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渡江偵察記》故事,老電影也有浪漫愛情,兩位元帥親自指導什麼
《南征北戰》《紅日》等電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電影的代表,這兩部影片包括那個時代的其他大部分戰爭題材電影,在感情戲上都是著墨不多或者乾脆沒有,像《南征北戰》里稍微有那麼一點兒苗頭,《鐵道游擊隊》里進了一步但還不完整,也不是很浪漫。
相對來說,誕生在1954年的《渡江偵察記》里卻擁有一段比較完整也比較浪漫的感情戲,這在當時的戰爭電影里是極少見的。
在《渡江偵察記》拍攝完樣片去接受上級審查時,有一部分人就提出了片中這樣的感情戲是否合適,是否需要刪掉或者刪一部分的問題。
參與審查的羅榮桓元帥對本片給予了肯定,他認為片中的感情戲應該存在,只要不過分造成喧賓奪主就行。
陳毅元帥則提出,影片結尾的感情戲可以再豐富一些,氣氛甚至可以再浪漫一些。
在兩位元帥的指導下,湯曉丹修改了結尾,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他讓劉四姐和李連長告別戲的情感更為豐富,但在語言上則含蓄很多,「我們就會再見面的」和「我一定會等你」其實是一語雙關的,這也符合當時的現實。而影片最後一個鏡頭並不是大軍出發,而是劉四姐站在坡上遠望著李連長遠去的背影。
最後,用一句什麼話來結束本文呢?
還是用陳老總那句話吧:我們的創作,需要革命的現實主義,也需要革命的浪漫主義。
㈡ 《渡江偵察記1974》百度網盤免費在線觀看,湯化達導演的
鏈接:
㈢ 求渡江偵察記(1954)主演由孫道臨,康泰的高清視頻免費觀看資源
《渡江偵察記(1954)》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7qT6tWWP8bWmkselvDM7Xg
㈣ 有渡江偵察記電影嗎
有,前後有過2版
第一版是1954年拍攝的,導演,湯曉丹
第二版是在1974年翻拍的,彩色版,
㈤ 七八十年代的農村老電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反映農村生活的老影片許多。像《青松嶺》《喜盈門》《春苗》《金光大道》《月亮灣的笑聲》《許茂和他的女兒》等。
這此當今農村故事的喜劇片大多數反映七八十年代農業學大寨精神實質,反映新時期農戶為早日改進社會主義社會鄉村新風貌,勇於同一天斗、同地斗、同階級敵人斗的紅色精神。
70時代鄉村老電影大全有《偵察兵》,《閃閃的紅星》,《黑三角》,《渡江偵察記》,《小花》,《火紅的年代》,《創業》等。
80時代農村老電影有《人生》,《大橋下面》,《城南舊事》,《人到中年》,《紅高梁》,《芙蓉鎮刁,《牧馬人》,《駱駝祥子》,《知音》,《喜臨門》,《月亮灣的笑聲》,《天雲山傳奇》,《廬山戀》,《第二次握手》,《戴手銬的旅客》,《城南舊事》等。
㈥ 渡江偵察記老電影
渡江偵察記確實是一個老電影,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我小的時候3、4年級的時候看過,現在仍記憶猶新。
㈦ 渡江偵察記電影1974演員表
《渡江偵察記》演員表 :
孫道臨
飾 李連長
齊衡
飾 吳老貴
孫永平
飾 小馬
康泰
飾 周長喜
中叔皇
飾 楊威
穆宏
飾 參謀長
李玲君
飾 劉四姐
莫愁
飾 陳老奶奶
陳述
飾 敵情報...
崔超明
飾 敵軍長
馬驥
飾 侯妾
㈧ 最早的渡江偵察記是幾幾年拍攝的
經查閱,最早的《渡江偵察記》是一部由著名演員孫道臨參加主演的電影,拍攝於1954年,年底拍攝成功並上映,該影片於1957年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
㈨ 老電影渡江偵察記觀後感
這是一部驚險樣式的軍事片,影片情節曲折多變,細節生動,懸念迭起,表現了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和民兵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精神,成功地塑造了李連長、吳老貴、劉四姐等人物形象。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渡江戰役可謂解放戰爭的關鍵一戰,當年面對長江天險和反動派的重兵布防,僅憑著木帆船,中國人民解放軍卻實現了“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壯舉。在看影片前,我采訪了渡江戰役的親歷者----原28軍南京干休所的老爺爺紀鳴鐸,當時是28軍某團的宣傳幹事。紀爺爺在書房中講道:“當時解放軍一方面渡江偵察、勘察地形,了解敵人的情況;另一方面後勤保障上組織船、找船工;軍事上、戰士們學習水上作戰要領。解放軍沒有什麼軍艦、也沒有什麼機動船,找的全是靠人力劃的木帆船。軍民一心,一舉突破了長江防線……”
爸爸告訴我,《渡江偵察記》堪稱激盪幾代觀眾心靈的經典之作,也是很多革命長輩懷舊的老片子,他小時候就最愛看這部電影。
英雄們所處的歲月,離我們遠去了。然而, 我們只有像先烈們一樣具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為了人民幸福英勇奮斗的精神,才能使祖國的明天變得更加美好。
星期五,我觀看了《渡江偵察記》這部電影。這部影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到了深深的教育。
這部電影是五十五年前拍攝的。它把我帶回到了新中國誕生的前夜,長江以南地區,連長、老班長、小馬和開車的那位戰士,為了獲得國命黨的軍事情報,正與國命黨進行著機智勇敢的斗爭。由於敵人嚴密搜捕,偵察連的幾名戰士被敵人發現了。連長開著從敵人手裡奪來的汽車跑在前面,敵人在後面急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了。為了保護戰友們的安全,他把戰友們全部安全轉移到樹林里後,調轉車頭,向迎面追來的敵人撲去,兩人同歸於盡。看到這一幕幕動人的畫面,我的眼睛濕潤了。多少革命烈士用生命才迎來了新中國的黎明,換來了勞動人民的解放!這種精神多麼可貴,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
想到這里,我感到很慚愧。以前老師經常教育我們,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可我們卻不以為然。上課不認真聽講,平時亂花錢。現在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英雄們所處的歲月離我們遠去了。然而,他們為之奮斗的事業,還需要我們去接替。我們的生活需要理想、堅定的信念和一生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才能使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輝煌!
斷斷續續看完了,心中平息不了澎湃洶涌。
很難得,看多了虎頭蛇尾的連續劇,終於有機會接觸到一部結尾特別具有張力的連續劇。這不是一部典型的諜戰片,《潛伏》、《黎明之前》是在一個微觀情境下描寫諜戰人員,更強調個人英雄色彩。但是《偵察記》卻宏微觀相結合,描述了共軍如何由弱轉強、如何在黑夜中摸索到黎明,還原了百萬雄師過大江前國民黨軍的恐懼和悲觀,毫不留情地揪出國民黨的腐敗不堪和千瘡百孔。一切的一切,有訴說、有控告、有同情、有理智,共產黨解放中國,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讓我回顧一下那一個個深刻的鏡頭:1、方守義為了戰友和集體的安全,果決向敵人的槍口撲了上去;2、王蔓莎拿到長江防禦計劃時的激動,面對懸崖和國軍時的微笑,她像是一隻飛下懸崖的絢麗蝴蝶,更像是一隻赴向地火的鳳凰;3、唐亞文以“曙光”代號潛伏國民黨長達二十多年,在短短幾天被“喚醒”並發揮重要作用,為了任務的完成自我犧牲、暴露身份,面對顧正飛的拷問,他不動聲色,一臉從容,視死如歸,遺憾的是,即便在就義前,他未能聽到李春林喊他一聲“爸”;4、閻城虎因為組織的安排,必須隨國軍撤退,繼續潛伏,這就意味著他無法見證共產黨解放江南的歷史時刻,無法看到黎明到來的曙光,但是勝利卻有他的努力和血水。想到這里,他禁不住涌動的淚水,但是他毫不猶豫地說“一切服從黨的安排”,他將隨著黑暗之師去,但曙光已經照亮他的心;5、顧正飛看著心愛的王蔓莎飛身跳崖,自己的最愛突然之間成為宿敵,他歇斯底里地咆哮。這還不夠,唐亞文就義前的宣言直刺他心中最脆弱的位置,不斷向他心口的傷撒鹽。他忠於國產黨,卻在國產黨的腐敗中無可適從、力不從心,他崩潰了,因為他堅持了一輩子的信仰是錯的,這就好比你長途撥涉走到路的盡頭,卻發現自己走錯方向;6、首長告訴李春林,唐亞文已經就義了。接著再告訴李春林,你父親是一個英雄。恍然大悟的李春林才知道,那個被他劫持過、合作過的人,不僅僅是“曙光”,還是他的父親。面對父親的衣冠冢,那些昔日的畫面歷歷在目,如此清晰,只可惜就那麼幾個畫面,因為父子兩人就照面過那幾次。他笑了,因為,至少他們父子同樣是共產黨員,至少他們有過並肩作戰。
看完整部連續劇,“信仰”兩字不斷、不斷地沖擊著我的心,我讓自己設身處地,似乎自己也成了摧枯拉朽的勇士,自己也成了歡呼的老百姓,激昂、犧牲,我義無反顧、奔向前線,為了心中的那個黎明、那線曙光,為了信仰!我突然感到歷史的偉大、時代的匆忙、個人的渺小,我突然失落,因為錯過那段歲月的洗禮,我更是迷茫,因為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的信仰朝更夕改,我們對著永無止境的物慾卑躬屈膝、承歡獻媚,信仰在哪裡?我們還有信仰嗎?
當我拋出這兩個內心深處的疑惑,有人在嘲笑。
㈩ 想找到渡江偵察記(1954)孫道臨,康泰,陳述,齊衡,孫永平等主演的高清百度雲資源
《渡江偵察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fe5YG5Na12XZ97BfHK2Qig
導演:湯曉丹
編劇:沈默君
主演:孫道臨/康泰/陳述/齊衡/孫永平/中叔皇/穆宏/王少奇
類型:劇情/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54
片長:110分鍾
又名:
1949年,我人民解放軍響應毛主席「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號召,礪兵秣馬,准備橫渡長江。大軍渡江之前,特派李連長(孫道臨飾)帶領一個偵察班先行渡江了解敵人的江防情況。接受命令後,他帶領吳老貴(齊衡飾)、周長喜(康泰飾)、楊威(中叔皇飾)、小馬(孫永平飾)等迅速過江,並及時和游擊隊劉四姐(李玲君飾)取得了聯系。他們混入江邊修工事的老百姓中,略施小計搞到一份江防工事圖,並及時匯報給上級。不久,他們得知敵人新增一個榴彈炮團,於是他們假扮敵人工兵混入敵炮陣地,出色完成了偵察任務,在返回的路上,周長喜為掩護同志而壯烈犧牲。軍事機密的再三泄露,令敵軍長(崔超明飾)火冒三丈,他下令炮擊我游擊隊根據地,正和上級通話的步話機被敵炮火擊中,怎麼辦,吳老貴和小馬臨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