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好萊塢電影特效是哪個公司

好萊塢電影特效是哪個公司

發布時間:2021-06-06 10:59:22

⑴ 好萊塢工業光魔電影特效製作公司,或者與其齊名特效公司。他們的特效師的收入

也許吧 超級優秀的頂尖製作公司啊 一年忙不完的業務 而且 基本上 壟斷高科技大片 所以先不論薪水 招聘標准也是非天才級不要吧

⑵ 好奇問一下,好萊塢的電影特效公司,製作電影特效場面的那些電腦,都是怎樣的配置啊

那個不是用一台電腦就搞定了的,是用一種叫渲染農場的東西進行渲染畫面的,比如阿凡達那套渲染系統,總共有4萬個CPU,內存是10240G,散熱用的是鋼管里裝的循環流動的液氮,是惠普公司為阿凡達團隊量身定做的一套渲染系統。有興趣你可以在網路多搜搜這些知識

⑶ 全世界知名的電影特效製作團隊有哪些

1.工業光魔
Instrial Light & Magic
創始人;喬治·盧卡斯
創立時間:1975年
核心技術:CGI動畫技術、模型拍攝、全數字高清晰攝像技術
簡要介紹:憑《星球大戰》開創了特效新時代,一舉成為電影特技的「領頭羊」。迄今為止,工業光魔已經為超過200部的影片製作特效,正在上映的《加勒比海盜3》和即將上映的《變形金剛》是其今年最重要的作品,明年的重點將是《侏羅紀公園4》和《印第安納·瓊斯4》等。
成就:15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2. 威塔數碼公司
Weta Digital
創始人;彼得·傑克遜、理查德·泰勒
創立時間:1993年
核心技術:Massive程序,該程序允許大量獨立角色按事先設定的規則獨立運動。
簡要介紹:這家紐西蘭視覺特效公司隨著《指環王》系列的成功而聲名遠揚,雖然它從1994年就已經涉足視覺特效領域,但其作品均無甚知名度,直至2001年《指環王:護戒使者》的橫空出世才為人所知,近年已經成為好萊塢最富盛名的視覺特效公司。明年的重點將是《納尼亞傳奇2》,而詹姆斯·卡梅隆久休復出的科幻之作《天神下凡》(Avatar)的特效亦將由威塔負責。
成就:4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3 .數字領域
Digital Domain
創始人:詹姆斯·卡梅隆
創立時間:1990年
核心技術:數碼合成軟體Numk,可製作動態或靜態圖像效果,在《泰坦尼克號》中,應用該技術將模型船和背景的無光畫重新組合,製作出在海上航行的壯美景觀。
簡要介紹:現在,數字領域公司約有500名公司職員,不過公司創始人詹姆斯·卡梅隆,著名的特效專家斯坦·溫斯頓等都已經離開了該公司。數字領域從1994年進軍電影界,參與製作的第一部影片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真實的謊言》,迄今為目已經參與製作了60多部電影,如《阿波羅13號》等。明年的重點作品將是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和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本傑明·巴頓奇事》。
成就:2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4 .索尼影像工作室
Sony Pictures Imageworks
創始者:索尼公司
創立時間:1992年
核心技術:「表演捕捉」技術系統,有業界人士認為從拍攝的技術層面來看,它可以媲美當年電影從無聲變有聲或者從黑白到彩色的技術性突破,其作用將對電影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簡要介紹:索尼麾下的特效製作公司,從1993年涉足電影視覺特效的製作,迄今為止已經為將近100部電影提供特效製作,其中包括《蜘蛛俠》、《隱形人》、《精靈鼠小弟》和《星河戰隊》等影迷耳熟能詳的影片。
成就:1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5. Cinesite
創始人:伊斯曼·柯達
創立時間:1992年
核心技術:數字化色彩處理技術,可根據工作人員需要對膠片的色彩進行細致的調節,以達到預期的視覺效果。
簡要介紹:隸屬於柯達集團旗下的這家視覺特效公司,從1997年起為電影提供視覺特效製作,迄今為止共參與製作了80多部電影製作,包括《碟中諜》系列、《X戰警》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等,而充滿古典和魔法氣息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就是Cinesite的傑作。

⑷ 想知道美國那些票房高,特效厲害的電影都是出自哪些電影大公司的

變形金剛是由夢工廠製作,派拉蒙發行的火爆科幻動作大片,特技是由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導演)所創建的全球最頂級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製作。機器人總動員是由皮克斯動畫公司和迪士尼聯合製作發行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主要負責影片製作。另外我們現在通常所看的頂級好萊塢大片特效,主要就是工業光魔,維塔(一家紐西蘭特效公司,由彼得傑克遜(指環王導演)創辦,製作過指環王三部曲,金剛等影片)和索尼圖形圖像運作公司(蜘蛛俠,黑客帝國等)負責製作的。

⑸ 很多好萊塢大片的特效都是外包給中國公司的嗎

影視特效是個范疇極廣的概念,分為視覺特效和聲音特效。聲音特效是擬音師、錄音師、混音師配合完成,無非就是聲音層面的東西,暫且不表。單說視覺特效。視覺特效的發展經歷了膠片時代和CG(CG即Computer Graphics (電腦圖形)的英文縮寫,核心意思為數碼圖形)時代兩個階段。膠片特效指的是你我熟知的化妝、煙火、布置背景等等傳統的特殊效果模式。CG特效又分為三維特效和合成特效。其中,三維特效主要負責動力學動畫的表現,比如建模,動畫、模擬材質,神奇的燈光等等。合成特效主要負責各種炫彩效果的合成部分。比如:色彩調節、背景合成、威壓消除,目的是為了成像更加的逼真、自然,讓觀眾看不出破綻。
就我所知道的國際特效大片,由中國特效師製作的就有很多,比如《權利的游戲》、《速度與激情》系列、《2012》、《環太平洋》,事實上,很多國際大牌特效製作公司在國內的分公司僱傭的全是一幫中國特效小伙兒,當然了還有中國特效姑娘,他們也隨著公司的業務大量參與到國際大片的特效製作,做出來的效果同樣達到了國際水準。
為《變形金剛5》製作了特效的這家中國公司叫 Base FX,雖然老闆是一位美國人,但公司在北京三里屯辦公,450名員工基本都是中國人。除了這次的《變形金剛5》,他們的作品還有很多你熟悉的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4》《環太平洋》《星球大戰 :原力覺醒》《美國隊長2》《星際迷航:暗黑無界》。
國產電影特效五毛的問題主要出在CG特效的部分,三維和合成都看著沒有國際大片那麼有水準。但是返回來說,這些國際特效大片和國產影片用的特效師是同一幫人啊,那麼問題出在哪兒呢?
首先,國內外導演的拍攝理念不同,也可能是製片人理念的問題。運用特效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這個問題放在國外,給到的答案是為了增強視覺沖擊力,更大程度的還原甚至超越現場本該有的效果或者讓觀影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總之,是為了提升影片整體製作水準和視覺品質的。所有,特效總監是跟隨拍攝的,實時對拍攝呈效進行指導。
那麼,這個問題放在國內呢,更多時候給到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省錢。拍一個飛機墜落的場景,你說弄了個1:1的飛機模型出來一個效果,花了100萬,可是做特效的話需要150萬,即使特效出來的效果更好,那也會PASS掉。只有做特效80萬就出來一個效果了,那麼哪個效果更逼真、更具震撼,似乎不再是重點,就用特效吧。(當然了,這樣的現象存在,也不是全行業都是)。
其次,CG特效行業是個「一流藝術家+一流技術員」完美配合才能出效果的行業。說白了,特效師只負責實施部分,把想法呈現出來,讓想法變成現實。再炫的特效需要一個想法作為基礎,這也是前提。效果是技術層面的東西,想法是思想層面的東西。可以說國內特效人員的技術是可以達到國際水準的,但是「視覺想法」導演給不出特定的高度,那麼美輪美奐的畫面就達不到效果,因為你本身要求的就是一個「雞窩」,我怎麼給你弄一個「鳳巢」呢?這不是能不能做出「鳳巢」的問題。

⑹ 好萊塢有哪些電影特效公司

工業光魔公司 (全稱:iInstrial light and magic,簡稱:ILM)
由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於1975年創立,並為第一部《星球大戰》(Star Wars)影片提供視覺特效以來,工業光魔公司就已成為電影魔術的代名詞。事實上,在歷史上票房最高的十部影片中,有八部使用了工業光魔公司製作的視效。工業光魔公司獲得了多達28項奧斯卡獎:其中14項是最佳視效獎,另外14項則是技術成就獎。在過去30多年時間里,工業光魔公司開創了許多突破性的電影特效和製作流程。

⑺ 現在世界上有名的電影特效製作公司

ILM,全稱instrial light and magic,即工業光學魔術公司,簡稱工業光魔。由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於1981年創立。1975年,《星球大戰》開拍。影片中有大量的特效,由於當時這方面的人才分散各處,水平難以保證製作出理想的效果,於是他在加州范努斯市選擇了一間舊倉庫,在那兒誕生了ILM。 ILM已成為目前全球第一大特效製作公司,其電腦技術僅次於美國軍方。「模型拍攝」和全數字高清晰攝像技術是ILM的核心技術。當時,好萊塢連特效「部門」都很少見。為了拍攝《星球大戰》,他開創了電影特效行業。構成「工業光魔」的人員堪稱「三教九流」,有些是搞建築的,有些是做模型的,有些是拍廣告的,有些是玩機械設計的。幾乎沒一個人從事過電影。但也有好處:這個朝氣蓬勃的團體充滿了嬉皮精神,完全逃出體制限制。在早期工業光魔辦公的大庫房內,盧卡斯和他的團隊開始了改變世界的《星戰》之旅。
工業光魔改寫電影史
1977:《星球大戰》是電影史上有記錄的、第一部使用「動作控制攝像機」拍攝的電影。在這部電影里,盧卡斯創造多項意義深遠的發明:他發明的一個機械裝置,可以把實拍畫面和後期合成畫面輕松地協調成同步。這個機械裝置對電影工業的發展,絕對是里程碑式的。
1982:「光魔」發明了一項電腦處理方法,並應用在科幻電影《星際旅行:可汗之怒》上。該片出現了電影史上第一個完全由電腦製作的場景。
1985:「光魔」在電影《年輕的福爾摩斯》中,創作了電影史上第一個電腦生成的角色,「彩色玻璃人」。這為星戰前傳里眾多虛擬角色的製作打下了基礎。
1989:「光魔」為科幻經典《深淵》製作了影史上第一個電腦三維角色。這為《星戰前傳》里製作Yoda大師打下進一步的基礎。
1991:「光魔」為《魔鬼終結者2》創作的T1000成了影史上第一個電腦生成的主角。諷刺喜劇《飛躍長生》為光魔帶來了第五尊奧斯卡獎,因為光魔第一次用電腦模擬成功了人類的皮膚。
1994:《侏羅紀公園》成為影史上第一次出現由數字技術創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實皮膚,且有肌肉和動作質感的角色。隨後,光魔的技術越來越先進,想像力更廣闊,創造了影史上無數第一,立體卡通人物(《變相怪傑》)、能說話的「真人」(《鬼馬小精靈》)也相繼出現在真人電影里。如今好萊塢影片中70%的特效都由光魔完成。《加勒比海盜》、《綠巨人》、《龍卷風》、《拯救大兵瑞恩》等諸多特效均出自其手。
在數字技術已相當成熟的前提下,《星戰前傳》依然在技術方面走在業界前沿。《前傳1》超過70%的場景由數字合成;《前傳2》成為影史第一部完全由數字拍攝的電影;《前傳3》里100%的戲都在室內拍攝完成,所有自然景觀都是後期疊加的。值得一提的是,盧卡斯曾經在光魔內部成立了一個電腦部門,專門研究電腦技術對特效的幫助。
在最新的「星戰」影片中,「工業光魔公司」召集了1650人共同進行打造。共有65位真人演員扮演的角色和42個由計算機「製造」的角色。該公司動用四分之一的監督來同時分擔負責這部電影。每一位監督都要負責多個動作與視效的鏡頭畫面。最終,在電影中,光劍打鬥再次升級,大場面的戰爭場景也是前所未有的壯闊,大量從未在銀幕中亮相的飛行器都快速地粉墨登場,也出現了大型戰艦互射這樣令人血脈賁張的爽快鏡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01年早期,正當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噴發時,《星戰前傳3》劇組就迅速前往那裡,進行了非同一般的「旅行」,拍攝了火山熔岩從山口噴出並四處流淌的景象。在電影中可以看到,這組非常關鍵的鏡頭被用在阿納金墜落時的情節。

⑻ 請問,現在全球有多少個大型的電影特效公司

數字領域 Digital Domain
創 始 人:詹姆斯•卡梅隆
創立時間:1990年
核心技術:獲得學院獎的(AcademyAward)的數碼合成軟體NUKE。可以任意組合、掃描圖片,製作靜態或動態效果。NUKE已被用於超過35部影片和數以百計的商業、音樂電視。在卡梅隆德得意大作《泰坦尼克號》中,工作人員應用該技術,將模型船和背景重新結合,製作出泰坦尼克號在航行時的壯麗景觀。
成就作品: 《泰坦尼克號》、《世界末日》、《第五元素》、《格林奇偷走聖誕節》等。
獲獎紀錄:三次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維塔數字公司 Weta Digital
創 始 人:彼得•傑克遜、理查德•泰勒
創立時間:1993年
核心技術:Massive程序,該程序允許大量獨立的角色按照事先規則獨立產生動作,其效果體現在《指環望》畜牧中的混戰、海爾姆谷戰役以及佩蘭諾平原戰役中,模型與電腦特效結合的技術還解決了一直困擾特效效果真實性問題。
成就作品: 《指環王系列》、《金剛》等
獲獎紀錄:四次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索尼影像公司 Image Works
索尼摩下人才濟濟的特效製作公司,評《精靈鼠小弟》、《蜘蛛俠》等篇獲得過多向特效技術大獎,目前,公司正在通過不斷提升的視覺效果和造型動畫業務的水平,為世界級的藝術家們提供領先的技術,而逐漸成長為業內的一隻主導力量。
成就作品:憑借《蜘蛛俠2》的出色表現,從《黑客帝國》的特效製作組Esc公司手中搶得了《超人歸來》的特效製作權。
獲獎紀錄:因《蜘蛛俠2》和GG動畫短片《The Chubb Chubb》獲得奧斯卡獎,以及憑借《蜘蛛俠》、《隱形人》、《精靈鼠小弟》和《星河戰隊》獲得奧斯卡提名。

Cinnesite
母 公 司:伊斯曼-柯達
創立時間:1992年
核心技術:數字化色彩處理技術。可以根據工作人員的需要對膠片的色彩進行細致的調解,已達到預期的視覺效果。在《亞瑟王》的冰面大戰中,工作人員藉助此技術,使冰面和水呈現出微藍色,效果極佳。
成就作品: 《真實的謊言》、《世界末日》、《第五元素》、《格林奇偷走聖誕節》等

圭圖像 SGI
創 始 人:吉姆•克拉克
創立時間:1982年
核心技術:強大的UNIX工作站——SGI13130。該技術為脫離大型機進行完全三維動畫製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和《阿甘正傳》中的乒乓球就是在SGI13130上完成的。
成就作品: 《侏羅紀公園》、《阿甘正傳》

至於國內的,我只知道有
1.華龍電影數字製作公司2.上影3.多樂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⑼ 好萊塢的電影,特技公司

特效公司最有名的就是「工業光魔」了吧。

1975年,盧卡斯成立了自己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ILM)。當時,好萊塢連特效「部門」都很少見。為了拍攝《星球大戰》,他開創了電影特效行業。

構成「工業光魔」的人員堪稱「三教九流」,有些是搞建築的,有些是做模型的,有些是拍廣告的,有些是玩機械設計的。幾乎沒一個人從事過電影。但也有好處:這個朝氣蓬勃的團體充滿了嬉皮精神,完全逃出體制限制。在早期工業光魔辦公的大庫房內,盧卡斯和他的團隊開始了改變世界的《星戰》之旅。

最終,該公司以以下方式改寫了電影史:

1977年:《星球大戰》是電影史上有記錄的、第一部使用「動作控制攝像機」拍攝的電影。在這部電影里,盧卡斯創造多項意義深遠的發明:他發明的一個機械裝置,可以把實拍畫面和後期合成畫面輕松地協調成同步。這個機械裝置對電影工業的發展,絕對是里程碑式的。

1982年:「光魔」發明了一項電腦處理方法,並應用在科幻電影《星際旅行:可汗之怒》上。該片出現了電影史上第一個完全由電腦製作的場景。

1985年:「光魔」在電影《年輕的福爾摩斯》中,創作了電影史上第一個電腦生成的角色,「彩色玻璃人」。這為星戰前傳里眾多虛擬角色的製作打下了基礎。

1989年:「光魔」為科幻經典《深淵》製作了影史上第一個電腦三維角色。這為《星戰前傳》里製作Yoda大師打下進一步的基礎。

1991年:「光魔」為《魔鬼終結者2》創作的T1000成了影史上第一個電腦生成的主角。諷刺喜劇《飛躍長生》為光魔帶來了第五尊奧斯卡獎,因為光魔第一次用電腦模擬成功了人類的皮膚。

1994年:《侏羅紀公園》成為影史上第一次出現由數字技術創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實皮膚,且有肌肉和動作質感的角色。隨後,光魔的技術越來越先進,想像力更廣闊,創造了影史上無數第一,立體卡通人物(《變相怪傑》)、能說話的「真人」(《鬼馬小精靈》)也相繼出現在真人電影里。如今好萊塢影片中70%的特效都由光魔完成。《加勒比海盜》、《綠巨人》、《龍卷風》、《拯救大兵瑞恩》等諸多特效均出自其手。

在數字技術已相當成熟的前提下,《星戰前傳》依然在技術方面走在業界前沿。《前傳1》超過70%的場景由數字合成;《前傳2》成為影史第一部完全由數字拍攝的電影;《前傳3》里100%的戲都在室內拍攝完成,所有自然景觀都是後期疊加的。值得一提的是,盧卡斯曾經在光魔內部成立了一個電腦部門,專門研究電腦技術對特效的幫助。

在最新的「星戰」影片中,「工業光魔公司」召集了1650人共同進行打造。共有65位真人演員扮演的角色和42個由計算機「製造」的角色。該公司動用四分之一的監督來同時分擔負責這部電影。每一位監督都要負責多個動作與視效的鏡頭畫面。最終,在電影中,光劍打鬥再次升級,大場面的戰爭場景也是前所未有的壯闊,大量從未在銀幕中亮相的飛行器都快速地粉墨登場,也出現了大型戰艦互射這樣令人血脈賁張的爽快鏡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01年早期,正當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噴發時,《星戰前傳3》劇組就迅速前往那裡,進行了非同一般的「旅行」,拍攝了火山熔岩從山口噴出並四處流淌的景象。在電影中可以看到,這組非常關鍵的鏡頭被用在阿納金墜落時的情節。

盧卡斯在技術中沉湎了幾十年,他的激情一直被技術所消磨。也許,現在真到了他消失的時候。但是作為電影特效的首領,工業光魔卻依然生氣勃勃,誰敢說新的奇跡不正在那裡醞釀?

⑽ 國外有名的電影特效團隊能告訴我幾個不

1 工業光魔 Instrial Light & Magic 創始人;喬治·盧卡斯 創立時間:1975年 核心技術:CGI動畫技術、模型拍攝、全數字高清晰攝像技術 簡要介紹:憑《星球大戰》開創了特效新時代,一舉成為電影特技的「領頭羊」。迄今為止,工業光魔已經為超過200部的影片製作特效,正在上映的《加勒比海盜3》和即將上映的《變形金剛》是其今年最重要的作品,明年的重點將是《侏羅紀公園4》和《印第安納·瓊斯4》等。 成就:15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2 威塔數碼公司 Weta Digital 創始人;彼得·傑克遜、理查德·泰勒 創立時間:1993年 核心技術:Massive程序,該程序允許大量獨立角色按事先設定的規則獨立運動。 簡要介紹:這家紐西蘭視覺特效公司隨著《指環王》系列的成功而聲名遠揚,雖然它從1994年就已經涉足視覺特效領域,但其作品均無甚知名度,直至2001年《指環王:護戒使者》的橫空出世才為人所知,近年已經成為好萊塢最富盛名的視覺特效公司。明年的重點將是《納尼亞傳奇2》,而詹姆斯·卡梅隆久休復出的科幻之作《天神下凡》(Avatar)的特效亦將由威塔負責。 成就:4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3 數字領域 Digital Domain 創始人:詹姆斯·卡梅隆 創立時間:1990年 核心技術:數碼合成軟體Numk,可製作動態或靜態圖像效果,在《泰坦尼克號》中,應用該技術將模型船和背景的無光畫重新組合,製作出在海上航行的壯美景觀。 簡要介紹:現在,數字領域公司約有500名公司職員,不過公司創始人詹姆斯·卡梅隆,著名的特效專家斯坦·溫斯頓等都已經離開了該公司。數字領域從1994年進軍電影界,參與製作的第一部影片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真實的謊言》,迄今為目已經參與製作了60多部電影,如《阿波羅13號》等。明年的重點作品將是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和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本傑明·巴頓奇事》。 成就:2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4 索尼影像工作室 Sony Pictures Imageworks 創始者:索尼公司 創立時間:1992年 核心技術:「表演捕捉」技術系統,有業界人士認為從拍攝的技術層面來看,它可以媲美當年電影從無聲變有聲或者從黑白到彩色的技術性突破,其作用將對電影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簡要介紹:索尼麾下的特效製作公司,從1993年涉足電影視覺特效的製作,迄今為止已經為將近100部電影提供特效製作,其中包括《蜘蛛俠》、《隱形人》、《精靈鼠小弟》和《星河戰隊》等影迷耳熟能詳的影片。 成就:1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5 Cinesite 創始人:伊斯曼·柯達 創立時間:1992年 核心技術:數字化色彩處理技術,可根據工作人員需要對膠片的色彩進行細致的調節,以達到預期的視覺效果。 簡要介紹:隸屬於柯達集團旗下的這家視覺特效公司,從1997年起為電影提供視覺特效製作,迄今為止共參與製作了80多部電影製作,包括《碟中諜》系列、《X戰警》系列和《哈利·波特》系列等,而充滿古典和魔法氣息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就是Cinesite的傑作。 成就:沒有獲得過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閱讀全文

與好萊塢電影特效是哪個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50人包場多少錢 瀏覽:941
今日新鮮事好看的電影 瀏覽:353
怎麼發小電影給別人 瀏覽:968
搜索電影下載用什麼軟體 瀏覽:626
如何委婉的約別人看電影 瀏覽:849
一部普通的電影製作成本得多少 瀏覽:360
魔鬼司令電影手機免費觀看 瀏覽:28
請問在電影院看電影吃什麼最爽 瀏覽:275
好看的愛情電影動圖 瀏覽:632
好看的愛情電影現代的 瀏覽:436
關於黑道題材的好看電影排行榜 瀏覽:8
長春拍電影在什麼地方在哪 瀏覽:859
李易祥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5
如何把騰信視頻改為電影 瀏覽:631
電影動畫大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928
張藝謀好看電影 瀏覽:251
有哪些布依族電影 瀏覽:64
電影狼伴歸途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302
手機3d電影怎麼弄 瀏覽:792
影音av好看電影網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