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電影太平天國哪個演的

電影太平天國哪個演的

發布時間:2022-10-16 15:09:43

A. 大陸版太平天國曾國荃演員是誰

是崔岱,民族:漢 血型:O 身高:181cm 體重:80kg 中國大陸影視演員。
參演電影
1984年《騎士的榮譽》飾義德爾(男一號)導演:德日格爾瑪合作演員:蘇雅拉達來
1985年《駝峰上的愛》飾蘇尼特(男一號)導演:德日格爾瑪、於洋合作演員:斯琴高娃、哈斯高娃
1986年《亂世英雄亂世情》導演:劉松仁、黃宗基合作演員:萬瓊、張艷麗、哈小姚、戚風
1987年《兩宮皇太後》飾丁葆禎導演:王學新合作演員:方舒、劉冬、張光北、王志文、浦克
1989年《憤怒的孤島》飾施志欽

崔岱 (4張)

1989年《銷魂刀》飾楊恨導演:李歇浦合作演員:王華、劉曉明、洪祖耕
1994年《十字架下的魔影》飾廖大中導演:王學新合作演員:呂曉禾、張繼波、肖揚、尹翠蘭
1994年《真假情人》飾壯漢導演:胡仲球合作演員:劉伯坤、宋茹惠、李鐵、林鵬、高英
1997年《白山黑水》
2001年《天盡頭》
2004年《大順店》主演:史可、崔岱、陳心黎、韓東

參演電視劇
1994年《三國演義》飾王平導演:王扶林、蔡曉晴、張紹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合作演員:孫彥軍、陸樹銘、李靖飛、唐國強、鮑國安、吳曉東、曹力、洪宇宙、李洪濤
1997年《水滸傳》飾方臘導演:張紹林合作演員:李雪健、王衛國、寧曉志
2000年《西遊記後傳》飾鎮元大仙導演:錢雁秋合作演員:曹榮
2001年《康熙王朝》飾王輔臣導演:陳家林、劉大印合作演員:陳道明、斯琴高娃、李楠

B. 找幾部關於太平天國的電影!!

《太平天國》是中央電視台於2000年播放的,共46集。主要演員是高蘭村 王詩槐 孫飛虎 王菁華等人。

還有一部《太平天國》是香港八十年代TVB一部年度大製作,雲集了呂良偉、黃日華、劉青雲、陳敏兒、鄧萃雯、毛舜筠、商天娥、歐陽震華、郭富城等當紅藝人及當年的新進演員演出。

上面兩部都能在優酷里看到。

另外,九十年代珠江台也播過一部叫《洪秀全》的電視連續劇,可惜後來沒有重播過。其他地方也沒法找到。

C. 太平天國大陸電視劇韋玉娟扮演者是誰

大陸電視劇《太平天國》中北王妹韋玉娟由楊靜飾演。
演員信息:
楊靜(蒙名德勒格爾瑪),內蒙古哲里木盟科古後旗人,蒙古族。大專學歷。電影表演藝術家、中國影協會員、劇協會員、電影表演學會名譽理事、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北京關心青少年教育協會理事。
中文名:楊靜
別 名:德勒格爾瑪
國 籍:中國
民 族:蒙古
職 業:演員
畢業院校:東北軍政大學
主要成就:
曾當選為全國第三次文代會代表,1961年被選為朝陽區人民代表。
代表作品:
影片:《衛國保家》,《一貫害人道》;話劇:《母親的心》、《自有後來人》
人物生平:
1944年畢業於沈陽同善堂助產士學校。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呼倫貝爾省政府合作社醫院任助產士。
1946年入東北軍政大學學習,同年留校任文工團宣傳員。
1950年起任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曾在《血淚仇》、《王家大院》、《天下無故》、《鋼骨鐵筋》、《群猴》中擔任角色。東北區文藝匯演歌劇《為誰打天下》中飾地主婆而受到好評,選調北影任演員。先後主演《衛國保家》、《一貫害人道》、《結婚》、《生活的浪花》、《金鈴傳》、《礦燈》、《英雄島》、《戰地黃花》等十餘部影片。也演出不少話劇如《母親的心》、《自有後來人》、《兵臨城下》,特別在沙翁喜劇《第十二夜》中飾演孿生兄妹兩個角色,轟動首都舞台,時逢亞非電影節受到外賓好評,得到中央領導和周恩來總理的贊揚。曾當選為全國第三次文代會代表。
協拍日本影片《天平之甍》、任副導演,並赴日本參加首映式。參加了《大海在呼喚》、《騎士的榮譽》、《駝峰上的愛》、《孤帆遠影》導演工作以及《洪湖神醫》、《衰樂江湖》《追溯》等多集電視劇演出。業余寫作,習書畫,作品輯入《大河奔流》、《李克異研究資料》、《中國影人書畫選集》、《大眾電影》等。

電視劇基本信息
中文名:太平天國
出品時間:2000年
出品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首播時間:2000年7月
導 演:陳家林
編 劇:張笑天
主 演:
高蘭村,張志忠,王詩槐,楊童舒,師小紅,孫飛虎
集 數:48集
類 型:歷史 、軍事
劇情簡介:
該劇主要內容反映鴉片戰爭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急劇激化。

不堪忍受清王朝殘酷壓榨和外國侵略者瘋狂掠奪的各地人民群眾,紛紛組織起來進行英勇頑強的抗爭。在這些此起彼伏,前赴後繼的革命大潮中…片中全方位展現了太平天國從金田起義到天京陷落十三年間的歷史。全劇在戰爭氣勢格殺場面之慘烈、在天朝王相戕害手段之殘忍、在天國英雄視死如歸之悲壯中,成功地塑造了洪秀全、楊秀清、石達開、洪宣嬌、陳玉成、李秀成等太平天國英雄形象。

D. 太平天國內地版的演員表

姜維(202-264),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人,三國末期蜀國名將。

姜維自幼少孤,和母親一起生活。他喜好鄭玄的經學,在郡中做上計掾,不久,任州中從事。姜維的父親姜冏曾為郡中功曹,羌族、戎族叛亂時,他親自保護郡太守,戰死在疆場。因此,魏朝賜姜維中郎,命他參與管理本郡的軍事。

建興六年(魏太和二年,228年)春,蜀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今甘肅東南部山地)。派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占據箕谷(今陝西寶雞南),佯從斜穀道(今陝西眉縣西南)攻鄖,以牽制魏軍主力。魏明帝曹睿派曹真率關右諸軍,在郿重兵設防,諸葛亮卻親率大軍攻祁山。時天水太守馬遵正帶姜維和功曹梁緒、主薄尹賞、主記梁虔等人隨雍州刺史郭淮在各地視察。馬遵聞蜀軍至祁山後,諸縣響應,郭淮聞後,決定東行,回上邽守備。馬遵疑姜維等人有異心,於是,也乘夜隨郭淮至上邽。姜維發現馬遵已走,忙追隨其後,可惜晚了一步,待姜維等人至上邽,城門已閉,不肯放其入城。姜維等人又返回冀縣,冀縣也不放姜維等人等進城。姜維等害怕,只好去投諸葛亮。時蜀軍先鋒馬稷因違背諸葛亮的部署,又不聽裨將軍王平勸阻,擅自放棄街亭,依山立寨,以為據高臨下擊魏軍勢如破竹。結果被魏左將軍張郃擊敗,失守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庄浪東南隴城鎮,一說今天水東南)。馬稷喪失街亭,使諸葛亮的主力側翼受威脅,整個作戰計劃遭到破壞。諸葛亮只好攻克西縣,率千餘戶和姜維等人班師。姜維於是同其母失散。

諸葛亮喜姜維有膽智,命其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姜維時年二十七歲。

諸葛亮給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寫信,對姜維贊賞不已,信中說:「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馬良)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信中還說:「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三國志·蜀書·姜維傳》)。不久,姜維就升任中監軍、征西大將軍。

孫盛《雜記》記載,姜維投奔諸葛亮,跟母親失散了。後來,他接到母親的書信,讓他設法回去。姜維說:「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這記載不太可信。因為姜維粗知學術,待母不至如此。

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諸葛亮率軍10萬出斜谷攻魏,為魏大將軍司馬懿所拒。二軍相持百餘日。其間,諸葛亮數番挑戰,司馬懿堅壁不出,欲待蜀軍糧盡,相機反攻。諸葛亮派入送司馬懿女人衣服羞辱之,欲激司馬懿出戰,司馬懿仍不出戰。為平息部屬不滿情緒,故意上表請戰,魏明帝派衛尉辛毗為軍師制止之。以後,諸葛亮一來挑戰,司馬懿就要帶兵出擊,辛毗杖節立於軍門,司馬懿便不出兵。辛毗一到,姜維就對諸葛亮說:「辛佐治杖節而到,賊不復出矣。」諸葛亮說:「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資治通鑒·卷第七十二》)!八月,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軍中,蜀將秘不發喪,整軍後退。當地百姓見蜀軍撤走,向司馬懿報告,司馬懿出兵追擊,姜維令楊儀返旗鳴鼓,做出回擊的樣子,司馬懿以為中計,急忙收軍退回,不敢逼近。於是蜀軍安全而撤,百姓作諺語道:「死諸葛走生仲達」(《晉書·宣帝傳》)。姜維回成都後,任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諸軍,進封平襄侯。

延熙元年(238年),姜維隨大將軍蔣琬駐扎漢中。蔣琬升大司馬後,任命姜維為司馬,多次率領偏師西進。延熙六年(243年),姜維升任鎮西大將軍,兼任涼州刺史。

延熙九年(246年),汶山郡(郡治綿質,今四川汶川西南)平康縣(今四川松潘西)的少數民族聚眾起事,反抗蜀漢統治。姜維率軍征討,恩威並施,迅速平定。

延熙十年(247年),姜維升任衛將軍,與大將軍費柿共錄尚書事。同年,汶山郡平康縣的夷族起事,姜維率兵討平。不久,雍州(治長安,今西安西北)、涼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等地區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維率兵出隴右(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接應,與魏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戰於洮西(洮水以西)。胡族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降蜀,姜維將其遷至蜀境。未遷走者皆為郭淮擊平。

延熙十二年(249年),朝廷授予姜維符節。秋,姜維督軍進攻雍州(今陝西關中及甘肅東部),依傍曲山(今甘肅岷縣東百里)築兩城。姜維熟悉隴西風俗民情,欲誘羌胡歸蜀,以控制該地區。派牙門將句安、李歆等人駐守,並聯合羌胡人進攻附近各郡。魏軍則以征西將軍郭淮與雍州刺吏陳泰統兵抵禦。郭淮採取圍城打援策略,命陳泰討蜀護軍徐質,南安太守鄧艾進圍曲城(今甘肅岷縣東漳南),切斷交通及水源,曲城蜀軍困窘不堪。姜維被迫領兵救援,進至牛頭山(甘肅岷縣東南,洮河南岸),為陳泰軍所阻。姜維聞郭淮率軍進逼洮水,企圖切斷退路,迅速率軍撤回。而句安、李歆等人因孤立無援,最終降魏。郭淮又西擊羌人各部,留鄧艾屯白水(今甘肅白龍江)北岸,以防蜀軍反攻。姜維聞訊後,令廖化駐軍白水南岸牽制鄧艾,自率重兵奔襲洮城(今甘肅臨潭西南)。後為鄧艾所識破,並於當夜搶占洮城,姜維只得撤軍退走。

延熙十三年(250年)十二月,姜維再次出兵隴右(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聯合羌人,攻魏西平未克,俘魏中郎將郭循而還。

姜維認為自己熟悉西部風俗,又依仗才兼文武,想用羌族、胡族為羽翼,並說「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三國志·蜀書·姜維傳》)。因此,他常常提出要大舉興兵。費禕多次制止他,撥給他的部隊也從未超過萬人。

費禕還對姜維說:「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不如且保國治民,謹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為希冀徼幸,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資治通鑒·卷第七十六》)。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費禕去世,姜維得行其志。三月,吳太傅諸葛恪再次興師攻魏,發兵20萬進攻淮南。姜維也乘機率數萬人出石營(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北),經董亭(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包圍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率軍解圍,進至洛門(即洛門聚,今甘肅甘谷西)時,姜維因久攻南安不克,軍糧已盡,撤圍退走。

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維主持蜀國內外軍事。二月,魏中書令李豐與皇後之父光祿大夫張緝等密謀廢易大臣,欲以太常夏侯玄代替司馬師為大將軍。事泄,司馬師殺李豐、夏侯玄等,廢張皇後,魏國一時陷於混亂。魏狄道長李簡密向蜀漢請降。六月,姜維乘機率軍攻魏,李簡獻城降,姜維占狄道(今甘肅臨洮)。十月,姜維率軍進圍襄武(魏隴西郡治,今甘肅隴西南)。魏將徐質反擊,蜀前軍盪寇將軍張嶷戰死。姜維率軍繼至,擊敗魏軍,斬殺徐質。魏軍撤退,姜維乘勝進擊,破河關(今甘肅臨夏西北)、臨洮(今甘肅岷縣)等縣,並遷河關、臨洮、狄道三縣民入川,率軍撤回。

延熙十八年(255年)七月,蜀衛將軍姜維乘魏大將軍司馬師病亡之際,督車騎將軍夏侯霸、征西大將軍張翼等數萬人攻魏。八月,到達枹罕(今甘肅臨夏東北),遂向狄道(今甘肅臨洮)進軍。魏徵西將軍陳泰命雍州刺史王經率所部進駐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陳倉(今陝西寶雞東)到達後,再鉗擊蜀軍。王經不俟陳泰軍至即擅擊蜀軍,姜維率軍先後故關(今甘肅臨洮北)、洮西大敗王經,魏軍大部傷亡或逃亡,損兵數萬,王經只殘部萬人還保狄道。姜維乘勝圍狄道城。魏大將軍司馬昭命長水校尉鄧艾出任安西將軍,與陳泰並力抗擊蜀軍,並遣太尉司馬孚為後援。陳泰與鄧艾軍會合後,分三路進至隴西,避開蜀軍,出其不意地繞過高城嶺(今甘肅渭源西北),進至狄道東南山上,燃火擊鼓與城內聯絡,守軍見援軍至,士氣大振。姜維即督軍沿山進攻,被魏軍擊退。這時陳泰揚言截斷蜀軍退路,姜維遂於九月二十五日撤軍退走鍾堤(今甘肅臨洮南)。

延熙十九年(256年)正月,姜維在駐地被後主封為大將軍。六月,姜維與鎮西將軍胡濟約定在上邽(今甘肅天水)會合。七月,姜維率先出兵祁山,聞鄧艾有備,乃改從董亭(今甘肅武山南)攻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鄧艾軍搶占武城山(今甘肅武山西南)據險拒守。姜維見地利已失,強攻難克,乃夜渡渭水東進,沿山進取上邽。兩軍戰於段谷(今甘肅天水西南)。胡濟失期未至。蜀軍交戰不利,士卒潰散,死傷甚眾。百姓因此埋怨姜維,而隴山以西的地方也趁機騷亂起來。姜維敗歸,謝過引責,自請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

延熙二十年(257年)五月,魏將諸葛誕聯合東吳在淮南起兵反司馬昭。司馬昭調關中兵力東下討伐諸葛誕。姜維乘機攻魏秦川(渭水流域)。十二月,姜維率兵數萬出駱谷(今陝西周至西南),到達沈嶺(今陝西周至南)。當時,魏在長城(今陝西周至南)積存大量軍糧,且防守薄弱。聞姜維至,眾皆惶懼。魏徵西將軍司馬望和安西將軍鄧艾恐姜維襲奪長城,立即合軍據守。姜維軍進至芒水(今陝西周至黑水),依山為營。司馬望、鄧艾軍近水築寨。蜀軍多次挑戰,魏軍堅守不出,兩軍長期對峙。景耀元年(258年)三、四月間,姜維聞諸葛誕敗亡,遂引軍而還。並再次被任命為大將軍。

姜維屢次北伐,不但未見成效,反而弄得民困兵疲。於是,不再輕易對外用兵,轉過頭來,致力於加強漢中的守御。

當年劉備留魏延鎮守漢中,各個營寨都充實兵力,抵禦外寇。敵人來進攻,使其不得入一步。後來漢中之戰,王平抵拒曹爽,用的就是這種辦法。姜維認真研究了蜀中形勢,提出了「斂兵聚谷」的新策略。

姜維認為,「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御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臣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游軍並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三國志·蜀書·姜維傳》)。

朝廷也覺得姜維的辦法不錯,便命令漢中都督胡濟退駐延壽、監軍王含駐守樂城,護軍蔣斌駐守漢城。又在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等地建立軍營駐防。

其實,斂軍聚谷之法,弊大利小,等於是自棄險要,自拆樊籬。

景耀五年(262年)十月,姜維起兵再度攻魏,攻入洮陽境。魏徵西將軍鄧艾率兵迎戰。鄧艾抓住姜維懸師遠征,戰線長,給養困難,難以持久的弱點。搶佔有利地勢,在洮陽以東的侯和(今卓尼東北)設陣,以逸待勞,阻擊蜀軍,雙方激戰後,魏軍發起反擊,蜀軍大敗,損失嚴重。姜維只得退往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此後,蜀軍實力大減,轉為被動防禦態勢。

姜維北伐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人,少孤,與母居,好鄭氏學。原為州、郡吏。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軍向祁山,天水太守馬遵惶懼逃走,保守上邽。姜維等聞訊,追趕太守,太守關閉城門不納。維等還冀,亦遭拒絕。於是維等乃降於諸葛亮。亮辟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時年二十七。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字)、季常(馬良字)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又說:「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贍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說明諸葛亮對姜維極為器重,並准備把他培養成棟梁大材。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延熙元年(233年),維隨大將軍蔣琬出屯漢中,琬遷大司馬,以維為司馬,數率偏軍西入。延熙十年(247年),遷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

維自以熟悉西方風俗,又負其才武,欲誘諸羌胡以為羽翼,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屢求發動大軍出擊,費禕則比較持重,對維常加以節制,與其兵不過萬人。費禕死前,姜維終未能發動大規模的北伐曹魏的戰爭。

延熙十六年(253年),費禕死後,姜維行動有較大的自由,常出動數萬之眾北擊。次年,維再出隴西,破魏將徐質,乘勝多所降下,拔河關、狄道、臨洮三縣民還。延熙十八年(255年),維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經退守狄道城,維圍之,魏徵西將軍陳泰進兵解圍,維退住鍾題。

延熙十九年(256年),維升任大將軍,更整勒人馬,與鎮西大將軍胡濟期會於上邽。濟失期不至,維為魏大將鄧艾所破於段谷(今甘肅天水市東南),士兵星散,死者甚眾。眾庶因此怨望,而隴以西亦騷動不安。

延熙二十年(257年),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在淮南起兵反對司馬氏,關中兵部分東下,維欲乘虛向秦川,率數萬人出駱谷,徑至沈岑(今陝西周至縣西南五十里)。時長城(在沈岑北)積谷甚多而守兵少,聞維將至,眾皆惶懼。魏大將軍司馬望與鄧艾皆屯守長城。維數挑戰,望、艾不出。景耀元年(253年),維聞諸葛誕敗,乃還成都。

自從劉備留魏延鎮漢中以來,皆實兵外圍以御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及興勢之役,王平扞拒曹爽,皆承此制。姜維以為「錯守諸圍,適可御敵,不獲大利。不若使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聽敵入平,重關頭鎮守以扞之,今游軍旁出,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運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游軍並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於是令督漢中胡濟退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資治通鑒》卷77高貴鄉公甘露三年注雲:「姜維自棄險要,以開狡焉啟疆之心,書此為亡蜀張本。」接姜維這種御敵辦法,遇小敵尚可,若遇強大數倍之敵前來,使其得入平地,何啻放虎出山!姜維以區區之蜀,竟敢如此冒險,誠非穩妥之計。

姜維本非蜀人,託身蜀國,加上連年征戰,沒有建立什麼功績,所以頗遭非議。而當時蜀國後主劉禪無能,宮廷由宦官黃皓專權,為所欲為。右大將軍閻宇見黃皓炙手可熱,便依附於他,於其勾結。黃皓想尋機廢掉姜維,扶閻宇掌管軍政大權。姜維疑心,頗為恐懼,於是,不再回成都,在沓中駐扎。

據《華陽國志》記載,姜維對黃皓專權恣肆很不滿,曾上言後主,請求誅殺黃皓。後主說:「黃皓不過是一個奔走效力的小臣罷了。過去董允對他切齒痛恨,我常常感到遺憾。您大人大量,又何必介意他呢?」姜維見黃皓枝附葉連,勢力很大,感到自己失言,便告辭後主出宮。後主命黃皓到姜維那裡謝罪,姜維對黃皓說自己要到沓中種麥,以資軍用,實際是為躲避黃皓。

景耀六年(263年),姜維表奏後主,說:「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詣督堵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三國志·蜀書·姜維傳》)。

在這緊要關頭,黃皓不聽人言,卻信鬼神。他相信巫者的預言,認為敵人不會到來,稟告後主,把姜維的表章壓下,不予理睬,連大臣都不知道。

同年八月,魏軍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將軍鄧艾率兵3萬餘人,由狄道(今甘肅臨洮)進軍,以牽制蜀大將軍姜維駐守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的主力;雍州刺史諸葛緒率3萬餘人,進攻武都(今甘肅成縣西北),以切斷姜維退路;鍾會率主力10餘萬人,欲乘虛取漢中,然後直趨成都。

直到魏將鍾會將要進入駱谷,鄧艾將要進入沓中時,黃皓這才派右車騎將軍廖化率軍去沓中援助姜維,派左車騎將軍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率兵去陽安關中(今陝西沔縣西),作為各個營寨的外援。並令漢中諸將放棄漢中外圍據點,收縮兵力退保漢城(今陝西勉縣東)、樂城。廖化進軍到達陰平,聞魏將諸葛緒正向建威迸發,便停下來等待敵兵。

鄧艾命天水太守王頎直攻姜維營地,命令隴西太守牽弘等人邀擊姜維的前部,而命令金城太守楊欣進擊甘松。姜維在沓中見鄧艾的軍隊攻來,又聽說鍾會進軍漢中,知漢中難保,立刻引兵東撤,急擺脫鄧艾,退往陰平。魏將楊欣等人追擊,直到疆川口,雙方大戰,姜維敗退,為搶先佔橋頭(陰平東南)的諸葛緒所阻。姜維從孔函谷(今甘肅省武都縣孔幽水人白龍江處)佯作向北欲繞道而東,作出出兵攻擊諸葛緒後部的樣子,誘使諸葛緒離開橋頭三十里向北堵擊時,姜維乘機迅速通過橋頭,與廖化、張翼等合兵,據守劍閣。諸葛緒趕去阻截,差了一天,沒有趕上。這一戰,姜維靈活用兵,暫時擺脫了被動局面。

在陰平,姜維遇到了趕來增援他的廖化。姜維命廖化在陰平抵禦敵軍,自己想率軍往陽平關迎擊鍾會。

由於蜀軍未對咽喉險道斜谷、駱谷、子午谷嚴加防守,被魏魏興太守劉欽佔領。鍾會遂幾路並進,直入漢中,留2萬人圍漢、樂二城,自率主力直下陽安關口,守將蔣舒降投,傅僉戰死,繼克關城(今陝西陽平關),鍾會攻樂城不下,聞關口已克,引兵長驅南下。這時,張翼、董厥才到漢壽,姜維、廖化也舍棄陰平退回,剛好和張翼等會合。於是,合兵退守劍閣,抵禦鍾會。

鍾會寫信給姜維,企圖用故土關系招降他。信中說:「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每惟疇昔,嘗同大化,吳札、鄭喬,能喻斯好」(《三國志·蜀書·姜維傳》)。

姜維沒有回信,而列營守險。鍾會不能克,雙方形成了對立之贄。魏軍因軍糧不繼,鍾會急竿吮�?

時鄧艾上書建議,出奇兵從陰平經江油(今四川江油北)、涪縣(今四川錦陽東),襲取成都。十月,鄧艾趁姜維被鍾會牽制在劍閣,率軍自陰平沿景穀道東向南轉進,南出劍閣兩百多里,攀登小道,鑿山開路,修棧架橋,越過7百餘里無人煙的險域,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將馬邈。並克綿竹,斬諸葛瞻。一鼓作氣、攻陷雒縣(今四川廣漢北),逼近成都。蜀後主劉禪驚恐失據,感到大勢已去,在主降派勸導下,決定向鄧艾請降。

姜維等堅守劍閣,驚悉綿竹失守,接著,一日三驚,有的說後主想固守成都,有的說後主要向東投奔盟國東吳,有的說後主要向南進入建寧。姜維恐腹背受敵,即引軍退至巴西境,至郪縣(今四川射洪西)時,後主詔書傳來,命令全軍投降。姜維傷心落淚。但事已至此,只好奉詔到涪城向鍾會投降。「將士咸怒,拔刀斫石」(《三國志·蜀書·姜維傳》)。鄧艾率軍入成都,蜀漢滅亡。

蜀漢的滅亡 蜀漢自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相繼執政,陳壽評二人的政績說:「蔣琬方整有成重,費禕寬濟而博愛,咸承諸葛之成規,因循而不革,是以邊境無虞,邦家和一」。在當時鼎立的三個國家中,蜀漢最為弱小,蔣琬、費禕二人雖無赫赫之功,但能夠安穩地保住基業,說明諸葛亮挑選的接替人還是不錯的。蜀漢的柱石大臣除了諸葛亮、蔣琬、費禕以外,還有董允。常璩《華陽國志》卷7《劉後主志》把以上諸葛亮等四人號為「四相」,也稱「四英」。諸葛亮時,把宮中府中視同一體,諸葛亮死後,宮、府之事由蔣、費、董三人共同管理,他們合作得很好,三人都是諸葛亮精心挑選與培植的輔政大臣。董允,父和,曾為掌軍中郎將,與軍師將軍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大司馬府事。後主時,遷黃門侍郎。亮北伐,允主持宮省之事,統宿衛親兵,掌管獻可替否,很能匡救補缺。後主常欲采擇以充後宮,允以為古時天子後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已具備,不宜增益,終執不聽,後主益嚴憚之。後主所愛宦人黃皓,善於迎合主意,允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於皓,皓畏允,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延熙七年(244年),允以侍中守尚書令。延熙九年(246年),允與蔣琬病故,尚書呂乂代允為尚書令,侍中缺由陳祗填補。呂乂「為政簡而不煩,號為清能」。陳祗為人,「矜厲有威容,多技藝,挾數術,費禕甚異之。」延熙十四年(251年),呂乂卒,祗又以侍中守尚書令,加鎮軍將軍。大將軍姜維雖班在祗上,常率眾在外.希親朝政。祗上承主指,下與黃皓相表裡,深受後主信愛,權重於維。景耀元年(258年)祗死,後主以尚書僕射董厥為尚書令,尚書諸葛瞻為僕射。景耀四年(261年),後主以董厥為輔國大將軍,諸葛瞻為衛將軍,共平尚書事。自陳祗死後,黃皓操縱國事,董厥、諸葛瞻皆不能矯正。於是蜀政益壞。這時孫權使薛珝聘於蜀,珝歸後,孫權問蜀政得失,珝對曰:「主�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臣聞燕雀處堂,子母相樂,自以為安也,突決棟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禍之將及,其是之謂乎!」

蜀政之壞,由於後主愚暗,黃皓竊權,投機嗜利士人依附黃皓。皓與右大將軍閻宇親善,陰欲廢維,令宇掌握軍權。姜維知之,給後主說:「皓奸巧專恣,將敗國家,請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每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維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辭而出。後主今皓詣維陳謝,維疑懼,因求種麥沓中(今甘肅甘南州舟曲西北),不敢還成都。

這時蜀吳二國政治都很腐朽,內部矛盾重重。魏國在司馬氏統治下,雖然屢起內爭,但國力強盛,人才不減於昔。魏元帝曹奐景元三年(262年)冬,司馬昭欲大舉伐蜀,先告諭眾人說:「自定壽春以來,息役六年,治兵繕甲,以擬二虜。今吳地廣大而下濕,攻之用功差難,不如先定巴蜀……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境不下四萬,然則余眾不過五萬。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以劉禪之暗,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次年,令鍾會都督關中。

同年(蜀景耀六年),姜維上表於後主說:「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左右車騎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又叫關城,即今陝西陽平關,在今陝西寧強西北,南倚雞公山,北靠嘉陵江,為當時從漢中入蜀正道)及陰平之橋頭(橋頭在白龍江與白水江匯合處,即今甘肅文縣之玉壘關),以防未然。」但「黃皓信巫鬼,謂敵終不自致,啟漢主寢其事,群臣莫知」。

次年(263年)夏,司馬昭大舉伐蜀,「遣征西將軍鄧艾督三萬餘人自狄道趣甘松(在沓中西,今甘南州選部縣東南)、沓中,以連綴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督三萬餘人自祁山趣武街橋頭,絕維歸路;鍾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子午谷趣漢中。以廷尉衛瓘持節監艾、會軍事,行鎮西軍司」。

蜀漢聞魏軍將至,始遣廖化將兵詣沓中為姜維繼援,張翼、董厥等詣陽安關口為諸圍外助。敕諸圍皆不得戰,退保漢、樂二城,二城各有兵五千人。所以當鍾會的軍隊進到漢中時,並未遇到抵抗。九月,鍾會使前將軍李輔統萬人圍樂城;護軍荀愷圍漢城。會率大軍直趣陽安口,使護軍胡烈為前鋒,攻關口。蜀關口守將傅僉、蔣舒兩人不和,蔣舒詭稱出城殺敵,傅僉信以為真,既未阻攔,也未設防。舒率其眾出城後,直奔胡烈投降,胡烈乘虛襲城,傅僉格鬥而死。關口既下,鍾會大軍長驅而進,大得庫藏積谷。

這時在沓中的姜維,受到鄧艾所部諸軍的進逼,又聞鍾會已入漢中,引兵且戰且走,但諸葛緒已屯駐橋頭。姜維乃從孔函谷(今甘肅文縣西北)入北道,繞出緒後,緒怕後路被斷,卻退三十里,維得過橋頭。緒還截維,遲一日不及。維遂還至陰平,合集士眾,欲向關城,未到,聞關城陷,乃退往白水,遇廖化、張翼、董厥等,合兵守劍閣,以拒鍾會。

冬十月,鄧艾進軍至陰平,簡選精銳,欲與諸葛緒自江油(戍名、令四川江油東)趨成都。緒以本受節度邀姜維,西行非本詔,遂不從艾,而引軍向白水,與鍾會合。會欲專制軍勢,密告緒畏懦不進,緒被濫豐征還,其軍悉並屬會。

維等在劍閣,列營守險,會不能克,糧運艱難,軍食乏,欲退軍。鄧艾上言:「宜乘勝進取,如從陰平由邪徑經德陽亭趣涪,劍閣蜀軍必還保涪,則鍾會之軍可方軌而進;如劍閣之軍不還,則有利於我軍攻涪。」於是鄧艾自陰平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橋作閣,備歷艱險。加以糧運將盡,瀕於危殆。艾以氈裹身,推轉而下,將土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當先登到達江油時,蜀守將馬邈投降。於是鄧艾得繼續挺進。

諸葛瞻督諸軍前來拒艾,至涪,停性不進。尚書郎黃崇屢勸瞻速行據險,無令敵軍得至平地。瞻不能從。艾長驅而前,擊破瞻前鋒,瞻退住綿竹,艾以書誘瞻曰:「若降者,必表為琅邪王」。瞻怒,斬艾使,列陣以待艾。艾遣子忠等自右擊,司馬師纂等自左擊,忠、纂戰不利,退還。言:「賊未可擊」。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叱忠、纂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蜀軍,斬瞻及黃崇。瞻子尚嘆曰:「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使敗國殄民,用生何為!」策馬冒陣而死。

蜀人不意魏兵猝至,未作城守調度,及艾入平地,百姓驚擾,奔走山野,不可禁止。後主與群臣會議,或主張投吳;或主張往南方四郡。光祿大夫譙周以為:「自古以來,無寄他國為天子者,若人吳國,亦當臣服。且治政不殊,則大能吞小,此數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則魏能並吳,吳不能並魏明矣。等為稱臣,為小孰與為大,再辱之恥,何與一辱!且若欲奔南,則當早為之計,然後可果;今大敵已近,禍敗將及,群小之心,無一可保,恐發足之日,其變不測,何至南之有乎!」或曰:「今艾已不遠,恐不受降,如之何?」周曰:「方今東吳未賓,事勢不得不受,受之不得不禮。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請身詣京都,以古義爭之。」眾人無以易周之理。後主猶欲入南。周上疏曰:「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以兵威逼之,窮乃率從。令若至南,外當拒敵,內供服御,費用張廣,他無所取,耗損諸夷,其叛必矣!」後主乃從周策,遣侍中張紹等奉璽綬以降於艾。北地王堪怒曰:「若理窮力屈,禍敗將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奈何降乎!」後主不聽,是日,堪哭於昭烈之廟,先殺妻子而後自殺。

張紹等見鄧艾於雒城,艾大喜,報書褒納。後主遣人別敕姜維,使降鍾會,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於艾,凡有「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甲士千萬二千,吏四萬人」

E. 有沒有關於「太平天國」的影片兒推薦幾部…謝謝!

《太平天國》是中央電視台於2000年播放的,共46集。主要演員是高蘭村 王詩槐 孫飛虎 王菁華等人。

還有一部《太平天國》是香港八十年代TVB一部年度大製作,雲集了呂良偉、黃日華、劉青雲、陳敏兒、鄧萃雯、毛舜筠、商天娥、歐陽震華、郭富城等當紅藝人及當年的新進演員演出。

上面兩部都能在優酷里看到。

另外,九十年代珠江台也播過一部叫《洪秀全》的電視連續劇,可惜後來沒有重播過。其他地方也沒法找到。

F. 一個電影,劉德華主演,有關太平天國的,攻城戰,死了好多人,是什麼

投名狀

G. 太平天國演員表

《太平天國》是一部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的歷史題材電視劇。由張笑天編劇,陳家林執導,高蘭村、張志忠、楊童舒、孫飛虎等聯袂主演。

演員表:

高蘭村飾洪秀全

簡介天王

張志忠飾楊秀清

簡介東王

韓再峰飾蕭朝貴

簡介西王

何永生飾馮雲山

簡介南王

劉兵飾韋昌輝

簡介北王

王詩槐飾石達開

簡介翼王

王菁華飾洪宣嬌

簡介天王妹、西王妻

楊童舒飾傅善祥

簡介女狀元、東王府簿書、天王府掌朝儀

李建群飾蘇三娘

簡介掌朝儀、羅大綱妻

盧勇飾林鳳祥

簡介求王、天官副丞相、洪宣嬌戀人

於德安飾羅大綱

簡介奮王、冬官正丞相、蘇三娘夫

金玉婷飾曾晚妹

簡介檢點、陳玉成妻

周迅飾石益陽

簡介翼王養女、李秀成未婚妻

胡天鴿飾程嶺南

簡介東王妾、天王妻

侯永生飾曾天養

簡介秋官又正丞相

李明飾楊輔清

簡介東王義弟

王崗飾李開芳

簡介靖王、地官正丞相

林強飾秦日綱

簡介燕王

黃河飾陳玉成

簡介英王、曾晚妹丈夫

師小紅飾李秀成

簡介忠王、石益陽未婚夫

彭軍飾曾水源

簡介天官又正丞相

陳保家飾蒙得恩

簡介贊王、春官又正丞相

韓振華飾陳承瑢

簡介佐天侯、陳玉成叔父

周易倫飾周錫能

簡介軍帥、背叛太平天國被處死

宋日昕飾洪大全

簡介原名焦亮、自稱天德王

趙景文飾胡以晃

簡介豫王、護國侯

徐洪浩飾譚紹光

簡介慕王、傅善祥戀人

潘傑飾謝滿妹

簡介陳宗揚妻

史宗宏飾陳宗揚

簡介冬官正丞相、謝滿妹夫

蘇克石飾朱衣點

劉海利飾賴漢英

簡介夏官副丞相

胡曉婷飾胡玉蓉

簡介長沙葯鋪老闆女兒、暗戀陳玉成

李全忠飾汪海洋

簡介康王

孫德利飾江元拔

梁興家飾石祥禎

簡介翼王兄

王基民飾洪仁玕

簡介干王、天王族弟

王剛飾李世賢

簡介侍王、李秀成弟

蘭嵐飾儀美公主

簡介天王長女

湯志江飾洪仁發

簡介安王、天王兄

郝鐵男飾洪仁達

簡介福王、天王兄

郭濤飾汪一中

蔡棣飾侯謙芳

簡介東殿吏部二尚書

李延松飾侯淑錢

簡介東殿吏部尚書

杜君飾司琴

簡介天王府吏部尚書

楊靜飾韋玉娟

簡介北王妹

胡兆峰飾韋俊

簡介北王弟

張傑飾李壽春

陸偉飾曾憲

鍾鑫培飾林啟榮

簡介貞天侯

楊基民飾黃玉昆

簡介夏官正丞相

劉毓濱飾左宗棠

簡介閩浙總督、湘軍重要首領

張曉波飾烏蘭泰

李哲民飾郭昆燾

劉剛飾郭嵩燾

葉慶林飾張亮基

吳宏厚飾駱秉章

簡介湖南巡撫、四川軍務督辦

趙毅飾奕欣

簡介恭親王

許毛毛飾僧格林沁

簡介晚清蒙古族名將

蓋麗麗飾慈禧

簡介西太後

張光政飾楊載福

王舉飾李鴻章

簡介江蘇巡撫,淮軍創建者

配音田二喜

《太平天國》講述了太平天國運動由「拜上帝會」經過金田起義、永安建制、轉戰兩湖、定都天京、北伐西征,逐步發展壯大,又經過楊韋事變等一系列內訌,元氣受損,直到天京陷落一步步走向滅亡,這一段完整的歷史過程。

H. 誰知道跟太平天國有關的電影啊想看!!

天國恩仇 電影名:天國恩仇
導 演:周康渝
編 劇:王金寶 王資鑫
主 演:蔡開明 何烈美 秦光國 肖依農 劉偉民
上 映:1985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天國恩仇 (1985)故事梗概
1864年,太平天國革命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天王洪秀全病逝不久,清兵便攻破天京,整個京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太平軍余部在總制高德昆率領下,邊打邊撤,掩護幼天王沖出重圍。一路沖殺混戰,高德昆與幼天王被打散。正在危難之時,叛變投敵的太平軍師白文冰帶領清兵又將高德昆等人團團圍住。廝殺中,高德昆身中白文冰飛刀,壯烈殉國。其子高玉龍,弟弟高德林及羅雲鵬等人各自劈開一條血路,沖殺出去。高玉龍殺出重圍,思念亡父心切。他隻身來到蕪城白府,找白文冰算帳,交手沒有幾個回合,便敗下陣來。危難中,被裝扮成耍猴人的叔叔高德林救出,遂潛心修煉祖藝猴拳,以圖再舉。轉眼10年過去,玉龍已練就一身高超武藝。他報仇心急,不待與叔父商議,便深夜獨自下山,潛入白府,先殺掉仇人之子白慶雄,又擊敗各懷絕技的八形怪俠。待與白文冰做殊死決斗時,由於體力消耗過大,只剩下招架之功。幸遇高德林及時趕到,玉龍才免遭大禍,高德林卻不幸遇難。玉龍滿懷悲痛埋葬了叔叔,並按叔叔的遺囑,到葫蘆村找到了師阻羅雲鵬和師妹、羅大鳳。聚集在葫蘆村的眾百姓,在羅師祖和高玉龍的主持下,正式成立"大聖會",並推舉"猴王"後代高玉龍為首領。"大聖會"日夜鍛造兵器,操練人馬,伺機起義。高玉龍在師祖師妹的傳授下,練就一身絕招,他期待著再次與白文冰交手。為給起義作準備,高玉龍獨闖蕪城盜取城防圖。由於奸細告密,不幸落入陷阱。白文冰企圖以高玉龍為誘餌,乘"大聖會"劫法場營救高玉龍之際,襲擊葫蘆村。沒料到"大聖會"將計就計,直奔官府,救出高玉龍,再回師葫蘆村。白文冰機關算盡,自己倒成了瓮中之鱉。他想沖出葫蘆口,"大聖會"早已在此設下千軍萬馬。就在高德昆遇難的地方,高玉龍與白文冰狹路相逢。經過一番殊死較量,高玉龍將白文冰擊下懸崖,終於報了殺父之仇。"大聖會"的義旗迎風飄揚。高玉龍和眾弟兄們站在高山之巔,翹首遠望。起義軍的歌聲在山谷間回盪。

I. 太平天國演員表

太平天國演員表:黃日飾楊秀清、劉青雲飾蕭朝貴、王詩槐飾演石達開。

《太平天國》是由蕭笙執導的古裝歷史電視劇,呂良偉、劉青雲,黃日華,鄧萃雯、王詩槐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以洪秀全為首的天帝會,不堪忍受清朝殘酷壓榨和外國侵略、英勇抗爭的故事。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不堪忍受清朝殘酷壓榨和外國侵略的各地中國人民,紛紛起來英勇抗爭。其中以洪香全為首的天帝會勢力最大。

其於1851年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定國號為太平天國。義軍起義後的兩年就席捲長江,太平天國同時也把略者打得一敗再敗,使得北王殺骨幹兩萬餘人;翼王石達開被迫帶兵分道揚鑣,犧牲在大渡河畔。此後,雖然有陳玉成,李秀成的艱苦奮斗,但至終敵不住中外統治者瘋狂進攻,1864年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國也隨之瓦解。

劇情簡介

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不堪忍受清朝殘酷壓榨和外國侵略的各地中國人民,紛紛起來英勇抗爭。其中以洪秀全為首的天帝會勢力最大。其於1851年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定國號為太平天國。義軍洪秀全為首的拜上帝會起義後的兩年就席捲長江,截斷了清朝的漕運,攻下南京,太平天國定都於此改稱天京。

清朝啟用漢族名家曾國藩編練的湘軍以擊太平天國,無奈前後湘軍均大敗,曾國藩自殺。太平天國同時也把侵略者打得一敗再敗,不敢見仗。然而偏安東南,孤軍北伐,天京事變,使得太平天國大好形勢驟然跌入谷底。

東王楊秀清日益驕縱,覬覦天王寶座,北王韋昌輝借力殺人,而洪秀全也私心頗重,導致北王殺骨幹兩萬餘人,翼王石達開被迫帶兵分道揚鑣,犧牲在大渡河畔。此後,雖然有陳玉成、李秀成的艱苦奮斗,但至終敵不住中外統治者瘋狂進攻,1864年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國也隨之瓦解。

J. 有哪些關於太平天國的電視劇,電影

太平天國 (2000)
主演: 高蘭村 / 王詩槐 / 孫飛虎 / 王菁華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 / 古裝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首播: 2000-07-10

《投名狀》,涉及該內容。

閱讀全文

與電影太平天國哪個演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qq電腦版怎麼一起看電影 瀏覽:23
全球變暖叫什麼電影 瀏覽:911
看電影軟體什麼 瀏覽:161
甄嬛傳手機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瀏覽:799
婁燁拍了哪些電影被禁了 瀏覽:182
看電影怎麼將英語轉換成漢語 瀏覽:636
來一個歷史上最好看的電影 瀏覽:881
泰國恐怖電影奶奶免費觀看 瀏覽:267
尋甸一場電影要多少錢 瀏覽:131
怎麼在線看豆瓣電影迅雷下載電影下載 瀏覽:282
長治市電影院有哪些 瀏覽:662
最新關於狙擊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60
硫磺島戰役電影免費完 瀏覽:515
電影最佳福星裡面演一品香叫什麼 瀏覽:450
閃光少女pk是電影的多少分鍾 瀏覽:476
國產電影的票房最高的是多少 瀏覽:68
哪些大氣磅礴額電影 瀏覽:772
歐美瑪麗蘇電影有哪些 瀏覽:21
王晶幫內地拍了多少電影 瀏覽:730
一部電影大概多少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