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與原來的廣電總局有何不同,是不是不會對電視電影橫加干涉了
根據10日披露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將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整合後的工作職責和性質不變,就是機構精簡了,統一管理了。
㈡ 國家電影局是不是國家機構它有什麼職權
2018年4月16日,國家電影局揭牌成立。根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為加強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好發揮電影在宣傳思想和文化娛樂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中宣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和電影工作。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新聞出版管理職責和電影管理職責劃入中宣部。 [1]
2019年11月,由國家電影局主辦、中宣部機關服務中心(信息中心)承辦的國家電影局官方網站正式開通並上線運行。
㈢ 廣電局,文化部他們誰管誰
廣電局,文化部都屬於部級單位,不存在誰管誰的問題。
拓展資料:
一、廣電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是中國文化行政的最高機構。是國務院的職能部門,在國務院領導下管理全國文化藝術事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負責文化、藝術事業的組成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最早的政府部門之一。
為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遊資源開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方案提出,將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不再保留文化部、國家旅遊局。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將文化部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不再保留文化部。
主要職責:貫徹落實黨的宣傳文化工作方針政策,研究擬訂文化和旅遊工作政策措施,統籌規劃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遊業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組織實施文化資源普查、挖掘和保護工作,維護各類文化市場包括旅遊市場秩序,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
㈣ 《電影管理條例》是由哪個部門制訂的
《電影管理條例》是國務院於2001年公布的,用於加強對電影行業的管理,發展和繁榮電影事業,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需要,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條例,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342號
《電影管理條例》已經2001年12月12日國務院第50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總理朱鎔基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㈤ 電影公司的上級單位是什麼局
親,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簡稱廣電總局)吧!希望可以幫到你!!
㈥ 大家覺得電影公司應該歸口哪個部門管理
應該歸文化部管吧,電影出品也要經過文化部的廣電局審核。
㈦ 廣電局,文化局,體育局合並後是什麼性質的事業單位
三個行政性質的事業單位,合並後還是行政性質的事業單位。
廣電局: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是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13〕14號),設立的新聞,出版,廣播,電影和電視領域的國家管理部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為正部級單位,是國務院直屬機構。
文化局:
主管當地文化藝術事業,其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藝術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研究制訂當地文化事業發展規劃,政策,規章和管理辦法,綜合管理當地社會文化事業,圖書館事業,歸口管理當地文化市場,文物事業,電影發行和放映,對外文化藝術交流。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新聞出版著作權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以及地方性新聞出版,著作權的管理規章和管理措施,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承辦當地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體育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總局,其前身是1952年11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1998年3月24日改組為國家體育總局。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19次會議通過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並任命賀龍為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
1954年改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1998年改組為國家體育總局。中央體委,國家體委及後來的國家體育總局都致力於「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在普及群眾體育的同時,大力發展競技體育,大大提高了我國的運動技術水平,推動了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拓展資料:
行政事業單位:
一,是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統稱,因為中國特有的政治體制,經常是行政和事業單位不分家,很多政府部門如房管局,規劃局等,有的地區是行政單位,但有的地區是事業單位,所以老百姓統稱政府部門為行政事業單位,很多地方政府發文也以此為統稱,如區屬行政事業單位,縣屬行政事業單位等。
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其履行的是執法監督和社會一些管理職能,如部門所屬的執法監督,監管機構等。
行政事業單位是國家財政部門撥款發工資,一般是全額財政撥款。
行政事業單位 網路
拓展資料
廣電局是隸屬關系事業單位改革以後廣播電視局屬於事業單位性質而作為其下設單位電台,電視台, 新聞網站 , 報刊雜志等就成為帶有企業性質的事業單位市場化經營管理自負盈虧說的專業一點廣電局是電視台的上級電視台隸屬廣電局管轄但屬於財政獨立核算的事業單位。
廣電局,全稱廣播電視總局。是國家進行廣播,電視,電影,傳媒的管理單位,是國家機械中除軍隊外最重要的機構。
人們生活中,一個新聞從發現後,從節目製作 ,到製成信號,過程式控制制,監聽,傳遞,加密,發送到衛星,收到節目,然後送到千家萬戶。內部分工很清楚和細致,專業很多,幾乎涵蓋所有行業 ,如電力,無線電,水,熱,廚師,司機,管理人才, 空氣動力 ,建築,水文,核能,離子,電子專業,值班人員,翻譯等等。
拓展:廣電總局的主要職能
1,研究並擬定廣播電視宣傳和影視創作的方針政策,把握輿論導向;指導廣播電視宣傳和廣播影視創作並協調其題材規劃;指導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體制改革。
2,研究並起草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管理的法律,法規;制訂廣播電影電視管理規章和事業的發展規劃;監督管理廣播電視節目,衛星電視節目收錄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的視聽節目;負責用於廣播電台,電視台播出的廣播電視節目的進口管理並負責內容審核。
3,審批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和電影,廣播電視節目,電視劇製作單位的建立和撤銷;組織審查在廣播電視中播出的電影,電視劇及其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發放和吊銷電影攝制,公映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發行許可證。
4,管理廣播電影電視科技工作,制訂有關技術政策和標准,指導廣播電影電視系統適用高新技術的科學研究和開發應用;研究廣播電影電視方面的經濟政策。
5,研究制訂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外事工作的有關規定;管理並指導廣播電影電視對外和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台灣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6,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㈧ 黨和國家機構的改革方案涉及的范圍有哪些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根據該方案,這次機構改革包括黨、政府、人大、政協、司法、群團、社會組織、事業單位、跨軍地,中央和地方各層級機構。具體調整情況如下:
一、深化黨中央機構改革
1、組建國家監察委員會。
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實行一套工作機構、兩個機關名稱。
不再保留監察部、國家預防腐敗局。
2、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部。
3、組建中央審計委員會。
中央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審計署。
4、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改為委員會。
5、組建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
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設在教育部。
6、組建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
不再保留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
7、組建新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將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的職責整合,組建新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8、組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不再保留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編譯局。
9、中央組織部統一管理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10、中央組織部統一管理公務員工作。
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家公務員局。
11、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工作。
12、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電影工作。
13、中央統戰部統一領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14、中央統戰部統一管理宗教工作。
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家宗教事務局。
15、中央統戰部統一管理僑務工作。
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16、優化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17、不再設立中央維護海洋權益工作領導小組。
有關職責交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及其辦公室承擔。
18、不再設立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
有關職責交由中央政法委員會承擔。
19、不再設立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
有關職責交由中央政法委員會承擔。
20、將中央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職責劃歸中央政法委員會、公安部。
二、深化全國人大機構改革
21、組建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
22、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更名為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
23、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更名為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
三、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
24、組建自然資源部。
不再保留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25、組建生態環境部。
不再保留環境保護部。
26、組建農業農村部。
不再保留農業部。
27、組建文化和旅遊部。
不再保留文化部、國家旅遊局。
28、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不再設立國務院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
29、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
30、組建應急管理部。
不再保留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31、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
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家外國專家局。
32、重新組建司法部。
不再保留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33、優化審計署職責。
不再設立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
34、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不再保留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
35、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不再保留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36、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撤銷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建制。對內保留原呼號,對外統一呼號為「中國之聲」。
37、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不再保留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38、組建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
39、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
40、組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不再保留國家糧食局。
41、組建國家移民管理局。
42、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不再保留國家林業局。
43、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
44、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並入水利部。
不再保留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
45、調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隸屬關系。
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由國務院管理調整為由財政部管理。
46、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
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
四、深化全國政協機構改革
47、組建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
48、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更名為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49、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更名為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
五、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
50、整合組建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
51、整合組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
52、整合組建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
53、整合組建交通運輸綜合執法隊伍。
54、整合組建農業綜合執法隊伍。
六、深化跨軍地改革
55、公安邊防部隊改制。
公安邊防部隊不再列武警部隊序列,全部退出現役。
56、公安消防部隊改制。
公安消防部隊不再列武警部隊序列,全部退出現役。
57、公安警衛部隊改制。
公安警衛部隊不再列武警部隊序列,全部退出現役。
58、海警隊伍轉隸武警部隊。
59、武警部隊不再領導管理武警黃金、森林、水電部隊。
60、武警部隊不再承擔海關執勤任務。
七、深化群團組織改革
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群團工作的制度,緊緊圍繞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這條主線,強化問題意識,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改革,著力解決「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等問題,把群團組織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
八、深化地方機構改革
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省市縣統籌、黨政群統籌,根據各層級黨委和政府的主要職責,合理調整和設置機構,理順權責關系,改革方案按程序報批後組織實施。
中央和國家機關機構改革要在2018年年底前落實到位。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報黨中央審批,在2018年年底前機構調整基本到位。省以下黨政機構改革,由省級黨委統一領導,在2018年年底前報黨中央備案。所有地方機構改革任務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來源:人民日報
大家都在看
首贊
+1
平台聲明
㈨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具體指的是哪些部門
我是廣電系統的。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是指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機構改革前,叫廣播電視部。
㈩ 電影公司歸什麼部門管理;房租漲跌有規定嗎
中國廣播電視局 那是發改委管 不過中國的情況 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