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免费电影 > 铁原阻击战的免费电影

铁原阻击战的免费电影

发布时间:2022-08-17 08:56:46

㈠ 铁原阻击战的介绍

1951年6月上旬,发生在在朝鲜战争中的一次防御作战,是第五次战役的组成部分。1951年5月,由于后勤不济加雨季将近,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参战部队逐步向北转移。联合国军集中4个军13个师,组织了多支以摩托化步兵、装甲兵和炮兵组成的“特遣队”,对志愿军组织了大规模追击行动。志愿军对其行动估计不足,导致在后撤转移过程中,多支部队发生混乱,为堵住战线中部的出现的缺口,63军指挥下属的187、188、189三个师在铁原及附近约25公里宽、20公里纵深地域就地组织防御。由于战术得当,将士用命,经过13个昼夜的拼杀,最终成功遏制住了联合国军进攻势头。63军在铁原,加上同期20军在华川,65军在涟川,64军在开城,15军在芝浦里,人民军第2、5军团在东线的一系列浴血的阻击战,一举扭转了中朝联军在第五次战役后的不利局面,战线重新得到了稳定。综合各方面资料,63军在铁原的阻击战伤亡人数在10000人左右,联合国军方面的损失基本与之相当。

㈡ 铁原阻击战纪实

1951年5月21日,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结束,志愿军首长决定主力转移至“三八线”南北地区休整。“联合国军”乘机实施全线反扑,于5月27日进占汶山、永平、华川、富坪里、麟蹄一线后,继续向铁原、金化、杨口方向进攻,并将涟川、铁原作为主要进攻方向。

志愿军第63军并指挥第65军第194师,奉命在涟川、铁原间组织防御,坚决阻止“联合国军”沿公路向纵深推进。6月1日起,美军第1军以4个师兵力向第63军阵地猛烈进攻。在第187师防御正面,美军2个师轮番进攻。涟川山口的战斗最为激烈,美军进攻第一天即投入5个营的兵力。

志愿军第561团第3营坚守涟川山口阵地4天3夜,抗击美军10余次进攻,与敌反复争夺,毙伤美军1300余人。在第189师防御正面,美军每天以3~4个团兵力发动进攻,6月3日又将美军第25师投入战斗。

第189师顽强坚守阵地,击退美军一次次进攻。4日,第63军以预备队第188师接替第189师的防御。

5日起,第63军转入二线阵地,依托有利地形继续实施坚守防御。激战至6月10日,美军仍未突破第63军防御阵地。在历时12天的防御作战中,第63军顽强抗击美军4个师的轮番进攻,共毙伤美军1.5万余人,胜利完成阻击任务,粉碎了美军快速占领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



(2)铁原阻击战的免费电影扩展阅读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之初,志愿军攻势如潮,出其不意地渡过临津江和北汉江,直逼南朝鲜首都汉城。然而随着战役的深入,我军后勤补给不足的劣势愈发明显。

就在志愿军粮草弹药几乎耗尽的时候,1951年5月21日,彭德怀果断命令投入五次战役的志愿军各部全线后撤。就在彭德怀下令撤军的同时,“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则指挥他部队开始了全面反攻。

李奇微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将我军主力全歼在三八线以南。此时彭德怀盯着地图,李奇微也在盯着地图,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停留在了同一个地方:铁原。

㈢ 铁原阻击战是电视剧还是电影

铁原阻击战是电视剧《跨过鸭绿江》部分战役。

《跨过鸭绿江》播出的剧情是铁原阻击战的部分。尤其在第29集的剧情当中,可谓是全程枪战,炮火连天,没有一分钟不在前线战斗模式当中。

在战斗场面的画面质感方面,这部电视剧甚至于可以说是不输《集结号》等战争电影的场面戏份。显然,《跨过鸭绿江》用打满一集的内容,来正面呈现了当年铁原阻击战的艰苦卓绝与最终胜利。

这场阻击战的戏份呈现,可谓是要战略有战略,要战术有战术,要场面有场面,堪称现代热火力战争剧的经典内容。

㈣ 铁原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是同时期的吗

是同时期的战役,都是发生在朝鲜战争中。
上甘岭战役
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是美军代号“摊牌行动”(Operation Showdown)的一部分。1952年夏季,美第9军计划动用美国陆军第7师,大韩民国陆军第2师及第9师,夺取五圣山南麓的三角峰和“阻击”棱线,进而威胁五圣山,这次行动称之为“摊牌行动”,其中中国官方将发生在三角峰附近的战斗称之为“上甘岭战役”,而美方及韩方则称“三角高地战役”。
战斗自1952年10月14日开始,持续42日,但截至1953年1月初,在“阻击”棱线附近仍有零星战斗,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双方伤亡约3万人。截至1952年末,志愿军仍然控制三角峰即上甘岭的全部区域,但是韩军军队夺取了“阻击”棱线中除了北部Y高地之外的所有区域。
在“摊牌行动”,志愿军第15军遭联合国军重创,其中第45师在“阻击”棱线的战斗中遭韩军第2师毁灭性打击,截至战争结束之后志愿军第45师都没有再次出现在战场上。“摊牌行动”结束之后,志愿军转入守势,与联合国军脱离接触。遭受重创的中共军第45师、第29师被撤回后方,三角峰即上甘岭附近交由第106团把守,主力第34师退守五圣山。
铁原阻击战
1951年5月,由于后勤不济加雨季将近,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参战部队逐步向北转移。联合国军集中4个军13个师,组织了多支以摩托化步兵、装甲兵和炮兵组成的“特遣队”,对志愿军组织了大规模追击行动。志愿军对其行动估计不足,导致在后撤转移过程中,多支部队发生混乱,为堵住战线中部的出现的缺口,63军指挥下属的187、188、189三个师在铁原及附近约25公里宽、20公里纵深地域就地组织防御。由于战术得当,将士用命,经过13个昼夜的拼杀,最终成功遏制住了联合国军进攻势头。
63军在铁原,加上同期20军在华川,65军在涟川,64军在开城,15军在芝浦里,人民军第2、5军团在东线的一系列浴血的阻击战,一举扭转了中朝联军在第五次战役后的不利局面,战线重新得到了稳定。

如何评价央视拍摄的铁原阻击战记录片《铁在烧》

朝鲜战争最大的收获是保证了东北重工业区的安全,第五次战役的成功,保证了把展现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的最初目的。别的没啥了

㈥ 在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中,有哪些与历史不符的情节

大家都知道,近期热播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以艺术性的手法反映了抗美援朝的历程,笔者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剧,展现了志愿军不畏牺牲的精神风貌。笔者在观剧时非常感动,特别是周日播的铁原阻击战,让笔者非常动情。

瑕不掩瑜,笔者认为,片子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百分百还原了抗美援朝大的史实,有一些小的 历史 细节还是虚化弱化了一些,从而出现了一些史实硬伤。

第一,关于洪上将调到东北边防军的问题。

电视剧中,洪上将原来是代表叶帅到北京出差,一下火车就见了邓华,邓华直接说军委有令,一起去东北,没几分钟就拉洪上将上了火车。

根据洪上将回忆录记载,洪上将本来是被叶帅派到北京,请示十五兵团和广东军区合并问题。洪上将下了火车后,首先见到的是邓华,电视剧里也有体现。

但并非像电视剧中所说,邓华直接拉他上了北上东北的火车。邓华先拉洪上将到林总家里,由林总当面向洪上将宣布军委关于派其去东北的命令,并要求洪上将当天吃了中午饭就前往东北。临走前林总还让洪上将给叶帅打电话。

笔者认为洪上将回忆录在情节上更合理,邓华不可能在火车站台上直接宣布任命,并拉洪上将去东北,这不符合当时我军上下组织关系,因为邓华早已调去十三兵团,而洪学智仍留十五兵团。由林总宣布任命更合适一些。前几年拍摄的电视剧《上将洪学智》把这一段细节反映出来了。

二、一次战役温井战斗。

温井战斗是抗美援朝首战,意义重大。可惜电视剧里没有把细节十分圆满地还原出来。

电视剧中,温井战斗的讲述就是40军118师在两水洞打了个伏击,说是歼敌一个团,有少量敌人逃入温井。战斗很激烈,韩军被伏击后迅速还击,还跟冲锋的我军肉搏,战斗场面特地拍了好几分钟。

实际上,两水洞战斗只花了20分钟就结束了,其中只有开头五分钟不到是火力袭击,韩军被伏击后惊慌失措,根本没组织抵抗,大部分士兵躲在 汽车 底下,志愿军冲锋后就剩一件事——从 汽车 底下把韩军士兵拉出来。

两水洞战斗的战果也不是歼灭一个团,而是歼灭韩军第六师团第二团三营和第二团炮兵分队。第二团得知三营被歼,迅速躲进温井城内。我军于当晚调118师和120师南北对进,将第二团剩下的两个营予以全歼。

笔者认为一次战役40军的表现值得多拍一些,以一军之力,在一星期内歼灭了韩军4个团,用了两次伏击、一次诱敌深入、一次围点打援,不愧旋风纵队的威名,可惜电视剧着墨太少。

三、云山战斗

云山战斗是我军首次与美军交战,39军在十几个小时歼灭了美军王牌骑八团。打胜仗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将进攻时间提前。

电视剧中,将进攻时间提前变成军长吴信泉提议,彭总拍板。但实际上,彭总一般不会干预底下部队具体打法,不可能一个军单独作战,连总攻时间都要上报彭总来拍板。彭总对底下部队很放得开,一般只布置作战任务,具体怎么打由纵队/军来定。

按39军军史记载,发现美军有撤退迹象并提出提前进攻的是39军王牌师—116师师长汪洋。在云山战斗中,汪洋的116师承担正面进攻任务,因此汪洋对城内外敌人动向格外敏感。汪洋将敌人动向和提前进攻的建议上报给39军军长吴信泉,由吴信泉拍板。

比较可惜的是,片子中有团长王扶之,却没有师长汪洋的镜头,战史中,116师可以说是志愿军战绩最强师之一,云山担任主攻、三次战役突破临津江最险要的滩头。第一个攻入平壤、汉城,担任两国首都卫戍部队。这和汪洋师长出色指挥是分不开的。

四、五次战役的决策

在片子中,五次战役决策过程是这样的:解参谋长简单介绍敌情,然后建议说把敌人放到金化、铁原来打,彭总很快否决了这个观点,认为金化、铁原以北是平康平原,我军在那和敌人打不利。之后邓副司令员也点头同意。洪副司令员感叹一句,后勤压力又大了。

但事实上,第五次战役的决策经历了一次激烈的争论。

根据彭总自述和洪上将回忆录记载,最先提出将敌人放进金化、铁原以北打的是洪上将。洪上将提出后,邓、解、杜三人均同意。但彭总认为:1.金化、铁原以北是平原,适合敌人机械化部队展开;2.铁原附近物开里储存有志愿军大批物资,把敌人放进来打,物资转运困难。3.敌人有从侧后登陆的企图,必须出动出击,打乱敌人的部署。

洪上将则认为:1.三兵团和十九兵团刚入朝,不熟悉地形,把敌人放进来打,我军准备时间更充裕一些。2.如果往金化、铁原以南打,铁原、金化以南有200公里的无粮地区,我军后勤压力会增加。

洪上将提了三次建议,但彭总仍坚持主动向金化、铁原以南出击。

抗美援朝结束后,彭总做总结,承认洪上将的意见是对的。晚年撰写回忆材料时,也特地提到了洪上将在五次战役前对其三次提议。

第五个就是军事上的硬伤了。

首先说说装备。

片中,陆乘风总是拿着带着瞄准镜的狙击步枪,这其实是近年来国产战争片的通病。其手持的是M1941半自动步枪是国产抗战片主角最爱用的枪。可这把半自动步枪射击精度其实并不高,也不具备装光学瞄准镜和消音器的条件。但剧中不但加了瞄准镜,还把瞄准镜架在枪身上方几厘米,笔者看后纳闷:这枪怎么瞄准啊。

其次,还有一个比较微小的硬伤,在铁原阻击战中,也许是导演想表现我军以低劣装备抵抗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疯狂进攻。片中志愿军的武器依然是捷克式轻机枪和三八大式步枪等等轻武器。

实际上,十九兵团和三兵团在入朝前早已换装,1951年春季,十九兵团和三兵团一共接收了18个师的苏械轻武器,充分装备并携带一个基数以上的弹药才入朝作战。

有了波波沙、水连珠、107毫米迫击炮等利器,63军才能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于25公里宽、20公里纵深地域和美骑1师、美25师、英28旅、英29旅共5万多人激战13天。

接下来说说战术。

笔者感觉比较遗憾的是,片中没有表现志愿军进攻或者防守的战术,特别是拍的两场阻击战——汉江南岸阻击战和铁原阻击战,都是志愿军密集布置在防守壕沟,先被美军飞机大炮炸一轮,然后再伸出身子和美军作战。美军冲上来时,指战员端起轻机枪大喊冲锋,跑不出国产战争片的通病。

事实上,作为国军最善守的部队,原60军现志愿军50军搞防守还是非常有一套的,要按电视剧那样拍,50军不说顶一个月,顶几天就被美军飞机大炮坦克炸没了。

以志愿军唯一一个团级荣誉单位——白云山团,即50军149师447团为例,该团防守白云山、光教山、兄弟峰。

战前,该团事先就预判到会遭到美军狂轰滥炸,采取了很多措施躲避炮火:电话线均选择隐蔽线路架设双程线,团部可以实时掌握各连防守情况;紧急建造了加掩盖的重机枪发射点22个、轻机枪发射点47个、迫击炮发射阵地22个、带掩蔽部的战斗小组射击掩体360个、人员掩蔽部50余个。掩体和隐蔽部既能抵抗地面敌人的枪炮,又能防御空中敌机扫射和汽油弹燃烧。建造了多个预备阵地和预备工事,机枪迫击炮阵地打了就迅速转移。

在敌行炮火射击时,我除放少数兵力监视外,其余均在掩蔽部里隐蔽,待敌炮火转移,步兵将要接近冲锋时,我再进入射击位置,突然开火,因此能屡屡打垮敌人进攻,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战斗中,美军也不像片子里那样一味正面集群冲锋,那是国军才用的战术。美军在进攻时一般喜欢用猛烈的炮火掩护带3—5辆坦克的小分队正面进攻,试探和吸引我军火力点。一部兵力迂回到我军阵地侧后进行夹击。但这一战术碰到滇军侧射斜射和直射相结合的交叉火网还是败下阵来。

㈦ 铁原阻击战的战斗过程

铁原阻击战防御地域为山地地形,63军根据这一地形和联合国军的传统战术,精心设计了山地支撑点式防御为主的防御战术,将部队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组织多支防御分队,部署在各个关键节点。联合国军的基本军事思想对于遭敌侧翼攻击非常忌讳,如没有消除敌侧翼威胁,后勤补给线有威胁,一定要等到威胁被排除后,一线部队才能“专心”进攻。联合国军的这种作战思想为志愿军铁原阻击战的成功实施创造了条件。
6月1日开战,敌最先进攻187师阵地,受挫后,6月2日,主攻189师阵地,189师依托既设阵地节节抵抗,抵抗到6月3日晚上尚有一个团又2个营的战斗力,计4500余人,6月4日暴雨冲毁了师的反斜面隐蔽部,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6月4日拂晓,军预备队188师接替189师阵地,189师剩余2800人缩编为一个团,作为军预备队,另有2000多人的伤员转运到后方治疗 。188师接替189师的防御后,大力抢修工事,并且修筑了大规模成体系的简易坑道的堑壕 。并灵活运用战术,至6月12日63军完成任务,该师随军一起撤退。该师从阵地上撤下了最后的不到3000人 。在战斗中,军直炮兵团、火箭炮营都参加战斗。特别是187师伴随炮,到了6月10日还以187师在炮火的支援下,还对敌军发动反冲击。在冲击中,打蒙敌军后,63军趁机组织撤退 。
由于遭到顽强抵抗,且志愿军已经利用阻击战的机会在后方重新组织起有效防御战线,因此在铁原阻击战后,联合国军也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第五次战役结束,战线在38线以北地区重新稳定了下来,双方均转入防御和修整。

㈧ 铁原阻击战的战斗背景

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联合国军通过前四次战役,已对志愿军的进攻规律有所了解。在有效组织后撤的同时,派出大量飞机对志愿军后勤补给线进行疯狂攻击,严重影响了志愿军的后勤补给。一线作战的志愿军和人民军部队携带粮弹将近,同时朝鲜夏季汛期将至,临津江等几条主要河流有发生洪水的风险。为防水位上涨影响志愿军后撤,志愿军于5月23日起转入防御并相机后撤。
联合国军一发现志愿军有撤退迹象即作出准确判断,集中4个军13个师,组织了多支由摩托化步兵、炮兵和装甲兵为核心的特遣队,对志愿军部队进行大规模的追击作战,长驱直入,妄图分割、包围、围歼志愿军部队。志愿军总部对于其机械化作战形式缺少足够估计,致使撤退组织不佳,部分部队在后撤途中被敌包围,志愿军战线中部也出现了巨大缺口。
为堵住这一缺口,63军在后撤过程中,奉命在铁原一带展开,防御地域宽约25公里,纵深20公里。志愿军总部命令63军将敌阻击在铁原一带15天,为志愿军其他部队组织有效的二线防御争取时间。

㈨ 《铁在烧——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记》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铁在烧——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记》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AiAT9ptx9J34HjjwdCK7KA

?pwd=lhj2 提取码:lhj2
《铁在烧》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英语、汉语普通话、韩语
上映日期: 2015-12-24(中国大陆)
集数: 5
片长: 45分钟
又名: 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记
五集纪录片《铁在烧——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记》围绕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讲述志愿军第63军两万多将士顽强阻击强大“联合国军”进攻,使得志愿军主力安然脱险的故事。这场阻击战,因其历史特殊贡献,被后人称之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生死逆袭战”。1951年初,奉命入朝作战的志愿军第63军根据战略部署,在没有任何休整的情况下,直接加入到激战正酣的第五次战役当中。面对联合国军猛烈炮火,志愿军第63军将士一路从北向南突破临津江,围歼雪马里,像一把钢刀直插敌人心脏。可就在志愿军势如破竹的展开进攻之时,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却下令志愿军全线退守,立即转入防御阶段。这究竟是为什么?而此时63军的任务便是掩护志愿军主力撤退,他们将要面对火力数十倍于己的联合国军死守十四天。这十四天后来被称为“铁原阻击战”,这支华北子弟兵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也用东方式的军事智慧打得对手一筹莫展。当他们从铁原撤下来的时候,志愿军主力已经休整完毕,在“三十八度线”严阵以待了。失去了进攻势头的“联合国军”铩羽而归。没有此战的胜利,志愿军面临全线退守鸭绿江的危险!如果是那样,中国东北也将不保!朝鲜半岛的历史进程将因此而改变!
对于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本片通过走访中国、韩国、美国当年参战老兵、专家学者,寻找与昔日战斗相关的历史资料,充分还原那场发生在1951年朝鲜半岛上的惨烈战斗——以此来纪念铁原大血战,珍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第1集 风起铁原
从今日韩国铁原地区所残留的朝鲜战争遗迹探访进入,逐步揭示出“铁原阻击战”的历史成因,以及这场战斗所处的历史大背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发起的第五次战役,为何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突然停止进攻?在第五次战役中担负主攻任务的第63军,又为何在铁原地区打响了这支部队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第2集 临危受命
面对“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设防汉城,试图诱伏志愿军的阴谋。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战略后撤。然而,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紧紧咬住志愿军,利用其强大火力企图将志愿军全歼于此。面对如此危情,时任志愿军第63军军长的傅崇碧以及军中的每名将士临危受命,打响了铁原阻击战的第一枪。他们的面前是“联合国军”的猛烈炮火,他们的背后是正在后撤的志愿军主力部队。这支担负阻击任务的部队究竟能否迟滞敌人钢铁战车推进的速度?
第3集 生死抉择
海拔832米的高台山,因坐拥涟川——铁原地区的最高峰而闻名,然而60多年前,这里几乎变成了人间地狱。铁原阻击战中担负高台山地区防御作战的第563团,顽强阻敌7个昼夜,全团开上去1600多人,一仗下来仅剩247人,伤亡之大是团史、师史上的第一次。如此惨烈的一场战斗让活下来的亲历者们都不忍提及,那么在高台山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当年指挥战斗的团长马兆民又经历了一场怎样的生死抉择?
第4集 最后防线
志愿军将士们用巨大的牺牲延迟着敌人进攻的脚步,然而这场阻击之战终究要到达它的最后防线。面对不断增援而来、机械化开进的’“联合国军”,此时的志愿军第63军只有一座海拔200多米的孤山可守。他们的身后便是一马平川的开阔地,一旦突破这里,“联合国军”的钢铁战车便直抵铁原。一座孤山、毫无后援,志愿军将士们究竟要怎样拖住眼前的敌人?他们能否给志愿军主力新防线的建立赢取宝贵时间?
第5集 东方精神
对于中国军人的“实力不凡”和“不怕死”,曾经交战过的对手们始终视为一个谜,他们无法理解却都首肯心折,他们把原因归结为中国军人身上那谜一般的“东方精神”。那么这谜一般的“东方精神”是什么?当年战场上的对手在今天接受采访之时又有着怎样的感触?

哪里可以看铁原阻击战役电影

影视大全里面有

阅读全文

与铁原阻击战的免费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徐克为什么拍不出好电影了 浏览:624
有什么枪战电影好看的 浏览:344
抖音电影精彩片段怎么截取到手机 浏览:204
日本的校园电影都有哪些 浏览:471
和平精英如何拍摄微电影 浏览:862
追龙割耳是什么样的电影 浏览:104
秋霞电影最新佗理片免费手机看网站 浏览:977
如何评价月球电影 浏览:569
唐人3电影票多少钱 浏览:595
狩猎丹麦电影免费 浏览:257
好看的刺激恐怖电影 浏览:95
有部电影叫什么哥哥 浏览:445
电影二十二票房是多少钱 浏览:142
好看鬼片大全电影2016 浏览:707
国产刀哥什么喜剧电影里的 浏览:673
鳄鱼电影大全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浏览:434
怎么样在豆瓣看电影 浏览:758
好看轻松的法国电影高分 浏览:413
春节档电影票多少钱一张 浏览:173
监狱类题材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