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雪絨花的詞作者是誰曲作者是誰
《雪絨花》詞作者 哈默斯坦 和 曲作者 羅傑斯。
生平簡介:
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Rodgers,1902—1979年),美國作曲家。出生於美國長島市。羅傑斯在一個寬裕的中產階級家庭長大,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上了音樂戲劇。14歲時第一次嘗試寫歌。1981年他認識了詞作家勞倫茨·哈特,兩個人立刻成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1952年他們因為《加里克狂歡》(The Garrick Gaieties)寫的歌曲《曼哈頓》與《傷感的我》而開始出名。20年代晚期與30年代早期,雖然他們創作的音樂劇只獲得了一般的成功,但劇中的歌曲很動聽並且單獨地取得了成功。30年代早期,羅傑斯與哈特一起在好萊塢工作,回到百老匯後,1935年他們寫了音樂劇《龐然大物》、《足尖上》(1936)、《臂彎里的寶貝》(1937)、《我最好是對的》(1937)。1938年,他們寫了兩部音樂劇《我娶了個天使》和《西來庫斯少年》。他們合作的歌曲還有《太多姑娘》、《更高、更高》(1940)、《派·卓依》(Pal Joey,1940)中的歌曲。他們合作的最後一個劇目是《朱比特所為》(1942)。羅傑斯與哈特的合作天衣無縫,羅傑斯極富作曲天才,特別了解爵士樂風格。哈特很有天賦,但和羅傑斯的聯手總有些不協調,他寫的東西帶諷刺性,有特定的流派,擅長利用連音節的韻律,長於事後填詞。羅傑斯是一個嚴謹的人。他在哈特之後的同路人是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漢默斯坦在音樂風格上及在個性特點上都與哈特完全不同,他把較早期的音樂劇(漢默斯坦比羅傑斯大7歲)中的精華帶入了新的合作之中。他們的作品是美國音樂劇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他們把歌曲與故事腳本融為一體,並能推動劇情的進展和角色的發展。他們合作的第一個劇目是《俄克拉荷馬》,1943年3月31日在百老匯上演,該劇總共演出2248場。劇中的歌曲有:《啊,多美的早晨》、《有花邊頂蓬的四輪馬車》等。1945年,羅傑斯和漢默斯坦合作推出了《旋轉木馬》。該劇沒有《俄克拉荷馬》那種輕松愉快型的主題,而表現了人的更深刻以及更沉重的感情。有些音樂段落和獨白像是在大歌劇中的表演,這也是羅傑斯特別鍾愛的。在整體創作上,它明顯地與《俄克拉荷馬》一脈相承,非常流暢自然地把歌、景、劇情串連為一體。該劇於1945年4月上演,共演出890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49年,羅傑斯和漢默斯坦合作推出《南太平洋》,這是一個有關二戰海軍官兵的故事。
1951年,羅傑斯和漢默斯坦創作了《國王與我》,再度把大量舞蹈運用於音樂劇。歌曲創造出了一些經典作品。百老匯重演是1996年,獲最佳重演音樂劇托尼獎。《國王與我》,也是一部在舞台和電影界都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羅傑斯在50年代的傑出劇作不很多,但仍奉獻不少好歌,其中有音樂劇《我與朱利葉特》中的《唯一的愛》。羅傑斯與漢默坦合作的另一部音樂劇《灰姑娘》(1957)是為了電視而寫的。1958年,這對搭檔帶著音樂劇《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回到百老匯,劇中的佳作歌曲是《很高興我是個女孩》。1959年,這對搭檔上演了他們最成功的作品《音樂之聲》——他們的最後一部合作作品,這以後他們結束了在百老匯的職業生涯。在《音樂之聲》首演8個月後,漢默斯坦就因癌症不愈而離開了人世。6年以後,它被搬上了銀幕,由朱莉·安德魯絲(Julie Andrews)主演,成為本世紀紅得發紫的音樂電影,在中國上演後成為中國觀眾最喜愛的電影之一。片中的《雪絨花》是羅傑斯和漢默斯坦合作的最後一支歌。羅傑斯和漢默斯坦還有幾部相當重要的合作作品。如1947年的《快板》(Allegro)、1953年的《我與朱利葉特》(Me and Juliet)、1955年的《管道之夢》(Pipe Dream )和1958年的《花鼓歌》。
羅傑斯是一個極具適應能力的作曲家。與哈特合作時,他譜曲,哈特填上圓滑而詼諧的歌詞。相反,與漢默斯坦合作時,羅傑斯根據漢默斯坦寫的詞譜上曲,這就需要某種能力,以適應舞台上還未展開的情節的發展。在他生命快結束的幾年裡,羅傑斯得到了很多榮譽,包括一項托尼特別獎。1993年,為了紀念他與漢默斯坦合作50周年,百老匯上演了一部紀念性的輕歌舞劇《歌唱之夜》,劇中集中了他倆創作的歌曲。20世紀百老匯音樂劇的第二個紀元以羅傑斯和漢默斯坦的《音樂之聲》劃上了句號。
只有他的
⑵ 《雪絨花》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雪絨花》(Edelweiss)是《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中的插曲。
在影片中的相關內容:上校一家參加為德國軍官舉行的音樂會,他們決定當夜離開奧地利,前往瑞士。音樂會上,上校彈起吉他,唱起了這首奧地利民歌,之後哽咽地唱不下去了,瑪利亞和孩子們走上去與他一起唱,他們的深情感動了在場的奧地利觀眾,在上校 的示意下奧地利觀眾都激動地與他們合唱了起來。
還有一次出現是上校彈著吉他為孩子們唱的,上校唱了一段,大女兒也唱了一段。
賞析
這首歌是《音樂之聲》(1965年初搬上銀幕)的插曲之一。
這首歌把edelweiss擬人化,使它具有人類的感情和高尚的品格,難怪男主人公在開始唱之前對觀眾說他要唱首情歌。不錯,他將自己的感情注入這一生長在高山的植物,更主要的是,他通過這「小而白、潔又亮」的小花兒保佑自己的祖國永遠平安、頑強。
這首歌歌詞不長,卻情深意遠。主人公贊揚雪絨花的美麗,實際在希望自己的祖國也不失這些品性。
⑶ 創作於1959年的什麼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插曲
創作於1959年的《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插曲。
《雪絨花》(Edelweiss)於1959年面世。理查德·羅傑斯作曲,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作詞,並收錄在專輯《音樂之聲電影原聲帶》中。該曲得名於阿爾卑斯山間常見的一種小花高山火絨草,自《音樂之聲》上演以來迅速流行,許多人甚至將其稱為奧地利的非正式國歌。
作品分析
雪絨花這首樂曲旋律帶有較濃郁的奧地利民歌風格,曲調朴實感人。A樂段,節奏舒緩,旋律起伏變化較小,親切抒情有贊頌祖國之意。B樂段,第一樂句節奏變化出現了休止,旋律也出現了五度跳進,與A樂段材料形成對比,表現出了對祖國的熱愛。
雪絨花秉承了精良的製作水準,以歡快的旋律,溫馨的筆觸演繹出歌者純潔真摯的情感。細膩溫婉的編曲加以真摯動情的演唱,成功地營造出浪漫唯美的節日氛圍。年輕人之間的愛慕與思念,如傾訴般,在一片聖潔的白色世界中娓娓道來,更是為聽者在腦海中展開一幅精美絢爛的節日畫卷。
⑷ 《雪絨花》是哪一部美國音樂故事片中的一首插曲
《雪絨花》(Edelweiss)是美國電影和音樂劇《音樂之聲》中的著名歌曲,於1959年面世。理查德·羅傑斯作曲,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作詞。
⑸ 創作於1959年的什麼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插曲
創作於1959年的《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插曲。雪絨花是美國電影和音樂劇《音樂之聲》中的著名歌曲,於1959年面世。理查德羅傑斯作曲,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作詞。
雪絨花這首歌的歌詞不長,卻情深意遠。主人公贊揚雪絨花的美麗,實際在希望自己的祖國也不失這些品性。而且這首歌的歌詞是一首優美的小詩,詩行有長有短,三四行押韻,二五行押韻,六七行押韻,八十行押韻,一九行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唱起來也非常優美動聽。
雪絨花作品分析:雪絨花這首樂曲旋律帶有較濃郁的奧地利民歌風格,曲調朴實感人。A樂段,節奏舒緩,旋律起伏變化較小,親切抒情有贊頌祖國之意。B樂段,第一樂句節奏變化出現了休止,旋律也出現了五度跳進,與A樂段材料形成對比,表現出了對祖國的熱愛。
雪絨花秉承了精良的製作水準,以歡快的旋律,溫馨的筆觸演繹出歌者純潔真摯的情感。細膩溫婉的編曲加以真摯動情的演唱,成功地營造出浪漫唯美的節日氛圍。年輕人之間的愛慕與思念,如傾訴般,在一片聖潔的白色世界中娓娓道來,更是為聽者在腦海中展開一幅精美絢爛的節日畫卷。
⑹ 雪絨花!!它是哪個電影的主題曲
《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主題曲
⑺ 《雪絨花》是那部影片的插曲
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格調幽雅恬靜,旋律非常優美。隨著電影的播放,其舒緩、輕柔的風格深深抓住了聽眾的心,現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的歌曲之一。
⑻ 雪絨花的創作背景
《雪絨花》(Edelweiss)是《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中的插曲。
在影片中的相關內容:上校一家參加為德國軍官舉行的音樂會,他們決定當夜離開奧地利,前往瑞士。音樂會上,上校彈起吉他,唱起了這首奧地利民歌,之後哽咽地唱不下去了,瑪利亞和孩子們走上去與他一起唱,他們的深情感動了在場的奧地利觀眾,在上校 的示意下奧地利觀眾都激動地與他們合唱了起來。
還有一次出現是上校彈著吉他為孩子們唱的,上校唱了一段,大女兒也唱了一段。
(8)雪絨花是音樂電影中哪個的作品擴展閱讀
雪絨花
填 詞: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
譜 曲:理查德·羅傑斯
Edelweiss, edelweiss
雪絨花,雪絨花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
清晨迎接我開放
Small and white
小而白
Clean and bright
潔而亮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
向我快樂地搖晃
Blossom of snow may you bloom and grow
白雪般的花兒願你芬芳
Bloom and grow forever
永遠開花生長
Edelweiss, edelweiss
雪絨花,雪絨花
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
永遠祝福我家鄉
⑼ 【雪絨花】是那部電影中的曲子
《雪絨花》是電影《音樂之聲》里的曲子,超級喜歡上校和大女兒唱的那個版本,在木偶戲後面。
以下來自網路: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麗·安德魯斯、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理查德·海頓主演,於1965年上映。改編自瑪利亞·馮·崔普(Maria von Trapp)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團》,最初以音樂劇的形式於百老匯上演。電影講述了1938年,年輕的見習修女瑪利亞到退役的海軍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以童心對童心,讓孩子們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這時,德國納粹吞並了奧地利,上校拒絕為納粹服役,並且在一次民歌大賽中帶領全家越過阿爾卑斯山,逃脫納粹的魔掌。
⑽ 雪絨花是哪個國家的歌
《雪絨花》(Edelweiss)是美國電影和音樂劇《音樂之聲》中的著名歌曲,由理查德·羅傑斯作曲,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作詞。
這首歌的歌詞是一首小詩,詩行有長有短,三、四行押韻,二、五行押韻,六、七行押韻,八、十行押韻,一、九行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唱起來也非常優美動聽。
(10)雪絨花是音樂電影中哪個的作品擴展閱讀:
歌詞
英語歌詞
Edelweiss, edelweiss
雪絨花,雪絨花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
清晨迎接我開放
Small and white
小而白
Clean and bright
潔而亮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
向我快樂地搖晃
Blossom of snow may you bloom and grow
白雪般的花兒願你芬芳
Bloom and grow forever
永遠開花生長
Edelweiss, edelweiss
雪絨花,雪絨花
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
永遠祝福我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