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和中國各個朝代相對應的電影都是什麼
明朝以前的都是穿漢服的古裝片:先秦:
《伏羲女媧》
《黃帝》
《射日》
《孔子》(92版)
《屈原》(95版)
《東周列國》 (分為96《春秋篇》、98《戰國篇》)
《大秦帝國》(07版)
秦漢:
《秦始皇》(86亞視版、03央視版)
《陳勝王》
《漢劉邦》
《呂後傳奇》
《美人心計》
《漢武帝》(96版)及「公僕版」 《漢武大帝》(04版)
《司馬遷》
《王昭君》(87版)
《漢宮飛燕》
《蔡倫》
《張衡》
《孔雀東南飛》
三國兩晉南北朝:
《曹操》
《諸葛亮》
《關公》
《赤壁》
《三國演義》
《亂世妖後》
隋唐:
《隋唐演義》
《隋煬帝》
《大唐名相》
《唐太宗李世民》
《貞觀之治》
《大唐情史》
《文成公主》
《武則天》(93版)
《唐明皇》(92版)
《楊貴妃》(93版)
《大佛開眼》
《法門寺猜想》
宋遼夏金元:
《趙匡胤》
《楊家將》(山西84、91版)
《大遼太後》
《契丹英後》
《包公》(86版)
《賀蘭雪》
《敦煌》
《西夏路迢迢》
《蘇東坡》(95版,08版)
《李師師》(91版)
《水滸》(80山東版、96央視版)
《岳飛》 (91版)
《梁紅玉》
《辛棄疾》
《大宋提刑官》
《成吉思汗》(86電影版,04電視版)
《蟋蟀宰相》
《魂斷釣魚城》
《北條時宗》
《馬可波羅》
明:
《帝師劉伯溫》
《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
《鄭和》
《海瑞》
《戚繼光》
《大明王朝1566》
《琉球之風》
《明宮三大案》
《努大辮子》
《袁大忽悠》
《誰主中原》
《江山風雨情》
《秦淮八艷》
《長河東流》
《大祠堂》
《鄭成功》《聚寶盤》《金裝四大才子》
後金滿清朝的都是穿馬褂旗袍類的滿服(清裝片):
《還珠格格》系列
《康熙微服出巡》系列
《紀曉嵐》系列
《黃飛鴻》系列
《前清秘史》
《風流皇後》
《孝庄秘史》
《雍正皇帝》(93版)及「公僕版」《雍正王朝》(98版)
《乾隆大帝》
《天下糧倉》
《魂斷紫禁城》
《香港地恩仇記》
《鴉片戰爭》
《太平天國》
《戲說慈禧》
《垂簾聽政》
《火燒圓明園》
《左宗棠》
《甲午陸戰》
《北洋水師》
《走向共和》
區別:明朝和明朝以前是華夏古裝,清朝是滿服清裝非華夏古裝!
㈡ 電影-滿城盡戴黃金甲是講術哪個朝代的
故事改編自曹禺反映民國生活的話劇《雷雨》,在文化特徵上則顯示為唐朝風格,連片名都是一句唐詩,而在影片中出現過「皇後是梁王的女兒」這樣的敘述,使人認為是發生在五代十國,但那其實是《雷雨》的人物背景在《黃金甲》中的延續。因為《雷雨》中的繁漪是出身與周朴園相當的富家千金,但是像唐朝那樣的封建大一統帝國里,皇後的出身不可能與皇帝相當,因此只能把《黃金甲》的背景設置為一個類似歐洲中世紀的分裂割據時代,也是為了讓外國觀眾比較好理解。
㈢ 電影《王的男人》時代背景
岩山王的時代.
這個在歷史上很有名的.電視劇<大長今>的時代就是比這個皇帝晚一個皇帝的時代<女人天下>也是同大長今一樣的時代北京.
岩山王的生母在他小的時候就被趕出宮,並被毒酒賜死了,後來他大了知道了這個事情,一直覺得是別人害了他的母親,所以就開始大量的殺人,所有和那件事有關系的人都殺掉,所以當時的人是很怕他的,被稱為暴君.之後有些大人聯合起來把他殺死了.就推舉了後來的中宗,也就是<大長今>和<女人天下>里的皇帝繼承王位.想進一步了解的話,可以去看這2個,基本上<女人天下>把後來的政治說的很清楚.<大長今>只是個人經歷的描寫.最近新出的<王和我>因為我還沒看呢,所以不知道是否也和這個時代有關系.不過韓國的歷史劇好象是比較喜歡拿這個時代做文章的.
㈣ 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代表電影,電視劇有什麼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夏商周以來,朝代更替不斷,每個朝代都有其獨有的歷史文化。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代表電影和電視劇如下:
秦帝國代表作:《大秦帝國》
此劇是中國歷史劇中的另類之作,全劇突出了「法治」二字。打個比方,法治觀念好比一塊吸鐵石從桌上劃過,所有歷史事件便如同桌上的鐵釘一般自動吸附上來,其表現手法獨樹一幟,觀點明確,解析精闢,值得大力推薦。
2.漢帝國代表作:《漢武大帝》
這不僅是漢武帝題材電視劇中最經典的,更是中國所有帝王戲中的上品。整部電視劇思路清晰,對於政治、歷史、戰爭都做出了很好的詮釋,完全可以視作一部教科書。
尤其是漢武滅匈奴的那幾集,把戰爭全過程以極為細膩的手法表現了出來,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政治事件,也都描述的很清晰,實在是難得的精品。
3. 三國代表作:《三國演義》
唐國強鮑國安主演。精品之處無需贅言,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完全以文言文做台詞的電視劇,片中對於兵法、政治、謀略、人物個性的詮釋與刻畫都可謂登峰造極,是空前絕後的極品。
4. 隋帝國代表作:《隋煬帝》
《隋煬帝》不僅生動呈現了帝王風采,還展現了一段苦難而又精彩,生動而又不可思議,輝煌而又傷痕累累,隨著楊廣短暫人生匆匆而逝、經歷起起落落的王朝歷史。
它沖破了詮釋歷史的格局,角度新穎,使之成為感悟歷史,給今人以啟迪的歷史題材的古裝大戲。
5. 唐帝國代表作:《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以一種類似於紀錄的方式重現了唐初時代,不同於以往的古裝戲說劇。
專家一致稱,從劇情、台詞到建築、道具、服裝等基本還原了初唐風韻,從人物簡單的頭飾、色調偏暗但袖口寬大的服裝,甚至李世民鬍子的形狀等看出,主創們做到了以史為准。
而扮演李世民的馬躍,面容清癯冷峻,雙目深湛,鼻隆而直,唇上連髭微翹,不怒自威。頓時便與古代大畫家閻立本所作的肖像畫作重合起來,這扮相就是李世民的瘦版標准照了
6. 宋帝國代表作:《大宋王朝趙匡胤》
該劇是一部繼《雍正王朝》、《康熙帝國》後結合古戰爭、武打、風月言情、謀劃韜略的歷史巨作。
7.元帝國代表作:《成吉思汗》
該劇講述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波瀾壯闊的一生。從鐵木真出生到統一蒙古,直至西征病逝,時間跨度長達80餘年。以雄渾的氣魄、壯麗的景象和精美的製作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中國歷史上帝王眾多,但被世界史學界關注最多的,卻是那位說不清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西方史學界稱之為「千年第一風雲人物」、「世界征服者」,關於他的著作、書籍、文章汗牛充棟,世界各國知名首腦幾乎都曾發表過對他的評價。
8.明帝國代表作:《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
學界權威們對於《大明王朝·1566》給予了一致高度的評價。思想理論界、文化理論界和歷史學界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大明王朝·1566》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歷史觀,並運用了當代藝術審美手段,對歷史作了深刻厚重而生動的解讀。
該劇從一度創作到二度創作,並不僅僅滿足於表現那些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故事,而是在這些故事裡面展示了命運的邏輯。將我國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9.清帝國代表作:《康熙王朝》
這部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收視率最高,重播次數最多,影響最大。在歷史劇中,關於清朝的戲最多,原因很簡單——離現在最近,可供演繹的史料、故事最多,觀眾最感興趣。
而在清宮戲中,關於康熙帝的最多。,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康熙就是陳道明塑造的那個形象。確實,陳道明的康熙很成功,從形象到氣質都接近歷史上的康熙大帝,尤其是陳道明的台詞功底,為這部戲增添了大量精彩,將一代雄主的文韜武略、氣魄胸懷刻畫得淋漓盡致。
10.華夏帝國代表作:《走向共和》
這部《走向共和》好的地方就在於,從公眾的閱讀和觀賞方面第一次把李鴻章放到比較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以往只是歷史學家才會以公正的角度認識他的,一般的人對他的印象都是負面的。
《走向共和》還原了歷史的真實狀態,沒有拔高一個好人,沒有貶低一個壞人。
以前接受的教育從來都是把李鴻章、慈禧、袁世凱描寫為壞人,而《走向共和》卻非常人性化、設身處地地為前人著想了。
但是《走向共和》並不是給這些人物進行「平反」,而是告訴人們要善待自己的先人,因為我們也會成為先人。我們不能總用批判的眼光挑剔歷史人物身上的問題,應該多看他們的貢獻,建立一種同情的理解。
(4)電影專業王是哪個朝代的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
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
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謚號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
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㈤ 王朝的女人的電影的朝代
講的是唐朝的事。hh
㈥ 格薩爾王是什麼朝代的什麼民族的講的什麼故事
格薩爾王是原始社會時期藏族的一個傑出英雄。
講述了格薩爾降服北方魔國時,因被施以迷葯,忘記時間、環境。霍爾國白帳王看上格薩爾的妻子珠姆,趁格薩爾身陷魔國之際發兵搶奪珠姆。經過血戰,為避免眾人傷亡,由珠姆侍女瓊吉冒充珠姆嫁到王宮。
但不幸被奸人告密,霍爾國重新重兵壓境,珠姆為拯救眾生靈,無奈嫁去霍國。格薩爾終被珠姆派去送信的紅狐狸叫醒,才知道自己已迷失9年。格薩爾重回嶺國,理順國事,並通過九關關卡,隻身前往霍爾國將魔王降服,安定了兩國百姓生活,重新與珠姆團聚。
(6)電影專業王是哪個朝代的擴展閱讀:
格爾薩王是藏族民間尊奉的神。相傳他原是上界白梵天神的第三子。其神力巨大,智謀豐富。當時人間,妖魔橫行,百姓痛苦不堪。觀音菩薩與天王商議,派天神下凡,降妖伏魔,拯救百姓。
格薩爾毅然擔任重任,遂投胎於一部落小酋長之妾。他尚在母腹時,其母即為叔父所讒,被逐山野。他少年時代在貧窮艱困中度過。年十五娶珠牡為妻。藉助神力,為黑頭人之君長,號稱雄獅格薩爾王。
後來南征北討,斬妖降魔,相繼收伏十八大宗、七中宗、四小宗,曾兩度去地獄救出妻子、母親,盪除群害,威震天下。安置三界後,把王位傳給侄兒,重返天國。四川德格阿須有格薩爾王神廟,至今朝拜、游覽者絡繹不絕。
西藏、雲南、青海、甘肅及四川其它藏區有其不少文物遺跡。藏區黑教及藏傳佛教中紅教、花教和白教寺廟多供其繪像。四川理縣嘉戎藏民每年藏歷十一月十三日跳鍋庄舞,吃炸面團,隆重紀念當年格薩爾王擊破並佔領嘉戎的豐功偉績。
㈦ 電影綉春刀是哪個朝代的故事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傳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故事發生時間是天啟皇帝死,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時候
㈧ 姓王的名人和朝代
王翦:生卒年不詳,戰國末期秦國名將,同時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王昭君(公元前一世紀中葉):漢平使者,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
王莽(前45——後23年):新王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年在位。
王充(公元27——約96年):東漢哲學家。
王符(約85——162年):東漢思想家。
王平(?-248):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有謀略,是蜀漢後期名將。
王浚(206—286):字士治,弘農湖縣人,西晉著名軍事家,曾指揮伐吳的戰爭,大勝。
王祥(185年—269年):字休徵,西晉琅琊(今臨沂)人,歷漢、魏、西晉三代。著名孝子。
王導(276-339):字茂弘,琅邪臨沂人,東晉著名政治家。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山東臨沂人,東晉大書法家。其子王獻之也是著名書法家。
王徽之(338?-386):晉人。字子猷。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王羲之第五子。
王獻之(344年-386年):東晉書法家、詩人,字子敬,祖籍山東臨沂,生於會稽(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
王猛(公元325——375年):十六國時期苻堅的丞相。
王勃(公元649——676年):唐代詩人,唐初四傑之首。
王之渙(公元688——742年):唐代詩人,《登鸛雀樓》久傳不衰。
王維(公元701——761年):唐代詩人,畫家。
王仙芝(公元?——878年):唐末農民起義軍首領。
王顯政:五代時期著名孝子,蒲城義門王氏先祖,家有資財,樂善好施。義門王氏家族人才輩出,元延佑間曾有多人出任大夫、宣慰使和地方官吏,並被朝廷題匾「蒲城孝義之家」,列入國史,並得到縣令「王氏孝悌,以興民讓」的表彰。翰林學士、國子祭酒虞集專門賦詩贊譽。記錄王氏家族變遷與行孝的歷史的《義門王氏先塋碑》,由「一代宗師」歐陽玄撰文,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危素書,趙期頤篆額,是全國著名石碑。元代御立的《蒲城王氏祠堂碑銘》也系危素書,趙期頤篆額,是元末碑刻代表作品。其中提到的韋村,又作葦村,即現在的蒲城縣上王鄉東葦村,至今王氏子孫仍聚居在前頭、庄後、新莊三個自然村。
王小波(公元?——約995年):北宋時農民起義軍領袖。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宰相。
王重陽(公元1113——1170年):金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創始人。
王實甫:元戲偉大戲劇家,著有著名的《西廂記》
王陽明(公元1472——1528年):名守仁,字伯安,明朝哲學家、教育家。
王士禎(公元1634——1711年):清初大詩人。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
王文在:(公元1834--1889),字念堂,號杏塢,山西塢堆村人。清同治七年戊辰(1868年)科探花。
近代
王鼎,清朝著名水利專家、政治家,曾任道光皇帝老師、軍機大臣、林則徐老師,因反對朝廷重用琦善而屍諫。
王明,中共政治家
王士珍,北洋軍閥
王震,中共政治家 ,前國務院副總理,領導新疆的建設和評定叛亂。
王國維,近代中國著名學者,傑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學家,詩人,文藝理論學,哲學家,國學大師。
我承認,我貼的。
㈨ 趙武林王是哪個朝代的人
消 防 管 理
(看第七個問題以及其回答,或許對你有幫助)
1.什麼叫消防管理?
在一定的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條件下,人們依照某些原則、程序、方法,通過計劃、組織、決策、控制、指揮、監督等職能實現消防安全目標而有組織地、協調地進行活動的總和叫消防管理。
2.我國消防管理的起源在什麼時候?
消防管理起源於遠古時期的北京人,距今已有四五十萬年的歷史。當時,「北京人」在周口店的山洞中,把火存於火穴中,穴旁堆放材枝、枯木等可燃物,一是用火地點固定使火不媳,二是使可燃物與火保持一定距離,不致引起火災,懂得了把火長期控制在一個固定范圍之內進行管理。
3.我國最早對管理消防的官員稱什麼?
我國古代沒有「消防」一詞,而把管理火的官員稱「火正」,防火與滅火的禁令稱「火禁」,滅火稱「救火」。
4.我國最早是哪個朝代實行對管火官員劃分官制?分為哪幾種?各自有什麼職責?
我國最早是西周實行對管火官員劃分官們,分為宮正、司焰、司恆三種。他們的職責分別是:宮正是掌管王宮之戒令和糾察,管理官中的防火;司炮是專門掌管火政;司恆是制止,提供火燭和火炬,監督軍隊中用火,敲大鈴提醒人們注意防火。
5.我國消防管理最早發布的禁令產生在哪個朝代?
我國最早發布禁令是在五千年前古代「黃帝」時代。他根據當時因百姓放火燒荒墾田地,常常引起火災,燒毀大量山林、牧草的情況,提出了「節約用水火柴物」(見《史記•王帝本記》),他主張人們要順應自然界的規律,使用人類的智慧和力量,對水源不要隨便決口排泄,對山林草原不可任意放火燒荒。《漢書》也有這樣記載,「自黃帝涿鹿之戰以定火災,這就是我國最早有關消防管理的禁令。
6.我國古代最早的消防管理官員是誰?
我國古代最早的消防管理官員是「五帝」時舜所選任的「賢人益」。
7.我國最早建立消防專業隊伍是什麼朝代?
我國最早建立消防專業隊伍是宋朝。在當時的北南宋都城都組建了專業的消防隊伍——「防隅軍」,當時以「軍巡鋪」為基層單位,每隔二、三百步即「置」一軍巡鋪,以兵卒三、五人為一鋪,每天夜晚巡邏。南宋時,僅都城臨安(今杭州)就有專事「撲救煙焰」的防隅軍2300餘人,築望火樓23座。
8.消防」一詞在我國什麼朝代開始使用?」當初意義是什麼?」
「消防」一詞是在我國清朝末年開始使用。當初的真正含義是防火防患。
9.我國消防管理分幾個階段?各階段有什麼特徵?
我國消防管理分為四個階段。即早期管理階段、制度管理階段、科學管理階段和現代管理階段。
早期管理階段:上可追朔到遠占時代原始部落,其特徵是按經驗進行管理。
制度管理階段:上可追溯到五千年從黃帝提出節用水火柴開始。
其特徵:以制度代替經驗;協同集體行動,達到人們相互協作,而不是無秩序的單獨活動。這個階段的中心是管理問題。
科學管理階段:可從2O世紀50年代《消防監督條例》頒布開始。
其特徵:從制度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到對工業企業的研究、設計、生產和運用科學管理的水平,即對生產(或工作)中的各個環節的安全性信息進行全面管理,經驗理論化,操作標准化,隊伍專業化工廠專業化,管理條理化,訓練制度化,技術要求規范化。這個階段的中心是消防管理的具體方法問題。
現代管理階段:可從20世紀80年代初電子計算機在消防管理,上應用開始。
其特徵:現代管理階段實際上是科學管理階段的繼續和發展,運用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心理學、社會學的成果進行管理。理論系統化,管理程序化,管理組織系統化,管理方法定量化。管理手段自動化,管理人員專業化,教育正規化,預見性、綜合性、可靠性顯著提高。這個階段的中心是最先優化決策問題。
10.消防管理有哪兩重性?
消防管理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
11.什麼叫消防管理的自然屬性?
消防管理是人類生存。生活和生產勞動的客觀需要。無論什麼民族,哪一個階級,火給予他們的恩賜和危害是等價的;但消防管理給人類的服務。不管什麼階級,哪一個民族也是等價的,這就是消防管理自然屬性。
12.什麼叫消防管理的社會屬性?
社會上,人們之間關系的基礎是對生產資料的佔有權。消防管理是保護這種佔有權
的工具和手段之一,這是它被社會集團、階層、國家視為必須納入其重要管理職能之內的理由和根據,這叫消防管理社會屬性。
13.消防管理主要有哪幾種職能?
消防管理主要有決策、計劃、組織、指揮。監督、獎懲等職能。
14.消防管理有什麼基本特徵?
消防管理具有權威性、強制性、階級性、穩定性、時效性和具體性等六大基本特徵。
㈩ 《刺情》電影是哪個朝代
《刺情》電影的朝代是明朝。
曹公公安排義子秦默潛伏靖王府,秦默在與王爺相處中結下友情,也被王爺的正義抱負影響,又與幼時玩伴蘇可嵐重逢,秦默面對愛情、兄弟情、父子情的糾葛,面對正義與邪惡的選擇,最終選擇為正義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