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史泰龍那部電影用M82A1狙擊步槍
這部片子我看過,正是《第一滴血4》,與蘭博並肩作戰的還有一隊雇傭兵,M82A1是雇傭兵狙擊手的武器,蘭博則是用12.7重機槍狂掃... ...
非常血腥,但是也比較客觀的反映出各種槍械的真實威力,不像國產片... ...
Ⅱ 求一部戰爭電影的名字。。結局是一名狙擊手用M82狙擊槍將一架武裝直升機打落……找了好久了還是找不到
好像是陳俊偉是我兒子吧
Ⅲ 求一部電影,有一個場景是兩個人在荒野(不知道是荒野還是沙漠),其中一個人用一把巴雷特,應該是M82
生氣狙擊 望採納
Ⅳ 哪個電影里出現過巴雷特系列的M82A1的狙擊槍~請詳細看問題
生死狙擊和第一滴血4。 第一滴血4 比較暴力
Ⅳ 求幾部用了巴雷特M82A1的電影 最多的採納
首當其沖的是《生死狙擊》,出場的是M82A3,此外還有CheyTac Intervention M200。
接著是90年拍的《海豹突擊隊》,裡面的那把巴雷特是早期的M82A1,槍口制退器還是比較落後的直圓筒形。
接下來的是《第一滴血4》,最能真實地反映大口徑武器對人體的創傷程度。《拆彈部隊》雖然廣受爭議,不過如果能放下執著,它也不失為一部好電影。裡面的那把M82A1M可是出了好一陣子的風頭呢!
《保鏢》,09年史蒂文·西格爾的新作,在最後那段中出現了.
此外還有《邁阿密風雲》、《機械戰警》、《暗殺王牌》等等。
在《超人歸來》里也出現了巴雷特狙擊槍,型號為M107CQ,這是M82A1M的短槍管型,在電影里為警察所用。
神槍手
風雲暗殺
重裝悍將
《全職殺手》劉德華在天上用M82A1擊殺目標
Ⅵ 《拆彈部隊》里桑伯恩在打恐怖分子狙擊手時用的什麼狙擊槍拜託各位大神
美國巴雷特公司的M82系列半自動反器材狙擊步槍,影片中的是M82A1帶皮卡丁尼槽的型號,也就是狙擊鏡導軌,該槍12.7毫米彈葯。
滿意請採納
Ⅶ 狙擊手在m82上裝破甲彈電影叫什麼名字
重裝捍將
一個本該的手卻愛上了自己的搭檔,這將是一次幸福還是……。
Ⅷ 電影「第一滴血四」中的狙擊手拿的是什麼槍
巴雷特M82A1及M24狙擊槍
M82A1狙擊槍又叫「巴雷特」,在國際軍火界擁有「重狙擊之王」的贊譽。全長1448毫米,口徑12.7毫米,槍重12.9千克,最大射程1830米(目前有效射程從使用416型號子彈後已經增加到2500碼、即約2300米),價格為320多萬台幣(約合人民幣80萬元),每顆子彈的價格是800元台幣(約合人民幣200元)。每套M82A1狙擊槍,包括專用狙擊鏡、M33標准彈、M8穿甲彈。與普通狙擊步槍相比,M82A1具有兩大優勢:一是殺傷力強。不僅可以射人,更可以破壞輕型裝甲車輛、雷達、彈葯堆放場、飛機等高價值目標。美海軍陸戰隊曾使用「巴雷特」摧毀伊拉克炮兵指揮車與裝甲運兵車。二是射程遠,該槍射程高達2公里,子彈可輕易擊穿1公里外裝甲車的裝甲。而在狙擊手的對決中,槍的射程成為決定勝負乃至生死的一大關鍵因素。
真槍背景資料:
M82A1,是美國BARRETT公司生產的,是該公司的拳頭產品,由於該槍是1982年問世,所以編號就是M82。到了1986年,改良後的M82就叫做M82A1。
其實,講起這支槍,大家都有很深刻的印象,因為它真的很「大碌」,但是,事實上,M82的命運還是蠻坎坷的。它問世很多年,一直沒有受到軍方的青睞,直道1989年才被瑞典的陸軍采購了區區100支,算是正式進入了軍方市場。
M82A1早期型
作為原產地的美國,M82是一直藏於深閨無人識,美軍一直對這種大口徑半自動的狙擊槍沒有興趣,一直都在用麥可米蘭 M88單發裝填步槍。一直到了91年的海灣戰爭,美軍采購了少量的M82A1作為試驗用途,其中陸戰隊裝備了少量給武裝偵搜隊,用作反器材用途,用來攻擊老薩的通訊設施、車輛、油庫、掩體和直升機等。一用之下,軍方發現M82A1真的識不錯哦,於是就開始掏錢購買,但是還是很小器,陸軍買了100,空軍35,特戰司令部40,靠,加起來175把。不過,美軍正式裝備後,其他國家也跟在屁股後面跟BERRETT下單,什麼英國、法國、義大利、土耳其、沙特等等四十多個國家都采購了M82A1來裝備軍警部隊。
美軍試驗了M82A1十多年,先後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巴爾干半島沖突,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進行了實地應用,終於在2003年8月,把M82A1定型為M107 LONG RANGE SNIPER RIFLE(遠程狙擊步槍)。
Ⅸ 求!!!《第一滴血4》雇傭兵那個狙擊手的槍的詳細資料
[編輯本段]發展史
M82是由朗尼·巴雷特(Ronnie Barrett)建立,以使用12.7×99mm NATO(.50 BMG)口徑彈葯來發展的一套半自動狙擊步槍專案。該口徑彈葯原本是勃朗寧M2重機槍所用,於1980年代早期開始研發,之後在1982年造出第一把樣槍,命名為M82(注意: M82隻是巴雷特公司內部的產品編號, 並非軍方的序列號),巴雷特繼續在1980年代研發,並於1986年發展出M82A1狙擊步槍。
第一張成功推銷的軍用訂單是瑞典於1989年采購100支M82A1,而最大及最成功訂單緊接在1990年,美軍宣布全面採用M82A1以於科威特的沙漠之盾和沙漠風暴行動中攻擊伊拉克軍,125支先配備於美國海軍陸戰隊,陸軍和空軍也接著訂購。M82A1被美軍稱為SASR—「特殊用途狙擊步槍」, 可以用於反器材攻擊和爆炸物處理(EOD)。M82具有超過1500米的有效射程,甚至有過2500米的命中紀錄,搭配高能彈葯(如挪威Raufoss Mk 211穿甲燃燒彈),可以有效摧毀雷達站、卡車、停放的戰斗機等目標,因此也稱為「反器材步槍」。M82也用來攻擊掩體後的人員,不過打人員並不是主要用途(其實所有類似.50口徑狙擊步槍都不是主用於攻擊人員)。但是這樣就產生了許多類似於"戰場公約不準用.50口徑槍械攻擊人員以避免過於殘忍","新世代的射擊教官還想過用.50口徑瞄準人員的非要害或是身上的裝備"等誤解。然而,美國陸軍Judge Advocate將軍辦公室頒布一條命令,.50口徑和Raufoss Mk 211彈葯可以用來對付人員,因為戰場環境是瞬息萬變的,也牽涉到人命傷亡,有時無法用任何條約來限制。
更先進的M82A2無托式步槍於1987年研發成功,減低後座力的設計使其可以手持抵肩射擊而不必使用兩腳架,但M82A2並沒有很成功地打入市場,很快就停產。然而2006年,巴雷特開始研發XM500,它的無托式設計類似於M82A2。
M82槍族最新的產品是M82A1M,被美國海軍陸戰隊大量裝備並名命為M82A3 SASR。M82A1M與M82A1不同之處在於M82A1M的戰術導軌被大幅度加長,除原本的望遠式瞄準鏡外更可同時加裝其他如夜視鏡等的瞄準裝置,在槍托底部加裝單腳架,其他還包括槍身輕量化、改用可拆式兩腳架及改良的雙室槍口制退器。
其他衍生自M82A1還有M82A1A SASR,基本設計相同但專門發射挪威Raufoss Mk 211 Mod 0穿甲燃燒彈。
巴雷特M82的軍警用戶至少有30個國家或地區,如巴西、比利時、智利、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印度尼西亞、墨西哥、荷蘭、挪威、菲律賓、葡萄牙、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沙烏地阿拉伯、西班牙、瑞典、土耳其、英國及美國,M82亦是民間市場常見的的.50遠程射擊競賽用槍,競賽標靶達1000碼(約914米)甚至更遠, 並成立有"50口徑射手協會"FCSA等民間組織。
美國海岸警衛隊使用M82進行緝毒作戰,有效的打擊了海岸附近的高速度運毒小艇。同樣地,巴雷特M82也受執法機關所鍾愛,包括紐約警察局,因為它可以很快地攔截車輛,而且.50口徑一發就能打壞車子引擎,也能打穿磚牆和水泥,適合城市戰斗。
根據文件The Brooklyn Connection記載,M82由科索沃在美國國內的支持者走私進科索沃, 成為科索沃革命軍的武器。北愛爾蘭在1990年代,臨時愛爾蘭共和軍(IRA)的南阿馬旅採用極其有效的狙擊戰術對抗英軍和皇家警察,用的就是巴雷特步槍,1997年最後一位死於此戰的英國兵Stephen Restorick就是被狙擊死,在北愛最強的IRA狙擊手Michael Caraher後來被捕他的狙擊槍也被沒收, Caraher共打死7名英軍和2名警察。
此外, M82A1於2002年被選為實驗性的OSW(Objective Sniper Weapon)"理想狙擊武器"。此槍(其實不過是一把榴彈發射器)改成25mm口徑的短槍管,發射25x59mm OCSW高爆榴彈。實驗性的OSW可以更有效打擊目標,但是後座力超出了人體承受的范圍。這武器稱為巴雷特Payload Rifle,現在已經被稱為XM109。
[編輯本段]M82到M107
XM107原打算是採用一種手動槍機狙擊步槍,而且也已經被美軍選中,但是最後美軍並沒採用,事實上,原本送交美軍測試的XM107其實是巴雷特M95。
當美軍決定采購遠程步槍時,已經有預算分配給XM107,為了避免預算問題復雜化,決定變更購買的M82命名為M107,並用錢購買此型以頂替原本的預算科目。2005年夏天,M82終於進入陸軍測試,並核准備料生產,正式成為官方採用,全名為".50口徑 遠程狙擊步槍 M107"(Long Range Sniper Rifle,Caliber .50, M107). M82隻是巴雷特公司內部的產品編號, M107才是正式的軍方編號。M107使用Leupold 4.5x14 Vary-X型瞄準鏡。
巴雷特M107是一種.50口徑的半自動狙擊步槍,像M82一樣有後坐式槍管吸收後座力, 所以後座力和槍支尺寸不成比例的小,每一次射擊的後坐力都被內部的槍管復進簧吸收掉。 此外槍支本身重量和大型槍口制退器也吸收不少後座力。M82A1做了許多修改才變成M107,新特徵就是加長的戰術導軌,後握把和單腳架槍托。巴雷特近日還打算研發一種輕型版M107比所有「反器材步槍」都輕,預計會重新打造槍身框架和內部部件以及用輕型材料製造槍口制動器。
巴雷特M107像M82一樣,繼承巴雷特「輕50」的名號。並且在許多方面擠下了早期的M82,M107還獲選「美軍2005年十大軍事發明」。
巴雷特M107CQ/巴雷特M82A1CQ
新型的M107是一種商業研發產品,M107CQ是一種特別設計的.50狙擊步槍,用以解決過重問題。M107CQ槍管縮短了9吋(228.6mm),也比M107輕5磅(2.3kg),設計者稱M107CQ適合用於直升機和船艦防衛、戰術偵查車輛、都市近戰等方面。但亦有異說為是巴雷特M82A1CQ。
[編輯本段]技術性能
M82是槍管短後坐式半自動槍械,射擊時槍管將後座約一吋(25mm), 這時槍膛依然由回轉式槍機安全閉鎖的。經過短暫的後坐,槍機開鎖突筍被推入機匣上的曲線開鎖槽內,槍機回轉把槍管開鎖。當槍機開鎖的同時,槍機加速臂瞬間後壓,將槍管的一部分後座能量傳遞給槍機使其完成動作循環。之後槍管後座到位並被固定, 槍機繼續後座,彈出彈殼。在槍機復進行程,槍機從彈匣推出一顆子彈並送進槍膛,最終回轉式槍機跟槍管閉鎖。擊針重新回到待擊位置。此槍的彈匣一次可裝10發,雖然也有12發彈匣的,但是第一次波灣戰爭後就沒有生產了。
機匣分兩部份(上部和下部),薄鋼板沖壓而成再用十字栓固定。槍管有凹槽可以加快散熱和減輕重量,還裝有高效的大型槍口制動器。早期的槍口制動器是圓錐形,新的M82裝有雙膛直角箭頭形(V形)制動器。這制動器減少了接近70%的後坐力。其缺陷是每發射一發槍彈時從制退器噴出的火葯氣體都會在射手附近捲起大量塵土和鬆散顆粒。
M82A1可安裝瞄準鏡和折疊式機械瞄準具,以備瞄準鏡損壞時使用。美軍M82通常裝備Leupold Mark 4望遠瞄準鏡,而M82A1M(海軍陸戰隊M82A3)有加長型皮卡汀尼導軌和US Optics望遠鏡,所以可用瞄準配件更多。所有的M82都有可折疊式提把和兩腳架(M82A3中兩者可以拆下)。M82A3有分離式槍托,槍托內有柔軟填充物和特種橡膠肩托墊可以抵銷射擊後座力,據說後坐力比12號口徑霰彈和7.62毫米口徑的步槍更小。M82A1和M82A3能裝於M3或M122三腳架(機槍用的)或是一些載具車輛上的「巴雷特緩沖托架」。M82A1可以安裝背帶,然而實戰中M82很難用傳統的背帶,因為重量和長度都太大。通常會使用軟式的槍袋或硬質槍盒攜帶。
無托式的M82A2不同於M82A1的地方大多數在於結構:握把和板機在彈匣之前,槍托提前到槍膛後面一點處,幾乎靠近彈匣。外加的前握把在靠近槍管的下方,瞄準鏡也往前移了一段距離。
.50 BMG口徑步槍(包括M82步槍的各種型號), 發射42.7克的M33型軍用標准彈頭, 最大射程為6800米。 但它經常被錯誤地引用,號稱這個武器能對付6800米的目標。事實上,這是在使用手冊中提到的允許射擊的安全距離,它的有效射程約1500米。 .50口徑的子彈擁有在6800米致死的潛力,但是需要運用類似於火炮的發射方式(槍口仰角超過30°),6800米只是在修建靶場時具有參考意義, 因為需要最大的安全范圍時,靶場的長度要求大於這個距離。
[編輯本段]流行文化
巴雷特M82同時出現於許多好萊塢電影中(如生死狙擊、海豹部隊、機器戰警、邁阿密風雲、暗殺王牌、射手王、藍波4)和電腦游戲(如使命召喚4、戰地風雲2)里,但各電影都有所誇大其性能,誤解包含有能打下客機。實際上M82隻能打中停放的飛機,只有超乎常人的射手才有可能在10發彈匣內打落高速飛行的飛機(假設在射程內)。在導彈出現之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50口徑第一次成功用於空戰的空對空射擊,即使有許多缺點,美軍還是堅持用到1950年代,例如F-86戰斗機上就有6挺.50機槍。而即使如此,也不代表零速度的人可以在地上用10發彈匣就打掉空中高速飛機,如果是固定盤旋的直升機還比較可能(如使命召喚4中)。
[編輯本段]彈葯
M82/M107配用的彈葯12.7x99mm NATO機槍彈(.50 BMG)有一個完整的彈葯系列, 其中M82/M107步槍主要使用:
M33型普通彈, M82/M107的標准彈葯, 彈頭重45.8克, 編號STD - OTCM 36841, 無識別色. 彈殼內裝15.23克WC 860型雙基發射葯, 膛壓379MPa. 在500米可以擊穿8mm厚的鋼板, 在1200米可以擊穿4mm厚的鋼板. 用於對付無防護的人體目標, M82/M107早期一直使用這種槍彈用於遠距離狙擊. M33彈尖部裝有約0.8克的一水合碳酸鈉. 一水合碳酸鈉為白色粉末, 熔點高達851℃, 性能穩定, 彈頭擊中目標後, 彈頭破裂, 釋放出白色粉末形成煙霧, 便於射手觀察彈著點, 進而修正彈道. 相比而言, 曳光彈要燃燒曳光劑, 飛行過程中重量不斷減輕, 彈道性能不穩定, 跟普通彈的彈道存在差異, 增加了瞄準鏡的修正難度. 這種用煙霧標示彈著點的辦法, 精度更高;
M8穿甲燃燒彈, 借用M2HB勃朗寧重機槍的彈葯, 編號OBS - MSR 11756003, 銀色彈尖. 彈頭重40.34克, 內裝0.97克IM11型燃燒劑. 彈殼內裝15.10克WC 860型雙基發射葯, 膛壓406MPa. 在500米可以擊穿16mm厚的鋼板, 在1200米可以擊穿8mm厚的鋼板;
M17曳光彈, 編號CON - MSR 11756003, 栗色彈尖. 曳光葯劑的牌號為R256, 曳光距離2450m; 彈殼內裝14.58克IMR 5010型單基發射葯, 膛壓372MPa. 盡管曳光彈存在彈頭重不斷減輕, 彈道不穩定的缺點, 但是在夜間仍能夠觀察彈著點;
M20 APIT 穿甲燃燒曳光彈, 在M8穿甲燃燒彈的基礎上, 增加了曳光指示功能. 編號OBS - MSR 04776009 , 紅色彈尖下有灰色圈. 彈頭重40.11克, 彈尖內裝有1.75克IM161型燃燒劑, 彈頭尾部裝有R256型曳光劑, 曳光距離300~1750m. 在500米可以擊穿21mm厚的鋼板, 在1200米可以擊穿11mm厚的鋼板. 彈殼內裝14.90克IMR 5010型單基發射葯, 膛壓379MPa;
Mk211 Mod 0 API穿甲燃燒彈, 編號STD - FEB -1996. 彈頭尖尖塗綠色和一道白圈(稍微注意就能發現, 最近這種彈的出鏡率很高). 由挪威研發, 彈頭重43.48克, 內有直徑7.62mm的鎢合金穿甲彈芯; 燃燒劑--0.85克#136含鋯燃燒劑(常溫下, 鋯非常穩定; 高溫下,粉狀鋯可在空氣中燃燒); 爆炸成分--0.84克 A-4混合炸 葯(鈍化黑索今). 彈殼內裝WC 860, MR 5010 或 RA-NC-167型發射葯, 膛壓387MPa. 該彈精度高, 綜合毀傷效能好, 能有效對付輕裝甲目標. 但由於成本較高, 主要供M107使用, 在美國取得生產權以後, 開始部分配發給M2重機槍.
M1022遠程狙擊彈, 彈頭塗綠色, 專門為M107步槍研發的狙擊彈, 對付無防護的人體目標;
以上幾種都是軍用彈, 對彈道一致性有特殊的要求. 畢竟軍用步槍在戰場上沒用充裕的時間校槍, 不同的彈葯要保持彈道一致, 瞄準鏡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因此, 以上幾種彈的彈道都必須和12.7mm標准彈(主要是指M33)匹配. 所以, 軍用型的12.7mm機槍彈, 超音速飛行距離只有1500~1600m.
但是, 個別民用型大威力彈葯則沒有這樣的顧忌. 例如Hornady A-MAX, 彈頭重量達到48.6克, 比M33型軍用彈重6%, 超音速飛行距離可以達到2250~2300m, 盡管初速比M33軍用彈稍低: 用737mm長的M82步槍槍管發射, M33軍用彈初速約853m/s; Hornady A-MAX彈初速約835m/s.
[編輯本段]爭議
50口徑的子彈,尤其是全金屬被甲的彈頭,可以輕易打穿IV級以下的防彈衣和許多牆壁。此外加的動能使M82比同級槍更能穿透硬裝甲和等級8的防彈玻璃打死目標(極有可能的),這些能力使M82被槍枝管制論的支持者列為大敵,加州已經率先於其他州之前立法禁止.50口徑槍枝販賣給私人槍枝擁有者,規定巴雷特須改提供特製口徑而有類似效能的槍枝,.416 Barrett的口徑體積較小,初速較高,以及改良的彈道系數使其貫穿力較一般步槍為佳,但是槍枝管制論者依然認為不滿,他們認為沒有任何公民的「正常需求」中會需要使用這種大型槍枝。
另外.50口徑槍械的爭議點在於其尺寸重量成本都大的槍族,對於一般罪犯來說太難使用,但是卻助長了外國和美國本土的恐怖組織(例如阿富汗、伊拉克等戰區)他們已經從美軍倉庫中偷走不少M82,反對論者藉此認為一開始就不要生產這種槍就沒有這種麻煩。
巴雷特M82已經被美軍大量使用於實戰,此槍也是最初的反器材步槍,但是太大及太重也使其很難用於機動戰中的支援火力。
近來有報道敘述有不少黑市中的巴雷特.50狙擊步槍開始在墨西哥中用作協助運毒及犯罪,以對抗當地穿著避彈衣的警察部隊。
[編輯本段]規格
M82A1
口徑:.50 BMG(12.7×99mm)
原理:槍管後坐式、半自動
總長:1219 毫米 (48 吋)或1447毫米 (57 吋)
槍管長:508 毫米 (20 吋)或737 毫米 (29 吋)
彈匣:10發
瞄具:10倍瞄準鏡
重量:14 公斤 (30.9 磅)(不含子彈、裝737 毫米/29 吋槍管)
槍口初速:853 m/s(2800 f/s),660 gr/42.8克彈頭
准確有效射程:1850 米(2,023.18 碼)
最大射程:6,800 米 (7,436.57 碼)
彈葯:Sub-MOA彈葯
單價:$12,050美金
狀態:已經生產
M82A2
口徑:.50 BMG (12.7×99mm)
原理:槍管後坐式、半自動
總長:1409 毫米(55.47 英吋)
槍管長:737 毫米 (29 吋)
彈匣:10發
重量:14.75 公斤 (32.5 磅)(不含子彈)
槍口初速:900 m/s(2953 f/s)
最大有效射程(車輛大小目標):2100 米 (2,297 碼)
單價:$6,000美金
狀態:已經停產
M107
口徑:.50 BMG (12.7×99mm)
原理:槍管後坐式、半自動
總長:1,448 毫米 (57 吋)
槍管長:737 毫米 (29 吋)
彈匣:10發
彈匣重(10發/8發):1.87 公斤 (4.12 磅)/1.64 公斤 (3.62 磅)
重量:12.9 公斤 (28.5 磅)(不含子彈)
槍口初速:853 m/s(2,800 ft/s)
准確有效射程:1,850 米 (2,023.18 碼)
最大射程(車輛大小目標):6,812 米 (7,449.69 碼)
單價:沒有有關資料
狀態:已經生產
XM500
口徑:.50 BMG(12.7×99mm)
原理:槍管後坐式,半自動
總長:1168 毫米(45.98 英吋)
槍管長:沒有有關資料
槍管纏距 381 mm
彈匣:10發
重量:11.8 公斤 (26 磅)(不含子彈)
槍口初速:900 m/s(2953 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