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話窩脖是什麼意思
窩脖,是對舊社會北京馬路上常見的窩著脖子,背著東西健步疾走的人的一種行業稱呼。這些人所背的東西多是別人搬家時的傢具和嫁女兒時的嫁妝。
過去,老北京殷實人家嫁女兒,嫁妝多是由多人抬著;而貧窮人家嫁女兒,嫁妝不多,大多隻是雇個「窩脖兒」,便一「窩」了事。由於「窩脖兒」常由喜轎鋪代找,因為他們就歸喜轎鋪管理,收入的二成要交櫃入賬。若是代人搬家,又須交車腳業包運人二成。
另外,還有一些「窩脖兒」專歸皇室懋勤殿繩子庫管。主要是專為慈禧太後抗運貴重陳設物,每次窩運的的官價是一兩二錢銀子,但實發不過八錢。
「窩脖兒」在「窩」一些又長又高又重的易碎物件時,都有自己的獨特技能,不只要善走有健步如飛的本領,還需要學會拆裝各種硬木傢具的本領。
在這一個行業干久的人,都會留下殘疾,而且他們的顯著特徵是脖子部位都有一個大包。這個大包的存在讓他們有的被壓成駝背,有的患上嚴重的肺病。
「窩脖兒」原本只是作為北京方言,現在延伸為縮頭、逃跑的行為,還用來形容受氣、遭欺凌的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