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四百下是哪個電影流派的作品

四百下是哪個電影流派的作品

發布時間:2021-06-06 02:15:38

㈠ 四百擊電影

四百擊_hd.mp4

㈡ 四百擊的導演是誰

弗朗索瓦·特呂弗。但張紹剛的第一個問題是你了解不解戈達爾(法國新浪潮的導演)的作品
第二個問題才是《四百擊》的導演是誰。
完全是兩個問題。
這是一堆故意挺郭傑的人編造出來的把兩個問題混淆在一起,迷惑大家。
只要大家仔細去看完整視頻的話,就不會受這一誤導。
但凡腦子思維正常的,邏輯正常的人都知道這是兩個問題,但是郭傑一批挺者就硬是把這些說成是張紹剛的一個問題。
張紹剛傻啊?!問完你:戈達爾的作品?然後再問戈達爾的《四百擊》是導演是誰?明擺不是告你答案嗎?
所以張紹剛問的還是兩個問題,看過電視和完整視頻的人都明白

㈢ 末代皇帝、醉畫仙、海上鋼琴師、紅高粱、四百下(擊)屬於什麼電影流派

四百擊是特呂弗的名作,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其它的最早都是八十年代的作品,算不上什麼流派吧

㈣ 想問問《四百擊》是不是教育類的電影

他是一部劇情片,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如何評價電影《四百擊》

一部電影的偉大,決不是因為它的高高在上,更不會是因為它的晦澀難懂。所以,盡管「四百擊」這個名字會讓人不明所以,「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名頭也讓人望而卻步,但也許就是在這些人為的屏障之後,你錯過了一部不應該錯過的滿含深情的電影。

法國電影新浪潮的發軔之作,一部是《斷了氣》(《精疲力竭》),一部就是《四百擊》。在新浪潮(尤其是「電影手冊派」)推動電影現代化的起點處,已然分出了兩個不同的出口。一個是打破古典電影敘事模式,以新的電影語言和技術沖擊人們對電影已有認識的戈達爾,他的革命性的命題和技術讓觀者目瞪口呆,敘事與情感的斷裂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人們進入主觀的思考。

而特呂福不同,他雖然也打破了原有電影腐朽的敘事模式,但他更溫情,更從容,他以情感的無與倫比的真誠建構了「作者電影」在思想層面的高度。他也可以花哨,但他從不想遺忘人類永恆不變的情感訴求,如果用一個詞來表述,依然是真誠。

《四百擊》是一部不該錯過的真誠的電影。忘掉它的那些名頭吧,我會告訴你,它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它是你和我曾經的過往,它是每一個少年殘酷的憂傷。

十二歲的安托萬,是一個眼神清澈、內心溫柔的少年。但他私生子的身份、母親與繼父的冷漠,學校老師的排斥,一並把他推到了叛逆的路上。他先是不忍老師的謾罵,和好友勒內逃學游盪,卻碰見了母親與情人的約會。這份復雜的心思對於少年的創痛我們無法想像。接著,撒了謊的安托萬被繼父扇耳光,負氣離家到印刷廠偷宿,母親話里有話的利誘和威嚇讓安托萬體味了成人世界的陰暗。

他熱愛巴爾扎克,作文卻被老師誣陷為剽竊;他把從繼父公司偷出的列印機送還,卻被父母親手送進了教導所。母親終於不再忍耐自己親生兒子的無辜與掙扎,她在教導所面對安托萬時決絕的眼神讓我們看得齒冷。教導員殘酷無情的耳光扇木了安托萬,也扇的我們冷不及防。只有在面對心理醫生的追問時,我們才又看清了一個安靜卻滿身傷痕的少年的孱弱的靈魂。

電影史家有一個公論,《四百擊》幾乎就是特呂福自己少年的寫照。他把此片獻給安德烈•巴贊——新浪潮運動的先行者,也是將特呂福從少年的困頓中帶到電影世界的人——正是在追憶少年往事之餘,用電影的語言表達了對於巴贊和電影的致敬。

這語言中沒有炫耀的技巧,只有讓人心碎的憂傷。少年在殘酷中成長,你我都不曾逃脫。離家出走的安托萬在天未亮的街頭游盪,他想要偷一瓶等待運走的牛奶,一次次小心翼翼地試探,得手後慢慢喝光的滿足,看的讓人唏噓。他被警車帶到教導所時天色依然暗淡,在昏暗的路燈映照下,我們看到了一臉安靜的安托萬無聲的眼淚。那一刻顯得如此漫長,彷彿帶我們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時代。

特呂福對於安托萬也有特別的感情,他讓他在他的電影中成長,並成就了著名的「安托萬五部曲」。五部電影涵蓋了安托萬的少年、青年與成年,安托萬在電影中完成著自己的成長,他熱愛音樂、陷入愛情、失去愛情、走入婚姻……他是另一個特呂福在電影中的映像。

這個映像當然也屬於讓-皮艾爾•李奧,安托萬的扮演者,一個無比清澈的演員。對於這樣一個為安托萬而生的人,我們無法區分誰是誰的替身。雖然李奧也為戈達爾或新浪潮的其他導演拍戲並因此成為新浪潮最著名的一張臉,但只要我們看到他干凈的眼睛,我們就會相信,他只是安托萬。

四百擊是法語中的俚語,大概的意思是對待孩子要時常敲打,恨不得打上四百下才能聽話。然而在特呂福的眼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少年在成長的路上,美好被一點點摧毀,光亮在一絲絲暗淡,內心中承受的殘酷現實是每一個人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這代價催促著我們成長,疼痛只有自己忍受。當安托萬逃離教導所奔向海邊時,我們沒有看到自由的幸福,只有迎向鏡頭的滿眼的迷茫。這個被無數人激賞和解讀的結尾,像是在提醒我們成長是一種一沉再沉的承受,也是一種一忘再忘的解脫。

㈥ 四百擊的劇情簡介

12歲的安東尼(讓-皮埃爾·利奧德飾)因受到家庭冷落而逃學,後來看到母親偷情後徹夜不歸,在學校謊稱母親去世。不料父母來到學校。謊言被拆穿後,他開始徹夜不歸,在學校好友雷內(帕特里克·奧菲飾)家裡躲藏時,因為缺錢,偷盜繼父的打字機,被人發現後繼父將他送入少管所,之後安東尼趁著少管所里孩子們踢球的時候逃走,在看守的追趕下來到海邊。面朝大海,他臉上充滿了青春的迷惘。
《四百擊》是特呂弗的半自傳體作品,也是安托萬系列的第一部。其他幾部分別是《安托萬與柯萊特》、《偷吻》、《床第風雲》和《愛情狂奔》。

㈦ 誰聽過<四百擊>這部電影

四百擊 (1959)(The Four Hundred Blows)
導 演:弗朗科依斯·特呂弗
編 劇:馬賽爾·穆西 弗朗科依斯·特呂弗
主 演:Jean-Pierre Léaud Claire Maurier Albert Rémy 讓·皮埃爾·利奧德 艾伯特·里米 (更多)
上 映:1959年5月4日
地 區:法國
語 言:法語
顏 色:黑白
聲 音:單聲道
時 長:94分鍾
類 型:犯罪片 劇情片
分 級: 英國:PG 阿根廷:13 芬蘭:K-12 芬蘭:K-8 新加坡:PG 瑞典:15
四百擊故事梗概(簡介)
法國新浪潮著名導演FrancoisTruffaut59年拍攝,這部作品給他帶來了國際聲譽。這是一部反映青少年問題的影片,主人公——小男孩AntoineDoinel因無法忍受學校、家庭、社會的重壓而走上叛逆的道路,尋找自己的自由。
關於本片的主題和意義以及給人帶來的感撼不在筆記范圍,但我永遠忘不了——Antoine被自己的父親送進警察局,和罪犯與妓女一起被壓上警車時,黑夜中他臉龐上閃閃的淚水。
提到這部片子,一般人都能想到最後有關奔跑的經典長鏡頭,這已被列入教科書中,其實本片還有很多精彩的段落。
導演選取了學校、家、警察局、少管所等地點做為對少年Doinel的施壓場所,在這些地方Doinel永遠處於被動的角色,鏡頭很少給人物全景。只有在街道或廣場等室內的地方,鏡頭才放得開些,而且表達的內容也相對樂觀。如片頭低角度仰拍的巴黎街景,或體育老師帶領眾學生慢跑,跑到後來學生全都溜走的那個俯拍遠景鏡頭,還在配樂上加了輕松的元素,在內容上也洗掉了一些壓抑感。
但這並不說明在室外或街上Doinel就都很快樂,從一場在飢寒交迫的深夜偷牛奶的戲就可以看出。Doinel先起從印刷廠的「臨時床」上起身,向鏡頭縱深走出,到街上後,向鏡頭右邊走,通過跳軸又轉到左邊邊,然後在偷牛奶的時候,更是左右反復走了好幾次,最後走左邊出鏡,然後是從畫面縱深處走到前景,攝像機搖到一個黑與白交界的街角落,被黑色淹沒的Doinel大口喝著白色的牛奶,對比分明。這段戲充滿了陰暗、落寞的氣息,哪怕在後面Doinel跑入人流滾滾的大街里都擋不住那種孤獨的意味。
本片特寫鏡頭比較少,有種說法是特寫鏡頭過於強調個體本身,就割裂了與環境的關系,相對於整部影片而言這個鏡頭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而這也反映出導演對與環境與紀實的表達方式和自己獨特的理解。
在影片中Doinel有很多跑的鏡頭,但都跑不遠,鏡頭時長也很短。而壓抑的氛圍一直在持續,直到最後進入少管所達到一個高潮,Doinel在與心理醫生的對話,通過疊畫跳接來積累情緒上的不流暢,而Doinel的母親探訪更是通過對話把這種壓抑發展到新的高峰。於是,在影片的最後,出於節奏的考慮,導演採取了長鏡頭的手法,讓主人公和影片積累的情緒來一次徹底宣洩。
採取長鏡頭之前的一個鏡頭是Doinel躲在橋下面,看到沒人追過來,於是向畫面深處跑幾步,然後向左拐。第一個長鏡頭長約一分二十秒,Doinel從左面出畫,跳軸,強調情緒的變化。中全景,然後一直跑,跑出少管所的范圍,聲音是同期跑步聲,甚至都能感受到他的心跳。第二個鏡頭,Doinel全景從畫面遠處向鏡頭右邊跑來,出畫,這時背景配樂起,鏡頭開始向左搖,能聽到海浪聲。當搖到海上的景色時,音樂聲很大,用力的煽了一會兒情,照常理這時候電影就可以結束了,但攝像機還在向左搖,一直搖到岸邊,出現Doinel的背影,剛才跑向鏡頭方向的Doinel現在是從鏡頭近處向縱深跑去,這個運動方向的轉變十分自然,而且美妙,這個鏡頭一共大概50秒鍾。影片的最後一個一多分鍾的長鏡頭,表現的還是跑,全景,Doinel從岸上下來,跑到海灘上,繼續向畫面右方跑,鏡頭開始慢慢向右後方移動,搖。Doinel跑向大海,在海水中橫著向右走了幾步,卻回過頭向鏡頭走來,畫面定格並推向了他那雙迷茫、憂郁的雙眼,特寫,音樂和海浪聲仍在繼續,劇終。
這三個一組的長鏡頭,從視聽角度看拍得真是爐火純青,影片的配樂也十分到位。像這樣的影片,無論在哪年誕生,最佳導演獎都會有Truffaut的位置。
Doinel能看到大海,卻看不到自由。也許,爭取自由的代價,就是失去自由。

㈧ 如何評價電影《四百擊》

《四百擊》以處於叛逆期男孩的視角,真切的呈現出了殘酷冰冷的社會面相,這個男孩他所經歷的年少苦痛,在鏡頭質朴的呈現下顯得是那般的真切,毫無矯飾的真實將孤獨與迷茫的情緒渲染為人以觸及心靈的共鳴,更賦予了電影人物以呼之欲出的實態感,而簡潔朴實的敘事手法,更是形成了這部電影「新浪潮」主義的鮮明特徵,逃出囚籠奔向於大海的詩情,那開放性的結局無疑形成了電影為人遐想沉思的完美謝幕。 ——夢里詩書

㈨ 四百擊的敘事結構有什麼特點

〈四百擊〉的敘事結構特點是(採用非線性敘事結構)。

㈩ 四百擊的介紹

《四百擊》是由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執導,讓-皮埃爾·利奧德、帕特里克·奧菲、阿爾貝·雷米及雅克·德米等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於1959年6月3日在法國上映。影片講述了12歲的安東尼(讓-皮埃爾·利奧德飾)的青春故事。1959年特呂弗憑借這部影片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標志著「新浪潮」的作品被評論家承認。同時該片也是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中作者電影的代表作品,在電影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閱讀全文

與四百下是哪個電影流派的作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陸機器人女孩電影有哪些 瀏覽:968
現代版的狙擊電影有哪些片 瀏覽:392
九龍冰室電影粵語免費觀看 瀏覽:570
美團電影改簽票怎麼退 瀏覽:616
有個電影鬼片叫魔什麼的 瀏覽:816
鬼娃回魂電影免費看 瀏覽:991
百戰雄獅電影免費看 瀏覽:680
電影院50人包場多少錢 瀏覽:941
今日新鮮事好看的電影 瀏覽:353
怎麼發小電影給別人 瀏覽:968
搜索電影下載用什麼軟體 瀏覽:626
如何委婉的約別人看電影 瀏覽:849
一部普通的電影製作成本得多少 瀏覽:360
魔鬼司令電影手機免費觀看 瀏覽:28
請問在電影院看電影吃什麼最爽 瀏覽:275
好看的愛情電影動圖 瀏覽:632
好看的愛情電影現代的 瀏覽:436
關於黑道題材的好看電影排行榜 瀏覽:8
長春拍電影在什麼地方在哪 瀏覽:859
李易祥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