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电影《林则徐》的简介 急需o(>_<)o ~~
简介:虎门销烟过程
19世纪初,英帝国主义的大批鸦片毒害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清朝道光皇帝晏宁特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州禁烟。禁烟一事,遭到反对派头目穆彰阿和琦善的阻挠,他们暗中破坏。林则徐依靠广州官兵和群众,一面整顿残破不堪的海防,一面迫使英商交出全部鸦片。取得了虎门销烟二万多箱的胜利。1840年,英政府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林则徐在人民支持下打败侵略者,但却遭到国内反动派迫害,被革职发配新疆。
虎门销烟过程
道光1839年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上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驭极其复杂的局面。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珠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虎门销烟前,林则徐了解到,过去用火焚烧鸦片,鸦片油渗入土中,一些人就将这些土挖去,熬炼成烟膏.因此他派人在虎门海滩挖出长宽各15丈的2个大池,灌入海水,然后把鸦片投入池内,泡透后放石灰.再打开涵闸让鸦片末泄入茫茫大海。
15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它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3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虎门销烟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
❷ 林则徐这部电影有关资料
林则徐
《林则徐》由上海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郑君里、岑范执导,赵丹、岑范主演的历史人物传记片。该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十九世纪中叶,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联合起来扣留中国鸦片船,于1839年在虎门把烟土全部焚烧的事情。《林则徐》是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十部献礼影片之一。
中文名
林则徐
外文名
The Opium Wars
出品时间
1958年
出品公司
上海电影制片厂
导 演
郑君里
编 剧
吕宕,叶元
类 型
剧情
主 演
赵丹,岑范
上映时间
1958年
对白语言
普通话
色 彩
彩色
剧情简介编辑
电影《林则徐》
19世纪上半叶,英帝国主义将大批鸦片输入中国,百姓深受其害,清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州禁烟;反对派头目穆彰阿和琦善暗中将此事告之英国大鸦片贩子颠地。
林则徐到广州后,立刻采取行动,联合两广总督,加强海防,并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同时扣留可疑英国商船,收缴大量鸦片烟土;随后,林则徐亲自督导,将收缴的二万余箱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举动严重触动了英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他们遂于1840年5月悍然发动鸦片战争,一直挥军北上打到天津,震慑北京。
道光帝昏庸无能,为讨好英国,以林则徐禁烟不力为名将其职位革除,另派琦善前往广州,商量向英国投降。后道光帝又将林则徐发配到新疆,但英帝国主义并不满足,将侵华的战火由沿海烧到内地,面对敌人的侵略,广州三元里人民展开了一场英勇的抗英斗争。
❸ 求血站虎门演员表,全部演员表,演员人物介绍,感谢
《虎门销烟 》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SFXLGOldxullpB5QVjLm-A
编剧:杨秉佳
主演:谢苗/姚橹/杜玉明/张梓杉/曲羿成/更多...
类型:动作/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21-09-20(中国大陆网络)
片长:90分钟
又名:虎门销烟血战虎门的剧情简介······
清末,鸦片被英商包装成“福寿膏”大肆销往中国,无数国民深受其害。广州城内烟馆遍地开花,烟鬼们趋之若鹜,河底沉尸、卖子换烟之事屡见不鲜,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钦差大臣林则徐(姚橹饰)奉旨南下销烟,却因触及鸦片背后官商勾结的黑色利益链而屡遭报复,暗杀刺客、人肉炸弹......遭困之际,民间志士华继良(谢苗饰)联合“街头老夫子”小野(张皓森饰)、“换皮大师”阿泰(南思恺饰)、“将门巾帼”安木兰(张梓杉饰)兵分多路,深入虎穴,与大烟贩何世清(杜玉明饰)斡旋交易。不料,销烟在即,英国以强硬外交手段介入向清政府施压,而此时心有疑虑的华继良竟选择背叛林则徐,危机一触即发.....
❹ 各位,我想下载电影《虎门销烟》的片断,是否可以提供一下
http://www.cnmdb.com/sections/bbvod/#
❺ 虎门销烟。(猜电影名二)
《林则徐》
《英雄》
原因:虎门销烟的主角是林则徐,那么他就是民族英雄。
❻ 电影《虎门销烟》主要内容
19世纪上半叶,英帝国主义将大批鸦片输入中国,百姓深受其害,清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州禁烟;反对派头目穆彰阿和琦善暗中将此事告之英国大鸦片贩子颠地。
林则徐到广州后,立刻采取行动,联合两广总督,加强海防,并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同时扣留可疑英国商船,收缴大量鸦片烟土;随后,林则徐亲自督导,将收缴的二万余箱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举动严重触动了英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他们遂于1840年5月悍然发动鸦片战争,一直挥军北上打到天津,震慑北京。
道光帝昏庸无能,为讨好英国,以林则徐禁烟不力为名将其职位革除,另派琦善前往广州,商量向英国投降。后道光帝又将林则徐发配到新疆,但英帝国主义并不满足,将侵华的战火由沿海烧到内地,面对敌人的侵略,广州三元里人民展开了一场英勇的抗英斗争。
(6)免费虎门销烟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林则徐
钦差大臣。正直刚毅,乐观豁达,精力充沛,胸襟开阔,平易近人,嫉恶如仇,做事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是一位有韬略、有胆识、有远见的政治家。他深切感到鸦片对国家、民族的危害,所以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身许国、为民除害,在广州与贩卖鸦片的洋商和贪腐的中国官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2、邓廷桢
两广总督,林则徐的老友,是禁烟抗英斗争中抵抗派在广州的核心力量之一。个性深沉,老成持重,深谋远虑。他做官多年,在宦海浮沉中养成了谨小慎微、瞻前顾后的习性,老是投鼠忌器。
3、关天培
水师提督,忠心耿耿、勇敢无畏的老将军,是林则徐禁烟运动的坚定支持者。在琦善不发援兵的情况下,坚决抵抗英国侵略者,最终在虎门以身殉国。
4、琦善
文渊阁大学士,钦差大臣。投降派的主将。是个才识短浅、昏愦糊涂、无谋少断、刚愎自用的小人,在属僚面前作威作福、恃宠骄横,不可一世,对洋人却不惜卖国求和。他下令拆除虎门炮台,坐视虎门失守拒不出兵援救。
5、穆彰阿
军机大臣,清廷中投降派的首脑,反对禁烟。与暴躁少谋的琦善不同,他头脑冷静,老谋深算,阴险卑劣,擅长揣摩道光皇帝的心思。
6、豫堃
广东海关监督,满清贵族出身,位高权重。他收受英国鸦片贩子的贿赂,包庇鸦片走私,在琦善、穆彰阿授意下,千方百许阻挠林则徐等人禁烟,暗地指使人给英国鸦片贩子通风报信。
7、麦宽
广州渔民,质朴、坚定、乐观、憨厚、勇猛。深受帝国主义压迫,父亲更被义律打死,所以对帝国主义分子无比痛恨,坚决抵抗外国侵略者。
8、阿宽嫂
麦宽的妻子,勤劳朴实,热情爽直、泼辣能干。虽然是个女子,但斗争意志十分坚定,和丈夫一起修炮台,在三元里并肩作战,是一位巾帼英雄。
9、邝东山
麦宽的岳父,广州沿海渔民的领袖。老练豪迈,在渔民中威望极高。痛恨鸦片贩子,曾带人抓住打算潜逃的烟商颠地。在战争中领导三元里平英团打击侵略者。
10、义律
英国派驻广州的商务总监督,出身贵族。他奸诈狠毒,富于殖民地统治经验,早就蓄心积虑要武装侵略中国,一直在寻找开战的借口。
❼ 急求与虎门销烟 电影
http://www.tvvcd.com/284.html
电影林则徐
英雄豪杰苏乞儿
故事梗概:
鸦片战争前夕,义侠黄飞鸿在广州联同民团协助钦差大臣林则徐查禁鸦片,无数烟馆被封,中外烟商纷纷向十二贝勒申诉。贝勒为保皇族利益,决定亲赴广州对付黄飞鸿,一挫林则徐的锐气。
武林好汉苏乞儿的女友戴懿德,刚从国外回来就遇到火莲教妖言惑众。戴懿德苦劝众人不要迷信下去,却遭到抵制。正巧在此的苏乞儿一时顽性大发,以巨型炮仗炸毁了太平鼓,却不料伤及无辜。黄飞鸿救死扶伤与苏乞儿理论,两人遂生误会。十二贝勒借机推波助澜,设下鸦片迷阵,使苏乞儿染上了毒瘾;又乘苏乞儿迷蒙之际,制造假象,使他误以为林则徐和黄飞鸿污辱了戴懿德。在贝勒的煽动下,苏乞儿欲行刺林大人,被黄飞鸿出手阻止,戴懿德戳穿了十二贝勒毒计,苏乞儿后悔不已。在师父和丐帮的协助下,苏乞儿开始戒毒。贝勒欲杀苏乞儿灭口,戴懿德冒死相救,师父惨遭毒手。
不久,林则徐被罢官。贝勒有恃无恐,大量输入鸦片。黄飞鸿率民团前去破坏,与贝勒展开了一场恶斗。黄飞鸿遭暗算受伤,危机之时,戒毒成功的苏乞儿赶到,两人联手将十二贝勒制服。
❽ 寻找一部成龙演的电影
中国影视男演员、导演、制作人、编剧、歌手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10个义项
展开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爱锦瑟的年华
成龙(英文名:Jackie Chan),1954年4月7日出生于香港,中国影视男演员[1]、导演、制作人、编剧、歌手[2],国家一级演员。
1971年以武师身份进入电影圈[3]。1978年以电影《蛇形刁手》《醉拳》确立功夫喜剧的动作风格[4]。1980年自导自演的动作片《师弟出马》打破香港票房纪录[5]。1986年自导自演的动作片《警察故事》获得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6]。1989年获得大不列颠帝国勋章[4]。1992年凭借警匪片《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获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1993年凭借警匪片《重案组》蝉联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7]。
1995年凭借动作片《红番区》打入好莱坞,该片打破北美外语片票房纪录[8][1]。1998年主演的动作片《尖峰时刻》奠定其在好莱坞的地位[9]。2001年主演的动作片《尖峰时刻2》创下华人演员主演好莱坞电影的票房纪录[10]。2005年凭借警匪片《新警察故事》获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11];同年获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海外贡献奖 [12]。2012年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史上20位最伟大的动作影星”第一位[13];同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表演特技最多的演员”[14]。2016年获第89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15]。截至2020年,其主演50余部电影全球累计票房超250亿元,并七次获得香港地区年度票房冠军,17次获得华语片全球票房冠军[16]。
演艺事业外,成龙热心公益事业。1988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青年[4]。2003年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7]。2004年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18]。2006年入选《福布斯》全球十大慈善之星[19]。
中文名
成龙
外文名
Jackie Chan
别名
陈港生(原名)、房仕龙、元楼、陈元龙
国籍
中国
❾ 虎门销烟百度知道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历史背景
中国国内形势
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中叶,中国处于清王朝统治的后期,也处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末期。中国国内形势概括为一下几点:
1、经济落后。此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手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没
有土地。广大农民在封建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重重盘剥下,陷于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2、政治腐败。清王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封疆大吏愚昧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贪污在清统治集团中成为不可遏制的一种流行病。结党营私,在当时统治集团中也形成恶劣的风气。
3、军备废弛。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八九十万人,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主要使用刀矛弓矢等冷兵器,而且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二千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年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都到了腐朽不堪的程度。
4、思想文化界沉闷。清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沿
虎门销烟
用八股取士的科科举制度。大力提倡空疏的宋学即理学和脱离实际的汉学,并大兴文字狱,钳制和禁锢士人的思想。思想界处于一种相当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5、对外闭关自守。清王朝采取的对外关系政策是“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对本国进行海上侵略,但是从长远、从全局来看,这一政策,没有也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侵略的积极作用,反而限制了中国自己,无异于作茧自缚,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项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政策。
英国贸易入侵
与此同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英国向中
林则徐
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 超地位。中国对英贸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优势。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资产阶级出于其掠夺本性,遂用鸦片来 冲击中国的贸易市场,获取一本万利的不义之财。英国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除了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外,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
由于鸦片输入的急剧增加,使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完全改变。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中国却相反,造成白银大量外流。据统计,1820-1840年间,中国外流白银约在1亿两左右。由鸦片大量输入而引起的白银不断外流,已开始扰乱清王朝的国库和货币的流通,使清朝的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更为严重的是鸦片的泛滥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如任其发展下去,必将使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
编辑本段
全国禁烟
虎门销烟
以琦善为首的弛烟派评击黄爵滋,以各种理由将烟害问题归疚于其他社会问题上,而且主张禁烟的官员不过是少数人,就连道光帝即位前也尝过鸦片,后来醒觉才戒掉烟瘾,使他对禁烟一事犹疑不决。但林则徐早已于江苏巡抚及湖广总督任内时禁烟,把烟贩及鸦片吸食者一扫而空。鉴于林则徐的成功,令道光帝认为禁烟并非不可行,于是道光帝下定决心,革除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辅国公溥喜之爵位,又将弛烟派的许乃济品位降级。道光帝召林则徐入京,一连八日,天天皆召见林则徐商谈禁烟,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关防,全国禁烟。
林则徐成为钦差大臣之后,引起弛烟派和满州贵族不满,但碍于道光帝的皇威,不敢公开反对,只得暗中阻挠。弛烟派首领琦善向林则徐威迫利诱,后人记述当时的情况:
龚自珍亦对林则徐的安危担忧,他提议林则徐带同重兵巧匠,一旦发生战争,便可即时还击,更愿随林则徐一同南下,但林则徐不愿他卷入政治旋涡,婉拒了龚自珍的好意。
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通力合作,发布道光帝圣旨,查封烟馆,逮捕烟贩,下令处死了中国烟贩冯安刚。林则徐最大的阻力是怡和洋行的威廉·渣甸及宝顺洋行的兰士禄·颠地。威廉·渣甸为阻止林则徐,返回英国,游说政府对清廷采取强硬行动。林则徐一知道人称“铁头老鼠”的威廉·渣甸离去便高兴表示:“铁头老鼠,狡猾的鸦片走私头目,畏惧天朝的愤怒,已经回到烟雾之地。”
编辑本段
封锁十三行
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观礼,他留下了有关林则徐相貌的重要文献:“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林则徐首先参观越华书院,并提了一对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
道光皇帝
片,但大部份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林则徐便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召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1.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2.零售商;3.过去禁烟弊端;4.禁绝之法。”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
禁烟期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维多利亚女王的照会,质问女王明知鸦片有害,在国土上包括伦敦、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地不产鸦片,严禁国民吸食。但却在其管辖的印度种植生产鸦片,批准国民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他要求女王去除印度的鸦片,并通知女王中国已经通过《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全面禁烟,使英国国民放弃鸦片贸易。
外国烟商认为交少量鸦片给林则徐交差便了事,于是采取施延手法,称对命令要详加考虑,成立委员会作报告,七日内回复。林则徐非常气愤,限令烟商依时交出鸦片,否则翌日十时亲到十三行审判外国烟商。美国烟商表示愿随林则徐指示,遭兰士禄·颠地阻止。结果三日之后,烟商决定象征性交出一千零三十七箱鸦片。于是邓廷桢下令封锁广州海岸,围困十三行,兰士禄·颠地意图逃走,被邓廷桢活捉。
其时商务总监为查理·义律,他一听到十三行被围困,立即从澳门赶到广州。义律只见十三行皆有人把守,便提剑闯入,看守人只得放行,但绝不让他走出来。林则徐下令十三行内所有华人迁出,断绝通信,断水断粮。十三行内有三百五十名外国人,只得亲自去烹调、洗涤、铺床、擦灯、挑水、挤牛奶,做平时根本不用动手做的家务。
二月十一(1839年3月25日),义律屈服,愿意约见任何一名官员。广州知府与他见面,但义律又不出现。林则徐向义律作最后通牒——《示谕外商速交鸦片烟土四条稿》,痛斥义律,义律最终于二月十四(1839年3月28日)朝早六时服从林则徐之命令。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从林则徐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
不过义律留有后著,他不让外国烟商直接交鸦片给林则徐,而是先交给他,再以“以不列颠女王陛下政府的名义”缴出鸦片,连利息、运费一共二万零二百三十八箱鸦片。令商业冲突变相成中英两大帝国的冲突。
封锁十三行事件后被写入《南京条约》,并以此为借口索取赔款600万银元。条约写道:“四、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银元偿补原价。”
编辑本段
销烟过程
虎门销烟场景展示(福州林则徐祠堂内)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验收鸦片。烟贩在沙角缴烟,并在路易莎号签发收据。林则徐并建议缴出一箱鸦片,则赏茶叶五斤。
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烟时间。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三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
虎门销烟
海水浸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掉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各名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搞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时,把池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当天日记里又说:“以日内消化鸦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暂徙,以避其毒也。”
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虎门搭起了一座礼台,前面挂著一面黄绫长幡,上书“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林”,广东各高级官员全部出席。由于销烟是公开参观的,加上是端午节前后,因此人们纷纷前往虎门浅滩。另外,不贩鸦片的外商、领事、外国记者、传教士等等,都专程由澳门或其他地方前来参观,当中无一是英国人,以抗议清廷对英国人财产施加压迫。
当中有带同家眷之不贩鸦片的美商C·W·金、传教士裨治文、商船船长弁逊等十人,不信林则徐有办法把所有鸦片完整销毁,于是前来实地考证。林则徐干脆给他们进入池边,让外国观察员直接详看销烟方法,沿途讲解。待观看全部过程、反复考察后,皆心悦诚服,向林则徐脱帽致敬。事后,传教士裨治文在任职的《中国丛报》中记述:
此外,《澳门月报》、《季度评论》、《新加坡自由新闻》、《广州纪时报》等外国人报纸皆大编幅连续报道虎门销烟,而且得到与鸦片贸易无关的外国人支持及肯定。英国本土方面也因此事件而物价增涨,尤其是大米、丝绸和银。
澳葡政府亦对查禁鸦片一事相当合作,葡萄牙商人全部承诺不贩鸦片,并欢迎林则徐亲临查办。林则徐于是发表声明,不但葡萄牙商人可以正常贸易,往中国贸易时更会得到保护,绝不被人欺凌。
从四月廿二至五月十日(1839年6月20日)当中,共销毁两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斤鸦片,其中少数鸦片运送京师作样本,然后销毁。
编辑本段
历史影响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
虎门销烟
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人们的爱国意识。 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人们尊为民族英雄。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但是,“虎门销烟”并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原因在于,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也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编辑本段
历史意义
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成日以“天朝上国”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此外,这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历史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滥。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编辑本段
禁烟功臣
林则徐
1、林则徐(1785-1850)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
虎门销烟
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11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病逝。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赐祭葬,谥号“文忠”,晋赠太子太傅。林则徐逝世后,全国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黄爵滋
2、黄爵滋(1793-1853)
黄爵滋(1793-1853),男,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历任监察御史,兵科、工科给事中,鸿胪寺卿。道光十九年(1839年)
虎门销烟
后任大理寺少卿、通政使司通政使、礼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左侍郎等职。 他在鸦片战争前,创议禁烟应重治吸食者,挑起了在中国各省军政大吏中关于严禁、驰禁的一场大辩论,成为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的发难者。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奉派赴闽、浙查办鸦片走私问题和视察海防,坚持抵抗侵略的主张,揭露投降派的对外妥协阴谋,“一时以为清流眉目”。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初十日(1838年6月2日),黄爵滋在鸿胪寺卿任上,针对当时烟毒泛滥的严重情况和两年前许乃济提出“驰禁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向道光皇帝上了一个主张严禁的奏折,这便是有名的《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在这个奏折里,他从国家财政收入支绌的严重困难出发,提出若要堵塞白银大量外流,“必先重治吸食”的主张。黄爵滋这个奏折,说理清楚,剖析利害关系最为剀切,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对此问题不能不进行最后的抉择。此奏折对道光帝最后决定采取严禁鸦片的政策,派遣林则徐去广东禁烟起了重大作用,并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道光皇帝
4、道光皇帝(1782~1850)
道光皇帝1820-1850年在位,年号道光,习称道光帝。爱新觉罗氏,名旻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清仁宗(嘉庆帝)第二子。母孝淑睿皇后喜腊塔氏。初名绵宁,他自幼好学、聪敏。嘉庆十八年(1813年)封为智亲王。二十五年,嘉庆帝卒。绵宁继位,改名旻宁,是为宣宗。 道光即位时,正值清王朝日趋衰落,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内外交困。鸦片贸易直接破坏社会生产,大损国力。一些开明官僚强烈要求禁烟。道光帝为挽救国家财政危机,支持禁烟,多次下诏禁止鸦片进口,禁止自种自制。
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缉拿烟贩,整顿海防,颇见成效。但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经历一系列的挫败后,道光帝放弃反抗,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转为一味地妥协议和。
邓廷桢
5、邓廷桢(1776—1846)
邓廷桢,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
虎门销烟
木老人。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屡分校乡、会试,历任浙江宁波,陕西延安、榆林、西安诸知府,湖北按察使,江西布政使,陕西按察使、布政使等职。1826年(道光六年)任安徽巡抚,1835年升两广总督,1836年6月,许乃济奏请弛禁鸦片。他开始甚表赞同,认为“弛禁通行,实于国计民生,均有禆益。”后因受朱嶟、许球力主禁烟的影响,且目睹鸦片祸害严重,自1837年春即由弛禁转为严禁,咨会水师提督关天培,“无分雨夜,加劲巡查”,“奋勇兜擒,尽法惩办”。
1839年初上奏道光帝,决心与钦差大臣林则徐“共矢血诚,俾祛大患”,并积极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走私,收缴鸦片,添置木排铁链,整顿海防,成为林则徐的亲密同僚。
编辑本段
古迹见证
1、虎门销烟纪念碑
新中国成立前,虎门要塞司令曾在当年销烟的地方立了一座高约一米的“林文忠公销烟处”的纪念碑。但无人管理,整个销烟池旧址杂草丛生,荒芜不堪。新中国成立后,
虎门销烟
为纪念虎门销烟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党和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树起了“林则徐纪念碑”。
2、虎门林则徐纪念馆
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而建立的历史人物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口村南面的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内。林则徐销烟池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人民政府在销烟池旧址建立了林则徐公园,并设林则徐纪念馆。1972年,将林则徐公园和林则徐纪念馆改名为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1985年,恢复虎门林则徐纪念馆。馆区面积近4万平方米。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收藏的文物主要有:销烟池木桩、木板、鸦片烟具、林则徐手迹等。该馆基本陈列《林则徐禁烟》分三部分:鸦片战争前的形势;罪恶的鸦片输入;林则徐与广东禁烟。该馆通过讲解宣传、录像放映等形式向观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3、虎门硝烟池
虎门销烟池位于东莞县太平镇口,销烟池南临珠江
虎门销烟
,北靠牛背山,西为镇口关隘。为纪念林则除禁烟及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业绩而建,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当众用“浸化”的方法在此销毁。现在的销烟池是1957年重建的。博物馆内实物和史料展现了鸦片战争一幅幅场景,令人难以忘怀。 19世纪30年代大量鸦片运入,危害中国人民健康,无数银了流出国外,害得国弱民穷。清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禁烟奏折,特派林则徐赴广州查办,迫使外国鸦片商在虎门交出鸦片。为销毁这些毒品,特意筑了两个大池子,长宽各45米。池底平铺石板,四周栏桩钉板,池旁开一涵洞,池后通一水沟。销毁鸦片烟时,先将池内蓄水,撒盐成浓盐卤水,将鸦片分批投入池内,用浓卤水溶化。然后再投入生石灰搅拌,马上引起反应。爆炸开了,使其分解销蚀。最后把这些混合废品残渣用江水冲走,涓滴不留。历史大约三个星期后,鸦片终于销毁殆尽。1839年6月3日到25日销烟池中的池板、木桩等遗物现陈列在池旁的鸦片战争博物馆里。
编辑本段
影视作品
电影《林则徐》
导演/编剧:郑君里
主演:赵丹、韩非
简介:本片是历史人物传记片,也是新中国电影中的经典性作品,也是中国在美国上映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编剧叶元和吕宕创作的剧本曾获中国作协和文化部“全国电
虎门销烟
影文学剧本评奖”活动的三等奖。导演郑君里和岑范又着力追求和表现鲜明的民族气派;并将林则徐等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使得全片具有一种雄伟壮阔的艺术风格。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民沾其惠”“夷畏其威”的封建时代政治家林则徐的银幕形象。
总之,影片《林则徐》在表现林则徐这位爱国主义者在反帝禁烟的艰巨斗争的同时,又表现出他在这一点上与人民意愿相一致的立场。由于整个清王朝的腐败,所以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只能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然而,影片在叙述林则徐的失败时,也同时表现出,人民的抗英运动却正在蓬勃地展开:被谪贬的林则徐正看到三元里人民的“平英团”消灭英国侵略军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可以说,影片《林则徐》正是中国人民抗击侵略斗争的形象史中的光辉一页。
电影《鸦片战争》
导演/编剧:谢晋
主演:鲍国安、林连昆
简介:
荣获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录音奖、最佳道具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上海影评人奖“永乐杯”1997年“十佳影片’荣誉称号;
199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美洲特别大奖”。
❿ 求关于鸦片战争的电影
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