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依純演唱《寫給電影人的情書》淚撒現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每一部好電影背後,是無數電影人殫精竭慮的付出。為了在熒屏前呈現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他們奉獻了自己所有的熱情與心血。每一個電影人,對電影總有一種道不出的感情。11月27日,以電影人為題材,由張藝謀執導並參與編劇,張譯、劉浩存、范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鍾》即將正式上映。此外,片方也邀請了2020中國好聲音年度總冠軍單依純傾情獻唱電影推廣曲《給電影人的情書》,致敬每一位初心不改的電影人,同時對所有熱愛電影的觀眾深情告白。歌曲於11月26日正式上線酷狗音樂,單依純的動人歌聲唱出了電影人的不易,催人淚下。
如果你也想感受單依純讓人沉浸其中的歌聲,想在歌里感受老一輩電影人一路砥礪,為中國電影嘔心瀝血的過程,不妨上酷狗音樂一起欣賞這首歌吧
2.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電影人的情書》作為蔡琴今年的最新單曲,單曲碟正在後期製作中,而蔡琴在內地的經紀公司上海星世代影音娛樂也透露,今年計劃為蔡琴推出一張新專輯。不過,注重品質的蔡琴表示:「出新專輯當然是歌手最開心的事,但我不會刻意趕進度,一定要有足夠的好歌才會出新專輯。至於主題、風格,目前都還沒有考慮,還是先收歌吧。」
還沒製作好呢,再等等吧
3. 給電影人的情書 袁泉唱的
http://www.rayfile.com/files/46e3d4ae-f368-11dd-b158-0014221b798a/
請進入下載頁
然後點 下載(2) 的下載器1分鍾下好,歌曲的話 10幾秒就OK了
不過聲音有些嘈雜,我自己是聽過了,不知道 有人有人可以 自己改改波形什麼的,以提高 質量 ,然後發到GOUGOU上去呢
4. 給電影人的情書是勵志歌曲嗎
當年很喜歡的一首歌,最近因為中國好聲音的單依純翻唱又讓很多人聽到的一首歌。我是覺得他不算是勵志歌曲吧,更多的是像一段心路歷程。他只是以電影人的心曲為靈魂,以音樂的形式為載體。
5. 單依純《寫給電影人的情書》感動全場,你對這個小女孩了解多少
單依純再唱寫給電影人的情書這首歌的時候感動全場。我在聽到的時候眼中也不見充滿了淚水,產生了情感的共鳴,對這個小女孩我的了解還算可以,下面我簡單的列舉三處。三、單依純的個性,非常的耿直率真。
當永不失聯的愛這首歌火了之後,專程接受了幕後采訪,她在采訪當中說,自己其實也不過是非常普通的一個人,長相普通,唱歌也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不得不說小小年紀能夠時刻保持謙遜,這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點,這樣的女孩在娛樂圈中真的是非常的特別。
總而言之,我認為單依純是一位非常好的選手,他在中國好聲音當中的表現也是非常可圈可點的。希望以後她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
6. 有沒有像蔡琴給電影人的情書、不悔那樣好聽的歌
蔡琴的《流浪者的獨白》《偶然》《愛像一首歌(不是鄧麗君那首)》《我心是海洋》《渡口》《出塞曲》《雨後花》《油麻菜籽》 《我要如何不想他》《明月幾時有(不是鄧麗君那首)》 《缺口》《 還有蔡琴2010海上良宵香港演唱會唱的《夢里相思》很感人,歌詞很好。蔡琴有很多歌曲唱的很有感情,很投入,有時候我們聽得是那一份感覺。
音樂品質拼的是音樂才華和對音樂的忠實和熱愛。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7. 如何評價歌曲《給電影人的情書》這首歌
《給電影人的情書》以電影的歷史為濫觴,以影人的心曲為靈魂,以音樂的形式為載體,以蔡琴的醇厚為基石,一首高質量的音樂作品。
在該曲中,蔡琴用渾厚低沉卻充滿溫情的嗓音娓娓道來。歌詞中的「你傻傻地追求完美;卻一直給誤會、給傷害、給放棄、給責備;何悲、何哀、何必去愁與苦;何必笑、罵、恨與愛」,一字一句折射出了一代電影人的甜酸苦辣和人生積淀,令人感慨。
創作背景:
該曲的創作過程歷經波折,不僅在詞曲的創作上幾經修改和討論,最後由李宗盛完成作曲並擔任製作人。在演唱人選上,敲定了蔡琴。蔡琴在受邀詮釋後,在幾場中國內地的演唱會空隙中,抽時間飛回中國台北錄音。
錄音過程中,演唱歌曲的每一個發音及氣息的轉換,都經過了仔細討論。為了追求到位的情緒表達,有時候一句歌詞就要錄制多遍。蔡琴希望通過該曲鼓勵歌舞劇藝人們,並為他們喝彩。
8. 給電影人的情書是寫給誰的
作為填詞人羅啟銳並沒有直接說出來,但是多數歌迷傾向於是寫給張國榮的。
《給電影人的情書》是蔡琴演唱的歌曲,由羅啟銳作詞、李宗盛作曲,收錄於蔡琴2008年發行的音樂專輯《不悔》。2006年,該曲獲得第4屆東南勁爆音樂榜頒獎典禮勁爆十大金曲獎。
歌詞節選:
多少人愛你遺留銀幕的風采,多少人愛你遺世獨立的姿態,
你永遠的童真赤子的心態,孤芳自賞的無奈,
誰明白你細心隱藏的悲哀,誰了解你褪色臉上的緬懷,
你天衣無縫的瀟灑心底的害怕,慢慢滲出了蒼白,
你苦苦地追求永恆,生活卻顛簸無常遺憾,
你傻傻地追求完美,卻一直給誤會給傷害給放棄給責備。
(8)給電影人的情書哪個唱得好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該曲的創作過程歷經波折,不僅在詞曲的創作上幾經修改和討論,最後由李宗盛完成作曲並擔任製作人。在演唱人選上,敲定了蔡琴。蔡琴在受邀詮釋後,在幾場中國內地的演唱會空隙中,抽時間飛回中國台北錄音。
錄音過程中,演唱歌曲的每一個發音及氣息的轉換,都經過了仔細討論。為了追求到位的情緒表達,有時候一句歌詞就要錄制多遍。蔡琴希望通過該曲鼓勵歌舞劇藝人們,並為他們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