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霹靂布袋戲里最有名的十件兵器是哪些
豹眼鑲金刀
持有者:獨眼龍
外型特徵:護手柄乃豹頭形狀,鑲有一珍貴的豹眼石,刀身可自由伸縮。
登場劇集:霹靂城第一集(還是更早?)
配合招式:一刀流刀法、金刀快斬
來龍去脈:
獨眼龍的身世牽涉過往「霹靂門血案」,在二十八年前,帝王刀管千岳與霹靂門之主霹靂神龍接天道乃莫逆之交,一日兩人相邀太華山狩獵,接天道不慎跌落山谷被素還真所救,帶回翠環山療傷,因此與素還真之妹「素柔雲」日久生情,珠胎暗結,在接天道傷愈帶著素柔雲離開之際,素還真告誡其「愛人與生命只能擁有一項」。果真,接天道元配談笑眉受到冷落而懷恨在心,暗中計劃要殺害素柔雲母子,接天道知悉後大為憤怒,在談笑眉臉上留下一道掌印並將之軟禁,真到獨眼龍滿周歲那天,談笑眉無故失蹤,而「黃山八珠聯」首腦紫龍天也下達了一道密令,三天之後殺死接天道與素柔雲,霹靂門血案就此展開。身為八珠聯一份子「灰象」的帝王刀,連夜通知接天道速速避禍,並在帝王刀建議下,以天真石打造兩顆「霹靂眼」,把霹靂門所有秘密記載在霹靂眼之內。血戰當日,接天道見情況不妙,遂將一顆霹靂眼植入談笑眉後代的右眼,也就是冷劍白狐之右眼,運用氣功將孩童送出險境,夫婦兩人不敵八珠聯高手被殺成重傷。接天道見大勢已去,把另一顆霹靂眼放入獨眼龍左眼,為素柔雲母子斷後,自己則被紫龍天與金獅、花虎聯手擊斃。在灰象帝王刀的暗助下,殺了路經的一對夫婦,並將其子刺瞎左眼強行帶走,以偷天換日手法蒙騙過紫龍天,而獨眼龍則被帝王刀帶回撫養,化名「莫存仇」傳授獨眼龍一刀流刀法,以一口「豹眼鑲金刀」成為威震武林的「荒野金刀獨眼龍」。
豐功偉業:
「刀稱一流人一流,人稱一流刀一流。」初出江湖的獨眼龍,可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當時武林黑道組織無不聞風喪膽,連一百零八魔也被獨眼龍所降服,在刀鎖「金太極」出現後,獨眼龍首嘗敗績,因而一度消沉。後來,獨眼龍身世浮現,得知自己乃霹靂門主接天道之後,遂一心一意要找出昔日「霹靂門血案」的幕後兇手,幸在素還真出面幫助下,獨眼龍與冷劍白狐如願誅殺仇人霹靂公寒童,但武林的是非恩怨卻也讓獨眼龍就此看破,封刀退隱,於金佛塔出家修行,法號「一休禪師」。 刀鎖
持有者:金太極、紫霹靂、秦假仙
鑄造者:一線生
外型特徵:刀身黝黑似鬼頭大刀,多扛於肩上,刀柄系有鐵鏈,執於手上,能飛拋射向敵人。
材質:三陰烈火鋼
登場劇集:霹靂神兵第二集(金太極所用)
霹靂眼第一集(秦假仙所用三陰烈火鋼刀鎖)
配合招式:非真刀法
來龍去脈:
刀鎖是為了剋制獨眼龍的「一刀流」而研發,當時獨眼龍憑著金刀快斬誅邪除惡,武林中的黑道組織無不聞之色變,為了尋找破解方法,派人暗中描繪獨眼龍的武功招數,找出豹眼鑲金刀和金刀快斬之弱點,打造出一口專門克制獨眼龍的「刀鎖」,並造就霹靂戰將「金太極」。金太極果然也憑著刀鎖和飛斬法打敗獨眼龍,橫刀奪愛挾持史菁菁,殊不知在史菁菁的感化下,金太極心性逐漸棄惡從善,更和史菁菁生下一子「紫霹靂」,可惜原本退隱的生活也就此終結,先有霹靂門的逼殺,後又被黑色十字會困入地獄窗,無法脫困,最後在史菁菁借得「小天星」下,轟掉地獄窗陣局救出金太極。也因為金太極、史菁菁、獨眼龍間的三角關系,導致金太極一心想致獨眼龍於死地,後來得霹靂門傳授紫金臂絕學,偷襲獨眼龍不成反遭素雲流打傷,傷重之餘又遭逢萬變魔女吸食精髓,後來在白蓮花的孕育下而復生。期間,曾被萬俟焉收為徒弟,用盡心血造就。之後更入魔域學府深造,奈何不成大器的金太極無法通過試驗,失望而回。最後被養鬼天忌帶往由萬魔天指深造,成為邪靈勢力下的大將,刀鎖之威方得重現,當時史菁菁也被魔域改造為「鬼奴」,出家法號「一休禪師」的獨眼龍,一心一意要讓二人恢復昔日記憶,不過金太極卻也就此不知去處,就連天河運棺一役也不見蹤影。
豐功偉業:
除了金太極的刀鎖外,尚有一口以「三陰烈火鋼」鑄造的刀鎖亦同樣有名,當時金臂會組織崛起,為了對付紫金臂,素還真委請一線生以紫金臂剋星「三陰烈火鋼」鑄造一口刀鎖,更在素還真有意的安排下,讓塵不染奪得《非真刀譜》,並贈予凌空刀賈路練習,孰料賈路不諳竅門以致手腳打結,陰錯陽差之下把刀譜讓給秦假仙,領悟從後面練回前面之竅門,並以「三陰烈火鋼」打造之刀鎖和秦假仙交換背後熱劍,秦假仙因此脫胎換骨。憑著「非真刀法」絕學和專門克制紫金臂的刀鎖,風光一時,讓金臂會大驚失色,無所不用其極要對付秦假仙,最後在八大門派遺孤以妻子「唐七七」性命威脅下,秦假仙只好自廢武功,之後更被一刀萬殺附身,刀鎖也因此下落不明。[商註:此處作者有誤,一刀萬殺離體後,秦假仙曾返回神秘古洞,尋回刀鎖,並以之擊殺大舌景、背骨風、白目福、歪嘴貓等人,亦曾砍斷網中人偷襲黑白郎君之銀絲。後金太極借白蓮花復生,秦假仙遂將刀鎖交由無色佛聖木蓮,請其代轉金太極。] 太陽雙劍
持有者:日之形
原有者:暗流君
外型特徵:雙劍之劍身處有一太陽日形。
登場劇集:霹靂戰將第八集
來龍去脈:
「太陽雙劍」與「彎月雙刀」原為恨海主宰暗流君所有,二者合稱「日月明」。日之形原系東瀛影之門之主,曾受恨海主宰暗流君恩惠,但卻也忘恩負義趁隙奪走太陽雙劍。暗流君因此培植女徒彎月,並授與彎月雙刀和「彎月飛斬法」,以制裁叛徒日之形,並奪回太陽雙劍。
豐功偉業:
彎月與日之形交鋒,日月雙器碰擊下曾產生「日月並亮」之奇景,因而解救身患九天神毒的黑白郎君,最後與師弟神童紫霹靂雙人聯手圍殺日之形,但太陽雙劍鋒利無比,砍斷紫霹靂所持有的飛刀鎖,與彎月雙刀更是不分軒輊,兩人不得已取出天星炮,太陽雙劍也因此遭天星炮所擊毀,日之形則當場身亡。 彎月雙刀
持有者:彎月
原有者:暗流君
外型特徵:彎月雙刀一柄持於手、一柄扛於肩。刀柄系有鐵鏈,同樣也可拋使出飛刀攻勢。
配合招式:彎月飛斬法
登場劇集:霹靂戰將第八集
來龍去脈:
恨海主宰暗流君擁有一對「太陽雙劍」與「彎月雙刀」,二者合稱「日月明」。由於太陽雙劍遭忘恩負義的東瀛忍者「日之形」偷取,暗流君為了對付日之形,便栽培女徒彎月,傳授「彎月飛斬法」,並將彎月雙刀交由彎月使用,以制裁叛徒日之形,奪回太陽雙劍。
豐功偉業:
彎月雙刀手持者名為「飛月冷」,肩背之刀鎖名為「飄月寒」,配合彎月飛斬法能有類似刀鎖的功效,飛刀能瞬間取下敵人首級。彎月與日之形數次交鋒,日月雙器碰擊下曾產生「日月並亮」之奇景,因而解救身患「九天神毒」的黑白郎君,最後與師弟神童紫霹靂雙人聯手圍殺日之形,但太陽雙劍鋒利無比,砍斷紫霹靂所持有的飛刀鎖,與彎月雙刀更是不分軒輊,兩人不得已取出「天星炮」,太陽雙劍也因此遭天星炮所擊毀,日之形則當場身亡。後來,彎月依暗流君交代投身望雲樓,成為樓主歐陽琳的心腹,暗中對付仇人宇文天,但在花風雲身亡,望雲樓炸毀後,彎月也不知所蹤。
鋒劍
持有者:劍藏玄、尉遲滄、宇文天、天吊神、百里飛首
外型特徵:鋒開單刃之寶劍,圓座護手,持有者慣以劍衣包裹之。
登場劇集:霹靂金光第七集
配合招式:單鋒劍法
來龍去脈:
單鋒劍法乃單鋒無盡式「百里飛首」所創,單鋒劍兼具劍與刀的特性,亦是單鋒家族的代表兵器,百里飛首門下收有三名徒弟,分別為單鋒劍尊「宇文天」、單鋒劍聖「尉遲滄」、單鋒劍神「天吊神」,但三名徒弟至死都未能飛躍「指天樹」,無緣見到百里飛首真面目。單鋒家族中,以宇文天最具代表性,乃一百八十年前的天下第一劍,一百八十年後則化身神秘的「白骨靈車」,顛覆掌控武林局勢,一手促使超級戰將「紫霹靂」誕生,直到素還真現身通天柱,一語道破白骨靈車之謎,宇文天才露出廬山真面目。單鋒劍法在早期的武林,可說是天下無雙的絕學,素還真的《風雲錄》、談無欲的《文武貫》便分別推崇天下第一劍非劍藏玄、宇文天莫屬,劍藏玄之單鋒劍乃尉遲滄所傳,與宇文天之單鋒劍可說不分軒輊,同列天下第一劍,但在劍藏玄、宇文天相繼身亡後,單鋒劍法也一度失傳,直到孔雀王朝叛徒天法統天吊神的出現,才又帶起單鋒劍的故事,並引出單鋒劍創始者:百里飛首。百里飛首原本藏於「指天樹」之內,指天樹頂端盤旋著冷冽鋒利的單鋒劍氣,唯有飛躍指天樹才能使百里飛首露面,當時化身照世明燈的命七天,在葉小釵刀劍護持下突破劍氣,順利穿越指天樹,也讓百里飛首再渡紅塵。
豐功偉業:
單鋒寶劍劍開單刃,所以凡是被單鋒劍所傷者,皆可留下單邊的傷痕。單鋒劍銳利異常,單鋒劍法不需出鞘即可發出殺人劍氣,其中百里飛首更是個中高手,單鋒劍法變化無盡,「活殺留聲」更是最為人稱道,劍氣之快讓死者話未說完便首級墜地,墜落之首級更會重復死前所說的話,是一門相當奇特的劍術,「最利單鋒劍,變化無盡式;應聲人頭斷,百里飛首級」便是形容百里飛首之強。百里飛首尚有一最強絕招,融合「旋空斬」與「活殺留聲」的「飛鴻千瀉」,在與葉小釵二度對戰時使用,雙方過完三十五招仍不分勝負,百里飛首急忙施展「活殺留聲」的「飛鴻千瀉」,單鋒劍氣如同飛雨一般襲向葉小釵,只見葉小釵刀劍出鞘,剛柔之氣形成一股旋流,竟吞噬了百里飛首的「飛鴻千瀉」,讓單鋒絕學首嘗敗績,而百里飛首也就此消聲匿跡,直到意外獲得了「如意尺」,再度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以致被半邪郎的意識殺人法控制,最後慘死於枯葉劍下,世上無人再使用單鋒劍,但「活殺留聲」之招卻被葉小釵於交手中領悟,成為刀狂劍痴絕學的一部分。
紫金臂
持有者:金臂會成員
原有者:藏鏡人
外型特徵:一雙金色手臂,特點在於可彈跳發射攻擊。
登場劇集:霹靂金光第十四集
來龍去脈:
紫金臂乃武林邪惡組織「金臂會」之象徵,凡加入金臂會之人,必須斷其手臂再裝上紫金臂,紫金臂不但可增強功力,並可作為武器使用,被紫金臂所傷者,需以五百年一熟的「金龍果」方能醫治,其威力不容小覷。武林中有不少名人皆是金臂會成員,風火雷電霹靂公、單鋒劍尊宇文天、魔火教主戴寒滄各個都是響當當的人物,金臂會之主「藏鏡人」更是大名鼎鼎的萬惡罪魁,因此加入金臂會者,除了必須聽從藏鏡人指令,一旦紫金臂被人砍斷或遺失,更會被處以死刑,魔火教主便是因此遭到處死,充分顯示藏鏡人的寡恩與殘酷的領導作風。
豐功偉業:
紫金臂威力不凡,風火雷電霹靂公便是藉著一雙紫金臂,被素還真與談無欲列為《風雲錄》、《文武貫》上的天下第一拳,後來藏鏡人率金臂會復出,重新改寫名人榜上天下第一拳的封號。紫金臂雖然材質特殊,摧山破石強悍無比,但卻有致命剋星:浮雲山所產的「三陰烈火鋼」,素還真曾委託一線生以三陰烈火鋼鑄造一口刀鎖,贈與秦假仙,更安排秦假仙習得「非真刀法」,當時的秦假仙可說是叱吒風雲,收拾掉不少金臂會歹徒,金臂會也在藏鏡人歸入歐陽世家後逐漸式微。 金蠶寶甲
持有者:霹靂公
外型特徵:霹靂公身上所穿之護具,乃一金色護甲。
材質:金蠶絲
登場劇集:霹靂金光第十四集
來龍去脈:
根據「霹靂眼」內中布卷記載,流星手身上「金蠶寶甲」秘密:傳說在天雪尖有一棵「金桑葚」,金桑葚上有很多金色的蠶,這種金色的蠶,五百年會吐出金絲,將金絲收集起來織成護身甲,就稱為「金蠶寶甲」。金蠶寶甲刀槍不入、掌氣不侵,唯一破解方法就是用金桑葉磨成汁,由於金桑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所以塗在兵刃之上便可溶化金蠶絲。
豐功偉業:
霹靂門之主風火雷電霹靂公,也就是謀奪叛變的流星手「寒童」,由於身穿金蠶寶甲緣故,就連冷劍白狐的封喉快劍也無法刺穿寶甲,而慘遭紫金臂擊傷。為了破解金蠶寶甲,昆侖上人派遣徒弟天雷鳥前往採取金桑葉,然而在金桑樹附近有一「千年凍地獸」看守,凍地獸不但刀槍不入,口中還會吐出寒氣,凡被吹中者立即凍結而亡,前來毀去金桑樹的霹靂門士兵慘遭冰凍,而天雷鳥藉著飛行特性順利採取金桑葉,可惜在途中遇上「血林」之人,天雷鳥過度緊張而失落金桑葉,血林之主反將金桑葉送給霹靂公,豈知一切乃素還真的計中計,故意吩咐天雷鳥演這出戲,好讓寒童誤以為天下已無金桑葉。在素還真試探下,指點冷劍白狐與獨眼龍如何避過紫金臂六式攻擊,冷劍白狐趁出招間隙,以塗抹金桑汁的冷劍,直刺寒童心窩前的寶甲,金桑葉的汁液也逐漸溶化金蠶寶甲,在獨眼龍的掩護下,冷劍白狐連環第五劍不偏不倚刺中寶甲溶化之處,一劍穿心,寒童當場斃命。 冷劍
持有者:冷劍白狐
外型特徵:冷劍特徵在於獅形護手,一旦出鞘劍身會散發青色的綠芒。
登場劇集:霹靂金光第十四集
配合招式:冷劍封喉、冷劍刺心閻王座
持有者:敖乙
外型特徵:敖乙所乘坐之輪椅,輪椅內藏有許多暗樁和機關。
登場劇集:霹靂眼第七集
黑金矛
持有者:蕭虹
材質:黑金
外型特徵:顧名思義乃一柄烏黑長槍,漆黑之中帶有一絲烏金之光芒。
登場劇集:霹靂眼第八集
轟天炮
持有者:魔火教
鑄造者:一線生
外型特徵:破壞力極為強大的火炮台
登場劇集:霹靂眼第八集
『貳』 狄龍演的古裝電影
狄龍年輕時演的古裝電影很多,有:雙俠、傾國傾城、快活林、蕭十一郎等,都很經典,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叄』 名劍電影里的李暮然厲害還是李連環
李連環更厲害!
開打前連環就很有自信能打敗李驀然,結果果然如此!
最終李驀然沒有死反而連環死了,這都是凶劍「齊物」的作用!
花千樹捨不得扔掉「齊物」,結果被「齊物」剋死!
鐵衣直接來搶「齊物」,直接被「齊物」殺死!
連環做夢都想得到「齊物」,結果直接被「齊物」破開成兩半!
李驀然沒想過要擁有「齊物」,結果「齊物」助他旗開得勝!
最後李驀然把「齊物」扔進了海里,否則他也會被「齊物」剋死!
李驀然連環花千樹三人中,武功最差的就是李驀然了!
『肆』 少林劍有哪些套路
少林劍的代表套路有:達摩劍、乾坤劍、連環劍、太乙劍、二堂劍、五堂劍、龍形劍、飛龍劍、白猿劍、綈袍劍、劉玄德雙劍、青鋒劍、行龍劍、武林雙劍等。
少林對練劍術有二堂劍、五堂劍對刺、少林劍對刺等。
少林達摩劍是最基本也最著名的劍法,招式有童子拜佛、達摩面壁、回頭望月、懷中抱月、仙人指路、弓步劈劍、震腳刺劍、古樹盤根等四十六式。
少林乾坤劍,包括亮勢、接劍、下劈、前剌劍、截腕、挑隔劍、斜劈劍、指星劍、前刺劍、攔腰劍、撩劍、提膝架劍、提膝斜劈等。
少林梅花劍,招式名稱有懷中抱月、仙人指路、金雞獨立、跳步上挑、左右撩劍、古樹盤根等。
少林九官劍,套路招式有並步上指、虛步亮指、提膝橫劍亮袍、弓步崩指、歇步槍劍、弓步前指、前踢腳、前踢腳、蓋跳步、馬步搶劍等。
少林八仙劍,包括老僧掉塵、仙人指路、轉身雲劍、火神分金、撤步小魁星、轉身雲劍、撤步大魁星、金雞啄食、餓虎撲食、起身平劍等。
『伍』 求經典的武功招式名稱
1、六脈神劍——《天龍八部》裡面的,大理段氏的秘傳絕藝,段譽學會。
2、獨孤九劍——《笑傲江湖》裡面的,劍魔獨孤求敗的絕學,風清揚傳令狐沖。
3、玉女素心劍法——《神鵰俠侶》裡面的,古墓派玉女心經之絕學。
4、全真劍法——《神鵰俠侶》裡面的,是十大門派之一全真教武學。
5,兩儀劍法——《笑傲江湖》裡面的武當派武學,武當二高手與令狐沖過招時所使。
『陸』 電影名劍明明最後是李慕然贏了卻都說李連環厲害
看結果,是顯而易見,但是歸根結底贏在了劍上
連環為奪「齊物」,用已經搶到的「寒星」對付李驀然,打敗李驀然,准備一劍刺死李驀然時,李驀然本能地用「齊物」擋「寒星」,結果「寒星」被「齊物」破開為兩半,連環也被「齊物」破為兩半!
『柒』 電影電視中都有哪些武功
降龍十八掌
見龍在田 飛龍在天 亢龍有悔 利涉大川 魚躍於淵 羝羊觸潘 損則有孚 屢霜冰至 潛龍勿用
時乘六龍 神龍擺尾 或躍在淵 突如其來 雙龍取水 鴻漸於陸 震驚百里 龍戰於野 密雲不雨
桃花島
落英神劍掌 旋風掃葉腿 碧波掌 玉蕭劍法 彈指神通 靈鰲步 蘭花拂穴手 劈空掌
六脈神劍
少商劍--手太陰肺經 商陽劍--厥陰心包經 中沖劍--手少陰心經
関沖劍--手太陽小腸經 少沖劍--手陽明胃經 少澤劍--手少陽三焦經
美女拳法
貂蟬拜月 西施捧心 東施效顰 麻姑獻壽 昭君出塞 天女織錦 文君當壚 貴妃醉酒
弄玉吹簫 洛神淩波 鉤戈握拳 則天垂簾 紅玉擊鼓 紅拂夜奔 紅線盜盒 綠珠墜樓
文姬歸漢 木蘭彎弓 班姬賦詩 嫦娥竊葯 曹令割鼻 蠻腰芊芊 麗華梳妝 萍姬針神
玉女素心劍法
浪跡天涯 花前月下 清飲小酌 雁行斜擊 白虹經天 撫琴按簫 掃雪烹茶 松下對弈
池邊調鶴 小園藝菊 茜窗夜話 柳蔭聯句 竹簾臨池 舉案齊眉 皓腕玉鐲 簾下梳妝
這是必須兩人分使全鎮劍法和玉女劍法
黯然銷魂掌
行屍走肉 倒行逆施 廢寢忘食 孤行隻影 飲恨吞聲 六神不安 窮途末路 呆若木雞 若有所失
心驚肉跳 杞人優天 無中生有 拖泥帶水 徘徊空谷 力不從心 百無人色 想入非非
獨孤九劍
縂訣式 破劍式 破刀式 破槍式 破鞭式 破索式 破掌式 破箭式 破氣式
全真派武功(未全)
同歸劍法 金関玉鎖二十四訣 三花聚頂掌 金雁功 空名拳
一劍化三清 先天功 天罡北斗陣 重陽劍法
華山派武功(未全)
太岳三青峰 養吾劍 希夷劍 淑女劍 奪命連環三仙劍 紫霞功 渾元掌
玉女金針十九劍 狂風快劍一百零八式 華岳劍髓 反兩儀刀法
衡山派武功
三十六手回風落雁劍 百幻千變衡山雲霧十三式 泉鳴芙蓉 鶴翔紫蓋
石檁書聲 天柱雲氣 雁回祝融 衡山五神劍
泰山派武功
七星落長空 岱宗幾何 朗月無雲 峻嶺橫空 泰山十八盤
來鶴清泉 五大夫劍 石関回馬 快活三
嵩山派武功
萬岳朝宗 嵩山十七路長短快慢劍 千古人龍 疊翠清青
玉景天池 開門見山 獨辟華山 天外玉龍
恆山派武功
萬花劍法 天長掌法 北嶽劍髓 恆山慈悲療法 恆山劍陣
少林七十二絕藝
少林72絕技
一、拳法
1、少林羅漢拳:羅漢拳和金剛掌同為少林入門功夫,但修習到高深境界,最普通的拳掌亦能成為最厲害的武功。正印證了「大智若愚,無巧不拙」的千古道理。
2、光明拳:當年五大門派集會黃山,我佛光明拳在天都峰大展神威,奪得「天下第一拳」美譽,可惜如今已不幸失傳。。。。。。
3、闖少林三十三路神拳:羅漢堂專研。
4、偏花七星拳:絕招是「七星聚會」。羅漢堂專研。
5、左右穿花手:羅漢堂專研。
6、少林雙圈手:羅漢堂專研。
7、大摔碑手:羅漢堂專研。
8、波羅密手:又稱少林風雲手,羅漢堂專研。
二、掌法
9、大力金剛手: 金剛掌是少林寺基本武功之一。般若堂專研。
10、般若禪掌: 有「少林第一掌」之稱,般若堂專研。
11、韋陀掌: 有「靈山禮佛」、「恆河入海」等招數。般若堂專研。
12、少林神掌八打:有分解掌、封閉掌、裂心掌等八種。般若堂專研。
13、千手如來掌: 般若堂專研。
14、大慈大悲千葉手:般若堂專研。
15、少林龍旋掌: 般若堂專研。
16、少林散花掌: 掌風推動落下的花瓣攻向敵人。類似於「飛花摘葉」的功夫。
17、少林握石掌: 即少林綿掌,輕輕握石而化石為粉。
18、一拍兩散掌: 般若堂專研。
三、指法
19、澄靜指: 以靜制動,後發制人。達摩院專研。
20、摩柯指決: 絕招是「三入地獄」。達摩院專研。
『捌』 白蛇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神話傳說,他本語段中涉及的哪個地方有間接的聯系《往事依依》里的
中國古代作戰是非常講究陣法即作戰隊形的,稱之為「布陣」。布陣得法就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克敵制勝。
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有名的作戰陣法有三種:
八陣這是戰國時大軍事家孫臏創造的,據說是受了《易經》八卦圖的啟發,所以又稱八卦陣。具體陣勢是大將居中,四面各布一隊正兵,正兵之間再派出四隊機動作戰的奇兵,構成八陣。八陣散布成八,復而為一,分合變化,又可組成六十四陣。當年諸葛亮還用石頭在四川奉節布設過八陣的方位,作為教練將士演習陣法之用,名為「八陣圖。」
撒星陣是南宋名將岳飛破金兵「拐子馬」的陣法。撒星陣的隊形布列如星,連成一排的「拐子馬」沖來時士兵散而不聚,使敵人撲空。等敵人後撤時散開的士兵再聚攏過來,猛力撲擊敵人,並用刀專砍馬腿,以破「拐子馬」。
鴛鴦陣是明代將領戚繼光為抗擊倭寇而創設的一種陣法。他把士兵分為三隊,當敵人進到百步時第一隊士兵發射火器;敵人進到六十步時第二隊士兵發射弩箭;敵人進到十步時第三隊士兵用刀矛向敵人沖殺。這些變化反映了中國作戰陣法從傳統的方陣向多兵種的集團陣法演變的過程。
八陣圖
三國時諸葛亮創設的一種陣法。相傳諸葛孔明御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當十萬精兵。(見《三國演義》)
及至後代,精通此陣者已十分罕見,卻不料出現在明代太湖山莊。太湖山莊莊主澹臺仲元化用此陣,訓練八人立於八門位置上,攻敵時進退自如,來去如潮,古怪厲害之極,並曾用此陣法困住大內八大身懷絕技的高手。(見梁羽生《萍蹤俠影》)
再如任天吾家的假山樹木即按八陣圖古法布置,普通人若不熟悉此陣,絕對走不出去。(見梁羽生《鳴鏑雲錄》)
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載:「(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後人考其遺跡繪成圖形,見《武備志》。據記載,八陣圖遺跡有三處:《水經·沔水注》及《漢中府志》說在陝西沔縣(今勉縣)東南諸葛亮墓東;《寰宇記》說在四川夔州(今奉節縣)南江邊,《明一統志》說在四川新都縣北三十里的牟彌鎮。
最近,河南省密縣發現一套我國最早的《風後八陣兵法圖》。該圖共分九幅,一幅為八陣正圖,其它八幅為八個陣式,即: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圖旁附有文字說明,詳細介紹了每個陣式在特殊環境下進攻退守的戰術應用。據《史記》載,風後為軒轅黃帝的一員將帥。密縣雲岩官遺存的唐朝軍事家、常州刺史獨孤及的《雲岩官風後八陣圖》碑,詳細記載了黃帝和風後研創《八陣圖》的事跡。此圖的發現,把我國八陣兵法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兩千五百年。
八卦兩儀陣
按先天小八卦乾坤排列,配合以燈光的奇妙作用的一種戰陣。此陣以七數為殺著,每一正必有一反。入此陣者,會感覺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彷彿腳下地面盡向一邊偏斜。燈光變幻莫測,有化一為七之妙。這七個幻影之中,第三個乃是真身。朱翠曾在不樂島陷身此陣,得單昆之助破陣而出。(見蕭逸《無憂公主》)
七星錘陣
武林中號稱北斗七星座的戈華昌等所用陣法。七人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各持流星錘攻敵,其妙處是每次發招,皆能一錘化七,串成北斗星座,整齊劃一,連綿不絕,無懈要擊。白馬公子余通純曾為此陣所困,瀕於絕境,幸得情人上官素相助才破陣而去。(見曹若冰《碧血青鋒》)
七星飛錘陣
參照北斗七星之形布天下的陣法。「沙陀七錘」按天璇星、天璣星、天權星、玉衡星、開陽星、瑤光星、天樞星的方位站定,將敵人圍在陣中,各人隨意發招,每人飛錘全是一球化七,連綿不絕,產生的雄渾內力使敵人感到運轉不靈,時間一長就可困死敵手。此陣暗含天地環宇的生息相剋之學,虛實倒置,無本無未,實在難測難防。張定遠曾為此陣所困。(見古龍《迷光血影》)
七殺陣
全稱「天昏地暗七殺大陣」,由武林中獨眼跛足的軒轅三缺創造。其特點是詭異、恐怖。該陣由七個黑衣瞎子組成,他們左手提一根明杖,右手持一把摺扇,圍住所要消滅的目標,在一種帶著奇異節奏的琴聲伴奏下,凌空起舞。琴聲的節奏越來越快,他們的腳步也越來越快,明杖的舞動也越來越急,而七個人包圍的圈子,則漸漸縮小,產生的壓力,也漸漸加大,就好像一張織好的網,正在逐步收緊。這時他們的目標如同變成了一條網中之魚,束手待斃。軒轅三缺曾用此陣法活捉女俠蕭十一郎,結果反被蕭十一良以刈鹿刀攻破。(見古龍《火並簫十一郎》)
七星八卦劍陣
昆侖派劍陣,為昆侖七子所創,昆侖派仗以成名。這劍陣按八卦的方位而設,又暗合七星變化。臨敵時,昆侖七子之首靈虛子站在乾位上,依次靈霞子站定坤位,靈中子立坎位,靈患子守震位,靈雲子把離位,靈泉子護兌位,靈玄子防巽位,留出艮位讓人進出。七人功力相差無幾,聲息相通,心心相印,縱橫合擊,彼此呼應,因此,力道的發揮超出了七個人連合總力之上。昆侖七子曾以此陣困住七煞儒生閔孝和冰魄神君曹鈞,二人因得靈空法師出面說項,才沒有喪於此劍陣下。(見陳青雲《沉劍迷星》)
十二都天門陣
道家四十九陣中的第一陣,系參透《易經》秘奧所創。道家高手以十二根小圓棍順手插在地上,在外行看來,一點規律也沒有,東一根,西一根有正的有斜的,彷彿隨便亂插上去的一樣,但是若開了「死」、「滅」兩門,即便是武林高手,若不懂其中奧妙,也會在該陣法中轉些時候。該陣用來陰敵,實在神妙至極。(見陳青雲《巨掌魅影》)
九宮八卦陣
四川唐門掌門唐天生三師弟柳清河所布陣式。此陣將堆堆碎石依九宮八卦方位排列,變化繁多。人被困陣內,只覺四處昏黑如晦,陰氣森森,霧氣沉沉,不得其門而出。(見東方玉《紅線俠侶》)
九宮八卦劍陣
最能表現武當劍法威力的劍陣。由九個精通連環奪命劍法的人,按著九宮八卦方位而布成。自從明末武當派的黃葉道人創此劍陣之後,百餘年只用了三次。武當派的連環劍法本以迅捷綿秘見長,若是幾個精通連環奪命劍法的人同使,那就簡直沒有半點空隙,連蒼蠅也難以飛過。(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刀網陣
刀王余峻峰所創陣法。該陣為九人一組,八人分站坎、離、兌、震、巽、乾、坤、艮八個方位,另外一人居中接應,以快刀攻敵,分進合擊,九人如同一體,對方若圖各個擊破,勢必傷在亂刀之下。(見梁羽生《廣陵劍》)
刀棒三絕陣
由傳神甲、容神午、曹神亥三個人執三根銅棒和三把尖刀組成的戰陣。江湖上很少有人能逃出此陣。萬殺門主黑杜鵑就死於刀棒三絕中。後殺手之王司馬血以一柄碧血劍破掉了刀棒三絕陣。(見古龍《快刀浪子》)
三茅宮假山
三手真人利用三茅宮假山布置的一種奇門迷魂陣。這假山和圍牆差不多高,落進假山便覺四周昏黑、山陵起伏、高峰插天,天論你如何奔跑,都找不到出路。楚玉祥、英無雙曾身陷假山中。(見東方玉《東方第一劍》)
飛魚九鼎陣
江澤湖水寇飛魚蔣興設計的一種戰陣。九人、九鼎、九舟,前後左右分布,往來縱躍,飛鼎、九舟一齊動作,虛虛實實,令敵眼花繚亂。據說這九鼎乃殷商時代,天子派兵丁五百開采川境巴顏喀拉山金石練就,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據《史記·武帝紀》:「禹收九入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相傳成湯遷九鼎於商邑。由於九鼎成了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求鼎之事。周顯王四十二年,九鼎沒於泗水彭城下。唐武後萬歲通天二年、宋徽宗崇寧三年,也曾鑄九鼎。金人南下,掠取九鼎北徙,後下落不明。作者利用九鼎的典故,虛構了這一陣法。
千面搜殺陣
八卦奪門陣的變種,和陽光折射相組合而成。列陣者每人一手執刀,一手執多棱銀牌,利用特殊地形和陽光折射造成奇特的幻覺,一人幻化為四,四人幻化為八。入陣者虛實莫辨,有四面八方受敵之感。曹羽在漢陽郊外用此陣圍困朱翠,朱翠躍至高處俯視窺出破綻,破陣而出。(見蕭逸《無憂公主》)
小六乘懾心陣
病書生花明窮五年心力創研出來的陣法。郭飛鴻不慎身陷此陣中,只見密林環抱、株株相接,找不到出路。他認准一個方向,疾行三數里光景,可眼前仍然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樹林,再仔細一看並沒離開原處,只是在這附近圈子。(見蕭逸《天龍地虎》)
大五行劍陣
武當派聞名江湖的劍陣。二十五位道人,五個一組,像一朵梅花似的列成陣式,把敵人圍在中間,劍陣流動,二十五支長劍,匯成一片精芒,同時出手,密不透風,威力無窮。大五行劍陣下少有人餘生。(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天風銀雨陣
「萬里流香」任風萍為對付中原武林高手所創的陣法。它以無比精嚴的配合見長,具有「天、地、風、雨、日、月、雲、雪、霜」九種變化,互為輔助,生生不息,又佐之以練子流星錘等奇形兵刃,極具威力。南宮平、梅吟雪等均曾陷入此陣。(見古龍《護花鈴》)
天盲大陣
天盲會獨門陣法。天盲會弟子在對敵時,由數十人一齊拉住竹竿,聯結成一個奇怪的圖形。其中一人出竿,則其餘數十人亦紛紛也竿,有的打頭,有的打腿,置對方於顧首不顧尾之境地。此陣法威力無比,天下罕有敵手。(見蕭逸《金弓女傑》)
天欲煙夢
集邪教的邪香毒霧秘方為一爐,專門迷神亂性及使人進入亢奮與昏眩境地的邪毒陣法。一般人如果嗅到這種異香撲鼻的天欲煙夢香氣,那怕只有一絲一縷,也會中毒。中毒的徵兆,就是面泛桃花色,如果沒有先服下解葯或及時避開,則必會全身發熱,漸至昏眩。在慾火煎熬下,雙目通紅,全身也泛也紅色,口中乾渴如焚,喉中似要噴火。不是瘋狂嘶叫如犬,就是進入昏眩狀態,靈智迷失,陷入幻想,直至死亡。(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天罡北斗陣
全真七子集體御敵的陣法。按北頭星座的方位,七人盤膝而坐,馬鈺位當天樞,譚入端位當天璇,劉處玄位錄天璣,丘處機位當天權,四人組成斗魁;王處一位當玉衡,郝大通位當開陽,孫不二位當瑤光,三人組成斗柄。北斗七星中以天權光度最暗,卻是居魁柄相接之處,最是沖要,因此由七子中武功最強的丘處機承當,斗柄中玉衡為主,由武功次強的王處一承當。天罡北斗陣是全真教中最上乘的玄門功夫,迎敵時只出一掌,另一掌卻搭在身旁之人身上,敵人來攻時,正面首當其沖者不用出力招架,卻由身旁道侶側擊反攻,猶如一人身兼數人功力,的確威不可當。若是陷入天罡北斗陣,除非將七人中打倒一人,否則決然無法逃出。陣中七人以靜制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腰則首尾皆應,牢牢將敵人困於陣中,但是若深諳此陣奧妙,搶佔北極星位,便能以主驅奴,製得北斗陣縛手縛腳,不得自由施展。後來,這一陣法成為全真派集體御敵的法寶,可單由七人布陣,也可由九十八人布陣,每七人一組,布成十四個天罡北斗陣,和每七個北斗陣又布成一個大北斗陣一正一奇,相生相剋,互為犄角,更是威力無窮。(見金庸《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雲霧奇障
雷火洞口以霧封洞的機關。早晨、傍晚時分,雷火道人到山中採集雲霧,收入葫蘆中。需要時放出雲霧,則洞口茫茫一片,不慮外人窺破。(見蕭逸《天龍地虎》)
五行陣
石樑派祖傳武功。陣勢圓轉渾成,不露絲毫破綻,內含五行生剋變化之理。一人也手,引致對方進攻,自示弱點,其餘四人立即綿綿而上,針對對手身上的弱點進襲,不到敵人或死一或擒,永無休止。五人招數互為守御,步法互補空隙,臨敵之際,五人猶似一人,渾然一體,變化無窮無盡。五行陣傳至溫氏五祖,經五祖十多年潛心鑽研,又創成八卦陣作為輔佐,由石樑派溫氏五祖的第二代好手十六人按八卦方位而立,陣法與五行陣全無二致。石樑派溫氏五祖以此陣法擒捕金蛇郎君夏雪宜。後袁承志用金蛇郎君為破五行陣而殫竭心智創出的《金蛇秘籍》大破五行八卦陣。(見金庸《碧血劍》)
五方劍陣
終現五劍經過二十年苦心孤詣練成的劍陣。五人站在五個方法,呈梅花狀,將敵人圍在中間。進攻時,五個劍法各不相同,有的正面主攻,有的偷襲,有的從側封解。終南五劍以此陣對付石母,石母武功雖高,也脫身不得。(見東主玉《東方第一劍》)
五鬼陰風劍陣
由川中五鬼所創。五鬼練有一種極其歹毒的陰毒功夫,出劍時,將內力貫注劍身發出,更利用劍身小孔震盪空氣,發出嗚嗚鬼嚎般的聲音,擾亂對方心神,使對方因而失手。地靈教教主武繼光一人斗五鬼,手持金精玉魄劍繞空一匝,倒卷而下,立時削斷了五鬼的二支長劍,破掉了五鬼劍陣(見卧龍生《玉劍香車》)
反五行花樹陣
武功稱雄天下的天機老人和三間神尼,手植花樹依反五行原理分布於所居山洞之外,奧妙無窮。人若置身陣中,如墜入濃雲密霧,耳目俱失效用,無法走出咫尺之地,此陣還能令陷落之心念浮動,生成諸般幻象,貪念、色慾、往事趁虛而入,四周五色繽紛的花樹都化成千百個艷裝美女,由念生淫,由淫生欲,由欲焚身,死狀苦不堪言。故此陣專用於懲戒淫惡之徒。內宮侍衛趙海萍雖然年近三旬,卻猶是童身,未曾動過色慾之念,所以最終通過反五行花樹陣,得到了《歸元秘籍》,練成天下第一高手。(見卧龍生《飛燕驚龍》)
六合陣
喬拓疆等海盜練成的一套六人陣法。十分復雜,進退變化均按照五行八卦的方法,六人彼此呼應,輪番進攻,威力不凡,是喬拓疆的鎮山之寶。他們曾以此陣法取勝厲擒龍和邵元化一家。(見梁羽生《鳴鏑風雲錄》)
另,柳英奇所設戰陣。包括乾、坤、生、死、水、火等六門。柳曾以此陣對付蘇雨的徒弟毛一波。(見蕭逸《天龍地虎》)
六合,也是一種武術用語,以精、氣、神相合為內三合,手、眼、身統一為外三合,統稱「六合」。又,眼與心合、心與氣合、氣與身合、身與手合、手與腳合、腳與胯合,也叫「六合」。
水心亭機關
鳳尾幫機關。鳳尾幫最高府第為福壽堂,內三堂總攬本幫法治,可也沒有干涉福壽堂之權,福壽堂是有功於該幫的前輩納福之地。福壽堂的最後面有一座水心亭,是福壽堂中最險要所在,用來關押別幫高人。水心亭內設巧妙機關,外人極難闖過。從福壽堂有三條水面上的道路通向水心亭,三條路均極難辨認。正中一條和右邊一條,全是假設的荷葉樁。左邊一條是真的荷葉樁,乃用整根杉木連接扎入水底的,非常堅牢。但在水面下三尺多,只以一根鉛條做荷梗,根本吃不住多大勁,只要你一著腳,非掉在里頭不可。因而即使認出真荷花樁,欲通過時亦需借著輕功提縱術,氣不能散,也不能停,而當中和右邊這兩條假荷葉樁,任憑你如何輕功卓絕也不成。因為身形飛縱到樁上,前邊十幾根全是真的,只突然的一點上是假的;假樁之後再無著腳處,乃是一片水面。凡是運用輕功提縱術的,眼看前面已沒有著腳之地,勢須飛縱上最末一根樁上才能回身。而這最後一根偏是假樁,設想這刁鑽古怪荷葉樁時便算計到行人會自行陷溺。(見鄭證因《鷹爪王》)
水牢
史朝英關押方辟符和聶隱娘的機關,它建築在地底下,周圍都是堅厚的石牆,分為兩層,上層是個蓄水池,下層是牢房,一開機關就可以將牢房淹沒。(見梁羽生《龍鳳寶釵緣》)
少林羅漢陣
少林派弟子的陣法。臨敵時五人聯手,將敵人團團圍住,流動時如行雲流水,停下來重如山嶽,敵人極難突圍。這種陣法如蟒蛇盤成蛇陣,首尾相應,絕無破綻。心眉大師曾布下此陣對付阿飛。但阿飛從仙鶴對付蟒蛇的辦法中得到啟發,以靜制動、以逸待勞,終於靠快劍、快腿破了此陣。(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
古代陣型簡介
簡單地說,「陣形」是古代軍隊的野戰隊形,它是人類戰爭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盛行於冷兵器時代,消亡於熱兵器時代。氏族社會,人類的戰爭表現為部落沖突,當時還沒有軍隊,也沒有什麼指揮,戰斗大多是一擁而上,如同群毆,自然也就無所謂「陣形」。隨著歷史的發展,奴隸制國家出現,奴隸主為了鞏固統治和掠取奴隸(戰爭俘虜是奴隸的主要來源),開始編制有組織的軍隊,並且採用一定的隊形,這就是原始的「陣」。「陣」是在軍隊產生的過程中,因為組織軍隊和指揮戰斗的需要而出現的,融合了古代軍制學和戰術學的成果。東方的戰陣起源於中國。
中國最早的陣法,據說始於黃帝,黃帝為戰勝蚩尤,從神那裡學到陣法,但這只是傳說,有據可考的是在商朝後期。公元前12世紀,商王武乙到武丁編制了左、中、右「三師」,從「三師」的命名來看,已經採用固定的陣形。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紂,「周師三百五十乘,陳於牧野」,「陳」通「陣」。
早期的陣形比較簡單,按照「三師」的編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陣戰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時代極為盛行,當時常見這樣一種情況:兩軍約在某地會戰,列陣整齊,相互攻伐……。中國的陣法是在春秋和戰國發展成熟的,這一成果的代表有《六韜》、《吳子》和《孫臏兵法》。《六韜》又稱《太公兵法》,相傳為西周姜尚所著,據考為後人偽托,成書在先秦或者漢初,至今尚無定論;《吳子》是戰國名將吳起的兵法,略為可信。以上兩部兵法主要介紹了車陣。戰國以後,步騎取代戰車成為軍隊的主要編成,陣法又有了變化和發展,1972年出土了《孫臏兵法》,裡面講述了十種陣形(方陣、圓陣、錐行之陣等),及其使用的方法。同時代的《尉繚子》本來也有「陣形篇」,現在已經失傳。秦漢以後,我國歷朝的軍事家對陣法的發展還有:三國魏武帝曹操著《孟德新書》(已失傳,僅余若干引用),有專章講述行軍布陣之法;(蜀)漢丞相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武侯八陣」流傳後世,影響極廣。《唐太宗與李衛公問對》深研陣法。南宋岳飛留有兵法殘篇講授陣法。明代戚繼光撰《紀效新書》、《練兵實紀》,詳解陣法,戚繼光還自創的「鴛鴦陣」和「三才陣」,在抗倭戰爭中顯現威力。我國的各朝軍隊均演練陣法。
日本的陣法起源於中國。天平寶字四年(760年)十一月十日,授刀舍人春日部三關、中衛舍人土師宿禰關成等六人與太宰府的大弐吉備真備等將在軍中演練「武侯八陣」和孫子的「九地」,以後自源平合戰始,在實戰中普遍地使用。「武侯八陣」經過歷次戰爭的洗禮,結合日本的實際,發展成為魚鱗、鋒矢、鶴翼、偃月、方圓、雁行、長蛇、衡軛,編成這八陣的是日本戰國名將武田信玄,因此又稱「武田八陣」。下面作簡單的介紹:
魚鱗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分作若干魚鱗狀的小方陣,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屬於進攻陣形。戰術思想:「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對敵陣中央發起猛攻,已方優勢時使用,陣形的弱點在於尾側。
鋒矢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前鋒張開呈箭頭形狀,也是屬於進攻陣形。戰術思想:「中央突破」。鋒矢陣的防禦性較魚鱗陣為好,前鋒張開的「箭頭」可以抵禦來自敵軍兩翼的壓力,但進攻性稍差,陣形的弱點仍在尾側。
鶴翼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以重兵圍護,左右張開如鶴的雙翅,是一種攻守兼備的陣形。戰術思想:左右包抄。鶴翼陣要求大將應有較高的戰術指揮能力,兩翼張合自如,既可用於抄襲敵軍兩側,又可合力夾擊突入陣型中部之敵,大將本陣防衛應嚴,防止被敵突破;兩翼應當機動靈活,密切協同,攻擊猛烈,否則就不能達到目的。
偃月陣:全軍呈弧形配置,形如彎月,是一種非對稱的陣形,大將本陣通常位於月牙內凹的底部。作戰時注重攻擊側翼,以厚實的月輪抵擋敵軍,月牙內凹處看似薄弱,卻包藏凶險,大將本陣應有較強的戰力,兵強將勇者適用,也適用於某些不對稱的地形。
方圓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央,外圍兵力層層布防,長槍、弓箭在外,機動兵力在內,與優勢敵軍交戰時使用,戰術思想:密集防禦。方圓陣的隊形密集,防禦力強,因隊形密集限制了機動,缺少變化,敵軍敗退亦難以追擊,攻擊性較差。
雁行陣:兵力配置如大雁飛過的斜行,以充分發揮射擊兵種的威力。冷兵器時代以白刃戰為主,雁行陣較為少用,但也應結合具體的情況。個人認為,「騎鐵」很適合使用。
長蛇陣:用於行軍或追擊的一路縱隊,機動力強,戰鬥力弱。
衡軛陣:與長蛇相似,採用多路縱隊並排的形式,戰鬥力較長蛇陣強。
「武田八陣」是很有代表性的陣形,另外還介紹一種車懸陣,車懸陣為日本戰國名將上杉謙信所創。車懸陣的與方圓陣相似,大將位於陣形中央,外圍兵力層層布設,不同之處在於,機動兵力在外,結成若干游陣,臨戰時向同一方向旋轉,輪流攻擊敵陣,形如一個轉動的車輪。其意義在於:向敵軍的一部不斷地施加壓力,使其因疲憊而崩潰,己方則因為輪流出擊而得到補充和休整,恢復戰力。不容質疑,這種戰術是很優秀的。車懸陣受地形的制約大,要便於機動;要求大將有高超的戰術指揮能力,應善於尋找戰機和在軍隊的輪換中避免疏漏;戰力持久卻不利速決。
此外還有虎韜、卧龍、輪違、大妄、虎亂、亂劍、雲龍、飛鳥、松皮、流行、井雁行直、將棋頭、別手直等陣,不一一詳解。
陣法操練,是古代治軍的重要方法。通過操練,教給士卒進退的規矩、聚散的法度,使他們熟悉各種信號和口令,在戰斗時做到令行禁止,協調一致,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整體合力。陣法操練是將烏合之眾訓練成軍隊的有效途徑。今天各國軍隊使用的隊列,就是古代陣法操練的殘余。目前各國均使用西式隊列,原來東方的隊列已不可見,但是基本的原理是相同的。西式隊列較東式隊列嚴肅整齊,指揮多用口令,東式則是以旗號、金、鼓為主,日本使用軍旗、法螺貝、太鼓、鍾和軍配。戰國名將武田信玄擅長陣法訓練,武田的軍容,常使人感到危險。
中國的兵法重視謀略,陣法處在次要的位置,而在日本則受到相當的重視。這是因為,中國的戰爭規模遠比日本為大,在動輒以「良將千員,帶甲十萬」的戰爭中,軍隊統帥主要進行戰略和戰役層的思考,戰術還在其次,同時也因為尊崇儒術,重文輕武,對陣法研究不夠重視;而日本的戰爭多在千人級,軍隊統帥也是戰術指揮員,不能不精研陣法,日本自鐮倉以來一直是武家政權,陣法在歷次戰爭中經受磨練,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玖』 名劍電影的花千樹和李暮然誰比較厲害
花千樹更強,他是公認的「天下第一劍」!年輕時肯定挫敗過很多絕世高手!
1.花千樹生病多年-----與李驀然兩比武時,花千樹已生病多年,而且快到了遲暮之年,帶病與李驀然比劍。
2.李驀然不如連環公子-----李驀然最後沒有死,全靠凶劍齊物劍,武功上已經輸給連環了。
3.花千樹強於古柳------李驀然是幽州古柳的徒弟,古柳也是名揚天下的大劍客,但花千樹是公認的「天下第一劍」,可見古柳是比不上花千樹的。
4.李驀然不算頂尖-----李驀然的實力可能與古柳年輕時候差不多,但都不是最頂尖。
5.李驀然的輕功不強-----鐵衣都險些要了李驀然的命,李驀然的輕功比鐵衣差太多。
6.花千樹年輕時應該比連環強------因為他是公認的天下第一劍,而連環遠遠不是。
綜上,可知,花千樹的真實實力應該比李驀然強一個檔次,若不是多年病痛纏身,老年的花千樹也不是李驀然能比的!
『拾』 《倚天屠龍記》原著中,張三豐會哪些武功
我來告訴你們吧,分別是武當九陽功、純陽無極功、九霄真經、太極玄功、束濕成棍、四兩撥千斤、天蠶功、九轉玄功、九天混元正氣、先天無上罡氣、弱水柔易九轉功、太和功、松鶴心經、純陽功、三花聚頂神功、九龍獅子功、梯雲縱、千里不留痕、太極拳、無極玄功拳、武當純陽拳、「綿掌」、震天鐵掌、回風掌、八卦游龍掌、雷天心掌法、九宮神行掌、火焰掌、兩儀掌、大羅神掌、乾天神掌、倚天屠龍功。
虎爪手、流雲飛袖、千山重疊、一元指、三十九橋齊點頭、玄虛刀法、武當夜行刀、七十二路繞指柔劍、神門十三劍、太極劍法、兩儀劍法、九九八十一手九宮連環劍、柔雲劍法、七十二手連環奪命劍法、淡然一劍、游龍劍法、太極慧劍、九宮劍法、、八卦劍、七十二路九宮神行劍法、武當三神劍,一共是五十三門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