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封神榜主要内容
讲述商纣王的残暴无道,又荒淫无度,拜祭女娲娘娘庙时因为仰慕女蜗,向女娲娘娘表达爱意,引起女娲大怒,为了报复,于是冥冥中安排了妖狐前来颠覆商朝江山。纣王十分宠幸妲己,对她言听计从。妲己说要吃比干的玲珑七窍心,纣王就将比干的心挖出来,忠臣比干冤死。妲己要造酒池肉林,一具具年轻的生命就此惨死,甚至一旁规劝的姜皇后亦不能幸免遇难。
《封神榜(1990)》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FWoN1ar86WeYDABevxyQAA
提取码:ui3x
纣王(达奇 饰)荒淫无度,竟在拜祭女娲娘娘庙时轻薄女娲娘娘金身,引起女娲大怒,于是冥冥中安排了妖狐前来颠覆纣王江山。妖狐杀死了被选送入宫的美女妲己(傅艺伟 饰),并上了她的身,从此商朝永无安宁。纣王十分宠幸妲己,对她言听计从。
Ⅱ 新神榜:杨戬电影里抱琴的是
封神榜里魔家四将,在封神里他们4兄弟属于纣王阵容的,封神战役中身死上了封神台最后被封为四大天王,抱琴的那个是四大天王里的魔礼寿,原著中抱的是碧玉琵琶
Ⅲ 观看《新神榜杨戬》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观看《新神榜杨戬》观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神榜:杨戬》相较于追光之前的动画作品相比,在剧情方面提升很大,叙事节奏上也有所改善,片方终于静下心好好讲故事,去匹配他们技术上的长板。
个人感觉与封神榜的结合很好,阐教、截教的代表人物在电影中登场。封神之后两派人物也走向了不同的两个方向。
十二金仙中的代表人物“玉鼎真人”作为曾经的正派,在封神大战结束之后回到金霞洞继续修行,代表着传统的一派,随着时间的发展,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惧留孙借出的捆仙锁,太上老君借出太极图,以及玉鼎真人所说的是多方势力达成的共识,并不像电影中仅仅展现的只有金霞洞一方的势力,背后所隐藏的是代表传统不支持变革的一派。他们借用杨戬一家的固有使命,将代表万物循环更迭的“玄鸟”进行镇压,守住自己的权势,让本该遵循万物守恒的定律,变成不惜一切固守传统势力,直接导致杨家一脉的使命发生巨大变化,给杨戬的命运带来转折,为传统一方势力走向毁灭做了铺垫。
申公豹作为曾经截教的反派人物,在封神之战中,正式因为他不断的劝说各个截教的师兄弟加入到战争中,导致他们一个个走向了灭亡。在电影中,申公豹继续沿用了这种设定,他撺掇巫山神女和沉香共同寻找宝莲灯,帮助沉香劈山救母,这次的出发点除了为自己不公的遭遇,也为了打破现有的常规,虽不是完全的正派,但也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喜欢这版的申公豹。
魔家四将在封神之战中是申公豹请出山对抗姜子牙的四员大将,但最终却折于杨戬之手,封神中杨戬变身为魔礼寿的宠物“花狐貂”,才导致四人的失败。电影中,导演用巨型花狐貂抓住了杨戬,也算是对封神榜的致敬。封神之后四人成为天庭的“四大天王”守护着传统的一派,在电影中成为玉鼎真人的帮手,一同与曾经的盟友申公豹进行对战,足见封神之后人性的转变。
导演把两代救母的故事巧妙的进行了融和,终于跳脱出以往传说中因为仙人不能相恋,不同阶级不能通婚的固有思维,对此进行彻底的改编。给出了一个新的设定,变为如何看透自己使命的本质,不仅要打破规则,同时要遵循万物的自身循环,同生同存。
很喜欢导演对“玄鸟“”的设定。被镇压的“玄鸟”不在是传统意义的妖魔,它有它的可怕,但同时它也有存在的意义。谁说镇压了它就能带来平安,镇压之后人间一样是战争不断,天界也一样发生了巨变,给人带来深思,传统的方式真的能继续保护世界吗?“玄鸟”的存在,是世间守恒的存在。玄鸟出并不代表毁灭,它更像是打破固有的存在,旧的秩序需要打破,每次它的突破虽会带来灾祸或战争,但一切结束之后,才会带来新的秩序,维护更好的世间和平。万物更迭有它自有的一套逻辑,谁说妖魔就不能够出来,谁说妖魔就不能保护世间,凭什么现在的所谓正道说的就一定是对的。用“玄鸟”的设定,来打破传统的方式,真的让人称赞。
故事的结尾,也不在是传统的大团圆,它是哀伤的,充满遗憾的,当三圣母跟她母亲一样与玄鸟融为一体,守护世间万物时,杨戬一家的使命才最终完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我喜欢这种遗憾,遗憾才是真实的。
我不是很同意很多人说电影中的女性角色都是工具人的说法,正式因为有了杨家女性角色的牺牲才带来了世间万物的能量守恒,这种大爱和牺牲,是神圣的。
最后再说说主角杨戬,很多人说这部片子更像是沉香传,杨戬仿佛工具人一般串起了这一切的故事。说实话我也有这种想法,但是再二刷之后,发现其实这一切都是杨戬人物成长的写照。剧中的他一句自嘲,说尽了自己的无奈与成长“从梅山幕府到赏银猎手,再到蓬莱逃犯,哥几个跟着我混的越来越差了”几个兄弟怎么说呢:快意自在!就是这“自在”二字,说的太好了!他从曾经的二郎显圣真君,应妹妹的舍身震山封闭了原神不愿在理世事,再到沉香的出现,亲情的牵绊和守护世间的责任,让他重新觉醒,这次的是原来的他也不是原来的他,是全新的杨戬,是悠然自在,真正做自己的杨戬!
这个杨戬虽然还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值得细细品味,希望追光后续的“新神榜”系列电影,继续带来新意和惊喜。
最近看了个电影,名字叫《新神榜:杨戬》
这个片子的对白里,几乎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二郎神”这三个字。只有木二——杨戬。
是不是有点明白了?杨戬是个人,拥有人的喜怒哀乐,面对沉香会内疚,面对师父会困惑,面对巫山神女会质疑,面对猿猴的挑衅会忍耐,面对酗酒的申公豹会同病相怜的叹气。杨戬是个从神坛上走下来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带着天兵天将行使职责的有职位的神。
杨戬和沉香之间的长辈与晚辈的关系也很含蓄。在沉香出现之前,杨戬只要照顾好哮天犬就好了,而得知沉香是自己的侄子这件事儿同时见到沉香做事狠辣后,杨戬有很深的内疚、心疼。看到沉香手里的宝莲灯心把手腕烧黑了那段,能看出这种长辈的心疼。
杨戬在电影里并不像《宝莲灯》故事里,二郎神代表天庭处处阻挠沉香,而是在寻找沉香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原来神女在找沉香、四大天王在找沉香、最终发现师父玉鼎真人也在找沉香。
各种势力势均力敌,而矛头指的都是“劈山救母”放玄鸟的事儿。
所以最后杨戬终于摆脱了师父手里棋子这个定位,做出了自己的人性判断,站在沉香的立场上帮他劈山救母,把玄鸟给放出来了,同时也借助玄鸟的力量恢复的天眼。可见……玄鸟未必像师父说的那样是天地大劫之力。
最后,我觉得动画电影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电影的存在,不管是形象还是场景都是一遍一遍打磨出来的,既然故事里有文化沉淀、角色有历史神话的背景,很多时候既不能违反历史上这个人物本身特性,又需要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从新理解人物各种行为的出发点,才能抓住人物特点让角色跑出自己的故事来。
当然我也就是根据我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看电影的理解,聊聊我的想法。
晚上七点看的追光动画最新的电影《新神榜:杨戬》,因为过于期待,一整天看了很多遍豆瓣和猫眼的评论,果然又看到了熟悉的评价:特效不错,但剧情太差,太差!
心里有点担心,但并没有打消想看的念头。坐下来以后,随着影厅灯光渐暗,一颗心也慢慢沉了下去:开头的二十分钟,实在有点坐立难安,问号也越来越大,难道这次,剧情真的崩了?我也明白前面的剧情只是为了交代环境背景,树立人物形象,引出主线故事,但怎么看都有点过于俗套,缺乏新意(具体表现就是追逐卖药小童的段落)。相比之下华丽的场景便显得空洞,令人不安。
这种感觉直到沉香的出现才有所好转,电影仿佛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来分担杨戬人设的薄弱,加深故事的悬念。而后便完全由杨戬追着沉香跑,沉香奔着宝莲灯去,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当然也展现了很多绚丽宏大的场景,这里不得不说追光主创们的想象力,确实好,他们创造,并且展现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仙界。
而且最重要的',他们让这个仙界落了地。中国的神话故事里从来只有几个名称,没说过这些地方是怎样的,但在新神榜的世界里,你可以看到神仙们居住的地点和生活日常。他们的生活里也需要交通,也需要工作(顺风耳当小厮),也需要娱乐(赌博和听戏看舞)。为了生活,落魄的二郎神,也需要当赏金猎人。仙界的神仙们不仅有元神,也有生活,所以这个世界是有血有肉,有表有里,令人愿意相信和信服的。
飞天舞蹈绝美,隔纱对望好看,元神大战超燃,华山跑酷很帅,但这些并没有打消我对“剧情不好”的疑虑。直到杨戬落入太极图中,我才真的放下了“剧情不好”这个担心。随后的段落是全片的高潮,不仅运用了大量的水墨特效,而且真正做到了剧情和画面,都好看!
杨戬一落入太极图里,就展开了各种场景的切换,同时展现他不同时期的经历(帅出天际),基本概括了杨戬的一生:小时候随师父学艺——学成后劈开桃山——参加周商大战——列榜封神——杨婵跳下华山,挥斧封山,伤了天眼(此时玄鸟之力已经很强)。
然后就是和师傅玉鼎真人的对话,也揭露了全片的主旨。先是玉鼎真人重复了一遍谎言:杨戬的母亲和妹妹被封山下,都是为了天下苍生。这句话其实并没有错,只是角度不同。
《新神榜:杨戬》,追光系列的画面新高,剧本新低。两个小时在电影院里简直是大折大磨。这次的视觉效果有多么惊艳有多么富有想象力我不想多说了,追光这个公司做特效一直可以的,但是这个片子视效有多顶,剧本就有多烂。以下内容是对这部电影剧情的纯吐槽影评。
首先是角色塑造,只能说电影对这几个角色的塑造都很失败。第一主角杨戬,整部电影里我根本不知道他想干什么,也不知道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最后是什么让他打开了他的天眼——整部电影就跟一个导游一样,串联起一场又一场戏,向观众展示一个又一个视觉奇观,然后到影片结尾,天眼一开,燃的音乐一响,煽情的桥段再一放(MD怎么哪都有煽情),电影结束了。沉香的角色塑造同样鸡肋,开头的时候我还以为那是一个狠角色,到后面主角团说几句就改邪归正了,跟着主角团打boss去了,合理的铺垫一点都没看到,非常典型的“开关式人物转变”。影片从头到尾对主角的刻画都是一盘散沙,流于表面的形式,僵硬又死板,更不用提什么“人物弧光”了。
配角的塑造更是灾难。先说反派,一般的电影里主角应该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能够撑起整部电影的反面力量,但是本片反其道而行之。本片的反派就是杨戬的师父,前半段还藏的挺好的,我还以为“魔族四兄弟”只是反派势力的很小一部分,结果到最后还真就这么几个人,再加上杨戬的师父。不是,我说大爷,咱都那么有能耐了,就不能再多叫点人?也是,人再多几个主角团哪能赢啊。这些反派被打败的方式更是离谱,就是一个玄鸟从华山飞了出来,然后直接把这几个人灭了。我当时坐在电影院里,小小的眼睛写着大大的疑惑,心想真能这么简单?结果电影告诉我,还真就那么简单。看得出来追光在这里想要搞出一些“权力阴谋”的味道,但是这样过家家似的弱智的权谋,不搞也罢,没有更好。
这部电影里最惨的还得是各种各样的配角。纯纯工具人,超级大冤种,一点立体感都没有。姥姥那个角色一开始还挺煞有其事的,整得特别神秘,杨戬还在那跟名侦探柯南似的一顿破案,让我一度以为那人是个狠角色,结果后面被反派抓住之后就一直是一道靓丽的背景板;杨戬飞船上他的跟班一开始还露个脸,活跃活跃气氛,杨戬被传送到人间之后就没影了,对剧情的推动力无限接近于零;申公豹一开始还可有雄心壮志了,在屋顶上一顿侃大山,结果没演一会就领便当了,我都替他感到惋惜。我觉得要是这些角色能穿越到现实,编剧估计过不了多久。
除了人物塑造的缺陷,影片的情节推进也非常生硬。基本上每一个重要的信息,无论是背景信息的补充,还是引导剧情发展的新信息,都是通过角色(尤其是配角)的一通自我感动一般的长篇大论交代出来的。好像他们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让编剧得以通过他们之口把观众需要的信息吐露出来。如此笨拙、生硬的伎俩竟然从影片开头一直用到结尾,就连正反双方马上要大决战了还在叭叭。这些角色发表演讲的时候说得那叫一个慷慨激昂,我在影院看的时候那叫一个脚趾扣地。我理解各位都是神仙,但咱们能不能好好跟人家交流啊,就一定要把那一堆不合时宜的废话说出来吗?
归根到底,这都是编剧自身水平不够,把自己笔下的角色全当成了提线木偶,和展示奇观的工具,而忽略了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的机理。如此呈现出来的视觉奇观固然宏大,但如此奇观却很难让观众信服。近几年国产动画的技术水平大家有目共睹,现在国漫最缺的,是一个靠谱的编剧。
空降本周末上映的《新神榜:杨戬》(下文简称为《杨戬》),刚发出定档消息就撩得我心痒难耐,作为一个还算忠实的“追光动画”观众,我迫切地在周五时一睹为快了。
可以说,这部片子在制作技术层面一如既往地保持了高水准,设计、画面、配乐和美术风格等都令人惊喜连连,并且它通过不断的场景切换和元素堆砌,做到了让观众的眼睛和注意力应接不暇,这点真的很厉害。
与此同时,《杨戬》的剧情相比起之前的作品也有了进步,至少不再生硬和拧巴了,只是还不够流畅,叙事也抽象了些,依旧免不了被许多人吐槽。
看得出来,追光在努力改变一直以来“画面强、故事弱”的状态,好消息是这回确实有了点成效,坏消息是仍没有本质性改善……现在更关键的问题是:喜欢追光动画风格的人固然可以继续享受,可那些有着更高期许的观众们,还能够等待多久?
首先,我照例还是要狠狠吹一番《杨戬》漂亮的美术风格。
如果说《新神榜:哪吒重生》是“封神魔改版民国风未来赛博朋克”的话,那么本片就是“封神轻奢版仙侠风蒸汽朋克”。
我印象最深刻的场面,就是影片开场后重点展示的蓬莱仙岛,这座基于现代城市规划创建的仙岛,在进行了立体式的未来化改造后,又套上了一层神话古风的皮囊,实现了独树一帜的多类型设计的整合。
有些人可能觉得太“缝合怪”了些,但我很欣赏主创们这份贪婪的追求,以杨戬抓捕通缉犯的那场戏为例:从传统的街角武打巷战,到潮流的机械飞行器追逃,再到科幻的悬浮空岛穿梭,很流畅,也很亮眼。
此外,方壶仙岛、瀛洲仙岛、玉泉山金霞洞等仙家洞府,也呈现了各不相同的古典气派。
在此基础上,影片又做了大量凡俗化的修改,例如瀛洲仙岛充满市井气息的赌场,方壶仙岛载歌载舞的乐坊等,以符合“封神大战后天界神力受损,神仙们没法再随意飞行”的设定。
除了大景观好看,《杨戬》在角色、妖兽、道具、动作戏等许多相对“细小”的层面上,也贡献了许多别出心裁的成果。
“加油站”(混元气补给站)里有“手之目”监工和“小精怪”奴隶,顺风耳在赌场里成了一名跑堂小二,经过改造的琼楼玉宇里再次跳起了凌空翻舞的天女散花,申公豹和沉香的配合作战让人眼花缭乱,巫山神女美丽又致命的攻击,人界的清冷凋敝和争战不休,太极图中的水墨3D风再现……
随便一回想,我脑袋里就冒出了一大堆好看的画面、场景和人物——这是影片最值得夸赞的优点:几乎每过10分钟左右,影片就能跳出几个新鲜的元素来,或新奇,或养眼,或炫酷,或唯美,真正做到了让观众在“视觉与注意力”上目不暇接。
因此我可以说,《杨戬》在设计创作上是一部相当出色的冒险片。
下面就该谈谈存在不少问题的角色塑造和剧情编排了。
人物方面,配角们几乎都塑造地很好,执着的沉香、坚定的婉君、放浪不羁的申公豹、食古不化的玉鼎真人等等,都足够鲜活,即便是魔礼海的火爆、魔礼红的板正、老姚的沉默、哮天的欢脱等,通过一言一行也能迅速落位,反倒是主角杨戬最没个性。
从角色定位上来说,封华山、闭天眼后沦为赏银捕手的杨戬,是那种又颓废又闲适又内敛的浪子形象,需要有足够重大的变故,才能一点点唤回他的认真和心火,可片中的杨戬却始终处在一种被动前进的状态,本就难以描绘的性格,变得更难让人信服了。
配角只需把握好一点便能形象鲜明,而主角则要通过多层次的展现才能凸显个性,如此一对比下,影片的人物呈现自然不够理想。
再来说剧情,其实这次《杨戬》的故事相比之前追光动画的作品,已经有了一些进步,结构完整,动机充分,没有太多莫名其妙和匪夷所思,都算是可以理解的内容。
影片通过杨戬的委托和经历,层层递进地交代了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再附以冒险片和侦破片的形式,一步步交代了不明确的疑点和真相,过程本身没啥可指摘的。
问题在于,《杨戬》叙事方面的节奏与冒险进程的精彩不够同步,后者让观众应接不暇的同时,前者却显得小心翼翼,尤其到了中后段时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卡壳与停顿,随后这些裂缝不仅没弥补还持续放大,时间一久,自然又令人产生了“剧情与画面不匹配”的感觉。
同时,几位主要角色的行为动机单个去看都蛮充足,叠加到一起就不够完满了,一不留神又犯了“果先于因”的老毛病。
话虽如此,我还是要夸奖《杨戬》故事的立意:世界本是循环往复,每当宇宙运行动力不足时,便会有新力量涌入重新洗牌,金霞洞是上一次杨戬劈桃山后的受益者,这一次便成了阻挠沉香劈华山的阻挠者,当杨戬明白一切后,他便帮助外甥完成了他们家族的使命,世界会因此大乱,也会在不破不立中再次新生。
在同类作品都在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当今,《杨戬》用打败假借天命谋私利之人的行为,完成了一场“顺应天命”的仪式,也算是在奇幻类故事越来越同质化的环境下,唱了一段有些新意的曲子。
另外再小小地吐槽一下,从《新神榜:哪吒重生》中开始亮相的“元神”(法相天地)设定,虽然在《杨戬》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打得却不够痛快……
照理说,申公豹的猛虎剑客、沉香的斗笠少年、四大天王的复刻神像等元神相继亮相,已经够让我满意的了,偏偏最后大决战时,杨戬的“二郎真君”就只出现了几个镜头,用开山斧借玄鸟之力,只一招,便击败了玉鼎真人和三位天王——理智告诉我这样很真实,可如此反高潮的设计,情绪上我根本不过瘾啊。
总得来说,《新神榜:杨戬》肯定值回票价,在此依然推荐一看。
我觉得这是追光目前为止最好的作品。有着我认为是追光最不违和的背景设定,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很多人说没看懂,我说说自己对剧情的理解。
玄鸟之力会带来天地大劫,每逢大劫后封神榜就会重排。杨戬母亲镇桃山压玄鸟,阐教利用杨戬劈山,玄鸟出,引发上一次天地大劫(那次大劫之后神仙妖怪们都不能飞了),人间商周大战,阐教借助周而取得了神界的权力地位(阐教弟子们封神榜上排名靠前)。大战后,诸神重新镇玄鸟于华山之下(四大天王有参与——沉香申公豹去拿灯罩时,持剑的增长天王亲口说的),杨婵守山(沉香家在华山上),宝莲灯是女娲赐给她的法宝(所以宝莲灯只有杨家的血脉能催动,能镇玄鸟,也能劈山)。玄鸟镇得越久,力量越大,终有一日是守不住的。十二年前玄鸟欲破山而出,阐教要保住现有的地位,因此玉鼎真人派杨戬去助杨婵镇玄鸟,杨婵牺牲自己封山(二人还不明真相)。如今沉香想劈山救母,阐教当然要阻止他。这就是故事脉络。
细节都在台词里!杨戬船上的聊天:“那场天灾是什么时候的事来着?”“太久,忘了。”“那一次天灾后,神仙妖怪们都不会飞了,除了这长翅膀的。”太极图中“还记得你劈山后发生了什么吗?”——杨戬闪回战场(也就是阐教利用他劈山后,玄鸟出,商周大战,他被师门派下山助周的场景)——那次玄鸟之力影响太大,神仙妖怪们不会飞了。像这样的细节非常多。
婉罗和申公豹都不满封神榜排名,利用沉香找宝莲灯和劈山(宝莲灯在十二年前镇山时碎了),他们想放出玄鸟重排封神榜以获得更大的权力地位,婉罗的理由还有一个:对女人地位不满。我认为婉罗是知道木二郎就是杨戬的,她引来杨戬是为了让他明白阐教镇玄鸟的真相。申公豹被玉鼎真人所杀,婉罗赶到时,申公豹已重伤奄奄一息,婉罗对杨戬说是她给了申公豹一个痛快(实际上是补刀杀掉争权的竞争对手)。
杨戬被困在太极图中,知道师傅利用他劈桃山的真相后,借玄鸟之力冲开天眼、破了太极图阵法。他对玉鼎真人说:“不要一错再错”,对沉香说:“我和你母亲守护的是世间万物,不是金霞洞(金霞洞寓意阐教目的)”。
玄鸟之力很强大,杨母镇桃山压玄鸟,早和玄鸟之力化为一体。只有血亲才能劈开山(所以阐教要利用杨戬),桃山开却不见母亲,母亲元神出来后安慰伤心流泪的儿子:她消散后与万物融为一体,守护世间安宁,想她了就看看满天星光、万家灯火,那就是她。同理杨婵沉香也一样。杨戬让沉香劈山是反抗自己亲人镇山的命运、反抗玉鼎真人一派的利用,虽然他很清楚沉香劈开山后要面对的会是什么。
以上是我8.21二刷后对剧情的理解,一家之言。
Ⅳ 狄仁杰里的四大天王都叫什么名字
四大天王分别是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具体介绍如下:
1、持国天王
“持国”的意思是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持国天王手捧琵琶,他的使命是要用音乐使众生皈依佛教。
2、增长天王
“增长”的意思是传令众生,增长善根。增长天王手握宝剑,象征着慧剑斩断人间烦恼,同时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3、广目天王
“广目”的意思是观察世界,护持人民。广目天王臂缠金龙,他是龙族的首领。他的另一手上拿着宝珠,象征内心的笃定。
4、多闻天王
“多闻”的意思是精通佛法,福德闻名。多闻天王左手握银鼠,右手持宝伞。宝伞用以遮蔽世间,避免魔鬼侵害,护持人民的财富。
(4)魔家四将电影免费看扩展阅读
四大天王创作背景
狄仁杰大破神都龙王案,获御赐亢龙锏,并掌管大理寺,使他成为武则天走向权力之路最大的威胁。武则天为了消灭眼中钉,命令尉迟真金集结实力强劲的“异人组”,妄图夺取亢龙锏。
在医官沙陀忠的协助下,狄仁杰既要守护亢龙锏,又要破获神秘奇案,还要面对武则天的步步紧逼,大唐江山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
四大天王起源
四大天王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中的护法神,但到了中国,“四大天王”也成了道教里的四位大神。在小说《封神演义》里,“四大天王”被称为“魔家四将”,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西方广目天王魔礼寿、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北方多闻天王魔礼红。
Ⅳ 魔家四将是不是天庭后来的四大天王,他们属于道教还是佛教
严格来说他们应该属于截教,既不是道教也不是佛教,但是后来大家都把截教归纳到道教中了,就像原先电影中的茅山,所以大致上算是道教
Ⅵ 杨戬电影里面的四兄弟是谁
四大天王是《封神榜》中镇守佳梦关的魔家四兄弟,分别是有青云剑的魔礼青,有混元伞的魔礼红、有风火琵琶的魔礼海和有花狐貂的魔礼寿。
Ⅶ 封神英雄榜魔家四将扮演者
张海峰。
张海峰,1985年12月27日出生于中国浙江金华,内地男演员,第六届(2019年)横店影视文荣奖组委会奖优秀特约演员获得者。
在《封神英雄榜》中饰演魔礼青,魔家四将之首的大哥,神通广大,手持青云剑,用一根虎头枪,还有白玉金刚镯。
为闻仲太师手下,奉命镇守佳梦关,最终和三个弟弟一起阵亡于黄天化的攒心钉之下,战死之后被封神,称为增长天王,负责职风。
相关作品:
1、《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
《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是由慈文传媒、东阳紫风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天猫、优酷联合出品,蒋劲夫、袁冰妍、刘芮麟、柳岩等人主演的古代传奇剧。
该剧讲述了杨凌从一个普通秀才,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异姓王爷,实现了其跌宕起伏而又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的故事。
2、《拯救者》
《拯救者》是由刘涛、郝万军执导,王骏毅、唐熙、赵文琪主演的抗战剧。
该剧根据程文圃的长篇小说《人偶》改编,讲述了“皖南事变”时期,新四军与日军别动队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Ⅷ 封神宇宙电影顺序
第一阶段:《哪吒》、《姜子牙》、《哪吒2》、《杨戬》、《姬发》、《封神演义1:凤鸣岐山》。
第二阶段:《哪吒3》、《杨戬2》、《姬发2》、《雷震子》、《封神演义2:武王伐纣》。
第三阶段《土行孙与邓婵玉》、《姫发3:内乱》《姜子牙2》、《雷震子2》、《黄天化大战魔家四将》、《姜子牙3》、《申公豹》《封神演义3:诛仙通天》。
第四阶段《雷震子3》、《杨戬3:梅山七怪》、《封神演义4:牧野之战》。
《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有史以来最好成绩
电影《姜子牙》定档2020年大年初一,也使得“封神电影宇宙”的开启眉目渐展。在此之前,在异彩纷呈的2019年暑期档中,作为该系列首部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独领风骚,不仅取得中国动画电影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而且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二。
而《姜子牙》首次被公之于众,也是在《哪吒》片末的“彩蛋”中,一句对白“姜子牙,你可知罪”所引发的种种猜想,使人们惊喜地意识到这两部同样改编自《封神演义》的电影作品将在影像文本内部发生某种互文与关联,并指向了一个更为宏大的未来愿景——“封神电影宇宙”的构建。
以上内容参考光明网-中国电影需要一个怎样的“封神宇宙”?
Ⅸ 《新神榜:杨戬》在哪看
截至2022年9月2日,《新神榜:杨戬》还未下档,只能在电影院看。
2022年8月19日,由追光动画出品,赵霁执导,王凯、李兰陵、季冠霖配音的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在全国上映。
在中国经典神话故事中,“杨戬”这一人物形象时常出现,在《封神演义》中他是威风凛凛、打败魔家四将的无敌战神,在《西游记》中他是战无不胜、能与齐天大圣孙悟空打得难解难分的二郎真君。但在《新神榜:杨戬》中,他却成为一个天眼受损、逍遥闲适的“落魄神仙”。
故事发生在商周之战一千五百年后,天界衰落,蒙冤落魄的杨戬以赏银捕手为业谋生。一日,杨戬接受了一位神秘访客的赏银去追捕一位少年,意外发现少年竟是自己的亲外甥沉香。沉香立志要寻回宝莲灯,劈山救母,却将酿成大祸。杨戬踏上追寻沉香并揭开尘封往事的旅程。
据悉,《新神榜:杨戬》于2019年初启动开发创作,2019年下半年故事确定,开始进入前期美术探索和进一步的故事打磨。
在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杨戬作为“新神榜”系列的第二位主角,导演赵霁表示,人们都知道杨戬,但却没有深入地了解过他:“在中国经典神话故事中,杨戬这一人物时常出现,人们对他并不会感到陌生,但是杨戬往往以配角或反派的形象出现,鲜有专门描述他的艺术作品。
在过往的影视作品中,对他的形象刻画十分固定,甚至有些‘脸谱化’──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不近人情的天庭战神,就像赵子龙一样,是那种绝对正面的‘中国式英雄’,但这一次我们想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他,让高高在上的杨戬走下神坛,让他也成为一个有情感羁绊的人。”
Ⅹ 被称为(四大天王)的是谁
电影-刘德华,
唱歌-张学友,
跳舞-郭富城,
有型-黎 明,
古代的四大天王是谁:
佛教把整个宇宙划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欲望的所有芸芸众生、包括人类都生活于这有情欲界之中。而欲界中有六层天,称之为“六欲天”。在有四万二千由旬(一由旬即是军队行军一天的路程,为古印度计算距离的数量单位)高的须弥山半山腰,就是六欲天的第一层天,名为“四天王天”的犍陀罗山,四大天王就居住在这里。这犍陀罗山有四个山峰,分别由四大天王把守着,他们在这里承担着维护佛教道场安宁的责任。东为持国天王、南为增长天王、西为广目天王、北为多闻天王。四天王和他们的军队、部属、近侍、随从、信众们一起住在有七重宝城栏盾、七重罗网、七重诸宝铃,还有无数众鸟相和而鸣的宫殿中,执行着护国利生、劝善惩恶的使命,把众生的善恶情况记录在案并及时的汇报和反馈到各个方面。{四天王经}上说:“每月六斋日,四天王下四州,伺察众生之善恶而报于帝释”。
为什么把古印度佛教中四大天王的形象塑成了中国古代的武将形象呢?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文化和中华文化相圆融的结果。
这四大天王塑像的原形,他们的出身并不是很高贵,而是属于那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物。四大天王原形的由来,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就是我们佳梦关的“魔家四将”。在周武王率兵起义,反对暴虐的无道君主——商纣王的正义战争中,这魔家四兄弟曾经率兵于佳梦关一线阻挡周武王东进的军队。经过数番争斗,结果是被周武王的军队尽数歼灭,魔里海、魔里青、魔里寿、魔里红这四兄弟也亡命于周军之手。战争结束后,这四个助桀为虐的“魔头”,经姜子牙开封神榜时,就被任命为“四大天王”。高大勇猛、气势威严的天王塑像,就是根据他们的形象而来。
左边第一尊,谓“东方持国天王”:因能护持国土、维护道场安宁而得名,专门守护东胜神州。身着白色、穿甲胄、持琵琶,表明他是用音乐来感化和劝导从生断恶从善。乐司调。
左边第二尊,谓“南方增长天王”:因能使他人增长善根而得名,专门守护南瞻部州。身着青色、突甲胄、持宝剑,表明他是用武力来惩恶护善。剑司风。
右边第二尊,谓“西方广目天王”:因能用净眼观察裟婆世界而得名,专门守护西牛贺州。身着红色、穿甲胄,早期塑像多为手持一种名叫“绢索”、专门用来捕捉敌人的网,现在的基本上都塑成手持的是龙。但是不管怎么塑都是表明他惩恶护善的办法不是靠杀,而是把敌人捉起来后强迫他改邪归正。净眼、网、和龙,都司顺。
右边第二尊,谓“北方多闻天王”:因福德闻名四面八方而得名,专门守护北俱泸州。身着绿色、穿七宝庄严甲胄、配长刀、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表明他是一边引导众生向善,一边用武力来降魔伏怪。伞司雨。
这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兵器,其作用和意义合并起来为“风调雨顺”。这表示着佛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情怀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慈悲心愿。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由于四大天王的法力武功都非常高强,所以未来佛在给他们颁发兵器也是法器的时候就留了一手。给他们颁发的是无弦琴、无鞘剑、无须龙、无骨伞。以便他们既能够维护佛教道场的安宁和保卫未来佛,又能被未来佛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