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個有關於「信天翁號」航海船的電影
怒海驕陽
「信天翁號」這次要從百慕大的聖喬治港出發,預計八個月後抵達加拉帕戈斯群島。船上的14位乘客是來自海洋學院的學生。他們的國籍不同,家庭出身背景也不一樣,但在船長謝爾頓的帶領下,很快學會海上生存必須的本領以及自律和相處的能力,而這一切與船長的榜樣力量是分不開的。然而就在航程即將結束的時候,他們遭遇到所有海員都聞之色變的無形颮--一秒鍾內風速增加十幾米。在白色的巨浪中,存活率據說只有萬分之一...
❷ 信天翁代表什麼意思
信天翁在愛情里代表著忠貞不渝,另外,受生活習性的影響,塑造了一種堅強的品格。
1、信天翁,世界上翼展最長的鳥類,平均翼展3.1米。它們也是最浪漫的鳥類,一旦它們找到配偶,便會廝守終生。信天翁4歲以後開始尋找配偶,一般要「考察」一兩年,才能認定這門「婚事」。一旦認定,便一生不變。
信天翁6-7歲時成年,雌鳥才開始產卵。一次繁殖只生一個蛋,蛋是白色,上面有斑點,大約10厘米長。孵化要78天,看護20天,還要定期餵食。如人之父母,雌雄雙方會共同承擔養育後代的責任。
2、信天翁非常堅強,一旦學會飛翔,便會一生都活在海上,只有繁殖時才到陸地上產卵。我們曾經相信它能在飛行中左右腦半球輪流睡眠,像游泳中的鯨類那樣,但真相是,漂泊信天翁晚上累了,就會停落在海面上睡覺。
(2)哪個電影里有信天翁的雛鳥擴展閱讀:
名稱來源:
信天翁「Albatrosss」這個詞從葡萄牙語「Alcatraz」一詞發展而來,最初用於指任何一種大型的海鳥;很明顯,這個葡萄牙詞源於阿拉伯語「al-cadous」,指鵜鶘。信天翁區別於本目(鸌形目)其他科鳥類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管狀外鼻孔的位置是分別在喙基部的兩側,而非聚合在喙基頂部。
過去,有些水手將信天翁視為是不幸葬身大海的同伴亡靈再現因此深信殺死一隻信天翁必會招來橫禍。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的著名詩篇《古代水手的詩韻》正是敘述了在一隻信天翁被槍殺後災難是如何降臨到一艘船上的。然而,即便如此,許多19世紀的水手仍熱衷於捕食這種鳥類來豐富一下漫漫航途中單調乏味的飲食,並將它們的腳折入煙袋中,將翅膀的骨頭放進煙管里。
信天翁的保護及現狀:
目前,全球約有100萬只黑背信天翁,似乎這種鳥的數量仍然很多,不需要為它們的生存擔心,但是環保學家很清楚這種鳥的巢穴未來面臨極大風險。這種海鳥的大部分生命在遠離陸地的海洋上度過,每年僅在熟悉的領地產下一顆卵,海島或海礁就是它們的孵化地。
為了阻止氣候變化對黑背信天翁帶來的影響,太平洋邊緣保護組織與美國海軍、美國漁業和野生動物管理署以及美國鳥類保護部門合作,將信天翁的鳥蛋從太平洋飛彈試驗場搬遷到詹姆斯·坎貝爾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他們從飛彈試驗場抱回的卵在野生養父母的照料下孵化,隨後雛鳥被帶到保護區,這樣它們就能夠對那裡的高海拔區域產生印象。那些雛鳥要通過人工飼養近5個月,直到它們羽翼豐滿在海洋上飛翔。如果新的黑背信天翁保護區能夠建成,該團隊將在未來10~15年監測其最大影響。通過定居在對氣候變化不那麼敏感的地區,黑背信天翁的後代才能夠更加安全。
❸ 信天翁有什麼特別之處
曾經一些迷信的水手覺得如果殺死一直信天游,必定會招致禍端。因為他們認為信天游是那些他們曾經不幸葬身大海的同伴們的亡靈。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的著名詩篇《古代水手的詩韻》正是敘述了在一隻信天翁被槍殺後災難是如何降臨到一艘船上的。然而,還是有許多19世紀的水手仍熱衷於捕食這種鳥類來豐富一下漫漫航途中單調乏味的飲食,並將它們的腳折入煙袋中,將翅膀的骨頭放進煙管里。信天翁「albatrosss」這個詞來源於從葡萄牙語「alcatraz」,而葡萄牙語「alcatraz」又來詞源於阿拉伯語「al~cadous」,最初任何一種大型的海鳥都被稱作「albatrosss」。
信天翁
信天翁和本目其他科鳥類的區別在於,它的管狀外鼻孔的位置不是聚合在喙基頂部,而是分別在喙基部的兩側。信天翁科下分為4個屬:「Diomedea」屬,即」大信天翁」,包括6個種類,平均翼展達3米;「halassarche」屬,有9個相對較小的種,通常被稱為「mollymauks」;「Phoebastria」屬,包括4個北太平洋和熱帶太平洋地區的種類;以及由具有相對較長的翅膀的一身深色的烏信天翁和灰背信天翁組成的「Phoebetria」屬。經過近年的調查研究,已被承認的信天翁種類已經從原來的14種增長到現在的21種。
基本特徵
形態特徵:信天翁的身長約為90~95厘米嘴的前端有,全身白色,頭頂、枕沾橙黃色,翅、肩和尾灰褐色,內側翼上覆羽白色。外形似海鷗。頭大;嘴長而強,由許多角質片覆蓋,上嘴先端屈曲向下;鼻成管狀;頸短;體軀粗壯結實;尾短;信天翁的翅翅膀狹長而寬大,可達55厘米以上,它們的身重約為7~8千克。
生活習性:信天翁一般喜歡夜間出行。善於鳳翔、游泳,在陸地上也能行走。海面上休息,繁殖期在岸邊、島嶼等陸地隱蔽處。肉食性,以魚類、軟體動物等為食。他們不能在空中飛翔時捕獲獵物,也不能淺入水下捕食,覓食活動都是在水面上進行。由於受的生活環境的影響,信天翁的警覺性都比較高,你經常會看見它們只是單個或成對的出行活動,但是它們安靜的有些詭異。
繁殖:信天翁的繁殖期為大概10~12月。它們喜歡在岸邊、島嶼的岩石上營巢,巢非常簡陋,主要是利用在地面上的濕地,用枯草、苔蘚和泥土築成。信天游每窩只產1枚卵,孵化期為兩個半月到三個月。
成長:幼鳥的成長需要親鳥反芻出來的食物精心地養育。幼鳥出生時身上都披著淡淡的絨毛,絨毛脫掉後成為長著一層蜷曲濃毛的幼鳥。待到幼鳥全身開始變為白色的時候,親鳥就飛去,只留下幼鳥們依靠消耗體內儲存的脂肪過冬。約經過9個多月以後,幼鳥就可以獨立到大海上空生活。它們9~12年後就會性成熟。
壽命:信天翁的壽命約為40~60年。它們可以在海上飛5年之後才回到它出生的島嶼陸地。配對為終身,一般在6歲時開始。每年在10月底回到同一個地方見面,以沙、灌木枝和火山岩築巢。一對只下一個蛋,父母輪流孵蛋,約65天孵出。一般到5月底6月初,小鳥幾乎可以獨立的時候,小鳥的爸爸媽媽會拋棄鳥巢和它們的寶寶,讓它們自己練習飛翔和捕食。
形態與功能:滑翔冠軍
信天翁的飛翔能力之所以那麼有名,是因為它們幾乎能夠不拍一下翅膀的跟隨船隻滑翔數小時。它們為減少滑翔時肌肉的耗能而體現出來的適應性之一是有一片特殊的肌腱將伸展的翅膀固定位置,其二是翅膀的長度驚人,較之鸌形目其他科的鳥類,信天翁的前臂骨骼與指骨相比顯得特別長,信天翁的翅膀上附有的25~34枚次級飛羽,比海燕多出15~24枚。於是,信天翁的翅膀如同是極為高效的機翼,使它們能夠迅速向前滑翔,而下沉的幾率很低。信天翁這種對快速、長距離飛行的適應性,使得它們可以從其所在海島上起飛,在浩瀚的汪洋上來去自如。
分布模式:多居南半球
南極洲、南美洲、非洲及澳大利亞南端的信天翁的分布與當地的海洋帶受風影響有關。個體和種類數目最多的信天翁集中在南緯45°~70°,但它們也在南半球的溫帶水域繁殖,同時少數種類的分布區域進入了北太平洋。加拉帕哥斯群島和厄瓜多外海的拉普拉塔島上的加島信天翁在氣候受寒流洪堡洋流的影響的赤道處繁殖。而亞洲的短尾信天翁、西北太平洋的黑腳信天翁和夏威夷群島的黑背信天翁均在北太平洋繁殖。如今,北大西洋沒有信天翁繁殖,盡管在180萬年~1萬年前的更新世曾有,也盡管人們知道那些誤入北大西洋的信天翁中有少數已存活了數十年。可能是因為更新世後大量沒有信天翁擴散,所以現在的北大西洋依然沒有信天翁的種群。
飲食:依賴海洋
信天翁喜歡跟隨船隻吃一些人類從船上扔下的廢棄物,可以不難看出它們它們是食腐動物。它們的飲食范圍很廣,但經過對它們胃內成分的詳細分析,發現魚、烏賊、甲殼類構成了信天翁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它們主要在海面上獵捕這些食物,但偶爾也會像鰹鳥一樣鑽入水中,灰頭信天翁一般可以潛水深度達6米,還有可以以潛水更深的灰背信天翁,它們最深可潛達12米深。
因為夜間時會有很多的海洋有機物浮到水面上來,所以信天翁有時會在晚上出來覓食。有關信天翁白天和夜間覓食的比例問題,人們通過勸服它們吞下一個感測器的辦法便可以獲得詳細信息。感測器位於胃中,當信天翁吞入一條從寒冷的南大洋水域中捕獲的魚時,體內溫度會立刻降低,感測器便將此記錄下來。信天翁的食物攝入成分比例因種類的不同而不同,而這對又影響到它們的繁殖。
繁殖生物學:一個伴侶,一個孩子
信天翁的平均年齡可達30歲,相比其他鳥類的壽命,算是壽命相當長的鳥類之一。但它們繁殖較晚。雖然3~4歲時生理上就具備了繁殖能力,但實際上它們在之後的數年裡並不開始繁殖,有些甚至直到15歲才進行繁殖。剛發育成熟後,幼鳥會在繁殖季節臨近結束時出現在繁殖地,但時間很短;此後的相當一段時間里它們會花大部分的時間會尋找自己的另一半。當一對配偶關系確立下來後,通常就會一直生活在一起,直到一方死亡。「離婚」只發生在數次繁殖失敗後,並且代價很大,因為它們接下來幾年內都不會繁殖,直至找到新的配偶。事實上,對於漂泊信天翁來說,就算再找到新的伴侶也會永久性的降低它們的生殖成功率。
信天翁大部分都會群居營巢,甚至會有數以萬計成雙入對的信天翁群居在一起,絕對稱得上是蔚為壯觀。只有Phoebetria屬的兩個種類主要在懸崖的岩脊上單獨營巢。有幾個種類的巢為一個堆,由泥土和植物性巢材築成,非常大,成鳥爬上去都有困難。而熱帶的信天翁較少築巢;加島信天翁則根本不築巢,它們將卵置於足部四處游盪。一般到了繁殖期雄鳥會先來到群居地,等待雌鳥的到來。
信天翁的孵卵任務和鴕鳥一樣由雙方共同承擔,不過信天翁一般是幾天輪換一次。一般較小種類信天翁的孵化期約為65天,而皇信天翁約為79天。對於剛孵化的雛鳥,親鳥開始時主要是喂育,後來則主要是看護。在出生20天後,看護期結束,接下來成鳥只是定期回到陸地給雛鳥餵食。黑腳信天翁的雛鳥白天常常會在離巢30米的周圍尋找陰涼處踱步,但只要親鳥帶著食物一到,它們就立即沖回巢中享用父母的恩惠。而信天翁的成鳥則需要花很長的時間用以來辨認自己的雛鳥,雛鳥將會從它們的父母那裡得到未消化的食物和已消化了的獵物所產生的油。
有些種類的親鳥如漂泊信天翁會在育雛期間,彼此輪流到遙遠的捕食區域去覓食,短則1~3天,長則5天以上。而漂泊信天翁更是令人敬佩,雄鳥往往會比雌鳥飛到更遠的南方去尋找食物,因此也就要面對更寒冷的海水和暴風雨更多的惡劣天氣。故漂泊信天翁的雄鳥的翼負載無一例外地具有比雌鳥更高。
一般黑眉信天翁和黃鼻信天翁的飛羽長齊需要大約120天,而漂泊信天翁大約278天。所以一般漂泊信天翁的留巢期是最長的,包括孵化期在內長達356天,也就意味著漂泊信天翁只能隔年繁殖,因為每次繁殖後都必然有一個換羽期。事實上,已知的包括全部的」大信天翁」種類、灰背信天翁、烏信天翁和灰頭信天翁等在內的至少有9個種類的信天翁是兩年繁殖一次。
人們曾認為不繁殖的信天翁,會漫無目的的在海上飛行。然而,附於漂泊信天翁身上的現代感測器顯示情況並非如此,而似乎是個體會朝海上的某個特定區域飛去,並在那裡度過大部分時光。它們一年只產一個卵,孵卵是雙方分工合作的,在它們孵卵的75~82天里,雌鳥的任務就是孵卵,而雄鳥則負責在巢外做警衛。
❹ 一部信天翁送快遞送嬰兒的是什麼電影
暴力雲與送子鶴
導演: Peter Sohn
編劇: Jermaine Ka'mell
主演: Tony Fucile / Lori Richardson
類型: 動畫
地區: 美 國
語言: 無對白
上映: 2009-05-29
時長: 5分鍾
❺ 9.9分南極紀錄片來了:信天翁為何要絕種常連自己孩子都不認識
只要BBC放出一部自然紀錄片,都是全世界紀錄片愛好者們的狂歡盛宴。
兩年前的《地球脈動》,至今在豆瓣仍有9.8分的超高分,天下無敵。
前幾天,BBC又拿出了當世最高製作水準的紀錄片。
我又要寫下「老套的」溢美之詞:波瀾壯闊的瑰麗畫面、跌宕起伏的史詩配樂、渾厚磁性的解說、精美絕倫的製作……
大衛·愛登堡旁白,漢斯·季默配樂,目前正在騰訊視頻播放的——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豆瓣評分:9.9
七個世界,七個無比神奇的大洲,每一個都獨一無二。
在地球最早的洪荒時代,只是一片大陸。
在地殼的作用下,大陸逐漸分裂,最終形成了如今的七大洲。
南極,地球的兩極之一,冰天雪地,酷寒冰冷。
98%的陸地被冰雪覆蓋,是全球環境最惡劣的地方。
不過對一些生物來說,這里是最好的生存之地。
環繞南極洲的洋流,從深海中捲起各種營養物質,創造出世界上最豐富的海洋覓食地之一。
南喬治亞島,聖安德魯斯灣。50萬只王企鵝在這里生存。
其中,巴布亞企鵝是海中速度最快的企鵝,游泳速度可達每小時35公里。
這個速度相當驚人,堪稱海中小摩托。
但要說它能在海中玩耍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覓食過程里,它隨時可能會遭遇虎鯨的聯合絞殺,速度再快也無法彌補體型上的巨大劣勢。
而水下還有一種生物,堪稱企鵝天敵,早就虎視眈眈地做好捕獵准備了.....
在一群企鵝覓食之際,海豹利用浮冰的掩護,閃電般從地下竄出。
企鵝們驚慌失措,做鳥獸散狀,四散逃開.......
它們不知道,這也是海豹們的驅散戰術之一。
在逃跑的時候,企鵝們路過某個地方,地下早已埋伏好的海豹張開了血盆大口.....
海豹覓食後,有了充足的脂肪儲備,就會開始繁衍下一代。
海豹喜歡在海下活動,因為相比南極零下幾十度的地表溫度,零下幾度的海水相當「溫暖」。
但為了躲避海下大型肉食動物,海報一般會選擇在冰上產崽。
小海豹在出生後的前十天不會游泳,不能下水,只能被困在海冰上。
小海豹身體單薄,海豹媽媽就會用身體遮擋寒風。
不過南極常年冷風肆虐,再加上時不時來的暴風雪,對任何生物來說,都是個極難的生存困境。
這一次,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雪,讓海豹媽媽們面臨著最艱難的人生選擇.....
如果不下海,海豹媽媽就會跟小海豹們一起同歸於盡,凍死在冰面上。
如果下海,小海豹們不會游泳,九死一生。
有些海豹媽媽選擇了放棄,留下了孩子,許多小海豹們因此死去了.....
而一些海豹媽媽們大膽帶著孩子下水,學習游泳。
這種嘗試也極其危險,不會游泳的小海豹如果在短時間內不能掌握呼吸方法,也會有溺死的風險。
而且表層零下幾十度的嚴寒到零下幾度的溫差,也會讓小海豹馬上送命.....
一隻小海豹在媽媽的鼓勵下,它努力嘗試著挪動身軀,每一向前的一步,都艱難無比。
它一挪一晃地走向了海洋,落入媽媽挖好的洞里。
在落水的一瞬間,海豹媽媽穩穩接著了小海豹.....
它是幸運的,在媽媽的保護下,走向了新的旅程....
因為豐富的食物,灰頭信天翁也選擇了這里繁衍下一代。
寶寶出生後,信天翁父母會輪流外出覓食,尋找食物。
隨著信天翁寶寶的成長,胃口也大漲,吃的越來越多。
從前,信天翁父母可以輪流出去覓食,一個幹活,一個陪孩子。
但現在,他們不得不同時出去覓食,填飽孩子的肚子。
獨自在家的信天翁寶寶,則要面臨南極十幾級的大風,甚至是颶風。
在狂風面前,冰川、石頭都難以阻擋,別說是雛鳥。
如果信天翁父母沒趕回來,那麼寶寶就會被被時速110公里的狂風,吹的無影無蹤。
如果走運,也許會被吹落鳥巢邊,等待父母救援....
但是,一旦信天翁寶寶從鳥巢掉落,哪怕只有一丁點距離,它們的父母馬上會翻臉不認人,絕對不會給它們任何食物,哪怕它們苦苦哀求也無濟於事.....
因為信天翁不是通過外形、聲音來分辨寶寶,它們只有一條標准——就是孩子是否待在鳥巢里。
幼小無助可憐的信天翁寶寶們,欲哭無淚......
它們只能撲扇著稚嫩的翅膀,一步一步,艱難地爬進鳥巢里。
說來神奇,只有寶寶回到「家」,它們的父母馬上翻臉認人,立即給寶寶送上熱乎乎的「飯菜」....
這變臉演技讓影帝們都自嘆弗如......
這種翻臉的天性,也讓信天翁族群數量大大減少。
15年間,信天翁總數就少了一半, 原因很簡單,信天翁孩子們生存太難了......
南極海水純凈,營養豐富,孕育了數量龐大大群磷蝦。
這里的磷蝦總數多達400萬億只,吸引了無數愛蝦者不畏嚴寒,來到南極大快朵頤.....
其中,座頭鯨每年夏季都會前來參加磷蝦盛宴。
它們利用自己超大的肺活量,如連珠炮般吐出數個氣泡,編織出一道磷蝦無法穿越的泡泡大網.....
隨後座頭鯨向內螺旋上升,將磷蝦群收攏至正中間,然後大嘴一張,一年管飽.....
在南極生存的還有一種鯨魚,南露脊鯨。它們性情溫和,毫無戒心,對人類充滿了好奇。
它們經常會主動靠近捕鯨船,對潛水員們還會主動打招呼。
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短短幾十年內, 就有3.5萬頭南露脊鯨被獵殺。
在捕殺最瘋狂的時候,僅剩35頭雌性南露脊鯨存活下來。
在南極海域,曾超過150萬的鯨魚慘遭人類捕殺。
有一頭身長33米、壽命過百的藍鯨,在短短兩小時內就被肢解完畢,送到全世界的餐廳、加工廠里.....
不過,《七個世界》沒有刻意去渲染人類對生物的殘殺,或者溫室效應的危害。
它含蓄又克制地點出,人類確實帶來了危害,但不是毀滅性的。
在相關組織的保護下,南露脊鯨的種群數量,又逐漸恢復到2000多頭。
在曾經嚴重核污染的切爾諾貝利隔離區,那裡的生物也開始逐漸繁衍壯大起來.....
一味煽情批判人類,或者不以發展眼光看人類世界對動物生存的多重影響,都是錯誤的。
人類只有在更高的文明上,才能更好的保護好世界上的動物,也進而保護好這個星球。
但究根結底, 人類保護動物,其實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不被滅絕。
正如有網友說的——
所以,我推薦大家都能早日看看《七個世界》,不用多想,只用去單純感受自然世界的美妙和神奇。
在這部記錄片的帶領下,我們翻山越嶺,遨遊地球,欣賞著大自然用億萬年創造出來的神跡……
觀看天地間的生命百態,感受著生存的不易。
每一秒,都是生與死的試煉,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為了活下去,動物們花盡心思,費盡周折…
我們看到了大自然的殘酷無情,物競天擇的生態食物鏈,驚心動魄的生存之戰,也看到了經歷考驗和折磨之後,與家人享受團聚的溫暖一刻......
這個世界,太美妙了。
❻ 漂泊信天翁:一生飛過的距離,居然能夠往返月球11次
漂泊信天翁:一生飛過的距離,居然能夠往返月球11次
大家都知道,鳥類能夠自由翱翔於天空之上,那麼鳥類的一生究竟可以飛行多長的距離了,而這一個距離的極限,應該就在漂泊信天翁的身上,根據相關的統計,漂泊信天翁一生飛過的總距離,居然達到了能夠往返月球11次的恐怖數據。
信天翁的長度大約是70厘米到150厘米,但是當信天翁展開雙翅的時候,寬度可以達到3到4米,而漂泊信天翁之所以帶著漂泊這兩個字,主要是因為漂泊信天翁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海洋上面漂泊度過的,這種生物每一天飛行的平均距離達到了250公里以上,而以這樣的速度飛行,漂泊信天翁圍繞地球一周所需要的時間也不過兩個月而已。
而且漂泊信天翁本身也是屬於自然界當中少數壽命較長的生物之一,它們的生命可以持續60年之久,而一隻漂泊信天翁一生飛行的總距離可以達到850萬公里,可以往返月球11次。
而漂泊信天翁之所以能夠飛行這么遠的距離,這自然是得益於它們的天賦,因為有著非常寬廣的雙翼,這也直接導致了漂泊信天翁有著極其強大的滑翔能力,它們往往可以利用風向進行滑翔,每下降10米的高度,就可以滑翔220米的距離,而且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漂泊信天翁可以持續數天的時間可以不扇動翅膀,即使是大風大雨的情況之下,也能安穩的滑翔。
而漂泊信天翁之所以能夠長壽,也主要得益於它們的消化系統,它們在飛行的時候,新陳代謝的作用往往是非常的低的,要知道,新陳代謝是生物的一個本能作用,也是生物對於周圍環境做出了反應,嚴格意義上面來說,如果新陳代謝過快,壽命就會變得越短。
而漂泊信天翁在飛行之後,隨著時間的越長,漂泊信天翁就能夠將自己的心率慢慢的調節下來,最終可以調節到和自己休息時一樣的心率,這樣新陳代謝的作用是所有鳥類當中最低的,而且因為漂泊信天翁超高的飛行技能,基本上不缺乏食物,尤其漂泊信天翁還生存在西風帶附近,食物也是非常的豐富。
而且最有意思的還是漂泊信天翁的婚姻,嚴格來說,漂泊信天翁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度,它們在4歲的時候就會去尋找自己的配偶,通過跳舞的方式來吸引異性的注意,但是這個吸引的過程,竟然長達3到8年之久,可以說漂泊信天翁對於自己配偶的要求還是非常的高的。
而雙方也會一起對後代進行撫養,往往一次繁殖只會誕生一顆鳥蛋,兩只漂泊信天翁往往會照顧雛鳥一直到滿月為止,雛鳥有能力自主生存只會,兩只漂泊信天翁就會各自分開,開始漂泊之旅,但是每過兩年,又都會回到自己的家裡,再次進行繁殖,周而復始,也算得上是自然界當中極其有意思的一夫一妻制度了!
❼ 小鎮瘸腿女主花了十年去尋找戰爭中失蹤男主的電影,叫什麼名字啊是法國電影,有信天翁。謝謝了~
《漫長的婚約》你看看是不是。
法國女孩馬蒂爾達(奧黛麗·托圖 飾)因為小兒麻痹而落下殘疾,同村的男孩馬涅克(加斯帕德·尤利爾 飾)是她青梅竹馬的情人,二人已定下婚約,但是,隨著一戰的爆發,馬涅克應征入伍,婚約也變得遙遙無期。
戰爭持久而殘酷,但是馬蒂爾達認為自己和馬涅克之間有奇妙的感應,她堅信馬涅克還活著。
1920年,馬蒂爾達收到噩耗:五名法國士兵因自殘罪名被本國軍事委員會判處死刑,扔到敵方的「黃昏賓果」戰壕前等死,其中最年輕的一個就是馬涅克。
馬蒂爾達開始艱難的尋找真相,她找私家偵探調查,託人查看軍方的相關文件,鍥而不舍察訪「黃昏賓果」戰壕的倖存者,為此不惜耗盡了父母留下的遺產。
尋找的過程痛苦而漫長,馬蒂爾達彷彿親身經歷了戰爭的恐怖,也知道了「黃昏賓果」戰壕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