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橋》的拍攝地,歐洲最大最深的峽谷,是最大混凝土拱橋嗎
你在電視中見過塔拉河大橋嗎?你想近距離欣賞這座壯美的橋嗎?25年前我看電影知道了這座大橋,如今身臨其境觀賞美景,再多贊美的語言都是多餘的。電影《橋》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可謂影響深遠;幾十年過去了,電影故事情節歷歷在目,一部電影的魅力如此之大,值得不遠萬里來去到拍攝地回味它的細節,還能順便欣賞峽谷的風光,何樂而不為。
B. 電影橋被炸毀的橋名字叫什麼
就叫〈橋〉
------描寫一隻小分隊炸橋的故事。
C. 前南斯拉夫著名經典電影片《橋》中的被炸掉的那座橋是哪裡的還在嗎
我們家還有那個電影呢~!!~!~!~
D. 魂斷藍橋中的"橋"指的是那座橋
藍橋
真正的藍橋在陝西西安市藍田縣縣城西南的藍溪之上。
「魂斷藍橋」緣自春秋時期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尾生是個翩翩少年,與他心儀的姑娘相約於藍橋下會面,但姑娘因故未能赴約。後來天降大雨,河中漲起了洪水,而他仍恪守信約,堅持不走,抱著橋中石柱,直至溺死。水退後,姑娘匆匆趕來,見此情景悲痛不已,也殉情而死。
這個故事在《史記·蘇秦列傳》和《莊子》中都有記載,後《國策·燕策》曾寫道:「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三者天下之高行也。」李白的《長干行》一詩中也有雲:「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均贊頌了堅守信約的精神。
所以以後就把愛情之中一方失約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斷藍橋」了。
還有一個愛情故事,唐代裴鉶所作小說《傳奇·裴航》,後收入《太平廣記》卷五十神仙部第五十。傳說裴航為唐長慶(唐穆宗年號,821年—824年之間)間秀才,游鄂渚,夢得詩:「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 買舟還都。後路過藍橋驛,遇見一織麻老嫗,航渴甚求飲,嫗呼女子雲英捧一甌水漿飲之,甘如玉液。航見雲英姿容絕世,因謂欲娶此女,嫗告:「昨有神仙與葯一刀圭,須玉杵臼搗之。欲娶雲英,須以玉杵臼為聘,為搗葯百日乃可。」後裴航終於找到月宮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雲英,夫妻雙雙入玉峰,成仙而去。宋元話本《藍橋記》、元庚天錫《裴航遇雲英》雜劇、明龍膺《藍橋記》傳奇、楊之炯《藍橋玉杵記》傳奇均以此為題材。宋劉克庄《沁園春·林卿得女》詞:「藍橋路近,玉杵攜將。」
《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是一部很好的愛情電影。電影中那座橋名叫滑鐵盧橋,中文翻譯過來則冠以「藍橋」的名字。
鵲橋
傳說每年七月七日晚喜鵲搭成橋以渡織女,使與牛郎相聚。據此,後人也把成人之美、為互相愛慕的雙方作中介人叫做搭鵲橋
E. 南斯拉夫電影《橋》中那座橋是如何毀壞的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後,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http://ke..com/view/84286.htm?fr=ala0_1_1#8
真實橋在那,有沒有就不得而知了,畢竟是電影,電影《橋》的外景地,位於今天的黑山共和國境內北部塔拉河谷大橋.
F. 南斯拉夫二戰電影中的那座橋叫什麼
前南斯拉夫電影《橋》(1969)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德軍當然也明白這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的重要性,他們部署了一個團的軍力守衛,還安排了對付游擊隊的專家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坐鎮在軍營中,大橋四周可謂戒備森嚴。 游擊隊在步步逼近目標的秘密潛入過程中,不幸被德軍守備隊發現,一名戰士為了掩護全體戰友脫險,孤身留守阻擋頑敵,不幸負傷後又大聲呼叫退走的戰友將手榴彈投向自己,殺身成仁,不當俘虜。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後,多名游擊隊員前仆後繼的犧牲,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他自己也與他最愛的傑作一同玉碎。
《遙遠的橋》1977-6-15
本片為七十年代攝制規模最大的戰爭片,明星陣容空前盛大,由理查德·阿滕伯勒執導。《遙遠的橋》)描述1944年,歐戰已近尾聲,各地盟軍將領認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打開通路提早直搗柏林結束戰爭。於是採取大規模的空降行動降落荷蘭,不料遭遇德軍的頑強抵抗,以致行動遭到慘敗。 本片從演員陣容上來說可謂明星薈萃、大腕雲集!連老牌影帝勞倫斯.奧利弗在片中飾演了一位戲分不太重要的荷蘭老醫生。詹姆斯.凱恩演了一個101空降師的上士,羅伯特·雷德福出演82空降師的上尉,另外的幾個明星也分別擔任重要角色:肖恩·康納利扮演的英國第一空降師長,最後大敗而歸。麥克爾·凱恩演第30兵團裝甲團中校,吉恩·哈克曼演波蘭旅旅長,最初反對「市場花園」計劃第二批跳傘部下遭到德軍屠殺!安東尼.霍布金斯演第一空降師的指揮奪橋的中校,堅守待援失敗最後光榮被俘!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至7月25日,巴頓率領的第3集團軍率先沖出諾曼底地區,開始了法蘭西平原上對德軍的大追擊,盟軍上下逐漸彌漫樂觀的情緒。 作為進攻的兩支鐵拳——蒙哥馬利和巴頓都想成為最早進入柏林的人,而盟軍有限的補給能力無法保障兩支大軍同時發動進攻,進攻只能在一個方向進行。最後蒙哥馬利的的北線進軍方案被艾森豪威爾接受。 蒙哥馬利希望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企圖繞過傳聞中德軍嚴密布防的「西部壁壘」,而在荷蘭方向展開一輪新的攻勢,代號為「市場--花園」。 計劃採用空降「蛙跳」戰術,以美軍第82、101空降師,英軍第1空降師及波蘭傘兵旅的共35000人,依次在63英里戰役縱深上的埃因霍溫、奈梅根和阿納姆三地空降,奪取萊茵河上的橋梁,像交「接力棒」一樣,護送地面推進兵團,直搗德國腹地——魯爾區。1944年9月17日13時30分,戰役開始,盟軍動用了5500餘架運輸機、2596架滑翔機、8000餘架戰斗及轟炸機,同時在三處地區空降。但是戰役進行得很不順利。在經過殘酷戰斗後,101師和82師傷亡了3542人,才與地面部隊會師。而遠在最前方的英國第1空降師久等援軍不到,在傷亡3716人後,一部投降,另一部突圍成功。盟軍付出了重大傷亡代價,但只「完成了90%的目標」(蒙哥馬利語)。戰後,一位戰地指揮官感嘆:「那座橋對我們來說太遙遠了!」 這是20世紀70年代攝制規模最大的戰爭片,在大導演理查德•阿頓伯勒的旗下聚集了諸如詹姆斯·卡恩、邁克爾·凱恩、肖恩·康納利、羅伯特·雷德福、安東尼·霍普金斯等一干明星。但也正因為戲份分配的關系,使情節進展有如片段的組合,缺乏一氣呵成的氣魄,而且也拍得太冗長。不過即便如此,憑借極其出色的攝影和明星們的傾力出演,部分場面仍令人有大開眼界之感。影片描述了歐戰尾聲的1944年,盟軍為了打開通往柏林的道路直搗納粹首都提前結束戰爭,於是採取大規模的空降行動降落荷蘭。為了奪取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鐵路大橋,與佔有絕對優勢的德軍浴血奮戰的故事。讓人扼腕嘆息的是,雖然付出了傷亡慘重的代價,盟軍仍遭失敗。
G. 前南斯拉夫電影《橋》中的那座橋是一座真實的橋嗎
是真實的改編的,但那橋在哪就不大清楚了。影片的拍攝地叫塔拉河谷大橋(Tara River Canyon Bridge),位於今天的黑山共和國境內北部塔拉河谷地區。
H. 這橋是什麼橋呢上海的,拍電影專用
不是
外白渡橋
,外白渡橋是兩車道,比這個大多了,旁邊的建築物也不對;這個也不是
浙江路橋
,其實是
上海松江
影城內,用於拍攝電影的橋,不過是以浙江路橋為原型建造的
I. 南斯拉夫電影橋中橋的名字
塔拉河峽谷大橋位於黑山北部,橫跨歐洲最深的塔拉河大峽谷,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全長366米。它初建於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炸毀,後於1946年重建並保留至今,《橋》就是根據當年游擊隊炸橋的史實改編並在此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