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可以告訴我韓國電影《薄荷糖》的簡介,謝謝咯
影片分為7個段落,通過倒敘的形式展現了男主人公金永順的一生。1,「郊遊」1999年春。在20年後的同學聚會中,金永順瘋狂絕望的走向鐵路,面對迎面而來的火車大叫著「我要回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2,「照相機」(三天前)1999年春。由於破產,金永順突然變得一貧如洗,絕望透頂,他用僅剩的錢買了一把手槍准備要自殺,這時突然到訪的陌生人告訴他,他的初戀情人尹順仁生命垂危,非常想見他,金永順帶著代表他們愛情的薄荷糖見了她最後一面。3,「人生是美麗的」1994年夏。金永順是公司的社長,由於發現妻子有外遇,他的家庭解體。4,「告白」 1987年春。金永順此刻是一名警察,每天對犯人拳腳相向,他對即將生產的妻子也十分冷漠。在去群山的行動中,他掛記著自己的初戀情人尹順仁,並擁著一個酒吧女招待傾訴思念。5,「祈禱」1984年秋。剛剛從事警察工作的金永順對暴力審訊十分不習慣,但也順從的有了第一次經驗。尹順仁前來找他並送來他喜歡的相機,可是因為不願所愛的人面對現在的自己,他拒絕了她,接受了一直喜歡著自己的女孩洪。6,「會面」1980年5月。金永順是前方部隊的新兵,他錯過了前去探望自己的尹順仁 ,並且在一次行動中意外殺死了一名無辜的女學生。7,「郊遊」1979年秋天。影片回到了開始的古路公園,一群年輕人結伴出行,唱歌聊天,金永順摘下一朵潔白的小花送給尹順仁,他說他的夢想是背著相機照遍所有無名的小花。
㈡ 《薄荷糖》|進站,到站,離站
我所理解的好電影,是用來轉述生活的,導演只是一個旁觀的記錄者。一部好的電影就像一塊三棱鏡,無論它本身多麼耀眼剔透,故事多麼跳脫實際,場景多麼離奇,最後折射出來的終將是對生活本質的思考與挖掘,有時候它拋給你一些問題,在一片光怪陸離中,給出了答案。更多時候,它默不作聲,只是拋出問題而已。《薄荷糖》就是屬於後者的,一部沉默著的電影。
為何說它是一部沉默著的電影呢?《薄荷糖》的記錄和敘述是無聲息的,像從書架上隨意拿出的一本生活樣本,然後緩緩打開它。
人到中年的主人公金永浩一上來就表現得落魄痴狂,在大鬧了昔日好友的聚會後,爬上了火車高架橋,獨自面對呼嘯而來的火車……之後的劇情猶如人臨死前走馬觀花閃出的光陰,用片段式的回憶,帶著觀眾回到了主人公的過往。電影一幀幀地往回跳,這個男人過去的遭遇和心境一點點浮現出來,在整個過程中,導演似乎只是無立場地轉述著這個故事,其背後映射出來的真諦正在自己大聲訴說著自己。
大多數電影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隨著故事情節的線性發展一步一步深化,而本片因其倒敘手法,男主的形象則是一次次在回憶中被「弱化」。他的性格一開始便是張揚的,在好友聚會中瘋癲且悲情,是一個悲劇色彩十足的男子,在往回慢慢追溯的過程中,他的暴力和軟弱,慢慢展現出來,也逐漸被削減,在片尾才展現了他最初的純粹。設想一下本片如果採用正常的敘事手法,講述男主如何一步步在命運的軌道上選錯了道路,最終釀成悲劇,似乎這樣男主在結尾面對火車了結生命時,對觀眾會更加有震撼和刺激性。 但我認為這樣處理反倒會破壞整部電影內在的哲學韻味,正是用這樣倒敘的手法講述著人生永遠無法倒敘這一永恆主題,才契合了人物的悲劇性和電影本身的主題。
火車和鐵軌是本片中的一大母題,很多時候不經意地作為場景的背景,兀自開向前方,且電影每段回憶的轉場鏡頭都是徐徐前進的火車和鐵軌。 火車既是男主選擇用來結束自己生命的工具,也是男主以及我們每個人生命不可逆轉的隱喻。人生就像火車進站,生命的美好和痛苦恰巧都來自於其單向流動性,出站後永遠不知道下一站,也無法倒轉回上一站。 在男主面對火車迎面撞來的最後時刻,大聲喊出來的是想讓生活重來一遍,我深刻地理解那種追悔莫及,也深刻地知曉生活無法重來這一真理。
火車和鐵軌的隱喻和本片的倒敘手法是相互映襯的,片中的火車不斷以其單向性開向遠方,故事的發展和主人公對命運的訴求又是不斷往後退的,這兩種看似沖突的方向,拋出了一個實質性的問題,即時間本身的意義,當兩個方向都到達其盡頭時,火車到站,整個故事追溯到最開始的那一天,似乎一切都重合了, 片尾男主怔怔地望著日後自己會站著自殺的高架橋發呆,就像某種命運的徵兆,故事成了一個環扣,時間本身變成了一條銜尾蛇,就像軌道永遠連著軌道。
薄荷糖這個意象,也貫穿了全片。男主探望病危中的初戀攜帶的薄荷糖,男主不情願的吃下了小情人喂給他的薄荷糖,在集合慌亂中散落一地的薄荷糖……直到最後薄荷糖的寓意,在初戀遞給他的那一刻,才似有若無地揭示出來,那時候他還渴望著以後擁有一台照相機,拍下眼前無名的野花,心裡也滿滿當當地放著眼前這個女孩。
可後來,命運似乎變軌了,他沒那麼喜歡薄荷糖了,也沒那麼渴望照相,就連那個女孩也越來越沒資格去愛,直到最後的最後,只能當掉了女孩多年前屯錢買給他的相機,只能自己一個人看著膠卷潛然淚下。在人生匆忙向前的過程中,他似乎丟掉了些什麼,又似乎自身被生活慢慢遺棄,忘記了那顆薄荷糖最開始的味道。或許在整個故事中,薄荷糖預示著人們最初追求事物時的那種清新感,當我們把它含在口裡,慢慢融化掉後,那份最初最原始的渴望是否還能保持清新呢。
影片中主人公的悲劇具備其必然性,在電影的整個回憶過程中,男主如何被合作夥伴拋棄,又是如何淪陷在證券中,這些導致他最終失魂落魄的誘因都被一句話省略地帶過,偶然的經歷不是生活的範本,所以導演把重點放在了男主的抉擇時刻和性格悲劇上。觀眾知道了他如何被投放到戰場中,他如何選擇了錯誤的愛人……這一部分是命運的必然,人生有很多身不由己的脫軌時刻,而當他蔑視當下自己選擇的幸福,用暴力掩飾自己的懦弱,因自卑而放手真愛時,這是一次次選擇種下的因,也是其性格註定會帶來的果。
在這個由悲劇的果向因推及的過程中,對於這樣一個人物,我無甚憐憫,就像之前說的,他只是導演在自己書架上翻開的一頁生活樣本,我多半是唏噓,唏噓人生的道路就像錯綜復雜的火車線路,每個方向都有它最終必達的終點。
以上是我對沉默的問題所做出的一些回響。
㈢ 《薄荷糖》的主要內容
電影是倒敘,從一個絕望的男人自殺開始。幾天前,幾年前,再幾年前,再幾年前,再幾年前。一步一步,把男主角的心路歷程展現出來。自殺的起因是事業失敗家庭解體,而深層次的原因是多年前就種下了,就像一顆種子,慢慢長大。
幾天前,他被一個男人找去見他即將離世的妻子尹順任,而這是他的初戀情人。他買了一罐薄荷糖送給已經昏迷的病人,說他在軍隊時她每次寫信都送他一個薄荷糖,他都留著,今天送給你。然後急匆匆離去,病人落淚。他又去他前妻的家,結果連門都不讓進。
然後是三年前,他與妻子關系緊張,抓到了她與人通姦卻主動原諒了她。同時,他與自己屬下有一腿。
又是七年前,他還是一名警員,面對即將生產的妻子毫不關心,辦案也十分暴力。去一個地方抓犯人,他卻想起了這是他初戀情人的故鄉,還勾引了一個女孩,差點耽誤了辦案。
又是四年前,他剛剛當上警員,對日後成為他妻子的女人的暗送秋波毫無興趣。老警員讓他暴力對待犯人,他還下不去手。初戀情人找來了,他卻拒絕了她。晚上他騎著自行車拚命的繞圈,又和同事們打了起來。這天夜裡,他未來的妻子主動獻身,他沒有拒絕。
又再三年前,他還在當兵,有天夜裡緊急任務,他滿罐的薄荷糖被碰倒踐踏。他因為緊張又誤殺了一名無辜的女學生,長得酷似尹順任,他痛苦得撕心裂肺。
又再一年前。他還是學生,在河邊的聚會中認識了尹順任,她送他一個薄荷糖,他說喜歡吃。他說這個地方感覺很熟悉。(這個地方就是故事開頭他自殺的地方)
看完了真揪心。原來情感才是最珍貴的,辜負了一個隱藏在心裡最愛的人,最終讓這個男人走上了絕路。
㈣ 急需經典影片的介紹
《純真年代》
如果不是米歇爾·菲佛,如果不是這個年華正在老去的女人在這部電影中的風華絕代,Ellen,我們不會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種女人,她們表面上獨立,堅強,叛逆,可在內心深處蘊埋著火熱的感情,又守護著道德的法則;那個時代的紳士與淑女,或許是這個時代的迂腐,馬丁·斯科塞斯在這部電影里用唯美與簡約的鏡頭不遺餘力的贊頌了自己心中的純真年代。不能忘記米歇爾·菲佛在海邊的橋頭佇立的那個遠景,夕陽碧海,米歇爾·菲佛的背影在余暉中光彩照人。
2.《芳芳》
記得前幾天跟可是聊天,我說你該穩定一下,不能總是漂泊不定,他說不,他要帶著他未來的老婆一起蹦達,還說他的老婆應該是一匹活潑的小馬駒。如此看來,芳芳就屬於他心目中小馬駒一類的女人,開朗,奔放,渾身充滿讓男人心跳加速1/4的能量,她對愛情充滿憧憬,一旦愛了就不輕言放棄。蘇菲·瑪索出演此片時正值花樣年華,熱力四射。
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一個15歲的女人,小明。身體對她來說只是用來交換的工具,在一個紛亂而沒有安全的時代里,用自己來交換安全,交換保護,交換自己的生存,一個女人的生存智慧被她發揮到了極致。有的女人和我們這個世界的理想一樣的不可信任,這兩者最共通的特點就是當她們欺騙你的時候,往往溫情脈脈。
4.《鋼琴課》
女人與孩子,原本都來自神界,她們和世界有著最直接的溝通。《鋼琴課》中的Ada就是一個用心靈和天空交流的女人,靜默如斯,惟有指尖跳動的時候,她才能感到身體里充盈的色彩,才能扇起天使的翅膀。只有女人才可以拍的出這么純粹又絕望的畫面,美麗的事物永遠會消失在這個世界的傷害里。Ada終於還是落回了凡界,事實上這是幸福還是懲罰,永遠分不清楚,砍去了一根手指,折斷了天使的翅膀。女人是靈性的動物,是美的象徵,她們卻被力量所牽引,在這種牽引與掙扎的過程後遭受了力量的破壞,又接受了力量的保護。
5.《蘇州河》
女人應該是天生的懷疑主義者,不然她總要問:你真的愛我嗎?這句話最合適在初纏戀後的夜晚,對傷害的敏感,對世界的恐懼。這個時代讓女人的夢破碎,是薄情的男人們,也是薄情的世界,一個轉身就能扔下許多的過往,王子與公主只能出現在童話里。所以周迅扮演的兩個女人,牡丹就是單純的象徵,是女人最初的懷想,而美美,在馬達的追問面前閃躲,閃躲的對象不是馬達,而是自己心中那一條清澈美好的河流。
有人說這部電影矯情,我不知道矯情是什麼,可是我知道這個時代,矯情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6.《她比煙花寂寞》
恕我直言,女人應該是天生受到呵護的,她們需要愛,其實她們根本不想投入這個世界,投入到用善與惡的力量支撐起來的天下。如果你聽到一個特別獨立的女人跟你說她不需要愛,只需要自己的事業和個把男人,你千萬不要相信她的話,她們要麼是找不到真愛,要麼是被愛傷害到絕望失去勇氣,其實如果有一個她愛又愛她的男人,有一個溫暖的碼頭,她一定會停下腳步。Hilary是一個音樂天才,然而怎麼也不能擺脫女人的屬性,她需要愛,需要關懷,可是每個人都用大提琴在界定她的身份,她痛恨提琴,又依賴提琴,得不到凡俗的愛情痛苦,背離它又不能甘心。所以她掙扎,反復,惟有姐姐能理解她那種不知善惡的單純指向的是這個不能愛她的世界。我為所有不能品嘗愛情的女人扼腕。
7.《霸王別姬》
男人的懦弱會在女人的寬容與愛面前變的特別猥瑣。段小樓在戲台上扮演氣吞山河的霸王,可在生活的重壓面前卻失去了男人應有的氣勢。菊仙直到在段小樓被眾人壓倒在時代的廣場上仍然不顧一切的去解救自己的男人,這些有情有義的女人,往往不懂得一些世故,她們只懂得去愛自己的男人,去保護自己的愛情,這種直接讓我觸目驚心,時代變遷歲月流逝,不變的是女人從身體里迸發出的愛與母性。
8.《媽媽,再愛我一次》
在對女人的一詠三嘆中,我仍然忍不住要略略的懷舊。看這部電影時我還在上小學,記得坐在電影院里跟著小孩和女人一起哭。時至今日,我已然記不清電影的情節,只記得被女人天然的母性所感染。這個時代很多人不願意麵對孩子。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在象齊豫一樣吟唱剎那與永恆,可是我總覺得,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經歷培育生命的過程,奢談不了永恆,甚至連剎那,都會消失在這種對靈性的割斷里。
說到這里,我最好還是坦白我的心跡,各位能看的出我坐在這里大談電影,其實是打著電影的幌子表達自己對女人的看法:道德,責任,愛,母性,單純,直覺。這就是我心目中女人應該有的形象。我不是男權主義者,可是我知道一定有女權運動員會對我表示不滿:你一個小男人,有什麼資格談論女人,還把女人置於柔弱的形象里。
恕我直言,請你們不要問我,去問上帝,上帝說要有女人,於是就有了女人,就好象亞當註定要為夏娃奉獻一根肋骨,這個世界本就是在力量與美的調和中得以前進。
這種事情,就好象河水註定要流動一樣,簡單而又自然。
最讓女人心馳神往的影片——《歲月的童話》
日本動漫大本營,是宮崎峻,高火田(注意:火田本為一字,電腦上沒有而已,下同)勛共同主持的「吉卜力工作室」——吉卜力的意思,就是沙漠上吹過的熱風。熱風也分兩種,一種來自九天之上,是從飛機上俯瞰著院子里玩耍的小孩子的心情,是對塵寰眾生的哀惋眷顧,那就是宮崎峻的系列——《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幽靈公主》《千與千尋》;一種呢,則是來自階旁檐下,是草蟲游魚都能感受的微風,是身邊細碎生活的溫暖回憶,那就是高火田勛的世界——《再見螢火蟲》《百變狸貓》《歲月的童話》。
《歲月的童話》,是此刻最想提及的作品。那是一個小女孩子的回憶,回憶自己的挑食歲月,賭氣歲月,逃課歲月,那時候是何等的苦難深重——盼了那麼久爸爸才買回來的菠蘿一點也不好吃,數學卷子的低分數讓媽媽和姐姐懷疑她是白痴,陌生男生的名字居然會跟她名字一起寫在牆上,遭人圍觀被人八卦,臟兮兮的同桌男生還敢對自己傲慢,轉學告別的時候竟不跟自己握手……說來說去最大的苦難卻是,那個名字和她寫在一起的男孩子,守在她回家的路口,厚皮厚臉地問她:「晴天、雨天和陰天,你最喜歡哪一種天氣?」他問得很快,她答得很輕,心中羞的不知如何是好,更羞的卻是他因為自己跟他一樣喜歡陰天而興高采烈,狂奔而去。她自己呢,好好的轉身回家,卻走得越來越輕快,索性走著走著就走到了空中,於是在空中翻著跟斗,游著泳,一直游到可以容納所有青春秘密的自家床上。
那是動畫片才能容納的美麗景象,那是朦朧中才能保存的少女情思。
最讓女人默默心痛的影片——《卧虎藏龍》
一個人,要多久才能在塵世人海中認出自己愛的人,有時候是一瞬,有時候是一生。
孤傲莫名的少女玉嬌龍,她不知道自己的芳心要寄託給什麼樣的人,她偷去了大俠李慕白的青冥劍,卻不貪戀這俗世豪傑們貪戀的神兵利刃,她其實只是看不得李慕白俞秀蓮那久而彌篤萬事心照的情分,才將他們的信物當作自己的戰利品。其實,女孩子,你自有你的宿命在前方等待,你在大漠上結識的青年馬賊,他已經拋開他的大漠他的兄弟,進京來尋你。
但是,羅小虎註定要徒勞往返了,因為他想的是要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讓你爹娘看得起我」。玉嬌龍聽不得這樣的混帳話(賈寶玉曾經如此命名),做出了事業又怎麼樣,說穿了不過光宗耀祖蔭子封妻,她既是從似海的侯門一躍而出,就不想再遇見一個二十歲的英豪,三十歲的庸人。
真正懂得玉嬌龍心思的是李慕白,他知道這女孩的難馴野性,其實是她最後的指望,她不想過娘的生活,就不能嫁爹一樣的人。他在夜空穿行,在竹海佇立,一心只想讓這女孩子學會對成長的感恩,對真情的愛惜,他不是來捉拿白骨精的齊天大聖,他內心深處何嘗不祈禱這孩子能逃脫俗世塵網。
最後,一件暗器,一個偶然,割斷了一切。李慕白之死,未曾點化玉嬌龍什麼——她也沒有什麼差池悖謬需要點化,玉嬌龍最後的平靜內斂,僅僅是因為一個自己剛剛愛上的男子此刻已經離去。
青冥劍入水,你可以找得到,懂你的人去了,你追得上嗎?
最讓女人期待成長的影片——《鐵道員》
高倉健,那是個多麼遙遠的名字。我們記得他的沉默如金,記得他的堅忍如鐵。他沒有展露過他的脆弱,我們也不相信他會有一份脆弱。可是,樹猶如此,人何以堪,高倉健如今也著實老了。《鐵道員》這部片子,要不是他老人家主演,我們也許會當作一個中國大陸的主旋律影片來看待,因為講的不過是一個風雪小車站上,一位老站長兢兢業業的生涯。他為了工作,耽誤了給襁褓中的女兒治病,小生命就此夭折,妻子也因此離他而去……留下他與風雪凝結在一起。這一天,站台上來了一個小女娃娃,站長陪她玩的高興,卻不知這是誰家的孩子,再過兩天,來了那小女娃的姐姐,再往後,來的是姐姐的姐姐,白雪飄舞的站台開始有了別樣顏色,老站長不再打聽「你是誰家的女孩子」,因為他漸漸已經明白,這就是他自己的女兒,三四歲的女兒,十一二歲的女兒,還有十六七歲的女兒。那是已經與他人天永隔的孩子,想讓老父親看看,他自己的骨肉長大以後是什麼樣子。
「我們家的孩子,要是活著,也該有這么大了。」這是文藝片中常見的台詞,聽得耳朵生繭,可是,人家降旗康男導演真的把這句話拍成了一個這么長的電影,我們卻發現,這句話有何等的摯愛深情,讓我們恨不得時時長大,長大給他們看。哪怕他們與我們已經不在同一個世界,我們努力長大的樣子,一定是他們眼前最美好的景象。
最讓女人冷暖自知的影片——《麥兜故事》
《鐵道員》讓女人懂得怎麼做女兒,而香港有史以來最美好最明亮最傷感最樂觀的動畫片《麥兜故事》,讓女人開始捫心自問,我能不能也做個那麼偉大的母親。
麥兜是一個生長在香港的小朋友,他長個豬頭,因為他媽媽麥太也長個豬頭。麥太開美食網站,做美食節目,推銷保險經紀,一專多能,成天「多勞多得」地給自己打氣。她和麥兜一樣嚮往水清沙幼的馬爾地夫,可是麥太知道這樣奢侈的事情是做不得的,只是——她不想讓自己兒子那麼早明白生活的真相。於是,麥太帶麥兜在港島的高空纜車上實現了出國夢,麥兜沒覺出自己吃得津津有味的飛行套餐,其實是媽媽早上從冰箱里拿出來的罐頭魚,而一天的「馬爾地夫游」結束後,哄睡了麥兜,麥太自己在電視前出神地看起馬爾地夫的風光片,她也好想去那個「椰林樹影,水清沙幼」的地方……後來麥兜想學「搶包山」,想讓這種古老的運動列入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想成為香港的金牌師姐李麗珊的天才師弟,想讓媽媽高興,因為他看到了媽媽寫給奧運會主席的一封信:「雖然我不過是什麼微末的東西,但是我看到我的仔,很大很大,我看到他搶到一個奧運金牌……」
結果,李麗珊第二次沖擊金牌則未果,「搶包山」也沒列入奧運項目,屬於香港人的夢想一個個破滅,媽媽化作了殯葬場上空的白煙,麥兜就此長大,他再難維持童年時開始的天真自信,他開始知道——原來胖不一定就力氣大,力氣大不一定就得到,原來笨不是好玩的事情,笨會失敗,笨會輸……他還知道自己有過一個偉大的媽媽。
《麥兜故事》——香港人自己的《阿甘正傳》,麥台不象阿甘的母親那樣,說得出深刻的格言,她只在自己的美食入門里告訴大家,如果想把雞燒得好一些,那就要,用一點心來燒。
最讓女人理解男人的影片——《薄荷糖》
韓國電影中,我最喜歡掛在嘴邊的,就是李昌東導演的《薄荷糖》。這部影片里沒有薄荷的清涼,純是灼痛,因為通篇講述的是一個鐵石心腸的警察追憶自己是如何走到這一步,他站在隧道口面對呼嘯的火車,不閃不避,喊的卻是「我要回去「!
回哪裡去?象我這樣玩慣了游戲存慣了進度的糊塗蟲都知道,生命中沒有哪個進度容你載入之後重新開始——他是想回到愛人還沒死去的那一刻,回到膠卷還沒曝光的那一刻,回到自己當了警察卻沒學會狠下心腸毒打犯人的那一刻,回到自己當了士兵卻沒有色厲內荏誤傷無辜的那一刻,甚至乾脆回到未被現實威脅未被未來玷污的一九七九年,他想在那春遊的歌聲中,從從容容地對第一個愛人說:我做了一個夢,夢到我以後的生活。
女人們常常不知道男人為什麼會那麼鐵石心腸,現在她們可以懂一些了。宛如香港電視連續劇《武則天》中的主題歌:「誰人做我公正,靜靜聽我心聲,易地換處境,你說應不應。人從熱漸化冰,冷麵是我承認,誰能再假定,知我無情有情!」
最讓女人如釋重負的影片——《甜蜜蜜》
看了陳可辛導演黎明張曼玉主演的這部電影,也許很多女孩子都對自己說著同樣的話:「從今以後可以放心失散了,因為有情人總會相聚如初。」
黎小軍和李翹,兩個來香港淘金的大好青年,本來是沒想過在這里成雙作對,一個有愛人在家鄉,一個有理想在遠方,可是春去秋來多少急景凋年,總有些夜晚催人相互取暖。到後來,他們怕看對方的眼睛,也怕松開對方的手了。他們想簡單地生活,於是各自男婚女嫁,他們也想誠實地生活,所以還是走到了一起。可是,造化弄人,從香港到紐約,他們失散了,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這個在帝國大廈遠眺的時分,那個就在自由女神像旁徘徊。黎小軍在異邦的街頭,將自行車騎得象飛一樣,讓我們見識了勞動者的從容爽利,可是,他知不知道,在他的身後,李翹正在徒勞地追趕著他呢。
好在,還有一個曲終人聚的好結局——紐約的街頭回響著華人的的旋律,鄧麗君的訃告讓櫥窗前走過的黎小軍和李翹駐足,他們相隔咫尺卻沒有彼此發覺,他們都在目送著溫暖過他們千百夜晚的女歌星,目送著有鄧麗君相伴的青澀歲月。
最後,「在哪裡,在哪裡遇見你」,驀然回首,那人卻在,此情不必成惘然了。
最讓女人悚然自警的影片——《阮玲玉》
在影片的開頭,主演張曼玉聽導演關錦鵬講述阮玲玉的生平,講起她剛進明星公司的時候,怎麼只能撈到些花瓶角色,張曼玉訝然失笑:「那不是很象我?」
是的,很象,所以我們看到張曼玉在影片中幽幽演繹著自己,自己的美麗與哀愁。也就是在拍攝期間,張曼玉自己的情書被人家在報章上惡意公開,她體味著與阮玲玉一般的被出賣的感覺,這是天意嗎?如果是,也是太刻薄的天意。
難忘的是舞廳斜暉之中,阮玲玉在那裡陶然獨舞,秦漢扮演的大亨唐季珊走過來,要與她共舞,她哪裡理會,籍著音樂的力量,她支撐著,沒有再容忍這個男人的靠近。
更難忘的則是,梁家輝扮演的蔡楚生導演,在片場與她談起中國的老百姓,說他們總是蹲著受壓迫,蹲著等解放,他問她是不是很久沒有試過這樣蹲著了。阮玲玉淺淺笑著,沒有說話,可是回到家裡,關上門,她一個人站到鏡前的凳子上,緩緩蹲下,她在體味一個她尊重也尊重她的男人所給予的啟示。
最後,在世人眼中,已是姦夫淫婦的面目了,她卻跟所有的同事和好朋友談起,自己明天要去女子中學做三八婦女節的講演——「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們在慶祝什麼呢,我們是慶祝我們從兩千年的男人歷史中站出來了!」她笑著跟每個人乾杯,問每個人——「我算不算好人?」費穆,卜萬蒼,史東山,孫瑜,蔡楚生,每個人都承認她是好人,於是,好人阮玲玉滿意了,渾忘了自己會在明天早上服下安眠葯,留下「人言可畏」四個字。
最讓女人隔岸觀火的影片——《春光乍泄》
王家衛的影片中,只有這一部沒有女角參演,只有張國榮和梁朝偉星輝交映。這是一部同志影片,或者如張國榮所說,這是一部講述「逃情」的電影。要逃就逃得遠一些吧,於是我們看到了黎耀輝和何寶榮在尼亞加拉大瀑布前,囁嚅著:「或者,讓我們重新開始?」
這個故事的外景地,是南美洲最南端的城市布宜諾斯艾利斯,也就是古人所謂的天之涯,海之角了。天涯海角沒什麼新鮮,一樣盛產著專情與背叛,割捨與糾纏。梁朝偉的守候,未必能夠換來張國榮的回心轉意,所以,我再來時人已去,涉江為誰采芙蓉。這邊已是笑漸不聞聲漸消,那邊還是挑燈意恐遲遲歸。
看著梁朝偉那樣的帥哥作繭自縛,有哪個女人自信能夠幫他解脫,讓他釋然嗎?
看著張國榮那樣的鬼魅負心薄情,有哪個女人自信能夠讓他回頭是岸,立地成佛?
他們兩個糾纏到了天涯海角還不能下決心重新開始,我們這些彼岸之人能做什麼呢?
最讓女人心急火燎的影片——《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一個婚禮連著一個婚禮,紅地毯,鬱金香,風琴,戒指,婚紗,親吻,盟誓,這些字眼難免會讓女人們迷亂心神。
那麼多的男人在這里穿梭,遠看是狂花浪蝶,近看也不過是血肉之軀,想上床的怕放不下,想結婚的怕走不脫,一個個的在那裡掩耳盜鈴,刻舟求劍,拔苗助長,守株待兔,削足適履,買櫝還珠,肆意地行使著當傻瓜的權利,見一個槍口就忙不迭地往上撞。
其實呢,我們總是經由對方遭遇失敗,經由失敗學習感情。
休格蘭特心情復雜地躲在聖器室里一遍又一遍地罵著三字經,他罵的是促狹的命運,讓心愛的女人在自己的婚禮上才驚鴻一現。婚禮中可以出很多岔子,戒指忘帶,新人遲到,賓客頑皮,牧師失禮,但是最恐怖的事情,還是發現那個要與你山盟海誓的人,與你各是一座山上的鳥,各是一片海里的雲。
那麼什麼是幸運呢,就是你被怒氣沖天的未婚妻一拳撂倒之後,外面下起蕭索的雨,有人撳響門鈴,你開門時看到的是你希望看到的人,她的頭發被雨淋濕,她的笑羞怯無遮,美得那麼寒酸又那麼親切,讓你知道,愛,就象你此刻鼻子上的淤血一樣真實存在。
最讓女人回頭是岸的影片——《東京日和》
竹中直人扮演的攝影師,一直在給自己的妻子陽子拍照片,但是,他撳動快門的瞬間,總能清晰地感知,她的眼睛沒有往這里看,她徑自望著不可知的地方。
他眷愛著自己的妻子卻不知道她下一分鍾會不會從自己身邊走開,因為,她已經不止一次地夢游般地出門,他知道她不是保守著什麼秘密,她只是需要獨自的清靜。
他們一直想有一個孩子,所以,午夜的街頭,他們兩個有一搭沒一搭地踢著一個空罐頭,漸漸竟覺得有個點緣分在裡面,於是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罐太郎」,於是覺得留它在街頭看著真不落忍,於是你一腳我一腳地,想帶它回家。
他們之間說話是少的,遊山玩水的時候,看到一塊像是鋼琴的石頭,丈夫便走過去彈奏,妻子有點好笑地聽著,想必是聽到了什麼,要不就不會笑得那麼心領神會。
後來,陽子又不見了,丈夫找尋了整條河岸,最後在一條破船里看到了熟睡的妻子,他那一刻感動得不想出聲,悄悄拍下了這張照片。
人們常說回頭是岸,這不只代表著改過自新,有時候還是一種幸福的感覺——
歲月長流,驀然回頭,發現她是岸,她在這里,她一直在這里呢。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㈤ 韓國電影《薄荷糖》裡面跟金社長愛愛的女秘書叫什麼名字
看著像 文素麗 Moon So-ri .....Sunim
㈥ 誰可以告訴我韓國電影《薄荷糖》的簡介,謝謝咯
薄荷糖 薄荷糖在線觀看 http://www.jmkdy.com/video/?b5a5838033949535148226.shtml 基本資料 演職員表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幕後/花絮 劇情簡介 食物 袁泉--《薄荷糖》 [編輯本段]基本資料 更多外文片名: Bakha satang Bonbon à la menthe .....France (festival title)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 France:129 min / Japan:130 min / South Korea:130 min 國家/地區: 韓國 對白語言: 韓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 Dolby SR 級別: France:U Australia:MA South Korea:18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李滄東 Chang-dong Lee 編劇Writer: 李滄東 Chang-dong Lee 演員Actor: 薛景求 Kyung-gu Sol .....Yongho 文素麗 Moon So-ri .....Sunim 金汝珍 Yeo-jin Kim .....Hongja 徐情Jung Suh 金仁權 In-kwon Kim 李泰嚴 Dae-yeon Lee 朴志妍 Ji-Yeon Park 尹美卿 Mi-kyung Yun 趙漢哲 Han-cheul CHO 楊熙京 Hie-kyeong Yang .....(聲音) Seo-hie Ko Se-beom Park Yeon-su Yu 製作人 Proced by: 明啟南 Gye-nam Myeong .....procer 上田信 Makoto Ueda .....procer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卞承旭 Seung-uk Byon .....Assistant director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East Film Company 發行公司: Cineclick Asia Swift Distribution [法國] ..... (France) UPLINK Company [日本] ..... (France) [編輯本段]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細節) 韓國 South Korea 2000年1月1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0年7月6日 ..... (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00年9月29日 .....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匈牙利 Hungary 2000年10月5日 ..... (Titanic International Filmpresence Festival) 日本 Japan 2000年10月21日 ..... (Tokyo) 挪威 Norway 2000年10月23日 ..... (Ber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英國 UK 2000年11月8日 ..... (London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1年3月31日 ..... (New York New Directors and New Films Festival)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1年8月2日 ..... (Brisbane Film Festival) 法國 France 2002年2月20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3年1月25日 ..... (Febio Film Festival)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2004年12月4日 ..... (Jakar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編輯本段]幕後/花絮 幕後製作: 《薄荷糖》通過一個男人生命中的20年向我們展示了韓國社會的巨大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人所帶來的沖擊。時間跨越20年,通過倒敘的方式展現男人金永浩的一生——他清淡美好的初戀;他索然寡味的家庭;他瘋狂絕望的工作;他徹底無望的崩潰…… 《薄荷糖》是韓國新銳導演李滄東拍攝的第二部電影,他憑藉此片在韓國獲得了青龍獎最佳編劇。這是一部關於時間的電影,時間在影片中,代表著歷史,也代表著變遷——時代的流失和生活狀況的轉變,還有人的激情和靈魂的慢慢墮落和煎熬。當生命以一種倒退的方式向我們徐徐展示的時候,這種變遷的殘忍,時間的殘忍就顯得更加凜冽,它清楚的暴露一個單純善良對未來充滿美好期待的少年是如何在時間的變遷下變成一個殘忍的社會人,一個冷漠的男人,到最後終於成為一個絕望的要自殺的失敗者。 影片所表現的社會背景有亞洲金融危機,韓國的極權統治,光州事件,韓國經濟騰飛等等。導演李滄東是韓國學院派代表人物,他對社會生活的洞察與剖析有著驚人的深刻,他的作品在手法上有一個特點,基本都是採用紀實性的鏡頭語言,貼近生活從而挖掘其中種種殘忍與無奈。「人生是美麗的嗎?」影片中幾次提到這個問題,整部電影也通過男主人公荒謬而無奈的一生探尋著他的答案。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影片分為7個段落,通過倒敘的形式展現了男主人公金永順的一生。1,「郊遊」1999年春。在20年後的同學聚會中,金永順瘋狂絕望的走向鐵路,面對迎面而來的火車大叫著「我要回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2,「照相機」(三天前)1999年春。由於破產,金永順突然變得一貧如洗,絕望透頂,他用僅剩的錢買了一把手槍准備要自殺,這時突然到訪的陌生人告訴他,他的初戀情人尹順仁生命垂危,非常想見他,金永順帶著代表他們愛情的薄荷糖見了她最後一面。3,「人生是美麗的」1994年夏。金永順是公司的社長,由於發現妻子有外遇,他的家庭解體。4,「告白」 1987年春。金永順此刻是一名警察,每天對犯人拳腳相向,他對即將生產的妻子也十分冷漠。在去群山的行動中,他掛記著自己的初戀情人尹順仁,並擁著一個酒吧女招待傾訴思念。5,「祈禱」1984年秋。剛剛從事警察工作的金永順對暴力審訊十分不習慣,但也順從的有了第一次經驗。尹順仁前來找他並送來他喜歡的相機,可是因為不願所愛的人面對現在的自己,他拒絕了她,接受了一直喜歡著自己的女孩洪。6,「會面」1980年5月。金永順是前方部隊的新兵,他錯過了前去探望自己的尹順仁 ,並且在一次行動中意外殺死了一名無辜的女學生。7,「郊遊」1979年秋天。影片回到了開始的古路公園,一群年輕人結伴出行,唱歌聊天,金永順摘下一朵潔白的小花送給尹順仁,他說他的夢想是背著相機照遍所有無名的小花。
㈦ 在影片《薄荷糖》中,1994年小薛和情人秘書在車中愛愛後,秘書在車中選放的英文歌曲,有誰知道
我也想知道哎,就是找不到。同求。
hyx-214兄弟(或姐妹),我找到了。剛經過反反復復重聽電影里的插曲,彷彿聽清楚幾個英文詞句諸如 soft warm,can see,believe,rainbow,等等。於是就在網路里搜,果然被我搜到。是rainbow唱的《catch the rainbow》.和你一起分享,呵呵。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㈧ 電影|《薄荷糖》—說好的人艱不拆呢
這是韓國導演李滄東1999年的作品,講述了一個男人20年的心路歷程,至今來看,仍不過時。尤其2020、2021年看這部電影和現實有種交相輝映的代入感,現在流行處處調侃中年人的不如意:什麼要欺負就欺負中年人,因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很多公司都正在清退35歲以上的員工;說好的人艱不拆呢?
故事是以金永浩的人生終點倒敘,就像是倒車一樣,找到那些重要的站點。故事的結尾,在歡快的旋律中,唱著悲傷的歌,大家互相寒暄中,每個人都在找自己的定位,但沒人真的關心彼此,而那首歡快的歌,在20年前也是歡快的唱出來的。那麼人生怎麼就走向死胡同了呢?
寫劇本的人肯定是對於中年危機,對於人生的致黑時刻的理解是通透的。並沒有英雄之旅的套路,那種平凡的英雄被打倒,然後再站起來閃閃發光,那是魔幻,而生活是現實,現實就是,你掉到地獄了,而你不知道你還可以墜落到第18層。
金永浩自從錯過初戀尹順任,他的生活似乎少了一根脊樑,生活搖擺不定,像極了走在鐵軌邊的人,一不留神就被呼嘯而過的鐵軌碾壓。
分享印象深刻的幾個片段:
1. 他過往對妻子冷漠,落魄後又跑回來想要看看妻女以及曾經虐待過的狗,一臉諂媚,最終被厭棄的趕走。
2. 做生意順利的時候,春風得意,發現老婆出軌,追上去一頓打,然後自己再和小秘書出去嗨皮。他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情緒起伏,也由此可以看出對於妻子的冷漠,只是在行使被綠的行動而已,和情緒無關。
3. 用自己最後的錢買了手槍,為什麼買手槍,因為他不認錯,他覺得世界對他有愧,他要拉上一個墊背的,來釋放對生活的報復。最終他只不過是孤零零在舊友的歡聲笑語中走向死亡。
4.最諷刺的是,初戀臨死前送他照相機,他轉臉就拿去賤賣,破敗後的人生,沒有妻子、朋友、情人,被迫與舊生活決絕。
永浩是個好人嗎?其實他和我們大多數一樣,溫暖單純、惶恐無措、始亂終棄、狂妄自大、厚顏無恥等各種特性的排列組合。
演員真的是非常棒,年輕時候的靦腆羞澀、參軍時誤殺少女的哭嚎、毆打犯人時的毫無人性以及落魄後的混不吝和自帶「喪氣」,被詮釋的特別到位。
人生的路就像鐵軌,火車哄隆隆的向前不回頭,「我好想回到過去」是金永浩的遺言,我不知道生活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將會發生什麼,這一世他是回不去了。開頭那似乎沒有完結的大雨和泥濘,都說人艱不拆,而導演不但拆了,還拆得連骨頭也不剩。
歲數越大越能接受這種靜靜敘事的片子,"我好想回到過去,牽起你的手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