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動畫片 裡面有叫火神 風神 還有光神的 是叫什麼名字
是不是〈鎧傳〉,中國好象翻譯 成〈魔神壇鬥士〉的那個
2. 眾神的惡作劇結局怎樣
光神黑化變成破壞之神。其他人解除枷鎖。各種救光神。然後成功。箱庭壞了要消失。眾神將女主送回現實世界。女主傷心。女主一天回家時聽見眾神的聲音。女主往上走就看見了眾神。於是眾神要女主在現實世界繼續多多指教然後沒了。
3. 《權力的游戲》中,光之神是唯一真神嗎
當然不是
但是在劇中,光之王拉赫洛的確是顯露神跡最多的一個神,而且每次都讓人驚嘆:
1、閃電大王貝里多次被紅袍僧索羅斯復活,而索羅斯信奉的,就是所謂的光之王
2、紅袍女梅麗珊卓「生出」詭異的影子武士,遠隔千里刺殺了藍禮,也是藉助了光之王的力量
3、瓊恩雪諾死而復生,也是在梅麗珊卓到來之後發生的,這又是光之王的一次神跡顯現
所以從電視劇的角度來看,好像展露了神跡的就只有光之王一個,似乎也只有光之王才是唯一的真神,畢竟其他的神就跟普通的宗教一樣,「只聞其身,未見其人」
維斯特洛大陸上,七國信仰的是七神:
天父、聖母、戰士、少女、老嫗、鐵匠、陌客
雖說只是一體七面,但是看到上面提到的這些名字,相信大部分人也只是覺得所謂的七神其實就是七國不同的 社會 階層而已......
而在劇中,七神唯一的具現大概就是大麻雀所帶領的教堂勢力了,而很明顯,被瑟曦一把野火燒了的他們並沒有神來救
而北境所信奉的舊神倒是比七神要「神」一點,畢竟與魚梁木相關的有兩個違背了我們認知的存在
1、森林之子
與人類羊毛迥異的森林之子就生活於魚梁木中,並且會使用神奇的魔法。
在夜王率領異鬼大軍包圍了老三眼烏鴉時,森林之子還使用過一種類似於手榴彈的武器,大概也算是他們獨有的魔法;
2、狼靈(易形者)
無論是布蘭還是玖健,或者是野人軍團中的其中一員,他們都能附身身邊的動物來活動。
特別是布蘭,不僅可以驅使冰原狼跟烏鴉,更是能附身真正的人類阿多,到現在甚至擁有了穿越時間跟空間的能力,這樣的力量想必也不會是普通的人類所能擁有的。
而無面者所信奉的千面之神,一般來說都認為是死神。不過劇中的千面之神似乎就是以賈坤為代表的刺客們的精神信仰,類似於港片中黑SH一定要拜關公一樣......
不過這些都是人類的神,有一個更加強大也更加黑暗的神也正在慢慢顯露著它的爪牙,這個神就是夜王與異鬼背後的寒神
而夜王的力量之強大,已經可以單手屠龍,稱得上是權游中最強大的個體存在,如果他只是寒神的代言人,可想而知寒神又有多強大。
一個可以讓死人復活的神與一個可以讓驅使死人的神,他們到底誰更強大呢?相信第八季會給我們一個答案
應該不是。
權利的 游戲 改編自冰與火之歌,冰與火之歌名字明顯對應二元神的理論,紅神(光之王)對應火,寒神對應冰。
類似於現實中,其他的信仰應該也都是出於統治民眾的目的被編造演化出來的。
除了冰與火二神,書中主流信仰有:七神、淹神、舊神、千面之神、聖女信仰、洛恩河神。
據推測,分別取材於中世紀的天主教、維京海盜、泛靈論、阿薩辛派、薩滿巫術、印度教。
其中,七神主要取材於天主教,信條屬於七位一體論(天父、聖母、戰士、少女、鐵匠、老嫗及陌客)。
它的主要代言人是大主教,誕生於5000年前,暫時沒有發生明顯神跡。
淹神,主要取材於維京海盜。其實就可以看作海盜組織,寒神的打手。
舊神比較特殊,來源於萬物有靈。
是一種認為天地萬物──動物、植物、環境、天氣。乃至言詞、圖畫、建築或其他人工產物──都有靈魂、是能夠思考和獲取經驗的主體。
並且能夠操縱或影響其他自然現象以及人類 社會 的世界觀,多數讀者認為這是一種力量崇拜,而不認為是一種神系宗教。
千面之神來源於阿薩辛派,是中古時期一個活躍的穆斯林異派,以暗殺出名。
阿薩辛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無神論者,臉譜來源於教徒,千面之神的原則是一名換一命,其實說白了就是暗殺互助協會。
洛恩河神主要取材於羅姆人,也就是印度教徒,他是一套囊括不同的知識和價值觀的宗教,教派內容是廣泛的日常道德。
所以,不管是從宗教起源還是二元神論看,如果權利的 游戲 這個世界有真神,那也應該是冰與火雙神。
光之神不是唯一真神,單看名字《冰與火之歌》,講述的是列國爭霸,人與人之間的權力角力,但大背景是光之王和寒神的爭斗,目前裡面已知的真神是光之王、寒神還有淹神,其中淹神是寒神的次級神,光之王的僕人梅麗珊卓,大家誤認為她是為王權爭霸,有政治野心,這是不對的,梅姨輔佐列王,最終目的是為了對抗寒神的僕人異國,他曾經稱異鬼是終極邪惡,還有布蘭,布蘭的終極目標也是對抗寒神,人類之間的斗爭在神面前太微不足道,布蘭開天眼後,他看到了冰火世界維度以外的東西,稱之為不可名狀的恐怖,這顯然說的不是光之王,而是寒神,光之王也不一定代表正義哦,淹神,書中有描述,傳說中深藏在大海深淵十手的恐怖陰影,所以目前冰火世界知曉的神起碼有三個,而七神和千面神,可能是上面這些神的分身。
光之教的教義基於一種二元的,類似摩尼教的世界觀。真主拉赫洛,稱作光之王,也是熱量和生命之神;他的死敵,寒神,則是黑暗、冰冷與死亡之神。他們之間永無止息的斗爭決定了人類的命運。根據陰影之地亞夏的古書中記載的上古,有一天救世主亞梭爾·亞亥將會重生,揮舞一把叫作光明使者的火焰劍,亦稱英雄之紅劍,並從岩石中喚醒魔龍,來終結這場永世的紛爭。
相比維斯特洛大陸本土流行的舊神(信仰的圖騰是「心樹」,即在樹幹上刻有面孔的魚梁木),七神(天父、聖母、戰士、少女、鐵匠、老嫗和陌客),淹神。光之王可以說相當給力,其具體神跡有以下幾件:
一、復活「閃電大王」貝里·唐德利恩
貝里·唐德利恩,黑港伯爵,因為他的家徽是黑色背景下的紫色閃電,所以號稱「閃電大王」按艾德的命令帶領一支部隊去討伐在河間地作亂的「魔山」,但是很不幸被魔山擊敗了。勞勃死後,瑟曦掌權,唐德利恩和他的殘兵被宣布是叛逆,四處被人通緝,手下的兵也越死越少,唐德利恩本人六次被殺,每次都被索羅斯用火吻將他復活。
二、紅袍女梅麗珊卓在拜拉席恩家族家族內部斗爭中,曾利用縛影殺人的魔法,幫助史坦尼斯殺死了藍禮,藉助的正是光之王的力量。
三、復活囧雪
以上種種神跡證明,在權游中雖然神靈眾多,但擁有鐵一般的事實能夠展示力量的,非光之王莫屬。僅憑這一點,光之王足以當得上真神稱號,但是否是唯一的真神呢?
未必,因為有光明就有黑暗。相對於光之王,還有其對立面寒神。光之神是光與火,生命與熱量之神,而寒神是暗與冰,死亡與寒冷之神。
寒神的代言人無疑就是夜王。
在東方的傳說中,8000年前那整整持續了一代人的冬季」長夜「,異鬼,這個黑暗寒神的忠心仆從,幾乎毀滅了維斯特洛大陸的文明。是一位名叫亞梭爾亞亥王子手持「光明使者」之劍帶領人類擊退異鬼,將異鬼趕回極北的「永冬之地」。而這位王子也是將燒得火紅的劍插進妻子妮莎妮莎心臟,用自己至愛的妻子獻祭,才得已鑄成神劍「光明使者」。而寒神所代表的冰魔法的發源地根據傳說,應該是北境最北的永冬之地。冰魔法的效力同樣需要獻祭,在書中異鬼到底是如何產生的,沒有具體明確的說明。但劇中給了明確的答案,是森林之子與先民的戰爭中,為了種族不被滅絕,而使用了黑魔法,將龍晶剌入先民的心臟,用異化的人類來對抗人類,從而製造了異鬼。
關於異鬼,我們知道的是他們擁有冰藍的眼睛,戰鬥力超強,他們擁有死亡魔法,可以讓所有死去的動物、人類為他們戰斗,我們稱為「屍鬼」。同時他們還擁有語言,盡管人類聽不懂,書中描寫象冰碎裂的聲音,同時異鬼將領有冰劍,有盔甲,首領夜王軍事素養極高,排兵布陣絕非等閑之輩。同時他們傳遞和溝通信息的時間極快,叫聲和眼神都秒懂。夜王還很有可能擁有和布蘭一樣的「綠之視野」。已知道的龍晶匕首、瓦雷利亞鋼,龍焰都可以對付異鬼,這些都代表著火魔法的力量,可以對抗冰魔法。而冰魔法的獻祭,根據劇情,就是夜王將人類還活著的男嬰通過冰魔法,在祭壇上變成異鬼嬰兒。
冰與火,魔法力量的此消與彼長 長夏之後,星辰泣血,亞梭爾亞亥將在煙與鹽之地重生。這是亞夏古書中的預言。光之王與寒神註定就像一體兩面的硬幣一樣,相生相剋,直到永遠。
不是的,有光之神,當然也會有對立的吧
在電影里是。
冰與火之歌,光之王只是火,還有冰冰呢。
《權力的 游戲 》雖然提到很多神,比如鐵民的淹神、無面者/陌客的千面之神、北境的舊神、中原的七神,但都算不上真神,至少沒有體現出 明顯的神跡,也就是神明顯靈的超自然之力,從這個標准看,光之王並不唯一,夜王一方也很神 。
\n
《權力的 游戲 》中「冰與火之歌」才是終局之戰,如預告片所示,兩套魔法體系相向而行,不斷對抗,最終狹路相逢,陸地中間大決戰。 「火」,是指光之王拉赫洛,是「紅神、火神、烈焰之神」,站在生命、光明和溫暖的一方 ,影子是光明的仆從,教眾甚多,紅袍僧復活貝里、紅袍女生出魅影殺人、閃電大王死不了 隨時火劍 ,而巨龍很可能也與光之王的火魔法體系大有淵源。
「冰」,則是「The Great Other、遠古異神、寒神「,是寒冷、黑暗和死亡的化身 ,那麼異鬼軍團顯然就是冰魔法的勢力了,能夠轉化驅動活死人充當敢死隊,第七季結尾攻破了萬年矗立的絕域長城,第八季將上演人類和異鬼的終極決戰。
去看看原著《冰與火之歌》吧!別瞎判斷了。
在原著《冰與火之歌》里,神的體系分好多類,也很混亂,而且胖JJ高明的地方是他沒有去創造一個明確的等級分明的神體系,不同大陸信仰不同,維斯特洛大陸主流是七神,但現在看來七神存在感實在太弱!對面大陸信仰光之神,而北境信仰舊神,更北的地方衣櫃們肯定是屬於冰神的…
別試圖去梳理冰火里的神,它不成體系,不可琢磨…
至少,從名字:冰與火之歌,光之神和冰之神應該是並駕齊驅的對手吧…
光之王並不是唯一的真神,但光之王的存在感比其他的神都強。
舊神,萬物有靈,北境的信仰,森林之子中的綠巫師類似薩滿巫師一類。神木林,在七國的每一座城堡中都有這樣一座神聖的小樹林,而在舊神離開後。這是(史塔克家的神木林)七國內唯一生長著魚梁木的地方,據說當清風吹過,樹林颯颯作響就是舊神在回應信徒的祈禱。森林之子相信魚梁木就是神靈,而在死後他們也會成為神性的一部分。
七神,維斯特洛大陸的信仰,安達爾人從海的另一邊帶來。
千面之神,其實,低魔法大陸關於神的信仰這種,只有神跡沒有神明,千面之神,刺客,死神,「凡人皆需侍奉,無論乞丐還是君主。凡人皆有一死,無論善良還是凶惡。人們信仰各自的神靈,但在人生之路的終點,千面之神在那裡等候。」
光之王,光明與火焰之神,紅發巫女和兄弟會是他的追隨者,曾經使雪諾復活,也曾經坑過史坦尼斯。
淹神,逝者不死,必將再起,其勢更烈,劇中對於鐵民的描繪不太好,太小氣,鐵民對應的是大海。鐵民受淹,讓海水充斥肺部,此人若是被淹神承認,信仰忠誠,會再次醒來。
夜王,世上的事情有一個輪回,夜王和他的死人軍團,沒有人類的意識,他們曾經被拋棄,如今,他們突破長城,再次襲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真神,
你認為誰是誰就是!
4. 你們幾個跟著光成了神哪個電影
《天氣預爆》。
《天氣預爆》是由肖央執導,肖央、杜鵑、王小利領銜主演,常遠、衣雲鶴主演,小沈陽、岳雲鵬特別出演的奇幻喜劇電影,於2018年12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你們幾個跟著光成了神」是雷神的台詞,雷神為了稱霸人間用霧靄遮住天眼,結果風神、雨神等人陰差陽錯的成了神。
劇情介紹:
號稱「自殺干預大師」的心理醫生馬樂(肖央飾),專靠別人生活的不如意發財。一日,天降「壽星」(王小利飾)砸中了馬樂,因此誤吸仙氣的馬樂被告知世界正在崩潰邊緣。
原來在這十年間,被貶下凡的雷神一直企圖通過遮蔽天眼主宰人間。
而想要阻止這一切,就只有聚齊隱居在都市中的電母(杜鵑飾)、雨神(常遠飾)和風神(衣雲鶴飾),並組成「風雨雷電」大陣,才能驅散陰霾拯救世界。
5. 賽爾號之光神小米大電影
戰神聯盟
6. 誰能告訴我小時候看的一部日本動畫片,5個男主角分別叫火神,水神,光神什麼的。每個人都有
好像就是《魔神壇鬥士 》
7. 光神的名字叫什麼
紓利貝爾
8. 賜予我光神之力,冰神之力是什麼動畫片
高米迪。在動畫片《高米迪》中,主角變身都會喊賜予我光神之力,冰神之力。《高米迪》是一部洋溢青春氣息的義大利動畫片。該作品講述一群生活在蓋特威的正義少年的生活趣事,同時又維護著高米島世界的和平。動畫由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的《動漫世界》欄目播出。
9. 求黃易之全部作品,越多越好!!! 《把作品名字列下來就行》
黃易作品集
◎異俠系列: 《尋秦記》《大唐雙龍傳》《 覆雨翻雲》《破碎虛空》《邊荒傳說》 《荊楚爭雄記》 《烏金血劍》 《靈琴殺手》 ◎凌渡宇系列: 《月魔》 《上帝之謎》 《湖祭》 《光神》 《獸性回歸》 《聖女》 《迷失的永恆》 《域外天魔》 《浮沉之主》 《異靈》 《爾國臨格》 《諸神之戰》 ◎玄幻系列: 《雲夢城之謎》《大劍師傳奇》《星際浪子》《文明之秘》《超級戰士》《創世紀》《故鄉》《換天》《驚世大預言》《樂王》《龍神》《魔女殿》《情約》《時空浪族》《同歸於盡》《異能警察》《幽靈船》《最後的戰士》 最新小說《封神記》 ◎史前文明系列: 《文明之謎》 武俠小說 《換天》《異能警察》《最後戰士》《樂王》《大唐雙龍傳》《大劍師》《尋秦記》 《星際浪子》《超級戰士》《覆雨翻雲》《時空浪族》《荊楚爭雄記》《諸神之戰》《迷失的永恆》 《破碎虛空》《爾國臨格》《浮沉之主》《龍神》《異靈》《幽靈船》《聖女》《月魔》《光神》 《域外天魔》《靈琴殺手》《上帝之謎》《湖祭》《獸性回歸》《烏金血劍》《超腦》 《情約》《魔女殿》《同歸於盡》《創世紀》《蝶夢》《故鄉》 《邊荒傳說》《雲夢城之謎》 現代小說 《驚世大預言》 最新小說《封神記》(已經完結) 解放網-新聞晨報1月19日報道記者昨日從上海英特頌圖書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斥資300萬元,獨家獲得了新武俠小說代表人物黃易全部作品的授權。自此,黃易小說的「地下出版」時代宣告結束。據悉,黃易的10部精選力作即將正式出版發行,而一向低調的黃易本人,也有望於今年3月露面上海。 首次獲得全部作品授權 從《覆雨翻雲》、《尋秦記》、《大唐雙龍傳》到如今令武俠迷們如飢似渴的《雲夢城之謎》,黃易把歷史、科幻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玄學、易理等有機結合為一體,以獨樹一幟的玄幻武俠作品,在當代武俠小說界颳起一陣黃氏颶風。 1997年以來,黃易小說在內地開始出版,旋即成為各大網站,甚至盜版圖書者爭搶的對象。其中,僅極少數圖書得到過正式授權。鋪天蓋地的盜版書籍、良莠不齊的印刷質量,令喜愛黃易作品的「黃迷」們既感到失望,又備感憤怒。 上海英特頌圖書有限公司老總袁傑偉透露,黃易本人在授權時也表示,十分希望通過這次正版小說的出版,結束之前的無序出版狀態。為此,該公司特別聘請知名律師,全權代理黃易作品在大陸的版權相關法律事宜,全面打擊盜版。 在新書上市之際,他們還將通過相關網站列出全國「黃易正版小說」圖書經銷商名錄,供「黃迷」購買查詢,並動員所有的「黃迷」參與到正版黃易小說的保護行動中。
人物評價
當曾經風靡華人世界的大眾文學——武俠小說,已經自顛峰時期的百花齊放,淡褪到逐漸地黯然無光;當各種強勢傳媒和流行文化占據市場,失去光環的武俠小說已淪為閱讀領域的弱勢族群。但仍有無數讀者沉湎於武俠魅力獨特的世界,並企盼它的盛世再度降臨;更有許多作者燃燒其文采與熱情,不斷為武俠小說注入新血。黃易正是一個不斷為武俠開拓新版圖、創造無限可能性的武俠創作。 黃易,本名黃祖強,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求學期間專攻傳統中國繪畫,曾獲「翁靈宇藝術獎」後出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負責推動當地藝術與東西文化交流。一九八九年辭去高職厚薪,隱居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至九零年代,旋即以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席捲港、台兩地。 從探討武學與天道的第一部作品《破碎虛空》,黃易便沉醉於武俠創作的天地中。其後以明初的紛亂江湖為背景的《覆雨翻雲》,不但是奠定其重要地位之長篇巨著,更構織出一個動人獨特的武俠世界,風靡了無數武俠讀者。隨即他更以不斷創新的手法,亟思為傳統武俠注入新的元素,創作出結合歷史、科幻、戰爭、謀略的《尋秦記》,再度成為武俠迷爭睹的傑作。而至今仍在連載,已達二十餘冊的《大唐雙龍傳》,藉由隋末亂世來探索天道無常、武道極致與生命真貌,不斷地為武俠和他自身的創作版圖開疆擴土!成為九零年代港、台武俠小說的旗手! 在武俠小說低迷已久、武俠市場已大部分為電影、電視、漫畫等聲光及圖像傳媒所瓜分的趨勢下,黃易的武俠小說為何能夠博取讀者青睞,在台、港創下數百萬冊的銷售天量天更在現代年輕讀者日趨薄弱的文字耐性下,連續寫下三部超越兩百萬字的長篇鉅構,而始終擁有龐大的讀者群? 正如黃易形容他最愛的兩位武俠名家—金庸及司馬翎的作品:「他們兩人的文筆均臻達圓熟無暇的境界,魅力十足。金庸對人物的描寫栩栩如生,活現紙上;司馬翎則對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大膽直接、卓見哲理、俯拾即是……他們都各自創造出一個能夠自圓其說、有血有肉的武俠天地!」而黃亦對自己作品的要求與呈現,亦正符合、證明了這一點。 自「新派」武俠沒落至今,有許多作者仍不斷地努力著,希望能吸收外來技巧、創新格局,或是能更具現代感、更能成為世俗接受等方式,試圖為武俠開荊辟路、再注新血。然而一則大勢所趨,更刺激眩目的流行產物漸占上風;一則努力的成果不彰,成功者鮮矣。有者太強調文字技巧的創新,而與大眾閱讀習慣脫節;有者過於世俗化,或大量夾雜現代語,風味盡失,或過趨於俗,淪為插科打諢,低劣不堪。如何在創新、通俗,並保持原味、顯現屬於中國武俠獨有的風格之間取得平衡,一直是當今武俠創作者面臨的課題。 而黃易的作品給讀者的感受,是頗具現代感的。鮮明的文字與明快的節奏,將情節烘托得有若一幕幕動感的畫面,浮現於讀者的腦海中,使人如同身歷其境。但是賦予這些小說靈魂的,卻是最中國的哲學與傳統文化。他的見聞極為廣博,對藝術、天文、歷史、玄學星象、五行術數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使他能在經營創新的題材和文字時,依然能不悖中國武俠之傳統精神。 對於書中包羅萬象的內容,謙稱自己只是勤於??創新理念,以及武俠小說在他心中無可取代的地位:「或者可以說,武俠是中國的科幻小說。她像西方的科幻小說般,不受任何拘束限制,無遠弗屆,馳想生命的奧秘,與中國各類古科學結合後,創造出一個能自圓其說的動人天地。在那處,我們可以馳騁於中國優美深博的文化里,縱橫於術數丹學、仙道之說、經脈理論、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宗教哲理,任由想像力作天馬行空的構想和深思,與歷史和人情結合後,營造出武俠小說那種獨有的疑幻似真的小說現實,追求難以由任何其他文學體材得到的境界。」這正是顯現他對武俠創作所持的態度。 縱觀黃易的作品,可以發現他不斷地在挖掘武俠文學埋藏的可能性。對於武俠的基本元素--武藝的追求上,他將其提升至「道」的地位,大大拓展了武學的可能性。而這種力量的取得,則必須經由武道追求的過程,不但要對抗敵人,更要擊敗自己、不斷地試煉自己的最大極限,進而以武道進窺至道!黃易認為:「任何技藝事物都可升華至道的境界,包括『解牛』的庖丁在內,正是技進乎道。所謂「物物一太極」,任何事物均有更深一層的易易等待挖掘。」武道對他來說,是「人類超越自己幻想中的一種可能性,具有永恆動人之美,若止於技藝,只屬於下層而已」。 在小說中,對於武道原理的探索與突破,尤勝於華麗玄奇的招式和技巧。他更將「無招勝有招」的概念,以另一種形式具現;超越利器、功法的氣勢與精神力,可以穿透空間直探敵人心靈,亂其心神,摧其意志,更凌駕於所有血肉交鋒之上。黃易賦予無形的精神氣勢具體的力量,相對於重物質輕精神的當今之世,無疑是深刻的針砭與反諷。 生命的采熾與真貌,也是他小說中最常探究、並且著力最深的主題。黃易在人物刻畫上,可謂極具火侯,不論一出場便是大俠,或是從小癟三努力往上爬;不管是主角、配角、正派、反派,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姿采,也都面臨著同一張由命運編織而成的巨網,每個人都亟思沖破束縛,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 究竟在人世的波濤和命運的擺弄下,生命的最大可能性是什麼?這想必是任誰都無法有明確解答的難題。但是黃易認為透過武俠小說,能夠讓生命熾烈發亮,讓生命的面貌由已知的紛擾牽絆和未知的宿命中凈化出來。「在高手對壘里,生死勝敗只是一線之別,精神和潛力均被提升至極限,生命臻至最濃烈的境界。那是只有通過中國的武俠小說才能表達出來的獨特意境。」「只有當劍鋒相對的時刻,生命才會顯露她的真面目。」而透過黃易的文字,你也許可以發現-原來生命也有這種可能性! 「歷史」常是使許多武俠小說更生動精彩的背景要素,在黃易的作品中,讀者往往驚嘆於他對歷史文化及社會背景的深刻認識與嫻熟運用用他能夠像是重現歷史場景般詳細生動,同時又令人物靈活地穿梭於僵硬固定的既定史實之中。對他而言:「歷史是武俠小說『真實化』的無上法門,如若一個棋盤,作者所要做的是如何把棋子擺上去,再下盤精彩的棋局。不過,這當然是非常個人的看法,動人的武俠小說是可以以任何形式出現的。但對我來說,抽離歷史的武俠小說,特別是長篇,便失去與那時代文化藝術結合的天賜良緣。」這樣的觀點,也充分表現在他的《尋秦記》、《大唐雙龍傳》這兩部極具歷史美感與張力的作品。當然對許多武俠迷最偏愛的格鬥過招,黃易獨特的格鬥美學更可謂卓然出眾,備受好評。他極擅於處理對戰雙方的互動關系,配合他的精神、氣勢力量,所構成的「氣機牽引」及敵我消長,將交鋒的微妙處具現無遺。而交手後更是動魄驚心、淋漓盡致。此外,黃易對「群戰」的描寫更堪稱一絕,在其他武俠作品中描寫之群戰場面,多有分割不連貫及各自為戰之弊。然而他卻能巧妙架構出首尾兼顧、氣勢貫穿的氛圍,以及牽一發動全身的緊密互動關系,在其作品《破碎虛空》中的「驚雁宮之戰」、《覆雨翻雲》中的「血戰花街」等,均是氣勢磅礴、凄烈動人的精彩群戰,令人大呼過癮! 也許有人認為武俠的盛世已過,風光難再!但也有人不斷地為武俠辛勤耕耘、開疆闢地!無論如何,要再創武俠小說的另一次高峰並非一朝一夕或少數人的努力所能達成。除了創作者需要更飛馳的想像力、更廣博的觀點和更突破的藝術表現,重要的還需要讀者們的支持,使武俠有生存的市場及延續的機會。 對於好的武俠小說的條件和未來前景的看法如何?黃易如此回答著:「我想我還不夠資格去訂下好的武俠小說應具備什麼條件。凡是能令我廢寢忘食地讀下去的武俠小說,便是我認為好的武俠小說。而引人入勝的方法,更是數之難盡,只待有心人去挖掘。從這個角度去看,武俠小說該是有無限前景的。」 黃易正是努力提供武俠小說無限可能性與生機的作者,而他的讀者同樣也佔了一半的功勞。正如黃易筆下的大俠浪翻雲-「唯能極於情,故能極於劍」,也唯有對武俠用情至深者,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才有永不缺席的武俠人。願以這句名言,作為黃易和他讀者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