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英雄兒女王芳的扮演者今年多大歲數
82歲。《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電影中的王芳扮演者是劉尚嫻,1941年出生,到2022年82周歲了。她參演的這部電影紅遍大江南北。
❷ 王成王芳是哪個電影
王成王芳是抗日戰爭片《英雄兒女》影片中的中心人物,在影片中他們是兄妹關系。
❸ 英雄兒女里的王芳扮演者名字
《英雄兒女》王芳扮演者:劉尚嫻
王芳演員 劉尚嫻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後來回歸部隊後和父親團圓。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影片了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劉尚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 1941年12月生於上海,196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同年分配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因成功塑造《英雄兒女》中率真熱情的女戰士 「王芳」 而一舉成名,成為了大眾偶像。先後出演了《怒吼吧!黃河》、《拳擊手》、《足跡》、《茫茫大海情》等影片。
20世紀80年代末,擔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參與拍攝了《風雨下鍾山》、《媳婦們的心事》、《中國刑警》等十幾部作品 。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演員之家會員。
❹ 英雄兒女電影演員王芳的扮演者是誰
《英雄兒女》電影演員王芳的扮演者是劉尚嫻。
《英雄兒女》王芳角色介紹: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後來回歸部隊後和父親團圓。
劉尚嫻相關介紹:
劉尚嫻, 1941年12月出生於上海,196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1963年,主演戰爭電影《英雄兒女》。先後出演了《怒吼吧!黃河》、《拳擊手》、《足跡》、《茫茫大海情》等影片。20世紀80年代末,擔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參與拍攝了《風雨下鍾山》、《媳婦們的心事》、《中國刑警》等。
(4)王芳是哪個電影中的人物擴展閱讀
劉尚嫻人物經歷:
1963年,從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
同年,被分配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在曹禺的《北京人》中演一個受氣的小媳婦。1963年,與田方、劉世龍聯合主演戰爭電影《英雄兒女》,在片中飾演圓臉大眼、青春秀美的妙齡少女王芳。
1979年,與張瑞芳合作出演劇情電影《怒吼吧!黃河》。之後又連續在《火種》、《拳擊手》《足跡》、《茫茫大海情》、《礦工》等影片中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中年女性形象。
參與導演的電影有《風雨下鍾山》、《情留此山中》、《蘇三》、《媳婦們的心事》、《說客》、《仙桃行》、《中國刑警》等。
❺ 電影英雄兒女上王芳的扮演者現在在哪裡有多大年齡了
紅色經典電影《英雄兒女》帶給中國人的深刻影響,其中那個率真熱情的女戰士王芳,她的扮演者,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演員劉尚嫻
劉尚嫻(1941—)江蘇徐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同年分配到八一廠演員劇團。畢業之際,應長影之邀參加了故事片《英雄兒女》的拍攝,飾女主角王芳,受廣泛贊譽,曾獲長影建廠35周年優秀影片創作者獎。之後她又出演了《火種》、《以祖國的名義》等十多部影片。並向導演方面發展,拍攝了《風雨下鍾山》(副導演,獲1983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中國刑警》等影視片。
❻ 英雄兒女王芳的扮演者叫什麼名字
劉尚嫻,1941年12月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徐州。1959年,因《風暴》和《江山多嬌》兩部影片都請田華主演,田華忙不過來,一個偶然機會,她做了田華的替身。此後,她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並被錄取,步入影壇。
1963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武兆堤決定請她扮演影片《英雄兒女》的女主角王芳,這時,她真正走上了銀幕。初上銀幕的她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她表演真摯、自然、富有生活氣息,比較完美地塑造了王芳的藝術形象,博得了觀眾的好評。
❼ 電影英雄兒女中的小王芳是誰扮演的
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劉尚嫻,因飾演電影《英雄兒女》中的女主角王芳而一舉成名。然而,影片中那首風靡全國、家喻戶曉的插曲《英雄贊歌》的原唱是誰,一直鮮為人知。
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央電視台第六屆軍旅歌曲大賽頒獎晚會上,當主持人白岩松將劉尚嫻和那位40多年未曾謀面的歌曲原唱者張印哲雙雙請上舞台,並將她們介紹給觀眾時,百感交集的「英雄」姐妹在滿場熱烈掌聲中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
《英雄兒女》的選角
被挑選在電影《英雄兒女》中扮演王芳的是北京電影學院剛畢業的22歲的學生劉尚嫻。當時挑選到她也是極其偶然。在這之前,劇組也在全國范圍內挑選了不少人,但沒有一個滿意的。
一天,導演謝晉到劉尚嫻所在的北京電影學院選演員,正巧劉尚嫻實習拍《北京人》去道具庫借道具,當她借完道具往回走時,被謝晉看見了,感覺眼前的她是最合適的人選,於是劉尚嫻便得到了王芳這個角色。
❽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芳扮演者是誰
劉尚嫻, 1941年12月出生於上海,196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1963年,主演戰爭電影《英雄兒女》[1]。先後出演了《怒吼吧!黃河》、《拳擊手》、《足跡》、《茫茫大海情》等影片。20世紀80年代末,擔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參與拍攝了《風雨下鍾山》、《媳婦們的心事》、《中國刑警》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劉尚嫻
外文名
Shangxian Liu[4]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41年12月25日[5]
畢業院校
北京電影學院
職業
演員、導演
代表作品
老人的故事、英雄兒女、怒吼吧!黃河、拳擊手
主要成就
長影建廠35周年優秀影片創作者獎
❾ 英雄兒女電影王芳的扮演者是誰
英雄兒女電影王芳的扮演者是劉尚嫻。
劉尚嫻,1941年出生於上海,22歲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同年分配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有幸參演了當時讓她紅遍大江南北的電影《英雄兒女》,她塑造的建國以來銀幕上最漂亮、最率真的女兵形象,受到廣泛贊譽,獲長影建廠35周年優秀影片創作者獎。
❿ 她是電影《英雄兒女》王芳的原型,抗美援朝唯一的一等功臣女戰士
在膾炙人口的電影《英雄兒女》中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英雄王成的妹妹王芳跟隨部隊到前線慰問遭遇敵機轟炸,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王芳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掩護了戰友,而自己卻身負重傷……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這件事確實發生在朝鮮戰場上,她的原型就是志願軍女戰士解秀梅。
新中國成立初期,朝鮮戰爭爆發,黨中央和毛主席高瞻遠矚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決策,數十萬志願軍戰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譜寫了一曲壯麗的革命戰歌。 抗美援朝戰爭共產生了154名一等功臣,而解秀梅是其中唯一的女戰士,是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英雄。
宣傳表率,妙齡少女上戰場
解秀梅,河北保定人,雖然出身貧苦,但從小多才多藝,13歲就跟隨村裡的劇團到處演出,18歲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在部隊文工團工作。
抗美援朝爆發後,解秀梅和很多解放軍戰士一樣,踴躍報名參加了志願軍入朝作戰。而此時, 解秀梅只是一個20歲的女孩子,柔弱的外表下卻有著超強的品質意志。
當時朝鮮戰場的條件非常艱苦,解秀梅跟隨部隊跋山涉水、風餐露宿,還要不斷躲避著敵人的轟炸和襲擊,她從來不叫苦不叫累,甚至經常發揚風格幫助男戰士背一些東西,以減輕他們的負擔。 在貧瘠的朝鮮戰場上,這個年輕的女孩用自己的行動,展現了一個志願軍戰士的優秀品格和頑強毅力。
作為一名文工團成員,解秀梅最大的任務是進行宣傳,為志願軍戰士加油打氣。漫長的行軍其實她和戰士們一樣身體疲憊,但是一到表演的時候,她就充滿豪情和鬥志的打快板、唱歌搞宣傳,大家看著她 情感 豐沛的表演,也都忘記了疲勞,精神振奮。為了創作更貼近戰士生活的作品,解秀梅和戰友一起,把志願軍英雄英勇作戰、敢打敢拼的優秀事跡編成了故事和快板書,這樣的演出給所有的戰士打了一劑強心針,深的戰士們的喜愛。
解秀梅曾編寫了一首快板書是這樣唱的: 路程70里,小伙咱們比一比。背的東西不算重,50斤重稱得起,走起路來快如風。叫同志,你來聽,號角響起炮聲隆。叫同志,你莫停,到戰場上要立功,消滅鬼子援朝鮮,留取丹心照汗青,照汗青!
就這樣,這位年輕的女戰士成了志願軍中的一直百靈鳥,深受大家的稱贊。
救護先鋒,奮不顧身救傷員
不久之後,由於部隊醫護資源不充足,解秀梅被調到戰地手術所,協助開展傷員的救治和護理工作, 在危機四伏的手術所里,解秀梅改變風格,忘我的投入到搶救傷員的緊迫斗爭中。
戰爭的殘酷性,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對人身體的摧殘。解秀梅雖然無法到前線奮勇殺敵,但是前線的傷員退下來後,需要他們第一時間進行手術、處理傷口等,有時候戰事緊急,她們經常要幾天幾夜都很難休息一下。為了讓傷員得到最好的治療,解秀梅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尤其戰場上氣溫寒冷,傷員自我調節能力差,經常身體冰冷,解秀梅就把傷員的鞋脫下去,把傷員冰冷的腳放到自己的袖筒里暖一暖。
有一個傷員戰士沒有棉鞋,只穿了一雙薄薄的單鞋,由於雪水浸透和天氣寒冷,他的腳與鞋子凍到了一起,根本脫不下來。解秀梅非常心疼,直接解開自己的棉衣,把戰士的腳抱在自己懷里。在場的傷員看到後既驚訝又感動,尤其是那位傷員,直接留下了熱淚:「 我的腳是你給保住的,等我好了,一起回到戰場繼續殺敵。」
1951年11月,志願軍的醫院突然遭到敵機的轟炸,解秀梅和其他醫務人員一起立刻組織傷員轉移,在大家終於轉移到安全地帶後,解秀梅突然發現少了一位——身負重傷的605團排長李永華。解秀梅不顧戰友勸阻,毫不猶豫沖進了硝煙彌漫的屋子,在肆虐的大火中找到了已經放棄希望的李永華。
解秀梅背起李永華就向外跑,敵人的炮彈依然在狂轟亂炸,突然, 一顆炸彈向二人附近落下來,在這危急關頭,解秀梅馬上放下傷員,迅速把李永華壓到了自己身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掩護戰友。 炮彈爆炸了,強大的沖擊波直接將解秀梅震暈了過去……最終,李永華得救了,解秀梅卻受了重傷。
榮譽加身,兩國元首接見女英雄
1951年,解秀梅榮獲志願軍「 一等功臣 」英雄稱號,並且經過一次次戰火洗禮後,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當志願軍凱旋後,解秀梅作為志願軍歸國代表,收到了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解秀梅作為唯一的女功臣,還被安排了一項光榮而幸福的任務——負責向毛主席獻花,這也成了她永生難忘的記憶。
1952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日成在平壤召開大會,解秀梅作為志願軍代表,又接受了金日成的親切接見,並被授予朝鮮最高榮譽國旗勛章。
朝鮮戰爭結束後,解秀梅轉業回國,曾到山東臨沂國棉八廠、興化印刷廠等擔任副廠長、副書記等職務,1996年,這位志願軍女英雄在石家莊因病逝世。她的前半生捨身報國,後半生居功不自傲,無愧「人民功臣」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