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八女投江」的事跡為題材拍攝的電影是
中國抗戰女性題材經典。中國導演楊光遠代表作。根據真人真事改編。1937年中國全面抗戰爆發後至1938年武漢淪陷前的南滿洲,東北抗日聯軍八位女英雄的抗戰事跡:除了與男戰士一樣在天寒地凍中打鬼子、餓肚子,還要盡女性的天職做後勤、與自己的身體作斗爭……最後,「八女」為掩護支隊人馬突圍而主動吸引日軍火力,並在力盡關山後寧死不做俘虜、集體投江自盡……「八女」中有兩位朝鮮族女子,還有一位13歲少女。此外,影片又虛構了女一號主人公與漢奸警長丈夫決裂以及懷孕時自殘、最後生下死胎的情節。中國抗日女戰士的付出與犧牲。革命情懷,人性視角。情節相當豐富,表現也堪稱出色,只是對「八女」精神動力的詮釋稍嫌不足。張凱麗、王蘭英、岳紅、蔡鶯等主演。
笑獨行按:該影片未明確交代故事發生時間,史載「八女投江」事件發生在1938年秋冬之交的烏斯渾河(牡丹江支流)。或有網友指責它表現手法陳舊、人物沒有個性、「給人以假大空的感覺」,實在是有點睜著眼睛說瞎話。該影片為新中國第一部抗戰電影兼第一部國際電影節獲獎電影《中華女兒》(Eight Heroines of China,1950)的重拍片。《中華女兒》由凌子風、翟強導演,由張錚、岳慎、柏李等主演,著重再現八名抗日女英雄的革命氣節和壯烈事跡,曾獲卡羅維發利電影節「自由斗爭獎」,情節、對白相對簡單,表現、演技略嫌粗陋。以上兩部影片在下所見D5影碟均有英文字幕,後者為膠片版,畫質較差。
⑵ 八女投江講的是一件什麼樣的故事用簡潔的語句來概括文章的主要
八女投江」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與日軍血戰到底而決不屈服,最後集體投江殉國的英勇事跡。
「八女投江」體現了中華兒女為民族解放事業敢於與日軍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東北抗聯第2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後,當即題寫了「烏斯河畔牡丹江岸將來應有烈女標芳」。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以「八女投江」為題材拍攝了一部電影《中華兒女》,女英雄們的高尚氣節強烈地感染了千千萬萬個中國人民。1986年9月7日,為紀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紀念碑」。全國政協副主席康克清為其親筆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⑶ 八女投江是什麼電影
中國大陸電影《八女投江》,拍攝於1987年。由張凱麗、岳紅主演。影片講述了冷雲等八名抗聯女英雄在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斗中,寧死不屈,投江自盡的故事。
⑷ 抗日女英雄「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還是學她們的呢
體現了中華兒女為民族解放事業敢於與日軍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東北抗聯第2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後,當即題寫了「烏斯河畔牡丹江岸將來應有烈女標芳」。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以「八女投江」為題材拍攝了一部電影《中華兒女》,女英雄們的高尚氣節強烈地感染了千千萬萬個中國人民。1986年9月7日,為紀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紀念碑」。全國政協副主席康克清為其親筆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⑸ 八女投江的故事發生在何時何地
「八女投江」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與日軍血戰到底而決不屈服,最後集體投江殉國的英勇事跡。
1938年夏天,日本關東軍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第4、5軍為擺脫困境決定向西轉移,遭到日軍多次圍追堵截,犧牲了很多抗聯戰士。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餘人的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隊伍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她們是:冷雲(原名鄭志民)、胡秀蘭、楊貴珍、郭桂琴、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抗聯隊伍經過幾日的奔襲,戰士們又餓又累,師長決定在岸邊休息一夜明天早晨過河。10月的北方天氣已經非常寒冷,部隊在河畔露營後,燃起了幾堆篝火取暖。日偽特務葛海祿發現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戰士在江邊休息。後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戰士包圍。拂曉時,抗聯戰士們發現了日軍,急忙向外沖。冷雲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士卧倒,敵人沒有發現她們,向大部隊逼近。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生死關頭冷雲果斷地組織女戰士殿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沖出去的同志最後聽到她們齊聲喊――「快往外沖啊!保住手中槍,抗戰到底!」日軍在得知她們只有八名女兵時,變的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當大部隊發現還有八名女戰士沒有沖出日軍的包圍後,多次組織抗聯戰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被包圍的八名女戰士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卧倒的機會,毀掉槍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中……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8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中最大的25歲,最小隻有13歲。
「八女投江」體現了中華兒女為民族解放事業敢於與日軍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東北抗聯第2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後,當即題寫了「烏斯河畔牡丹江岸將來應有烈女標芳」。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以「八女投江」為題材拍攝了一部電影《中華兒女》,女英雄們的高尚氣節強烈地感染了千千萬萬個中國人民。1986年9月7日,為紀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紀念碑」。全國政協副主席康克清為其親筆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