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拍電影特效和實景哪個貴

拍電影特效和實景哪個貴

發布時間:2022-10-03 10:04:46

① 一秒幾十萬,為什麼電影特效這么貴

越來越多的大片開始用特效,前陣子重映的阿凡達中,就有眾多特效鏡頭,整部影片中,光特效費用就花費了1.5億元,換算成人民幣,高達十億。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都被深深吸引,覺得影片非常精彩。但再精彩也只有兩個小時,很難想像這兩個小時竟然花費了十億。

特製作應運而生

特效製作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大致分為兩大部分十個環節,分別是:建模、材質、動畫、燈光、渲染合成特效:摳像、擦除威亞、調色、合成、匯景,每個環節又細分為若干小項目,由相應的部門負責。

人力,這才是最花錢的一部分,因為每個月都得發工資啊,夢工廠動畫部門1000多員工(馴龍高手2以後裁員500人)。紐西蘭的weta1800多員工。工業光魔600多員工。這里我覺得最厲害的是工業光魔,他們的員工數量不多,但是產量跟品質真的是全球第一!那裡的人基本上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很先進的工作流程,節約了大量人力資源,盡量把很多事情丟給電腦來做。

特效行業卧虎藏龍

特效行業匯聚了世界頂級的硬體、頂級的軟體、頂級的人才,耗費數年時間,經過上千人的嘔心瀝血,精雕細琢,才呈現出最真實震撼的畫面,創造出一個比現實精彩萬倍的虛擬世界電影特效雖然貴,但是貴得有道理,相比之下,只需幾十塊就可以去電影院,一睹無數鈔票砸出來的超凡效果,實在是太劃算了。

② 電影拍攝中,實景拍攝和搭景拍攝哪個代價大些為什麼

我認為天下不會不想賺錢的店鋪,任何店鋪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劇組不會做虧本生意,他們選擇哪個,就說明哪個代價小。

現在是最貴的電影演員的片酬,基本上佔了電影的一半。當你早在張藝謀的《英雄》中打開國內商業電影時,李連傑的一億美元就佔了生產成本的一半。沒有其他演員。拍攝現場的可控性。演員的時間減到最少,自然可以省下很多錢。就比如說《乘風破浪》里的摯愛KTV內部這場景,如果用實景,目前已經很難找到90年代末的風格裝修的KTV了,不符合這個電影的時間線;如果在KTV實景拍攝,對於攝像機架設已經燈光的布置是根本無法完成,且演員的表演,聲音的收聲都有很大的干擾,而造成無法拍攝。《乘風破浪》KTV採用劇組自己搭景後,風格化可以按照導演的意思去搭景布置,而且拍攝計劃可以根據情況做出更機動的調整,掌握主動權。

③ 電影拍攝中,實景拍攝和搭景拍攝哪個代價大些為什麼

實景拍攝的優點是不用搭景,畫面真實。缺點是光線無法控制,意外情況多。如果需要某個特定角度的太陽光,那麼一天就只能拍一點時間,如果戲很多,那就只能每天拍一點,總的拍攝天數就上去了,會帶來很大的費用,此外還有劇組的車費、住宿費也會比較高。

棚內搭景拍攝的優點是光線可控,一天可拍足8小時,意外情況少,總的拍攝天數少。缺點是租棚、搭景會產生費用。

通常小劇組會選擇實景拍攝,因為時間成本便宜。大劇組則會選擇搭景棚拍,因為時間成本貴,更講求效率。

④ 動漫里的畫面,電影里的特效,單機游戲里的過場動畫哪個成本高

電影里的特效吧,
成本高些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⑤ 特效和實景哪個好

得看具體場景你要拍月球的話那肯定是特效便宜,真上月球去拍少說幾百億你要拍一群小孩在游樂場玩的話那肯定是實景便宜,實景的話找個游樂場再拎幾個小孩來讓他們玩就行了,特效的話要請模型師動畫師合成師等等等等,最後做出來效果也很可能不如實景好這些都是導演需要做的抉擇,那個鏡頭用實景,哪個鏡頭用特技,沒有絕對的哪個更便宜

⑥ 很多好萊塢大片的特效都高達上億,為什麼電影中的特效那麼貴

越來越多的大片開始用特效,前陣子重映的阿凡達中,就有眾多特效鏡頭,整部影片中,光特效費用就花費了1.5億元,換算成人民幣,高達十億。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都被深深吸引,覺得這部影片非常精彩。但再精彩也只有兩個小時,很難想像這兩個小時竟然花費了十億,為什麼電影中的特效那麼貴?下面我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吧。

特效到底燒錢在哪裡

國內是沒有這樣的基地的,除了硬體設施以外,對軟體的要求也非常高,想要製作這些鏡頭,必須購買專業軟體,軟體本身也是需要花錢的,而且費用不低。除此之外,製作團隊的人數高達千人以上。為什麼電影特效這么貴?軟體、硬體、人工都需要花錢,成本自然增加。

⑦ 為什麼特效那麼貴

我們經常會能看到很多國外大片的製作費用成本通常高達好幾億美元,其中僅僅特效的費用就佔了有7成之多。

比如說全世界票房第二名的阿凡達製作成本高達2.37億美元其中特效分費用就高達1.5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10個億左右。一部電影也就大概2個多小時左右,換算下來這一秒鍾其實也差不多幾十萬上下了。現在想想也能明白為啥國內的為啥特效不會做的太好,因為請完演員剩下的錢也不夠做特效了。

那其實是什麼方面會導致如此高的特效成本預算呢?通常特效製作的話會分成三個方面的成本支出,分布是硬體、軟體、人力這三種支出。

首先硬體的支出的話通常只有佔20%左右,會分為建模、動畫、調色、渲染、光效、摳像等,這些都是在綠幕拍攝摳圖後需要提前做好用於替換的素材,比如像《復仇者聯盟》中的整個紐約城都是建模出來的,而整個復仇聯盟的團隊則是在影棚中完成的拍攝。所以很多時候最耗時的不是拍攝的時間,而是這些素材的製作的這些後期的時間。在《復聯3》中全片中只有4個鏡頭是沒有用到特效的,可想而知需要多少巨量的素材的製作。

所以對於硬體的繪圖能力、儲存能力、運算能力都是需要極高的配置要求的,不然一個素材做完單單渲染的時間就夠嗆。所以基本都是會用到專業的伺服器或者是工作站進行渲染的,並且一兩個的工作站是沒有用的,大部分的情況為了壓縮渲染的時間會搭建上千台的工作站和伺服器24小時不停歇的運轉。

是不是有一絲礦機的味道了~

比如說國外的特效領頭羊:工業魔影、數字王國就是專門會搭建這樣的渲染基地,所以正常來說沒個幾千萬美元這樣特效製作基礎的硬體部分都是無法滿足。

那軟體的話也就更好理解了,做特效的話都是需要安裝各種正版版權的軟體的,比如maya、nuke、mocha等專業軟體,這些軟體一般都是包年的,一年的話一台計算機都就需要花1000多的美元,每台都裝的話又是很大的一筆支出了。有些時候還需要自行開發的插件來滿足需求,比如說很多的機器學習技術轉換人物造型,或者是一些特殊的渲染器等。

不過最大的開支是在人力的成本開支上,通常一部特效大片的特效團隊都是在上千人左右,並且不包過一些外包的工程,像這樣的團隊一年下來基本工資就得花接近6000萬美元以上,而且通常需要製作2年左右,像《阿凡達二》這種鴿了好幾年的也許單單人工這邊費用都上億起步。

並且頂尖特效師的工資普遍比較高,那是因為做特效的基本都是非常難的事情,通常需要學會十幾個軟體的操作,而且大部分都是英文的插件模板或者教程,在國內學習的機會都是比較少,所以還是比較難出一些非常優秀的特效師。

如果需要實時的虛擬場景怎麼辦呢?那也是有辦法的,在廣州的小夥伴如果需要實時三維的虛擬場景可以了解一下繁星空間影視摳像基地。

關於繁星空間虛擬直播內容場景搭建

繁星空間是2019年正式在廣州番禺大夫山文體創意園落地,佔地約350平方米,是番禺區首家影視摳像合成技術基地。基地擁有專業cg場景設計人員,由曾參與過《歡樂喜劇人》《喜劇總動員》等綜藝節目的製片制定直播方案。無論是需要哪種場景都可根據您的需求進行專業化定製,可涵蓋商業廣告片、企業宣傳片、紀錄片、MV的拍攝和製作、平面拍攝摳像合成、短視頻製作及網紅IP打造、PGC直播、網課直播等多方面服務。

虛擬直播綠幕影棚長9.5m高3.5m寬5.7m佔地面積57平方米,和專業拍攝電影的綠幕場景基本無區別。

背景特效環境場內設備配備了多機位的松下攝影機,還有專業化的導播控制系統電腦讓整場直播不出差錯,展現出最好的視覺感官。現場還有雅馬哈的專業調音台以及LED的白光以及柔光燈,呈現出不輸上百萬的線下舞台現場。可為企業呈現新式直播內容體驗。

⑧ 電影特效為什麼這么貴,感覺硬體成本和人力成本都不會那麼高吧

電影特效那麼貴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硬體成本和人力成本其實很貴的,下面逐個分析:

第一: 硬體成本。

大型影視的特效,沒有好的硬體支持是根本做不出來的,一般機器的配置至少是雙E5,64G內存。一台下來就要好幾萬。設備的損耗是相當大的,基本3-5年就要換一撥,專門的工作站,存儲陣列,巨大的耗電量,都是很大的開銷。

第三:人力成本

《阿凡達》特效參與者1855人、《復仇者聯盟》1453人、《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1180人、《變形金剛3》1178人……這些影片的成功,是諸多特效公司協同合作的結果。據稱,《阿凡達》的後期階段,幾乎動用了整個洛杉磯的渲染機房。

舉個例子:在美國,一個中等水準特效人員的年薪在4萬美元左右,高級人員大約6萬美元,頂級人員則是15萬美元左右。假設一家規模1000人的特效公司,中、高、尖人才比例按6:3:1分配,其一年的工資成本就要有5700萬美元。

在國內,初入行的特效技術人員年薪大概4萬左右,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員工大約年薪20萬。一家100人的特效公司,按人均年薪10萬元計算,一年的工資支出也在千萬以上。而這種規模的團隊,很難接到超大型項目。

⑨ 為什麼大家都說電影里的特效很燒錢

大家都說電影的特效其實是非常燒錢的,我認為這個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我們要看到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投入的資金以及精力都是非常多的,而這個也同樣影響到了電影的拍攝。並且特效也是非常燒錢的,而且越好的特效就越燒錢。因此我們就可以看到拍電影還是需要去花費大量資金的,我認為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因此,拍電影也是非常難的,因為每一步都是要去完美的准備的,而這些也同樣要我們去進行准備的。因此我們就可以知道特效對於我們來說也同樣是非常燒錢的,而且這個特效的標准也同樣是非常高的。因此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對於拍電影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⑩ 電影拍攝中,實景拍攝和搭景拍攝哪個代價大些

‍‍

電影早期基本採取搭景拍攝,那個時候的搭景更多像背景板,很粗糟;觀影需求提高以後,基本流行實景拍攝了;特效技術發展以後,又回歸了搭景拍攝。不過實際上,只是搭了一個輪廓,跟蹤點,以及合成必需品。大部分景是後期特效彌補。《斯巴達300》、《風雲2》都已經是採取全棚拍。這里的轉變過程,無非就是為了在滿足導演需求的基礎上,把錢省到底。

第一、現在拍電影最貴的費用是演員的片酬,基本佔一部電影的一半。早在張藝謀的《英雄》開啟國內商業片的時候,李連傑的一億片酬就佔到製作費的一半。還不帶其它演員的。搭景拍攝的可控性。可以將演員的時間降到最低,自然就能省下許多片酬。

第二,劇組的整體費用,現在拍電影,一天隨便就產生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費用,所以,越短拍完就能省不少錢。實景拍攝產生的費用,你有時候是無法想像的,雞毛蒜皮的事一開支就是一大筆。比如趙薇在上海某一條街(忘了具體是哪條)拍攝《致青春》的夜戲,一晚的停車費就是幾十萬。

第三、實景拍攝更費時,一部電影的拍攝周期可能是棚拍搭景的幾倍。現在講求回報周期,同樣一部電影賺1000萬,前者用了一年,後者只用了三個月,可想而知,投資人會怎麼選擇了。做個小結,通常小劇組會選擇實景拍攝,因為時間成本便宜。大劇組則會選擇搭景棚拍,因為時間成本貴,更講求效率。

‍‍
閱讀全文

與拍電影特效和實景哪個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拍電影如何哭 瀏覽:372
激情好看的電影 瀏覽:155
電影票的代金券怎麼用 瀏覽:671
翻譯電影字幕多少錢 瀏覽:421
免費4k電影網站推薦 瀏覽:286
韓國電影男主叫宋幾何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55
馬子俊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928
藍光電影能下多少 瀏覽:355
炙熱印度電影免費優酷 瀏覽:532
最好看的韓國片電影 瀏覽:630
賣命電影好不好看 瀏覽:417
極米h1怎麼看本地電影 瀏覽:280
綠巨人浩克電影免費觀看完整 瀏覽:326
華為路由器如何連接app下載電影 瀏覽:90
好看的中國動作喜劇電影 瀏覽:949
電影精靈如何加速 瀏覽:747
傭兵的戰爭2電影免費 瀏覽:247
電影裡面背景音樂有哪些歌 瀏覽:776
上海電影節開幕式門票多少錢 瀏覽:873
泰國電影三更講的是什麼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