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當上航天員哪個電影

當上航天員哪個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26 10:03:32

⑴ 求一部美國電影,關於登月宇航員的

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1930年8月5日— )曾是一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員、試飛員、海軍飛行員,以在執行第一艘載人登月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任務時成為第一名踏上月球的人類而聞名。尼爾•阿姆斯特朗的第一次太空任務是1966年執行的雙子星8號的指令長。在這次任務中,他和大衛•斯科特一道完成了第一次航天器的對接。阿姆斯特朗的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太空任務就是著名的1969年7月的阿波羅11號。在這次「人類的一大步」中,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在月球表面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的月錶行走(邁克爾•科林斯在指令艙中環繞月球)。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國的俄亥俄州,是家中長子。後在南加州大學獲得航天工程碩士學位。
在成為宇航員之前, 阿姆斯特朗曾作為飛行員服役於美國海軍,參加過朝鮮戰爭。此後,他擔任過NACA高速飛行器的測試飛行員,據Dryden Flight Research Center的記錄,他曾在多種飛行器上執行超過900架次的飛行任務。作為一名試飛員, 阿姆斯特朗執行過F-100 Super SabreA型和C型,F-101 Voodoo和Lockheed F-104A Starfighter的飛行測試項目。同樣的,也試飛過Bell X-1B、Bell X-5、North American X-15、F-105 Thunderchief、F-106 Delta Dart、B-47 Stratojet、KC-135 Stratotanker以及Paresev。
【人物簡介】
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瓦帕科內達市,他從小學習認真,理想是長大當飛行員,14歲即開始接受飛行訓練,16歲獲得飛行員證書,1949—1952年成為海軍中最年輕的飛行員。1953年7月阿姆斯特朗服役期滿後進帕杜大學學習航空技術,畢業後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任試飛員,後參加過X—15火箭飛機的飛行計劃,曾進行過6次試飛,最高飛行高度達到6萬米。1962年9月,經過嚴格挑選,阿姆斯特朗成為首批從文職飛行員中征選的2名宇航員之一,從此與航天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1947年,他進入印第安那州拉斐特的普度大學,學習航空工程並成為海軍後備飛行軍官。1950年,他在韓國進行了78次戰斗任務飛行,被擊落一次,三次獲得空軍勛章。
1955年,他加入太空總署,成為一名非軍職的高速試飛員(他是駕駛X-15尖端研究飛機飛行的12人之一,這種飛機能以超音速飛行並達到很高的高度。12名飛行員當中有8位,包括阿姆斯特朗,飛過了80公里(50英里)的高度,一度被認為是未來宇航員所必備的業績)。 1962年9月17日,他獲選為第二批的九名受訓的宇航員之一,他也是第一位非軍職的宇航員。3年後,阿姆斯特朗成為「雙子星5號」任務的預備正駕駛。
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做為「雙子星8號」的正駕駛,進行了首次太空飛行。這次飛行歷時10小時41分26秒,包括首次與另一架宇宙飛船在軌道自動導航的阿金那目標火箭對接。他成功地使阿金那火箭與他的宇宙飛船分離並墜入太平洋,這是美國宇宙飛船首次緊急著陸。在這一年的後期,他成為「雙子星11號」的預備正駕駛。
1968年,「阿波羅8號」預備正駕駛。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成為「阿波羅11號」指揮官。他與年輕的宇航員邁克爾•柯林斯(1930-)和巴茲•艾德林(1930-)一起進行登月月球飛行。到達月球後,柯林斯停留在軌道上,阿姆斯特朗乘小鷹號月球著陸器登上月球表面,避開月球冰礫,在寧靜海平穩著陸。阿姆斯特朗和艾德林在月球表面進行了2小時30分鍾的活動,進行科學實驗,採集岩石和土壤樣品,留下進行實驗的科學設備與紀念其著陸的徽章。他們於7月21日離開月球,7月24日返回地球。
1970年,他被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授予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出版《首次登上月球》一書。7月出任太空總署航空學協會副會長。1971年,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學工作,任航空工程學教授。 1979年,離開辛辛那提大學。1985年,在國家太空委員會工作。
下面是中國的

姓 名: 楊利偉
民 族:漢
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 貫: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身 高:168厘米
體 重:65公斤
家庭成員:妻子張玉梅,兒子楊寧康
楊利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學文化,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現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副主任。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
[編輯本段]【簡歷】
1983年,考進了空軍第八飛行學院。4年後畢業。
1996年,參加航天員初選體檢。
1998年01月,他和其它13位空軍優秀飛行員一起,成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由於航天員大隊隸屬總裝,在當時改為陸軍。
2003年07月,經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選評委員會評定,具備了獨立執行航天飛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級航天員資格。時為中校軍銜。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他和技術專家的創舉使得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003年10月15日,晉升上校軍銜。
2004年春節前後,晉升大校軍銜。
2004年12月09日,楊利偉獲香港中文大學頒發榮譽理學博士學位。小行星21064是以楊利偉來命名的。
2005年,楊利偉出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副主任
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2008年07月22日,晉升少將軍銜。
2003年10月15日5時28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廣場

⑵ 《我和我的祖國》航天員返航飛船是真的

《我和我的祖國》航天員返航飛船不是真的,是道具,劇組不可能弄到真的飛船。《我和我的祖國》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按出場順序)黃渤、張譯、吳京、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20年1月11日,首屆「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獲得2019年度榮譽推介電影。



(2)當上航天員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我和我的祖國》幕後花絮:

1、為了更好的接近角色狀態,張譯專門向導演張一白申請了十天時間減肥,每天只吃黃瓜,最終瘦了15斤。

2、為了更貼近人物,黃渤親自完成攀爬旗桿、電焊、燒鐵水等高風險動作戲,其手部也在拍攝過程中受傷。

3、為了真實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的重大歷史時刻,陳凱歌邀請到神舟十一號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參與該片拍攝。

4、該片中為兩位開啟艙門的開艙手,現實中曾為多個返回艙開啟艙門,其他參演的航天工作人員也都參與了2016年神舟十一號降落的搜索工作。

5、該片劇組做了真實的道具,不僅特種車輛、返回艙降落傘是實物,連片中兩位航天員的宇航服也是他們在神舟十一號上穿過的。

⑶ 美國一個電影將的是一個男孩從小不服輸想成為航天員的故事,後來他用別人的身份最後成為了航天員

電影《千鈞一發》 Gattaca (1997) 導演: 安德魯·尼科爾 主演: 伊桑·霍克 / 烏瑪·瑟曼 / 裘德·洛 / 艾倫·阿金 / 戈爾·維達爾 / 山德·貝克利 / 勞恩·迪恩 類型: 劇情 / 愛情 / 科幻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世界語 上映日期: 1997-10-24

⑷ 中國航天電影有哪些

1、《飛天》

《飛天》是由王珈、沈東執導,劉之冰、於波、牛莉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於2011年7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張天聰為了航天夢想,堅持二十餘年的故事。

劇情:

1、《飛天》

張天聰(劉之冰飾)作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在神舟七號宇航員選拔中失利。面對昔日戰友的離去和年齡偏大等種種壓力,張天聰毅然選擇繼續留在航天員大隊,成為謝朝陽(於波飾)、王立三(吳其江飾)、周曉蘇(張小斐飾)等新一代航天員的訓練教官。

而面對工作和生活的種種壓力,張天聰決定迎難而上,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終於在最後圓了自己的飛天夢,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2、《流浪地球》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

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領航員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韓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

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征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⑸ 急需《飛天》電影觀後感

很久沒有這樣熱淚盈眶了。那天,在八一電影製片廠觀摩《飛天》樣片,卻讓我忍不住淚水橫流,猶如潮水一陣緊似一陣打心底涌來,奪眶而出。我以為或許只是我陷入了瞬間的脆弱——本不該這樣——我對我的這種感覺感到新奇和陌生。不過我發現,在我左右的幾位也在抹著眼淚,有人甚至在輕聲地擤著鼻子——白色的紙巾在釋放著暗亮。顯然,這部電影的確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命運感。張天聰這是一個怎樣的鐵漢!他做了二十年的替補航天員,每一次輪到遴選時,不是因年齡偏大,或者是票決結果不是他,抑或是一場意外的感冒,飛天的機遇一次次與他擦肩而過,恰如已經掬在手中的一捧水,眼睜睜的順著指縫一次次地流走,而不能解他心中的焦渴。然而,他依舊矢志不移,以清醒的狀態、忘我的情境,一次次地選擇繼續留下來。即便是親人的艾怨,新人的挑戰,都不能動搖他對航天事業的痴心,改變他對太空夢想的追求。

他最初的兩位搭檔面對現實,轉崗離他而去,選擇了新的生活方式,一個成了空軍少將、一個成了民航老總,從世俗的角度來說,擺脫了常人難以想像和忍受的超強體力、意志力、耐力和心力的磨練(七天七夜仰卧於床上、本末倒置,進食與排泄全在床上完成;孤獨一人,在幽靜的暗室里,獨處五天,等等),開始享受生活。而他卻選擇繼續留在航天中心,又帶領新的一批航天員投入新的一輪超強訓練。就連俄羅斯加加林航天中心的主任見到他都說,你?又來了?你早畢業了。他只說,我現在是教練員兼航天員,依然指導那些新人做著每次二十二個拋物線飛行。這是一個面對挫折何等泰然處之的鋼鐵硬漢,觀眾不免為他心生惋惜,為什麼命運總是對張天聰們不公呢?一種聯想的紐帶悄然在主人公與觀眾之間形成,於是,觀眾被情不自禁地帶入劇情發展的波瀾,心潮難平,甚或是推波助瀾,使這部電影的藝術感染力開始朝著極致發展。

機遇終於降臨,當飛天三號飛船升空與軌道艙對接時,太陽能電池板不幸被太空垃圾擊中,致使電力系統受損,艙蓋打不開——宇航員不能出艙太空行走修復。飛船的安全和宇航員的生命受到威脅。茫茫太空何以為依託?觀眾對飛船中曾經的幸運兒們的命運開始擔憂起來——希望有一種超力來解救他們,讓他們擺脫令人窒息的太空,回到堅實的大地上來。將軍作出了果斷的抉擇——讓飛天4號——張天聰組立即飛向太空,來解決飛天3號陷入的困境。於是,一種命運感瞬間著附於觀眾心頭,他們對張天聰這位屢被命運捉弄的鐵人,終於如願飛向太空莫不感到欣慰。影片與觀眾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藝術張力開始充分延伸。

超越感。《飛天》的迷人之處不僅在於塑造了張天聰這樣一個中國硬漢形象,它還有一種超越感——超越了地球,超越了大氣層,超越了一般人的想像空間和經驗環境,電影的畫面感非常純凈而美麗,給觀眾以無限遐想的空間,在深邃的太空,眺望著蔚藍色的地球,那種升華與釋然,令觀眾感同身受,暢快淋漓。而他女兒張思宇從最初的懵懂,到毅然選擇當飛行員,選擇藍天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樣是一種超越。作為妻子的曲丹,也從對丈夫最初的支持,到後來的不理解,到再度堅韌地支持,也是一種對於自身內心的超越。一部成功的電影只有實現不斷的超越,才能緊緊抓住觀眾的心,達到最佳境界。

歷史感。觀罷《飛天》,應當說一部中國航天史歷歷在目,它不僅書寫了幾代航天人的昨天、今天,也展示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明天。我們從張天聰的身上看到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投影,他說:「當年搞兩彈一星,參戰人數以百萬計。今天搞載人航天,參戰人數以幾十萬計,沒有多少人的名字能載入史冊。我真的是喜歡這個職業。能一輩子做個中國航天人,我知足了。」而上將總指揮的話更是擲地有聲:「……今天我們建空間站,明天我們登月、上火星,都是國家戰略的重要部署。當年,如果我們不搞兩彈一星,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今天,如果我們不在太空占據重要位置,就沒有中國的明天!」在紀念建黨90周年之際,創作出這樣一部富有歷史感的鴻篇巨制,無疑是最好的獻禮。

陌生感。當巨型飛機轟鳴著幾近垂直沖向地平線,完成拋物線飛行,全然超出普通觀眾的經驗,在失重狀態下人體的飄浮,進食與飲水,都與常態不同,讓觀眾會產生強烈的陌生化感覺。火箭發射器點燃瞬間的發射井下噴涌的水流,太空視角——一邊是浩瀚的宇宙,星漢燦爛,一邊是陽光照射下的蔚藍色地球,人類的故鄉。當飛天三號飛船太陽能電池板被太空垃圾擊中,四號飛船與太空艙銜接,張天聰走出太空艙,藉助機械臂為三號飛船更換電池板這些細節,完全是陌生經驗,讓普通觀眾心懸一念,達到一種空前的吸引力,而最終又符合中國傳統的大團圓的結局,令觀眾有一種心靈的滿足感。

夢境感。從嫦娥奔月神話故事開始,中國人就充滿了對太空夢境般的遐思。幾千年來,玉兔與常娥,廣寒宮與月桂樹,成為中國人想像力的最佳延伸。而電影《飛天》恰恰圓了中國人千年的夢想,那遨遊太空的飛船和太空艙,既是真實的,又有夢境般的幻覺,亦真亦幻,令人無不舒心愜意。當然,也鼓舞著地平線上所有抱有幻想的人們,激發他們面對現實世界的勇氣和敢於擔當的責任意識。顯然,電影所展示的,不僅是主人公張天聰一個人的夢想終能實現,也是一個民族的夢想終於在一個新的時代得以實現的崇高境界。

人性的光輝。這部電影充滿了人性的光輝,觸動了人心最柔軟的部分。張天聰的妻子曲丹在他選擇繼續留在航天中心時曾經抱怨道,作為一個女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年已經在等待中過去,我不想再讓十年在等待中過去。但是,她最終還是為丈夫留任申請簽字,依然忍受著內心不安與焦慮的煎熬,為自己心愛的人默默作出犧牲,在苦苦等待中終於迎來張天聰如願以償實現飛天的輝煌。父女之情也在電影中得到合乎常理的展現,張思宇從一個替父親抱打不平的激憤少女,成長為新一代優秀的飛行員,父女之間的深沉的愛,與翱翔藍天的追求緊扣在一起,那種同樣的執著、同樣的敢於獻身、同樣的坦然面對一切的精神狀態與心理默契令人怦然心動。母子之情更讓人無比感動。那個在東北山村裡的老母,總是翹首企盼著兒子能夠飛上太空,她就是在這樣的期待中被病魔擊倒,在她最需要兒子在身邊的時候,張天聰卻全然不知母親已處於彌留之際,正帶著新的一批航天員正在俄羅斯的上空完成每次二十二個拋物線飛行的艱苦訓練。真應了那句老話——忠孝不能兩全。戰友替張天聰去看望臨終前的老母,給她以靈魂的安慰,當母親瞌然長逝時猶如親生兒子熱淚縱橫的他,讓人品出的不僅僅是戰友之情,而是一種崇高的對於母親敬畏的人性,無不打動著每一個人。

文本的意義。《飛天》劇本發在《中國作家·影視》版第五期,對照拍攝剪輯出來的影片,讀者和觀眾會發現有許多地方被省略了(抑或被改動)。這就是電影——蒙太奇藝術的真正魅力所在——能夠省略的時間和空間一概省去,用兩個鏡頭巧妙地銜接起來,便構成了電影的內在時空邏輯。但是,讀者和觀眾同樣會發現,《飛天》劇本奠定了這部電影的基礎,一部優秀的電影文學劇本,對於一部優秀電影的生產製作,是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劇本劇本,是一劇之本。在這一點上,我們應當感謝電影編劇們付出的心血與智慧。

應當說,《飛天》以它昂揚向上的氣勢,飽滿的激情,燦爛生輝的畫面,有血有肉的英雄群體,將會書寫中國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電影是綜合藝術,是一個創作群體智慧的集中體現,感謝參與這個群體的每一名成員,為我們創作出可以稱得上具有中國氣派的這樣一部好電影。

⑹ 哪一部電影是說一位憑著自己的努力成為偉大航天員的

千鈞一發 Gattaca (1997)
導演: 安德魯·尼科爾
編劇: 安德魯·尼科爾
主演: 伊桑·霍克 / 烏瑪·瑟曼 / 裘德·洛 / 艾倫·阿金
類型: 劇情 / 愛情 / 科幻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世界語
上映日期: 1997-10-24
片長: 106 分鍾
又名: 變種異煞 / 自然人 / 戛塔卡 / 加蒂卡
IMDb鏈接: tt0119177

未來的世界,科技的力量勝過一切,基因決定命運,幾乎成為金科玉律。不幸文森特(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飾)是一個基因不良的人,出生以來就決定了他近視和心臟病的缺陷,他只能活到30歲。於是父母為文森特增添了一個有著優良基因的弟弟。
文森特的夢想是漫遊太空,然而惡劣的基因令他無法圓夢,直到他遇到了太空中心的傑羅姆(裘德•洛 Jude Law 飾)。傑羅姆有優秀的基因,卻在一次意外中半身癱瘓。二人決定調換身份,文森特千方百計隱藏自己的基因信息,每天都認真清洗掉自己的皮屑毛發,不暴露任何蛛絲馬跡。另一方面,傑羅姆幫他籌備進入太空前需要檢查的基因物品。事情進展得非常順利,然而一樁謀殺案和一根睫毛,讓事情節外生枝。

⑺ 求一部電影,三隻猴子當上了太空員

太空黑猩猩 Space Chimps (2008)
在介紹本片之前,首先需要講點歷史。墨丘利計劃系美國最早的載人航天計劃,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是在1961年5月5日。在這之前的兩年時間里,美國宇航局多次試飛無人操作的墨丘利飛船。最後一次試飛是在1961年1月底,乘客是黑猩猩Ham,飛船飛越大西洋700公里。飛行過程中出現了幾個小問題,但Ham死裡逃生並在海上著陸。後來,美國宇航局就再也沒有請Ham上飛船了。
本片的故事,還得從當年這位勇敢的黑猩猩航天員Ham說起。為了從Ham家族的名聲中撈取好處,一名參議員找來了Ham的孫子、屁用沒有的笨蛋猩猩Ham三世,讓它和兩個猿猴同伴坐上最先進的宇宙飛船,穿越蟲洞去往一個陌生星球。在那裡,Ham三世遭遇了一個暴君,並展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⑻ 美國電影一個普通人想當宇航員混入航天城和另外一個基因優秀的腿斷了的人交換身份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千鈞一發》

1997年美國科幻電影《Gattaca》由伊桑霍克、烏瑪瑟曼、裘德洛主演。講述了在不久的未來,通過基因工程加工出生的人才是正常人,而自然分...>>>

樓主請參考下回答時間。。。

⑼ 求一部美國電影名字,講的是夢想當宇航員進太空

水星計劃 Rocket's Red Glare (2000) (TV)
塔德生活在一個航天世家,受家庭環境的熏陶,塔德不僅打小就是一個航天迷,而且還夢想著有一天能像爸爸一樣飛向浩瀚的宇宙。但自從爸爸在一次模擬火箭發射實驗時因意外爆炸而身亡後,塔德就隨媽媽搬到加利弗尼亞和爺爺住在了一起。

塔德藉助搞畢業科學設計的機會,和同學薩娜結伴開始了他的水星空間計劃。爺爺發現這個秘密後不僅高價買來了"紅十"火箭發射推進器,而且還請來過去的一幫老伙計給塔德講解相關的專業知識。

實驗成功後,國家宇航局出於安全考慮強行關閉了實驗場。但此時"奮進號"宇宙飛船在飛行中因遭受流星雨的襲擊而損失嚴重。為了援助即將毀滅的"奮進號",肯尼迪航天中心在萬般無奈之下緊急徵用了塔德的"紅十"火箭和飛行艙。就在發射前八分鍾的時候,爺爺把自己擔任此次宇航員的機會讓給了塔德。一番緊張縝密的准備後,塔德帶著光榮的任務向"奮進號"飛去並成功地完成了援助任務,實現了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宇航員的夢想。

閱讀全文

與當上航天員哪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國產喜劇動畫電影推薦 瀏覽:726
手機電影網好看的電影 瀏覽:269
哪些中國電影在國外獲獎 瀏覽:42
黃渤演得最好看的電影 瀏覽:1
電影刺青為什麼評分低 瀏覽:159
賈樟柯最好看的電影是哪一部 瀏覽:867
極米如何播放手機的電影 瀏覽:499
比前度好看的電影 瀏覽:800
剪映畫面怎麼調成電影畫面感 瀏覽:644
奪舍電影怎麼樣 瀏覽:790
英文描述一部電影有哪些 瀏覽:280
優酷怎麼調電影語言 瀏覽:157
德軍為什麼輸電影 瀏覽:684
請人來學校放電影多少錢 瀏覽:541
好看的電影呂布的電影 瀏覽:40
美國什麼動漫好看的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77
七小福電影全部免費觀看 瀏覽:318
印度電影水鬼丈夫免費看 瀏覽:296
好看的廣東話電影恐怖 瀏覽:944
免費電影app下載蘋果版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