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雪山過草地》、《東方紅》、《游擊隊歌》、《讓我們盪起雙槳》、《龍的傳人的原唱分別是
《過雪山草原》賈世駿,《東方紅》才旦卓瑪,《游擊隊之歌》楊佳,《讓我們盪起雙槳》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李谷一,一種是電影《祖國的花朵》里的小演員,《龍的傳人》李建復
望採納=v=
2. 有一部電影主要音樂是東方紅,是什麼電影
就叫《東方紅》
影片通過歌舞概括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所進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對官僚主義的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這部史詩選擇了各個革命階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為中國人民謀求解放的歷史縮影。這部音樂舞蹈史詩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5周年而創作的。北京、上海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等七十多個單位的音樂舞蹈工作者、詩人、作曲家、舞台美術工作者,以及工人、學生、少先隊業余合唱團三千多人,以滿腔的革命熱情成功地創作了這首革命史詩。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依照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集。
3. 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什麼的主題曲
1、《義勇軍進行曲》,是1935年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
2、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因國歌作詞者田漢被批鬥,《東方紅》一度取代《義勇軍進行曲》為非正式國歌。
其後,《義勇軍進行曲》仍以無歌詞版本存在。至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集體填詞的《義勇軍進行曲》被正式通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3、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決議,撤銷1978年的新詞,恢復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4、2004年3月14日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
(3)東方紅歌曲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風雲兒女》電影片段,包括著名插曲《義勇軍進行曲》。
這首國歌的正式歌名現在叫做《義勇軍進行曲》,它最初是位於上海荊州路的上海電通公司於1935年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的主題歌。
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在今上海徐家匯的百代小紅樓內創作出來。它誕生在一天比一天緊迫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危機的特定背景之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中國東北東北抗日義勇軍各軍紛紛興起。不到1年的時間,東北抗日義勇軍已達30萬之眾。
2月起,部分東北各抗日武裝力量改編為抗日聯軍,繼續在各地區進行抗日斗爭。在抗戰的時候,當時在獄的作家田漢作詞,聶耳譜曲創作了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素材源於哪裡目前觀點不一,但一種被眾多史料佐證的觀點是,《義勇軍進行曲》歌詞的雛形是東北抗日義勇軍軍。
4. 老師讓李訥朗讀東方紅是哪部電影還有李訥糾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名。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1993)
導演: 周力
編劇: 羅星 / 韓三平 / 周力
主演: 古月 / 蘇林 / 劉懷正 / 潘正華 / 高宗元 / 曹燦 / 劉錫田 / 張安安 / 顧嵐 / 劉之冰 / 宗利群
類型: 劇情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集數: 15
5. 電影東方紅講了什麼故事
電影《東方紅》,拍攝於1966年,是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舞台記錄片,不是故事片。影片選擇了各個革階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以歌舞的形式,概括地表現了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僚主義,從苦難走向勝利的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歷程,是一部反映中國人民謀求解放的歷史縮影的史詩性巨片。
講故事的《東方紅1949》是電視連續劇。參見下面的鏈接。
6. 東方紅,太陽升是那部電影主題曲
就是東方紅電影的主題曲
7. 好風景呀嘛好風光,好風景呀嘛好風光。到處是牛羊,遍地是牛羊~啊~。是什麼歌曲
這是《南泥灣》,歌詞是: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唱
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方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
music...
好地方呀么好風光
往年的南泥灣處處是荒山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不一般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是陝北的好江南
music......
陝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開呀滿山
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是呀江南
又站崗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範
咱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
music...
好地方呀么好風光
往年的南泥灣處處是荒山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不一般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舊模樣是陝北的好江南
陝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開呀滿山
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是呀江南
又站崗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範
咱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
咱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
是電影《東方紅》的歌曲,您不知道的話可以用qq音樂搜歌詞。
8. 老師讓李訥朗讀東方紅是哪部影視劇
老師讓李訥朗讀東方紅是《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第15集,出生於1940年的李訥,是唯一一個毛澤東看著長大的孩子。父女間有著彼此的昵稱:「大娃娃」和「小爸爸」。李訥是唯一一個能夠在父親身邊度過完整童年的孩子。有人說,她的鼻子、眼睛酷似她的母親;臉型、額頭和嘴極像她的父親;她的膚色微黃,身材較胖也跟她的父親非常相像。
該片講述從1947年初到1976年春節期間毛澤東的故事,也是中國和中國革命的30年歷程縮影。進入九十年代以來,人們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毛澤東的懷念,到世紀之交竟然成了一種非官方無組織的強大洪流。
實際上在這股潮流中,毛澤東既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尊神;他超越了這一切,代表了中國的一個翻身時代,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屈、不屈不撓奮斗精神的象徵。
9. 誰有電影《東方紅》相關的資料和信息
東方紅(大型音樂舞蹈史詩)
影片通過歌舞概括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所進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對官僚主義的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這部史詩選擇了各個革命階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為中國人民謀求解放的歷史縮影。這部音樂舞蹈史詩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5周年而創作的。北京、上海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等七十多個單位的音樂舞蹈工作者、詩人、作曲家、舞台美術工作者,以及工人、學生、少先隊業余合唱團三千多人,以滿腔的革命熱情成功地創作了這首革命史詩。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依照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集。
大凡上了一定年紀的人,對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一定不會陌生,作為建國後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國革命歷史的大歌舞作品,《東方紅》以其恢宏壯美的場面,眾多的民族表演藝術形式,在新中國文藝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下面就《東方紅》誕生過程作一介紹,以饗讀者。為了慶祝建國15周年,周總理倡議搞一台反映黨的斗爭歷史,展現毛澤東思想發展過程的大型歌舞作品……1964年,中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克服了嚴重的經濟困難,在第三個五年計劃建設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偉大成就,舉國上下呈現出一派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為了慶祝新中國建設的偉大成就,黨中央、毛主席決定這年10月1日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並邀請各兄弟黨和友好國家的領導人來華參加。既是慶祝,大型文藝活動當然是少不了的。當時,文化部和中國音樂協會正籌辦一起規模較大的「北京音樂節」。周總理對此很是關心,當他詳細了解了音樂節籌辦的情況後,經過認真思考,認為辦「音樂節」條件還不夠成熟,不如創作一部表現黨的斗爭歷史,展現毛澤東思想發展過程的大型歌舞作品。中宣部、文化部對周總理的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認為總理的建議是可行的,因為在此之前,上海在「上海之春」音樂節期間就曾排演過一部歌頌黨和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大型歌舞節目。而空政文工團、中央歌舞團等文藝團體也先後演過「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以及舞蹈《大刀進行曲》、《飛奪瀘定橋》等節目。此外,在黨的各個革命時期也都產生過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大量革命歌曲和新民歌,把這些節目和相關歷史資料進行選擇和編排,完全可以創作一部表現革命歷史進程、高質量的大型歌舞。
周總理在聽取了中宣部、文化部的研究意見後,經與陳毅副總理商量決定,於7月31日成立以周揚為首的大歌舞領導小組,並將這出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定名為《東方紅》。此時離國慶節已不到兩個月了,時間緊,任務重是可想而知的。好在編導和演員都是從各地挑來的頂尖人物,可以說是薈萃了當時國內一流的編導、作曲家、歌唱家、舞蹈家等各類藝術家。編導組以陳亞丁、周巍峙為首,音樂創作組組長是著名作曲家時樂蒙;指揮組組長是著名指揮家嚴良堃,舞蹈編導組包括了以查烈為首的29人。參加演出者達3000人之多,其中有五大軍區的文工團、北京的所有文藝團體,還有數
百名工人和學生業余合唱團的成員。8月12日,所有參演人員在北京進行了動員後便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排練之中。作為《東方紅》的總策劃、總導演,周恩來為
《東方紅》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忙完了一天的國務之後,都要在深夜一兩點鍾來到《東方紅》劇組,和編導們一起討論,大到指導思想,小到具體詞曲,他都親自參與。
《東方紅》是一部政治性、歷史性都很強的作品,某些歷史事件的評價以及在戲中所佔的份量都不是單純用技術手段所能解決的。如何在大型歌舞中表現黨的誕生、秋收起義、遵義會議這幾次大的歷史事件是周總理最為關心的。他不但要求突出地表現這些事件,還要求在藝術上盡可能完美。「東方曙光」是一場反映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大歌舞,當時尚沒有現成描寫和歌頌共產黨誕生的歌曲。周總理對此很是著急,時任文化部部長的周巍峙為此專門到音樂研究所找到了一首名為《北方吹來十月的風》的歌詞。周總理看了歌詞很是高興,認為它很好地說明了馬列主義傳播和中國革命的關系,也表達了毛主席所說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歷史性結論。而作曲家李煥之參考大革命時期群眾歌曲的風格為這首歌詞譜的曲子也很受周總理的贊賞。周總理還親自為這首歌設計了布景:天幕的左側是光芒四射的馬克思、列寧畫像,在畫像前同時升起兩面旗幟,一面是黨旗,一面是繪有毛澤東青年時代頭像的紅旗。在兩面旗幟的導引下,行進著中國革命隊伍。周總理說,當時代表黨的正確路線的是毛澤東同志,所以決定在紅旗上加上他的頭像。許多看過《東方紅》的人對戲中沒有「八一」南昌起義的場面感到困惑不解。按理,這樣一部反映中國革命的大型史詩,沒有南昌起義也是說不過去的。因為南昌起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是我黨進行武裝斗爭的開始,在我黨我軍歷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寫「八一」南昌起義,當然就不成其為完整的當代革命歷史。其實,創編班子最初也是這么定的,但周恩來卻將它拿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