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第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中國第一部電影叫《定軍山》。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的歷史。
影片《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
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B. 第一部戲曲電影《定軍山》,那第一部彩色戲曲電影是什麼
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彩色電影是《生死恨》,看黑白電影的人看彩色電影的時候一定很震驚。在中國,這種沖擊可以追溯到70年前。當時梅蘭芳出演了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生死恨》。
這部原本是京劇,改編自明代傳奇劇本《易鞋記》的作品,講述了北宋末年金兵入侵、被俘的學者程鵬菊和少女韓玉娘投降軍回國的故事。
有趣的是,中國電影的很多“最初”都與戲曲有關。除了這兩部彩色電影外,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是京劇電影,獲得黃金棕獎的第一部中國電影《霸王別姬》也有京劇色彩。
C. 我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905年 第一部中國電影《定軍山》
1905年,第一部中國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進入中國伊始,電影便成了本地商業文化的盛載和延伸,傳統的趣味找到了最新、最時髦的表達方法,而以後的事實會證明,這種結合會在偏離與拷問中證明自己的必要性。
無論後人在何種高度上評價《定軍山》,我們首先要表達的是一種由衷的慶幸之情:《定軍山》給了中國電影一個還算體面的開始。
不過中國電影的開始註定要與壽辰有關。1905年,適逢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六十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忽然獲得了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
任慶泰,一個典型的技術派商人,京城最早開業的照相館老闆。在1905年,這位老兄猶如互聯網狂潮中的創業者,不斷地給他的新技術尋找盈利模式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最初,他的大觀樓像中國當時的所有影戲樓一樣,放映的是舶來品。漸漸地,任慶泰痛感「所映影片,尺寸甚短,除滑稽片外,僅有戲法與外洋風景」,他動了自己拍片的念頭。
上世紀50年代末,曾有人對豐泰照相館學徒劉仲明做過采訪,那次采訪留下了了對《定軍山》拍攝情況的最詳細的記載:
「……廊子下借著兩根大紅圓柱,掛上一塊白色布幔。屋內成了譚老闆臨時起居的地方,他的跟包、琴師、敲鑼鼓傢伙的,都來了。屋外院子里,把那架號稱『活動箱子』的攝影機,擺在了靠前院後牆邊。由照相技師劉仲倫擔任拍照(即攝影),他是『豐泰』最好的照相技師了。雖然前幾天練過幾回,但真的上陣,仍顯得有些緊張。一通鑼鼓過後,布幔後閃出一個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將來,這就是譚鑫培最拿手的《定軍山》里的老黃忠,只見他配合著鑼鼓點兒,一甩髯口,把刀一橫,立成頂樑柱一般,就聽旁邊有人喊:『快搖』,劉仲倫便使勁搖了起來,那時的膠片只有二百尺一卷,很快便搖完了,算告一段落……」
D. 中國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電影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用一架法國製造的木殼手搖攝影機和14卷膠片,拍攝了京劇著名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中「請纓」、「舞刀」、「交鋒」等場面。
早期在中國放映的電影都是由外國人拍攝的。1905年,由開設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斷紀錄片《定軍山》,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 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日。
北京豐泰照相館的創辦者任慶泰(字景豐)。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於遼寧法庫縣四檯子村,家境較為富有,學過照相技術,後來到北京發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廠土地祠(今宣武區實驗幼兒園,原址已不存在)開設了中國最早的照相館,從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為「豐泰」。
後來他又開設和經營中西葯房和汽水廠等生意,在前門外大柵欄開設了大觀樓戲院,並在其中放映電影。由於外國電影的片源不足,任慶泰從德國商人在東郊民巷經營的祁羅孚洋行購買了一架法國造手搖攝影機和14卷電影膠片,開始了中國人拍電影的嘗試。
1905年(具體時間一說為夏季,一說為秋天),為給京劇藝術大師、「譚派」藝術的創始人譚鑫培祝壽,由任慶泰主持,將譚鑫培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幾個做功強的片段如「請纓」、「舞刀」和「交鋒」拍攝下來,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影片是在豐泰照相館院中的露天廣場上拍攝的。攝影機架在那裡一動不動,任由演員在鏡頭前表演動作,光線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擔任攝影的是任慶泰最親近的攝影師任仲倫。任慶泰的角色則相當於今天的導演。
這部影片的拍攝一共花了3天時間,完成片長度為3本,約600英尺。按照當時的放映速度大約能放映10分鍾左右。 因此,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實際上是一部戲曲短紀錄片。
以後的幾年中,豐泰照相館在任慶泰的主持下,陸續拍攝了一些其他京劇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許德義的《收關勝》、俞振廷的《白水灘》、《金錢豹》等戲曲的片段。
這些戲曲片段絕大多數是一些武功戲,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當的京劇演員,這較為符合無聲電影的特點。 任慶泰的電影攝制工作前後持續了4年,共攝成戲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館遭遇了一場火災,才停止了拍攝活動,他所拍的這些影片也沒能保存下來。
1949年4月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攝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勝利的隆隆炮聲中,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了故事片《橋》,從此中國的電影事業掀開了新的一頁。
E.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
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字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
1925~1927年間,上海先後成立140家中小型電影公司;廣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攝影片。
1930年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於上海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上海原各私營電影製片廠聯合組建為公私合營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於1953年並入上海電影製片廠。
代表人物: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史東山、邵醉翁、何非光、楊小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