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免费电影 > 苏联电影溃逃免费看

苏联电影溃逃免费看

发布时间:2022-12-17 05:07:21

❶ 求解,这两个苏联演员叫什么啊他们演过什么电影要是有影片资源就更好了😍

Natalya Varley( 194 7)娜塔莉亚·瓦尔列依,
代表作:
溃逃(1970)
大象音乐会(1976)
高加索女俘虏(1967)

Aleksandr Demyanenko(1937-1999)亚历山大·捷米亚年科 ,
代表作:
Y行动和舒立克的其它冒险(1965)
高加索女俘虏(1967)
伊凡“雷”帝:回到未来(1973)

❷ 苏联生死存亡关头,斯大林发布铁令,看似不近人情却成功拯救国家

二战前期,苏联刚与德国瓜分了波兰,完全没想到在1941年,德国会单方面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调转枪口攻打自己。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集结了19个师,550万军队进攻苏联。

众所周知,德军自二战开始后就一直惯用闪电战,在苏联战场上当然也不例外。德国借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和精湛的战术配合,突然袭击了苏联。

刚开始的几个月,德军士气高涨,攻势可谓势如破竹,让苏军的部队一再溃败,抵挡不住德军的强烈攻势。德军在每次击退苏军后,就会对那里的人民进行抢劫,杀戮百姓,还夺走他们的粮食和财宝等。这种无恶不作的行为,让前线的战士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战争一直持续到了冬天,严寒让德军放慢了脚步,他们没有想到苏联的冬天这么寒冷,根本就没有带很多的御寒衣服,甚至很多的武器装备都因天气寒冷用不了。于是德军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供应不足,士兵挨饿的现象,行进的路上自然遭受到了阻碍,以至于速度减慢了不少,同时也让苏联看到了希望。

在开春的时候,德军再次发动了进攻,很快攻到了斯大林格勒。在1942年7月底的一天,在斯大林听完华西列夫斯基的汇报后,斯大林分析到,我们的装备哪一点比德军差,坦克、枪支还是人员,这些我们都不缺,唯一缺少的是部队的纪律。

他想到德军士兵的战斗士气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也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所以必须让士兵意识到敌人已经用手掐住了咱的脖子了。随后斯大林起草了一份命令,这就是日后人们常常提起的“第227号命令”。

在命令中斯大林明确了苏联的处境,告诫战士们已经没有了退路。重新规定,所有的军官士兵等,必须有一个铁的纪律才行。没有上级的号令是不能后撤的,无论哪个级别,在没有任何指挥官的命令下,擅自撤退就是叛徒,一步也是不允许的,保卫每一寸土地是每个苏联人的责任,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根据一份资料显示,在此命令发布后,苏联护卫队抓捕了3890人,有1189人被执行了枪决。虽然上千人因为此命令失去了性命,但最后的结局是令人兴奋的,苏联人民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也扭转了整个二战的进程。

所以斯大林下达的第227号命令是正确的,在民族危难生死关头,如果不严厉制止,果断处决后退叛逃者,那么溃逃的就不仅仅是几十万军队。很可能整个战线会因此溃败,苏联也会亡国灭种,成为亡国奴,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可以理解。可以看出斯大林并不自私,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事实证明,确实为后来打退德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决定定性作用。

❸ 战斗民族出品:前苏联拍摄,10部精彩的战争巨片(排名不分先后)

战斗民族出品:前苏联拍摄,10部精彩的战争巨片(排名不分先后)
1、解放(485分钟,5部分)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30周年,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于1970—1972年,拍摄了一部堪称前苏联电影史上耗资最巨、规模最大、场面最为壮观的战争题材影片———《解放》。影片从1943年苏联红军反攻(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到强渡涅伯河,解放基辅,最后攻克柏林。分为五集,片长将近8个小时。导演尤里·奥泽洛夫为强调「”纪实性”、「”史诗性”,在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真实历史文献镜头。影片还出现了不少历史人物,如斯大林、朱可夫、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此外,影片还蕴涵丰富感人的故事情节,从苏、德两军统帅到普通士兵,从苏军反攻到德军覆没,成功地表现了一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莫斯科保卫战(358分钟,4部分)本片是苏联为纪念二战中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伟大胜利所拍摄的一部史诗性多集宽银幕巨片。全片分为《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每部上下集共四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集中了一百九十个师的兵力,以闪电战术入侵苏联,苏联因准备不足,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德军直趋莫斯科城下,双方在莫斯科展开了殊死决战。该片拍摄历时两年,耗资约六百万卢布,拍摄场面宏大壮观,约有五千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加。这部场面宏伟的战争和导演其他几部类似的战争片一样,都在前苏联政府的支持下,拍摄的具有很强政治性目的的电影。影片宣扬的正义战胜侵略今天看来也是正当的,可是一些宣传国家领袖的场景明显是一种政治需要。如果排除掉这些政治因素,但就影片对宏观战争场面的描写,依然是出色的。3、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6分钟)本片反映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一部极具历料及欣赏价值的巨作.是导演尤.奥泽洛夫的卫国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1942年夏季,德军大举进攻苏联,苏军撒退到斯大林格勒进行顽强地抵抗双动用200多万能兵力,2千多辆坦克、大炮、飞机。最后苏军夺得了控制权,拖住了德军主力,11月19日,1万5千门大炮发出了震撼世界的吼声:"苏联红军开始了伟大的反攻"这也成了二次大战历史的转折点。浓烈悲壮气氛破真实地记载宏伟辉煌的场面.本片塑造了斯大林,崔可夫,古洛夫,朱可夫,赫鲁晓夫,叶廖缅科,罗克索夫斯基,希特勒,冯.博克,保卢斯等多个历史人物的历史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西班牙共产党人以及德国红色合唱团等反法西斯英雄的英勇形象。4、战争与和平本片改编自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同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围绕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以贵族小姐娜塔莎(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LyudmilaSavelyeva饰)、贵族青年皮埃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SergeiBondarchuk饰)和安德烈公爵(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VyacheslavTikhonov饰)三人的情感故事为线索,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本部1968年前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耗时五年完成,耗资高达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在苏联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这部长达六个半小时的宏伟巨制,以其宏大的场面和史诗般的镜头语言,完美地呈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也极其忠实地...5、自己去看这是一部很特殊的战争题材电影,它真实地描写了德占区人民的悲惨遭遇和场面,以及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的恐惧,反映了战争的真实面目。它既不同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攻占柏林》这些正面战场的血肉横飞、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也不同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星》所描写的局部战斗中体现的平凡悲壮,更不是战地浪漫曲,而是降临在平民百姓头上血淋淋的残酷。影片的事件和恐怖场面远超过任何一部描写德军集中营的电影,令人毛骨悚然,提醒胆小和心软者慎看。6、士兵之歌二战期间,19岁的通讯兵阿廖沙(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VladimirIvashov饰)在卫国战争中用反坦克枪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而受到嘉奖。但阿廖沙请求将军不必为他授奖,只希望给他几天假回家探望一次母亲(安东尼娜·马克西莫娃AntoninaMaksimova饰)。于是阿廖沙踏上了为期只有六天的归家旅程。途中,阿廖沙邂逅了天真无邪的少女舒拉(让娜·普罗霍莲柯ZhannaProkhorenko饰),两人一见钟情。然而他们乘坐的火车被炸,他救死扶伤耽搁了不少时间。当阿廖沙终于回到家乡时,只来得及和母亲在田边说几句话就要返回前线。可这一去,阿廖沙就再没有回来。由著名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执导的苏联现实主义电影杰作《士兵之歌》,荣获1962年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入围1960年第1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得1962年第15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7、溃逃获得了莫斯科电影节金奖,前苏联电影学院奖列宁奖金。等多项奖项.可谓前苏联战争电影的史诗巨作.//影片拍摄于1970年,作品改编自前苏联著名作家麦克哈克.布格科夫的小说.影片拍摄完成后,由于影片对白军的人性描述,差点遭到前苏联政府的禁映,经过导演的不断努力,和政府内部分高官的支持,终于使得影片得以上映,影片一经上映便大获好评!!8、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本片根据鲍瓦西里耶夫于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改编。影片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1975年又获列宁奖金。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带领一个排的四联装高射炮的炮手驻扎在一个靠近小车站的村子里。一天,班长丽达在不远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军。瓦斯柯夫带领一支小分队去搜查敌军,成员包括丽萨、迦尔卡、丽达、索妮娅、冉妮娅、等五个姑娘。队员们英勇牺牲了,受重伤的丽达不愿连累准尉把儿子托付给他后饮弹自尽。悲愤的瓦斯柯夫一举歼灭敌军营,光荣完成了任务获得援救。多年后,瓦斯柯夫带着丽达那个现在是军官的儿子来到当年他母亲牺牲的小树林,对所有的女兵们表示了深深的敬意。9、德黑兰43年《德黑兰43年》是一部二战题材的影片,1980年由俄法瑞(士)三国合拍,片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电影语言,堪称经典中的经典,1981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金奖。导演是前苏联的阿·阿洛夫和弗·纳鸟莫夫,法国影星阿兰德隆领衔主演。1988年由央视译制并播放过该片。影片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以跨时空的手法记述1943年罗斯福、邱吉尔和斯大林三巨头在德黑兰会晤期间,德国特工策划的暗杀计划被以安德列为首的苏联情报人员及时发现而遭失败,然而协助安德列粉碎暗杀阴谋的玛莉却在35年后在法国被神秘杀害...影片题材宏大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苏德特工斗智斗勇的主线始终是淡淡地展开,没有美国好莱乌大片的矫柔造作和哗众取宠。但同时导演却运用各种手法渲染男女主人公悲剧性爱情,使影片透着一股凝重的伤感,给人强烈的压迫感。影片的主题歌UnevieD'amour是当时法国歌坛鼎极人物CharlesAznavour的作品,歌声悠扬而有充满了伤感,而这也正是整个影片的基调。刘欢也曾唱过该主题曲,它的中文歌名是「”让爱情长留人间”。10、一个士兵的父亲农民格奥尔基·马哈拉什维里收到了儿子高杰尔基在部队的来信,说他因负伤住进了后方医院。故决定去探望儿子,当赶到军医院时,儿子已经返回部队。老头子决定前往儿子所在部队,就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他不由自主的参加了战斗,最终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参加了部队。当苏军战士消灭了敌人冲入大楼时,儿子已经倒在血泊中,他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父子终于见到了最后一面……本片曾获第四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与1966年度列宁奖金。

❹ 求苏联电影《溃逃》

在这里是得不到你想要的资源的。

到其他地方寻找可能的渠道吧。

刚才在网上搜了一下苏联电影溃逃,系统给出了很多推荐链接,你可以看一看。

❺ 寻找一部关于731部队的电影 不是黑太阳 也不是黑日 是电影不是记录片

杀人工厂

魔鬼部队

一级恐惧

731大溃逃

731恐怖女体实验

731细菌部队

荒原城堡731 电视剧

731的梦魇 纪录片

死亡工厂731 纪录片

不仅是731 纪录片

731部队罪证 纪录片

罪恶的日本731部队 纪录片

❻ 志愿军集结120门喀秋莎齐射美军阵地,李奇微大惊:苏联参战了

1951年1月2日清晨,新任美军第8集团军军长李奇微给顶头上司麦克阿瑟写了一份新年贺卡,贺卡中李奇微颇有信心的向麦克阿瑟表示朝鲜战争形势一片大好,要不了多久美军就可以班师回国,结束这场战争,贺卡送出去后,李奇微像往常一样乘坐吉普车出发去前线视察,但眼前的场景却让他有些难以置信,大批南朝鲜军队正四处溃逃,他们手中的武器丢的丢散的散,后来李奇微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当时所看到的场景:“我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我向上帝祈祷,不要再目睹这样的情节”。

李奇微试图阻止南朝鲜军队的继续溃逃,但南朝鲜军队逃跑的卡车毫不减速地闪过了他,几分钟后美军24师师长丘奇将军向他报告了具体情况,就在两天前的晚上,志愿军在西线突然发起全线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集中100余门火炮在主要方向对联合国军进行了短促而密集的火力覆盖,上千道怒吼的火舌瞬间将联合国军固守的阵地全面覆盖,连续几十分钟的轰炸结束后,志愿军经过两天一夜的穿插追击,至1951年1月2日,第一线的南朝鲜军全线崩溃,美第1、第9军也陷入了困境,而随着汉城以东的南朝鲜军的溃逃,汉城地区10余万联合国军的处境岌岌可危,随时都有被中朝部队从右翼实施包围的可能。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李奇微极为震撼,但更多的还是质疑,因为据他所知,中国军队并不具备如此猛烈的炮火,从交手数次的经验来看,中国炮兵所拥有的远程炸弹都是些山炮、野炮之类的简单火炮,这种装备对全机械化的美军来说不值一提,但这一次中国军队却搞出了这么大动静,李奇微实在是想不通中国炮兵的实力为什么会提升的这么快,苦思冥想之后,李奇微只想到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苏联,眼下有实力抗衡美军且跟朝鲜战争有密切关联的只有苏联,考虑到苏联一旦参战会引发的严重后果,李奇微不免有些紧张的询问美军在朝情报人员:“苏联军队参战了吗?”

李奇微的担心不无道理,一旦苏联卷入这场战争,那必然会使这场朝鲜内战迅速升级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较量,甚至还有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李奇微所料,那天晚上对联合国军发动炮火袭击的并不是苏联军队,而是志愿军第27军麾下的炮兵第21师,尽管这让李奇微悬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一点,但仍有一件极为头疼的事情摆在眼前,那就是中国军队搞到了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那天晚上志愿军用来袭击联合国军的百余门火炮正是苏联产的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是苏联的BM-13型火箭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研制装备的一款轮式车载火箭炮,它有8根导轨,每个导轨上下各可以挂载两枚M-13型固体燃料火箭弹,战斗射程达8500米,可以弹射,可以连射,也可以齐射,16枚火箭弹发射的齐射时间间隔为7~10秒,BM-13型火箭炮首次实战便在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大放异彩,苏军仅一次齐射就发出3456枚火箭弹,被德军称作“行走的斯图卡”和“涅贝尔维尔法”的多管火箭炮完全招架不住苏联如此猛烈的炮火轰炸,由于BM-13火箭炮为苏联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后来苏军为了表达对它的喜爱,就用心目中美丽姑娘“喀秋莎”的名字来称呼,那么我军又是如何搞到这种武器的呢?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实力极不对等的战场较量,美军不仅拥有极其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拥有打不完的子弹炮弹,还有各种志愿军见都没见过的高 科技 先进武器,这些武器包括60炮、81炮、日式38野炮、37高炮、105毫米~203毫米的榴弹炮以及155毫米加农炮等等,这些武器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我军所使用的山炮、野炮可以匹敌的,如果我军没有能压制这些火炮的新武器出现,那么接下来的进攻将会极其困难。

考虑到这一点,在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不久,我国就与苏联方面取得联系,希望从苏联购置一批新式装备以备志愿军在战场上压制美军,经过双方协商后,斯大林同意为中国军队秘密组建一支喀秋莎火箭炮部队,售价为8两黄金一发炮弹,志愿军原48军第143师改编为火箭炮兵第21师,全师装备从苏联运来的120门喀秋莎火箭炮,每团24门,每营12门,每连4门,至此,喀秋莎火箭炮兵正式开启了传奇的歼敌生涯。

1951年9月1日黄昏,美军第七师的两个营按照惯例结束了对志愿军一整天的轰炸,并在刚刚占领的后洞里阵地进行短暂的休整,然而,还没等他们放松下来,远处突然火光冲天,紧接着384枚炮弹如同无数条火龙从天而降,几乎在一瞬间后洞里阵地就成了一片火海,上百名美军在火海中丧生,负责此次炮火袭击的是志愿军火箭炮兵第21师第203团,而他们用来打击美军的武器正是喀秋莎火箭炮,在24门火箭炮的齐射之下,仅仅几分钟的时间,美军第七师的两个营就丧失了战斗力,炮击结束后,当27军第79师第235团冲上敌人阵地准备剿灭剩下的美军时却发现阵地上只有两名活着的士兵,很多美军都被强烈的炮击震昏了过去,一名活着的美军士兵看到志愿军时还连连惊呼“你们放了原子弹”。

从天而降的密集炮弹打得美军晕头转向,在和志愿军交手的这一年多时间内,美军还从来没有领教过如此神秘突然的炮轰,此时的美军可能并不知道,这一次的炮击只是个开场,因为让他们更绝望的还在后面。

1951年10月初,炮兵第21师第202团奉命配合朝鲜战场中线的第47军作战,47军的当面之敌是美军王牌师之一的骑兵第1师,在此前的战斗中,美骑一师依靠火力优势在秋季攻势中进占了我军的添木洞阵地,并依托此阵地的防御工事与47军展开拉锯战,每当47军炮火攻击猛烈时,他们就躲在工事中死守,当47军发起冲锋时,他们又钻出工事与志愿军战士顽抗,这让47军极为难受。

接到命令后,202团迅速根据战场形势和喀秋莎火箭炮弹群密集、覆盖面广等特点制定了“诱敌出巢、尔后齐放”的战术战法,在反击战打响的当晚,先以普通山炮对添木洞阵地进行日常轰炸,然后再吹响冲锋号营造志愿军又要发起冲锋的假象,等到美骑一师钻出工事进入阵地时,火箭炮兵202团再施以火箭炮齐射,当晚,在喀秋莎火箭炮的密集炮火中,美骑一师被炸死的士兵人数高达800余人,火箭炮齐射结束后,冲上敌人阵地的志愿军步兵仅用了十几分钟就夺回了添木洞阵地,侥幸活下来的敌军早已丧失了战斗力,这次战斗喀秋莎火箭炮与步兵协同歼灭顽抗死守的美军,无疑是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又一个绝妙的战例。

1952年10月14日,美军第7师,南朝鲜伪2师向五圣山发起猛烈的进攻,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敌军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喀秋莎的炮声再一次响彻五圣山的上空。1952年11月11日,炮兵21师第209团接到命令,协同志愿军第12军31师92团的两个营向537.7高地北山发起进攻,为了确保行动顺利,炮火打击精准,92团首先派出步兵战士侦查战场情况,等到步兵战士报出敌方坐标呼叫炮火支援后,209团火箭炮部队立刻以连营为单位对目标位置实施齐放,在喀秋莎密集的炮火轰炸之下,敌人冲锋的步兵瞬间被湮没,美第7师和南朝鲜伪2师伤亡惨重,不得不放弃对537.7高地北山的进攻计划,历时43天的上甘岭战役最终以我军大获全胜而告终,此役敌我双方的士兵伤亡比率为2.3:1,喀秋莎火箭炮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我军面对敌人猛烈炮火攻击时的无助,然而,喀秋莎给敌人带来的噩梦般的体验并未就此结束,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战,也就是金城战役中,喀秋莎再一次让敌人见识到了致命武器的终极杀伤力。

1953年7月13日,火箭炮兵第201团配合第68军向盘踞在金城西南方向500.0高地和552.8高地的南朝鲜伪5师、伪8师、伪首都师发起进攻,此役第201团采用了一种此前极少使用的“前后配置”的巧妙战法,所谓的“前后配置”就是指炮兵第二营配置在距敌军前沿阵地仅有2000米的距离上,直接压制敌人纵深的炮兵阵地,炮兵第一营则配置在距敌军前沿阵地5000米的地方,这个距离可以有效的保证一营能够直接压制敌方阵地,为步兵的冲击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在火箭炮兵和步兵如此紧密的配合下,我军很快便突破了敌军前沿阵地,重创了南朝鲜首都师,活捉南朝鲜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顺便在转移阵地的过程中用一次喀秋莎火箭炮齐射歼灭了前来增援的敌军一个坦克营,摧毁了23辆坦克。

从入朝参战以来,喀秋莎火箭炮兵累计协同步兵进行大小战斗达30余次,歼敌10万余人,击毁坦克56辆,为志愿军步兵部队的冲锋提供了最为有效支援与保护,1953年10月,火箭炮兵第21师结束了历时两年半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全员撤出朝鲜战场回到祖国的怀抱,尽管从此之后朝鲜再也见不到喀秋莎的身影,但它曾经创下的辉煌战绩却长留世人心中,不管过去百年还是千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❼ 731大溃逃的介绍

电影《731大溃逃》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常彦导演,1992年上映。

阅读全文

与苏联电影溃逃免费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下架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55
疯猴电影国语免费 浏览:656
国内超过亿票房的电影有多少部 浏览:448
电影的温和质是什么 浏览:18
如何播放本地电影 浏览:832
西什么战电影 浏览:168
如何搜索一些已经下架的电影 浏览:447
电影网站免费在线看1944 浏览:93
其他特种是什么电影 浏览:674
现实如此残酷是什么电影 浏览:227
手扣电影免费 浏览:39
新电影下载多久才可以下载 浏览:4
最近电影院有什么好看的电影11月 浏览:569
相关活死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2
生化危机终章电影正片免费 浏览:159
八百电影总用了多少演员 浏览:854
张艺谋电影有哪些2018 浏览:479
有马的电影怎么变成无码 浏览:329
微光上好看的动画片电影 浏览:489
死侍的电影票多少钱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