离开了人世,小舅没有见到外公外婆。妈妈与小舅匆匆忙忙见了一面,随即我家也搬离了祖籍。
小舅回国后被分配到北京长兴店坦克学校学习。这时我离家读书。妈妈想弟弟,叮嘱我给小舅写信。因为我不知道小舅是在读书还是工作,所以便在信里问道:"舅舅,妈妈让我问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小舅回信很严励的批评了我:"为什么问我做什么工作?这不是旧社会,都想当官做老爷,这是新社会,不论做什么工作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服务!"⋯"小小年纪不好好学习.关心这些事"⋯
我觉得很委屈:一是妈妈让问的,二是关心舅舅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设想到挨一顿批评……很不理解,从此再也没给舅舅写信。觉得小舅很不近人情。
我参加工作多年后,小舅被分配到黑龙省大庆工作。有一年,我在火车上,碰到小舅的同事一一听他们聊天知道是和舅舅在一个单位,他们所聊的事情都是不合原则的。便装做是不认识小舅,说小舅是朋友的亲属,便问了一下小舅的情况。没想到那个人说:"那个老头是个老八板,不近人情,要想办啥点事,千万别让他知道,让他知道准黄,准办不成,他也就挣点死工资!",当我问起我的表弟妹们的工作时,那个人很不瞧不起的样子说:"没有一个有好工作的,还老革命呢!"此刻,我恍然大悟"一一小舅在回我的信中说的"不论做什么工作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那句话的意义了。小舅从小就受到党的做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他尊守党的规矩,对待工作讲原则,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对于假公济私,营私舞弊的事情他一定会阻止的。而且小舅也没有为自己的四个孩子去以权谋私,安排个好的工作或学习。直到去逝前依然如是。
小舅被分到黑龙江省大庆工作后。妈妈和弟妹们都去看过小舅,我孩子的爸爸去大庆出差,妈妈说让他去看小舅,我对他千叮万嘱:在舅舅面前说话要注意礼貌……千万别问工作⋯没想到舅舅对他特别好。唯独我没去过,只是让他们给带点礼物。
是记恨小舅吗?不是。因为我太忙了,后来腿因公受伤走不了,不能去看小舅,一直觉得遗憾。
二0O七年,小舅家我唯一的婊弟患了肝癌,小舅,舅妈和弟妹,及大表妹陪着婊弟来上海看病,至此,我第一次见到我的小舅,也是唯一的一次。
小舅个子不高。也不胖,已是七十五岁的老人了。他那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精神矍铄。当跟我们谈到如何锻练身体时,舅舅突然做一个扫腿下蹲的武打动作。动作是那样的灵敏,我们简直不敢想向这是一位七十五岁老人的动作!通过聊家常看到小舅的性格活泼,开朗,象个老顽童。但也很倔犟。实话实说,不会逢场作戏,为人直爽。这是我对小舅的第一印象。
我突然问小舅:"小舅,你那么小为什么去当兵"?
小舅回答:"吃不饱饭饿的,当兵有饭吃。"
我问:三舅去当兵你知道吗?也是锇的吗?
小舅说"不知道。后来知道了,但不知道是哪个部队。他也是因为吃不饱饭的去当兵的"。
我问:你知道你参加的队伍是解放军吗?
小舅说.:"也不知道,因为要当兵,就打听哪有军队就奔哪去了,先看那里的兵挨不挨官儿打。看到他们都很和气,就跟他们说我要当兵,他们说你太小了跟不上队伍,我说一定能跟上。之后队伍出发了,就跟在后面走,走远了,被部队留下了。"
我心里想:以前在电影里看过象小舅这样的孩子,没想到小舅也是用这种方法去革命队伍里的!
我说:舅舅这条路走对了,要跟错队伍就糟糕了!舅舅万分高兴地说:"跟对了!跟对了!现在过得多好!他激动地开心地笑着。"
我问:你上过战场打过仗吗?在战场上怕吗?
舅舅说:"首长看我太小,但跑得快,就让我送信传个话,当个通迅兵,在朝鲜战场也是如此"。我问舅舅危险吗?舅舅说:"战场上哪有不危险的,怕危险就不去当兵了!当子弹炮弹嗖嗖的轰隆的打过来时,心里只想怎么躲过子弹,炮火,把信送到,根本没时间去想死活和害怕的事情。"
我问舅舅:战场上象影视演得那样吗?
舅舅的神情一下子沉默了,低下头,一扫老顽童似的孩子气的神态,语气缓慢,心情沉痛地说:"真正的战场,要比那悲壮得多!激烈得多!"小舅的思绪好象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战场,脸上没有了笑容。但就在这时门开了⋯
这时,去做病理检查的婊弟回来了,大家急着看检查报告单,我和舅舅的谈话也终止了。我还很想知道更多战场的事情,因为小舅跟随东北的解放军,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几大战役都参加了,一定会讲出许多生动的,扣人心弦的战斗故事来。然而,无奈婊弟的病情紧迫,谈话不能继续,使我一直觉得很遗憾。
紧接着就是按排婊弟住院做手术的事情。虽然婊弟是肝癌初期,但人们都是谈癌色变,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我们尽量安慰舅舅不要担心。然而,婊弟年仅三十岁出头,太年轻了,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我们怎能不担心?舅舅又怎能不担心?尽管医生说手术很成功,可亲人们还是忧心重重。
还好,婊弟遗传了舅舅的开朗性格,每天笑呵呵地从不叫苦。灰复得很快,半个月出院后来我家吃了顿饭,小舅因为店记家里两岁的孙子,所以便匆忙地回家了。
舅舅回家后一直店记着我和全家,每年都约我们去大庆,因孩子们的工作太忙,我的腿也不方便,一直没达成心愿。老革命干部,每年都有免费旅游待遇,我们也一直邀请舅舅全家来上海,每次邀请舅舅都答应,但是,也都因婊弟的身体等诸原因没来。近几年舅舅的心脏病很重,曾几次住院。可我每次打电话问候时,舅舅从不告诉我他的病情,电话里声音响亮的地说他很好,不让我店记。多么坚强的舅舅啊!
舅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没能见舅舅最后一面,使我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舅舅被大庆市安葬在大庆市烈士陵园里。舅妈告诉我说:大庆市为小舅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参加的人很多,把他的功绩一一地展示给世人。舅妈说以前她从没听舅舅自己讲过。
我的三舅解放后,给家里写了信,说他被分配到江西浒坑煤矿工作了,并在当地找了爱人,成了家。(我记不清楚地名)大约是六几年因病去逝。自他十五岁参加革命一直没回家,遗憾的是战争没有夺去他的生命,解放了,日子好过了,他却英年早逝。只留有一个女儿。
我的外公外婆为革命生了两位解放军战士,我为他们骄傲!外公外婆地下有知也一定会感到欣慰!
一一一因写这篇文章,没有和舅妈及婊妹们商量.故没有写舅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