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泰坦尼克號是從哪個國家開往哪個國家
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途經法國瑟堡-奧克特維爾以及愛爾蘭昆士敦,駛向美國紐約。
死難情況:
由於災難發生後場面及其混亂,加之文件管理不當、後世的種種說法又魚龍混雜的因素,導致泰坦尼克號乘客與死難者的統計數據始終存疑。
目前普遍認為罹難者人數可能在1490-1635人之間,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數據是由英國貿易委員公布的:在災難發生時,泰坦尼克號共搭載2224人,其中710人生還,1514人不幸罹難。
(1)泰坦里克號是哪個國家的電影擴展閱讀
事故原因
正如電影演的那樣,沉沒的原因是撞冰山。雖然男女主角的故事都是虛構的,但是撞冰山是真實的。
泰坦尼克的首航,從一開始就充滿著不靠譜的氣氛。比如,
1、在距出發前四天才開始招募船員,很多技能和新船的操作都沒經過培訓;
2、船上船員不知道如何使用折疊式救生艇,因為沒人相信會用得到它;
3、對航海安全至關重要的望遠鏡都不知道放哪了,導致瞭望塔內的船員職能裸眼觀測冰山;
這一次出航是這艘船的處女航,萬萬沒想到還是遭此不測——她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途經法國瑟堡-奧克特維爾以及愛爾蘭昆士敦,駛向美國紐約。
1912年4月14日23時40分左右,泰坦尼克號與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間水密艙進水。次日凌晨2時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體斷裂成兩截後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處。
泰坦尼克的沉沒清楚表明,是海員們出了問題,因為事後從倖存者的講述中可得知,從船長,到了水手,都是酒後狀態。雖然不斷收到浮冰預警,但船長依舊提高航速。
泰坦尼克號殘骸再現後,科學考察隊採集了金屬樣本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了導致「泰坦尼克號」沉沒的重要細節:造船工程師只考慮到要增加鋼的強度,而沒有想到要增加其韌性。
把殘骸的金屬碎片與如今的造船鋼材作一對比試驗,發現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地點的水溫中,如今的造船鋼材在受到撞擊時可彎成V形,而殘骸上的鋼材則因韌性不夠而很快斷裂。
由此發現了鋼材的冷脆性,即在-40℃~0℃的溫度下,鋼材的力學行為由韌性變成脆性,從而導致災難性的脆性斷裂。而用現代技術煉的鋼只有在-70℃~-60℃的溫度下才會變脆。
不過不能責怪當時的工程師,因為當時誰也不知道,為了增加鋼的強度而往煉鋼原料中增加大量硫化物會大大增加鋼的脆性,以致釀成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悲劇。
② 泰坦尼克號事情發生在哪個國家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Southampton)出發,途經法國 瑟堡-奧克特維爾(Cherbourg-Octeville)以及愛爾蘭 昆士敦(Queenstown),計劃中的目的地為美國紐約(New York),開始了這艘「夢幻客輪」的處女航。4月14日晚11點40分,泰坦尼克號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大約在41°43'55.66"N 49°56'45.02"W附近),兩小時四十分鍾後,4月15日凌晨2點20分沉沒,由於只有20艘救生艇,1523人葬身海底,造成了當時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電影《泰坦尼克號》就是根據這一真實海難而改編。
③ 泰坦尼克號是哪國的電影
《泰坦尼克號》是美 國電影,是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斯萊特領銜主演的愛情片。
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號郵輪在其處女啟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
④ 《泰坦尼克號》是哪個國家拍的.男主角.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泰坦尼克號》電影是美國的,真船是英國的(人家有問你真船嗎?自作多情~)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生日在1974年11月11日,過了今年11月11日就34歲了
第三個問題。。。。。。你猜猜
答案就是。。。。。。還活著
⑤ 電影"泰坦尼克號"最早是在哪個國家上映的
你問的是哪一年的
日本 1997-11-01
3D版:2012年4月6日在北美上映
⑥ 泰坦尼克號是哪國拍的
1.《泰坦尼克號》,於1915年拍攝的一部義大利無聲電影,導演是Pier
Angelo
Mazzolotti
2.《泰坦尼克號》,成片於1943年,由德國導演Werner
Klingler和Herbert
Selpin拍攝
3.《泰坦尼克號》,成片於1953年,導演是Jean
Negulesco
4.《泰坦尼克號》,1997年的好萊塢大片,導演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和凱特•溫絲萊特(Kate
Winslet)
⑦ 泰坦尼克號是哪個國家的
泰坦尼克號是一艘英國郵船
英國皇家郵船泰坦尼克號(RMS Titanic)是奧林匹克級郵輪的第二艘郵船,20世紀初,由英國白星航運公司(White Star Line)製造的一艘巨大豪華客輪。由位於愛爾蘭貝爾法斯特(Belfast)的哈蘭德與沃爾夫(Harland and Wolff)造船廠興建。泰坦尼克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豪華客輪,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船」或是「夢幻之船」。泰坦尼克號共耗資7500萬英鎊,噸位46328噸,長882.9英尺,寬92.5英尺,從龍骨到四個大煙囪的頂端有175英尺,高度相當於11層樓,是當時一流的超級豪華巨輪。計劃與姐妹船 奧林匹克號(RMS Olympic)和 不列顛尼克號(RMS Britannic)一道為英國白星航運公司的乘客們提供快速且舒適的跨大西洋旅行。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Southampton)出發,途經法國 瑟堡-奧克特維爾(Cherbourg-Octeville)以及愛爾蘭 昆士敦(Queenstown),計劃中的目的地為美國的(New York),開始了這艘「夢幻客輪」的處女航。4月14日晚11點40分,泰坦尼克號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大約在41°43'55.66"N 49°56'45.02"W附近),兩小時四十分鍾後,4月15日凌晨2點20分沉沒,由於缺少足夠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當時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為止最為人所知的一次海難。
⑧ 《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是哪個國家拍攝的
《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是哪個國家拍攝的?
有很多部了,好幾個國家都拍過,劇情片和記錄片都有.
1\《TITANIC》(《泰坦尼克號》)
德國 1943年拍攝。<br/>第一部泰坦尼克電影。被用著反英宣傳片。主角是德國籍大副,因英國資本家的無能,令他無法挽救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命運。
2\《TITANIC》(《泰坦尼克號》)
美國 1953年拍攝。影片的前半部用了大量的對白交待人物。影片後半段緊張刺激的場面接踵而來,面對生離死別,亦不乏感人的場面。
3\《A NIGHT TO REMEMB ER》(《冰海沉船記》)
英國 1958年拍攝。以群戲方式描寫郵船遇險過程的影片,沒有人是主角。影片在開始後半小時就到了沉船的戲,花80分鍾描寫乘客倉皇逃命的過程。救生船上驚惶臉孔場面是全片的精華。本片被譽為有關泰坦尼克號的最佳影片。
4\《S.O.S. TITANIC》(《泰坦尼克號郵船遇險記》)美國 1979年拍攝。本片是電視製片長片,以紀錄戲劇形式拍攝。集中在人物性格的刻劃上,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沉船災難場面,但導演細膩的手法卻值得觀賞。
5\《RAISE THE TITANIC》(《泰坦尼克郵船重見天日》)
美國 1980年拍攝。本片有一個不錯的構想:在泰坦尼克郵船遇險後70年,終於將它撈出水面,從船上的蛛絲馬跡,重組失事過程。
6\《TITANIC:A QUESTION OF MURDER》(《泰坦尼克號:一個謀殺?》美國 1983年拍攝。紀錄片。
7\《TITANIC:THE NIGHT AND THE DREAM》(《泰坦尼克號:夜與夢》)
美國 1986年拍攝。紀錄片。
8\《TITANIC》(《泰坦尼克號》)
美國 1995年拍攝。紀錄片。
9\《Titanic: Birth of a Legend》(《泰坦尼克號--一個神話的誕生》)
英國 2005年拍攝。紀錄片。
10\《Titanic:Anatomy of a Disaster》《泰坦尼克號沉船記》)
美國 1997年拍攝。紀錄片。
⑨ 泰坦尼克號是哪個國家製造的
泰坦尼克號是英國製造的。
泰坦尼克號是英國白星航運公司下轄的一艘奧林匹克級郵輪,排水量46000噸,於1909年3月31日在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港的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動工建造,1911年5月31日下水,1912年4月2日完工試航。
泰坦尼克號是當時世界上體積最龐大、內部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有「永不沉沒」的美譽 。然而在它的處女航中,泰坦尼克號與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間水密艙進水。次日凌晨2時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體斷裂成兩截後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處。
(9)泰坦里克號是哪個國家的電影擴展閱讀
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中有2224名船員及乘客中,逾1500人喪生,其中僅333具罹難者遺體被尋回。泰坦尼克號沉沒事故為和平時期死傷人數最為慘重的一次海難,其殘骸直至1985年才被再度發現,目前受到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保護。
發現泰坦尼克號的羅伯特·巴拉德13日在接受CNN關於已解密的事件采訪時表示,泰坦尼克號的發現其實是美國秘密軍事任務的一部分,該任務目的是打撈海底兩艘沉沒的核潛艇。
這一著名發現引發了媒體的極大關注,但這次探險的真正目的卻被掩蓋。幾天後,《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中出現了官員們對該項目的一系列否認。海軍發言人布倫特·貝克上尉表示,當時該項目只是為了測試海洋學系統是否有效,另一名科學家也否認涉及到軍事。
⑩ 泰坦尼克號是哪國電影
必須是美國啦。。。 而且是歷史上票房最高 也是唯一過10億美元的電影哦。。第二名是 蝙蝠俠黑暗騎士 6億。只不過中國沒有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