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院11排影廳,哪排最合適
當然看熒幕了。如果夠大當然後面好一點,如果較小前面好一點,最好的角度是你看電影的時候脖子稍微抬起。
感謝提問,挺有意思的問題。看電影最佳應該選在第5排中間的位置。為什麼這么說呢?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下自己的一個小故事。
看電影的話選位置特別重要,所以我一般會選第5、6排中間的位置,希望這個建議對大家看電影有幫助。
C. 去電影院觀影時,前排和後排哪個位置觀影效果最好
如果只有這兩個選擇的話,我選擇坐在後排,但如果可以選擇坐在中間的話,我不會選擇前排和後排。但也要看我去電影院看什麼,如果真的只是看電影的話,我喜歡坐在中間,如果是和喜歡的人看電影的話,我想坐在哪都無所謂。那日你在看電影,我知道電影非常的精彩,但我卻發現了比電影還美麗的事物。
但如果二選一的話,我選擇後排,畢竟距離屏幕遠一些,眼睛不那麼累,而且最重要的是聲音會小一些,雖然後排也有音箱,但相較於前排會少一些,不然的話,一場電影看下來,雖然蠻震撼的,但也被音響震個半死。但如果是跟自己的女朋友或朋友去的話,我就不會自己選擇了,完全是憑借他們的喜好選擇,他們想坐在哪就坐在哪。如果陪家人去的話,我會選擇中部靠後的位置,如果是被同事強迫要求去的話,坐哪都無所謂了,只要同事高興就好。
D. 第一次買電影票,請問哪一邊是熒屏該怎麼選座最靠近熒屏
1排都是最靠近屏幕的。選座位一般選擇銀幕中央的位置,因為這樣我們正前方就可以將銀幕中的畫面盡收眼底,如果選擇的位置太靠邊上的話,看電影的時候就要將頭偏著,時間短一些還好,稍微久一點就容易脖子疼。
選座盡量選六七排或者稍稍往後點的位置,前面的位置看電影得仰著頭看,太後面的人又得低著頭看,視線總會被前面的人頭遮住,影響觀影體驗。
(4)電影票買哪個座位最好擴展閱讀
每個電影院完工時,都會進行聲場測試,測試人員所站的位置是影廳的2/3處區域。所以,當你在影院觀影,尤其是想看滿足視聽盛宴的大片時,一般中後排位置的畫面和音效都是最好的。般2D電影最佳觀影位置在整個廳的2/3處;而3D電影最佳觀影位置則變成了熒幕到放映窗口1/2的位置。
另外3D影片不是越靠後越好,相反由於銀幕亮度減弱,不能把位置選在過於靠後。並且青光眼,與散光的小夥伴不適宜看3D電影,聽覺效果也是很重要的,聲音過大或過小,或回聲都會影響觀影體驗。
E. 在電影院坐第幾排觀影效果最好
在看電影的時候坐在3到4排的觀影體驗還有特別好的,因為在這個距離下可以看到更多的視野,而不會導致人由於距離太近而導致會發生刺眼的現象。
三。7排大屏幕在觀看國產大片、二維電影和動畫片時,第七排中間位置是最好的位置,這樣你就可以在不轉頭的情況下看到整個屏幕。看外國動作片,稍微向前一點會更能替代。但前三排最好避免,因為屏幕太大,抬起頭和脖子會非常困難,你可能看不到整個屏幕。
F. 買電影票,有9排。應該選坐在第幾排比較合適
在四排或者五排的後面
雖然最佳座位因人而異,客觀上看影廳是有區分大小的。小廳(8-14排)最佳座位處於5-6排之間;中廳(15-20排)最佳位置處於7-8排之間;IMAX大廳(21-26排)最佳座位處於9-10排之間。
在電影院挑選座位時也要考慮一下,比如說是在一個比較大地電影廳內,最好選擇9到10排的中間部分的座位比較合適。
(6)電影票買哪個座位最好擴展閱讀:
一般的電影院座位布局都是呈階梯狀上升趨勢。前兩排座位相對較少,中間和後面部分最多,這也可以說明,電影院的黃金座位處於中後部分。
根據有關部門研究顯示,讓畫面能盡量填充觀眾的視野,觀眾水平方向上的視角至少為36°,這個位置也正好處於影院中部。
G. 電影院座位怎麼選擇
嚴格來說,要想挑到好位子,需要考慮的因素有這些:屏幕大小、屏幕角度、階梯角度、座椅靠背角度等等。
美國電影與電視工程師協會認為:觀眾水平方向上的視角,也就是屏幕兩側的視線方向夾角至少要為36°。
而為了避免頸部疲勞,到熒幕頂端的視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必須要<35°。
按照這個要求,假設影廳有15排座位,每排座位水平距離為1米,觀眾席的座位呈15°上升,這么算下來第6-10排的座位是最好的。
綜合來看,如果是小廳(10-15排),那麼最好位置是5-6排,如果是中廳(16-20排),那麼最好的位置時7-8排,如果是大廳(21-25排),那麼最好的位置時9-10排。
H. 你買電影票的時候,你選座位是怎麼選的
電影院觀影位置不同觀影感受也不同,如何在自助買票時選到好座位?各位,這個問題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娛樂圈的話題,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話題,很接地氣。其次,這個話題比較輕松,所以是個難得的好題目。說到娛樂圈,小編首先想聲明以下幾點:首先,演員也是一種職業。既然是職業,那就沒有高貴或者低下之分。所以,在小編看來,娛樂明星,和環衛工人一樣,都應該被尊重。
第二個是離散含義的層面,指如果沒有完成分內的工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所要承擔的責任或是強制性的義務。這兩個層面的含義相互制約與影響,在新媒體時代,給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定義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所以,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就現狀而言,一方面依賴於明星本身的品格與修養,另一方面以公眾輿論、社會價值取向、道德等非正式制度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