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致命彎道》是部什麼電影
《致命彎道》是部恐怖片,真心是比較血腥的。是由 羅伯·施密特執導的一部美德合拍的血腥恐怖片,德斯蒙德·哈林頓、艾麗澤·達什庫、艾曼紐·克莉琪等主演,於2003年上映。講述在叢林里,與野蠻人生死角逐的故事 。
克里斯利用自己的智慧悄悄地潛回了食人魔的住處。他在一個恰當的時候挺身而出救走了傑西。一番搏鬥之後,最終,克里斯用最後一顆子彈打中了沖進食人魔小屋的汽車油箱,爆炸將三名食人魔炸死了......
但是,故事並沒有結束,深夜裡,一名警察接循著之前的無線電呼救,來到已經支離破碎的食人魔小屋,在查看爆炸現場時,大難不死的一名食人魔最背後緩緩靠近。
② 請問這是什麼電影
吾家有女艾芙琳/伊芙琳
Evelyn
主演 皮爾斯布魯斯南
不是法國片 你看看對不
50年代的愛爾蘭,德斯蒙德是都柏林一位鬱郁不得志的室內裝璜師。聖誕節一過,妻子就離開他,跟著一位有錢男人飛去了澳洲,讓他獨自撫養兩個兒子德莫特和莫里斯以及女兒伊芙琳。誰料禍不單行,德斯蒙德不久又丟了工作,失意而沮喪的他依靠夜夜泡在酒吧里麻醉自己。政府發現三個孩子缺乏可靠的經濟保障,又沒有母親的監護,父親還酗酒時,立刻根據愛爾蘭的法律強行帶走三個孩子送進教會的收容所。被送入修道院的伊芙琳受到了修女的虐待,但純真的她依然相信父親會把她接回家。
③ 血戰鋼鋸嶺是根據哪個戰役改編的歷史上的主角真的赤手空拳救了77名隊友
血戰鋼鋸嶺中的戰役是以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的沖繩戰役為背景的,電影里的主人公原型德斯蒙德·多斯·托馬斯(1919年2月7日 - 2006年3月23日)是第一個因良心拒服兵役而獲得榮譽勛章的美國人他是一名美國陸軍下士(在他榮獲榮譽勛章時軍銜是一等兵)服役於美軍第77步兵師第307步兵醫療分隊,1942年4月多斯自願入伍,他拒絕在戰場上殺死任何一個敵人士兵或隨身攜帶武器。雖然在太平洋戰場上戴斯蒙德·道斯從未有過任何殺死敵人的記錄榮譽,但在多次戰役中無任何武器的情況下救助多名傷員,使許多因無法得到救助而面臨死亡的士兵得以倖存。
④ 《血戰鋼鋸嶺》丨你絕對不能再錯過這部即將載入影史的戰爭片了!
豆瓣120不解釋,IMDB更不用說。
個人年度觀影前三,今年看過最棒的戰爭片。
《血戰鋼鋸嶺》註定會載入影史。
錯過了能夠在電影院觀看《勇敢的心》和《啟示》的機會(好吧,雖然這兩部我真的還沒看,雖然它們真的如雷貫耳)。但梅爾吉布森自2006《啟示》後,十年磨一劍的《血戰鋼鋸嶺》,我知道必須必須必須去電影院看了。
而電影真的沒讓我失望,下半場的戰爭場面看完,我只想說,卧槽!你的血漿快濺到我身上了!
很難用語言形容觀影中情緒和心情,只感覺很熱血!很燃情!很震撼!
可能這是戰爭影片中最真實還原戰場的一部電影!
至少在我目前看過的電影中,還未能如此真實地感覺到槍林彈雨的現場帶給人的壓抑。
影片中,正面被爆頭濺射出來的血漿,被手雷炸丟了雙腿血肉模糊的畫面,被噴火槍燒著全身的日本兵的慘叫和奔走,子彈打穿身體崩裂的皮膚,還有炮火轟炸中亂飛的軀體……
你能想到,你想像不到的場面,在《血戰鋼鋸嶺》中都真實地展現無遺,在某一個瞬間,甚至感覺到原來臨近死亡的那一刻,生命原來如此渺小而卑微。
如煉獄一般的場面血腥得讓人感覺恐懼而緊張,甚至連喘息的空隙都覺得壓抑。
論場面,論手法,梅爾吉布森都創造了一部影史級別的影片。《血戰鋼鋸嶺》戰爭場面中隨便攆出一分鍾就可以甩國產電視劇好幾臉。
可能這也是我見過最平庸的美國個人英雄主義電影!
《蜘蛛俠》里的彼得在此片中飾演了這個不碰機槍的醫護兵德斯蒙德。
其實開始很難想像那麼瘦小的「蜘蛛俠」怎麼能夠撐起一部抗戰英雄的影片,而直到電影到了戰場的時間段,原來這部電影是最適合他的。
在影片中,他的舉動和表情都特別憨厚,特別笑起來簡直痴呆到不行。
開始階段,像一貫好萊塢的影片風格,這種小人物英雄都會被各種奚落、嘲諷和排擠,而他只堅持自己對個體生命的信仰。
如果你覺得後面這個小人物醫護兵會有多麼誇張地爆發個人英雄主義,一次扛好幾個傷兵,槍林彈雨狂奔而毫發無損,並沒有。
他就是像平常人一樣一個傷兵一個傷兵地救,口裡叨念著,讓我再救一個,讓我再救一個……
當然,如果只是講戰爭真實場面和個人英雄主義的話,《血戰鋼鋸嶺》也很難算得上是經典的電影。
能成為被傳頌的影片,必然也會有它的細膩的劇情和正義的思想。
《血戰鋼鋸嶺》里所表露的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對反戰主義和和平主義呼籲,對戰爭殘酷的揭示,它都做到了。
除此之外,影片前一個小時的背景交代,有德斯蒙德和多羅茜之間愛情的溫情浪漫,也有德斯蒙德在生活和愛情中的幽默風趣;有對德斯蒙德童年暴力家庭的的憐惜,也有對他父親走不出戰爭創傷的同情。
很多人說前一個小時劇情背景交代的太冗長太無聊,但正是這么多平淡生活的交代,才能和後面的戰爭場面形成強烈的對比。只有對德斯蒙德的成長環境,才能讓我信服在鋼鋸嶺上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聖經中強調,奪走一個人的性命,在上帝看來是最惡劣的事情。
雖然影片中,德斯蒙德對不肯持槍的信仰過於固執,但對他來說,這種固執是對生命的尊敬,最好的表達方式。
而且,女主怎麼會突然這么美!美的像油畫里的人一樣!特別是開場護士服的那個裝扮,簡直迷死人了!(不好意思嚴肅的影評中不小心想到了女主烈焰一般的紅唇……)
影片讓我想起了李安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從細微的角度詮釋戰爭的殘酷,那種壓抑並無法讓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但《血戰鋼鋸嶺》是毫無掩飾地展現戰爭的現實,全片熱血而沸騰。
《血戰鋼鋸嶺》沒有用3D真的是值得慶幸的事情,如果3D的方式呈現,可能很能在光線上達到清晰的效果。
而我在想如果《血戰鋼鋸嶺》也拍成120幀的畫面,我想會比《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更加讓人震撼,而且前半小時的畫面也會更加美麗。
看到一個對戰爭片很棒的衡量標准,「優秀的戰爭片,不會美化現場,不會粉飾死亡,不會醜化敵人,不會無視常識,最重要的,不會宣揚戰爭。」
這些,《血戰鋼鋸嶺》都做到了!
⑤ 有一部影片講的是二戰一個士兵上戰場不拿槍只救人的影片 好像是最近兩年新拍的 有人知道嗎
這部電影的名字是《血戰鋼鋸嶺》,是一部在2016年11月04日時候上映的戰爭歷史片,由知名導演梅爾·吉布森執導。
這一部《血戰鋼鋸嶺》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影片中講述的是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
(5)德斯蒙德是哪個電影裡面的擴展閱讀:
這部《血戰鋼鋸嶺》是一部關於反戰主義的暴力劇情片,電影成功地將優雅與恐怖融合在一起,電影的導演吉布森對於如何調動觀眾的情緒了如指掌。
這部電影不僅摒棄了眼下最熱門的手提攝影,反而採取了非常老式的戰爭片的拍法,使用固定攝影機、固定鏡頭、客觀視角,雖然場景不過幾個陣地,但是卻把戰場的殘酷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2017年2月的第7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中,《血戰鋼鋸嶺》獲得了最佳剪輯的獎項。
⑥ 致命彎道1的介紹
《致命彎道》是一部美德合拍的血腥恐怖電影,又名肢解狂魔 / 致命彎路 / 鬼擋牆 / 鬼擋路。影片由羅伯施·密特導演,德斯蒙德·哈林頓主演,於2003年上映。該片主要講述幾名誤入森林的遊客在廢棄彎道逃離畸形人追殺的故事。
⑦ 求:很多年前,央視播過的一部外國電視劇或電影
是個電視系列劇:"Il segreto del Sahara" (1988) ,譯名《撒哈拉的秘密》,主人公名為德斯蒙德。
主演是安東尼德龍的是這一部義大利、法國、德國合拍的電視連續劇:"Deserto di fuoco" (1997)
⑧ 德斯蒙德電影叫什麼
《血 戰 鋼 鋸 嶺》是一部戰 爭歷 史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薩姆·沃辛頓、盧克·布雷西、泰莉莎·帕爾墨、雨果·維文、瑞切爾·格里菲斯、文斯·沃恩主演。
影片改編自二 戰 上 等 兵軍醫 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 絕攜帶 武 器上戰場,並在沖 繩 戰 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 友的傳 奇故事。
影片於2016年11月04日在美國上映,2016年12月08日在中國上映。
⑨ 他是誰這是什麼電影
《致命彎道》是由羅伯·施密特執導的一部美德合拍的血腥恐怖片,德斯蒙德·哈林頓、艾麗澤·達什庫、艾曼紐·克莉琪等主演,於2003年上映。
講述在叢林里,與野蠻人生死角逐的故事
⑩ 一部關於一個父親和三個孩子的電影
<Evelyn>伊芙琳/吾家有女艾芙琳
《伊芙琳》劇情介紹:
50年代的愛爾蘭,德斯蒙德是都柏林一位鬱郁不得志的室內裝璜師。聖誕節一過,妻子就離開他,跟著一位有錢男人飛去了澳洲,讓他獨自撫養兩個兒子德莫特和莫里斯以及女兒伊芙琳。誰料禍不單行,德斯蒙德不久又丟了工作,失意而沮喪的他依靠夜夜泡在酒吧里麻醉自己。政府發現三個孩子缺乏可靠的經濟保障,又沒有母親的監護,父親還酗酒時,立刻根據愛爾蘭的法律強行帶走三個孩子送進教會的收容所。被送入修道院的伊芙琳受到了修女的虐待,但純真的她依然相信父親會把她接回家。
失去孩子後的德斯蒙德深受刺激,他決心奪回自己的孩子。在好心的伯納黛特幫助下,他重新振作起來,努力工作,爭取盡快改善經濟狀況。一旦情況好轉,他就開始積極向政府申請接回孩子們。然而,按照規定,必須有夫妻雙方的請求才能歸還孩子。可德斯蒙德現在哪能找到遠在澳洲的妻子?他和兒女們依舊不能團聚。伯納黛特為他找來當律師的哥哥邁克爾,聯合另外兩名律師尼克和湯姆,正式向法庭提出起訴。德斯蒙德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孩子,他的愛改變了這個國家的法律……
講的是愛爾蘭的故事 但是是合拍片
不曉得你講的是不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