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有哪些含金量的電影獎
1、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Huabiao Film Awards),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主辦的電影獎項。正式設立於1994年,是中國電影界的政府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
2、金馬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為「華語電影三大獎」。
3、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Golden Rooster Award)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81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
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電影三大獎」。與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與大眾電影百花獎合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4、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Hundred Flowers Award)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的觀眾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合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5、金爵獎
金爵獎全稱為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SIFF Golden Goblet Awards),是由中國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電影類獎項,創辦於1993年,是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 。
Ⅱ 金雞獎、金馬獎、金像獎,哪個最權威
金馬獎最權威。
因為金馬獎不僅對於其他地區的作品一視同仁。專業的評審以及嚴密的制度也是一直都沒有改變過。並且它還是中國最早的影片類的獎項,歷史最悠久的一個,所以分量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
金馬獎:金馬獎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華語電影報名,每屆頒發23個獎項。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團在觀賞完所有影片,探討討論後投票選出得主。除了正式獎項外,還有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兩個會外獎項。終身成就獎或特別貢獻獎,則由各電影工會推舉,執行委員會投票選出。
(2)最有分量的電影獎是哪個擴展閱讀:
金馬獎是由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為「華語電影三大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金馬獎網路-香港電影金像獎網路-金雞獎
Ⅲ 中國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
中國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項
1、金像獎
金像獎是中國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項之一,它創立於1962年,是華語三大獎項中歷史最長的。一般情況下,金像獎是一年一屆,除了台灣的評審團還會有國外的評審團加入,國際化的金馬獎含金量是最高的。
2、金雞獎
金雞獎創立於1981年,每兩年一屆,與百花獎隔年輪流舉辦,一般由專家組+中國影協+中國文聯+大眾評委組成,由於國內放映的電影審核制度比較嚴格,很多電影無法上映,也導致了其有一定的局限,但近年來表現逐漸要超越金像獎。
3、香港金馬獎
它創立於1982年,一般金馬獎只頒發給香港地區的影片,擁有很強的地方保護色彩,而且香港電影逐漸下滑之後,其在華語電影獎項含金量排名也逐漸下降。
4、金爵獎
它創立於1993年,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評委組成評委團,近年來在國際上的影響也在不斷,含金量越來越高。
5、百花獎
它是中國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項之一,創立於1962年,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體現了新中國人民對於文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追求。與金雞獎隔年評選一次。
6、華表獎
它設立於1994年,由中宣部、廣電總局和國家電影局主辦電影獎項,2005年後每兩年舉辦一次,和金雞獎、百花獎合成國內三大電影獎項。
Ⅳ 中國電影獎項含金量排名
中國電影獎項含金量排名:
1、中國電影金雞獎
1994年的時候,國家為了鼓勵藝術創作者而設立的獎項,也就是由中央宣傳部、廣電總局、國家電影局共同設立的,是中國電影的政府獎,兩年舉辦一屆,獲得這個獎項的,演技和作品基本是得到政府認可的,縱觀歷屆獲獎的明星,他們出演的題材幾乎都是有教育意義的,華表獎也代表著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
Ⅳ 中國電影哪個獎含金量最高
在華語電影三大獎項中,金馬獎的含金量絕對是最高的,尤其是近三十年來的金馬獎。
首先,從三大獎項的提名名單來看,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金馬獎中很容易出現很好的「冷門片」,很多沒有名氣的小電影都是在金馬獎上提名或者拿獎以後,才成功被觀眾們發現的。
但是金雞獎和金像獎的提名名單基本上都是票房很不錯的影片,或者就是部分主旋律影片,真正的冷門佳作非常少。除此之外,金馬獎本身的爭議是最小的,哪怕是當年李冰冰打敗周迅拿到影後,大家都不會覺得有爭議。
因為李冰冰在電影中的表現的確更勝一籌,還有後來的鞏俐在金馬獎中失利,大部分觀眾都認為「沒毛病」,不似金像獎和金雞獎那麼多爭議。
其次,從金馬獎的提名名單來看,基本上是涵蓋了台灣、內地和香港三地的優秀演員,周迅、章子怡、徐崢、塗們、范偉、馮小剛、周冬雨、秦海璐等中國內地的演員都曾經在金馬獎拿到最佳男女主角,而惠英紅、張曼玉、吳君如、梁朝偉、劉德華、張家輝等中國香港的演員也拿到過最佳男女主角。
金像獎全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辦於1982年,也是一個專業度很高的電影獎項,但是它旨在鼓勵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有比較大的地域局限。
金像獎每年評審一次,尤其注重「港味」。在港片興盛時期,金像獎的名氣很大,但隨著香港電影的日益衰弱,香港影人北上成風,金像獎關注度也逐年下降。
不過目前而言,它應當是三金中影響力最重的。
Ⅵ 全球最權威的電影獎排行
1、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所發起的電影獎項,第一屆為1929年,主要是用來鼓勵優秀電影的發展和表彰行業的成就,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非常之大。
不少華人也曾在這個舞台上獲獎,比如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成龍更是在2016年獲得了奧斯卡的終身成就獎。
2、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影視領域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創辦於1946年,每年五月中旬在法國戛納舉行。戛納電影節以推動世界電影發展為目的,致力於為行業帶來更好的交流平台,也能促進電影行業的良好競爭和發展。
在1993年舉辦的戛納電影節上,華語電影《霸王別姬》獲得了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
3、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為「金熊獎」,於1951年成立,於每年2月在德國柏林舉辦,有著非常高規格的藝術水準,也很好的促進了世界電影工作者之間的友好交流,以及提升藝術水平。
華人在此獲獎的次數也非常之多,比如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我的父親母親》、《英雄》,以及李安導演的《喜宴》、《理智與情感》等等。
4、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項為「金獅獎」,在國際影壇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著「國際電影節之父」的稱號。威尼斯電影節不僅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這里也誕生了許多的電影大師,華語電影在這里獲得的榮譽也是非常之多的。
5、金球獎
金球獎是美國的一個電影與電視獎項,以正式晚宴的方式舉行,舉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此獎從194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一般認為此獎是美國影視界第3重要的獎項:第1是電影界的奧斯卡金像獎,第2是電視界的艾美獎。
Ⅶ 世界四大電影獎項有哪些
1、金棕櫚獎2、金熊獎3、金獅獎4、奧斯卡金像獎。
1、金棕櫚獎(Golden Palm Award)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57年,每年頒發一次。
金棕櫚獎與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2、金熊獎
金熊獎(Golden Bear Award)是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52年,每年頒發一次。
金熊獎是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
3、金獅獎
金獅獎(Golden Lion Award)是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創立於1949年,每年頒發一次。
金獅獎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一般僅頒發給一部電影作品。
4、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金像獎(Oscars),又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s,中文簡稱學院獎),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辦的電影類獎項,創辦於1929年。
該獎項是美國歷史最為悠久、最具權威性和專業性的電影類獎項,也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類獎項。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電影界的最高獎項。
Ⅷ 除了奧斯卡,世界上真正有份量的影視獎項有哪些
美國電影金球獎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該獎項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頒獎晚會的舉辦地點曾多次變動。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金球獎是美國最經營有方的影視獎項之一,組織頒發這個獎的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在聯邦政府登記的性質屬於慈善基金協會,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組織」,該協會的收入是免稅的。下圖為金球獎獎杯,多炫酷!
Ⅸ 中國有哪些含金量的電影獎
1、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Huabiao Film Awards),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主辦的電影獎項。正式設立於1994年,是中國電影界的政府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
2、金馬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為「華語電影三大獎」。
3、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Golden Rooster Award)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81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
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電影三大獎」。與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與大眾電影百花獎合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4、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Hundred Flowers Award)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大陸電影界的觀眾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合稱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5、金爵獎
金爵獎全稱為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SIFF Golden Goblet Awards),是由中國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電影類獎項,創辦於1993年,是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 。
Ⅹ 最具有公信力、含金量最高的華語電影獎項是什麼獎為什麼
然而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是金雞獎,其次是金馬獎,最後是金像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創立於1981年,兩年一屆,是華語電影中審核最嚴格的。由專家組+中國文聯+中國影協+大眾點評組成的審核團隊。金雞獎審核的時候,如果選不出好的作品或者演員,這個獎項是可以空缺的,而不會說隨便找個作品或演員頂上。另外,金雞獎沒有地方保護,只要是華語電影都可以參選。
台灣電影金馬獎創立於1962年,一年一屆,是三大獎項中 歷史 最長的。金馬獎的評選除了評審團以外,還會有外國評審團加入,因此金馬獎的評選比較國際化。但近年來台灣地區文化事業逐步落後,最近幾年的金馬獎都是由中國大陸地區的影片包攬。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一年一屆,是三大獎項中最差的,名聲也不太好。由於金像獎大部分只頒發給香港電影,甚少有大陸影片和台灣影片,地方保護主義很嚴重。因此金像獎又被稱為「香港人的獎」,缺乏一定的開放性。
個人認為是「中國電影金雞獎」最有公信力和含金量!
因為該獎邀請了國內最具權威的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家、電影劇作家、攝影家以及電影理論家、教育家、事業家共同組成金雞獎評獎委員會,所以又被稱為「專家獎」!
可是2005年之前這個獎項提名必須都是我們內地籍的電影工作者!所以2005年前很多優秀的港產片都被篩選掉了。但是2005後期評獎放寬很多優秀的港產片也可以參與評選但是評選作品必須有我們內地籍的人員參與製作!這樣也間接的促進了兩地的電影文化交流與合作!由此可見這非一般的含金量!
所以中國電影界最有公信力和含金量的就是金雞獎他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獎項更是代表了中國電影時代進步的里程碑也是促進兩地的電影交流的文化橋梁!
眾所周知,華語電影三大獎項分別是: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
如果放在十年前,金雞獎當然是公認的含金量最高。但放眼現在,已經淪為流量低地,缺乏公信力。
金雞獎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可以空缺,也就是說如果選評時間內上報的作品中,沒有公認的優秀作品,這個獎項可以空缺,而不是硬選一部頂上。而今已不復存在,有人說,自從把影帝頒給黃曉明以後,金雞獎就已經死了,之後的李易峰和AB更不能服眾。
最關鍵的是,因為此起彼長,台灣電影金馬獎因為吸收不僅僅是本土的精華,更囊括了包括內地、香港、東南亞等不同地區的電影,不分流派皆有機會,盡管近年來台灣電影工業逐漸落寞,金馬獎卻願意更多的支持其他地區的優秀電影。既無粉絲加權,也無門第之見,論真正的藝術性和專業度,金馬獎分量第一當之無愧。
香港電影金像獎一直被詬病太過本土保護主義,這里不多說,大家自己評判。
比較一下華語三大電影節獎項的含金量?
比較一下華語三大電影節獎項的含金量?金雞獎,金馬獎,金像獎
展開
比較一下華語三大電影節獎項的含金量?
查看全部2個回答
我來答
我來答 查看全部2個回答
dsdds樂園
LV.12 2019-01-20
華語電影三大獎項分別是: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
然而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是金雞獎,其次是金馬獎,最後是金像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創立於1981年,兩年一屆,是華語電影中審核最嚴格的。由專家組+中國文聯+中國影協+大眾點評組成的審核團隊。金雞獎審核的時候,如果選不出好的作品或者演員,這個獎項是可以空缺的,而不會說隨便找個作品或演員頂上。另外,金雞獎沒有地方保護,只要是華語電影都可以參選。
台灣電影金馬獎創立於1962年,一年一屆,是三大獎項中 歷史 最長的。金馬獎的評選除了評審團以外,還會有外國評審團加入,因此金馬獎的評選比較國際化。但近年來台灣地區文化事業逐步落後,最近幾年的金馬獎都是由中國大陸地區的影片包攬。
香港電影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一年一屆,是三大獎項中最差的,名聲也不太好。由於金像獎大部分只頒發給香港電影,甚少有大陸影片和台灣影片,地方保護主義很嚴重。因此金像獎又被稱為「香港人的獎」,缺乏一定的開放性。
金馬獎,一直一來金馬獎都是最重要的獎項,屬於影帝吧
我認為"中國電影金雞獎"最有公信力和含金量。
因為該獎項是請了國內最具權威的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家、電影劇作家、攝影家以及電影理論家、教育家、事業家共同組成金雞獎評獎委員會,所以又被稱為"專家獎"。
香港的金像獎,台灣的金馬獎,和大陸的金雞百花獎吧,並稱為華語電影三大獎。
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地位最高的應該是金像獎,因為那個時候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吧。那個時候香港電影圈人才輩出,林青霞,王祖賢,周星馳,周潤發,張曼玉等明星的名字深入人心。無數香港電影被封為經典,甚至到如今都為人津津樂道。
轉贊呦!
近十年來應該是金馬獎。
雖然說金馬獎是台灣舉辦的,但是應該說它算是比較公開的獎項,門欄和評審比較開放。但是金馬獎在十多年前也是以台灣電影和香港電影為主的。但是由於後來台灣電影產業衰弱,香港電影工作人員的流失,已經眾多人員的多方面努力,金馬獎成為了今日的金馬獎。
金馬獎的報名范圍也是整個華語世界,只要電影主創是華人,你就可以參賽。
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電影業也在不斷的蓬勃發展,從2010年國內電影票房首次突破100億元,2013年邁過200億元門檻,2015年突破400億元,而今年2017年又順利突破500億大關,國內總銀幕數全球第一,年度總票房僅此於北美市場全球第二。
可以說目前中國電影進入到一個全盛時期,那麼國內又有哪些專業的電影獎項呢?
華語圈電影獎項非常多,但是最權威且最專業的電影獎只有三個,他們分別是: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
台灣金馬獎
金馬獎在華語圈中 歷史 最為悠久,並且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的獎項,是當下華語圈電影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項。
香港金像獎
金像獎參選資格相對限制,參選電影必須有在香港公映,並且1、電影導演為香港人;2、出品公司至少有一家是香港電影公司;3、影片必須至少有6個工作人員是香港人,滿足以上至少兩項才有參選資格。當然如果電影滿足參選資格,那麼電影的獲獎者就不會有限制了,內地的斯琴高娃和章子怡都獲得多次最佳女主角。
金像獎的諸多限制加上香港演藝圈演員的青黃不接,也許過個三五年,等現在的老一輩退休,金像獎也將會走向落寞。
金雞獎
金雞獎是國內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獎項,但是很可惜我把它排在最後,兩年一屆的周期、重藝術不重商業導致影響力確實不如前兩個。
但是,它是國內最專業最真實的電影獎,例如演技類獎項時常爆冷門,獲獎演員的名字之前很多人聽都沒聽過,但演技從來不用懷疑。例如小陶虹《黑眼睛》金雞封後,時年26歲,之後再主演《春光燦爛豬八戒》而成名;余男《驚蟄》金雞封後, 時年28歲,之後再主演《圖雅的婚事》問鼎柏林金熊獎,然後連接商業大片女主成為一線女星。
因為金雞極注重專業水準,而非演員本身的星光或者說知名度,因此對實力派演員的發掘性和預見性是非常強大的。
不過金雞獎有個不成文的默認慣例,影帝從不二封,一個演員一輩子只能拿一次金雞最佳男主角,這樣不合理的慣例,無疑極大削弱了獎項本身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