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劉瑜: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
她跟我剛來美國的時候一樣,英文不夠好,朋友少,一個人等著天亮,一個人等著天黑。每天學校、家、圖書館、gym,幾點一線。
我覺得,快樂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充實是可求而不可遇的。
快樂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因素。基因、經歷、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實,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羅素說他生活的三大動力是對知識的追求、對愛的渴望、對苦難不可遏制的憐憫。你看,這三項裡面,除了第二項,其他兩項都是可以強求的,都具有耕耘收獲的對稱性。
1點,出門,找個coffee shop,從裡面隨便買點東西當午飯,然後坐那改一篇論文。(期間凝視窗外的紛飛大雪,創作梨花體詩歌一首)。
7點,回家,動手做了點飯吃,看了一個來小時的電視,回email若干。
10點,看了一張dvd,韓國電影春夏秋冬春。
12點,讀關於冷戰的書兩章。
2點,跟蚊米通電話,上網溜達,准備睡覺。
這基本是我典型的一天:一個人。書,電腦,dvd。一個人。
一個星期平均會去學校聽兩次講座。一周工作日平均跟朋友吃午飯一次,周末吃晚飯一次。
多麼稀薄的生活啊,誰跟我接近了都有高原反應。
我這人其實一點也不孤僻。生活中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多麼平易近人開朗活潑。有時候,我就是懶,懶得經營一個關系。還有一些時候,就是愛自由,覺得任何一種關系都會束縛自己。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知音難覓。我老覺得自己跟大多數人交往,總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個子集。我很難找到和自己一樣一望無際的人。
有時候也著急。不僅僅是因為錯過了親友之間的飯局、談笑、溫情,不僅僅因為一個文學女青年對故事、沖突、枝繁葉茂的生活有天然的嚮往,也因為一個人思想的先鋒性總是通過碰撞來保持的。我擔心,我老這樣一個人呆著,會不會越來越傻?好像的確是越來越傻。
但另一些時候,我又驚詫於自己的生命力。在這樣缺乏溝通、交流、刺激、辯論、玩笑、聊天、緋聞、傳聞、小道消息、八卦、msn的生活里,沒有任何圈子,多年來僅僅憑著自己跟自己對話,我竟然保持了創造力和戰鬥力,竟然寫小說政論論文飽博客而且寫得如此飽滿熱情,我劉瑜又是何等頑強的一株向日葵。
年少的時候,我覺得孤單是很酷的一件事。長大以後,我覺得孤單是很凄涼的一件事。現在,我覺得孤單不是一件事。
有時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絕望。
它還不是氣餒,不是得過且過,不是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這樣的狗屁歌詞,它只是命運的歸命運,自己的歸自己這樣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
那天偶然想起我過去幾年寫的這三個小說,《孤獨得象一顆星球》《那麼,愛呢》《煙花》,吃驚地發現,這裡面其實有一個軌跡,從憂傷到怨恨,然後再到絕望。
絕望,就意味著自由。
以前一個朋友寫過一首詩,名字叫一個人要象一支隊伍。我想像文革中的顧准、獄中的楊小凱、在文學圈之外寫作的王小波,就是這樣的人。懷才不遇,逆水行舟,一個人就象一支隊伍,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現在看來,我也只能面對內心招兵買馬
B. 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 (節選)
年少的時候,我覺得孤單是很酷的一件事情。長大以後,我覺得孤單是很凄涼的一件事。現在,我覺得孤單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讓它成為一件事。
有時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絕望。
真正的絕望跟痛苦、悲傷沒有什麼關系。它讓人心平氣和,讓你意識到你不能依靠別人,任何人,得到快樂。它讓你謙卑,因為所有別人能帶給你的,都成了驚喜。它讓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內心。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們彼此可以對話。你還可以學習觀察微小事物的變化,天氣、季節、超市裡的蔬菜價格、街上漂亮的小孩,你知道,萬事萬物都有它值得探究的秘密,只要你真正-我是說真正-打量它。
當然還有書、報紙、電影電視、網路、DVD、CD,那裡面有他人的生活、關於這個世界的道理、音樂的美、知識的魔術、愛的可能性、令人憤怒的政治家...我們九九八十一生都不可能窮盡這些道理、美、愛、魔術的一個小指甲蓋,怎麼還能抱怨生活給予我們的太少。
絕望不是氣餒,它只是「命運的歸命運,自己的歸自己」這樣一種事實求是的態度。
就是說,它是自由。
以前一個朋友寫過一首詩,叫《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我想像文革中的顧准、獄中的楊小凱、在文學圈之外寫作的王小波,就是這樣的人。懷才不遇,逆水行舟,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我想自己終究是幸運的,不僅僅因為那些外在的所得,而且因為我還挺結實的。總是被打得七零八落,但總還能在上帝他老人家數到「九」之前重新站起來,再看到眼前那個大海時,還是一樣興奮,歡天喜地地跳進去。在遼闊的世界面前,一個人有多謙卑,他就會有多快樂。當羅素說知識、愛、同情心是他生活的動力時,我覺得簡直可以和這個風流成性的老不死稱兄道弟。
因為這種幸運,我原諒自己經受的挫折、孤單、原諒自己的敏感、焦慮和神經質,原諒上帝他老人家讓X不喜歡我,讓我不喜歡Y,讓那麼多人長得比我美,或者比我智慧,原諒他讓我變老變胖。因為他把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質給了我: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如果你還在為自己孤單寂寞懷才不遇舉世皆濁我獨醒而深深嘆息的話,那麼讓我告訴你,你買不到那個彩票的,別再把你時間的積蓄兩塊、兩塊地花出去,回到你的內心,尋找你自己,與心靈深處的他、他們一起出發去旅行。如果你有足夠的好奇心,你可以足不出戶而周遊世界,身無分文而腰纏萬貫。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許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著幽暗深處的自己伸出手去。
C. 李榮浩被稱為一個人一支隊伍,他在音樂上的「兼職」究竟有多少
李榮浩詩歌音樂方面的多面手,一個人具備了一個樂隊的才能。他能夠自己寫歌詞,可以自己寫出旋律,可以自己彈奏很多的樂器,可以自己製作唱片。所以說李榮浩一個人就是一個樂隊,但是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有限,還好要其他人來幫忙。
李榮浩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歌手,李榮浩內地華語樂壇男歌手並且是一個內地寫的出港台風的男歌手。很多人這樣評價他, 說他跟周董很像,而聲線以及歌曲的風格又與陳奕迅相似。但如果我們細心聆聽他的歌曲,我們就能發現他是獨一無二的。
D. 求關於一個人組織一個團隊比賽的 電影
片名:美少女拉拉隊/魅力四射/多情啦啦隊/啦啦隊長
英文名:Bring It On
導演:佩頓·里德
主演:柯爾斯滕·鄧斯特 克萊爾·克里莫 琳德莎·絲露妮 加布里艾爾·尤尼恩 Nikole Lee Amateau
類型:喜劇
在聖地亞哥的蘭科-卡那高中,有一支大名鼎鼎的「托羅」啦啦隊,她們一向以精神飽滿的表演、熱情四射的魅力、極具震撼力的氣勢而威名遠揚,在她們那位老隊長的帶領下,曾創下「五連冠」的神奇佳績。可輝煌的過去並不意味著成功的未來,在一個新上任的隊長的帶領下全隊要在全國錦標賽上第六次摘取冠軍,談何容易!壓力最大的自然是新隊長托蘭絲(柯爾斯滕-鄧斯特飾)了,因為對她來說,奪冠之路無疑將是非常曲折的,你瞧,她剛發現她們所設計的自認為完美無瑕的舞蹈動作有點問題,什麼問題?那簡直就是死對頭克羅弗斯隊動作的拙劣翻版!你說她的感覺能好得了嗎?要知道這支來自東康普頓的「hip-hop」風格的啦啦隊可不是個沒有名氣的草台班子啊,這樣下去如何交代呢?
當托羅隊如熱鍋上螞蟻匆忙地趕著編排她們的新動作時,她們的死對頭克羅弗斯隊和她們的隊長伊西斯(加伯里埃勒-尤尼飾)日子也不大好過,她們同樣遇上了大麻煩,想參加比賽?光有漂亮動作可不夠,還有錢呢?她們還必須有足夠的錢來支付錦標賽的開支啊。眼看著所剩時間已經不多了,這壓力也實在是夠大的。兩支隊伍,兩個隊長簡直要發瘋了,隊員們自然也倒了大楣,一個個幾乎都被折騰到了筋疲力盡的地步了。托蘭絲拚死拼活,她下定決心要挽救托羅隊於危難之中,要保住她的聲譽;伊西斯則破斧沉舟要與對手決一雌雄,克羅弗斯隊要得到它應有的贊譽。然而,她們心裡也都清楚,最好的隊當然只有一個,笑到最後的才是冠軍。
本片由環球影片公司和燈塔影片公司聯合推出,它講述了兩個互為競爭對手的啦啦隊和它們的隊長的故事。柯爾斯滕-鄧斯特主演托蘭絲,她是生氣勃勃的、永遠樂觀的托羅隊隊長,加伯里埃勒-尤尼扮演伊西斯,她是有干勁又有獻身精神的克羅弗斯隊隊長;伊萊扎-杜什庫扮演米西,一個轉學生,體操是她的拿手好戲,但她說起話來就不那麼中聽了;傑西-布拉德福德扮演傑西那玩世不恭的兄弟克利夫,另外出演本片的演員還有克萊爾-克雷默、尼古拉-比爾德貝克、奇亞尼瓦-喬爾森等青春新秀。
演員表:
柯爾斯滕·鄧斯特 .... Torrance Shipman
克萊爾·克里莫 .... Courtney
琳德莎·絲露妮 .... Big Red
加布里艾爾·尤尼恩 .... Isis
Nikole Lee Amateau .... New Pope Cheerleader #1
Melanie Atmadja .... Jaime Dow
利尼·比爾 .... Kasey
Nicole Bilderback .... Whitney
Paul Bloom .... T.V. Commentator
傑西·布拉德福德 .... Cliff Pantone
Edmond Clay .... Football Announcer
Leonard Clifton .... Costa Mesa Linebacker
Marie Cole .... Argumentative Girl
Ryan Drummond .... Theatre Boy
艾麗澤·達什庫 .... Missy Pantone
E. 敢死隊2上面一個人滅一支隊伍外加一輛坦克的是誰
查克·諾里斯
Chuck Norris(查克·諾里斯,1940年3月10日-),空手道世界冠軍,美國電影演員,動作片演員,因1972年拍攝電影《猛龍過江》在古羅馬競技場與李小龍搏擊聲名大噪,且被譽為世界電影功夫片不朽經典鏡頭。2005年因在肥皂劇中誇張的演出成為風靡一時的網路現象,網路上出現無數版本的「諾里斯事實」,於是他成了全球惡搞的代表。不過惡搞歸惡搞,但查克·諾里斯動作英雄的形象才是人們記住他的關鍵。
F. 哪部抗戰電影講的是一個人帶著他的一個小隊去打鬼子,掩護大部隊撤退
《集結號》講述這樣一個故事:
劇照(3張)
1948年的淮海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的戰斗空前慘烈。九連連長穀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如果集結號不吹響,全連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一座廢棄的舊窯場里,47名戰士奮勇廝殺,終究火力懸殊寡不敵眾,穀子地親眼看著戰友們一個個死去卻無能為力。排長焦大鵬是穀子地的左右手,他在臨死之前說自己聽到了集結號響,讓穀子地帶著僅剩的幾個弟兄撤退,戰士中有人附和有人反對,大家對此產生了分歧。穀子地此時發現友鄰部隊早已撤退,他懷疑是自己忽略了號聲,導致戰友們枉送性命。強烈的震驚和內疚之下,他攜帶炸葯包奔出窯場隻身前往敵軍戰壕。其餘戰士最終全部陣亡。
穀子地受傷後卻被解放軍當作敵軍士兵俘虜。在後方的醫院里他才得知,自己原來的部隊番號已經取消,他不僅難以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甚至戰死的47個弟兄都將被視為失蹤者……穀子地設法加入解放軍炮兵部隊,跟隨隊伍的步伐南征北戰,他生存的唯一動力只是為死去的戰友找回應有的榮譽。即使時光飛逝事過境遷,即使歷史已漸漸被人淡忘,那刻骨銘心的兄弟情誼卻絲毫不減,在穀子地的腦海里,永遠鮮活的是自己那些兄弟們的影像:王金存,焦大鵬[3] ,姜茂才,呂寬溝等。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與穀子地一樣執著尋找的還有孫桂琴,指導員王金存的妻子。直到遇到穀子地,她才確信自己的丈夫早已戰死他鄉。蒙受冤屈的兩人有著共同的哀傷與信念,他們一起踏上了求證之旅。穀子地把孫桂琴介紹給自己在炮兵部隊時的摯友趙二斗,見證他們喜結良緣。
當他們終於回到當年發生血戰的舊窯場,卻發現戰場遺址已因煤礦開采而面目全非。除了穀子地之外,沒有人知道,甚至沒有人相信就在這個窯場下面,躺著幾十名壯烈犧牲的戰士。穀子地發瘋似的挖掘如山的煤礦,無論如何他都要讓真相大白。
最終汶河修水利時發現了這個窯,裡面的47具遺骸確認是中原野戰軍獨二師一三九團九連的全體戰士。最後,穀子地和他的47個戰友一同被授予戰斗英雄的榮譽稱號[4] 。
G. 史泰龍一個人打一個部隊的電影名叫什麼
第一滴血 (1982)
導演: 特德·科特切夫
編劇: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 Michael Kozoll
主演: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 理查德·克里納 / 布萊恩·丹內利 / Bill McKinney / 傑克·斯塔瑞特
類型: 劇情 / 動作 / 驚悚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82-10-22
片長: 93 分鍾
又名: 蘭博
H. 一路狂殺瘋狂掃射不死不休,一個人幹掉一個部隊電影叫什麼名字
《魔鬼司令》
I. 印度電影一個人幹掉了一支武裝部隊這電影是什麼名字
影片:《為愛叛逆2之逆戰到底》
英文名: Baaghi 2: A Rebel For Love (2018)
又名: 逆戰士 / 反叛者
導演: 阿赫梅德·坎
編劇: 海珊·達拉爾、阿巴斯·希拉普瓦拉、Jojo Khan 、拉傑·庫馬爾·米斯拉 、薩吉德·納迪德韋拉
主演: 泰戈爾·什羅夫、莎·帕塔尼 、馬諾傑·巴傑帕伊、蘭迪普·弘達、迪帕克·迪布里亞爾
類型: 動作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
語言: 印地語、英語
上映日期: 2018-03-30(印度)
片長: 137分鍾
劇情簡介——
影片以尼哈為開場,尼哈突然遭遇恐怖襲擊並失去知覺。當她恢復知覺時,她開始尋找她失蹤的女兒,但她找不到。在萬般無助之下,她打電話給羅尼,希望羅尼能夠回來幫助她尋找失蹤的女兒。
(9)一人就是一支隊伍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演員表——
1、泰戈爾·什羅夫 Tiger Shroff演員 Actor (飾 羅尼)
泰戈爾·什羅夫是一名演員和武術藝術家,於1990年3月2日在印度孟買出生。主要作品有《英雄主義》(2014),《為愛叛逆》(2016),《飛行俠》(2016) 和《極限舞王》(2017) 等。
2、迪莎·帕塔尼 Disha Patani演員 Actress (飾 尼哈)
迪莎·帕塔尼,女演員,模特。1992年6月13日出生在印度北部的城市巴雷利。 她2013年獲得「費米納印度小姐」亞軍,隨後出演了電影《M·S·多尼:不為人知的故事》《Loafer》。2017年在電影《功夫瑜伽》中飾演女博士Ashmita。
3、馬諾傑·巴傑帕伊 Manoj Bajpai演員 Actor (飾 DIG Ajay Shergill)
馬諾傑·巴傑帕伊以出演反派角色見長。1998年在電影《Satya》中嶄露頭角。2012年在《瓦塞浦黑幫》一片中的表演飽受好評,近段時間頻頻出現在各種頒獎典禮上。
4、蘭迪普·弘達 Randeep Hooda演員 Actor (飾 Loha Singh Dhull / LSD)
印度男演員 。2016年,參演印度電影《蘇丹》1995年,完成學業的他搬到澳大利亞墨爾本繼續深造。在墨爾本大學,他取得了市場營銷學士學位、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人力資源管理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