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縫紉機樂隊》講述了什麼故事
影片講述搖滾青年胡亮散盡家財請來樂隊經紀人程宮,組建「縫紉機樂隊」,試圖保住「搖滾公園」的故事。小城集安「搖滾公園」將被拆除,搖滾青年胡亮(喬杉飾)為了保衛公園,散盡海報家財請來了失敗的樂隊經紀人程宮(董成鵬飾),組建「縫紉機樂隊」,試圖保住「搖滾公園」。執著愚鈍的胡亮,敷衍拜金的程宮、將如何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㈡ 電影《縫紉機樂隊》是一部什麼電影
快餐式的情懷喜劇組合
文/夢里詩書
用搖滾裹挾的夢想,在《縫紉機樂隊》中並沒有令人所見於何般真摯的情感,窮盡情懷與搞笑的拼湊,使其甚至於都沒有能立住一個人物,在滿是套路,甚至儼然就是快餐式的劇情下,那原屬於夢想的光芒非但未能得以綻放,反而變得暗淡無光。
雖然這一次的大鵬仍舊是聚焦於小人物的夢想,可相比於《煎餅俠》個人卻覺得多了一份套路,少了一份新意,電影的整體劇情其實與《歡樂好聲音》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但不同的則是前者雖然只是一部動畫電影,卻將夢想與音樂的交融動人以情,而後者卻給人的感覺只是在看一場淺顯的鬧劇,搖滾音樂也根本就不是電影的核心,它只是成為了一種噱頭,為的就只是即將一群所謂懷揣夢想的人拼湊在了一起。
看大鵬的喜劇電影,個人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他不知道該怎樣去將劇情合理的組織,對於喜劇包袱只能透過小品式的形式表達而出,《縫紉機樂隊》在伊始時賣相並不差勁,但隨著劇情的發酵,卻變得越來越糟糕了起來,直到最後,變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式自嗨,劇情上,更是夾雜了太多沒有意義的支線,且這些支線卻並沒有能去醞釀出一部電影的地氣,只是讓電影顯得浮誇不堪。
一部好的喜劇電影除了能逗人開懷之外,其實更在乎它是否能接住一份地氣去誘人共鳴,《歡樂好聲音》的成功在於此,於之同類型的《鋼的琴》成功也在於此,但在這《縫紉機樂隊》中,電影有的只是小人物,卻並沒有與小人物相匹配的真實,整部電影中沒有地域符號,也沒有生活瑣碎,有的就只是高談夢想和情懷,這樣的故事永遠都不會發生在現實,用這些內容填充的喜劇,其實在伊始便失去了根基。
《縫紉機樂隊》對搖滾與夢想的詮釋,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它並沒有去能更為深層次的去攫取什麼,與其說大鵬是個導演演員,不如說他只是一個用快餐式的方法去販賣情懷喜劇組合的商人。
㈢ 縫紉機樂隊是什麼
由大鵬、古力娜扎和喬杉主演的,電影中的胡亮是一個勇於追求夢想的人,他是一個汽車修理工,可是他從小到大的夢想都是成為一名搖滾歌手,他渴望組建自己的搖滾樂隊,渴望有一天登台演出,渴望保住「集安」的「大吉他」,為此他找到了程宮。
電影中程宮對胡亮說過一句話「車要修,歌也要唱。」生活得繼續,夢想也要堅持。如果你可以在全力以赴地為自己的夢想拼搏的同時還能保持最基本的生活,那麼請你好好把握,如果不能,那就請你先顧及當下,但是,在工作之餘,請別忘記了自己最初的夢想。在生活中堅持自己的夢想,這才是最好的自己。
㈣ 如何評價電影《縫紉機樂隊》
《縫紉機樂隊》是由他城影業、儒意影業、青春光線、萬達影業、樂合影業出品,由董成鵬執導,大鵬、喬杉、娜扎、李鴻其、韓童生、曲雋希等主演的喜劇電影。
講述了程宮的家鄉小鎮集安,幾個背景各異的小人物為了追尋共同的音樂夢想,組建了一支與眾不同的搖滾樂隊的故事。
影片於2017年9月29日全國上映。
《縫紉機樂隊》前半程幾乎每分鍾都在爆笑,以至於「笑到肚皮疼」,後半程則被其中夢想的力量狠狠戳中,影片中多處場景和沖突都極其真實,且影片中埋藏了不少的細節和彩蛋,連超市的名字、演員的帽子、街道上的燈牌等這些不起眼的小細節都處處充滿了搖滾梗和笑料包袱。
大鵬編導演的《屌絲男士》《煎餅俠》《縫紉機樂隊》甚至包括他監制和主演的《父子雄兵》,從故事主題、影片風格到片中元素等都有一脈相承之處。《縫紉機樂隊》比起大鵬前作,導演技法更加成熟,駕馭的場面也更大了,全片都蒸騰著一股「土燃土燃」的氣息。
㈤ 電影《縫紉機樂隊》上映時間
電影《縫紉機樂隊》上映時間
《縫紉機樂隊》是由上海儒意影業、霍爾果斯青春光線影業、萬達影業出品,由大鵬(董成鵬)執導,大鵬、喬杉、娜扎、李鴻其、韓童生、曲雋希等主演的喜劇電影。以下是為大家分享電影《縫紉機樂隊》上映時間,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電影《縫紉機樂隊》將於2017年9月30日上映。
電影製作
大鵬發布長信細述了一直以來對音樂的熱愛,以及隨之留下的多年遺憾。從13歲開始躲在廁所里練吉他,到16歲組建「及格樂隊」,19歲錯失全國性樂隊大賽,21歲遭遇虛假唱片公司,再到33歲落敗《蒙面歌王》,希望今年藉由《縫紉機樂隊》完成自己的音樂夢想。據悉,影片已籌備一年,將延續其第一部導演作品《煎餅俠》的喜劇風格,也送給每一個追逐夢想的人。
《縫紉機樂隊》宣布定檔9.30,將進入2017年國慶檔的角逐,目前定檔國慶的.電影還有徐克監制、袁和平執導的《奇門遁甲》,以及馮小剛執導《芳華》。
《縫紉機樂隊》是大鵬的第二部導演作品,延續了小人物逐夢的故事,講述了一群有趣的搖滾愛好者幫小鎮集安重拾音樂夢想的故事。
2017年4月7日,電影縫紉機樂隊在北京開機
電影梗概
小城集安「搖滾公園」將被拆除,搖滾青年胡亮為了保衛公園,散盡家財請來了失敗的樂隊經紀人程宮,組建「縫紉機樂隊」,試圖保住「搖滾公園」。執著愚鈍的胡亮,敷衍拜金的程宮、將如何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㈥ 2017年上映的電影《縫紉機樂隊》好看嗎主要講了什麼
《縫紉機樂隊》是一部由上海他城影業有限公司製作,大鵬執導,大鵬、喬杉、娜扎、李鴻其、韓童生、曲雋希等主演的電影,於2017年9月29日上映。
㈦ 如何評價《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呢
《縫紉機樂隊》是由他城影業、儒意影業、青春光線、萬達影業、樂合影業出品,由董成鵬執導,大鵬、喬杉、娜扎、李鴻其、韓童生、曲雋希等主演的喜劇電影。
他的演員的素質都是特別高的高地,她們的演技都是非常的出彩的,我特別喜歡喬杉,我覺得很搞笑,我覺得他們為了一個夢想,然後一起去熱愛他們之間也發生過很多的沖突,也發生過很多的分析,但是最後都是因為自己的熱愛,自己想保留音樂的那一份東西,他們連起手來,然後一起帶給了音樂不一樣的東西,給了生活熱情,音樂給了他們最初的夢想,給了他們,我覺得是一部特別溫情,特別感動,特別震撼的東西。
最後需要特別說明的一個片段就是結尾千人合唱《不再猶豫》,作為一個beyond不得不說這段真的燃爆了,但是從電影的角度出發,這段無疑是失敗的!任何一個音樂原創電影最後的主題曲莫過於自己原創!這可能也是大鵬圓自己夢想的一個小心思吧。
㈧ 電影《縫紉機樂隊》結尾處邀請了多少搖滾人
大鵬導演的《縫紉機樂隊》講述了一個「搖滾夢」,眾所周知,大鵬在上學時代就迷戀「Beyond樂隊」,大鵬在大學還曾經組建了自己的樂隊,叫「天空樂隊」,那是大鵬就帶領樂隊一直唱家駒的歌,乃至大鵬成名之後也多次提到自己深愛家駒的歌,在一些綜藝節目中大鵬更是多次演唱家駒的歌。
反正現代社會的一些情況。影片中反映了現代社會中很多的現實情況,最突出的就是為夢想而活還是為現實而活?現在社會,太多人因為現實而讓夢想丟失,僅僅是為了生活,為了房子票子車子。再者如前面所說的對人誠信和懷疑的表現。除此之外,還有「妻管嚴」、「年輕人叛逆」、「土豪」、「拆遷」、「教育」等各種的映射。不管是哪種現實的情況,影片中都以正式或是非正式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㈨ 《縫紉機樂隊》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縫紉機樂隊》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對於很多製作精良的大牌電影,我們總是會給予很多的期待。可是當電影沒有過硬的質量的話,那麼這部電影的口碑就會撲街,所有人都會失望。但是當電影有著過硬的質量的話,那麼這部電影就理所當然地大爆了。
而《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卻與上面所說的情況完全不同。《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的主演是喬杉和大鵬。大鵬曾經拍了《煎餅俠》這部電影,雖然票房很理想,但是口碑卻崩塌了。《煎餅俠》這部作品,讓大鵬的名聲受到很多的損失。所以,這次大鵬又帶來了他自編自導的新作品,還是有很多人抵觸他的電影,所以《縫紉機樂隊》的票房可謂是一路慘淡。
一開始,我也是覺得《縫紉機樂隊》肯定不是什麼好的作品,這一定又是大鵬拿來賺錢的工具。可是,當我看完了這部作品時,我還是被打臉了。《縫紉機樂隊》這部作品,遠比我想像的要好看。我以為《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無非只是一個無厘頭的搞笑喜劇而已,但是我才認識到《縫紉機樂隊》並不只是喜劇,我看見了很多真情實感在裡面,以及大鵬的努力和用心。
《縫紉機樂隊》不像其他的喜劇作品一樣,它帶給我一種人性的思考。究竟是理想重要,還是現實重要。而現實中的我們,卻總是遐想著理想。理想中的我們,卻總是耽誤了現實。這是一個特別值得深思的一個點。所以,《縫紉機樂隊》真的驚艷到了我。
《縫紉機樂隊》這個電影,故事很簡單,一支叫縫紉機樂隊的搖滾樂隊,想要在集安這個搖滾之城舉辦演奏一首歌,劇情就是這樣。只不過中間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這也是電影的跌宕起伏。一群有理想的青年,想要重新燃起人們對搖滾的熱情。可是,一些所謂利益的東西,出來阻擋這些人前進的步伐。這就是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可能我們本身就是現實的吧,理想也不過只是想想的。但是我們的現實也不過如此,那不如瘋狂地理想一次吧。
《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讓我對大鵬又多了一些好的印象,他其實是個很努力的人,他從《煎餅俠》到《縫紉機樂隊》已經成長了太多。其實大鵬邁出這步也是很艱難的吧,因為萬一《縫紉機樂隊》沒拍好,大鵬這一名字可能還會使人唾棄。
好了,推薦也推薦完了。進入我們今天談論的正題吧。《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其實是我覺得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逆襲,因為我一直都不怎麼看好大鵬導演的作品,沒想到這一次他交了一份滿分的答卷,讓我覺得有些驚奇。看來,人都是會成長的,不能老是用一種獨特的眼光去看待別人。
《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講的不是什麼大故事,裡面的故事很簡單,也很普通,沒有太多的好奇。所以《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的票房很慘淡,不過它在我心目中,還是很好的,畢竟我認為一部好電影,不需要票房來證明什麼,最重要的還是觀眾心裡怎麼想的。可能是《縫紉機樂隊》這名字沒取好,導致讓觀眾覺得與音樂有關,所以對它的期待很低。又或者《縫紉機樂隊》的受眾范圍很小,導致沒有多少人觀看。總之,很多因素都是導致電影票房低的原因,完全不必太在意票房。
這次大鵬很聰明,從一些小人物入手。故事很平淡,夾雜著成長,夾雜著笑點,也夾雜著心酸。從這部電影里,我看見了許多人性的解讀。其實這個世界也不過三派人。一派以理想為主,他們整天談論著自己的理想,卻忘記自己的現實,所以到頭來滿盤皆輸。而一派以現實為主,他們整天談論著自己的現實,卻忘記自己的理想,到頭來雖然失去了心中的熱情,卻擁有了生活。但還有另一派,他們擁有這現實和理想,他們到頭來獲得的是最好的自己。而《縫紉機樂隊》也正是從這一角度來展開故事的。
在電影里,有許多人物對碰的時候。同時讓我覺得很驚艷的是,電影對小人物的塑造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讓我覺得這些人物都會很真實,沒有失去本真。這也是大鵬的進步之處了吧。
也許,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要現實和理想里徘徊著,猶豫著,選擇著。但是我們卻始終也挑選不出最好的答案。如果你真是這樣的,那麼就別選擇了,乾脆全部一起拿下。為什麼要現實不要理想?為什麼要理想不要現實?不好意思,我都要。也許,只有我們真正做到現實與理想並存,我們才會更加明白人生的奧義吧。
20xx年12月13日,前2天看了大鵬的電影《縫紉機樂隊》,在愛奇藝上映了,我第一次認識大鵬是在《煎餅俠》也是他主演的主導的一部電影,那時候我覺得挺好看的,所以也對大鵬挺高期待的,特別他搞笑中帶著感動笑點還是淚點都是十分的鮮明,在我看來。
《縫紉機樂隊》講述的是一個為了追求音樂搖滾夢想的年輕小胖胡亮(因為是喬杉演的夢想不孤單,我們不再猶豫),也為了向政府證明搖滾的存在,以此保衛搖滾公園的吉他石雕,這是一個他們心中的象徵與信仰,所以他們可以不顧一切的保護它,胡亮為了組件樂隊在吉他公園開一場轟動全城的演出,以此引起政府對搖滾還在的證明,一場為了夢想信仰的保衛戰開始了,他先後經過不斷地坎坷找到了名氣搖滾樂隊破吉他樂隊的前經紀人程宮(大鵬),並在他不斷的努力下,用行動和信仰打動了陳宮留下,中間他們成功的在各個地方演出(工地,敬老院慰問,醫院等),不斷努力得到了政府的演出通知,並打算在給政府演出的時候,機會就在眼前,可是最終以失敗告終,而且吉他雕像最終並沒有保住,但是他們還是實現了最後的一場演出,在吉他公園的一片廢墟中,完整的演繹了一場搖滾的信念。電影結尾一首致敬陳家駒《不再猶豫》詮釋了我們的年輕人就該有理想,有追求,並為之不斷努力,只要努力我們就不孤單,就能收獲,快結束的一場搖滾演繹,其中包含很多著名的搖滾樂隊成員,像貫中,葉世榮都是陳家駒在世時候的搖滾隊員,狠狠的把我們80後還是90還是00後都感動的淚流滿面。
我想只要我們能堅持自己心中正確的選擇,擁有自己的理想,並為之不斷努力,總是有收獲的,雖然電影沒有我們實際生活的現實和真實,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在夢想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做一些老後可以為之驕傲的事情,看完電影之後我還陸續重看了一部分特別有意思的地方,電影的結局那段讓我深深的產生了共鳴,一首《不再猶豫》感動了多少擁有情懷,擁有理想的人們,所以我們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只是你一個人,因為夢想的路上我們從來就不孤單。只要你為之努力,總有那麼一次,你會得到選擇的滿意結果。
只想靠兩手,向理想揮手,夢想有日達成,找到心底夢想的世界夢想不孤單,我們不再猶豫
《縫紉機樂隊》相信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吧,這是一部國產喜劇,是大鵬自編自導的電影。其實對於這部電影,我的評價是很高的,原因不是這部電影特別特別好,好到了極點,而是這部電影遠遠地超出了我的預料。我沒有想到大鵬的誠意,他對電影事業的執著和信念。
我想要放下《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的口碑和票房,談談《縫紉機樂隊》里的高遠。高遠是由喬杉飾演的,喬杉對於高遠的詮釋總體來說還是很到位的,而且演得也充滿了喜感。(可能喬杉本身就自帶喜感)高遠在電影一開始的時候,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他就是一個很憨的人,腦子有些問題。他有時候說話,總是不過腦子,想說啥說啥,所以鬧出了很多笑話,這也是電影的喜劇元素之一。可是高遠卻一直都想要組建一支樂隊,在集安演奏起搖滾的樂隊。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一直都在追求的。
高遠放在生活里,其實也很真實。他像極了現在那些熱血方剛的青年們,有著一腔熱血,想要干出一番大事的沖動。但是現在的青年都太過浮躁,自己幾斤幾兩都不清楚,就妄圖成就自己,可能這才是真的想太多了。不過,高遠很努力,他有熱情,也有堅持。他為了樂隊,大半夜還跑去工地打工,這是讓我覺得很感動地一個點。電影的轉折其實也算一個高潮,當時高遠爆發了。當他知道是自己樂隊的經紀人出賣了樂隊時,他已經控制不住自己了。後來,他也就淡忘了自己的理想。所以,這也是電影很精彩的地方,這不就是青年與中年的區別嗎?青年的人總是談著理想,而中年人卻早已拋棄了那些所謂的理想,他們只求安穩的現實而已。其實誰都沒有錯,只是每個人的心態不同罷了。
後來,經過經紀人的一番勸說,高遠還是重新燃起了自己的熱血,重新投入到搖滾的天地中。這個回心轉意,其實是很渺小的`。那些被現實傷害過的心靈,可能早已經不再正眼看自己的理想。所謂理想,不就是自己的一些美好的想法,可那隻是想法呀。
其實,現實與理想也可以不矛盾。我們總是把事情想得太復雜,也許我們經歷過理想,又經歷過現實,才會懂得什麼是現實中的理想,理想中的現實。
昨天看到大鵬的《縫紉機樂隊》上映了,抽出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看了,哭了,感動了!
總的感覺就是,本來一個喜劇的電影,為什麼看哭了我,看著看著,不自覺的笑著淚流滿面。
夢想總是在有的,但是又有多少人當真呢?
當真的人或許都成功了,曾經的夢想,又曾經是多少人眼裡的笑話呢?又曾經遭到過多少的阻力和謾罵呢?
堅持的人就是別人眼裡的250,可以誰有有那個250那樣明細的人生線路呢?不會跑偏呢?
誰有那些堅持夢想的人活得明白的?
就在丁建國的爸爸丁總在和成宮對話中,我們知道多少的夢想敗給了現實,關鍵時刻,錢可以救命,夢想不可以。將夢想和生活放在一個十字路口,我們迷茫了,因為人生始終是一條單行線,直至生命的終點,我們不會知道自己的對與錯,只知道遺憾不遺憾。
或許幸運的人可以將夢想安放在生命的一段時光中,然後沿著生活的軌跡走下去,年老時將這份記憶從時間的流年中拿出來慢慢的品味,回想,這樣的人生是幸運的。還有一種就是需要極大地勇氣,不顧世俗的眼光,排除萬難,按著夢想的軌跡,不計後果的走下去,或哭或累,但是獲得了一個真正的自己,這樣的人將生命綻放。還有就是放棄了最初的自己,活成別人眼裡的幸福的樣子,也是自己自認為幸福的模樣,夢想不過是兒時的玩笑,這樣的人也是幸福的,最起碼對於自己的人生是滿足的。
當我看到那一瞬間,丁建國的父親和小美女練跆拳道的媽媽從兩側奮不顧身的沖出來的時候,我哭了,一是感覺這個世上只有父母是第一時間不顧一切沖出來保護你的人,二是,這樣至上感情的承載者的父母,卻是最初夢想的阻擋者,用著他們的經驗的人生,時刻給你提醒著正確的人生方向,夢想者是要沖破層層的阻隔,一路跋涉,一路成長,站在世俗人的對面將荒地踩出路,然後沐浴到第一束成功的陽光,摘得成功路上的朝陽下垂垂欲滴的晶瑩露珠的時候,才會有人發現你走的也是路,路的盡頭也有美景。但是要耐住成功前的那一段泥濘,路不好走,還要抵制輿論,低頭努力的走過,前面終將是美景。
生命的意義在於要在幸運的前提下,將真實的自己綻放。賦予生命獨特的定義。
對於生活,對於夢想,對於生命,我們心懷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