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红旗漫卷西风txt全集下载
红旗漫卷西风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元月10日
红|袖|言|情|小|说
元月10日
(补续)
当我们五个人跟着明富,抗着生产队发的新铁锹走到村西头两里路远,就看到远处一带高高的岗,有几面红旗插在那儿,有些人走动,走近了,才看清是个沟渠工程,已经挖了有四、五米深,工地上还没有什么人,只见苗队长和几个人在拿皮尺量着什么,明富说回家吃饭的人还未到,要我们歇会儿,我们就顺势歪在新挖的埂子边上,眯着眼过了一会,只见大群的人抗着铁锹,推着独轮车来了,妇女都扎着花头巾,男人们一色的黑面袄,腰里扎着根绳子。
这种在电影《南征北战》中才能看到的独轮车原来这儿到处都是,是最好,最方便的运输工具。一个男人在后边掌握着方向,使劲向前推着,几个妇女在前面拉着,于是一车土就从沟底拉到了沟堤上,男人再一掀车把,整个车就翻倒过来,于是一车土能倒得干干净净,男人再把车翻过来,哼着小调,慢悠悠的把车拉回沟底,坐到一边,掏出根烟袋抽烟,让几个妇女用铁锹往里面装土。
有人说:“让……
② 红旗漫卷西风梁冬梅谁演的梁冬梅的结局是什么
吕一饰演梁冬梅,一个典型的西北女子,大气、霸气,且有胆气、有生气的新时代女性破茧而出,冬梅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就像冬季里大雪也掩不住的梅花,鲜艳、冷冽,不屈,顽强,有个性,在阳光下,冰雪中,非常出挑,与志远这对冤家一起历经了千难万险,虽说目睹了革命的残酷,但始终坚持着革命理想、坚守着革命信仰,与亲人爱人患难与共,最后秦怀文抓了冬梅,秦怀文自杀后,但冬梅却再也没有找到;
个人简历:
吕一;
外文名:Coco
别名:
口口一、一一、串串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摩羯座
血型:B型
身高:165cm
出生地:重庆市渝中区
出生日期:1984年1月8日(农历十二月初六)
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北京舞蹈学院
经纪公司:慈文传媒集团
代表作品:天外飞仙、雪在烧、新一剪梅、X女特工、真爱惹麻烦、平凡的世界
演艺经历:
吕一2004年出演麦子善导演的电影《散打》饰演女主角小虞一角从而进入娱乐圈;2005年出演由胡歌、林依晨、韩雪、窦智孔等主演的古装神话剧《天外飞仙》饰演赛金一角;2006年出演电视剧《谁怜天下慈母心》饰演阮海燕;2007年主演情感剧《雪在烧》饰演女一号罗一;同年参演情感剧《爸爸,别哭》和金庸武侠剧《雪山飞狐》分别饰演小月和南兰;2008年9月主演电视剧《雷霆出击》饰演单元女主角欧阳小溪和欧阳小雨;10月份参演《国家宝藏》;11月份参演电视剧《十大奇冤》;2009年与吴秀波主演的25集现代都市情感电视剧《嫁衣》播出,吕一饰演女主角尹小穗[12];2010年在家庭伦理剧《新一剪梅》和家庭情感剧《爸爸别走》中分别担任女一号沈心慈;同年在刘诗诗、马天宇、霍建华等主演的古装爱情武侠剧《怪侠一枝梅》中饰演单元主角苏樱;2011年客串古装清宫穿越剧《宫锁心玉》中银霜一角;并在与安以轩、冯绍峰等主演的古装宫廷剧《后宫》中饰演邵清姿;2012年客串古装神话剧《轩辕剑三之天之痕》中饰演氐人族女皇;2013年3月与唐嫣、孔维等主演谍战爱情剧《X女特工》饰演配角谭睿玲;10月份林佑威、袁弘等主演现代伦理爱情剧《真爱惹麻烦》播饰演女一号林真心;2015年《平凡的世界》饰演贺秀莲;同年出演都市励志情感剧《我是幸运儿》;
剧情简介:
1927年四·一二后,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的特派员李耀川和中共北方局领导秦声达这对曾经的结拜兄弟回到陕西,在清党运动中,他们分道扬镳,在信仰和亲情中挣扎,而他们的下一代,李志远、秦怀文、秦怀武、梁冬梅等也卷入革命风潮,分属不同的阵营,走上不同的道路,主人公李志远和梁冬梅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而秦怀文则坚守着三民主义,兄弟们之间,父子之间,上演着革命与反革命的信仰之争,铁血军人秦怀武则始终期盼家和亲情的完整。李志远等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投身革命,经历了农村革命、保卫苏维埃、创建根据地、迎接中央红军、西安事变等革命洗礼,以及晋西北抗战、保卫延安、解放西北的战争洪流后,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③ 电视剧红旗漫卷西风中志远的扮演者是谁
《红旗漫卷西风》志远由:张粟 饰演
角色简介:张粟饰演的李志远与秦怀文、秦怀武三兄弟一起长大,一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但在国家命运的洪流中,面对不同的人生路,经历兄弟的决裂、亲情的破碎、爱情的艰难、国家的分崩离析。 革命的洪流让李志远早早的踏上信仰的选择之路,他必须面对和目睹更多流血、牺牲、背叛、懦弱。
剧情简介:《红旗漫卷西风》是王飞执导的战争剧,由张粟、吕一、姬他、封柏、范凌子、蒋君领衔主演,张嘉译友情出演 。该剧以1927年到1949年期间的陕西革命史为背景,讲述了一段从照金走向延安、从延安走向全国的革命故事 。
演员简介:张粟,原名张政,1987年9月24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表演系2005级本科。2001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大哥》,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之后,为了完成学业,张粟停止了继续拍戏。2009年,主演革命战争剧《将军日记》,从而正式复出 。2010年,在青春励志剧《富二代之没有承诺的爱》中饰演袁伟。2011年,主演古装神话剧《搜神记》 。2012年,主演年代情感剧《我们的快乐人生》。2013年,在青春励志剧《只想今生一起走》中饰演男主角李大为,从而获得更多关注。2014年,在谍战剧《邮差》中饰演男主角徐仲良 。2015年,主演革命战争剧《黄河英雄》 。2016年,主演革命战争剧《红旗漫卷西风》 。
《红旗漫卷西风》张粟 剧照:
④ 张光北演过的电视剧有哪些
《两宫皇太后》《弧光》《哗变》《天边有一簇圣火》《三国演义》《日出东方》《玉观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亮剑》《仁者无敌》《经纬天地》《山里娘们山里汉》《王府井》《三体》《红旗漫卷西风》《三个未婚妈妈》《巫山梦》《非常绑架》《正骨》《信箱》《特警力量》《天狼星行动》《0号刺杀》《独狼》《红流》等
⑤ 《红旗漫卷西风》片头曲片尾曲插曲叫什么
《红色漫卷西风》 徐宗德 陈大明 任勇 片头曲
《爱的信仰》 陈维东 陈大明 兰雪 片尾曲
《兄弟》 陈维东 陈大明 —— 插曲
⑥ 中国49年拍摄过的电影有哪些
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作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桥》
以及《白毛女》、《钢铁战士》、《上饶集中营》、《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我这一辈子》、《腐蚀》等优秀故事片 ,以及新闻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漫卷西风》
1949~1955年摄制的《南征北战》、《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鸡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时珍》、《神笔》(美术片)、《淡水养鱼》(科教片)等69部优秀影片。
⑦ 中国建国以后拍摄的所有电影的汇总列表
早期中国电影
(1931年以前)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1922年 ,张石川与郑正秋 、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 ,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 。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开拍《火烧红莲寺》后又形成一股武侠片热潮。此后的4年间上海各公司拍摄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烧”、“武侠”、“神怪”之类光怪陆离、粗制滥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华百合等影片公司组合成联华影业公司,先后拍摄了《恋爱与义务》、《恒娘》、《桃花泣血记》等片。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联影片公司试制成功蜡盘发音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到1935年,中国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编辑本段左翼电影运动
(1931~1937)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战争爆发,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反映现实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请黄子布(夏衍)、郑君平(郑伯奇)、钱谦吾(阿英)担任编剧顾问,与郑正秋、洪深等一起组成编剧委员会。193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衍任组长,成员有钱杏邨、司徒慧敏、王尘无和石凌鹤。电影小组的成立推动了明星、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的电影创作,也影响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电影创作。当年生产了《狂流》、《都会的早晨》、《春蚕》、《姊妹花》、《民族生存》、《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优秀影片,左翼电影运动取得辉煌成就。国民党统治当局在开展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强了对革命文化的“围剿”。针对这种更为尖锐、复杂的形势,左翼电影工作者进行更加隐蔽的斗争,创作出《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响的片目 ,与此同时 ,左翼电影工作者还开辟了新的制片阵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桃李劫》、《风云儿女》等优秀影片。这个时期还创作一批优秀电影歌曲,如影片《大路》里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歌》,《桃李劫》里的《毕业歌》和《风云儿女》里的《义勇军进行曲》等,随着影片的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全国人民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1936年2月,“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电影,有《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等影片。
编辑本段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
(1937~1945)
在国民党统治区,1938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领导工作,直接地推动了抗战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制片厂在政治部三厅领导下,由阳翰笙担任编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迅速投入抗战电影的摄制及其他工作。先后在武汉、重庆拍摄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塞上风云》、《还我故乡》、《警魂歌》等表现军民英勇抗战的影片,以及《民族万岁》等新闻纪录片。国民党直接领导的中央电影摄影场和1935年成立于太原的西北影业公司也拍摄了宣传抗日的故事片和新闻纪录片。
香港到1937年6月底为止,成立了南洋、大观等50多家拍摄粤语片的电影公司。随着抗日战争爆发,香港爱国电影工作者拍摄了抗战题材的影片。
从1937年11月中国军队撤离上海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军队进入上海租界为止,上海被称为“孤岛”时期。这一时期,1938年有新华、艺华、国华等私营电影公司拍摄影片。随着新华摄制的影片《木兰从军》上映后的卖座,形成了古装片拍摄浪潮。1941年,时装片取代古装片,新华、艺华、国华、金星等10几家影片公司,出品80多部影片,时装片有60部。万籁鸣、万古蟾(见万氏兄弟)绘制完成的动画片《铁扇公主》是中国第一部较长的动画片。
在日本占领区,日本帝国主义1937年8月21日在长春成立“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简称“满映”)。后在北平(今北京)成立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于上海成立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将新华等几家影片公司合并,成立中华联合制片有限公司(简称中联)。1943年5月12日将以上电影机构合并 ,成立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影)。中联和华影在4年中拍摄近130部故事片,有宣扬所谓“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的《春江遗恨》等影片,为迷惑中国观众,也拍摄了不少以恋爱为中心的影片。
在抗日根据地 ,1938年,在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下,由延安电影团袁牧之担任编导,吴印咸、徐肖冰、吴本立担任摄影 ,用仅有的两部摄影机拍摄长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2年又完成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以及一些反映当时延安重大社会政治生活的新闻片。还建立一个放映队,在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前线一带放映电影。新四军淮北根据地于1942年购得16毫米摄影机 ,拍摄了有关新四军生活的影片素材,1946年剪接完成长纪录片《新四军的部队生活》。
编辑本段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
(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宣传部和国防部分别接管了上海、北平、长春、南京等地的电影产业。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一部分革命和爱国的电影工作者进入由中央电影摄影场改组的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各厂,利用国民党的电影基地,拍摄进步影片;另一部分参加进步电影的基本阵地昆仑影业公司,对文华、国泰、大同等民营影片公司也采取团结、支持、争取和协作的方针,使之拍出进步影片。这样,在1946~1949年间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松花江上》、《夜店》、《还乡日记》、《遥远的爱》、《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等优秀影片。这一时期上海共有20多家小电影公司,拍摄了约40部影片,其中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
在解放区,1946年成立延安电影制片厂 。1947年以该厂部分人员为基础,组成西北电影工学队前往东北。1946年10月在晋察冀军区成立华北电影队。1946年长春解放后,中共中央东北局指派舒群、田方等人接管“满映”。1946年10月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17辑大型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以及木偶片《皇帝梦》、科教片《预防鼠疫》、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动画片《瓮中捉鳖》、翻译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东影迁回长春,1955年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北平、上海解放后,在北平、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下,接管了在北平、上海的国民党制片机构,分别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后改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成立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担负领导全国电影工作的任务。
编辑本段新中国电影事业
(1949年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50年代初期,上海原各私营电影制片厂联合组建为公私合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于1953年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这样,故事片的生产完全由长春、北京、上海3家国营厂承担。为了培养人才,上海、北京先后成立电影学校,北京的电影学校后成为中国唯一的高等电影专业学府——北京电影学院。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筹建了保定电影胶片厂,南京、哈尔滨、上海都建立了电影机械厂,以及八一电影机械厂和北京电影洗印厂等电影工业企业。新中国电影从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作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桥》开始,在很短的时间,拍摄了《白毛女》、《钢铁战士》、《上饶集中营》、《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我这一辈子》、《腐蚀》等优秀故事片 ,以及新闻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漫卷西风》等。但是,由于在电影创作指导思想方面过分强调电影的政治宣传作用,造成题材单一的倾向。对《武训传》等影片的批判,挫伤了部分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了创作拘谨、产量下降。1953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有关领导提出改进领导方法,鼓励艺术家发挥各自长处,从各方面反映革命的历史和现实。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方针,电影局从指导思想、领导、体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取得积极成果,故事片生产由1951年年产10多部逐渐增加到1957年年产40多部,1957年文化部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次优秀影片评奖 ,奖励了1949~1955年摄制的《南征北战》、《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鸡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时珍》、《神笔》(美术片)、《淡水养鱼》(科教片)等69部优秀影片。1957年,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对一些影片和艺术家也进行了错误的批判。1958年又拍摄了许多报道性宣传大跃进中某些虚假的“新事物”的影片,又一次干扰了电影的创作。不久,中央逐步纠正了大跃进中“左”的错误,周恩来对电影界也提出了注意影片质量的要求,促使中国电影事业在1959年形成一个繁荣时期,拍摄了《林则徐》、《聂耳》、《万水千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老兵新传》、《五朵金花》等题材风格多样、在思想与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统一的影片。但是不久,在反右倾运动中,电影界又批判所谓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加之三年自然灾害,胶片、器材等严重短缺,电影生产又逐步下降。1961年,文化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重申坚决贯彻双百方针,纠正了违背艺术规律,对文艺创作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干预的“左”的思潮,制定了改善文艺工作和电影工作的一些管理条例。使60年代初期的电影走入正轨,到1965年,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二个电影创作高潮,生产了《甲午风云》、《革命家庭》、《红旗谱》、《舞台姐妹》、《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农奴》、《白求恩大夫》、《早春二月》、《杨门女将》等优秀影片,以及优秀美术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与此同时,电影放映单位从1949年的400多个发展到1965年的20363个 。到1965年为止,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共发行1213部长短影片。中国自己的电影工业也已具备相当规模 ,可以生产洗印、录音、摄影、放映机等各种设备、器材,并基本达到自给。但在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电影界百花凋零,万马齐喑。
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1979年10月邓小平 代表党中央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艺路线基本是正确的,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纠正了过去提出的“文艺服从政治 、文艺从属政治”的偏颇提法 ,重申执行双百方针。1977年电影生产开始复苏,1980~1984年平均年产量达120部左右,每年观众人次平均在250亿左右,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其主要特点 :①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环》 、《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②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③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编导拍摄了一批有一定实验意义的探索性影片,如《黄土地》、《青春祭》、《良家妇女》、《黑炮事件》、《猎场札撒》、《老井》、《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别姬》等。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
⑧ 红旗漫卷西风描述是哪个历史事件
红旗漫卷西风;出于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这是毛泽东同志1935年10月长征途经六盘山时所作的一首诗。
原文内容: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漫卷:遍卷、席卷。
句意:强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
2纪录片编辑
片名:红旗漫卷西风
编导:姜云川、张建珍
摄影:罗矛、程默、张永、鲁明、韩克超
长度:50分钟
色彩:黑白
类型:大型文献纪录片
出品年:1950年
拍摄单位:新疆电影制片厂
内容介绍
1949年3月,毛主席向参加七届二中全会的王震布置了进军新疆的任务。此刻,国民党政府军新疆警备司 令陶峙岳和新疆省府包尔汉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担任我党地下工作的屈武和刘孟纯、陶晋初等,希望 他们能认清形势,走和平起义的道路。美国领事及艾沙等民族主义分子竭力鼓噪负隅顽抗。国民党军队中 的实力派马呈祥、叶成、罗恕人等要求进关与我军决战。马呈祥邀请陶峙岳参观他们的军事演习,陶欣然前往,还赠叶、马、罗文房四宝以联络感情,引起主张起义的参谋长、陶峙岳的堂弟陶晋初的不满。
王震立即部署了消灭敌165师,进而全歼敌38军的战斗任务。由于通讯联络中断,总部人员赴各地传达作战命令。
胡宗南部主力被消灭在扶眉的消息,传到了伊梨的新疆在区革命政府,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领导同志欢欣鼓舞。艾沙等人煸动民族分裂活动,被主张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包尔汉挫败。美帝又策动艾沙等人去联合国民党中的顽固派搞新疆立。省府秘书长刘孟纯去军校讲演,抨击了国民党的腐败,遭到顽固分子的非难。坐在主席台上的陶峙岳不动声色,引起陶晋初的不满。
国民党驻南疆的副司令赵锡光是陶峙岳的好友,在军事会议上反对部队东调。马步芳的外甥马呈祥与叶成、罗恕人一伙极力主张进关参战。陶峙岳仍是举棋不定。负责后勤的郝家骏则表示没有运输车辆,力不从心。会议不欢而散。美国副领事马克南带了厚礼去见叛匪匪首乌斯满,鼓动它率骑兵切断解放军进疆的道路。特务夜鹰也催艾沙等人尽快到南疆搞分裂活动。固关战役,马步芳的精锐骑兵被我炮兵全歼。
3电视剧编辑
作品名:红旗漫卷西风
电导演:王好为
类型:战争、历史
对白:普通话
颜色:彩色
地区:中国、内地
时间:1999
集数:12
演员:孙涛、吴京安、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