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講了什麼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影片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劇情簡介: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
劉培強為了能夠完成這次計劃,他將太空空間站剩餘的這些燃料直接撞擊了過去。用自己一個人的犧牲換取了整個地球的希望。
這部科幻片可以說是非常震撼的一部科幻片。尤其是在經過木星的那個畫面。非常的讓人震撼。也是咱們國內的一部硬核科幻,票房也是非常的高。
⑵ 電影流浪地球是小說改編的嗎
電影《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
電影《流浪地球》是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該片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小說《流浪地球》是2008年11月,湖北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劉慈欣。該書講述了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
⑶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哪位導演執導的
著名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由郭帆導演執導的,電影改編自劉慈欣對同名小說,面對即將到來的太陽毀滅,人類不得不進行流浪地球」計劃,試圖把地球從太陽系中帶走,找到一個新家,主要演員是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還有年輕一代趙今麥及"戰狼」吳京,可以說陣容涵蓋了老中青不包括所有年齡組,這部電影的大部分投資都花在了主角的電影製作上,網民們還表示,外國人會拍照科幻片就是逃離地球,找到一個家,《流浪地球》它閃耀著不同於西方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光芒,我們期待著在中國拍攝更多的照片《流浪地球》太棒了科幻片。
郭帆告訴記者,他高三時跑到北京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系主任,但碰巧那年他沒有招收山東考生,這導致郭帆路過了他最喜歡的學校和專業,無奈的郭凡後來申請了普法專業,但他對該專業並不「具體」,他還在大學里拍了兩部電影,微電影,他一畢業,就獲得了一張法律文憑和兩張證書微電影去北京的主要電影電視公司申請導演「我被禮貌地告知你可以出去,」郭凡笑著說,就這樣,郭凡在北京一家電視製作公司找到工作後,一邊忙著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在職研究生,從那時起慢慢地踏上了電影之路。
⑷ 電影《流浪地球》講的什麼故事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所以目前來看,《三體》或許胎死腹中,倒是《流浪地球》有可能跟我們見面。這也算圓了大劉小說拍電影的一個夢吧。
中篇科幻小說《流浪地球》的背景,是說未來的某個時候,太陽將要爆炸,會把整個太陽系中的行星都毀滅掉。地球上的人類只好開啟了逃離計劃,一種是坐太空船逃,一種是在地球上安裝巨大的無數發動機,連著地球一起逃出銀河系,去另一個恆星系。
地球逃離計劃得以實施,地球成了一個交通工具。具體做法,是先進入「剎車時代」,讓地球停止自轉。然後是「逃逸時代」,全功率開動安裝在全球的發動機,逃離太陽系。然後進入「流浪時代I」,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然後是「流浪時代II」進行漫長的減速。最後是新太陽時代,即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行星。
身穿宇航服的吳京和俄羅斯同伴一起走向空間站艙門 ,兩人的對話和鏡頭切換,竟然帶出一絲幽默感。隨著俄羅斯宇航員驚慌失措的語氣,吳京一臉堅決地按下了開啟艙門的操作桿……預告在此處戛然而止,也給觀眾留下了無盡的懸念。而最後定格的畫面則是已經冰封的地球在宇宙中行進,"冒險一搏"四個大字也給影片的風格定了調。
除了劇情外,預告片中我們還能看到很多驚喜。比如一直以來自稱劉慈欣粉絲的奧巴馬,在片中做著跟「流浪地球」計劃相關的開場演講。科幻迷心中的大神霍金也驚喜出現,他在現實中曾提出的「深空探索計劃」,跟「流浪地球」的項目結合在了一起。
主題與原作相比是背道而馳,而更有可能劇情上都原著沒什麼大關系了,不信你看他們導演說的:「中國的科幻電影,文化內核和美學呈現必須是中國的,這樣觀眾才會認同並產生共鳴。」而且他帶領團隊數次修改《流浪地球》的梗概、分場和劇本,力求故事內核、故事中的人物情感、思維方式、行為模式,乃至是世界觀 ,都展現出中國的人文氣質。
這部電影,光是籌備就花了3年的時間。而且定稿也來來回回很多次才最終確定。其實對於吳京從地上的狼,變身到天上的飛狼,還是蠻期待的。就是不知道這次他能和團隊真的做到拯救地球嗎。
⑸ 《流浪地球》主要內容是什麼
《流浪地球》主要內容是: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
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領航員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韓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
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征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相關內容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趙今麥、李光潔、吳孟達等領銜主演的科幻冒險電影。
影片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背景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流浪地球
⑹ 電影流浪地球小說作者是誰
電影《流浪地球》的小說作者是劉慈欣。
電影《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劉慈欣,中國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國科普作協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榮譽主任,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發表科幻作品,曾於1999年至2003年連續五年獲得科幻小說銀河獎。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三體》、《超新星紀元》、《流浪地球》、《球狀閃電》等。
⑺ 流浪地球小說叫什麼
《流浪地球》的小說叫做《流浪地球》,作者是劉慈欣,於2008年出版,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則於2019年2月5日上映,由郭帆執導,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等主演,值得一提的是,吳京也將在影片中飾演重要角色。
原著小說的背景設定在未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被毀滅,地球更是面臨滅頂之災,人類為了生存,為了拯救地球,只能計劃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他們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只為帶著地球一起逃離。
帶著地球一起逃離的難度可想而知,但大家不畏艱辛,就此踏上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後來,人類來到擁有三顆太陽的半人馬三星,原本以為可以不用再過流浪的生活,卻不曾想這里其實並不適合人類生存。
在這里,三個太陽時而並存,時而全部消失,人類花費了2500年才來到這里,但這里並沒能真正拯救人類,在詭異的環境下,人類再次面臨滅絕危機,無奈之下只能離開半人馬三星,尋找新家園,不過小說結局中並沒有說明人類最後的歸宿。
⑻ 流浪地球作者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流浪地球》是中國作家劉慈欣創作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是2008年11月,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書籍。該書講述了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2018年6月,《流浪地球》作為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劉慈欣少兒科幻系列》中的一冊再次出現。2019年發布《流浪地球》電影版。
銷量影響
原本春節期間是圖書銷售淡季,由於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映,帶動了劉慈欣《流浪地球》的書籍銷售,其中2019年大年初一的日銷量,就超過2018年12月的平均日銷量,並且呈現幾何倍數增長趨勢。也帶動了劉慈欣其他相關書籍的銷量。截止2019年2月12日,單《三體》單日銷量就比,1月份的平均日銷量高出13倍。
⑼ 《流浪地球》簡介
電影流浪地球劇情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
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
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征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
(9)電影流浪地球是哪個作家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擴展閱讀:
一、創造背景
2012年,中影股份購買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版權《流浪地球》,2014年中影股份就決定了要啟動《流浪地球》電影的拍攝工作,2015年確定了郭帆作為影片的導演,2017年尋求合作夥伴北京文化加入到項目當中,和中影作為影片的主出品方。
二、特效鏡頭
《流浪地球》在初剪初期視效鏡頭達到4000個,最後縮減到2200個,這一數量仍超過了一些常規電影全片的鏡頭量。其中50%是高難度的視效鏡頭,還挑戰了大量的全CG鏡頭,比如用全CG鏡頭將上海砌入冰牆等等。影片還專門成立了UI組,負責片中所有儀表和顯示屏交互界面的設計。為了提高真實感,讓屏幕反射在演員臉上的面光和眼神互動更加逼真,劇組全程堅持實景UI拍攝。
⑽ 這是什麼片
這是什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