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朝鮮仁祖李倧向清太宗皇太極行三跪九叩禮是哪個電影
韓劇宮中殘酷史花兒的戰爭
『貳』 華政韓劇多少集清軍入侵南漢山城
1627年丁卯(明天啟七年,朝鮮仁祖五年,後金天聰元年)正月初八,皇太極以朝鮮「助南朝兵馬侵伐我國」、「窩藏毛文龍」、「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歸天……無一人吊賀」四項罪名,對朝鮮宣戰。他命阿敏、濟爾哈朗、岳托等人率軍東征,阿敏率領三萬余騎渡過鴨綠江,攻佔義州,濟爾哈朗則率領大軍進攻毛文龍駐扎的鐵山。毛文龍退居皮島。阿敏認為皮島隔海相望,沒有水師,無法進攻,而義州則被後金輕易攻取,說明朝鮮防禦力量很弱,足以取勝。因此,後金把進攻目標轉為朝。阿敏率領大軍南下,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朝鮮請和。仁祖得到後金大軍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驚恐萬狀,將後妃送到江華島避難。阿敏部將乘勝前進,先後攻佔安州、平壤,至中和乃停止前進,駐營安扎。此時仁祖也已逃往江華島,並命使臣到後金營中投書求和。雙方經過一個多月的談判,朝鮮迫於後金的軍事壓力,基本上答應了後金提出的入質納貢、去明年號、結盟宣、約為兄弟之國等要求,惟有永絕明朝一條不同意。最後阿敏讓步,向朝鮮表示「不必強要」。三月初三,仁祖率領群臣和後金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華島焚書盟誓。雖然阿敏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對朝鮮誓文不滿意,便令八旗將士分兵擄掠三日,使朝鮮京畿道海邊一帶「盡成空壤」。隨後後金撤軍到平壤,奉皇太極命令不再後撤,揚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復還」,又逼迫朝鮮簽訂了平壤誓約,在中江、會寧開市、索還後金逃人、追增貢物。這次入侵,在朝鮮歷史上被稱為「丁卯胡亂」或者「丁卯虜亂」。
1636年丙子(明崇禎九年,朝鮮仁祖十四年,後金崇德元年),皇太極正式由汗改稱,改國號大清,族名滿洲。他事先將此事通報朝鮮,希望朝鮮參與勸進。朝鮮聞訊大嘩,積累近10年的憎惡、羞辱情緒一並迸發。朝鮮臣僚紛紛痛切陳詞,「使彼虜得知我國之所秉守,不可以干紀亂常之事有所犯焉。則雖以國斃,可以有辭於天下後世也」。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氣氛下,仁祖拒不接見後金使團,不接受其來書。後金使團憤然離開漢城,沿途百姓「觀者塞路,頑童或擲瓦礫以辱之」。該年四月,皇太極在沈陽正式舉行稱帝大典,朝鮮使臣羅德憲、李廓拒不下拜。皇太極非常氣憤,認為這是朝鮮國王有意構怨,決定舉兵再征朝鮮。該年十二月二日,皇太極親自統帥十萬大軍親征朝鮮。清軍渡江後,揚野戰之長,舍堅城而不攻,長驅而南,僅僅十二天便抵達王京城下。京畿之內「上下惶惶,罔知所為,都城士大夫,扶老攜幼,哭聲載路」。仁祖再次將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華島避難,自己則率領文武百官退守南漢山城等待各路勤王軍的到來,同時派出崔鳴吉等人赴清營談判,拖延時間。朝鮮請和書中寫道「朝鮮國王謹上言於大清寬溫仁聖:小邦獲戾大國,自速兵禍,棲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約,恤小邦生靈之命,容令小邦改圖自新,則小邦之洗心從事,自今始矣。必欲窮兵,小邦理窮勢極,以死自期而已」雲雲。皇太極見朝鮮君臣求和之切,毫無鬥志,乃對其迫降,下令清軍包圍南漢山城,伐木列柵,繞城駐守,山城內糧草斷絕,不得不殺馬充飢。各路勤王也被清軍擊敗,朝鮮君臣只有坐困孤城。仁祖曾經爬到南漢山城的南門,看到城下清軍黑壓壓一片,不禁長嘆。清軍在望月峰上升白旗書招降二字,又致書仁祖,令其出城投降。仁祖則復書「重圍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請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蓋以禮有不可廢,而兵威亦可怕也……」。見朝鮮方面還在糾纏於出城投降的細節,不耐煩的皇太極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時清軍又攻佔了江華島,俘虜王妃、王子、宗室76人,消息傳來,見大勢已去,仁祖只好求和。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祖率領群臣出南漢山城,徒步前往漢江東岸的三田浦清營拜見皇太極,伏地請罪。皇太極降旨赦之。雙方築壇盟誓,朝鮮去明年號,繳納明朝所賜誥命敕印,奉清朝正朔,定時貢獻,並送質子二人。此外,朝鮮朝廷中主戰最堅決的洪翼漢、尹集、吳達濟三人被清軍索要,在沈陽就義,號稱「三學士」。此役為朝鮮歷史上著名的「丙子虜亂」。清朝班師途中順勢攻陷皮島,拔除了明朝在遼東沿海的最後一顆釘子。
『叄』 韓國電影 最終兵器 弓 其中有一段男豬腳 殺死清軍太子 請問那個太子是誰或者是誰的原型
後金征高麗一共有兩次,一次是努爾哈赤時期是阿敏帶隊,一次是皇太極時期由皇太極親自帶隊多爾袞隨軍出征。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都沒有立過太子。記不記得《康熙王朝》里朝鮮、俄羅斯、日本使臣把皇長子和皇太子弄混的片段嗎。這個韓國編劇是有意為之還是確實不懂得歷史就不知道了。這個皇太子肯定不存在。劉承龍扮演的這個皇叔是誰都搞不清楚,如果是多爾袞,那麼太子是不是豪格?
其實話又說回來,人家本來是想增加一下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本來也沒打算給我們中國人看。至於這個太子是誰,到底有沒有這個太子,人家可能覺得都不重要。就是想表達一下我們打贏了,最牛逼的就是還把敵人的太子殺了就可以了。就是自己給自己編個故事騙自己一樂,就是意淫嗎!就是想表達他們自己戰勝了強敵,至於這個敵人是誰都不重要。可以是中國人,是日本人,是俄國人都可以。敵人都可以假設,更別說敵人的太子了。時代背景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自己的英雄。
說不好那天他們還能拍一部把日本鬼子趕出朝鮮半島的電影。或者是他們把志願軍打的大敗,從而挽救了聯合國軍的電影。這都有可能,棒子事吹乾不出來啊。
你可別當真,當真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