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延治是哪個電影

延治是哪個電影

發布時間:2022-11-26 07:31:17

A. 電影《勇敢的心》講述了什麼內容

《勇敢的心》講述的內容:

電影里主要有兩個主人公,是霍嘯林和趙金虎,由於產生一些糾紛,年輕的霍嘯林得罪了趙金虎,此時趙金虎已是保安司令,手下有不少人,所以對霍嘯林展開瘋狂報復,霍嘯林沒有辦法被逼的逃出了西陽。可趙金虎命令手下直接殺了霍嘯林全家。霍嘯林為了報仇,開始拜師瘋狂學藝,在梅姑娘(杜若溪飾)的配合下刺殺了趙金虎。

而到了1933年,正逢熱河抗戰爆發,霍嘯林看到中國人們被肆意的欺負,愛國之心油然升起,於是成立了熱河義勇軍,很多天下名士都紛紛來到組織,一起共同抵抗日義勇軍。而日本侵略者由於逢戰必敗,特意專門從東京調來先進的生化部隊,霍嘯林他們對這種新科技確實一無所知,於是殘酷的戰爭爆發了。很多無辜的人喪生在生化煙霧下,最終在頑強的奮斗下,才艱難的取得勝利。

(1)延治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鑒賞:

《勇敢的心》這部電影把故事背景設定在抗日戰爭時期,延續了英雄傳奇的史詩氣質,非常具有具有年代、動盪、忠義的元素,充分的表現出了家國情懷的主題,在故事情節上更為跌宕起伏,在人物背景的傳奇指數上也是再度飆升,人物形象有了本質上的突破。

另外,電影很細膩的描述了主人公在命運改變後內心的轉變歷程,添加了多元化的傳奇設計,人物性格從膽小懦弱轉變為混世魔王,在人生經歷幾經輾轉之後,開始走上愛國抗日之路,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著重「心靈的歷練」,也給影迷們很多心靈上的感悟。

B. 請問這個秉浩與世娜出自哪部韓國的電影

《不可饒恕》主要是講述了擁有韓國第一法醫稱號的姜民浩教授,13年前就出國的女兒從美國回來,被環保事業家李聖傑綁架。他為了救出女兒,和李聖傑周旋、鬥智斗勇,最後開槍打死李聖傑,自己自殺的故事。

影片以姜民浩救女兒為主線,從李聖傑以環保的名義殺害酒吧女吳恩雅開始發生一系列事件展開。李聖傑被抓直言不諱自己就是殺人兇手,最後才知道他是為了給姐姐報仇,折射出人性的善惡和社會的黑暗。

與其說《不可饒恕》是一部驚悚電影,不如說是一部諷刺當權者的冷酷無情和折射人性善惡的電影。我將從諷刺手法、電影鏡頭、主題呈現,深度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

一、諷刺手法:富於諷刺意味的劇情和人設的崩塌

① 姜教授為李聖傑開脫殺人罪和姜教授為三個富二代開脫強奸罪,具有很強的諷刺寓意

酒吧女吳恩雅被殺,奇怪的是兇手先是肢解了屍體,然後又縫合了屍體。經過姜民浩和他的學生女警察閔瑞英敏銳分析和偵探很快鎖定李聖傑。李聖傑在警察所也公然承認他殺害了吳恩雅,案情似乎很快就要了結。但此時,教授回國的女兒卻被綁架了,而且送綁架照片的人告訴姜教授,信是李聖傑讓他送來的。

很顯然,綁架女兒和李聖傑有關。姜教授趕到警察所追問李聖傑女兒的下落,李聖傑卻提出教授如果能讓他無罪釋放,他就放了教授的女兒。

愛女心切的姜教授答應了李聖傑,於是在女屍上做了手腳,使李聖傑無罪釋放。

當他要求李聖傑放了他女兒的時候,李聖傑說他干這個是有經驗的

原來,當年李聖傑的姐姐被三個富二代強奸,姜教授的女兒因為患有高歇病,需要大量的錢到美國治療,從而接受了施暴者的賄賂,把原先解剖為強奸的證據,在法庭上篡改為正常的偽證,致使三個富二代無罪釋放。

多麼相似的情節,一樣的人物,一樣的手段,由於對至親骨肉的愛,不惜違背道德與職業的底線。「電影改變國家」這是韓國電影一直追求的理念。導演想用這樣的情節諷刺了當局司法系統的污垢重重和不公正不透明。

② 姜民浩跪著求李聖傑放了女兒和李聖傑的父親當年跪求姜民浩的對比,折射人性的善惡

滔滔的錦江水緩緩流淌

寫在最後:

《不可饒恕》不只是一部驚悚影片,更是一部探討人性和社會的影片。影片里折射的人性的善惡沖擊人心,引人思考,發人深省。

每個事物都有著兩面性,人性也是一樣,有著善的一面,也有著惡的一面。善與惡往往共生,只不過善常常因為利益、地位而被泯滅。

C. 軍事基地被破解,然後找一個監獄的人過來幫忙的電影是什麼名字

最後的城堡。
軍事(Military),即軍隊事務,古稱軍務,是與一個國家及政權的國防之武裝力量有關的學問及事務。有人認為,軍事為政治的一部分,但在中國古代,軍、政是分開的。比較正式的說法為,軍事是一種政治延續。
《最後的城堡》是由羅德盧瑞導演,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的一部劇情電影。夢工場2001年出品。埃爾文將軍曾經參加過海灣戰爭並因出色的軍事戰略才能而顯赫一時三星將領,因為一項錯誤的指控被軍事法庭扒掉了軍銜,投入守衛極為森嚴的軍事監獄。監獄的典獄長溫特上校素以嚴酷的鐵腕政策而著稱,起初,溫特上校對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將軍頗為崇敬,但在埃爾文表達出他對典獄長管理方法的不滿之後,這種崇敬就演變成了一種敵意和仇視。

D. 作為政治寓言的「無間道系列」

《無間道》(Infernal Affairs)在亞洲金融風暴後的香港取得空前的成功,不但有人視之為走向沒落低迷的香港電影新希望所在,甚至罕有地受到特區首長公開贊譽。然而,具諷剌意義的是,《無間道》卻可能是香港電影歷史上最強烈的政治寓言。

我試圖以政治寓言的角度閱讀“無間道”系列,在另文曾仔細追索過香港電影中“卧底”題材的次類型(sub-genre)自八十年代的發展,[1] 也會在本文展示 “無間道”系列各集之間的內在聯系。我認為“無間道”系列的吸引力,在於它能在香港卧底電影的傳統上創新,而在各集之間,也互有連系地發展出一種新的敘事風格,切中香港歷史現實和當下處境,對時間、記憶、身份等三個深具香港當下 文化 政治意義的問題,作出別具新意的介入。

毫無疑問,過去二十多年以來,香港深受九七問題的左右,這個問題既是政治性,也是文化性的。甚至雖然“後九七”的說法已漸漸在這幾年浮現, [2] 二零零四年的“愛國論”爭議及人大釋法,卻又隨即激發出 “二零零四才是一九九七”的驚嘆,[3] 可見 “九七”其實並未隨主權移交中國而離香港遠去。九七之前,海外和香港的文化評論,出現了不少爭論,辯說香港是否一種混雜的文化形態。這些爭論雖有助釐清一些事實,但其局限是把香港的文化問題,收窄為對香港文化身份屬性的檢驗。然而,當代文化研究正好要指出,文化屬性的爭論不可能抽離在不斷變動中的具體政治處境。文化身份並非靜態的文化特質,它同時是文化認同的定位、政治身份的選擇、政治位置的佔取並謀求確認的問題。所以,當這些九七文化爭論還在空泛地捕捉香港人是如何混同中西,且內在矛盾之際,香港人更切身地從每日生活和政壇政治變化所感受到的,更是活靈活現、目不暇給的政治“變臉”活劇,及種種關於轉換身份和政治效忠的游戲。這種活生生的文化政治,更能剌激香港文化創作人的思緒。

占據香港電影創作人心目中一個重要地位的,當然是香港人的身份政治,以及和身份政治相互緊扣的幾個課題,其一是時間,其二是記憶。九七前後不少電影以人文體驗的切身角度去探討時間經歷、時間意識,其實它們都可閱作為對“九七大限”那種被動時間觀的反抗。從大部分香港人親身感到的文化 經驗 來說,一百五十多年的香港,有著繁雜多樣的種種“過去”(pasts),並無清晰線索,然而九七“回歸”,卻逼著所有人去面對和接受一個一統版本的歷史命運\。在 “線性歷史觀”下所描畫的“歷史”長河上,香港完成了政治“回歸”,但這卻非意味為人們找到了一個原鄉式的“歸宿”。相反地,九七年的時間“大限”,毋寧是一個逼在每個人面前,要作的存在選擇。無論是走還是留,都要同時整理過去,為自己選擇未來。也正因九七是這樣一個具存有論意義上的選擇 (ontological choice),它也是一個叫每個人都重整記憶,清理舊帳的大決算,彷如一個讓每個人“重新做人”的生死大關。

然而,正由於各人身處位置不同,經驗不同,在一連串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面前,並沒有一個放諸天下而皆合乎道義標準的公式,讓人整理自己的“過去”,因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焦慮和響應 方法 。有人尋回過去失落了身份的回憶,有人力挽狂瀾,在即將消逝的“現在”,保存這個即將失去的身份的回憶,也有人以為自己欠缺的,就是自己失去了的,對這一切都聲稱曾經擁有,保留或運\用追究、索償的“權利”。於是,香港在過渡期末的電影,就出現了多種關於“過去”記憶的題材,其中包括 “恢復記憶”和“失憶”這兩種主題,一些敘述關於失憶之後找尋那失落了的“記憶”的 故事 ,另一些則講述如何為了逃避痛苦而選擇“失憶”,分別展示對九七的記憶政治的不同取態。[4]《無間道》是關於卧底的電影,編導們對卧底題材有嶄新的演繹,但它同時是屬於那一系列探索時間和記憶問題的九七電影。

記憶的政治與時間的暴力:《無間道I》(2002)

與八十年代開始把卧底寫成悲劇人物的傳統不同的是,《無間道》把卧底的形像和可書寫的角度大大開闊,卧底不再單指警方派到匪幫的卧底,也包括匪幫派進警隊的長期卧底。於是,卧底就成了一種更有廣泛意含的“身份錯置”的象徵。第一集的《無間道》,把卧底探員陳永仁和卧底匪徒劉健明兩人的身份錯置,編寫成兩人你死我活的斗爭,而這也是環繞身份的記憶的斗爭。因為當劉健明正要利用自己的假身份(也就是在警隊的職權),追查誰是破壞匪幫的卧底探員之時,匪幫首領韓琛,卻派人把陳的上司黃志誠\打死了。但黃卻是惟一能證明陳乃卧底探員的人,掌握著關於陳的身份的全部記憶。這“身份”的機密記憶,只剩下劉健明可以替陳恢復,但陳後來偶然知道,這個事業上正如日方中的劉,其實正是潛伏在警察內部的卧底,兩人的對決就不可避免。

卧底如何回復真正的身份,是香港卧底電影的經典結構。對“真正身份”的執著,是港式卧底悲劇的基本原素。但《無間道》並沒有停留在重復這個悲劇故事,而是要討論一個更深入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才能“重新做人”。“重新做人”不一定是回復原來身份,但“重新做人”的歷程一定要求每一個人處理好自己的 “過去”,那些只能透過記憶、記錄、檔案而留存的“過去”。對記憶的所有權,變成對身份的所有權,個中包括對他人的記憶、他人的身份的所有權。對於卧底探員來說,“重新做人”就是回復“真”身份,也就是恢復記憶,制止自己繼續在身份迷失的苦海中流放,終結那在善惡邊緣的危險徘徊。他需要的是名實相符的“回歸”,重獲警察這個國家機器的確認。相反,對於一個潛伏在法治文明世界的匪徒,想“重新做人”的話就要為自己“洗底”,洗刷掉自己的記憶,也抹去甚至消滅他人對自己的任何記憶。

《無間道》片中經常朗日高照的天台,是卧底任務的指派、爭吵和斗爭的主要舞台,暗示見不得光的卧底身份,將要在炙熱傷人的陽光下暴露,過去在暗室進行的勾結、交易,將要成為過去。然而,對“過去”的擁有權,仍然是善惡斗爭的關鍵。就如陳永仁在陽光普照的天台上,不肯和劉健明達成交易,讓雙方都有做“好人”的機會,是因為他自豪地堅持自己“真正”的身份,道:“我是警察!”,劉的回答卻是:“誰知道?”

九七年“重新做人”的暴力性格和政治本質,就在於時間的無上律令,逼令對“過去”進行整理和清算。而香港的“過去”,洽巧就是那種充滿含混,充滿暗室交易,充滿身份錯置,見不得光的勾結游戲(collaboration)。[5] 那是一種關於時間的暴力,或更正確的說,是一種歷史主義時間排序的暴力(violence of historicist temporalization)。《無間道》對法理身份和法理的時間的諷喻,表現在陳和劉相爭不下的悲劇。正因為委身於法理秩序和法理身份的陳永仁,否決了讓劉和平地“重新做人”的選擇,拒絕繼續玩“勾結”游戲,它所換來的,卻是殺身之禍。[6] 然而,消滅記憶的需要,也成為這個殺手(另一個匪幫潛伏在警隊的卧底)被劉健明殺死的原因,因為這個匪幫“兄弟”,也保留了劉健明真正身份的記憶。為徹底完成為自己“洗底”的工作,以終結他長期為匪幫卧底的痛苦,繼續當一個成功地活在法理社會秩序下的警察,他把“兄弟”也殺掉。從電梯暗室中善惡無間(無差別)的地獄深淵中,進行過以暴力完成的身份抉擇(重新做人)後走出來的,是手持警察身份證的“好”警察劉健明。

無間地獄的“史詩”:《無間道II》(2003)

《無間道I》以天台和電梯的空間辯證,講述一個發生於回歸之後六年關於卧底身份和記憶的傳奇故事。然而,《無間道II》卻進一步把這傳奇的敘事的時間也顛覆掉。它是《無間道I》的前傳,說的是一九九一年開始直至一九九七的事(如電影的宣傳 口號 謂,是關於“一個傳奇的誕生”)。出人意表地,觀眾\ 在《無間道I》知覺到的善惡分野,在此集中被回溯式的敘事時間重新打亂和問題化。在第一集中與黑幫相鬥,最後被殺的正直督察黃志誠\,原來曾透過勾結黑社會內部分勢力,把黑幫龍頭首領殺掉。事變觸發了黑幫家族底下的五大頭目,產生脫離龍頭控制的背叛之心。家族第二代倪永孝施計對他們繼續牽制,並准備將他們殲滅,警匪雙方向對方派長期卧底的計劃,亦在這時開始。奇情之處是,卧底探員其實是黑社會新龍頭倪永孝的同父異母兄弟。這個大家族權斗的故事,包含各條支線,探討夫妻間的情愛忠誠\和同事朋友間的兄弟情誼。關鍵人物是前頭目手下的“忠臣”韓琛,他被追殺至泰國不死,後答應回港以污點證人身份,指控發動幫會內部血腥清洗的倪永孝。

影片以九七過渡為背境,片中幾個人物亦都面臨“重新做人”的抉擇:倪永孝發展“正行”生意,甚至在政界穿梭,靠攏“親中”力量,令他有可能得以放棄黑道事業,變為“正當商人”;督察黃志誠\要面對如何洗刷他被揭發策劃謀\殺,和引致好友同事死亡的悔疚;韓琛要以污點證人身份指控倪家,求取“重新做好人”的機會;而卧底探員陳永仁則努力搜集黑社會的犯罪證據,以助瓦解這個他在血緣上從屬的黑社會家族,以和它割斷關系。然而,韓要報復妻子被殺之仇的慾望,打亂了警察部署好,以法律制裁倪永孝的計劃(因而浪費了卧底陳永仁仔細搜集編排,曾說“絕不能把日子弄錯”的證據)。結果,督察黃志誠\被韓琛設巧計親手殺了倪永孝,國家機器只成了被復仇慾望愚弄的工具。與韓同夥的泰國歹徒,亦在夏威夷把倪全家殺死,利用和收編了原來單純的為愛復仇之心。殺人和罪惡的無間斷伸延,於閃念中或有從善之心的韓琛,亦在無間地獄的犯罪之路上越走越遠,一切善行惡行的精密平衡和計算,最後都全部失控。因為,在私人恩怨、個體身份選擇背後的,是跨境跨地爭奪利益,重劃地盤的野心。黑道“全球化”的邏輯,無情地嘲弄了“現代”的法理公義及“前現代”的恩怨情仇。

這種對黑社會家族故事接近史詩式的描述,令不少人將《無間道II》比擬為《教父》 (Godfather)。不過,我以為只有從政治寓言的角度,才可以解讀出這兩集《無間道》電影的有機統一,及有別於一般黑道影片之處。故事中倪氏家族衰亡,充滿內憂外患,權斗不斷,一邊是常抱異心的分離主義者,一邊是意欲一統天下的野心家。傳統價值的忠誠和忠貞,與不規矩的貪念慾望流動,出現無休止的較量。如果這個故事,可以被讀成中國近代史(或華人家族式社會)的某一種縮影的話,那陳永仁這個“同父異母”的卧底角色,就更可堪玩味。他的身份悲劇,在於他決意“做好人”(不單只是一個能完成任務的警察),與自身家族的罪惡、傳統和恩怨告別,並因此而向現代法理秩序致敬效忠。但是,他的唯一機會,卻是要接受任務,潛伏在家族之內,當一個隨時被揭發向另一種制度、另一套價值效忠的“叛徒”。而當《無間道II》細訴了陳的過去身世,揭露了他的上司其實正是他的殺父仇人,情節之反諷詭異,一如香港的真實歷史。如果鴉片戰爭之恥可以比作殺父之仇,那幫助為中華民族文化注入現代法理價值,於香港人而言就有如一秘密任務,甚或會招來殺身之禍。

二十年來,活在種種“親英”還是“親中”的拉扯角力當中的香港人,在陳永仁身上,難以不會閱讀出一種集體經驗。當陳決意下大決心“做好人”,選擇繼續秉承警察職志,完成卧底任務,卻只能在暗角向在警校提擄 教育 他的殉職教官致敬。這一幕就更折射出香港人對自己的“過去”當中,殖民性(coloniality)與現代性(modernity)交纏的復雜體認。不過,陳一心以為可以耐心的收集黑幫犯罪證據,以求一個歷史和法律裁決,為實現現代理性公正的夢想而努力。可是,在更大的復仇慾望和權術詭詐共同鼓起的竄流暗涌下,他的努力最終盡付流水,甚至付出生命。因為他要尋回“真實自我”(authentic self),取回“過去”的“真實”記憶(authentic memory),收集“真實”的歷史證據,將之交付公義裁決,實際上是有點過份純真率直,卻又非常危險和具威脅性。

身份錯亂與左右逢源:《無間道III》(2003)

如果說首兩集《無間道》的卧底群像,鋪開了一個交錯的香港殖民歷史時空下,香港人主體性問題,在心理上和道德選擇上的焦慮困局,那不應忽略的是,“無間道系列”並沒有以自憐、自傷的態度去看待香港人的所謂雙重身份、雙重效忠、身份迷失等問題。相反地,“無間道系列”中一、二、三集的編排,並非單純以一個線性時序交待事件,而是以不斷回溯來重寫上一二集的角色,打開觀眾觀賞和評價的可商議空間。這一種不斷重寫的敘事策略,我以為特別適合探討香港的身份政治,因為香港的雙重身份問題,正好並非一個單聲獨白的故事可以道盡,而是有多重書寫甚至多重解讀的可能。第二集改寫了督察黃志誠在第一集的一貫正直形象,掏出他的污點,以探討他的歉疚。這集也改寫了韓琛,他不是生性歹毒,而是如常人一般,在忠誠、恩義、情愛之間糾纏掙扎。結果他舍善道而行惡道也是形格勢禁,在矛盾的道德原則下驅使的結果。

而系列第三集《終極無間》一方面著墨於後九七更大的空間格局,引入沉澄和楊錦榮的新角色,以帶出大陸公安黑幫的元素,另一方面也改寫了陳永仁和劉健明兩個卧底的形象和性格。這一集的劉健明,也改變了他在第一集的冷麵形象。他藉偷閱陳的治療檔案而進入了陳的內心世界,使他原本被殘酷的生存和自保需要而掩埋的另一個向向公義的自我浮現,但這也使他掉進了一個負罪者自我揭發,無法區分雙重身份中何者才是真我的心理悲劇。但有趣的是,第三集的陳永仁,卻不再只是被描述為身份悲劇的犧牲品,他其實並非因為被分裂的身份所撕裂而有暴力傾向 (他的暴力其實是韓琛測試他的忠誠而被逼作出的)。這個被重寫過的陳永仁,是一個不斷頑抗警察體制將他的處境“病理化”,與治療語言相互戲耍的頑強人物。[7]

《終極無間》拒絕自傷自憐地看雙重身份,還可以在新加入的楊錦榮及沉澄兩個人物得到引證。因為影片對兩者的“真正”身份,其實最終也沒有交代清楚。觀眾可以接受那個“官方”版本,認為後者是大陸公安而前者是協同大陸公安查案。但觀眾也可以把各種疑團、線索,例如楊錦榮和韓琛在圖書館的秘密會面,視作為楊錦榮其實“真正”是韓琛安插在警隊的另一卧底的證據,而沉澄則是在大陸既為官府亦屬黑道的雙重人物。《終極無間》對雙重身份問題的開放詮釋,雖然使不少觀眾撲朔迷離,但楊錦榮這一角色,對影片整體的這一種結構性的含混,事實上作了很有興味的批註。

楊錦榮穿梭黑道白道,遊走京港之間,司職黃志誠所指“有很多秘密”、“搞政治”比搞保安更多的“保安課”,左右逢源,實是呼之欲出的典型後九七政壇新人格。他那副冷峻無情、滿懷自信而跡近目空一切的面孔,正好是陳永仁和劉健明這兩個苦惱於自身雙重身份的卧底們所欠奉的。他為求政治上把台灣黑道掃出香港之外,面不改容地公然插贓捏造偽證。而他也透露,他早於警校時期,開始踏上成功之道就在於懂得寫 報告 。他從不猶疑或迷惑於真相、身份,因為他有懂得寫報告的能力。這點既是指涉他這個角色,也是指涉作為敘事工具的電影,以及香港歷史現實中的情況。

既然三集《無間道》都可以對不同角色的屬性一再重拍、重寫,重新估價,觀眾所需的並非誰是忠、誰是奸的終極答案,而是重新閱讀、重新審視的空間。身份問題的問題意識,不在於身份的有或沒有、遣失或尋找、記憶與遺忘、證據與指控,也不在於它帶來的是喜劇團圓還是悲劇感傷,而是關於“再現 ”(representations)及“再現”的權力。

楊錦榮的自得自滿,相對於劉健明的迷亂瘋狂,陳永仁的無辜喪命,合組成香港雙重身份的文化權力大架構改朝換代下的浮世繪。但個中誰是忠、誰是奸,誰有罪,誰是站在公義的一邊……等等,並不在乎有沒有證據左證終極的答案,而在於是誰人為甚麼原因擁有甚麼權力去重寫、重演、重看、重讀。然而,這種重寫的可能性,並沒有減弱“無間道系列”作為一出政治寓言的批判性。可以說,沉澄的含混和神秘,毫無淡化這個角色所具體指涉的後九七香港政治實況,而楊錦榮的多重面貌,則更直率地說明一種關於香港人雙重身份問題的政治演繹,以及這些演繹的政治性。“無間道系列”作為關於香港歷史境遇的政治寓言,它的成就在於既串連各種悲劇情節,卻亦能擺脫了香港文化討論中關於雙重身份、雙重文化等論述往往內蘊著的傷感主義濫調,開啟了歷史和政治層面上的諷喻和批判。而這點批判卻既是實質政治指涉上的,也是美學認知形式上的。

作為無間道的“勾結式殖民主義”

香港九七問題的出現,以及這個問題所爭持的,是關於香港島、九龍半島的有關條約的法理性,以及關於新界地區租約的時效性。整個爭論所先設的,是那套深植於現代世界民族國家體系內的線性法理歷史敘事時間觀。一直以來,香港問題的官方陳述,都視之為“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以彰顯歷史的公義。但是,香港現代文化角色的難局,並沒有隨九七的時間界線被越過而改變。時間的序列(編好號碼和日子的證據)並非等同公義的序列,每個新的時間開端都不是原初性的復歸,也不是新的出發,而是另一場表演和扮裝。[8] 就如九七之前,黃志誠\督察面對謀\殺指控,雖然因意志消沉而想一口認罪,但警方的內部聆訊卻一力為黃掩飾,否定各種證供。平行剪接的鏡頭又不時跳到劉健明在警隊的升職考核場面,他被問到對九七後的前景有沒有信心,匪徒卧底的劉卻以一口流利的英語說:the law will back me up(“法律會支持我”)。顯然,法理公義的時間並非自有永有,它的前提其實是“再現”的權力。

“無間道系列”以不斷重寫人物的開放結構為中心,但整體上又提供一個宏大而反諷的歷史敘事:九七不是一個大審判的時刻,但也是一個“大審判”的時刻。因為人們都要為自己打造一個身份以便迎接“未來”。面對這場要“重新做人”的大決算的,包括那些曾被中央某些領導人首肯為“當中也有愛國人士”的黑道豪強。九七這場“大審判”以回歸“真正”身份為戲碼,但結果似乎更合於以背叛、出賣、勾結、“轉軑”、變臉為能事的各式豪強。一方面我們看見,陳永仁在九七之前,於掛著快要下落的港英旗幟的墓地,向殉職警察同事立志完成卧底任務,但九七之後,他仍繼續過“三年又三年”沒完沒了的卧底生涯,公義的時間似乎停頓下來,亦隱喻香港人作為一個身負尶尬文化角色的悲劇,似是沒完沒了。但另一方面,隨九七逼近而大步發展的,卻是黑社會權術家倪永孝,他甚至踏足政壇(差一點被推舉為政協代表)。及後韓琛雖然經歷劫難,終能取倪而代之,重出江湖,立即就在慶祝香港回歸的酒會上,得意洋洋地舉杯。換旗、換徽,一個大時代的開展,卻又好象甚麼都沒有改變。

九七之後,黑社會仍是香港政經權力形構核心的最佳隱喻,他們或會死於仇殺,或會死於被騎劫操控的法律工具手上,但他們真正的競爭者,就只剩下那些甚至能出入“政治/國家權力”架構的同類,以及與後者共謀\的“勾結者”。因為只有這些既能把弄雙重身份,卻又沒有身份認同和道德原則包袱的政治“勾結 ”行為,才有搬弄黑白是非,消滅和捏造歷史記憶和證據的權力,使他們得心應手地駕馭各式政治忠誠\的游戲。它們沒有過渡九七,它們反是關於九七,關於前後的記憶和身份的主宰。這種權力形構,既是黑社會的,也不單只是黑社會的。就一如香港一百五十年來的“勾結式殖民主義”一樣,既是罪犯的,也不單是罪犯的,既是殖民主義的,但更多是勾結者的。所以楊錦\榮和沉澄究竟是公安還是黑道,其實並不重要。

誠然,今天的香港,並非如電影世界所想像的,僅只是一個由黑社會把持的“罪惡之都”,但放眼更宏觀的社會政治層面,那恐怕還是一個由權術家、陰謀家、野心家和勾結者當道的世界。他們向哪一方面都能靠攏,也會隨時背叛任何人和原則,在他們中間,起主宰作用的行為邏輯,恐怕還是符應著與百多年香港歷史共同推進的“勾結式殖民主義”文化政治形構。這個“無時間、無空間”,不隨時日年份而被跳越,跨境跨地的在不停運作的文化權力形構,或者也就可以像這系列電影一樣叫作“無間道”。

[1] 香港卧底題材次類型的處理,可參閱拙作羅永生著:〈卧底的世界?——殖民香港的(非)歷史想像〉,本文由此整理節選。

[2] 例如影評人朗天即以“後九七”為題談論香港電影,參閱朗天著:《後九七與香港電影》,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03)。

[3] 見呂大樂著:〈二零零四年才是一九九七〉,《信報》,2004年3月10日。

[4] 見《後九七與香港電影》中第四章“失憶游戲”的分析;同注2。

[5] 參閱拙作Law Wing-sang, Collaborative Colonialism: A Genealogy of Competing Chineseness in Hong Kong,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2002).

[6] 這里對法理身份的歷史諷喻在於九七問題是因為九七到期的新界租約,在英方而言要解決,但從來不承認條約有效性的中國,卻以此來收回整個香港,包括原來是“永久割讓”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而當初提出條約問題,希望英人能延續其統治,香港“維持現狀”的香港富豪,卻觸動了一個原初意想不到的歷史效應,使整個香港交回中國。

[7]陳永仁在此集的形象,其實脫胎自九十年代香港卧底電影中卧底“去悲劇化”的前文,和對身份的“演出”性質的體會。見拙作羅永生著:〈卧底的世界?——殖民香港的(非)歷史想像〉。而與心理治療師(陳慧琳)周旋的情節,更有向另一出卧底電影《豪情蓋天》(1997)中心理學家(吳鎮宇)對出走卧底張耀揚不斷研判的情節致意的味道。

[8] 視身份作為表演和扮裝的文化理論,可參看J udith Butler, 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 New York: Routledge(1993)。拙作羅永生著:〈卧底的世界?——殖民香港的(非)歷史想像〉亦曾分析周星馳在電影《喜劇之王》(1999)中曾以戲耍和表演論的角度重新刻鑄“卧底”角色和其文化意義。

E. 關於電影《飛越瘋人院》的主題

《飛越瘋人院》改編自美國作家肯•克西發表於1962年的小說《飛躍布穀鳥巢》。據說作者肯•克西為了撰寫博士論文,曾在精神病院里擔任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員,對瘋人院的治療方法頗有微詞。改編成電影後的《飛越瘋人院》擁有一個完備、寫實的影像體系,我們完全有理由將它看做一部揭密性的影片,它採用了現實主義甚至自然主義的手法,真實地再現了精神病院里的種種醜陋現象,揭開了美國警方與精神病院暗中勾結,打著人道主義旗號殘酷迫害不服管教的犯人的黑幕。名為「精神病院」實為懲戒性監獄,其治療方式除抑制思維能力、行為能力的鎮靜葯外,還有電擊,武力強制,直至切除人的腦白質。作為心理治療的「獨特手段」則是每人當眾陳訴「入院」原因,自揭瘡疤隱私,把一個人最後的一點自尊和尊嚴盪滌干凈,使你無地自容無處逃遁。日常管理手段高張「民主」,但對「民主」有最後解釋權的管理者的權威則不允許任何人稍有冒犯!米洛斯•福爾曼在奧斯卡頒獎典禮致辭時說:「我在精神病院里的時間比誰都長!」一個專制又自戀的政權,對付異思異行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指其為精神病,押進瘋人院,這樣既可避免專制的惡名,又可收壓制反對聲音之奇效。
本片充滿使人毛骨驚然的恐怖氣氛,尤其是結局部分省略了麥克墨菲被「治療」的過程而突然出現「治療」的後果,令人不寒而慄。作品引發人無盡的思考和聯想,一個人在現代社會的生存權利和生存慾望,為某些人一再張揚的民主、自由對社會個體究竟有多少現實意義?
其次,影片表現的政治主題:
這部「寓言性」的影片無疑具有鮮明的政治隱喻色彩和嚴峻的社會批判精神。要理解它的「政治」寓意,當然應該把影片置了產生它的獨特的時代文化語境中去。因為「重要的是講述話語的年代」--20世紀70年代正值席捲全球的反文化的青年文化運動接近尾聲之際,所以影片對這一場運動頗有總結和尾聲的意味。它通過瘋子中的「另類」麥克默菲與體制的對立沖突和破壞,體現了美國青年反權威、反體制的造反精神。有人在評價這部小說時曾說過:「它宣布:瘋狂是合理的,而生活在當代社會中倒真是一種瘋狂。」無疑,這一中肯的評價也適用於影片。如同影片片名所含蓄暗示的,「瘋人院」本身就是一個喻體,它是現代以「民主」旗號廣相招睞實則專制橫行的美國病態社會的象徵與縮影,護士長拉奇德和醫護們就是美國社會的統治者和幫凶,主人公麥克默菲就是反抗美國現行制度的英雄,而病員就是受苦受難的美國勞動人民。麥克默菲的斗爭雖然失敗了,但畢竟有人並還將有人勇敢地、成功地飛越瘋人院。影片通過具有荒誕色彩和假定性意味的故事,以近乎鬧劇的形式,表達了一些具有存在主義意味和後現代主義傾向的復雜主題意蘊,諸如理性與非理性的相對性、社會與個人的矛盾、壓抑與反抗、關於「瘋狂」的話語權力等等。
最後,影片表現的文化主題:
把該片當做一個關於社會文化的寓言來讀解影片,或許更能接近編導的本意,也更便於理解劇作深刻的思想。影片導演米洛斯•福爾曼出生在捷克,在布拉格從事電影導演工作時就因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而被國際社會認定為「捷克電影新浪潮」的主將。他在遭到了蘇聯佔領軍的迫害後,去西歐過了一段時間的流亡生活,後來移居美國。在談到《飛越瘋人院》的創作意圖時,福爾曼說過這樣的話:「無論什麼社會都有同樣的問題,由於今天社會已經高度組織化了,因此,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無論是民主制度還是君主制度,都有一個個人如何接受那制度的問題。統治者總是竭力維護自己的權力。」①
在瘋人院里,乍一看似乎一切都井井有條,合乎人道和理性:光線柔和,吃葯時放著輕柔的音樂,病人在裡面似乎無憂無慮。而這一切,都因為麥克默菲的突然闖入而招致質疑。麥克默菲發自天性的無拘無束的個性與瘋人院對個性的鉗制與扼殺是格格不久的。麥克默菲讓病人們體會戶外陽光的美妙,與女性在一起的樂趣,在反抗壓抑的生命沖動之下自我覺醒的力量。
麥克默菲(包括酋長)代表的是一種反體制的、充滿著壓抑不住的生命活力的異端或另類的文化,以護土長拉齊德小姐及其背後的整個瘋人院為代表則隱喻了標榜「現代文明」的體制社會。護土長拉齊德小姐像母親一樣「責無旁貸」地監護和管教著病人們,她總是那麼的一副真理在握、勝券在手的神態,彷彿是受命於天的所謂社會理性和道德規范的化身。
尤其是在影片中表現的拉齊德與比利的關系,活脫是不無扭曲的母子關系的一種隱喻。拉齊德總以類似母親的角色和未成年者監護人的身份出現在比利面前。而且在她看來,比利只有永遠處於她的監護和控制之下,才是正常的,否則就是犯錯誤。所以拉齊德似乎是一個視孩子的長大為錯誤、自私而邪惡的母親。而比利也活脫是一個正處於青春期的萌動之中的少年,尤其是他的羞澀、口吃、孱弱,而他在聖誕夜與女性相處而完成了「成年禮」之後,竟奇異地恢復了語言的功能,而且出奇地具備了一個成熟男性的幽默、風趣和氣度。但這一次由麥克默菲精心製造的難能可貴的「成年」契機很快就在拉齊德的冷峻而威嚴的責問中被扼殺了,重新變成了那個害怕母親懲罰的未成年孩子——比利甚至因為恐懼和內疚而自殺。拉齊德還是使用了無往不勝的「母愛」的殺手鋼:「想想如果你媽媽知道了會怎樣?」
當然解析該片的關鍵,還是要認識片中人物「酋長」的象徵意義。「酋長」是一個健康、強壯。生命力極其旺盛的印第安人,他是硬被別人送進瘋人院來的幾個人之一。他足智多謀,會裝聾作啞;他力大如牛,能搬起別人挪動不了的噴水石墩;他對瘋人院里的制度、規章和以拉奇德為首的管理者深惡痛絕,但他既不像麥克默菲那樣莽撞、蠻干,又不像其他病友逆來順受。他是惟一的成功者,是另一種文化——代表了一種似乎來自於大自然的強悍、粗野、朴實而自然的文化,是沒有受到現代文化污染的原生態文化的象徵。酋長之裝聾作啞、拒絕語言應該看作是為了抗拒「語言的牢籠」背後的那一種權力話語化以及壓抑人性的體制文化的入侵。而且酋長明顯代表了一種文化超越的意向,給壓抑沉悶的影片留下了一個讓觀眾看到希望的亮色。在影片的末尾,力大無窮的酋長搬起了麥克默菲試圖搬起來而沒有成功的大理石噴水池——這毫無疑問是一個意味深長的隱喻——砸破了瘋人院的圍牆,似乎是帶著麥克默菲的願望、理想或者說靈魂沖破了牢籠,飛越了瘋人院――他奔跑時隨風飄起來的長發很好地表現了「飛越」這一視覺意象――回到了原始而野性的大自然。
酋長在片中的表現,傳達了曾經當過捷克「新浪潮」電影主將的導演福爾曼對西方世界的深刻認知和對人生目標的大徹大悟:我們處在一個荒延的同時也是秩序井然的世界中,非理性的反抗必然失敗,而理性地選擇逃避是惟一的、能夠獲得成功的反叛形式。在古老、神秘、原生態的文化面前,浮躁的現代文化有時也不堪一擊。

F. 張譯演的抗美援朝的電影叫什麼

張譯演的抗美援朝的電影叫《金剛川》

《金剛川》是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該片於2020年10月23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

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七十周年,講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

《金剛川》影評

時隔70年回望抗美援朝,《金剛川》主創團隊傾注心力,以戰時小人物的獨到視角,呈現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景象。

與以往的戰爭片角度不同,除了盡可能展現當年這段實力懸殊的較量,《金剛川》著重以個體角度去感受戰爭,在意人物細節的把控,力求產生共情。

在《金剛川》首支預告片中,志願軍戰士們以「通過那座橋」為共同目標。同步釋出的人物關系海報,則讓人感受到戰時小人物之間的珍貴情義。

各主演化身炮手、工兵等不同兵種,或共同御敵,或動情交談,又或並肩前行,展露出戰場上生死相托的兄弟情義以及上下同心、協作堅守的戰斗精神。

G. k29是什麼電影里的

金剛王之死亡救贖。k29是電影《金剛王之死亡救贖》當中的主角。《金剛王之死亡救贖》是由寰亞電影公司製作發行的動作電影,由羅永昌執導,釋延能、劉承俊等主演,於2013年9月24日上映。

H. 有什麼關於晚清的電視劇或電影可以推薦

晚清電視劇:《孝庄秘史》、《雍正王朝》、《少年天子》、《康熙王朝》、《皇太子秘史》、《太祖秘史》、《大清後宮》、《康熙微服私訪記》、《太極宗師》、《天下糧倉》。

晚清電影:《投名狀》、《十月圍城》、《末代皇帝》、《中國最後一個太監》、《鴉片戰爭》、《辛亥革命》。

我的天啊,大家知不知道「晚清」是什麼時候就開始瞎推薦?!

晚清是指清朝晚期, 歷史 上的定義是 從1840年開始算起 ,也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 到1912年結束, 也就是辛亥革命次年,宣統皇帝溥儀退位!

所以回答《孝庄秘史》和《如懿傳》的,請問你們是來的 搞笑 的嗎?

吐槽完畢,正經回答如下:


1.電影——


《甲午風雲》豆瓣評分7.6,老電影,故事非常經典,大家應該都在 歷史 課上學過,鄧世昌率領北洋艦隊與日軍激戰。

《末代皇帝》義大利導演拍的中國故事,當年震驚整個西方、席捲奧斯卡,講述了溥儀的一生,我個人覺得中國人都應該看一看。

《末代皇後》姜文和潘虹主演,講述皇後婉容在清廷破敗後的扭曲人生。

《大太監李蓮英》豆瓣7.1分,曾經的情侶檔姜文和劉曉慶主演,姜文飾演太監李蓮英!可以看看他荷爾蒙壓抑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太後吉祥》陳佩斯和斯琴高娃主演的喜劇片,講的是慈禧太後懷孕了,但是沒有太醫敢說出來……很小的時候看的,非常離奇的故事!

《十月圍城》、《辛亥革命》這倆不得不推薦了,眾星雲集,當年都騙了我的眼淚,到這晚清就結束了。

還有《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太平天國》、《火龍》、《兩宮皇太後》、《宋家皇朝》等等。

2.電視劇——

《神醫喜來樂》2003年那一版,豆瓣評分7.7,堪稱童年回憶了,李保田演得非常出色,沈傲君真是美啊!一個民間神醫的坎坷一生也是中國動盪前行的 歷史 。


《大宅門》央視的收視冠軍,至今的經典,時間跨度較長,從光緒年間一直講到盧溝橋事變。

《走向共和》中國電視劇 歷史 上的一座豐碑!真正讓你感受到復雜的 歷史 變動和風起雲涌。

《那年花開月正圓》這個大家都熟悉了,孫儷去年的爆款。

《鏢門》從鏢局的衰落講述清末明初的 歷史 變遷,改編自徐浩峰的小說。

還有《十月圍城》、《白銀谷》、《橘子紅了》、《亂世書香》、《天下第一樓》、《人生幾度秋涼》等等。

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日落紫禁城,譚嗣同,我的前半生,孫中山。

關於晚清民國的電影電視劇很多,這些年很火的熱門電影:《邪不壓正》、《羅曼蒂克消亡史》、《投名狀》,還有很久以前的《鴉片戰爭》、《末代皇帝》、《林則徐》 、《少女慈禧》、《李連英》、《火燒圓明圓》、《垂簾聽政》、《甲午風雲》、《圍城》、《茶館》、《阿Q正傳》、《半生緣》、,還有更多戲說或者武打的片子,如《方世玉》、《醉拳》、《黃飛鴻》、《霍元甲》、《燕子李三》……

我喜歡的晚清民國的片子也不少,比如: 那年花開月正圓、橘子紅了、大宅門、大染坊、喬家大院、闖關東、上海灘,當然還有很火的言情劇:金粉世家、京華煙雲、像霧像雨又像風、烽火佳人、情深深雨蒙蒙……

闖關東、大染坊、大宅門、喬家大院、最後的格格,都是清末民初的。

其他人說的都挺全的了。

作為中國 歷史 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既保留了古代的禮儀文化,又滲透著新時代改革的氣息。所以很多清朝古裝劇應運而生,穿越、宮斗、權謀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

所以誕生了很多神劇,《甄嬛傳》、《還珠格格》、《宮》等清朝古裝劇,都掀起了收視狂潮,捧紅了一大批明星。現在就來盤點一下看了你一定會大呼過癮的清朝古裝劇。

主演: 斯琴高娃、陳道明、高蘭村、茹萍、李建群

簡介: 該劇從順治皇帝哀痛愛妃董鄂妃病故時講起,直至康熙在位61年駕崩而止。第一次以正劇的角度濃墨重彩刻畫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滿傳奇的一生。

康熙王朝

推薦理由: 這是部非常不錯的電視劇,陳道明真正地把個康熙演活了,斯琴高娃演孝庄那也是無可挑剔。平三藩,滅葛爾丹,收台灣,江山處處有王師,山河一統這些 歷史 事件

刻畫的非常出彩。康熙這一生除鰲拜削三藩收台灣親征葛爾丹,開啟康乾盛世,為後世萬人景仰。喜歡結束時候的那首歌,把江山扛在我肩頭那一刻,就決定我男兒本色」、「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說」

很多人表示看這部 歷史 劇竟然哭了。大家不妨重溫一下這部劇,一定會對康熙的這段 歷史 深有感觸。

主演: 寧靜、馬景濤、劉德凱、鄔倩倩、胡靜

簡介: 《孝庄秘史》是根據清朝孝庄文皇後的生平而改編的一部 歷史 古裝電視劇,該劇戲劇性地再現了大清開國風雲,講述了大玉兒波瀾壯闊、纏綿悱惻的一生,著力描寫了她在多爾袞、皇太極和福臨之間復雜的心路歷程。

孝庄秘史

推薦理由: 愛,無論隔著怎樣的時空,認定的就只是你,不管歲月怎樣剝蝕了你的容顏,怎麼樣扭轉了乾坤,我所要尋覓和等待都只是你。《孝庄秘史》可以說是愛情片中講政治講的最好的,也可以說是 歷史 戲說劇中把愛情拍的最百轉千回的,明明是一段大家都知道不存在事實根據的 歷史 故事,卻讓人看的跌宕起伏,片頭片尾曲也是相當經典,與劇同輝。

寧靜、馬景濤、劉德凱、鄔倩倩、何賽飛、斯琴高娃、胡靜、舒暢,以自己精湛的演技演繹了動人的情節。在蘇茉爾懷中哭的像個孩子的多爾袞、帥氣的多鐸、用情至深的皇太極、多爾袞、順治、一生理智大於 情感 獨自舔舐傷口的孝庄真的是催人淚下。

主演: 鄧萃雯、佘詩曼、黎姿、張可頤、林保怡

簡介: 該劇以清嘉慶十五年的後宮為背景,講述了如玥、玉瑩、爾淳等妃嬪為爭寵而勾心鬥角的故事。

金枝欲孽

推薦理由: 時隔多年,借著做手工重觀《金枝欲孽》,到最後依然熱淚盈眶 。

全劇中,每個女子都能找到獨屬於她的獨特意象,各有各的華美、優雅、孤獨和動人:玉瑩聲色不動的「毒葯」,爾淳石板跫音的「棋子」,如妃圈圈撥動的「搖鼓」,安茜縈繞城樓的「笛聲」,福雅不聞不問的「手套」,香浮溫香軟玉的「暖酒」,皓雪積壓不斷的「鞦韆」這些意象之美,是《金枝欲孽》一劇的信物,傳情達意。

《金枝欲孽》的原聲和背景樂非常驚艷,反復淺吟低唱的女聲《詠嘆調》、反復出現的《笛子二重奏》、林保怡獨唱的主題曲《兒女》和林保怡、黎姿對唱的片尾曲《砒霜》詞藻間是道不完的無奈與苦痛。讓人感嘆這部劇的用心之處。

主演: 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鄧婕、李丁

簡介: 電視劇講述乾隆年間劉墉與和紳在朝廷、在民間,對公事、對私事發生了一系列鬥智斗勇的民間傳說故事。

宰相劉羅鍋

推薦理由: 多年以後再看此片,不勝感慨,導演在當時即有如此認識,貪腐的嚴重,心繫百姓的秤桿,而今且不說技術水平又有多少導演由此勇氣來反映現實生活。封建獨裁的君主,苟且拍馬死忠的各色群臣,皆是 歷史 之悲哀。尤記得最後的劉墉看破一切,但結尾處卻仍以 游戲 見皇上來總結一生的功績與使命。

這是一部三個男人撐起來的戲,李保田、張國立、王剛自然是各有千秋。很喜歡片頭曲和片尾曲,小時候看的覺得很有意思,最近重新翻出來看卻覺得再也笑不出來了,這是一部很值得思考的電視劇。

主演: 王冰、呂中、孫淳

簡介: 該劇以史詩般的藝術筆觸全景式地呈現了中華各民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這一波瀾壯闊的艱難歷程。

走向共和

推薦理由:

晚清部分真是太精彩了,李鴻章和慈禧的演員表演得張弛有度,無論是生活中的和常人一樣的性格,還是 歷史 時刻展示出的霸氣與無奈,都把這兩個人物演得讓我覺得得窺天顏。

劇中我記憶最深刻的角色有三個:慈禧,李鴻章,袁世凱。

就人物、情節、台詞、布景等各環節設置來說,《走向共和》都採取了寫實風格,戲說成分極少。能演活如此厚重的 歷史 ,其對 社會 的教育意義和對後代的啟迪作用不言而喻,因此絕對堪稱一部偉大的電視劇。

主演: 張鐵林、張國立、王剛、袁立

簡介: 該劇主要講述了乾隆朝的紀曉嵐與和珅明爭暗鬥、參與破案的智斗故事。

鐵齒銅牙紀曉嵐

推薦理由: 這真的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值得我們致敬的經典。

皇阿瑪張鐵林,和珅的王剛,紀曉嵐的張國立,經典的「鐵三角」真的是堪稱經典!把角色表演的活靈活現、入木三分,詮釋經典。

乾隆皇上的雷厲風行,大學士紀曉嵐的剛直不阿,戶部尚書和珅的阿諛奉承,三個男人之間的鬥智斗勇真的是十分精彩,讓很多人都佩服不已,也讓人記憶猶新。

主演: 孫儷、陳建斌、蔡少芬、楊鈁涵、鄭曉龍

簡介: 該劇改編自流瀲紫所著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少女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謀權的一代太後的故事。

甄嬛傳

推薦理由: 上映得如火如荼,播出以來引發收視狂潮,口碑極佳,可以說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之作。76集劇情,一氣看完,沒有感覺困頓乏味,反而更加意猶未盡,忍不住藉此機會唏噓感嘆幾句。《甄嬛傳》在劇情方面,跌宕起伏,設計巧妙。實打實的好劇!摒棄清裝劇一貫的情情踏踏的俊男美女風氣,真實反映當時的人物性情,值得反復觀看。

主演: 趙薇、林心如、蘇有朋、周傑、范冰冰

簡介: 該劇講述了乾隆之女紫薇到北京城與失散多年的父親相認。在走投無路之際遇上女飛賊小燕子,並結為姐妹。小燕子為她想辦法混入宮,但在陰差陽錯中與紫薇互換了身份,成為清宮中的「還珠格格」並深受乾隆寵愛的故事。

還珠格格

推薦理由: 瓊瑤阿姨的很多作品我都看過,印象最深的是《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蒙蒙》。《還珠格格》從配樂到場景選擇,再從故事情節到渲染手法等等,看得出來這部劇在當時也是一部導演組用心製作的作品。

還珠格格讓我們再次相信愛情了,有爾康和紫薇山無棱天地合的海誓山盟,有小燕子和永琪朝朝暮暮的純潔之戀,就連惡毒的皇後也深深的愛著皇上。我們看過之後會相信人與人之間的寶貴愛情,相信真誠的友情,相信無私的親情。

主演: 楊冪、馮紹峰、何晟銘、佟麗婭、湯鎮業

簡介: 宮鎖心玉由金牌編劇於正創作,和湖南台聯辦的首部港台內地聯手的一部講述清朝 歷史 故事的清朝穿越劇。

宮鎖心玉

推薦理由: 《宮鎖心玉》里的衣服就挺好看的。色彩鮮艷,透著民俗的大氣,怎麼看都挺賞心悅目的,於是這養眼上就拔了頭籌。而且這部劇也完全捧紅了楊冪、佟麗婭,讓她們一夜成名!

《宮鎖心玉》讓馮紹峰和楊冪這一對銀幕情侶響亮整個中國。光看這些主演就值得重溫。

主演: 劉詩詩、吳奇隆、鄭嘉穎、袁弘、林更新

簡介: 該劇主要講述了現代白領張曉因車禍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間,成為滿族少女馬爾泰·若曦,她看透所有人的命運,卻無法掌握自己的結局,身不由己地捲入「九子奪嫡」的紛爭的故事 。

步步驚心

推薦理由: 《步步驚心》這部戲使我深思了很多的事情,從生活上、人生觀、愛情觀上,甚至整個世界觀。 《步步驚心》不僅僅是一部穿越的愛情戲、宮廷戲,還是一部對封建 社會 不滿,對宮廷生活的殘酷感到無奈卻又無能為力的苦情片。

《步步驚心》是劉詩詩和吳奇隆的定情之作,很值得一看。

《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寂寞空庭春欲晚》《太平天國》《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龍之戰》《那年花開月正圓》《林則徐》《洋務運動》

延禧攻略,如懿傳,甄嬛

喬家大院,胡雪岩,走向共和,

I. 韓國電影《老男孩》具體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影片講述了一個復仇的故事:主人公吳大修在一次醉酒回家的路上突遭綁架,被囚禁在一個私人監牢中長達15年之久,在得以重見天日之後,他展開了自己的復仇計劃。在復仇的過程中,他遇見了年輕的壽司女店員,並藉助同窗老友追尋仇人,成功懲罰了監獄看守一番。與此同時,幕後仇人李有真也浮出水面。

故事的最後所有理由得以解釋:囚禁主使者也是為了自己的復仇,他與姐姐當年的不倫之戀被男主無意發現,姐姐自殺,於是主使者經過周密的計劃,讓男主愛上了自己的女兒(女店員)並發生了關系,這一切在他看來,就是自己最好的報復。

男主與女兒已經相愛,因為一些原因,他用催眠讓自己忘記這一切,依舊和女兒生活在了一起。

(9)延治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老男孩》是由朴贊郁執導,崔岷植、劉智泰、姜惠貞等主演的一部驚悚電影,影片於2003年11月21日在韓國上映。

作為「復仇三部曲」的第二部,《老男孩》依然延續了為摯愛的人而復仇的主題,但是在影像的處理上導演卻作了一個極大的變動。情節的曲折和沖突的刺激,加上大量的攝影機運動段落以及人物動作,配之以高亢激昂的交響樂,較之上一部作品《我要復仇》增添了更多的娛樂元素。

電影通過真實影像表現出來的影片,不僅從視覺上更從道德上挑戰著觀眾的心理極限。電影對生命、倫理、愛情以及心理進行了深刻的描述,帶給觀眾的思考深沉而厚重。

J. 電影《X戰警》1.2.3.第一戰,分別講述了什麼劇情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片名: X-Men 譯名: X戰警 上映日期: 2000年7月13日 片長: 104 min 導演: 布萊恩·辛格 演員: 休·傑克曼 Hugh Jackman ....Logan / Wolverine 帕特里克·斯圖爾特 Patrick Stewart ....Professor Charles Xavier 伊安·麥克萊恩 Ian McKellen ....Eric Lensherr / Magneto 哈莉·貝瑞 Halle Berry ....Ororo Munroe / Storm 法米克·詹森 Famke Janssen ....Jean Grey 詹姆斯·麥斯登 James Marsden ....Scott Summers / Cyclops 安娜·帕奎因 Anna Paquin ....Rogue / Marie D'Ancanto 劇情簡介: 一群由於基因突變而與生俱來神奇能力的人,在本身也具超人能力的「X教授」領軍下,成立了一支共同維護地球和平的X戰警,他們時刻准備著要為這個懼怕和排斥他們的世界而戰。 由於X戰警表現突出,每每贏得人類的喝采。X戰警新加入的成員金鋼狼,兩腕上有無堅不摧的超合金鋼爪,是個脾氣暴躁,幾乎不受控制的變種人,他的到來使得X戰警內部危機四伏…… 一度曾經是「X教授」的同事和朋友的「萬磁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變異人種之一。在被人類的不公正對待傷害後,他逐漸背離了社會。他認為人類不可能與基因變異人和平共處,而後者才應是世界真正的主宰者。他與邪惡的手下聯合起來,決定將不惜一切手段達到他們統治世界的目的,而X戰警面對強大的對手要為對他們又怕又恨的人類而戰。 一位反X戰警的美國參議員,極力要促成政府將這些所謂超人控管,並煽動人類與X戰警之間的沖突。擁有舉世最強心電感應能力的X教授不願見到沖突擴大,所以集合充滿正義感的X戰警,希望能藉由X戰警保護人類免受邪惡戰警的威脅,進而創造一個人類和變異人種友好相處的環境。X戰警發現他們在盡力保衛人類之時,人類也對他們也產生了極大的恐懼,雙方關系漸漸緊綳。再加上X戰警得面對金鋼狼一觸即發的脾氣,與萬磁王的到處殺戮,X戰警陷入了進退兩難的重重危機中…… 片名: X-MEN Ⅱ 譯名: X戰警2 上映日期: 2003年4月28日 片長: 133 min 導演: 布萊恩·辛格 演員: 休·傑克曼 Hugh Jackman ....Logan / Wolverine 帕特里克·斯圖爾特 Patrick Stewart ....Professor Charles Xavier 伊安·麥克萊恩 Ian McKellen ....Eric Lensherr / Magneto 哈莉·貝瑞 Halle Berry ....Ororo Munroe / Storm 法米克·詹森 Famke Janssen ....Jean Grey 詹姆斯·麥斯登 James Marsden ....Scott Summers / Cyclops 安娜·帕奎因 Anna Paquin ....Rogue / Marie D'Ancanto 肖恩·阿什莫Shawn Ashmore...Bobby/Iceman 布萊恩·考斯 Brian Cox ....William Stryker 艾倫·卡明 Alan Cumming ....Kurt Wagner/Nightcrawler 《X戰警2》繼續涉及了對未知的恐懼和寬容的主題,這些主題早在斯坦·李於40年前創造X戰警的世界時就已經有所闡釋。布萊恩·辛格說:「X戰警電影在提出一系列我們都曾有過問題:我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嗎?我為什麼如此與眾不同?我又該如何適應?這些問題是永恆的,是普遍存在的,特別愛出現在青春期中。那時我們都覺得自己像變種人。」另外,團結成為了續集中的新主題,因為所有變種人必須齊心協力共仇敵愾,去對抗史崔克將軍針對變種人的毀滅計劃。 在本片中,威脅並非源自強大的變種人,而是來自於一個人類。辛格解釋說:「我讓人類成為續集中的反派,他將對所有變種人造成威脅,其次遭殃的還是人類。這種沖突是漫畫書界的流行主題。」 這個人就是威廉·史崔克,他的險惡計劃在攻打X教授的學校時開始顯現出來。在《X戰警》結尾,萬磁王曾向X教授問道:「如果他們通過了反變種人法案將發生什麼?如果他們來到你的學校帶走你的孩子你會怎麼辦?」續集應驗了萬磁王的料想。辛格說:「史崔克是與暴力和恐怖主義無關的反派人物,他的行為並非受到擴張野心、信仰或貪婪的驅使。他的家庭遭受的災難讓他產生了仇恨和偏見,他認為應該由變種人來為他的家庭損失負責。」 作為史崔克的得力助手,死亡女有著與金鋼狼一樣的無堅不摧的利爪和驚人的復原能力,其實兩者是同類,不過死亡女堪稱是金鋼狼的改進版,她不但動作更快,而且具有著異乎尋常的武術天賦,所以她是金鋼狼最強有力的對手。死亡女的扮演者胡凱莉是空手道黑帶高手,她的身手為影片增色不少,而她與金鋼狼的高潮對決耗時數天才拍攝完成。 在續集的所有新人中,藍魔鬼是天性最優雅的,他能隱身和瞬間移動,是X戰警的重要盟友。扮演藍魔鬼的艾倫·卡明非常喜歡這個外形凶惡而實則善良的人物,他與一位馬戲團馴獸師一道完善人物的動作,而且每次拍攝前都要忍耐長達數小時的化妝過程。 《X戰警2》中還出現了一系列新一代的變種人,包括編劇丹·哈里斯和邁克爾·道爾蒂(Michael Dougherty)在內的多位幕後影人客串了其中的多個角色,如能將肉體轉變成鋼身的Colossus、尖叫聲能穿透鼓膜的Siryn、可以穿牆而過的Kitty Pryde和自如控制煙火的Jubilee等。 小淘氣是新一代X戰警的精神領袖,在首部中,小淘氣迷戀過金鋼狼,而在本片中,她與冰人萌生了真正的愛情。不過,小淘氣不能觸摸冰人,因為她吸收能量的超能力會傷及冰人,如何表達愛意是她面臨的難題。 X戰警3:背水一戰 片名: X-MenⅢ: The Last Stand 譯名: X戰警:背水一戰 上映日期: 2006年5月26日 片長: 104 min 導演: 布萊特·拉特納 演員: 休·傑克曼 Hugh Jackman ....Logan / Wolverine 帕特里克·斯圖爾特 Patrick Stewart ....Professor Charles Xavier 伊安·麥克萊恩 Ian McKellen ....Eric Lensherr / Magneto 哈莉·貝瑞 Halle Berry ....Ororo Munroe / Storm 法米克·詹森 Famke Janssen ....Jean Grey 詹姆斯·麥斯登 James Marsden ....Scott Summers / Cyclops 卡梅隆·布萊特 Cameron Bright ....Jimmy/Leech 肖恩·阿什莫 Shawn Ashmore ....Bobby Drake/Iceman 亞倫·斯坦福 Aaron Stanford ....John Allerdyce/Pyro 奧莉維亞·威廉姆斯 Olivia Williams ....Dr. Moira MacTaggart 劇情簡介: 變種人的故事依然在延續。此前,成功越獄的「萬磁王」依然死性不改,干著四處破壞的惡人勾當。而且,在新故事當中,他再不是獨來獨往,更有了一班邪惡幫手和他共同將邪惡進行到底。而另一個重要的反面角色簡·格雷博士出人意料地在上一部犧牲之後又再次復活了。並且神奇地變身成為了黑暗可怕的「鳳凰女」,簡·格雷不但墮入了黑暗面,而且還擁有了極具破壞性的超能力,對整個地球和全人類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同時,正義的X戰警方面也相繼增加了不少新成員。力大無窮且身手敏捷的「野獸」和背後生出雙翼能自由飛翔的「天使」。另外,在前兩部中活躍的主要角色們都將全員上陣,其中睿智的X教授、戰鬥力依然強大且具統領變種人地位的金剛狼以及實力不凡的暴風女等依然佔有主要的地位。經過幾番周折和驚心動魄的戰爭之後,最終還是將簡·格雷博士也就是「鳳凰女」從黑暗的世界中拯救出來,重回正義的一方。但是,面對大惡人「萬磁王」的陰謀和「鳳凰女」可怕的超級力量,新老X戰警們還是吃盡了不少的苦頭。 X戰警起源:金剛狼 片名: X-Men Origins: Wolverine 譯名: X戰警起源:金剛狼 上映日期: 2009年5月3日 片長: 120 min 導演: 加文·胡德 演員: 休·傑克曼 Hugh Jackman ....Logan / Wolverine 列維·施瑞博爾 Liev Schreiber ....Victor Creed / Sabretooth 琳恩·柯林斯 Lynn Collins ....Silver Fox 瑞安·雷諾茲 Ryan Reynolds ....Wade Wilson / Deadpool 丹尼爾·海尼 Daniel Henney ....David North / Agent Zero 威廉姆·亞當斯 Will i Am ....John Wraith 泰勒·克奇 Taylor Kitsch ....Remy LeBeau / Gambit 多米尼克·莫納漢 Dominic Monaghan ....Barnell Bohusk / Beak 丹尼·赫斯頓 Danny Huston ....William Stryker 凱文·杜蘭 Kevin Durand ....Frederick J. Dukes / The Blob 劇情簡介: 金剛狼原名詹姆斯·霍萊特(James Howlett),出生於19世紀末加拿大的一個富裕家庭,幼年體弱多病而性格內向。在一個不平靜的夜晚里,醉酒的園丁羅根殺死了詹姆斯的父親,而憤怒中的詹姆斯激發了身體里的變種人基因,雙手伸出骨刺,殺死了羅根。彌留之際的羅根告訴詹姆斯,其實自己才是他真正的生父,驚愕的詹姆斯無法接受現實,獨自離家出走。 離家出走的詹姆斯最終被園丁的兒子維克托追上,身為異姓兄弟的兩人相依為命,共同經歷了很多戰爭殺場。兩人都是變種人,一個身體有超強的痊癒能力和骨刺,另外一個人則行動迅速,鋒利的指甲堪稱殺人凶器。某次戰場上的意外讓詹姆斯和維克託身陷囹圄,而一名叫做威廉-史崔克的軍官適時出現,用自由的代價讓兩人為他賣命。連同另外數名變種人,史崔克帶隊前往非洲搜尋一種特殊的金屬。史崔克最終通過血腥的手段獲得了這種從隕石提煉出來的金屬,但是詹姆斯卻無法忍受傷害平民的行為,離開了隊伍。 詹姆斯遁入山林,改名羅根,並且與一名叫做銀狐的女子相戀。但是突然出現的維克托殺死了銀狐,並且打傷了羅根。最終羅根靠著變異人的能力恢復過來,史崔克也聞訊趕來,告訴羅根事情的前因後果,並且給他一個復仇的機會——加入秘密的X武器計劃。羅根最終接受了改造,把自己的骨骼使用特殊合金重新打造,並且成為了「金剛狼」。羅根逃離了史崔克的控制,開始了自己的復仇之旅。 羅根在尋找劍齒虎的過程中先後擊敗了曾經的戰友「0號特工」(Agent Zero),認識了變種人「牌王」(Gambit),最終揭示了隱藏在一切背後的真相。最後羅根和曾經的兄弟劍齒虎再次站在一起,對敵經過整合改造的死侍(Deadpool),雖然他們最終擊敗了敵人,但是羅根卻失去了自己的記憶。 X武器計劃最終隨著基地的破壞而湮滅,而那些變種人試驗者們也被趕來的X教授接收,其中就包括有未來的「獨眼龍」蘇默斯(Summers),以及未來X教授的接任者「白皇後」,而失去記憶的「金剛狼」則在日本的小酒吧裡面邂逅了「羅剎」…… X戰警:第一戰 片名: X-Men: First Class 譯名: 初級變種特攻:異能第一戰(港) / X戰警外傳之第一課 / X戰警:第一堂課 / X戰警:初級 上映日期: 2011年6月3日(美國) 導演: 馬修·沃恩 演員: 詹姆斯·麥卡沃伊 James McAvoy ....Professor Charles Xavier 邁克爾·法斯賓德 Michael Fassbender ....Erik Lehnsherr / Magneto 詹妮弗·勞倫斯 Jennifer Lawrence ....Raven Darkholme / Mystique 詹紐瑞·瓊斯 January Jones ....Emma Frost 蘿絲·拜恩 Rose Byrne ....Dr. Moira MacTaggert 凱文·貝肯 Kevin Bacon ....Sebastian Shaw 尼古拉斯·霍爾特 Nicholas Hoult ....Hank McCoy / Beast 傑森·弗萊明 Jason Flemyng ....Azazel 片長: 132分鍾 類型: 動作/劇情/科幻 製作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海報 [1] 劇情介紹: 《X戰警外傳之第一課》設定在X教授(Xavier)和萬磁王(Magneto)二十多歲的時候,觀眾將看到X教授的變異人學校如何建立,X教授和萬磁王又是如何分道揚鑣的,以及獨眼龍(Cyclops)、簡·格雷(Jean Grey)、野獸等人是如何從青少年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片中會有很多新的變異人登場,還會有浪漫元素。《X戰警外傳之第一課》是一部青少年版的《X戰警》,冰人(Iceman)、小淘氣(Rogue)、天使(Angel)、巨人(Colossus)等都會出現,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過去,但都聚集到X教授的學校。

閱讀全文

與延治是哪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飛鴻電影免費下載 瀏覽:230
農村公益電影管理費用怎麼花 瀏覽:49
鬼城諜變電影免費看 瀏覽:627
特種部隊全面反擊免費完整電影 瀏覽:372
遨遊怎麼下載電影 瀏覽:45
女監獄長穿白警服是什麼電影 瀏覽:351
劫匪搶劫遇到一車武警是什麼電影 瀏覽:661
毒液電影國外票價多少錢 瀏覽:335
優酷看電影屏上的字母如何關閉 瀏覽:880
在床上玩的最刺激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829
什麼村鬼故事電影 瀏覽:252
電影項目是如何孵化的 瀏覽:999
嫁衣電影嚇死多少人 瀏覽:597
經典好看的愛情電影中國 瀏覽:729
瑞安什麼電影院比較好 瀏覽:982
電影高清免費國語 瀏覽:201
哪些堅持初心的電影 瀏覽:985
怪獸娘大電影免費 瀏覽:665
如何一邊玩lol一邊看電影 瀏覽:516
環本橋奈有哪些電影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