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精武英雄》已經過去25年,為什麼仍然被譽為最經典的武打電影教科書
首先個人理解的題目,問的應當是1994年由李連傑主演的那一版。
這一版本也是我本人心中還原陳真最經典的一版,原因有三:1、武打場面的設計具有極強的視覺感,動作極度瀟灑。2、李連傑處於顏值、武值雙巔峰狀態。3、作為動作片的代表,走出了中國,讓中國以外的人也知道了中國武術的魅力。
《精武英雄》是一部值得珍藏的武打電影,也是一部具有很強教育意義的愛國題材電影。
Ⅱ 影視劇中哪個演的「陳真」更經典有一個你肯定想不到
本文首發於doumiaomovie
作為經典的熒幕形象,陳真一直作為武藝高超、嫉惡如仇的民族英雄存在於人們的印象中。雖然陳真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武術家霍元甲的弟子,但和影視劇中的形象存在較大出入。從李小龍開始,梁小龍、李連傑、甄子丹、陳小春等人都曾在影視劇中扮演過這一人物形象。他們當中誰又更貼近你心目中的陳真呢?
1971年,嘉禾老闆鄒文懷把在美國留學的李小龍請回國內,出演《唐山大兄》,次年又請來大編劇倪匡為其量身定製《精武門》。
1972年,《精武門》憑借著300萬港幣創下香港電影票房記錄,讓李小龍一炮而紅,成為家喻戶曉的功夫巨星。這部電影也為李小龍揚名好萊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精武門》中,李小龍扮演的陳真率真而勇敢,武藝高強,當他得知師傅霍元甲遭日本人毒害之後,憤然獨闖空手道館,以一敵眾,把囂張的日本人打得七零八落!雖然最終手刃兇手,但卻被圍攻精武門的警察槍殺,英勇就義!
影片中,最經典的片段莫過於李小龍隻身挑戰空手道館眾武士。他憑借著一己之力,將不可一世的日本人統統打倒,十分解氣。尤其是手劈「東亞病夫」牌匾的一幕,更是烙印在無數國人的腦海之中!
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李小龍應該會塑造更多經典熒幕形象,但是相信沒有其他的作品能替代《精武門》帶給華語電影不可磨滅的印記。
1981年,梁小龍、米雪、黃元申主演的電視《大俠霍元甲》在亞視首播,轟動一時,梁小龍也憑藉此劇火遍香江。
1983年,該劇被廣東電視台引進內地,火遍大江南北,梁小龍扮演的陳真也迅速成為大眾偶像。該劇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也迅速傳遍街頭巷尾,還被拿到1985年春晚演唱呢!
1982年,梁小龍還出演過另一部關於陳真的電視劇,《陳真》,他扮演的陳真勇猛剽悍、行俠仗義,尤其是他那兇狠凌厲的身手讓無數中國人為之痴迷。
不過說實話,他在《功夫》中的飾演的火雲邪神的是個陰險狡詐的反面人物,跟陳真截然相反,讓曾經完美的形象有點減分。
2001年,梁小龍在香港與內地合拍的電視劇《陳真後傳》中飾演「陳真」,成為扮演陳真次數最多的演員,他也在該劇中以53歲的年紀成為年齡「最大」的陳真!
1994年,李連傑在電影《精武英雄》中扮演陳真。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與李小龍的《精武門》基本一致,都是陳真得知師傅霍元甲遇害之後,心生疑竇,並最終查明幕後的黑手是日本人。
接下來,陳真為了替師傅報仇,也為了挽回民族尊嚴,與日本人展開了一場「決戰」,憑借著高超的武藝與頑強的精神最終贏得比賽和尊嚴。
與李小龍的硬派功夫不同,李連傑雖然也是真功夫,但他更多地是中國傳統武術,一招一式瀟灑靈動,與李小龍硬橋硬馬的功夫套路大不相同:李小龍的武術更具實戰性,他的截拳道剛猛迅捷,一招制敵,融合了西方散打的技擊特點;
而李連傑是五屆全國武術冠軍,一招一式都是標准動作,具備更強的觀賞性,尤其在電影中進行過加工之後更加顯得灑脫俊秀。
可能這也是李小龍在西方世界更受認同,而同為功夫巨星的李連傑卻沒有在好萊塢闖出更大的名聲的原因所在。我們可能都會在心底幻想,如果李小龍跟李連傑來一場「關公戰秦瓊」該多麼精彩?
1995年,甄子丹在電視劇版《精武門》中扮演陳真,也給當時的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為武術武術世家,甄子丹的母親是太極拳大家麥寶蟬,所以良好的家庭環境下,甄子丹從小接觸中國傳統武術。
在11歲的時候,甄子丹又隨全家移民波士頓,他也從此迷上了自由搏擊。所以甄子丹的武術底子非常扎實,而且傳統套路與實戰技擊都很熟練,可以說深得中西武術精髓。
所以,在甄子丹飾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具「實戰」特色的陳真。在劇中,甄子丹也頻頻秀出好身材,一身肌肉,再加上高大的身材,讓人看見之後便心生畏懼。他甚至還在美國拿過武術冠軍。不知道,這樣的功夫跟李小龍相比又如何呢?
2010年,甄子丹在劉偉強執導的《精武風雲》中再次飾演陳真,但是這部片子口碑卻沒有電視劇的口碑好,究其原因,恐怕就是導演為了刻意渲染陳真的勇武過人,安排了太多的打鬥戲份。
甚至以一敵百,殊不知這樣「神話」式的安排不僅不和邏輯,更把一個鮮活有肉的民族英雄與觀眾抽離,顯得十分幼稚可笑!
當然,在影視劇中扮演過陳真的絕不止上面這四個人,他們只是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也是名氣最大的四個人。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演得不怎麼出名的「陳真」們。
2004年,內地功夫演員石天龍主演了一部陳真相關的電影——《重振精武門》。影片講述的是陳真在霍元甲死後重建精武門的故事,其間穿插了替師傅報仇、逃避追殺、為師妹復仇等情節,最終陳真憑借著高強的武功手刃仇敵,重建了精武門。
由於石龍天本身就視李小龍為偶像,而他的功夫套路也學習自李小龍,所以,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一招一式都帶著李小龍的影子,沒有形成獨立的功夫特色。另一方面,他個人除了演員的身份之外,還致力於推廣中華武術,特別是截拳道,是一個成功的武術教育家,他在電影中的陳真形象也逐漸湮沒在李小龍的光輝中。
2008年,由陳小春主演的《精武陳真》在廣東電視台首播。劇中陳小春主演陳真在霍家遇難之後原本想隱姓埋名,不問世事,沒想到國難當頭的背景下再次捲入中日之間的明爭暗鬥之中。
最終陳真放棄了狹隘的武術精神而選擇民族大義,投入到捐軀救國的時代洪流之中,將陳真的民族精神作了一次全面的升華。
與以往我們熟悉的那個吊兒郎當的小混混形象(韋小寶、山雞)不同,陳小春這次扮演的是一個民族英雄,可能自己的個性與角色的出入較大,陳小春在劇中表現的不是那麼自然,臉色一貫陰暗、憂郁,缺乏一種同仇敵愾的氣質,所以給大家的印象也不深刻。
2001年,吳樾先後在電視劇《精武英雄霍元甲》和《精武英雄陳真》中扮演陳真,跟扮演霍元甲的趙文卓搭戲。作為連續三屆全國武術冠軍,吳樾走的路子跟李連傑相似,不同的是,吳樾不僅武術底子扎實,他的表演功底同樣經得住考驗。1997年,吳樾以全國表演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更以第一名成績成為國家話劇院一員。可以說,他的功夫和表演都是出類拔萃的。
按道理,他的功夫演藝之路應該比任何人都順暢,事實卻並未如此。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部立得住的作品,在這兩部劇中,初出茅廬的他不僅要跟同是功夫巨星的趙文卓PK功夫,更要跟梅婷、於榮光等「老」戲骨PK演技,很難讓他出彩。他飾演的陳真也沒能從李小龍、李連傑等人的經典形象中跳脫出來,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也非常有限。
最後一位,是鼎鼎大名的周星馳。大家或許開始懷疑了,看過那麼多星爺的電影,好像他並沒有扮演過陳真。的確,星爺在電影中沒有「直接」扮演過陳真,他唯一一部「飾演」陳真的電影就是《喜劇之王》。
影片中,他飾演一個醉心表演的龍套演員尹天仇。片中有一個跟陳真相關的情節,就是他拚命拉著街坊老太太、小孩子來看他表演的話劇,其中有一幕就是在柳飄飄(張柏芝飾)演的《精武門》。這個橋段也被認為是星爺在向李小龍致敬,結合了星爺一貫的無厘頭風格,雖然不是故事的主線,但是足以讓人銘記。
Ⅲ 熱血動作電影《陳真》橫店開機
情懷再續 全面升級 硬核國民恩情再現
功夫是一種力量,愛國,同樣也是!
我會讓你們知道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
記住我叫~陳真!!!
開機儀式
由浙江齊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北京世紀熒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杭州佰沐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東陽仙耀影業有限公司、昆明華飛影業有限公司、成都弘武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浙江大有可為影業有限公司承製,香港著名動作明星陳國坤主演的動作電影《陳真》
出品人周煜輝(艾倫)、吳凌霖,聯合出品人李飛、朱敏、張星闌、劉牧溪、程國強、竇一平、王易卓,導演朱仙,香港著名動作明星陳國坤,新生代演員呂艷蓓、張永華、王宏哲、張姝陽、孫盈藝、阿諾、查振、馬群雄、外籍演員馬威等悉數到場。
劇情闡述
電影《陳真》講述了民國時期,陳真在為師傅霍元甲報仇後,被日軍追殺,陳真為了不連累精武 體育 會的兄弟們,毅然赴死,後被同盟會成員出手解救秘密帶往天津,獲救後的陳真加入同盟會,在萬國忠的帶領下跟和日本人合作的何進良將軍為首的軍閥力量展開了一系列的較量。
這部戲故事情節述說完整、跌宕起伏、圍繞主線,讓人物形象表現的更加淋漓盡致。給人不僅僅是動作上的視覺享受,同時也給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在面對外敵侵略時,是賣國求榮?是甘受凌辱、受人欺壓?還是粉身碎骨、捨身取義?通過影片展現了陳真愛國主義精神與日本軍國侵略者嘴臉所形成的鮮明對比。在與日本人交手決斗時,以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展示了中華不屈的強人精神,真正的洗刷國恥,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我們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
實力演員陳國坤重磅加盟
本片男一陳真由陳國坤飾演,其憑借《李小龍傳奇》的男主角,成為第一位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放電視劇男一號的香港演員。陳國坤老師的出演,為影片品質提供了強大的保障。
先來一波劇照飽飽眼福
本部影片很好的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愛國,是需要更多中國人的團結,讓人民覺醒,讓侵略者看到中國人團結的力量,只有我們中國人團結,才是一切力量的根本,才能把侵略者趕出中國。電影《陳真》後續也將會有多個系列網大,讓我們一起期待本片的上線。
Ⅳ 《精武英雄》已經過去25年,為什麼仍然被譽為最經典的武打電影教科書
《精武英雄》的好評來源於觀眾對港片的熱愛,也來自於對李小龍的回憶。
香港武俠片對於整個香港電影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香港武俠電影代表了中國武俠電影最為輝煌的一部分,它也是華語電影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這些影片中產生出來的一系列影片、演員和電影人都在電影史上書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以看到《精武英雄》在很多地方有模仿《精武門》的痕跡。在道具上李小龍版本的雙截棍雖然在94年李連傑版本的《精武英雄》中換成了軟皮帶;在服裝上李小龍穿的中式對襟短打衫在李連傑版本中被改成日式學生裝;在劇情設置上李小龍版本的陳真生死未卜,李連傑版本的陳真給了一個陳真假死的明確結尾。
可以說《精武英雄》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陳真這個角色IP和李小龍這個演員IP的成功。
Ⅳ 精武英雄後陳真是否死了
精武英雄電影中的陳真沒有死,而是替師傅報仇以後出國了..而在83年的霍元甲中的陳真是被亂槍射死的.可在現實當中,,並無這個人物,而是83年霍元甲的總導演徐小明,為了使電視劇的劇情更有武打的特色,所以,才把陳真這個歷史中的虛構人物搬上了熒屏.
霍元甲是1900年,清末民初時期的一代武術宗師,當時正是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之時.
霍元甲死後,是他的兒子霍東閣為父報的仇.
建議樓主不妨看一看<津門大俠霍元甲>這部歷史小說,作者是根據霍元甲師傅的後代子孫的部分口述所編寫的,小說的內容非常貼近歷史.
Ⅵ 《道士下山》:不折手段稱不上光彩,初心不改才是真俠士
去年暑假和朋友去看了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道士下山》,本來我以為是一部純粹的武俠片,可看完全劇,發覺里頭蘊含的道家和禪宗哲理甚多,宛若一部充滿禪意的功夫片。
現如今又看了下這部電影,就來淺淺談談它吧。
影片講述王寶強演繹的不諳世事的小道士,因為鬧糧荒離開道觀下山,經歷一系列事件後領悟到「不折手段非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的道理,從而改變人生的故事。
01
開始時,小道士何安下以為和師兄們比武勝了,就可以留在道觀。可是師傅一句你真的贏了?那就下山。讓憨憨傻傻的小道士懵了,引起了師兄們的一陣大笑。師傅說,一門之隔,兩個世界。讓小道士下山討糧,領悟真諦。
後來小道士來到了民國時期的大上海,由於肚子太餓,他碰到了出山以來的第一個師傅,這個就是以范偉演繹的西醫大夫,其中記得有段台詞特逗。
小道士說:「我真的是孤兒!」西醫大夫說:「真是孤兒?」小道士答:「不信我叫你爹行不行?爹!」
看著王寶強那股傻笑的表情,頓時觀眾都笑了。范偉演繹的西醫,是一個悲劇。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且也會為了得到想要的放棄其他。他為人刻苦努力,掙得錢有一半給了他的弟弟道融(由吳建豪飾演),討了一個漂亮的媳婦兒。
可是,人心總是隔著肚皮,自己的老婆背著自己去偷情,他自己最後也被自己的弟弟害死。 人生那麼苦短,真映襯了時下時髦的一句話:且行且珍惜。
小道士知道自己的師娘(由林志玲飾演)在和二叔道融偷情。苦於自己沒告訴師傅而讓師傅被二叔害死,他想到要是早點兒告訴師傅師娘偷情的事,師傅會不會就不會死?他內疚自責,好心勸說師娘不要在和二叔來往,結果二叔搬進了師傅的房子,他們不聽小道士勸,最終被小道士殺死。
關於林志玲演繹的師娘,唯美有餘,風韻猶存。她自己有時候也會想,自己和道融偷情是不是錯誤,可是,也許她還是不滿足現狀,控制不了世俗的情慾,導致最終自己的死亡。
02
道融和他哥哥剛好相反,學的是中醫,可是從小看不起自己的哥,自己也不努力,典型的紈絝子弟。吳建豪把道融演繹的很娘炮,學了幾首戲劇,游手好閑的他,敗家的把祖宗留下來的中醫葯店賣了,背著自己的哥哥去和嫂子偷情。
我不明白道融的內心世界到底是怎樣的瘋狂狀態。他一方面打心眼裡瞧不起開西醫的哥哥,但是哥哥卻刻苦努力賺的錢比他多。他整日的游手好閑,最後還欠了一屁股債。當他得知自己的哥不會再在寄錢給自己。他竟然怒火中燒,下毒害死了自己的哥。
是的,他是嫉妒自己的哥哥的,哥找了一個漂亮老婆,他佔有之,哥留下的大部分錢財,他也佔有之。他是恨他哥哥的, 一個人嫉妒過了火,自然而然就生出了恨的種子。得知自己無法在靠過寄生活,種子最終變成了邪惡。
於是,我們當看到他死的時候,是沒有一點難過的。影片有一點我是不懂的,小道士為啥會連自己的師娘也害死呢。當二叔和師娘在船里游弋大湖時,他鎖上了船門,且砸成了船。師娘在沉船水裡呼喚救命時,小道士游到了沉船身邊可最後還是游離開了。也許,小道士覺得師傅的死,不僅僅是二叔的錯,師娘背著師傅偷情也是害死師傅的兇手。
其實,小道士是可以在水裡救師娘的,他沒那麼做。然後夜裡眼睛一閉上,滿腦子都是師娘救命掙扎的畫面。小道士陷入了無比的痛苦折磨中,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做的對還是錯。於是,他跑到了一座禪寺,拼了命的拜佛,藉此消除心中的壓抑及苦楚。
如松禪師(由王學圻飾演)出場,大呵斥道你這么做你以為是為善?還是你在為惡?小道士痛苦異常,他本來心中認為,他們害死了師傅,他就要殺了他們替師傅報仇,覺得天經地義。可是當自己這么做了,卻感覺沒有心了。他懇求如松大師給他心,如松說他的心丟了,要去自己尋找。於是乎小道士又去找尋自己的心去了。
03
小道士在找心過程中,回到了師傅開的葯店鋪。這時候,一個武學高手(由陳國坤飾演)來到葯鋪買葯酒。原來這個高手是太極拳門下弟子趙若冰,陳國坤演繹的他,英俊魁梧,心地善良。
原來他考慮到接下來和師傅比武,怕師傅會受傷,就提前給師傅買了葯酒。會為別人考慮的人往往心地善良。但是,人心難測,他的結局也是一出悲劇。他表現了一手好武功,當小道士要求學這門功夫(即猿擊術中的絕學之一九龍璧合),他毅然決然教給了小道士。由此可見,此人心胸寬廣,不小氣也不吝嗇。
其實,全劇中,我蠻欣賞喜歡這類俠客的,心胸坦盪為他人著想。但是, 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未必同樣對你好。有些人,心是捂不熱的,也不是靠你的仁慈就可以捂熱的。 你苦苦把他當作你的師傅,但你的師傅卻根本不把你當徒弟。待人真誠,單純善良的人,在武俠世界裡往往不多。可惜的是,他最終被陰險的師傅害死。我心裡那令人欣賞的俠客,就此逝去。
04
小道士是全場目睹了趙若冰和他師傅彭致皓彭師傅的打鬥全過程。彭師傅(由元華飾演)在這場比武中,把陰險狠毒老奸巨滑舐犢情深表現的淋漓盡致。徒弟的一再承讓,再這位師傅眼裡根本就是一個屁。
當發覺自己徒弟偷學了自己的九龍璧合絕招時,暗地裡怒火中燒。本來徒弟都已經道歉說了對不起,師傅卻佯裝不生氣。趁著徒弟對彭師傅的放鬆警惕,彭師傅背後卻給了自己徒弟一刀。
往往這種人是最最可怕的,他佯裝善意,暗地裡卻不懷好意。什麼師徒情,後面交代的師兄弟情誼,比起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所謂的情誼都是可以拋去的。
這是影片出現的首場打鬥場面,由於是3D效果,打鬥看起來恢宏大氣,各種吊鋼絲武俠特技,應有盡有。
小道士雖然目睹了全過程,但是自己卻偷偷回到葯店去了。
後來又碰到了小彭(由房祖名飾演)即彭師傅的兒子趙若冰的師弟,來給自己的老爹買葯療傷。在他們結實過程中,影片發生了一個奇怪的鏡頭,他們吃了含毒的肉食,心變得邪惡了,樣子也出現了特大特醜陋的面貌,也許導演是想借醜陋的樣貌表現邪惡的心。
影片旁白也交代,這是小道士第一次找到了心,可是卻是一顆惡心。他們蓬頭垢面樣子滑稽的大搖大擺提議去搶附近道廟的一箱錢財。結果不言而喻他們碰了壁,碰到了頂尖太極高手,且把他們兩位身體里的毒素解除了。
05
我們先不提那位頂尖高人,先說說這個小彭公子。房祖名把彭公子這個反派演繹的還是比較到位的。彭公子武功不如同門師兄趙若冰,為人懵懂莽撞,整日渾渾噩噩過活。
由於佔了自己是太極掌門人的兒子這一關系,且老彭為人偏袒心胸險惡,由此培養出來的兒子也就不會好到哪兒去了。武功低微不說,自然而然就嫉妒起武藝高強的趙若冰。
當他親爹告知他趙若冰已死消息,不知道心中有多麼高興。明明知道是自己爹害死了無辜的人,他不但沒有斥責他老爹,而且還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可見他的內心和他老爹一樣邪惡。
影片最終有個遺憾,小彭公子他老爹為了他而自殺贖罪去了,他自己的結局影片卻做了模糊處理,不知道最終哪兒去了,反正最後沒死就對了。
好歹交代一下啊,不然你讓房祖名情何以堪哎呦喂。其實,本劇從開頭到結束前的二十分鍾都是好的,可最後那二十分鍾所謂的最終決斗,它還能稱之為最終?結局處理的簡單,而且有虎頭蛇尾之嫌,我認為這是影片最大的敗筆。
06
不喜勿噴,我們提到了那位頂尖高手,也就是袁擊術傳承人周西宇(由郭富城飾演),不得不承認,郭富城演技相當到位。
他的一顰一笑都是那麼逼真,扣人心弦。三個造型各具特色:青年道士裝扮的正義,參軍打仗軍裝扮相的霸氣,中年歸隱小道廟道士裝扮的溫柔。他有著習武之人所崇尚的品質:大愛、寬厚。
小道士及查老闆(由張震飾演)都是被他從迷失的邊緣拉過來,並最終走上了正路,有了自己的活法。他有著高超的武藝和境界,只是對於壞人,你對他寬容和忍讓是沒用的。
由於他的沉默和對於壞人的寬容,最終導致他被小彭公子槍殺。
先說說周西宇在道廟里用內力逼出了小道士和小彭公子的毒,這時候小彭公子逃跑了,小道士卻留了下來。小道士臉皮倒是厚的很,硬要周西宇教他功夫。可是周西宇卻說他此刻連拿掃帚掃地的資格都沒用,他讓好好去找尋自己的心。
這段期間,小道士有了三千煩惱絲,對於自己的行為困惑甚至迷茫。他碰到了一個有夫之婦王香凝,為了幫她懷上孕,他和她做出了媾合之事,並因此還愛上了她。
旁白說這是小道士第一次動了情。他把苦惱之事告訴了周西宇,周西宇問他地上落葉掃的完嗎?小道士說永遠掃不完。周西宇就告訴他, 人的煩惱也像那地上的落葉永遠掃不完一樣,正因為掃不完,但我們還是要日復一日的掃,這樣落葉會慢慢變少,就像人的煩惱也會變少一樣。 小道士像似明白了什麼,他果斷答道他要拜周西宇為師,努力學習武藝。他什麼都不去想了,也不去在意那個讓他魂牽夢繞的王香凝了。
周師傅說了一句,你會做到不離不棄嗎? 小道士說,不離不棄。 於是,他下山後的第二個師傅出現了。
小彭公子逃跑後,和他老爹說起了周西宇的事,周西宇行蹤至此暴露。在一個下雨晚上,老彭找到了周和小道士。於是一場精彩紛呈的武打動作畫面又出現了。
影片的動作戲倒是有些特色,片中元華先後跟陳國坤、郭富城和張震有打鬥戲,動作設計比較誇張,有許多令人稱奇的功夫畫面。
比如他們站在電線上對決,隔空利用太極拳打碎物體,利用內力吸引井水、落葉,橫掃向對方。後面張震飾演的查老闆也是一個隱居的高手,在後巷中和青幫會打鬥的群戰戲,他手腳如風,也打地乾脆利索。
07
主角王寶強的打戲雖多,但基本屬於雜耍喜劇類型了。周師傅和老彭大反派的對決,以周西宇獲勝。通過這場比斗,周終於決定把袁擊術絕學傳授給小道士。
那邊,老彭受傷暈倒在家,再替父親拿葯過程中,小彭公子發現了槍。於是這個魯莽沖動的小反派,槍殺了周西宇。
那個夜晚,三聲槍響,周西宇被槍殺。就那段鏡頭,看的我眼淚都快流了下來。
我覺得影片最感人的就在郭富城演繹的周西宇臨死前的表現。 悲鳴的音樂緩緩響起,小道士憤怒的嘶吼,周西宇臉上的疲憊,眼神的渙散,沒有恨意的樣子,緩緩閉上的雙眼,依舊痛苦不止卻無聲言語的樣子,看的讓人心碎 。
一代大俠客,待人不離不棄,真心實意。你仁慈的放過了他們,他們卻不領你的情。周西宇努力遠離恩怨,最終卻死於恩怨。
這讓小道士明白:江湖人,永遠遠離不了恩怨。
周西宇要求小道士帶他去找查老闆,可小道士不知道查老闆是誰。問師傅,師傅已經奄奄一息。小道士沒辦法,只好去找如松大師。如松用瓢水澆醒了周西宇,這時候的周處於最後的死亡前刻。
小道士說師傅心裡還有一件事牽掛著。大師把瓢擲於地面,瓢在打轉,說了一段禪理:
周西宇告訴大師他最後的心願是想見見查老闆…如松大師俯下身子看著他,淡淡笑道:你的心難道看不到他嗎?這時候電影給了周西宇一個特寫的鏡頭。
只見他抬起頭望向虛無的天空,突然開懷的笑了,原來他的心看到了查老闆,周西宇直到此刻終於死去。可到死他都沒告訴傻徒弟兇手是誰。但是小道士卻能猜到是太極門的掌門老彭。
我想,周西宇顯然是太仁心了,他不願自己的徒弟替他報仇,他不願再在出現江湖恩怨。可是,他哪裡知道, 壞人的猖獗,就是因為好人的沉默。
影片旁白說如松還是告訴了小道士查老闆的去處,讓他去最大的戲院就能找到。
查老闆是張震飾演,雖然在本片中出場時間稍後,但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查老闆和周西宇是在二戰時期認識,那時候的周西宇顯然是被自己的師兄老彭給逼走了,但是沒有心灰意冷,依舊刻苦鑽研武藝。這時候的查老闆卻一心想著死,他惱怒自己出身是個孤兒,從沒人疼愛。
周西宇把他拖到河水裡打醒了,並說人不能這么意志消沉。後來周西宇教了查老闆袁擊術絕學中的日系,周自己學了月系。
兩人在大山深處結下了不同尋常的感情。也許看到這兒,我們會覺得熒屏里的這兩位,感情曖昧。用時髦話說他倆像似一對基友。最終他們學成了武藝,在分別之際,周西宇對查老闆說:我們不離不棄。
08
小道士找到查老闆,並且說自己師傅周西宇被人殺死了。查老闆表現的蠻有大俠高手的風骨,為人不迂腐。張震似乎把他演活了,武功高超,但是善惡分明。
對於壞人,不是選擇寬容,而是制裁或者消滅。因為寬容壞人,只會使他們去害更多無辜之人。對壞人的寬恕就是對好人的殘忍。
以前對於張震這個演員我不太了解,但是他演繹這個查老闆角色,卻塑造的挺成功的。查老闆問誰是兇手,小道士說肯定是老彭,因為他之前來找師傅尋仇過。查老闆有一段感慨的話:
查老闆來到戲院,打算暫時謝幕。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軍閥頭子也是黑社會青幫會老大趙笠人(由林雪飾演),這位軍官,典型的舊社會偽善為惡欺良百姓面孔。他發現查老闆不給他面子,於是叫囂了一群黑社會手下,在巷道里上演了一場群戰。
功夫場面雖然誇張了,但是效果好,查老闆表現的游刃有餘,動作嫻熟,乾脆利索。把一代武學大師表現的酣暢淋漓。
故事在最後時光,查老闆回憶了以前和周在一起的種種。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說好的不離不棄,可是周西宇卻先他而去。查老闆內心是有傷痛的,他找大反派老彭決斗,就是為了替周西宇報仇。影片安排最後的決斗,顯得有些蛇頭鼠尾。
因為全片看下來,無論是元華與陳國坤的打鬥,元華與郭富城的比武,張震的巷道群戰,都比最終元華與張震的終極對決來的好看多了。
也許是前面表現的武俠場面太過恢宏雄壯了,以至於導演組在拍攝最後決戰打鬥場面就顯得很是蒼白。總之個人很不喜歡最後的決斗。
趙笠人最終被查老闆所殺,結束了罪惡的一生也算是報應。說到這兒不得不提影片中又有一處敗筆了。
09
大反派老彭與查老闆選擇運用意念力比斗。在最後階段,突然老彭安排手下襲擊查老闆,意念力發動人是不能受到外界干擾的。影片表現兩位意念比斗時,畫面突然出現大反派一個徒弟用長槍劃斷了查老闆的脖子。
導演表現這一段無非想證明老彭的陰險心理,但是我的天,查老闆竟然被壞人用長槍劃斷了喉嚨,可是意念消失後,查老闆竟然一點重傷都沒有。這是為了什麼?不覺得有點多餘嗎?你好歹也可以用特寫的慢鏡頭表現查老闆在最後被抹斷喉嚨時刻身子稍後偏移出去長槍沒劃到,然後再讓查老闆瞬間還原到原來位置也好啊。
但是你安排查老闆被抹喉嚨這橋段,我們也是醉了,到頭來人壓根沒事不說,你這么拍攝,不就是一次典型敗筆了?
影片最後以陳凱歌式的一番說教為主了。說人生就好似下山上山,領悟大道的真諦,就是要有容納百川的胸襟。最後對「不折手段非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 」做出了解釋,使得影片最終升華。
影片音樂恰到好處,感覺很好。一貫繼承了陳凱歌拍攝的大氣,雖然最後的決斗不甚精彩,且有幾處敗筆,但是還是值得一看的武俠華語片。
我不曉得你看過後有什麼感想,我只是想告訴你我的觀後感。我不知道你看到郭富城飾演的周西宇死前那段表現會否感動,我只想說也許我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我他媽最後隱約還流下了一種心碎的眼淚。最後的人生道理也很勵志。
正如最終所講, 人的胸襟要容得下天下,如百川萬物、瀚海星辰。
寫在最後的話,再次看完這部電影,又感動了一回。江湖恩怨就似現在的社會,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我們善良,正義,包容且心懷感激,人人都可以是俠士,人人都可以受人尊敬。不折手段稱不上光彩,初心不改才是真俠士。
Ⅶ 李連傑十大電影,《方世玉》第7,《黃飛鴻》不是第1
李連傑,功夫皇帝,古裝武俠第一人。素來以動作舒暢,作為大陸第一位在港片打出一片天地的演員,李連傑貢獻了太多經典電影,那麼他的哪部電影最為經典,最能代表本人的搏擊風格呢?
應廣大讀者的要求,叉叉對李連傑的46部電影進行盤點歸納,總結出10部李連傑最為經典的作品,帶諸位回憶李連傑的巔峰時刻,廢話少說,咱們這就開始盤點 李連傑十大經典電影 :
第10名:中南海保鏢(1994)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7.7
目睹殺人事件的Michelle遭到殺手追殺,為此未婚夫特地與大陸取得聯系,請求中國特警正陽前往香港保護Michelle的安危,由於性格習慣的不同,兩人由剛開始的不理解到之後的暗生情愫,就當二人感情日漸牢固之際,殺手已悄悄接近了他們……
相較於古裝片,李連傑的時裝動作片較為冷門,但影片中的李連傑打出的動作令人賞心悅目。《中南海保鏢》結尾處李連傑與皺兆龍在煤氣泄漏的條件下屏氣大戰讓人大呼過癮,。
與緊張刺激的動作戲相比,《中南海保鏢》的文戲同樣被人津津樂道,李連傑面對鍾麗緹的熱情奔放展現出的剋制、拘謹仍讓很多觀眾不能忘懷。
話說李連傑身著警服是真帥啊。
第9名: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1993)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7.8
幼年的張無忌目睹了父母被六大門派逼死的慘狀。由於身中寒冰掌,張無忌自幼體弱多病,一直受同門師兄弟欺辱,卻不想因禍得福,他獲得世外高人的絕世武功,在明教聖女小昭的協助下,張無忌更是掌握了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心法」。與此同時,蒙古郡主趙敏企圖利用六大派來殲滅明教,幸好張無忌及時識破了趙敏的陰謀。
除了天馬行空的武打場面,《倚天屠龍記》對原著情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張無忌不再是憨傻直男而變得腹黑無比,周芷若和宋青書關系曖昧等等都令金庸迷大跌眼鏡。片中戰鬥力、一柱擎天等 搞笑 情節至今讓人捧腹。洪金寶叫李連傑打太極拳,黎姿、邱淑貞、張敏等各種類型女星的參演令觀眾大飽眼福,頗高的 娛樂 性使這部影片不失為一部佳作。
第8名:新少林五祖(1994)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7.8
康熙年間,洪熙官一直不滿清廷統治,不料師兄馬寧兒被朝廷收買,洪熙官全家悉數被害,雖然殺了馬寧兒,可洪熙官和兒子文定早已無家可歸。洪熙官父子與江湖行騙的紅豆母女碰巧寄住在當地富商家中,鬧出不少笑話。少林突遭朝廷屠戮,為防寶藏被朝廷奪取,主持將藏寶圖紋在五個孩子後背,並告知洪熙官一定要保護這幾個孩子。怎料馬寧兒未死,更是變成了渾身是毒、刀槍不入的怪物,他攜大隊人馬殺向了五個孩子。洪熙官父子與其展開了大戰。
《新少林五祖》兼顧了喜劇和動作元素,李連傑耍起奪命鎖喉槍可謂行雲流水,而計春華飾演面容潰爛的馬寧兒嚇壞了不少觀眾,王晶靈光乍現出演的方世玉,更不要提邱淑貞驚為天人的盛世美顏了,這形色各異的人物貢獻了不少看點,至今看來《新少林五祖》不失為一部 娛樂 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劉松仁扮演的紅花會總舵主陳近南出場頗為帥氣,可沒過幾分鍾就被馬寧兒殺青戲份,至今仍為不少網友提供著 搞笑 梗。
第7名:《方世玉》系列(1993)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7.9
本是富家子弟的方世玉為人放盪不羈,城中富商雷老虎舉辦比武招親,本著湊熱鬧態度的方世玉前去比武,可突見新娘是個醜女,方世玉故意認輸,逃之夭夭。其母苗翠花自認臉面無光,便女扮男裝贏得了比賽,卻不知獲得了雷老虎妻子李小環的芳心。就當母子二人准備新婚跑路之時,方世玉的老爸方德出現,而且還引來了清兵的追殺,事情變得越來越熱鬧了。
作為李連傑成立公司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方世玉》可謂傾注了李連傑大量的心血,李連傑試圖通過玩世不恭、風趣幽默的方世玉來打破大眾對他古板保守的一代宗師形象。兩部《方世玉》都貢獻了不少笑料,而第一部劫法場和第二部的板凳大戰的動作設計仍是創意十足,天馬行空。
《方世玉》與《黃飛鴻》截然不同的性格做派,成為李連傑電影中最為重要的兩個電影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年僅19歲的趙文卓扮演的反派九門提督讓他一炮而紅,之後更是接替李連傑拍攝了數部黃飛鴻電影,成為年青一代動作演員代表。(可惜現在一直無法出頭)
第6名:《給爸爸的信》(赤子威龍)(1995)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7.9
大陸公安鞏偉受上級指示來到香港進行卧底任務。在一次黑吃黑的爭斗中,鞏偉救下女警香港方逸華,方逸華得知鞏偉真實身份後,帶領鞏偉兒子至帶到香港尋父。卻不料,鞏偉身份暴露,犯罪集團老大與鞏偉父子在游輪展開大戰。
動作演員沒有演技不好似乎一直是演藝圈的普遍共識,而李連傑在《給爸爸的信》中面對妻子身亡、被逼殺兒子的幾場戲能觀眾 情感 產生漣漪,可見其文武雙全(李連傑更是憑借《投名狀》第27屆金像獎最佳男主)
作為童星出身的謝苗,功夫扎實,與李連傑的幾次合作都貢獻了經典作品,表演搶眼不搶鏡,令觀眾記住了這個母親亡故,父親遠走的堅強男孩。在武術指導元奎的設計下,反派於榮光的「袖裡乾坤」,李連傑極盡華麗的警棍搏擊,片尾李連傑父子與於榮光、鄒兆龍、盧惠光的大戰都令人眼前一亮,如今的動作片很難再看到如此神仙的陣容了。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7.9
明朝末年宦官專權,百姓苦不堪言,張君寶與董天寶自幼在少林寺長大,因在達摩院修行選舉中與師伯發生矛盾,被逐出師門。君寶天性散漫無拘無束,天寶急功近利,嚮往權力。不同的性格決定了兩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君寶結交了江湖義士,天寶巴結宦官,不同的地位決定了兩兄弟勢不兩立,兵戎相見。
位主角天寶與君寶兄弟的羈絆是推動整個故事的主線,兩位人物的武功風格正好襯託了各自的性格,君寶柔中帶剛,天寶剛猛無比,袁和平「天下第一武指」的名號絕非浪得虛名。
相比於《黃飛鴻》,張三豐更具一代宗師風范,大徹大悟出太極,在亂世救百姓於水火,李連傑打出的太極拳神采俊美,行雲流水,如山水油畫令人流連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錢小豪扮演的天寶過於搶眼,天寶為了夢想拼搏,不服輸的人物性格得到了不少觀眾的共鳴,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是讓角色入木三分,導致錢小豪搶去了李連傑主角的風頭,這也是《太極張三豐》排名較低的原因。
第4名:《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1992)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 豆瓣評分:8.5
厭倦了江湖腥風血雨的令狐沖本計劃和小師妹以及華山派兄弟退隱江湖,但在途中,一個驚為天人的美貌女子引起了令狐沖的注意,兩人飲酒吟詩甚是投機,令狐沖卻不想這美女正是練就了「葵花寶典」屠戮生靈的魔頭東方不敗,令狐沖要在愛情和道義之間做出艱難抉擇。
美酒寶劍,少俠佳人,《東方不敗》正是無數人心目中江湖的樣子。說是武俠片,但是故事內核卻是令狐沖與東方不敗曖昧關系的戀情,東方不敗是男是女,結局到底怎樣都成為至今仍被影迷討論的問題。
結尾東方不敗的綉花針大戰令狐沖、任任我行等眾高手的片段更是驚為天人,如果不是劇情殺,戰鬥力天花板的東方不敗又怎會被令狐沖刺中,落魄墜下黑木崖,顯然《東方不敗》成就了林青霞,林青霞成就了《東方不敗》,就算是關之琳、林嘉欣兩大美人在林青霞面前也氣場全無。
即使放在武俠電影排名中,《東方不敗》也是神一般的存在。按照豆瓣評分,《東方不敗》本應具有進入前三的資格,但奈何觀眾將目光都聚焦在林青霞扮演風華絕代的東方不敗身上,李連傑的令狐沖反倒成了陪襯,《東方不敗》成為李連傑最尷尬的代表作,因此與前三甲失之交臂。
第3名:《少林寺》(1982)
動作技巧: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8.2
隋朝末年,小虎子一家遭到王仁則追殺,小虎子被少林寺僧人救起。為替父報仇,小虎子決心學習少林武功,他剃度出家,法號「覺遠」。在練武期間,覺遠認識了牧羊女白無瑕,二人互生情愫。可由於武藝不精,覺遠刺殺王仁則失敗,受到打擊的覺遠決定潛心學習少林功夫,在習武過程中,覺遠也悟得了人生的真諦。
按照評分和鏡頭技巧,《少林寺》是無法進入前三的,但是叉叉把《少林寺》排在第3名,全因為《少林寺》對華語武打片有無可比擬的影響力。作為李連傑最為重要的作品,大陸香港第一部合拍片的《少林寺》弘揚了少林文化,掀起了功夫狂潮,在當時票價不到1毛錢的年代創造了1億的票房!可見其有多麼的萬人空巷,也造就了60—80後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現在回看覺遠遁入空門與牧羊女斬斷情愫的橋段仍令無數觀眾刻骨銘心,《牧羊曲》也成為李連傑電影的一大遺憾。
第2名:《黃飛鴻》系列(1991)
動作技巧: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8.2
清朝末年,廣東佛山武師黃飛鴻不忍洋人在國土橫行霸道,遂在自家寶芝林醫館教人武功,以自己微薄之力自強救國。清廷腐敗昏庸,黑道欺行霸市,異教暗流涌動、洋人虎視眈眈,各方三教九流讓黃飛鴻知道僅憑自己無異於螳臂當車,一個人的力量終究難抵 歷史 的車輪……
而第二部,李連傑與甄子丹的巷道布棍大戰讓《黃飛鴻》的動作觀賞性幾可封神,足以屹立武俠動作之巔。
當然這里的《黃飛鴻》系列特指的是前三部電影,之後的趙文卓版的第4、5部就暫且不提了。什麼是一代宗師,國之俠者,看過《黃飛鴻》你就知道了。
第1名:《精武英雄》(1994)
動作技巧: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8.5
《精武英雄》故事改編自《精武門》講述了海外留學的陳真回國替師傅霍元甲報仇的故事。
恭喜《精武英雄》以微弱的優勢擊敗《黃飛鴻》名副其實的神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精武英雄》是最完美的華語動作片,作為CCTV6的鎮台之寶,無論從劇情還是情節推動都無懈可擊。無論放到任何時代,這都是李連傑乃至整個華人圈最棒的電影。片中李連傑分別對戰錢小豪、倉田保昭、周比利的三場武打戲堪稱教科書。
與錢小豪的比武中,李連傑使用拳擊擊敗了錢小豪的霍家拳,兩人的技藝是中國武術與西方搏擊的碰撞;而倉田保昭與李連傑的對決更多的是探討武術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在陳真對付「機器人」藤田剛時,則是最簡單直白的廝殺。
最值得肯定的是《精武英雄》解決了功夫片「為打而打」的問題,電影為什麼出現搏鬥都缺少一個令觀眾信服的成因;在文戲的編排上,《精武英雄》絲毫不含糊,陳真與光子的感情戲也是不少觀眾心中的白月光,在各方面《精武英雄》都是超越了李小龍前作的巔峰之作!
結尾
在進去千禧年之後,由於年齡的增長,李連傑的電影質量逐漸下滑,而在好萊塢拍的幾部電影過於暴戾,有失李連傑一代宗師,行雲流水的動作語言,導致了很多人越來越認為李連傑「正氣散盡,戾氣盡露」,但不可否認李連傑在80、90年代所貢獻的武俠經典,成為華語影史不可磨滅的印記。
我是叉叉,咱們下周日再見!!!
Ⅷ 有個電影是陳真的師傅被霍元甲打敗了!然後陳真想報仇!最後拜霍元甲為師傅!這電影是什麼
不是電影,是陳小春版《精武陳真》2008
上世紀30年代,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中原。一時間狼煙四起,民不聊生,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是時,一代宗師霍元甲溘然長逝,其弟子陳真(陳小春 飾)隱姓埋名,帶著霍家唯一的傳人霍東覺(郭聖然 飾)一路北上,投靠在北平開設武館的方家,心中時刻不忘重振精武館。時方家的威武館為聯盟紗廠擔任保鏢,因紗廠與日本人開辦的泓口道場發生齟齬,方家武館被迫捲入其中,劍拔弩張。陳真多次暗中幫助,其身份也慢慢公之於眾。
國仇家恨,生死存亡。在這個大時代背景下,陳真無法再固守重振精武館的狹隘理想,必須為民族振興奮身不顧……
Ⅸ 大俠霍元甲中龍海生是怎麼死的
《大俠霍元甲》裡面的龍海生是被陸大安和劉震聲一起殺死的。
龍海生來到精武門,揭開匾,卻是「東亞病夫」,龍海生暗想王熙文陷害自己,眾人見此憤怒。
接著陳真出現,將門口日本人閃電般殺死,進入精武門,要眾人出去,自己和龍海生解決。龍海生原不是陳真對手,陳真告訴他匾上四個字是說龍海生自己的。
龍海生譏笑陳真如此是在毀掉精武門,自感皇帝夢破碎而陷入癲狂的龍海生將一直貼身保衛自己的「四大高手」殺死,並說這些都是陳真殺的,不想自己卻被陸大安和劉震聲殺死。
(9)陳真替師傅報仇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大俠霍元甲》劇情介紹
天津靜海縣霍、趙兩武林世家,因爭執誰是秘宗拳的正宗而要舉行比武。霍家四子霍元甲(黃元申飾)因從小體弱多病,父親讓他棄武從文,但元甲每日旁觀父兄練武,日久竟自研出「迷蹤拳」,並在比武之日使出「迷蹤拳」打敗了仇家程天嘯,把程活活氣死。
程的徒弟陳真(梁小龍飾)為報仇,使盡計策與劉振聲一起拜師霍元甲。不料,師徒三人在火燒民族敗類龍海生的鴉片煙館後卻被迫逃離家鄉。來到天津,霍元甲戰勝日本浪人宮本哲夫又招致追殺,師徒三人與心儀元甲的倩男(米雪飾)遠走京城,日本間諜王熙文派人跟蹤而來。
在京城,霍元甲力克俄國大力士波索夫,成為洗雪東亞病夫之恥的民族大英雄,並成立了精武門。而不甘服輸的俄國人勾結龍海生恃機下手,險象環生!詭詐惡毒的日本人更是出盡毒計,陳真終於覺醒,怒恨報仇,力保精武門。
Ⅹ 替師父報仇,「打破東亞病夫牌匾」的陳真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答案是沒有。
霍元甲創立精武體育會不到半年就英年早逝,對精武日後的發揚光大隻是起到了象徵性作用,但在精武創立之初起到決定作用的人中,有3個人姓陳,可以斷言,他們才是日後陳真這一英雄的來源:
其一陳其美,同盟會的元老級人物,與孫中山交厚,蔣介石的結義大哥,早年留日,入東京警監學校學法,回國後為同盟會在滬浙聯絡幫會,是青幫首領,辛亥革命後做到上海督軍這樣的高職,而蔣介石能有日後執掌國民黨,真正為蔣與孫中山搭橋的是陳其美;為了與光復會爭奪滬浙一帶的領導權,陳其美指派蔣介石暗殺了光復會元老陶成章,他行事果斷,心狠手辣,1916年被袁世凱暗殺。
其二陳公哲,同盟會會員,孫中山的同鄉,早期的「精武四傑」之一,武功出眾,為了精武會,不斷的捐資散財,以致於家道逐漸敗落。在他的努力下,精武會於抗日戰爭前發展迅速,從上海到廣州、港澳乃至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地都建起了分會。是個文武兼備的社會活動家。1920年精武會慶祝建會10周年,孫中山又應陳之邀為精武會題寫了「尚武精神」的橫匾,還給建會10周年特刊《精武本紀》寫序文。
其三陳鐵生,名紹枚,字鐵生,廣東新會人,同盟會會員,精武四傑之一,早年參加過南社。亦任過上海精武體育會編輯,編有《技擊叢刊》等。1930年陳鐵生曾出過武術專著《達摩劍》,去年還在台灣出過重印本,可見卓有造詣;1919年陳鐵生曾因「義和拳」與當時如日中天的魯迅筆戰,又可見在文化界已非一般人物。
陳真的身世,應取自劉振聲,帶藝拜師;其性格應取自陳其美,敢想敢做不擇手段,且有留日背景;其武功一定是取自陳公哲和陳鐵生,著實的武術大家。最讓人感慨的還是「陳真」這樣的電影真實如今差不多成了影迷們公認的歷史真實,電影的力量有多大,看看這里就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