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08金融危機哪個電影公司

08金融危機哪個電影公司

發布時間:2022-11-28 23:24:03

A. 有什麼好的資金融危機的美國電影推薦呢

1:《大空頭》,評分:8.5
有人在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但也有人在金融危機中獲利頗豐。
這部劇講的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華爾街幾位眼光獨到的投資鬼才在2007年美國信貸風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過做空次貸而大幅獲益,成為少數在金融災難中大量獲利的投資梟雄。
把枯燥和專業的金融題材,用各種花哨的方式給你講明白,幫助你理解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怎麼產生的。
2:《商海通牒》,評分:7.9
這是一部很真實的電影。用很冷靜的方式展現了這個行業的冷酷,慘烈和欺詐。
沒有太多的你儂我儂,沒有太多的情感糾葛,更沒有俗氣的男女溫情故事。有人認為搞金融的,都是騙子,但影片中大boss的一句話說得很准確:我們只是在此時此刻的公允價值下出售給那些願意買的買家罷了。世界上所有的正常交易的完成都依賴於買賣雙方的估值不同。
一部電影說盡了資本市場的浮世繪
3:《億萬》,評分:8.9
對沖基金高手億萬富豪艾克斯羅德被懷疑存在欺詐交易行為,在政界的擁有野心與道德心的羅茲,與艾克斯羅德之間形成了激烈的碰撞與摩擦。
經典的雙雄對戰,但是背後人性的糾葛,利益的誘惑
想要大致地了解了解「交易員的日常」,又需要足夠的趣味性,那這部劇絕對值得一看。
4:《跨國並購》,評分:8.2
這是一部中央電視台的紀錄片。
《跨國並購》特別節目內容覆蓋了跨國並購的大部分領域。
如何破解政治法律障礙到如何降低並購風險,
從如何面對文化差異到如何實施人事整合,
從如何制定並購戰略到如何運用中介機構,再到如何抓住中國經濟的機遇,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國內外跨國並購領域的基本面貌。
節目還采訪了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霍馬茨、美國副財長沃林、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並走進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第一次向觀眾全面展示這家神秘部門,究竟如何掌握美國跨國並購的生死大權;
第一次系統介紹美國律師事務所、公關機構、媒體、私募基金如何在跨國並購中發揮出看不見的力量;第一次報道企業在贏得並購成功背後,不為人知的商業謀略。

B. 求一個講08年金融危機的電影名,從各金融家角度拍的

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是中央電視台首次採用高清格式傾力製作的金融類特別節目;是中央電視台繼《大國崛起》(中國政府一等獎)、《水問》(亞廣聯紀錄片大獎)之後的又一重大選題;是中央電視台首次全面深入世界各大金融中心,採用以大量紀實為主的拍攝手法,充分體現電視本體語言的全新創作;是在中國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尋找他山之石的重要作品。
影片以華爾街金融危機為契機,以證券市場為中心,梳理兩百多年來,現代金融來龍去脈,探尋、發現資本市場興衰與經濟起伏的規律,為決策者提供依據,為資本市場的實踐者提供鏡鑒,為大眾提供關於資本市場的啟示。同時,也為中國人全面理解華爾街,全面理解美國,甚至全面理解現代金融與一個國家崛起的關系,提供最有益的幫助。這是中央電視台深入華爾街,在歷史坐標中,對資本市場的一次莊重表達。
影片雲集了國內外金融界知名學者、專家、政府高管及企業界精英參與拍攝,並特別邀請: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際經濟學會執委會、國際管理學會成員的吳敬璉先生,作為本片的學術總顧問;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value Engine公司創始人、Zebra Capital Management合夥人之一的陳志武先生作為本片的學術總指導。
《華爾街》劇組匯集了中國中央電視台及國際知名導演、拍攝製作人員,誠邀Brown University等國際知名大學人士擔任國際製片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國際製片保障體系,確保了該片在央視2010年經濟開篇之作中的卓越水準。外景攝制組前往紐約、華盛頓、洛杉磯、底特律、費城、芝加哥、達拉斯、斯托克頓,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倫敦等國際重要金融城市,分別拍攝代表性的金融家、學者、企業家、政治家等。

C. 2008年的金融危機到底是怎麼回事

主要是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危機引起的。最初,受影響的公司只限於那些直接涉足建屋及次級貸款業務的公司如北岩銀行及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一些從事按揭證券化的金融機構,例如貝爾斯登,就成為了犧牲品。2008年7月11日,全美最大的受押公司瓦解。

印地麥克銀行的資產在他們被緊縮信貸下的壓力壓垮後被聯邦人員查封,由於房屋價格的不斷下滑以及房屋回贖權喪失率的上升。當天,金融市場急劇下跌,由於投資者想知道政府是否將試圖救助抵押放貸者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7日,已是晚夏時節,雖然聯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危機仍然繼續加劇。

然後,危機開始影響到那些與房地產無關的普通信貸,而且進而影響到那些與抵押貸款沒有直接關系的大型金融機構。在這些機構擁有的資產里,大多都是從那些與房屋按揭關聯的收益所取得的。對於這些以信用貸款為主要標的的證券,或稱信用衍生性商品,原本是用來確保這些金融機構免於倒閉的風險。

然而由於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的發生,使得受到這些信用衍生性商品沖擊的成員增加了,包括雷曼兄弟、美國國際集團、美林證券和HBOS。 而其他的公司開始面臨了壓力,包括美國最大的存款及借貸公司華盛頓互惠銀行,並影響到大型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和高盛證券。

(3)08金融危機哪個電影公司擴展閱讀:

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又稱世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信用危機,更於2008年起名為金融海嘯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6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

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9月9日,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個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全球一體化創造出脆弱和緊扣的經濟,表面上出現不反覆的情況及呈現十分穩定的景象。換言之,它使災難性的黑天鵝理論(意指不可能的事情)出現,而人們卻從未在全球崩潰的威脅下生活過。金融機構不斷的進行整並而成為少數幾間的超大型銀行,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是互相連結的。

因此整個金融體系膨脹成一個由這些巨大、相互依存、疊屋架床的銀行所組成的生態,一旦其中一個倒下,全部都會垮掉。銀行間越趨劇烈的整並似乎有降低金融危機的可能性,然而一旦發生了,這個危機會變成全球規模性,並且傷害至深。

過去的多樣化生態是由眾多小型銀行組成,分別擁有各自的借貸政策,而現在所有的金融機構互相摹仿彼此的政策使得整個環境同質性越來越高。

D. 金融危機有哪些電影可以看

  1. 《華爾街之狼》

    電影《華爾街之狼》是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一部喜劇片,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瑪格特·羅比,喬納·希爾領銜主演。

    影片講述的是華爾街傳奇人物喬丹·貝爾福特的故事,這位股票經紀人曾在三分鍾內賺取1200萬美元,31歲時就擁有億萬家產。影片根據喬丹的個人回憶錄改編,講述了他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發家生涯以及迷失於性和毒品的沉淪生活。

  2. 《華爾街:金錢永不眠》

    戈登·蓋柯(邁克爾·道格拉斯)從監獄出來了,准備重新投身到華爾街商戰中,但他很快就無奈的發現自己已經跟不上時代了,這個華爾街比他當年更加貪婪和凶險。他警告人們危機隨時都有可能降臨,但沒人把他當回事。戈登只好轉向自己的家庭,試圖修補與女兒破裂的關系。戈登女兒與一個年輕的華爾街股票交易員雅各布·摩爾訂婚了,後者希望戈登能幫他對付一個操縱全球股市的投資銀行老闆,因為這個人導致了他導師的自殺,並間接毀掉了他的前程。戈登與這個年輕人做了個交易,他幫助傑克復仇,而傑克也要幫他和女兒和好巨鯊洗心革面卷土重來逐浪金融危機……

  3. 《利益風暴》

    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華爾街一家投資銀行的分析師皮特·蘇利文發現公司的財產評估有著巨大的漏洞,即將導致銀行的破產。公司高層連夜開會希望挽救公司。會議決定,銀行要以極低的價格拋售債權和股票。但此一舉雖能使銀行能得到暫時的安穩,但卻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E. 2008年金融危機

聽我給你分析,專業的!

大約在01年的時候,美聯儲實行低利率的政策,存貸利率都比較低,
而當時美國的房市看好,房價一路上漲
這個時候,一些不吸收公共存款,資本充足率低的房地產金融機構,就貸款給一些欠缺還款能力保障的人,比如沒有穩定工作的或收入較低的人
因為貸款利率低,還款的風險相對較小,而且房價上漲快,即使貸款人還不起錢了,這些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收回房產作為抵押,將房產賣出去,甚至對於當初借錢買房的人,賣出去的錢還了款,都還有剩餘,所以美國人信心大增,大力發揚了這種讓人人買得起房的方式
這些金融機構把帶出去的款,作為債權,通過一些包裝,賣到了二級市場,
在二級市場,這些債權又被劃分成四個等級,優先順序,次優級,次級和股本級
這個劃分是這樣的,一旦借錢的人還款,全部用於優先順序,當優先順序還完了,再還次優級,次優級還完了再還次級等等
對於股本級,由於風險太高,資本市場(另一些金融機構)又推出一個保證,如果你收不到還款了,我就幫他還,但是你收到了,我收點手續費
這樣一來,這些債權被大大小小的投資銀行,基金,對沖機構,保險公司全部買走了
然而從05年開始,美國的利率上漲,房價下跌,這樣一來還不起錢和不願意還錢的人增加的很快,導致從最初的房貸金融機構到後來的投資銀行以及各種基金和商業銀行都陸續出現了資金短缺和流動性不足,這種問題並不是剛開始就暴露出來的,在多年的累積時候,在2008年,以本次金融危機的形勢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第一波沖擊)從最初的房地產金融機構開始(房利美和房地美等 ),
(第二波沖擊)到大量購買了這些債權的投資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和貝爾斯登等)
(第三波沖擊)最後購買信用評級價高的(優先順序,次優級等)的保險公司,共同基金,養老基金,商業銀行等,也紛紛倒閉(因為這些機構要求安全性,不能購買評級低的債權,但是隨著資本市場惡化,本來信用評級高的債權,評級也被下調,他們只能選擇賣出 ,然而此時已經賣不出去了)
造成本次金融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聯儲在05年轉變實行高利率政策是貨幣政策的錯誤選擇,以及美國金融工具市場的過度發展,是主要的兩個方面

F. 大空頭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空頭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空頭觀後感 篇1

感受

一看完的時候其實是感覺很shock,同時也因為好奇被解答而感覺滿足,果然最愛還是很喜歡像《熔爐》一樣的紀錄式影片和就像《彗星來的那一夜》的類科幻懸疑片,享受探索真相的過程,不管真假,看完總有所收獲。

內容上

08年金融危機,是一個永遠都能刺激好奇心的題材,這只是我第三次看關於同一個題材的記錄片形式,依然刺激。這部影片最大最大的特色是,會有特地說明的部分,而這些部分均是由確確實實那個明星或者博士來解說,重點是非常之通俗,類比的方式能大致上比喻出實際的情況,觀眾明白是什麼意思,才能更充分地感受banker的離譜程度。雖然最後最後的買股票沒看懂。當然我也是因為之前看過類似的題材才能在假眼音樂狂熱愛好者同銀行買保險的時候明白這是什麼意思,雖然有字幕,但相對難懂。我要同屋企人講是乜意思他們才懂

形式上

記錄+陳述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從三條主線不同視覺出發,從而體現投資者普遍的心理其實還是挺有感染力的。

角色上

演員的演技實力確實無可置疑,從開聲的第一下就被迅速帶入劇情和那種環境和氛圍,每一個角色的特色和性格,非常明顯突出,很有張力。

主題上

表現出投機者矛盾心情,如果贏了,會有多少人事業,經濟有多蕭條,但這點並沒有刻畫好,或許因為文章更多的篇幅其實是借這些明白事理的投機者去呈現出市場的瘋狂程度,以及這種經濟體系的弊端,基金負責人其實就是以一種問問題,采訪的形式去從基礎從根本上從底層大眾呈現出,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全篇電影帶了很濃的傾向情緒在裡面,更多像是在指責,缺少了一個深刻的升華。作為「理性人」,每個環節看似瘋狂,但卻非常make sense。

總的來說

內容:9分

演員:10分

主題:7分

因為是一個很尊敬的師姐推薦的,總評11分哈哈。

大空頭觀後感 篇2

觸目驚心,學到不少金融知識,拍爛了的金融題材,居然還能搞出新意。

世界金融體系倒塌的前夜,所有的人都在瘋狂的狂歡,任由虛假的泡沫越吹越大。他們不是看不見隱藏在這繁榮背後的隱患,他們只是不在意,反正一切都會有人來買單,為什麼要在意呢?銀行家們將騙局越做越大,最後連自己都糾纏不清。涉及人數空前之廣,近乎摧毀世界的史無前例的詐騙案,卻只有一個人被逮捕,更多的代價,落到了只是想有個家的普通人身上。

在這個故事裡,沒有好人,沒有贏家,只有投機者和蠢貨,這是一場喪心病狂的對賭,所有人從一開始就全盤皆輸,雪崩來臨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也沒有一個人能倖免。

危機過去,改頭換面,一切照舊,對過去的錯誤視而不見,我們盡可以享受這片刻繁華,但那終究只是等待著下一個危機的到來,而這一次,我們是否還會有從頭再來的機會?

大空頭觀後感 篇3

如果一件事和錢沒有關系,那將毫無意義。

巴菲特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

影片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在房地產泡沫時期,所以人享受著經濟飛速增長,房價持續走高的感覺,頭腦發熱,心裡膨脹,這個增長的趨勢會一直持續。主要講的這三批人,看穿了這是泡沫破碎前的美好,眾人皆醉我獨醒。

影片的拍攝方式看似隨意,實則製作精良。剪輯很棒, 三個不相乾的故事,相互切換,毫無違和感。因為影片中有大量金融專業的知識,還會,時不時會蹦出一兩個人來解釋專業詞語,便於觀眾理解。開頭貝爾演的金融博士,是一個金融天才,痴迷數據,喜歡用架子鼓來表達情緒。貝爾,一個自帶貴族氣質的男人,將那種大智若愚,表面呆傻,生活白痴,但心裡裝著整個華爾街的表現的恰到好處,他不是演,他就是那個華爾街唯一冷靜的大腦。卡瑞爾時而狂躁,時而憂傷,時而痛苦,心都跟著走了,跟著他思考,跟著他痛恨這個骯臟腐朽的世界。

這三批人,沒有正常的。要麼偏執,要麼消沉悲觀,要麼是投機大膽,悲天憫人。每個演員的演技在線。

同時間多角度的蒙太奇手法,一邊嘲諷華爾街,乃至整個美國體制,一遍又塑造出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把紙醉金迷和心懷天下的各類人放在一起,凸顯對社會,體制和國家的不滿。

整部影片是用輕松的戲謔嘲諷的口吻演繹,哪怕是塑造復雜傑克的內心,掙扎彷徨,讓觀眾並不那麼痛哭,依舊能深刻感受傑克糾結壓抑,悲情。在影片最後幾分鍾,音樂突然戛然而止,開始用圖片展示金融危機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冷冰冰的,無聲的,表達著無聲的憤怒。

三批人都贏了錢,卻贏的很傷心。整個世界的經濟坍塌了,那一座座用謊言構築的海市蜃樓,終究還是敗露了,留下一縷青煙,一撮黃土,千萬哀嚎的逐夢人。

大空頭觀後感 篇4

邁克爾·劉易斯,有著華爾街從業經歷的美國超級暢銷書作家,他的成名之作《說謊者的撲克牌》被公認是描寫20世紀80年代華爾街文化的經典名作,2010年的《大空頭》延續了劉易斯的一貫風格,同樣是描述華爾街「小人物」成功的紀實文學,大膽質疑、抓住漏洞、全力擊打、獲得勝利,激發人們對資本主義金融文化的反思,高踞年度全美商業圖書各大暢銷榜首。

這些「小人物」主要指:三家小型對沖基金的管理人,邁克爾·巴里,斯蒂夫·艾斯曼,查理·萊德利和他的夥伴加米·麥,以及德意志銀行的債券銷售員格雷格·李普曼。美國房地產泡沫迅速膨脹,華爾街的各大交易所不停追加次級抵押貸款的投資規模,但這一小群人發現了其中的經濟學悖論,並對此窮追不舍。他們的調查方式和數據有所差異,但殊途同歸,答案都是:次貸市場的狂熱擴張即將到頂,隨之而來的將會是一場空前的大崩潰,因此他們都選擇了——做空。

這個過程,與其說巴里等人的洞察力令人佩服,不如說,華爾街「精英」們的盲目更讓人驚訝。「怎麼可能?絕不可能!」是什麼蒙蔽了他們的眼睛?巴里等人獲得的資料和數據並不是絕密文檔,幾乎每個華爾街人都可以看到,只要稍加思考,就能找到其中自相矛盾的各種問題。艾斯曼對標准普爾公司的銷售代表提問:「如果房地產價格下跌,會對抵押貸款違約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位代表居然無言以對,因為他們採用的地產市場模型根本不接受負增長。沒有什麼東西是永遠上漲、不可下跌的。這是一個常識,人人都知道,華爾街人士更不可能不知道。當大多數人抱著僥幸心理,以「皇帝的新衣」的態度對待次貸市場的時候,「草根」巴里們就像那個純真的孩子,一眼看破了市場真正的面目,並且動手戳破了氣泡,所以,他們贏了!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當你的想像力已經超越了眼睛所及,這個時候就不要指望眼睛能幫上多少忙。」精英們不僅缺乏想像力,並且長期在安逸的環境中,因而形成了僵化的定向思維。華爾街從來不是一個風平浪靜的地方,在大眾眼裡,金融精英是聰明、敏捷,可以快速應對突發狀況的大人物,但這場危機無情地剝下了他們閃亮的外衣,裸呈出內在的蒼白、軟弱、保守,以及貪婪。他們按照制定的模型辦事,想當然地把世界看成是一個有序且連續的過程,但是,世界並不是連續的,它時斷時續地會發生變化;他們按照評級機構的報告分析,卻忘記了長久的合作和利益勾連,早就稀釋了這些評級報告的權威性,漂亮的賬面信息掩蓋了背後隱藏的危險。

這場金融風暴的禍端,和美聯儲在格林斯潘時代實施的低息貸款政策有關。無保障收入者可以輕易通過貸款政策獲得多處房產,各大銀行、金融公司對於賬面利潤的盲目追求,次貸市場、債券及其金融衍生品越來越復雜,都讓身處市場漩渦的華爾街人漸漸迷失,甚至連專業人士都不清楚那些復雜的債券的內涵,更勿論洞察其中隱藏的危險。鮮花著錦和烈火烹油,只有一線之隔。豪伊·許布勒,摩根士丹利的明星債券交易員,最終以90億美元的巨虧,刷新了華爾街歷史記錄。為什麼一個席位就能虧掉90億?為什麼整個公司都沒有人發現許布勒即將犯下的錯誤?連公司總裁約翰·麥克都回答不了。

金融危機的幽靈依然在世界上空游盪。回望曾經,最讓人百思不解的,或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沉迷於次貸市場的虛假繁榮?《大空頭》是一部視角獨特、敘事流暢、思考深刻的成功作品。它並非宣揚新的華爾街神話,作者明確指出,巴里等人也有賭博、投機的動機,他們的成功,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遵循了市場的規律。本書不僅揭示了次貸危機的來龍去脈,更闡明了在群體無意識的氛圍里,保持個人自由意志和清醒認知,多麼重要!

大空頭觀後感 篇5

金融術語就不再贅述,想當年我還翻譯過雷曼關於CDO和合成CDO的文章,賺些零花錢,現在想來恍如隔世。還是先說說書中我最欽佩的牛掰人物,邁克爾·巴里。

他最精彩的發言如下:市場上基金經理評估風險的方法非常愚蠢。他們用波動幅度來評估風險。即過去幾年間,一隻股票或者債券上下波動的情況。真正的風險不是波動,真正的風險是愚蠢的投資決策。富人們中最富有的那些人以及他們的代表都認為,絕大多數經理人都是很平庸的,比較好的那些經理人能夠在低於平均水平的波動情況下,取得平均水平的回報。按照這些人的邏輯,1美元的東西連續3天呈現50美分、60美分、40美分的組合,要低於連續3天50美分的組合。我想說,能夠以40美分買入1美元代表的是機遇而不是風險,而且1美元仍然價值1美元。

書上寫他得到的待遇是一片沉默,以及獨自一人吃午餐,眼巴巴地看著人們在其他桌子旁邊快樂的交談。

其實這個問題我早有困惑。那是來自身邊最親近的觀察。我部優秀的前同事,鄧湘偉,我叫他湘帥就是如此。我記得那時候我的基金每天上下波動幾bp,他的基金每天波動幾十個bp。同一個版面上,誰會願意自己投資的基金每天波動這么大呢?而看著自己的基金穩定的小幅上升,我總是暗自里沾沾自喜。但是,反過來一段時間,我發現我在轉債上總是掙不到錢,不僅掙不到錢,還總是小幅虧錢。而他的基金,凈值在波動後總是大幅上漲。

我認真地把我的基金的凈值走勢,波動率,排名和他的基金的凈值走勢,波動率,排名,以及我敬佩的前老闆,國強在的時候基金的走勢,波動率,排名放在了一起。當我看到結果時,難以掩飾自己內心的驚異和激動。我跑去找湘帥說,真正重要的不是日波動率,不是要維持一個拒絕贖回的穩定上漲的假象,而是真正在真正賺錢後帶來的長期波動率的下降。維持日波動率的努力會讓你傾向於趨勢投資,而放下贖回壓力,執著於創造價值的投資決策,才是保證規模和回報的利器。

但這個觀點後來還是有修正,因為散戶更傾向於看重波動率。他們無法承受一段時間的連續下跌。這個現象今年在機構也體現了出來,一個3周左右的波動就會引發贖回。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很好的業績的基金規模就是漲不大。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時欠缺表達自己的渠道。

在現在這個所謂宣傳口徑下,季報和年報寫的越大眾化越好,不要發公眾號,去外面做演講的稿子要通過公司內宣傳部門審核。很多才華橫溢的牛人,去翻看他們的微信朋友圈,只有空空一片。這個行業里宣稱的是口口相傳的內隱知識。沒必要,也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感悟告訴競爭對手,更不要告訴一般人。

開放的姿態和封閉的姿態一目瞭然。巴里的成功成了異常值。一個神經科醫生,通過不斷的研究、書寫、賺錢,成功地獲得了基金投資。而書中顯然業內更出名的艾斯曼,卻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成立自己的第一隻基金。「告訴anybody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件事非常重要,卻又沒那麼重要。這是一個你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告訴自己關注的內容,告訴自己哪些地方你還沒有想到。結論不重要,思維的過程更重要。但是,沒有什麼比感知到有公眾監督從而更加細致,比有人反饋這件事情,更好的復盤經歷了。這會深深地形成記憶迴路,促使做的更好。

巴里,讓我太欽佩了!

大空頭觀後感 篇6

看這本書百感交集,不光是因為次貸毀掉了多少人的生活,更是因為這本書里所揭示的術語,對於外行人來看,都是看不懂的黑箱。每我跟別人說我做債券投資的時候,所看到回應的眼神都是要麼閃躲(算了,換個話題吧),要麼疑惑(這是個什麼鬼東西)。3、4年前,我受邀給客戶服務部的同事們介紹債券市場。第一個簡單的問題是如何觀察債券市場,有哪些指標。這個問題就很難以讓圈外的人回答。因為債券市場的成交,特別是信用債市場,單券的成交往往是不連續的,如果你沒有一個資料庫支持,沒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認真觀察市場,你都很難說得出今天信用債市場是漲還是跌,更不要說對一個老券(發行比較久、成交不活躍)定價了。所以書里講巴里的老券難以定價我感同身受。任何一個model都想當然地把世界看成是一個有序、連續的過程。但世界並不是連續的,它時斷時續地發生著變化,而且這些變化通常還具備時間相關性。

國外的定價問題更大。當我幾年前第一次看到同事交易,並且聽說國外債券交易模式的時候,我驚叫,那就是一個黑箱啊。國內因為有中債登、上清所、交易所三方面的努力,每天都會對全市場進行一個價值的掃描。而國外,只有券商自身對提供服務的組合進行定價估值,而定價估值是要付費的。記得那年我司計劃開發一個信用債指數基金,眼見著海外投行拿來國內信用債的定價數據,錯到沒邊沒沿兒,那是多麼搞笑的事情。

書上提到的ABX指數,是一個以最活躍的20隻CDS產品合成的指數,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之前中信證券做過一版交易最活躍的20隻券的債券指數。我不能不說,選擇券種加入指數本身就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每天都有成交會帶給這些券自然而然的溢價。當然這是對市場變動比較靈敏的數據。因為人們會認為買賣更加方便。但如果你認為活躍券種交易在100元,你的指數外券種就應該交易在100元,那可真的是可笑至極。數據會差的很遠很遠。

大空頭觀後感 篇7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不懂的事情,你自然會多加小心;惹禍上身的是你自以為懂的事。)(By馬克·吐溫)

這部獲得2016年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的電影,其實在電影圈,似乎反應不嘉。畢竟,要更好的看懂這部電影,需要了解金融圈那些堆積如山的、枯燥的、乏味的概念和公式,對於以放鬆、消遣、娛樂為主題的電影圈來講,確實很不討喜。當然,對於電影的意義,遠不止放鬆、消遣和娛樂這一點。而通過電影,去認識和感受不同於平常的經歷和生活,是我自己定義的電影的根本價值。

那麼,從我的標准來看,這就是一部非常好的高分電影了。

在電影中,有四組不同的人馬,從自身所接觸的層面出發,在不同的方向上推進、研究、琢磨,最終發現了那個事實——世界經濟發展陷入到一個階段的崩潰邊緣。——這就好比面對一個現在最為流行的詞在表達的內容:發現了『風口』。

發現這個『風口』的過程,充滿了四組人馬各自的曲折,這本來就是一個相當不易的過程。而當他們滿心歡喜的等待接住這個天大的『餡餅』時,麻煩才剛剛開始。——關鍵,就在於『等待』兩個字…經濟崩潰,在當時看來是個必然趨勢,但是,具體在哪個時間點上崩潰,就沒有人知道了。而『等待』,恰恰是最需要成本的,相當高的成本…它包括資金成本(按月不斷追加的擔保金)、心理成本(在心理上對於自我懷疑和抗壓能力的磨礪)、道德成本(對於做空行為需要面對世俗的排斥和抵觸)、司法成本(FBI介入的內幕調查)…等等。

是的,能扛過這些之後,你就有機會取得你目標的結果了。當然,如果沒有扛到最後一步,將面臨空手出局,甚至負債破產…而最終是不是真的能實現目標,真的只是一線之隔的事情。

整部電影,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對於這個『等待』過程的講述和表達。這是一個對人全方位考驗的過程。在找對了『風口』的情況下,依然要經歷這些『九死一生』的過程,劇中人物在這個過程中的各種糾結與彷徨…不斷冒出的自我懷疑,不斷出現的團隊內部懷疑,不斷面對的來自外部世界的質疑…這些過程,看得我心如刀絞。——這些,將是我在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所必定要面對…那個程度、並且可能是更大的程度。

其實,根本無所謂風口不風口,因為世界的根本是,條條大路通羅馬。而在這個過程中,你所經歷的所有,就是你自己價值的積累和體現。因為,這些才是實現路徑上一定會經歷的,這些就是實現路徑上需要經歷的。——這個世界上能實現自己目標的人本來就不多,不經歷這些,怎麼會輪到我們自己呢?——經歷了這些過程之後,如果實在不能實現,那麼,你在別的地方也一定能夠實現。因為最艱難的部分,你已經經歷過了。

正因為如此,我認識的世界,變得更為美好了。

因為,我知道,我的實現只與我自己的積累程度有關,而我自己的積累程度,我自己可控。那麼,我的實現,我自己可控。——而這,是一個無比美妙的事實。

大空頭觀後感 篇8

首先,是short的含義就是空頭的意思,也可稱之為泡沫。發生在美國的次貸危機其實在底子上是一個繁榮經濟的好idae.但是由於人為的不控制,以及利益熏心政府的不作為導致整個局面的全面潰爛。市場整合起所有的良性債券,整體打包售予其他中小企業以及投資人。信用評信機構的由於不作為是主要的責任人,而銀行和及政府就是前期其中的主要利益獲得者。把房屋出售給不具有還房貸能力的人,然後給其活期浮動利率慫恿他買大量的房子砸在手裡(主要理由是房屋的不斷升值加大人內心的貪念,B級債務者本身不具備買房能力的人買了大量的房屋期待獲利。中國現在也在這個懸崖邊上)。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在前幾年美國住房市場高度繁榮時,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況下被認為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借款人也獲得了購房貸款,這就為後來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的形成埋下了隱患。在截至2006年6月的兩年時間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17次提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直接導致無法還貸的人直接破產引起連鎖式反應。

美國華爾街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賭場,他們可以有無數種方法來博弈這個世界。everying.你可以創造出一個合同框架對賭邊上一個無關人等的下一步結局。對此我的感想是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大的熔爐,你不爭你就得死。最後受到損傷的就是那些最底層的人民,而上層建築絲毫未損。要盡力上游。不要做海中的污泥,食物鏈的最底層。資本總是虛偽的,不要相信權威要相信事實和數據。這兩種東西是不會說謊的。

大空頭觀後感 篇9

觀看電影《大空頭》,給我最大的觸動就是影片中幾位主角對經濟市場和對有效資訊的洞察。留意細微的數據差異需要強大的洞察力,從數據延伸出對市場經濟的懷疑,則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決斷能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留心觀察,總能有意外的收獲。影片中洞察力在經濟模塊展現了80級法師的耀眼魔力,在日常的生活中卻是潤物細無聲。

生活中我們交朋友,一般都是從打招呼開始,俗稱「搭訕」。「搭訕」搭的好,可能會成就一對好朋友或好伴侶,「搭訕」搭的爛,可能會收到別人送你的白眼。怎樣才算是好的「搭訕」呢?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可不是溜須拍馬。這里說的投其所好是指通過觀察,猜測你想要搭訕對象的喜好,例如愛喝咖啡還是白水,愛穿高跟鞋還是平底鞋,愛用蘋果手機還是國產機等等。運用洞察力了解這些的目的是為了給「搭訕」一個好的話題,能引起對方興趣的話題。這樣至少算是開了個好頭。如果沒能成功開頭,那麼就自求多福吧。

開了好頭之後呢,雙方開始交談。有時候大家會抱怨A君太不會聊天了,其實就是大家說不到一塊兒,互相get不到重點或笑點,導致本該充滿愉悅的聊天卻充滿的了尷尬。A君到底是怎麼了?有人說A君情商不夠高。情商是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其中溝通能力體現的最為明顯。所以A君其實是溝通能力需要加血。

溝通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說,一部分是聽。能說的人在交流的時候一般都充滿激情,往往只把關注點放在自己的語速或詞彙量上,滔滔不絕,口沫橫飛,但內容不一定可口。會說的人則更注重內容是否抓得住對方的耳朵和心,這類人通常採取的方式是說一會兒表達自我,聽一會兒讀取信息。還有一些人則很善於聽,一個聚會只見他們頻繁的點頭表示認可,偶爾能聽見幾個詞也只是「對、是、嗯」,缺乏有效的交流反饋。因此在生活中大家應該更願意跟會說話的人交談。聽起來會說話的人用嘴和用耳的時間點都安排的恰到好處,期間再穿插一些槽點,更容易讓雙方產生意識共鳴,從而使得整個交談過程顯得充盈飽滿。在這樣的背景下,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交談的樂趣,或許還會有更大的收獲。

好的洞察力可以幫助我們禮貌地「搭訕」,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有效地交談,可幫助我們成為社交場上的高手。因此洞察力便是加滿溝通血槽的重要補給。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人都戴著面具,表面上堅強的人心裡也許充滿辛酸,表面上嘻嘻哈哈的人也許是個抑鬱症患者。朋友之所以是朋友,就是因為他懂你,懂你的開心,懂你的憂郁,懂你的迫不得已,在你厚厚的盔甲下面洞察了你的脆弱和孤獨。

那麼,你的朋友你又真正的了解TA嗎?

或許,你只看到TA想讓你看到的。

相由心生,知人先知面。我們無論身在何處,容貌總是會如影隨行,與人初次接觸、交往,最初的印象都是容貌。容貌不單單是指長相,容貌實際上包含了兩個概念,一個是「容」,一個是「貌」。「容」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坐相、站相以及在坐卧行走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舉止、情態和喜怒哀樂。比如明星走紅毯時的走路姿勢、打招呼姿勢、拍照姿勢,最常見的形容詞就是優雅。「貌」廣義的說就是我們頭部的形象狀貌,是五官、眉毛、下巴等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特徵。比如「范爺」的高低眉、孫紅雷的眯眯眼。古人雲:「列百部之靈居,通五府之神路,推三才之成象,容一身之得失」,是說人心裡的想法多多少少都會從面部流露出來,隱藏得再深的秘密,也能被發現,只要識人者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強烈的探索精神。

言辭話語露心跡。語言是情感的表達,是思想的表達。一個人不管自己水平如何,口才如何,只要開口說話,藉助語言的力量,把自己的意念和心裡狀態呈現出來,就會有意無意地給別人留下印象。可以說,一句話有時候就是你自己的一幅肖像。你可能聽過這樣的鬼話:

「今天晚上我要值班不回家了」

——可能是真的要值班,也可能是去跟同事打麻將

「呦,這個寶寶真可愛」

——可能這個寶寶真的很卡哇伊,也可能是又多了一個鬧心的熊孩子

「我經常在你這買東西,就不能便宜一點嗎」

——可能是真的經常來,也可能是第一次上門

「媽,我去同學家做作業了」

——可能是真的去做作業,也可能是去網吧打游戲

謊言是認識一個人的路障,因為謊言是面具。想要真正深入了解,就要透過現像看本質,撕掉面具露出真實的面孔。當然,如果你選擇無條件信任,也許能得到比揭穿謊言更好的結果。

行為藝術。知人的基本方法就是聽其言觀其行。思想主導行為,一般心裡想的就會通過身體行為表現出來。但有些人的言行不一致,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如果僅僅聽其言語,往往會受騙。所以聽其言的同時必須觀其行。

與別人交談的時候,喜歡身體前傾,與對方的距離空間很小,說明他性格相對外向,比較合群,喜歡和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反之如果採取保持或遠距離交流的人,相對內向,警惕性高,一般不願意主動與對方交換意見。喜歡雙手交叉抱在胸前的人,表示對正在探討的內容有疑惑或者懷疑。頻繁整理頭發、摳手指、看手錶手機的人,表示對相關話題不感興趣,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去處理。這些日常所見,如果大家留心觀察,一定都能發現。

洞察力就像是黑夜裡的瞳孔,需要主動地去留意說話者的「容」「貌」、語言、行為,再結合當時的環境背景,猜出真相的六七分,然後再抽絲剝繭的研磨真相。

在我們周圍,有人想要更好的工作,有人想要更好的伴侶,有人想要更大的房子,有人想要更貴的車子,有人想要看一本好書,有人想要去一次海邊,你知道他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嗎?

G. 米高梅這種大電影公司為什麼會被金融危機搞垮

米高梅不是被金融危機搞垮的,這個電影公司的衰敗從1950年代初就開始了

1948年 美國最高法院的規定迫使米高梅放棄了放映業務,從而無力維持大片的高產量和質量。
1957年 米高梅第一次出現了虧損。
1967年 加拿大投資商埃德加·布隆夫曼買下米高梅,但他不善於經營娛樂事業。
1969年 米高梅被轉賣給了拉斯維加斯的賭業大亨科克·柯克里安。
1981年 科克·柯克里安買下聯藝(United Artists)並入米高梅。
1986年 柯克里安將米高梅以14.5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CNN。後因CNN資金緊張,他又買回了部分資產。
1990年 柯克里安將米高梅公司的股份以13億美元賣給以吉安卡多·帕瑞蒂為首的義大利財團。
1996年 柯克里安以13億美元的代價再次獲得米高梅的控制權。
2001年 米高梅靠《漢尼拔》、《律政俏佳人》開始有了轉機。
2002年 吳宇森的大片《風語者》票房慘敗,導致公司股價暴跌。
2005年 索尼(美國)公司出資48億美元收購米高梅,但之後它拍攝的影片都票房平平
2008年 米高梅遭遇信貸危機
2010年11月3日宣布破產

金融危機不僅對電影公司有影響 對各行各業都有影響 有名的電影公司如果經營不善當然是有可能倒閉的 不多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倒下 畢竟是有一定實力的 你看米高梅的興衰史就知道了 迪斯尼目前很牛氣啊 看不出衰敗的跡象 不過也難說哦 以後的事誰知道呢

H. 08金融危機華爾街破產的頂級公司有哪些

基本都在這里了

2007年6月14日,貝爾斯登公司旗下一家對沖基金,急於出售大量按揭證券的消息,令次債問題上升到新高度。同一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實現當年最大升幅,收於13482.35點。

7月10日,標准普爾和穆迪宣布下調一大批資級抵押擔保證券的評級,此舉等於承認此前誤判了這些證券的風險。

7月24日,抵押貸款銀行CountrywideFinancialCorp.的按揭壓力幅度顯現。

11月4日,花旗首席執行官查爾斯·普林斯辭職。

12月10日,瑞銀宣布大規模沖減。

2008年3月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億美元低價收購,次貸危機持續加劇首次震動華爾街。

7月美聯儲和財政部宣布救助兩大房貸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國國會批准3000億美元住房援助議案,授權財政部無限度提高「兩房」貸款信用額度,必要時可不定量收購其股票。

9月美國政府宣布接管「兩房」;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美國銀行宣布將以440億美元收購美林;美國政府出資最高850億美元救助美國國際集團(AIG);美聯儲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的請求,華爾街投行退出歷史舞台。

華盛頓互惠銀行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為美國有史以來倒閉的最大規模銀行。

30日,美三大股指暴跌,納指創歷史最大日跌幅,道指創單日最大下跌點數。

10月美國「大蕭條」以來最大規模7000億美元金融救助計劃獲批,美政府當月底1250億美元注資本國9大銀行。

11月歐、英國央行分別降息50和150個基點;日、歐經濟正式步入衰退;中國出台4萬億人民幣經濟刺激計劃;歐盟提出2000億歐元經濟刺激計劃。
當月第三周,花旗集團股價累計跌去60%,美財政部、美聯儲和聯邦儲蓄保險機構聯合宣布,將為花旗3060億美元問題資產提供擔保;美政府8000億美元刺激消費者信貸市場。

I.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始末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始末:

由於美國金融過度杠桿化,金融杠桿導致投資者的損失加倍。另外美國的次貸危機初現苗頭。美國的房屋保有率在2004年的時候已經接近70%。除滿足正常的居住需求之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房地產投機的行列。違約率攀升使得與次貸相關的金融衍生品的價格下跌。

次貸危機開始向美國經濟基本面擴散:失業上升、消費下降。2007年最後季度的美國經濟出現了大幅度下降。進入2008年7月份,美國金融市場再度緊張起來:投資者開始擔心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有可能陷入困境。

但"兩房"問題只是第二個高危期的一個序曲,隨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內,美國多家重量級金融機構陷入困境,局勢演變成一場全面的金融危機。法國第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凍結旗下三支基金,同樣是因為投資了美國次貸債券而蒙受巨大損失。此舉導致歐洲股市重挫。

(9)08金融危機哪個電影公司擴展閱讀: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概括

早在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的破產就暴露了次級抵押債券的風險;從2007年8月開始,美聯儲作出反應,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以增加市場信心,美國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維持,形勢看來似乎不是很壞。

然而,2008年8月,美國房貸兩大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暴跌,持有「兩房」債券的金融機構大面積虧損。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被迫接管「兩房」,以表明政府應對危機的決心。

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委身」美銀、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世界各國都為危機而震驚。華爾街對金融衍生產品的「濫用」和對次貸危機的估計不足終釀苦果。

參考資料:網路:美國金融危機

閱讀全文

與08金融危機哪個電影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鎮魂鼓是什麼電影 瀏覽:18
看電影沒票怎麼辦 瀏覽:595
有多少人投資電影成功的 瀏覽:191
隧道走不到盡頭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700
電影中國叫什麼 瀏覽:551
湝剪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159
ck電影app安卓版怎麼樣 瀏覽:29
最新最讓人感動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9
電影投資需要繳納多少稅 瀏覽:258
西瓜好看電影推薦 瀏覽:434
樂視投資了哪些電影 瀏覽:492
畫皮是一部什麼類型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24
電影水下如何拍攝 瀏覽:742
yy的電影是哪個好看 瀏覽:632
青宮電影卡怎麼用 瀏覽:421
現在是看電影時間英語怎麼說 瀏覽:440
有個天什麼網的免費電影網站 瀏覽:704
2個白眼球的人什麼電影 瀏覽:591
激烈青春電影有哪些 瀏覽:47
q5l怎麼投屏看電影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