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國王後上斷頭台時,她最後到底說了什麼,令世人肅然起敬
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是法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處決的王後,她在上斷頭的時候,說了一句話,令人肅然起敬。那麼,瑪麗王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到底說了什麼呢?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政權進入瘋狂的“輪盤賭”,波旁王朝、吉倫特派、雅各賓派,輪流上台開始了自己的表演。革命可不是鬧著玩的,是要出人命的,於是在法國的斷頭台上,40000人頭滾滾落地。作為封建君主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也很有幸的成為了法國歷史上唯一被處決的國王。而在幾個月後,他的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也被送上了斷頭台。
在斷頭台上,當她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令在場的人肅然起敬。一個人,無論生前如何卑微、低賤,或者如何高貴、奢侈,只要死得有尊嚴,同樣會贏得人們的尊敬。對於瑪麗王後是該死還是冤枉,都並不重要。對這個臨死前還對劊子手道歉的女人,世人幾百年來深表同情:她是一個悲劇的王後,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貴族。各位,你們說呢?
② 要瑪麗皇後被處死的電影
瑪麗·安托瓦內特(科爾斯騰·鄧斯特)作為法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一位皇後,不但擁有美艷動人惹人憐愛的外表,而且其崇尚奢華放縱任性的內心。她常常在一夜間就將自己作為皇後的全年的財富揮霍一空。也正是因為國王路易十六對她的放任嬌縱,令整個國家都債台高築,這自然會引起廣大貧苦人民的反感甚至反抗。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法國人民攻佔了巴士底獄,深遭人民痛恨的國王路易十六和皇後瑪麗·安托瓦內特都被關押起來。1972年,為了防止帝國制度復辟,法國革命者又先後在巴黎將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後送上了斷頭台,一代艷後的絕世傳奇就此終結。
本片在線欣賞連接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713145/
③ 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後被送上斷頭台,為何被處決時卻向劊子手道歉
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後被送上斷頭台,為什麼被處決時卻向劊子手道歉?
1793年的10月16日11點左右,法國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送上了斷頭台。當瑪麗來到處決她的協和廣場時,絕望的瑪麗知道自己的死無可避免,所以被嚇得臉色蒼白,而且神情非常恍惚。
瑪麗王後本來罪不至死,法國的革命理論上和他也沒什麼關系,只是他沉湎於自己的世界裡,沒有很好地應對現實世界的改變,只要國王夫婦在面對革命的浪潮時稍微有一些靈活變通,考慮到法國傳統的王室支持力量,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後混個君主立憲的君主是沒什麼問題的。
瑪麗王後一直過著自己習慣的奢靡生活,在劇烈的社會變革之下,她被全法國的人痛罵,不管是盪婦還是奢侈,她承受了無數的名譽之損,面對時局的變化,她也不可能有理性的應對和變通,最終把自己變成了「賣國者」,喪失了最後的一點機會,當法國人需要為革命找一些惡人來為革命流血時,瑪麗王後就成了必要的替罪羊,成了人民發泄情緒的窗口。
④ 柯爾斯滕·鄧斯特(Kirsten Dunst)演過一位奢靡的法國皇後,那部電影的名字是什麼
絕代艷後/瑪麗-安托瓦內特 Marie Antoinette (2006)
劇情簡介:
索菲亞·科波拉執導的新片《絕代艷後》(Marie-Antoinette),根據安東尼婭·弗雷澤的書作改編,講述了一位風華絕代的女性——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傳奇一生。雖然出生於奧地利皇室,貴為法國王後,錦衣玉食,但她卻是歷史上受非議、誤解和謾罵最多的女性之一。
瑪麗·安托瓦內特是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的女兒,14歲就入主法國凡爾賽宮,19歲成為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後。影片展現了法國大革命前凡爾賽宮內種種的頹廢、奢靡與陰謀。揮霍無度、放盪不羈的瑪麗王後,導致法國在18世紀七八十年代債台高築,從而最終導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和君主制的推翻,而瑪麗王後本人也於1793年10月被送上了斷頭台……
詳情見
http://allmov.mtime.com/movie/23523/main.html
⑤ 描述西方宮廷皇後的電影
絕代艷後Marie Antoinette (2006)
索菲亞科波拉執導的美國電影《絕代艷後》,根據安東尼婭?弗雷澤的書作改編。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法蘭西王後的一生。奧地利公主瑪麗非常聰明,生性活潑,14歲的時候,在一場政治婚姻中,從奧地利公主變成法國的太子妃。由於某些原因,王子對瑪麗非常的縱容,婚後,瑪麗一直過著極其奢華的生活,同樣,瑪麗也一直無法與內心的寂寞徹底脫離。這部電影將給我們帶來關於18世紀法國宮廷和社會的各種震撼,匪夷所思的奢侈,慾望交織的愛情,以及最後法國人民的怒吼。
⑥ 這部電影的名字感激!!
《絕代艷後》原名《Marie Antoinette》,由索菲亞·科波拉指導拍攝,主演克爾斯滕·鄧斯特。迅雷里有高清DVD版的
劇情介紹及故事背景:
索菲亞·科波拉執導的新片《絕代艷後》(Marie-Antoinette),根據安東尼婭·弗雷澤的書作改編,講述了一位風華絕代的女性——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傳奇一生。雖然出生於奧地利皇室,貴為法國王後,錦衣玉食,但她卻是歷史上受非議、誤解和謾罵最多的女性之一。
瑪麗·安托瓦內特是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的女兒,14歲就入主法國凡爾賽宮,19歲成為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後。影片展現了法國大革命前凡爾賽宮內種種的頹廢、奢靡與陰謀。揮霍無度、放盪不羈的瑪麗王後,導致法國在18世紀七八十年代債台高築,從而最終導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和君主制的推翻,而瑪麗王後本人也於1793年10月被送上了斷頭台。
凡爾賽宮水晶燈閃耀,衣香鬢影,上流社會的貴族們常在這里舉行宴會。但是在今天則有所不同。它將決定瑪麗·安托瓦內特的一生,今夜是法國太子迎娶瑪麗·安托瓦內特為妻的大婚日子。
瑪麗·安托瓦內特為奧地利公主。出生於1755年11月2日,擁有一頭金色波浪卷秀發,嫣紅的雙唇,吹彈可破的雪肌,迷人的雙眼,被譽為奧地利最美的公主。年僅14歲的她,美麗迷人的她,成了奧地利與法國險惡政治之間的犧牲品。1770年,嫁給了年僅16歲的法國波龐王室的太子,也就是將來的路易十六,成為了路易十六的太子妃。
14歲的她哪裡能想到自己的未來將在這動盪不安的亂世和自己的感情之間浮浮沉沉。 14歲就當了太子妃,19歲成了法國皇後,有著太重太重的責任和壓力在瑪麗的肩膀上面,這些責任都等著她去面對,要與比她年長的貴族夫人們應對,懂得在這奢華浮靡的凡爾賽宮生存,要適應奧地利與法國政治間的勾心鬥角,的確對直率熱情的她的確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路易十六是個木訥的男人,溫文儒雅但是卻不善語言,整天只關在鐵匠房,冶鐵是他的最大興趣,溫吞的他無法博得瑪麗的歡心。瑪麗未嘗過戀愛的滋味,她知道自己不愛這男人,在瑪麗心裡,他只是自己的丈夫,這是她對路易十六唯一的感覺。
16歲那年,一個男人在瑪麗的生命之間掀起了大波瀾,這男人的名字叫做菲爾遜,一個瑞典的貴族。據說他們倆在扮裝舞會中相識,依照規定,太子妃不可隨便外出,但是就是在這場宴會讓她認識了菲爾遜伯爵,菲爾遜有著幽默風趣的特性,機智迷人的又同時兼具政治長才,還可以帶兵打仗,多才多藝又深具領導能力讓瑪麗深深著迷。對於整天面對不善於說話而且木訥的路易十六的瑪麗而言,菲爾遜的出現在她的生命點燃一道光。於是,她終於知道戀愛的滋味是怎樣,她喜歡菲爾遜,為他著迷,也和他之間發展出一段戀曲。
皇宮的苦悶讓瑪麗想找個宣洩的出口,除了與菲爾遜的戀曲之外,她積極尋找娛樂,所以她參加很多皇室外的宴會,喬裝偷偷摸摸讓她享樂其中;與生俱來的美貌和貴族優越感,讓她對服裝鞋子珠寶需索無度,因為從小生長在皇宮之內,不懂人間疾苦,國庫都讓她拿去做衣服,買珠寶,還有賭博,因此有了歷史上著名的「項鏈事件」,法國人稱這個奧地利籍的皇後為「赤字皇後」。雖然後來證明「項鏈事件」的瑪麗皇後是無辜的,卻讓她聲望下跌,而且這時候法國的民間正在醞釀一股反皇室的氣氛,瑪麗這時就成了眾矢之的。
法國大革命的期間,一堆人說「把那個奧地利的女人趕出去」「殺死她,她是魔女」「都是她,害的我們這么窮」,皇室這時又不肯召開三級會議,民怨越來越高漲,這時路易十六與瑪麗打算逃出法國境內去避風頭,菲爾遜幫助逃亡,但是卻在法國邊境維洛那被逮個正著,被押回巴黎囚禁,在路易十六被處斬之後,她也被交付審判而且送上斷頭台。她在被處刑之前,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還因此跟劊子手說聲抱歉。
http://kankan.xunlei.com/vod/movie/35/35739.shtml
這是觀看地址
追加點分吧............
⑦ <<絕代艷後>>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最後結局是人民與皇室的積怨最終引發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秋天來臨的時候,王後11月大的女兒夭折。民眾攻入凡爾賽宮,路易十六和王後被送上了斷頭台。
該片根據安東尼婭·弗雷澤的書作改編,講述了風華絕代的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傳奇一生。
《絕代艷後》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oRGD7M2q5Ah-RfSvM6oY_A
⑧ 《推上斷頭台》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推上斷頭台》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2AHdrbcCWCZwOLTPRWZNKA
⑨ 法蘭西斷頭王後【瑪麗·安托內特】的詳細介紹
①關於她的詳細生平資料:http://ke..com/view/593472.htm
②關於她的影片:影片名稱:《絕代艷後 / 瑪麗-安托瓦內特》
英文片名:Marie-Antoinette
主要演員:Karine Vanasse, Paul Savoie, Roc LaFortune, Danny Gilmore, David La Haye, Olivier Aubin
影視類型:劇情
國家地區:美國
本片導演:伊維斯·西蒙尼奧
③關於她的子女:路易十六的七歲的兒子路易·查理(路易十七)在獄中三年,一日僅有一餐「並且主要成分是糞便和垃圾」,隨地大小便,連洗澡都得不到准許。當然,這都是輕的。最後他被砍去四肢,折磨虐待成殘廢,悲慘地死去。然後他們捏造出體弱多病的借口來掩飾自己的罪行。
而他的姐姐昂古列姆公爵夫人,也遭到暴民和獄卒的毆打和輪奸,他們還逼迫她簽署父母的死刑,並逼她作偽證,指控她母親與弟弟的亂倫關系。年僅9歲的她被屈打成招,簽了。所以她最後非常痛恨自己的懦弱和膽怯,常常割脈自殺,也多次服毒,但都沒有成功。
革命結束後。她僥幸逃過一死,在她年齡相仿的叔叔路易十八重新登基後,她被邀請回到王宮,但非常蔑視賤民和革命者,並聰明地認清了他們偽善而奴態的玩弄政治權術的嘴臉,他們只是利用革命和自由為借口,來滿足他們自己的利益,她常常公開揚言表示對共和派和雅各賓派的憎恨,叫人在放火燒俱樂部和出版社,用炸葯轟炸先賢祠(未遂)。刺殺被流放的革命當權者,還叫人去島上,往拿破崙的屍體上撒尿,閹割他,挖掉他的眼睛,凌辱他。
她的仇恨激起了許多正直的貴族和平民的同情和義憤,他們寫了很多東西來頌揚公主的高貴,並痛叱那些無恥的玩弄權術愚弄群眾的賤人,其中包括雨果和他的夫人,《悲慘世界》和《雨果回憶錄》就多次表達了他們的政治觀點。茨威格也很愛她,曾裝門寫過《幕後政治家》和《瑪麗女王》。當然,那些不著名的就更是數不勝數。
但她也被狡猾的大臣利用,他們利用她搞跨了貴族宮廷里最後的賤民階級的富歇,把他流放到奧地利,後來他自己提出去林咨安度晚年。
⑩ 為何法國王後瑪麗被推上斷頭台,臨刑前卻向劊子手道歉
法國作家大仲馬曾寫有《巴爾薩摩男爵》、《王後的項鏈》以及《紅屋騎士》三部作品,被稱為「法國革命三部曲」。在這三本書中,詳細的描寫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後瑪麗人生的三個階段。
瑪麗王後全名瑪麗·安托瓦內特,是一位來自奧地利的公主。1766年,為了政治上的需要,法國王室正式向11歲的瑪麗求婚。但直到1770年,瑪麗14歲時才得以踏上法國國土,出嫁為法國王儲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日後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瑪麗,作為一個女性,她曾經時尚、美麗且高貴過,只是碰上了社會制度變革的時代,最終不可避免的被推向了斷頭台。也許她曾經極度的奢侈消費過,但這並不能作為法蘭西帝國滅亡的主因。
因為法國曾和奧地利多次戰爭,雖然路易十五時打敗了奧地利,但由於外交的失敗導致了法國人民對奧地利的憎惡。和中國的楊貴妃一樣,這位來自奧地利的王後最後成了階級斗爭的替罪羊,成了政治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