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電影,開頭是父親的安全帽,然後父親出事了,和媽媽一起長大,後一個人在大城市打拚,沒有顧及媽媽,主
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題記
期待已久的微電影《父親》終於與我們見面了,在之前《快樂大本營》節目中,首先聽到了由王太利作詞作曲的同名歌曲《父親》,聽完的那一剎那,我已經淚流滿面了。下面我談一談對於該片的感受。
一 小燕燕與父親的親密無間
霍燕燕有個讓許多小朋友羨慕的**爸爸霍建國(王太利飾演),每當爸爸開著摩托車去接小燕燕的時候,身邊的小朋友們總是會投去羨慕的目光,這讓小燕燕的心裡多了許多驕傲和自豪的感覺。作為**的爸爸即使工作再忙,也不忘記陪著小燕燕做作業,當小燕燕在學習方面遇到了疑惑的時候,爸爸總是那個幫助他解答疑惑的人。還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我的數學成績一直不好,在我做作業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會問爸爸,爸爸總會耐心教我如何解答,從小在學習方面幫助我最多的人除了老師就是爸爸了。當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作為一名隊長的霍建國總是沖在第一線,與歹徒英勇抗爭,在片中,王太利飾演的**形象,英勇帥氣,動作敏捷,不知道看過此片的朋友們是不是還記得兒時心目中那個**叔叔的形象?在表演的過程中,無論是台詞語氣的把握,還是肢體動作的展示,還是面部表情的呈現都是缺一不可的。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如果希望在觀眾面前留下深刻印象的話,在細節方面就需要下功夫,片中王太利的面目表情將遇到歹徒的那種憤怒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遇到眾歹徒瞪大雙眼的那一剎那尤為突出。
在遇到歹徒將一把尖到直指到眼前的時候,王太利表現出來的那種憤怒以及歇斯底里與歹徒負隅頑抗到底的表情都體現出了他對於**形象的深入了解。當霍建國身負重傷住進的時候,同事和自己深愛的女兒到看望他的時候,他的一個軍禮表達了他作為一名人**察的驕傲和自豪。同事們心中的好榜樣,女兒心中的驕傲。當小燕燕高興的把滿分試卷拿給爸爸看的時候,爸爸臉上洋溢出的欣慰笑容是發自內心的,這個表情讓王太利詮釋得也很到位,看到女兒取得了好成績,相信每一個父親都會為之驕傲和自豪。當爸爸在邊洗衣服邊陪小燕燕看動畫片的時候,動畫片里的感人故事或許讓霍建國想到了一些傷心難過的事情,不禁潸然淚下。細心的爸爸發現小燕燕喜歡上了動畫片里的卡-通形象,不顧一天工作的勞累,在小燕燕的花裙子上一針一線地為小燕燕綉上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小娃娃,希望第二天小燕燕起床穿上花裙子的時候能夠開心。
昨晚,我看了筷子兄弟的《父親》。沒有看之前我以為我無敵佳人肯定不會哭,沒想到眼睛還是濕潤了…電影講述了一個父親撫養自己的女兒長大的一些歷程,很簡單很樸素的感情,很平常很現實的生活。而電影最後父親最後說了那麼一句話:等你放學了,我來接你回家。 看到這我的眼睛濕了大半,明明是女兒的婚禮,自己本要把女兒交給別人,卻因為老了病了,傻傻的說了這么一句話。 我才突然發現,幾十年了,女兒長大了,父親變得很老很老了,再也沒有之前那麼強幹了。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爸爸。我在一天天的長大,爸爸也在一天天的變老了,家裡建新房子,爸爸更是顯得老了,沒有我兒時那麼的有活力了,頭發白了,皮膚黑了,皺紋多了…爸爸用的是他的青春換來我的長大,可是等到我長大了,卻怎麼也換不回爸爸的青春了……爸爸真的老了…… 下面是電影的主題曲《父親》的歌詞。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你。 直到長大後,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離開總是,裝作輕松的樣子。 微笑著說回去吧,轉身淚濕眼底。 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風捎去安康。 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啦。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 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為你做些什麼。 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 你做的一切,雙手撐起我們的家。 總是竭盡所有,把最好的給我。 我是你的驕傲嗎?還在為我而擔心嗎? 你牽掛的孩子啊,長大啦!掛的孩子啊,長大啦! ……爸爸……
總是向你索取 去不曾說你
直到長大以後 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離開總是裝作很輕松的樣子
微笑著說回去吧 轉身淚濕眼底
多想和從前一樣 牽你溫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風捎去安康
時光時光慢些吧 不要再讓你變老了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
一生要強的爸爸 我能為你做些什麼
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
你做的一切 用雙手撐起我們的家
總是竭盡所有 把最好的給我
我是你的驕傲嗎 還在為我擔心嗎
你牽掛的孩子啊 長大啦
這是電影《父親》插曲的歌詞,聽著聽著就潸然淚下了。故事的父親是年輕時是一位,同時又是一位單親父親,一手把自己的女兒帶大。在女兒小的時候,他每天都會騎著他的車去接女兒放學,說一句「燕燕,上車」,女兒很親切地叫一聲爸爸,他的臉上那笑容看起來是那麼的甜蜜和滿足,眼裡充滿了父愛。為了女兒一直都沒有再娶,後來好不容易談了個對象了,他希望對方可以接受他的女兒,卻不幸對方不肯接受,他想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的願望泡湯了。女兒開始長大了,變得亭亭玉立了,談戀愛了,卻認識了肖利。父親一直都認為肖利是不務正業的男生,極力反對女兒和他一起。後來和女兒吵架了,卻是自己滾了。當女兒回家了,他裝作若無其事,說了句「你回來啦」,希望可以和女兒和好如初,卻不料女兒帶回來了一個未來女婿,那人就是肖利。父親好不給他面子,直接叫他滾。為了女兒的幸福,再丑再難看的事他都做得出來,只要女兒不和肖利一起就好了。
在一個晚上,父親遭到了以前一個被抓罪犯的報復。腦袋嚴重受創,以至於失憶了。可是失憶後的他只記得三件事情,自己是、女兒、肖利是壞人。每次肖利來看他,他都拿東西扔他,雖然自己失憶了,但是他還是和肖利斗爭到底。後來他看到肖利在和女護士在說悄悄話時,就證明了,肖利確實不是好人。後來女兒告訴他要和肖利結婚了,他尿尿了,那是一個病人的反抗。女兒結婚那天,他從逃出來了。當他穿著以前的制服騎著警車來到女兒婚禮現場的時候,他對女兒說「燕燕,爸爸來晚了」。那一刻,我以為他醒了,以為他記起所有的東西了,不再失憶了,他來祝福女兒的婚禮了。卻不料的是,他牽著女兒的手一直朝新郎走去,卻沒有把女兒的手交給新郎,很顯然,他還是不贊成這段婚姻。當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很愕然的時候,他說了一句「燕燕,等你放學了爸爸再來接你」。那剎那間,我不禁失聲痛哭,原來他並沒有好起來,但是他卻記得女兒燕燕,記得自己作為一位父親的照顧女兒的責任。他做的這一切,看起來多麼像是一個神智清醒的人才能做得出來的,到底問什麼,神志不清的他可以做到這一切?這就是父愛,不會因為任何東西而改變,哪怕他失憶了,哪怕他神志不清醒了,但是他怎麼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孩子,這種情感穿越了時間穿越了記憶,太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了,這就是盪氣回腸!
筷子兄弟的微電影《父親》已經看過幾遍了,網友議論的很多,有人說拍的很感人,也有人說片子拍的太爛我想無論好或是不好的評價都是源於不同角度。
我不懂什麼是真正的藝術,更不懂要用什麼樣的角度去欣賞,但是它確實讓我泣不成聲。
或許在看電影或是時,我們總會被那些關於親情、愛情、友情的片段所感染。是他們拍的太精彩還是有意無意觸動了我們的記憶與心弦
所以我不想去說這部電影的成功否、精彩否,但我很想為這里的主題曲《父親》而鼓掌。尤其是那裡面的歌詞,那引人深思的愛深深的震撼著作為兒女的我們的心。
很少有一首歌曲就能讓我們哭泣不已,但這首歌曲做到了,它的音樂它的詞句,都深深的烙印在我們心上。
對於一個喜歡聽卻並不懂音樂的我而言,只能從其他聽眾的角度來感受這音樂。而我的感受用四個字來總結就是'剛中帶柔'。就像我們的父親,堅強的外表,待我們時卻是溫柔無比,只是這種溫柔就像這首歌中間曲調一樣,我們要長大成熟後才能品到。
近年來出現了好多有關「父親」的,電影和歌曲。我想這是親情平衡效應吧。從小我們就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唱的很對,世上只有媽媽好,我們也堅信。可是長大後,我們也更加理解我們的父親,才知道----父親是家的脊樑 有時我會覺得孩子就像父母手上的流沙,慢慢的慢慢的脫離他們的手掌。一首對父愛的共鳴的歌,一個小人物感動世界的微電影,《父親》值得看看,值得聽聽,以下是歌詞。 :《總是向你索取 卻不曾說你.直到長大以後 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離開總是 裝做輕松的樣子.微笑著說回去吧 轉身淚濕眼底.多想和從前一樣 牽你溫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風捎去安康.
時光時光慢些吧 不要再讓你再變老了,我願用我一切 換你歲月長留,一生要強的爸爸 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
你做的一切 雙手撐起我們的家,總是竭盡所有 把最好的給我,我是你的驕傲嗎 還在為我而擔心嗎,你牽掛的孩子啊 長大啦~~~~~
多想和從前一樣 牽你溫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風捎去安康。
時光時光慢些吧 不要再讓你再變老了,我願用我一切 換你歲月長留,一生要強的爸爸 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
你做的一切 雙手撐起我們的家,總是竭盡所有 把最好的給我,我是你的驕傲嗎 還在為我而擔心嗎,你牽掛的孩子啊 長大啦~~~~~
時光時光慢些吧 不要再讓你再變老了。我願用我一切 換你歲月長留,我是你的驕傲嗎 還在為我而擔心嗎,你牽掛的孩子啊 長大啦~~~~~》
感謝一路上有你。。。.
『貳』 《地久天長》王麗雲的一句話「時間已經靜止了,我們活著的意義就是等著慢慢變老」,應該如何理解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變老的呢?是父母漸漸增多的白頭發?你自己眼角的皺紋?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忙越來越少?還是什麼不願說出的難過與不堪?
『叄』 好好活一起長胖一起變老什麼電影
離婚了就別再來找我
導演:
王瑞
主演:
張延李保田
地區:
大陸
『肆』 想找電影名字: 故事大概是男主一出生就很老, 之後越活越年輕, 最後容顏停在某個階段, 和老去的女主在一起
《本傑明·巴頓奇事》或《返老還童》
1919年,全世界的人民剛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霾中走出之時,卻在美
《返老還童》電影劇照(7張)
國的巴爾的摩發生了一件怪事。一個叫本傑明·巴頓(布拉德·皮特飾)的奇異嬰兒在降生之後,母親難產而死,自己被親生父親遺棄在街邊。因為,這個前所未有的怪胎竟然一出生就是一個古昔老人的模樣。幸運的是,一位好心的黑人婦女收養了巴頓這個怪異的嬰兒。並在隨後的歲月里,帶他一起生活教育他成長,盡管本傑明·巴頓老弱的身體和看似即將先於繼母辭世的長相常常讓他在「同齡」的同學們當中成為被嘲笑的話柄。但老繼母的不離不棄,時刻給予著他繼續生存下去的理由。終於,本傑明迎來了自己在人世上生存的第11個年頭,此時的他看起來也似乎健康年輕一些,但依舊老態龍鍾。但巴頓在學校里遇到了徹底改變他一生的第二個女人——當時還僅僅6歲的小姑娘黛茜(凱特·布蘭切特飾)她的可愛和純真徹底征服了「老男人」巴頓的心。而巴頓同樣真誠、清澈的心也感動了小黛茜,兩人之間的愛慕之心開始萌
『伍』 《陪你一起變老》原唱是誰
唐古。
陪你一起變老
填詞:卓青
譜曲:邱國新
歌曲原唱:唐古
院子里開滿了玫瑰,掛滿了葡萄
我們坐在搖搖椅開心的笑,你說我們永遠這么相愛好不好
我不說話只是緊緊依偎在你懷抱,空中有幾朵白雲在飄和對對成雙的鳥
我們相偎又相依幸福的笑,我把一生一世愛你的心准備好
不管未來有多艱辛我是你的依靠,我要陪著你一起變老
你就是我最疼愛的寶,我願和你聊到整夜不睡覺
喜歡看你的撒嬌,我要陪著你一起變老
讓愛停在這時光隧道,我會珍惜和你的每分每秒
直到海枯石爛天荒地老,空中有幾朵白雲在飄和對對成雙的鳥
我們相偎又相依幸福的笑,我把一生一世愛你的心准備好
不管未來有多艱辛我是你的依靠,我要陪著你一起變老
你就是我最疼愛的寶,我願和你聊到整夜不睡覺
(5)好好活一起長胖一起變老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廝守是最長久的答案。默契是最無聲的情話,思念是最溫情的守候。幸福就是可以和一個人真心相愛相守,陪著她一起慢慢變老。沒有誇張的表白,沒有虛情假意的套詞,沒有繁華堆砌的物慾。
只是十指緊扣,人生風雨路上一起走,讓歲月和風霜在容顏里老去,讓流年似水般抽走所有的青絲和記憶。
情人節最長情的表白《陪你一起變老》,療傷歌姬唐古情人節開嗓獻唱,極具辨識度的嗓音配上悠揚柔美的詞曲,情人節狂掀暖心狂潮。
『陸』 電影《返老還童》觀後感
《返老還童》是一部經典美國電影,以下是我整理的電影《返老還童》觀後感 ,歡迎參考閱讀!
一直喜歡布拉德皮特的作品,從《燃情歲月》到《夜訪吸血鬼》到《史密斯夫婦》。成熟男人的魅力被他演繹的自然而貼切。不僅僅是完美的外型,即使是眼神和動作的刻畫,也體現出所示人物的細膩情感。還有他身上所擁有的貴族氣息,是其他花瓶男人所不能練就的。
《返老還童》從故事情節上立意新穎,但前半段稍顯沉長。而後半部分使整個故事達到了高潮,讓人潸然淚下。男人的對家庭,對兒女的責任感、使命感促使其放棄了天倫之樂。自己寧願貧困的流浪,也不願給自己的愛人和兒女帶來一點點的負擔。所謂愛,不再僅僅是享樂的代名詞。
故事末了,女主人公面對自己的愛人,而對方渾然不覺的時候,亦讓我哽咽不已。想起:世界上最痛的莫過於,愛你的人在你面前你卻不知的痛苦感受。歷練過的感情是那麼朴實無華,輕聲一句「晚安,本傑明」昭示出多麼平靜而又幸福的心情。《返老還童》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幸福生活,只是各自生命中短暫的交集,卻足以照亮各自的一生。
很長時間沒有看所謂的愛情片,覺得那是給20歲年輕孩子們美好憧憬的美麗故事。是理想化的感情,甚至可以定義為勵志類的教科書。雖然,這部內容虛幻而奇特的愛情故事,從本質上也未脫去理想化愛情的特性。但無論從演員演繹到離家、相對的刻骨銘心,都讓我深深被打動。推薦大家值得一看。
《返老還童》是08的一部電影,其實我早就看到宣傳了,只是一直沒有心思去看。正好,這次學校有放,就和室友一起去看了。影片採用倒敘的方式,用念日記的形式敘述了整個故事。年邁的舞蹈家躺著床上,讓她的女兒讀者她丈夫的日記本,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男主角從小生下來,可以說是一個錯誤。作為新生嬰兒的他,全身老化,一身的老年病,皮膚更是沒有新生兒的彈性。他被父親拋棄,卻被一個好心的女人收養。表面上衰老的他,心裡的年齡卻是個小孩兒。相反的是他卻一天天的變得年輕。在他8歲時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女孩兒。
故事的變化讓大家都無法預料,女孩兒的離開,父親的相認,面貌的年輕。當他正當壯年時,他和邁克船長一起出海,並正好趕上2戰的爆發,船長和船員都犧牲了,唯獨他倖存著。船長在閉上眼睛的那一刻對他說:「你可以像瘋狗一樣抱怨你身邊的一切,但當最後一刻來臨時,你只能輕輕鬆手。」
我很喜歡這句台詞,因為人的一生面對著太多的無奈,而太多的無奈我們都無法預測和解決,只能是無能為力。
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我們唯獨能做的只是順從。
我順從了自己的意思,卻不能順從自己的心。百般無奈下,我還是解不開心裡的那個結。
打開手機,電源已經充滿了。那就像一個循環,完了又充,充了又完……
一個人只有一生,有多少人承諾著來世,可是我想問,如果有來世,你真的還記得嗎?
我珍惜著今生,珍惜著所有屬於我的一切,珍惜我所擁有的一切。
懷著那份思念,憑借著僅有的那麼一點動力,生活……
養母幫助衰老的男子站起來。
看完《返老還童》,心裡挺感慨的。故事是這樣的。
男主人公出生的同時,其母親死了。其父親看到外表已八十五歲的兒子竟奪走自己心愛的妻子的生命,一氣之下,將男主人公遺棄了。不過男主人公還是幸運的,他遇到了一個心地善良的養母。在養母的悉心照料下,男主人公漸漸長大。
男主人公的一生註定是不平凡的。因為他是倒著活的。他一出生就是八十五歲,在他八十五年的人生中,他是越活越年輕的。本來,我認為這也沒什麼不好。但當男主人公遇到自己心愛的女人,並生下一個女兒後,我還是慶幸自己是一個正常人。因為男主人公在其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選擇離開自己的妻子。因為他會越變越小,他早已估計到他的妻子沒辦法撫養二個人。所以雖然他深愛著他的妻子和女兒,其還是選擇了離開。讓他妻子找一個正常人來照顧自己和養育女兒。
剛開始其妻子也不是很能理解,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其明白了自己老公的良苦用心。其確實沒辦法同時撫養自己的女兒和老公。
故事的結尾,男主人公變成了一個男孩,並漸漸變回了一個嬰兒,其妻子此時已是一個年老的婦人,在男主人公生命的最後階段,其妻子與其共同度過,故事的結尾,男主人公已是一個嬰兒,被其妻子抱在手裡,其妻子堅信男主人公認得他,然後男主人公在妻子的懷里安詳得離世。
看完整部電影,莫名得就生出許多感慨。感慨人生的無常和真情的可貴。這樣的好電影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快到四月了,屋子裡還是那麼冷!
邊騎健身車邊看《返老還童》,只是因為大衛芬奇,布拉德皮特。
看了二十多分種了還沒有看進去,唯美的畫面,平靜的敘述,光線都那麼暗,然後讓我感到些壓抑。大衛芬奇要告訴我些什麼呢?
直到本傑明當了水手,暗夜的海上,死神降臨。沒有過份的慌亂、恐怖,燃燒、炮火然後一切恢復平靜。暗夜的海被大衛芬奇拍的那麼如讓人身臨其境。有一束光通向無邊黑暗的天際和著單調重復的海浪的聲音然後光束里的海波光鱗鱗映出起伏不停的船的剪影。這個時候,一個個曾經鮮活卻又已逝去生命的面孔同名字一起平靜的出現然後大衛芬奇用船長的臨終遺言告訴我:你可以肆無忌憚的生活,發毒誓詛咒命運,但是到頭來你還是得坦然接受。
我被感動了,而且和本傑明一起在又一個黎明來臨之時和船長和所有曾經有過夢想的人們道別,望著藍天望著一隻遠去的蜂鳥。
感動我的還有愛情,本傑明和黛絲的愛情。
黛絲第一次回來找本傑明,那個晚上黛絲月光下起舞,本傑明盲然不知怎麼把握,他看著黛絲離去而得出
我們的人生由機遇決定,包括那些被錯過的結論。
黛絲終於回來了,可是既使終日纏綿本傑明還是有「沒有什麼會天長地久是多麼悲哀」的感慨。不過黛絲相信「總有一些東西是不會改變的」。一如我曾經因為生活,因為所有折磨我讓我欲罷不能只能無可奈何接受的所有現實而必須妥協,必須學會安靜的生活,但仍然堅信「總有一些東西是不會改變的」一樣。
大衛芬奇的每一個鏡頭都拍的很美,他總是在黑夜,在月光下展開故事讓我看著看著生出一種想起年輕時往事的虐心的憂傷。
就像他在影片結尾讓我明白的:不管你經歷過什麼,時光總是會被歷史的長河湮沒,無論美好痛苦憂傷命運早就安排好了,都會平靜的逝去,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坦然接受。
一部好的電影,一句無心的對白,一段已經唱爛的歌詞,和一個你曾經無數次夢到的情景,都能讓人觸景生情而淚流不止。在這個紛繁的世界裡,物質一直在持續而無規律的變化。時光好似一根斷了的弦,也許撥動後不會發聲,卻一直在他的世界裡顫動。
在一個周末的.早上,無聊的打開電腦,突然被一個意外的電影所感動,也許這僅僅是一部幾年前的老片,卻也能激發人內心深處那吶喊的激情。也許小說本身是要描述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可是到最後,讓人震撼的也許不僅僅是愛情這么簡單。當你愛的人一點點的變年輕而最終在你的懷中死去,不知道你的內心有沒有被震撼。真正的人生也是如此吧,當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總有一個要先於另一個人而老去,而健康的另一半,就要承擔起照顧他的責任,也許他們彼此相愛,但在另一半的眼中,此刻他就是他的孩子,他的生命的全部。我喜歡影片的結局,颶風到來,吹走了曾經倒轉的時鍾,帶走那彌留的靈魂,還有那些過去的歲月。在你的生命中,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將會怎樣,所以要努力的活在今天。
發現已經很久沒有寫東西了,一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不知道是快是慢,轉眼間,我已經到了而立的年齡。人生的路也許還很漫長,但從此要承擔起照顧家人的責任。也許你不曾對你的母親說過你愛他,也許你不曾做過一件讓你覺得自豪的事情,也許你沒有一次讓你的情人覺得浪漫的舉動,也許你都不曾擁有夢想……可是那有怎麼樣,你還好好的活著,活在現實的世界裡,活在這個讓人留戀的凡世中。
不知道想要表達什麼,其實很簡單,我看了一部好電影,有了一點小感受,產生了一點小靈感,寫下了一段小牢騷。
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你可以詛咒命運,但是等到最後一刻,你還得平靜的放手而去——這就是人生,不管你如何選擇,答案就是這樣。
我們常常會說,要保持年輕的心態,那麼即使你年界八十,你依然會覺得自己是年輕的。我喜歡這部片子,不疾不緩的步調,風景畫般富有質感的畫面。長近三個小時的片子,一點也不會讓我覺得無聊。這部片子說了一個非常不一般的故事,豐富的情節足以讓我忽略布拉德皮特的帥氣和凱特布蘭切特的高貴優雅。
《返老還童》讓我想起了《大魚》,《阿甘正傳》,還有那部《海上鋼琴師》,他們的風格並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講人的成長。都是很有故事的電影。對了還有一本《戀戀筆記本》他們都是用一本日記串起了整個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本傑明是一個已於常人的孩子,他生下來的時候便是一個老人,別人是年紀越大,越老,他卻是越長越年輕。於是你會看見個蒼老的老人卻有著孩童的好奇心,一個年輕的男子,有著歷經滄桑的心。
這樣的人註定無法像常人一樣,他的人生如同是逆向行車。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對他而言這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即使他有心也沒有辦法。
當他愛上黛西時,他是那麼的年老體衰,當月夜下黛西在他面前優美的舞蹈著,他也沒有勇氣接受黛西的示愛,因為他是那麼的老。當他越來越年輕,兩個人終於突破心理障礙走到一起的時候,問題又來了,黛西越來越老,他卻越來越年輕。他慢慢「衰老」成為一個嬰兒。他不能讓自己愛的人,照顧一個大嬰兒,他無法讓自己的女兒擁有一個不正常的父親,於是他選擇離開,放手是為了讓自己愛的人可以幸福下去,也許很多人都無法做到,那種孤單,那種痛心。他是註定孤單一輩子的人,出生被遺棄,然後不得不放開自己的愛情,孤單終老。他必須放手,因為愛情有時候沒有那麼堅強,就像是黛西多年後自己承認的那樣「我沒有那麼堅強,我沒法撫養兩個大孩子。」放手有時候是為了留下最美的回憶,讓我們還可以時時回想。勉強在一起,也許會抹掉最珍貴的東西。
這一生,被愛過,愛過,經歷過,也是滿足了!
前天看了一部歷時三個小時的電影,看完之後心情難平。我有很多話想說,因為光是訴說一個被社會拋棄的殘疾人的坎坷一生就夠我們這些觀影者感慨的。同時我也好奇別人怎麼看待這部電影,因為電影跟歌曲一樣,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情愫,或微笑或哭泣。果然,迅雷影評里很多人留言說她們哭了,她們不止一遍的看著,不止一遍的被感動著。
說實話,我沒有被感動,但我不否認這是一部經典之作,不否然我有強烈的想要推薦給他人看的心情呈露。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稀有的先天性衰老症患者,出生便是一個小老頭,皮膚如老人一樣鬆弛,骨頭如老人般脆弱僵硬,在醫生看來是活不過三載的,卻在養老院一位好心的黑人媽媽的關懷下健康成長。然後他遇到了他的另一半,一個養老嬤嬤的孫女。小女孩成了他唯一的玩伴。當他長大並可以獨立生活時,他選擇了出海當水手,他經歷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本來你會覺得這樣一個人是不配得到愛情的,戲劇性的是聲名顯赫的外長夫人都成了他的情人,更讓人意外的是,曾經的那個可以說是青梅竹馬的養老院女孩,成了見證他一生,關懷他一生,拯救他一生的愛人!多麼不可思議!就是因為抱著「這個人的結局會是什麼」的好奇心看完了全片。看完後你自然而然對愛情、親情、苦難等等人生諸多問題作出深思。
首先我們說一個殘疾人,也就是本片的主人公,他是偉大的,試問,如果你是他,你能活出這般的精彩嗎!?其次再說一個健全人,也就是養老院嬤嬤的孫女,本片的女一號,迅雷影評說她水性楊花,怎麼說呢,如電影里她自己說的那樣:我不得不去信任,在那樣一個圈子裡,信任的代價就是「性」。可能她曾經墮落過,但那也是迫於無奈。我們主要關注她在影片的後半部分,她對男主角的愛,是人世間最真摯最難得的愛!無可否認,她也是偉大的!
……
見證完他人的一生,回到現實,或抱怨,或奮進,就像片中船長臨死時說的,我們都得平靜的去面對,面對我們自己的一生!
常常感慨如果時光可以倒流該有多好!可以越活越年輕,很多事情有經驗了就不會犯那些無知的錯誤,可以重新和他相識,只是做個好朋友,也就不會為那些無足輕重的事情傷心難過或是亂發脾氣,那樣就可以無所顧慮地談天說地,談談對生活的看法,或一起玩海底世界和開心農場了。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人生會是什麼樣子?影片《返老還童》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主人公和常人不同,生下來就是一個小老頭,而且他越活越年輕,他長在福利院,只能和一些暮年的老人做朋友,隨著他的長大變年輕,他最愛的親人和最好的朋友都相繼離他而去。
在他不同尋常的人生歷程中他努力嘗試著各種不同的體驗,他深愛著一個女人,他們有了孩子,但由於這個無奈的的現實,使他們無法攜手人生之路,只有在兩人年邁的時候,她悉心照料著像孩子一樣的他,這也許就是愛情最深的含義吧。當他最終在愛人懷中離開人世的時候,他是個嬰兒,而她是個年邁的老人,一段溫馨而無奈的愛情。
我們註定要失去我們所愛的人,否則怎麼會知道他們有多重要。
人生無常,一切都是有時限的,所以要珍惜你的親人和朋友。
『柒』 餘生不長,在變老的路上,請好好善待自己
有人說: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短到還沒來得及擁抱美好,我們就已老去。
總是習慣,累了,自己扛;苦了,自己咽。
到頭來,我們跑贏了歲月,卻弄丟了自己。
出走半生,看到過潮起潮落,經歷過風風雨雨,習慣了生活的喜怒哀樂,日子過得忙碌充實。
但回首過去才發現,在全力以赴的路上,虧欠自己太多。
總在操心生命里來來往往的人,卻唯獨忘了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
生活不易,與其取悅別人,不如悅納自己。
無法重來的一生,請好好愛自己。
曾聽過一句話:家庭中,忘我犧牲,是場災難。
深以為然。
還記得劉敏濤嗎?
2015年,因出演電視劇《偽裝者》,她一夜翻紅。
劇中,劉敏濤扮演的「大姐」明鏡霸氣外露,每次出場都讓人拍手叫絕。
可誰能想到,這個熒幕前的「大女人」,曾將人生完全寄託在老公身上。
2006年,30歲的劉敏濤,愛上了一個男人。
正值事業高峰期的她,選擇犧牲自己熱愛的事業,結婚生子,幾乎將所有時間都放到家庭上。
一次采訪中,劉敏濤曾說出這樣的婚戀觀:
在她的觀念里,為家庭犧牲自我,理所當然。
然而,讓她忘我付出的婚姻,終究敵不過七年之癢。
那個光芒萬丈的女明星,活成了「面目模糊的賢內助」。
最終,換來離婚收場。
她的犧牲,或許會被外人由衷地稱贊一句賢妻良母。
然而,個中的苦澀和心酸,只有自己才知道:
放棄自我的犧牲和付出,換不回尊重和幸福。
畢淑敏說:
一個不愛自己的人,還能指望誰愛你?
對愛人如此,對孩子亦如此。
董卿生子後,有過一段初為人母的迷茫期。
她曾在節目中坦言:
對於是否要放下事業、一心養娃這個問題,她焦慮了很久。
後來,她想通了:
她決定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工作時,孩子暫時託付給父母,繼續追求自己的事業,最終,孵化出影響無數人的綜藝《朗讀者》。
這世上,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最好的愛,絕不是靠犧牲自我換來的。
與其放棄自我無私付出,不如把自己經營好,活成孩子的力量。
家庭生活中,無論對孩子、對愛人,還是對父母,都應如此。
正如papi醬所說,一個人的人生排序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只有先學會愛自己,才有底氣謀幸福。
家庭生活中,那些看似偉大的自我犧牲,最終只會讓自己耗盡心力。
而那些生活美滿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她們清楚人生的重心在哪裡。
一個人,只有先經營好自己,你的付出才會有人重視。
網上曾有人發問:能為自己兩肋插刀的人,才算真朋友嗎?
有個高贊回答特別犀利:
人與人之間,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毫無底線的付出,不僅幫不了別人,也會害了自己。
最近,熱播劇《安家》中,就有這樣一幕。
一天雨夜,因為打不到車,單親媽媽寧馨抱著女兒在ATM機中躲雨。
恰巧,被路過的房似錦看到了,好心幫助了母女倆。
就這樣,寧馨和房似錦成了朋友。
從此,房似錦成了寧馨的保姆。
不管寧馨有任何需要,一通電話,隨叫隨到。
要出差,孩子沒人接送,找房似錦;去約會,孩子沒人照顧,找房似錦。
她還以自己不容易為由,逼著房似錦幫她把舊房賣個好價錢。
對待朋友,房似錦有求必應。
為了幫寧馨賣出房子,甚至自己墊錢。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在房子即將賣出的時候,寧馨突然跳單。
房似錦一下損失五萬塊,栽了個大跟頭。
周國平說:
這個世界,沒有誰欠誰,也沒有誰必須幫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若靠你一味地犧牲付出來維持。
結果就是,不僅捂不熱對方的心,反而讓自己傷痕累累。
一段關系,先做好自己,反而會走得更長遠。
電影《心靈捕手》中,有一段台詞讓人感動。
男主角威爾是一個天才少年,可他卻每天都是和朋友查克一起在工地幹活。
有一天,查克對他說:
或許,這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狀態。
不要無底線的付出,不需無謂的犧牲,先有自我,再有我們。
所以,與人相處,不要壓抑自己,犧牲自己。
否則,你犧牲掉的那個自我,只會像一張面具,為自己贏得了很多同情、支持,卻唯獨得不到幸福。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活在別人的眼中。
但是卻忘了,一輩子不長,應該活得精彩漂亮。
一個人,只有活出自己,才能活出人生的意義。
人,活在這個世界,最重要的還是:做自己。
三毛曾有一段國外求學經歷。
出國前,家人叮囑她,要做一個謙卑的人,自己在外吃虧是福。
她恪守了父母的諄諄教導,對同學處處謙讓、包容、無私。
沒想到,一來二去她變成了室友眼中的軟柿子,經常被呼來喝去。
不僅要求她包攬下寢室的清掃工作,甚至左右她的開燈時間,以方便自己。
後來,她開始變得「自我」,拒絕所有不合理的要求,維護自己的利益。
自此之後,她活出了自己,也贏得了外國人的尊重。
不要追一匹馬,你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待春暖花開時,能吸引一批駿馬來供你選擇。
當你不再去迎合他人,你會發現,你不僅收獲了一個真實的自己,也會收獲一個美好的世界。
暢銷書《再活一次,和人生溫柔相擁》中,印度作家安妮塔·穆賈尼講述了自己的一段奇幻經歷。
2002年,安妮塔被查出罹患淋巴癌。
隨後,她辭去工作,專心治療。
然而,她的病情卻持續惡化。
2006年,安妮塔因器官衰竭而陷入昏迷,醫生宣布不治。
神奇的是,彌留之際,安妮塔感覺自己去另一個世界走了一遭,而當她重返人間後,折磨她四年之久的癌症,竟奇跡般地不治而愈。
死而復生的她,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她得出結論:「愛自己,非常重要!」
過去,她總認為,必須愛別人勝過愛自己,所以不斷付出。
同時,她還一心想取悅別人,直到自己筋疲力盡。
她說:
很多人的人生,就是如此。
一輩子為別人而活。
理所當然地給人生上緊發條,事事親力親為、處處顧及他人。
對他人寬容,對自己苛刻。
可人活著,並非為了取悅世界,而是為了取悅自己。
人生短短三萬天,無法重來的一生,何不活得盡興?
悅人者眾,悅己者王。
與其巴結世界,不如討好自己。
餘生不長,在變老的路上,請好好善待自己。
卓別林70歲生日時,給自己寫了一首詩《當我開始愛自己》:
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又怎麼可能去愛他人?
餘生不長,不委屈自己,才能求全;
不看輕自己,才能收獲幸福;
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更好愛別人。
當你對自己足夠好,才能和這世間的美好不期而遇,才值得愛與被愛。
要記得,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你。
當你開始愛自己,這世界便會開始愛你。
『捌』 外國有一部電影是講一個小孩生下來就很老人後慢慢長大就會變的越來越小
是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劇情。
《本傑明·巴頓奇事》是由美國華納兄弟、派拉蒙影業聯合出品的159分鍾奇幻愛情影片。該片由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凱特·布蘭切特、塔拉吉·P·漢森等主演,於2008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出生便擁有80歲老人形象的本傑明·巴頓,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漸變得年輕,最終回到嬰兒形態,並在蒼老的戀人黛茜懷中離世的奇異故事。
本傑明·巴頓(布拉德·皮特)他一出生便擁有80歲老人形象,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漸變得年輕,最終回到嬰兒形態。他在降生之後被親生父母遺棄在街邊,由一位好心的黑人婦女收養並帶他一起生活教育他成長。
二戰時乘坐船從美國來到英國為反法西斯戰爭做貢獻,期間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人物,目睹到了真正人生的悲劇,也體驗到人性最偉大的光輝。
(8)好好活一起長胖一起變老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颶風正在侵襲美國新奧爾良,一位病危的老婦睜開了她的睡眼。老婦名叫戴茜(凱特·布蘭切特飾),她叫女兒凱若琳(朱莉婭•奧蒙德飾)為她閱讀一本日記。這本日記的作者叫本傑明•巴頓(布拉德•皮特飾)。
本傑明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之時,但生來便像個老人的他被父親當作怪物,被遺棄在了養老院。本傑明在養老院與老人們一起生活。但誰都沒有想到,本傑明逆向發育——越活越年輕!
也許「越活越年輕」是某些人的夢想,但真正這樣成長的本傑明卻有了別人無法理解的煩惱與快樂。穿越半世紀的世界變革,本傑明身處其中,感受別人感受不到的感受。為何母親會讓自己念這本日記?本傑明•巴頓此人與母親有什麼關系?凱若琳陷入了深深的疑惑與好奇之中。
『玖』 高手幫忙啊 一直在找這部電影不知道名字
Mina Tannenbaum....中文叫<米娜的故事>吧..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呢~~
我也記得在中央哪個台看過`~當時特別記得米娜畫畫休息的時候把畫筆插在盤起來的頭發上~~很喜歡哈~~`~
這里有些基本資料
片名《Mina Tannenbaum》(米娜的故事)
出品:法國,1994
編導:馬蒂娜-迪戈松
主演:羅曼娜-波林熱(飾米娜)
埃爾薩-齊爾貝斯坦(飾阿黛兒)
這是一個關於兩個女人的故事,米娜與阿黛兒——兩個在一家醫院出生,10歲就認識一起長大的女孩子。也許我生性我冷漠,所以很難想像,同性之間的友誼竟可以達到足以摧毀其中一個人的程度,而其中又不摻雜同性戀的因素,該是怎樣的力量。想不起來她們之間是否有溫馨感人的時刻,只是確定,她們互相需要到了極度依賴的程度。兩個從小因為相貌而備受歧視的女孩子,總習慣在對方身上找到心理平衡的理由,也在對方那裡得到被重視的感覺。她們互相依賴,也互相安慰,甚至互相嫉妒,互相不屑。她們都曾經是感情上的自卑者,卻都企圖以自我為中心,對對方的幸福和憧憬不以為然——她們都有駕馭和驅使的慾望。寫到這里,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是不是大部分女人的自卑心理都來自對自己容貌的不滿? 這兩個女人莫名其妙結束的初戀,都源自對長相的極度不自信:阿黛兒愛一個男人愛的發狂,可卻怎麼也不肯和他上床,原因僅僅是她怕他看到她「肥胖的身體」;而米娜,她的男朋友即將離開這個城市,想見她最後一面,給她地址,可米娜卻不肯下樓見他,只是因為那天她剪了一個糟糕的發型,她覺得丑的不能見人。這片子果然是女人拍的,因為只有女人才能理解容貌對女人的重大意義。
米娜才華橫溢,獨立敏感卻缺乏柔和的美感,阿黛爾笨拙虛榮,卻能棄而不舍,不怕嘲笑不擇手段的達到目的。一直以來,在能力上,米娜始終保持著對阿黛爾強烈的優越感,在阿黛爾無數的挫敗中體會著強者俯視的快感。可是,阿黛爾自有在挫折中不斷進步的韌性,她變的性感漂亮,她開始能輕松得到一切她想得到的東西,包括米娜迷戀的男人。而她做這一切,不僅是對自己命運的爭取,也是試圖擺脫米娜與母親的強大陰影。可以說,阿黛爾以一種潛意識習慣了的自卑,進行著反敗為勝的抗爭——可她,也在疑惑,一切都得到了,卻為什麼並不快樂。
米娜卻因此而消沉了,隕落了,她在一天之內,體會到了愛情與友情的背叛。也許她的隕落可以解釋為一次車禍後造成的毀容——喜歡她的男人不再獻殷勤,畫商不再收她的畫,酒店老闆不再願意抬頭看她,甚至一個男人糾纏她,看到了她的臉以後也厭惡的離開……她從小心裡的自卑突然覺醒了。可這些一定不是她消沉的真正理由——當她失去了愛人,失去了她賴以為生的以來,也失去了心理的平衡點的以後。突然發現,她痛心的並不是愛的男人離開了,而是失去了她以為她不在乎,也從來不以為然的女伴。從次,她再也畫不出靈氣十足的畫了,只能為一些人描摹名畫為生。
事隔幾年,她終於鼓起勇氣去了阿黛爾的住處,裝做一次偶遇,和阿黛爾在街上碰到。這時的阿黛爾儼然是個成功而幸福的女人了——有美滿的家庭,可愛的孩子,丈夫也是從前母親極力反對的那個——這些都是她為自己一點點爭取來的。(她引誘來了米娜喜歡的男人,卻並沒有和他結合,一切都只是為了勝過米娜而已)米娜望著這個最好的朋友,很留戀也更自卑。她問:這么多年你為什麼不找我呢?阿黛爾平靜的說:可你也沒找我啊。曾經,在米娜的畫展上,阿黛兒羨慕的對米娜說:你現在可是個成功的人了。如今,兩個人的強勢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阿黛兒答應星期六去看米娜,米娜狂喜之下,幾年中喪失的繪畫靈感奇跡般的復甦了,抓起畫筆在畫布上揮灑著,似乎回到了從前的日子。這時,畫室的電話響了,是阿黛兒打來的,她說周末要和丈夫去度假,不能來看米娜了。阿黛兒說的輕松而快樂,可米娜卻絕望了——當她發現自己對溫情的渴望,她就不能再忍受朋友的冷落和忽略。可是,每個人都在進行自己的生活,不會有人給她特別的憐惜。她內心的自卑終於讓她相信自己是孤獨的,是不被人關注的。她慢慢的用最大的筆,在還未完成的作品上用力抹上觸目驚心的黑色,直至整個畫布被黑色淹沒。然後,走進廚房,吞下了毒葯。周末以後,阿黛兒又打來電話,自動答錄機里,阿黛兒的聲音仍然歡快,她說,米娜,我回來了,就來看你。地板上,米娜安靜冰冷的躺著,臉上卻泛著平靜的光澤。
故事的結尾,一直擔負「講解」任務的女人,米娜的妹妹說:這就是米娜的故事……攝影機關了,燈光熄了,女人說:怎麼了,為什麼你們只關心米娜,我呢,我呢,有誰來聽我的故事……原來,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卻又擺脫不了別人的陰影。看上去,故事有兩個女主角,其實,其實,只有一個人而已。
找到一個別人寫的評論~`覺得很好呢`~
《米娜的故事》(Mina Tannenbaum) 導演:馬丁內·杜格森 法國 1994年
這是那種法蘭西獨有的張狂浪漫與纏綿入骨的絕望。
故事裡有一個姑娘米娜,她的朋友阿黛兒,她們的愛情故事,從生到死。還有一個神情冷漠無論如何算不上美的女人,在每個場景里走來走去說一些精闢的概括或簡要的解析,使故事能如一本人物簡歷樣順暢的進行。也許她是導演或編劇。
一開始米娜她們是孩子,童真的聲音,討論偷看到的「嘴對著嘴,舌頭對著舌頭」,小女孩子表示出錯愕與不屑,正常的,裝出了不屑才能更深入的探討,你知道的,即使是孩子,我們對這個問題也是很感興趣的。
而後就長大了,都是藝術學校的少女,其實還沒長大呢,嚮往愛情,卻不知道這樣贏取,米娜的黛眯·摩爾式的精緻小臉藏在厚厚的玳瑁邊眼鏡和亂蓬蓬長發後面;阿黛兒有耐看的小凸臉,卻扣一頂灰濛蒙的帽子一身灰濛蒙的衣服。噯真的是慘不忍睹啊,笨拙的少女,未開的花。
可是愛情就這樣突兀又輕松的來了,因為青春吧,總有人會得愛上你,一樣青澀、笨拙卻是彼此的天使。然後,可能也是因為青春,愛情又這樣突兀又輕松的走了。
後來真正長大了,那個冷漠醜女人把你帶到米娜的油畫展,告訴你她已有過多名前任情人一名現任情人一名暗戀的人。(女孩子可不能錯過米娜這一季的服飾,畫展上她身著薄薄白色針織衫,套黑背帶裙,簡潔清純,是每個男人樂於迷戀並保護的。更多時候她著紅衣,紅大衣、紅毛衣。這樣純正、濃烈的紅真是配這樣白皙、精緻的小臉噯,美麗得像個咒語。)也許米娜的畫展成功與她的美麗脫不了干係。啊當然才能是重要的,但是有了美麗總歸更方便,這個年齡我們都開始認識和利用我們的美麗。
這里沒有講到阿黛兒。嗯,她是灰暗的,沒有一點成功的跡象。
於是她與米娜吵架了,你不能責怪她妒忌。要知道就算天下再挑食的人,醋總歸會吃的。
米娜獨自走出cafe,一輛車子戛然而止,鐵青的車身,半截牛仔褲失血的靛藍,人群嗡嗡聚攏來。
阿黛兒去白色病房帶一雙鮮紅手套送病人,冷漠女人向你使個眼色聳聳肩,滿身綳帶的米娜說她破相了。
嘿你真該看看這時男人們的反應,顫抖的目光、綳緊的嘴角、甚或直截了當的譏笑。誰說醜陋不是一種錯誤?這簡直是一種罪惡。
唉法蘭西的浪漫,這時仍不肯讓米娜被糟蹋,那條應該很醜的疤痕淡如一條淚痕。纖細的脖子濃密的長發淡淡的淚痕……這破相女子眼中的憂郁應該由加倍的呵護來融化呀,但是人們似乎更願意追捧眩目的美人。食色性也,也許沒錯,可他們不該表現得如此誠實。
幾年來米娜頭一次去看她精神失常的父親,災難會使受難者們靠近。父親沒認出她,只慢慢認真念著:「小小的腦袋/大大的屁股/呼嚕一聲/就再也看不見了」,也許有什麼寓意,也許什麼都沒有,他只是念著,反復念著直至吼著直至聲嘶力竭、淚如雨下。米娜退後,倉皇逃離,蒼白的走廊上,一排蒼白的日光燈。
阿黛兒嫁給了米娜暗戀的男人。「可是我什麼也沒干啊。」她無辜道。當然沒有,是那個男人自己迷上越來越迷人的阿黛兒。
米娜忠實的現任情人離開了她。「你還有什麼可補充的?」他冷冷道。當然沒有,米娜與阿黛兒決絕的吵架中阿黛兒揭露米娜只是把他當作填補寂寞的狗,被他聽見了。
米娜捂住腹部——這是身體最柔軟的部分——就像中了一彈,胎兒一樣蜷曲在地板上。
也許都是她自己的錯,平時就驕傲而犀利,因為受傷,便加倍的敏感、兇猛和難相處,可——可是,若她仍然成功而美麗,他們斷斷不肯這么輕易離開她。
『拾』 好好活,一起長胖一起變老,這不就是最好的愛情宣言嗎
是的,最幸福的事就是和自己愛得人一起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