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海達子是哪個電影里的人物

海達子是哪個電影里的人物

發布時間:2022-04-27 14:35:25

⑴ 有個黑衣人一直追殺他們,這個電影不是英語的,人物名好像有海達,西蒙,納特,安德斯,斯瑞,馬格,還有

雪山驚魂3

⑵ 問兩個電影名字,鄭秀文演卧底的,另一個是曾志偉和郭芙蓉演的有關房地產的.

曾志偉和姚晨演的那個是一個賀歲喜劇,叫做《大電影之數百億》
電影片名
大電影
電影別名
大電影之數百億
英文片名
Big Movie
影片類型
喜劇
片長
98分鍾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彩
彩色
製作公司
廣州盛時圖華影視有限公司 [中國]
上映日期
中國
China
2006年12月29日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阿甘 Agan
編劇 Writer
寧財神 Caishen Ning
出品人
鄧熾垣
監制
曾志偉 鄧熾垣
演員 Actor
【主要演員】
曾志偉 飾 安德森
黃渤 飾 潘志強
姚晨 飾 羅茜
焦陽 飾 小羚
【特約演員】
宋佳 飾 韓劇美女(智賢)
MC唐 飾 殺手
李夢 飾 Tony
王迅 飾 城管
劉樺 飾 債主
魏福祥 飾 鄭總監
海達 飾 董事長
黃浩 飾 節目主持人
王俊傑 飾 後舍男孩
李想 飾 後舍男孩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曾志偉是香港人,在大陸經營一家烤乳鴿店,希望通過炒房來增加收入,在這之前姚晨預定過一套由黃渤代言的房子,並付了5萬元預付款,後來姚晨得知樓盤周圍將興建很多類似垃圾場的污染建築,要求退房遭拒,黃渤為了增加銷量,謊稱只要姚晨賣出房子,就可以全額退還預付款,姚晨將房屋轉手賣給求財心切的曾志偉後又要求賠款遭據,一怒之下將該地段將興建污染建築的消息曝光,導致樓盤無人問津,曾志偉的房子也完全沒有升值可能而破產.開發商許諾給黃渤的代言費用也無法如期到位,黃渤一怒之下聯合姚晨,曾志偉希望幫曾志偉賣出唯一售出的這一套房子,但是根本無人問津,就在曾志偉絕望准備會香港時,他樓房所對應的草坪卻意外的流出泉水,為了保護泉水,污染建築全部停建,曾志偉最後因此暴富。
大眼大嘴、大大咧咧的姚晨,《武林外傳》中機靈仗義的「郭芙蓉」的扮演者,觀眾緣極好,此次在《大電影》中扮演一個整天滿腦子招財進寶想法的女人,在一系列變故之後,招數奇出,手段多元,片中的多數笑料與災難都由她無意或專門引爆。現實中的姚晨,不笑時,這個女人彷彿有太多女人骨子裡幽怨的東西,但一旦笑起來,又很滑稽甚至無厘頭,舉手投足間流露出類似於鄭秀文、楊千嬅的風格:狼狽,又時刻自嘲,但不經意間,卻安撫了他人,一種相當溫暖的特質。
「黑皮」黃渤,當前最被看好的平民喜劇明星,他在《瘋狂的石頭》中飾演的黑皮戲份不多,但是非常搶眼,讓人過目難忘。在《大電影》里,黑皮黃渤變成了精明狡猾又笑料百出的過氣明星,困窘過也無奈過,卻依然能夠左右逢源,極盡市井形態。相對於多數人來說,黃渤也許會陌生一些,然而從《瘋狂的石頭》可以很明確的感受到他的喜劇天賦、幽默天性和素養。
曾志偉,香港大哥級人物,在片中飾演的角色處事狡黠卻為人憨厚,給觀者帶來笑中帶淚、過癮的觀影感受。

⑶ 有個黑衣人一直追殺他們,名字有海達,斯瑞,安德斯,是什麼電影的主人公

《雪山驚魂3》是由Mikkel Brænne Sandemose執導的恐怖驚悚片,由Ida Marie Bakkerud、Kim S. Falck-Jørgensen參加演出。

⑷ 覆滅的電影名稱

又名: Der Untergang /Downfall /帝國陷落/帝國的毀滅
導演: Oliver Hirschbiegel
上映年度: 2004年
製片國家/地區: 奧地利/德國/義大利 年輕不是不悔的借口——第三帝國《覆滅》直感
「直感」的意思是,直覺的感受,充不得評論之數。打開電腦敲打以下文字的時候,我應該是破天荒地沒有連接網路,並且故意切斷互聯性的交換,不查任一資料,放任必然出現的錯與誤,「感」而已。
接近凌晨時分,從衡山影院出走,兩個半小時的德國影片《覆滅》(DOWNFALL),錢包里還有一張《覆滅》前拐到永華買的周六《第九日》的票——同樣都是二戰,都是德國。在這個紀實性的群像電影中,不知道感和想之間,哪端更出離印象。
希特勒的手
對於希特勒的印象,一直停留在2個影像文本里,其一是卓別林的《大獨裁者》,那裡面希特勒最奪目的身體器官是他的腳,卓別林將標志性大頭皮鞋裡的雙腳壓縮進希特勒標致的高統皮靴中,調戲著氣鼓鼓的地球,戲噱而綿長;其二是《王中王》,此地最奪目的希特勒身體器官是他的小鬍子,在閃電的一驚一咋里,希特勒和他的姐姐交相輝映,極盡譏諷之能事。
《覆滅》里,希特勒雖然算不得最奪目的角色(竊以為戈倍爾更搶眼,下節再表),但是他的手無疑被刻意放大了,許是帕金森症,許是為了放大「希魔」垂死前歇斯底里的神經質,無論「手」 擺放何處,指點地圖、撥弄盤中的素食、戳著下屬勃然破口大罵、輕撫愛娃的臉……尤其是背於身後多次得到迫近的特寫鏡頭時,都痙攣一般地篩然抖動。
我想起,那個因為希特勒以致悲凄幻滅按捺不住拉著妻子一起自殺的人,他的一個小說中,曾寫到一雙比臉孔更曝光內心的,手。
愛娃的煙
最後一次從地下掩體來到地面放風透氣時,她對希特勒的女秘書和廚娘說,抽一根吧,點燃,深吸一口,視線聚集在廢墟瓦礫堆中倖存青銅少女雕像上,陽光很明媚,好像還有些風,四月底的柏林,天氣應該不錯。時間彷彿停滯,卻不過幾秒而已,空襲便響起,一顆顆炸彈凌空而來。
那根長長的香煙落在泥土裡,愛娃的腳踏上去,用力地踩轉一下。
她是來和他一起死的,她知道。她的妹夫是希姆萊與希特勒之間的聯絡官,希姆萊瞞著希特勒偷偷和盟軍談和暴露,希特勒派人抓到她的妹夫要處極刑。她之前接到過妹夫勸她離開的電話,她沖到希特勒面前,請他寬恕妹夫,妹妹要生孩子了,大廈傾覆中,「此時你這樣做還有什麼意義呢?」他用顫抖的手輕輕抹去她的眼淚,他的眼睛紅了,他大聲拒絕將軍們疏散柏林市民的要求時沒有紅,他大聲咒罵士兵將領應該拚命的時候沒有紅,他說他們命該如此,
但,他拒絕了她的要求。
「根據種族通婚條例,元首你是純正雅利安人么?」
希特勒要在離開世界前與廝守15年的愛娃結婚了,炮火紛飛中,一個應該是牧師一樣的證婚人被帶到地下掩體。「根據種族通婚條例,元首你是純正雅利安人么?……根據種族通婚條例,愛娃你是純正雅利安人么?……根據條例元首我可以看你的身份證么?」 「他是元首!」警衛官終於按捺不住發作了,牧師「哦」了一下,放棄查驗,繼續發問,「元首你願意娶愛娃布勞恩為妻么……」
想起《U531》中最結棍的一句台詞,「德國人造的東西,真TMD結實!」
戈倍爾的臉·戈倍爾夫人的小葯丸
希特勒周圍的人中,最搶眼的無疑是戈倍爾,雖然他在影片中出現好像沒有希姆萊早,但是一現身就被我一眼認出——當然,因為我之前在電視上看過他的照片,我第一反應竟然不是他的名言「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是真理」,脫口而出的是「他把自己的孩子們都毒死,然後和妻子一起自殺了」——這是我書上看過的簡單一句話,我不知道,這個孩子「們」竟然如此之「們」,這個過程竟然,竟然如此……
這個演員簡直太像戈倍爾了,五官是隼和狼的融和,刀削一般的高顴深目,而特別是在希特勒周圍的軍綠色中,他的糟黃色文官制服尤其醒目。
那鷹一樣的眼睛居然流淚了,他像希特勒一樣讓柏林市民和士兵為他們的瘋狂殉葬的時候他的臉依然酷斃了,像沙漠一樣酷斃了。戈倍爾讓希特勒的秘書為他記錄遺囑,秘書說,她正在打元首的遺囑,他猛地收了淚,「那我一會再來。」 戈倍爾不僅將妻子孩子全部弄到地下,還唯一一次違背元首領袖的命令,元首讓他帶著家人離開——他執意為元首殉葬,帶領全家。
戈倍爾夫人領著天使一樣的一群孩子,真的是一群,6個,其實他們一共是7個,剛好一串完整的音符——還有一個是戈倍爾夫人書寫遺囑的閱讀對象,一身戎裝地放置在相框里。孩子們跟著媽媽,小鳥一般地齊聲說:「我們來看希特勒伯伯和愛娃阿姨。」銀鈴一般地為希特勒伯伯和愛娃阿姨齊聲合唱,媽媽是他們的指揮。
「孩子們不能活在沒有國家社會主義的世界裡……孩子們不能活在沒有國家社會主義的世界裡。」這是媽媽一再強調的要把他們都帶走的理由。媽媽監督著醫生用錐形瓶配製好深度安眠的葯水。「孩子們,這是媽媽跟你們說過的葯,有點苦,誰先來……海達你最聽話,你先來……」最小的女兒先喝了,苦得癟了下嘴,最後一個最大的女兒哭了,「媽媽我不要喝……」媽媽只好用灌。
孩子們都睡著了,媽媽躡手躡腳地進來,掏出一盒小葯丸,逐一放到孩子嘴裡,用手將上下牙擠壓合攏,乾脆的「咔」一聲,孩子微微抽動一下,頭就歪過去了,媽媽將被子給她/他從頭蓋上——每個孩子都是一樣步驟,簡潔而乾脆。6個都完成後,她走出房間,頹然蹲在地上,她的丈夫,在幾步外看到她。
輪到他們了,戈倍爾戴好手套,整理好衣服,和妻子走到地上,他先朝她開槍,然後朝自己開槍。兩聲槍響剛落,幾個士兵有了之前對付希特勒和愛娃屍體的經驗,毫不拖沓老練地從過來澆上汽油,點火。
彼得的自行車
彼得只有12歲,元首就接見了他,給他授勛,因為他用火箭筒擊中了2輛蘇軍坦克。這應該是他第一次見到元首真人,或許他會想,這個佝僂著背哆嗦著手有氣沒力的垂垂老人,真是我們狂熱追隨的元首么?
彼得的爸爸之前曾經試圖將他從街道上勸回家,爸爸也勸說其他和彼得一樣未成年的「戰士」,還有剛成年的戰士,未果。等彼得在炮火和死亡的游盪和游擊中逐漸回復一個12歲孩子的真實恐懼時,他沖回父母的懷中。
可是,即使在蘇軍的距離都可以目測的時候,依然有百姓構成的所謂戰場執法隊將懷疑對象迅速弔死打死。即使在希特勒已經自殺,柏林防禦司令剛宣布停止抵抗的時候,彼得看到戰場執法隊從家裡走出,父母都倒在血泊中。
於是,在蘇軍包圍住一群德軍士兵的時候,一個女人從包圍中悄悄溜走的時候,他有力地牽住她的手,穿行在勝利者的眼神里,用12歲孩子的物理外表掩護她離開。
彼得突然有個發現,河裡漂著一輛自行車,他撈起來,他們對視著笑了。她騎著車,載著他離開,他們在靜謐的鄉間路上行進,一起離開,離開……
特魯德爾小姐·上尉醫生
前面說到這個電影的紀實性,雖然隱約記得資料上說這個電影的視角和發軔都來自真實的希特勒的女秘書特魯德爾小姐,好像她的姓是榮格,和著名心理學家一個姓——片子她的正式稱呼是「榮格夫人」。但是我覺得應該還有一個視角,原諒我沒有記住這個似乎是影片中唯一有點清醒旁觀者樣子的知識分子模樣的年輕醫生的名字,只記住他的軍階是上尉。這兩條線索,前者的角度應該是從地下掩體由內而外,因為她一直都呆在希特勒身邊,對於外面的戰事並無切身體驗;後者則是由外而內,他原來是負責食品葯物運輸的,後來到地下,並偶然見證了希特勒的死亡。
上尉醫生的反省和清醒比彼得的父親幸運,他盡力的勸阻不要繼續抵抗血拚的語言似乎有些奏效,而他也在戰後幾年被釋放。
特魯德爾小姐被招聘被希特勒欽點為秘書,陪伴見證了希特勒最後的時光,她曾經在愛娃表態時迅速介面表態願與希特勒一起死,雖然此後自己都不知道當時為何脫口。在希特勒死後突圍,被蘇軍包圍時,因為女性身份,又得到12歲男孩彼得的幫助,逃脫。戰後被甄別為年輕的追隨者,被釋放。
片末是2002年特魯德爾小姐逝世前一段采訪錄像,她說自己多年以來都不願意開口,直到不久前看到一個展覽,一個被納粹殺害的年輕女子的遭遇刺激了她,「年輕不是借口,應該把事實的真相說出來。」
屬於此地的「60周年」即將到來,《覆滅》直感後,在紙上寫下這樣一句話,懺悔需要勇氣,和能力;接受懺悔也需要勇氣,和能力——真實的勇氣和真正的能力。不懺悔和不接受懺悔,不知道是否只需要「勇氣」。

⑸ 黑客帝國里那個戴墨鏡的是誰

特工史密斯 Agent Smith
飾演者:雨果·維文
電影《黑客帝國》中的大反派,原本是矩陣中的特工,後來變成病毒,具有了在矩陣中克隆自己的能力,最後與主人公同歸於盡。

雨果·維文 Hugo Weaving
雨果·維文:《指環王》三部曲中精靈王和《黑客帝國》系列中史密斯探員的飾演者
男,生於1960年4月4日,奈及利亞,奧斯汀
全名:雨果·華萊士·維文(Hugo Wallace Weaving)
身高:6' 2" (1.88 m)
星座:牡羊座
簡介
雨果·維文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演員之一。他1981年畢業於國家藝術學院,之後在影視舞台上辛勤耕耘。他最近的角色是在彼德·傑克森的史詩影片《魔戒》中出演林谷主人精靈王艾爾隆。
雨果·維文1960年生於奈及利亞,家中三兄妹他居中,有一位哥哥西蒙和一位妹妹安妮。畢業於澳大利亞國立戲劇藝術學院,這位藍眼睛、氣質獨特的演員首次擔綱主演是1983年社會道德題材的低成本劇情片《城市邊緣》,據稱這是澳大利亞第一部從同情的角度刻劃土著人所處惡劣環境的影片。
1991年,雨果因在喬斯林·穆爾豪斯執導的影片《證據》中成功地刻畫了盲人攝影家馬丁,而獲得澳大利亞電影協會最佳男演員獎。1994年,雨果·威文因在倍受推崇的影片《沙漠妖姬》中飾演一位神秘的舞會皇後蒂克而在國際影壇上贏得了聲譽。次年,他在影片《變種豬》中為牧羊犬配音,得到了觀眾的進一步認可。這期間,雨果·威文還參加了幾部美國電視劇的拍攝,其中最著名的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電視短劇《達達之死》。與此同時,雨果·威文除了繼續在澳大利亞發展外,還參加拍攝了好萊塢高成本影片《黑客帝國》。
1988年他因在克萊格·摩納罕(Craig Monahan)的《采訪》(Interview)中擔任主角而獲得澳大利亞最佳男主角,91年雨果因喬絲林·摩爾豪斯(Jocelyn Moorhouse)的《證據》(Proof)一片得到了他的第一個AFI(澳大利亞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品;94年,導演斯蒂芬·艾略特(Stephen Elliot)《沙漠妖姬》(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一片終於為他帶來了國際聲名,並使他再次獲得AFI獎。
維文的其他作品包括《愛讀羅曼史的老人》(The Old Man Who Read Love Stories),《奇異行星》(Strange Planet),《黑客帝國》,《卧室與走廊》(Bedrooms and Hallways),褒貶不一的《真愛一團糟》(True Love and Chaos),斯蒂芬·艾略特的《騙子》(Frauds),《監護人》(The Custodian),保羅·考可斯(Paul Cox)的《放逐》(Exile),《不計後果的凱利》(Reckless Kelly)《砸胡桃》(Wendy Cracked a Walnut),《右撇子》(The Right Hand Man),《只是為愛》(For Love Alone)和《城市邊緣》(The City's Edge)。
他在電視中扮演過的角色則包括,大受好評的迷你劇集《體線》(Bodyline),澳洲電視劇《哈利法克斯》(Halifax f.p),連續劇《刺痛》(The Bite),迷你劇集《棕櫚希爾頓酒店》(妮可兒·基得曼主演),《臟水王朝》(The Dirtywater Dynasty), 《赤裸》(Naked - Coral Island),《從巴洛刀到槍》(Barlow and Chambers: A Long Way From Home and Melba)
他的舞台劇角色包括曾在悉尼影院上演的《麥克白》,《完美主義者》《櫻桃園》以及《田園牧歌》,他也曾在墨爾本大劇院演出過《無事生非》《馴悍記》,並在南澳洲劇院上演過《裘利斯·愷撒》,《與月初升》(Ring Around)和《私人生活》(Private Lives)。
IMDb資料
雨果·華萊士·維文於1960年4月4日出生於奈及利亞,是三兄妹中的老二。雨果有一個哥哥西蒙,以及一個妹妹安娜,目前兩人都在澳大利亞生活。在雨果的童年時代,維文一家經常在奈及利亞、英國和澳大利亞之間遷徙。三兄妹的父親從事計算機行業的工作,有許多跨國業務要處理。到了70年代,十幾歲的雨果在英國居住了三年,期間在布里斯托的伊麗莎白女王醫學院(Queen Elizabeth's Hospital School)學習。在那裡,他在演藝方面的才華最早被顯示出來。他的歷史成績很好,在O-級測驗中拿到了A。1976年,他在澳大利亞定居,在悉尼的諾克斯文理學校(註:Knox Grammar School為悉尼最好的私立男校)讀完中學。1981年,雨果自澳大利亞國家藝術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Dramatic Art, NIDA)畢業。NIDA是一所遠近聞名的學校,它的知名校友包括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和傑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從那時起,雨果開始了他在電影、電視劇和戲劇行業的穩健生涯。雨果表示,盡管他的影視作品為人所矚目,他本人卻覺得在舞台上表演更為自在。他經常參加澳大利亞的戲劇演出,大多數情況下是與悉尼劇院合作。他的成功得到廣泛贊譽。雨果獲得的獎項無數,其中包括兩項澳大利亞電影學院(AFI)最佳男主角獎和三項提名。AFI是澳大利亞電影的最高獎項,相當於美國的奧斯卡獎,雨果在《證據》(Proof, 1991)和《審問》(The Interview, 1998)中的表演為他贏得了這一榮譽。由於在《沙漠妖姬》(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1994)中的出色表現,他亦得到AFI提名。除了AFI獲獎之外,在1998年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上,雨果憑《審問》奪得最佳男演員獎,同年他當選澳大利亞的年度之星。近年來,在《黑客帝國》三部曲中飾演的特工史密斯、以及《魔戒》三部曲中的精靈王愛隆為雨果贏得了更多國際聲譽,《黑客帝國》系列中的出色表演使他成為二十一世紀影壇最富盛名的反派人物之一。隨著每一部新作和新角色的推出,雨果不斷超越觀眾的期待,成為當今最多面的全能演員之一。雨果目前居住在澳大利亞,和伴侶卡特琳娜·格林伍德(Katrina Greenwood)生有兩個孩子。他們沒有結婚,雨果多次表示,結婚的念頭會把他「嚇得半死」。
八卦
·雨果畢業於澳大利亞國家藝術學院(NIDA);
·父母帶著小雨果離開奈及利亞的時候,他還不滿一歲;
·和格林伍德的孩子:哈利(Harry,出生於1989年)和霍莉(Holly,出生於1993年);
·他的父親為一家計算機公司工作,因此經常搬家。直到最後定居在澳大利亞,雨果的童年在南非和英國度過;
·80年代中期,他的妹妹安娜-簡·維文曾經在巴黎有過一段短暫的歌手生涯;
·憑借在《海達·嘉伯勒》(註:Hedda Gabler,易卜生的戲劇)中的出色表演獲得2005年霍普曼獎(Helpmann Award)最佳男配角提名;
·和澳大利亞演員亞當·加西亞(Adam Garcia)、休·傑克曼(Hugh Jackman)、安德魯·約翰遜(Andrew Johnston)、雷吉·利弗莫爾(Reg Livermore)以及編劇斯圖亞特·比蒂(Stuart Beattie)、電台主持約翰·勞(John Laws)是高中校友;
·在英國居住期間,曾在布里斯托城外的瓦拉索(Wraxall)私立小學The Downs School(OTZ實在不會翻)讀書,很湊巧地,奧蘭多·布魯姆(Orlando Bloom)也在那個學校呆過一陣子;
·患有癲癇症,曾經在悉尼歌劇院的一次演出中突然倒地並開始抽搐,被急忙抬下台,這次意外被解釋為現場太多閃光燈的作用;
·在攝制《黑客帝國》系列時,雨果的髖關節在一次拍攝中骨折。他的傷勢後來痊癒,但自這次受傷之後他的特技動作一般使用替身演員完成;
·從13歲起便受著癲癇症的折磨,雨果很早就決定絕不開車,而且他也沒有駕駛執照;
·雨果是一個魚素食者(原文為pesco Vegetarians),即是說他吃魚但不吃肉;
·他的伴侶是卡特琳娜·格林伍德(1984年至今);
·雨果自很受歡迎的英國連續劇《紅矮人》(註:Red Dwarf是一部經典的科幻聚集,自1988年的第一季以來,已經連續拍攝八季,第八季攝制於1999年,下文提到的Holoship系92年第五季的第一集)中得到了如何演繹《黑客帝國》里特工史密斯的靈感。他認為,Holoship那一集中的赫庫利·普拉蒂尼船長(Captain Hercule Platini)這個角色,就是他演繹史密斯的最佳方式。
·他曾為1997年的貝爾格萊德電影節揭幕。
作品年表
·《變形金剛2》(Transformers, 2009) —— 威震天(配音) / Megatron
·《溫柔的鉤子》(The Tender Hook, 2008) —— 麥克希思 / McHeath
·《變形金剛》(Transformers, 2007) —— 威震天(配音) / Megatron
·《吃蜜蜂的女孩》(The Girl Who Swallowed Bees, 2007) —— 旁白(配音)
·《關鍵人物》(The Key Man, 2007) —— 文森特 / Vincent
·《魔戒:中土之戰II,巫王崛起》(Lord of the Rings: Battle for Middle Earth II -- Rise of the Witch King, 2006)[音頻] —— 愛隆 / Elrond
·《快樂的大腳》(Happy Feet, 2006) —— 長者諾亞(配音) / Noah the Elder
·《魔戒:中土之戰II》(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Battle for Middle-Earth II, 2006)[音頻] —— 愛隆 / Elrond
·《V字仇殺隊》(V for Vendetta, 2005) —— V
·《小魚》(Little Fish, 2005) —— 萊昂內爾 / Lionel
·《桃子》(Peaches, 2004) —— 艾倫 / Alan
·《萬事皆空》(Everything Goes, 2004) —— 雷 / Ray
·《魔戒:王者歸來》(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 —— 愛隆 / Elrond
·《黑客帝國:革命》(The Matrix Revolutions, 2003) —— 特工史密斯 / Agent Smith
·《身後之事》("After the Deluge", 2003)[迷你電視劇集] —— 馬丁·科比 / Martin Kirby
·《黑客帝國:進入矩陣》(Enter the Matrix, 2003)[音頻] —— 特工史密斯 / Agent Smith
·《黑客帝國:重裝上陣》(The Matrix Reloaded, 2003) —— 特工史密斯 / Agent Smith
·《胡鬧》(Horseplay, 2003) —— 旁白(配音)
·《魔戒:雙塔奇兵》(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 —— 愛隆 / Elrond
·《魔戒:魔戒重現》(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 —— 愛隆 / Elrond
·《俄羅斯玩偶》(Russian Doll, 2001) —— 哈維 / Harvey
·《讀愛情小說的老人》(The Old Man Who Read Love Stories, 2001) —— 盧比肯多 / Rubicondo
·《魔法布丁》(The Magic Pudding, 2000) —— 比爾·巴尼科(配音) / Bill Barnacle
·《奇異星球》(Strange Planet, 1999) —— 史蒂夫 / Steven
·《迷失的回聲》(Little Echo Lost, 1999) —— 回聲人 / Echo Man
·《黑客帝國》(The Matrix, 1999) —— 特工史密斯 / Agent Smith
·《本色》(True Colours, 1999) —— 艾德·柯旺 / Ed Kirwan
·《我很乖,因為我要出國》(Babe: Pig in the City, 1998) —— 牧羊犬雷克斯(配音) / Rex the Male Sheepdog
·《卧室與走廊》(Bedrooms and Hallways, 1998) —— 傑里米 / Jeremy
·《審問》(The Interview, 1998) —— 埃迪·羅德尼·佛萊芒 / Eddie Rodney Fleming
·《吻》(The Kiss, 1998) —— 弗蘭克 / Frank
·《真愛一團糟》(True Love and Chaos, 1997) —— 莫里斯 / Morris
·《前線》("Frontier", 1997)[迷你電視劇集] —— 亞瑟長官 / Governor Arthur
·《哈利法克斯:這不浪漫么?》(Halifax f.p: Isn't It Romantic, 1997)[電視] —— 湯姆·霍克斯探長 / Det. Sgt. Tom Hurkos
·《珊瑚島》(Coral Island, 1996)[電視劇集"Naked: Stories of Men"] —— 馬丁·弗隆 / Martin Furlong
·《狂野澳洲:邊緣》(Wild Australia: The Edge, 1996) —— 旁白
·《咬》("The Bite", 1996)[迷你電視劇集] —— 傑克·香農 / Jack Shannon
·《邊城小鎮》("Bordertown", 1995)[迷你電視劇集] —— 肯尼斯·皮爾森 / Kenneth Pearson
·《我不笨,所以我說說說》(Babe, 1995) —— 牧羊犬雷克斯(配音) / Rex the Male Sheepdog
·《流放》(Exile, 1994) —— 伊內斯 / Innes
·《沙漠妖姬》(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1994) —— 安東尼·蒂克·比羅斯 / Anthony 'Tick' Belrose (Mitzi Del Bra)
·《怎麼了,弗蘭克?》(What's Going On, Frank?, 1994) —— 超市裡的古怪搬運工 / Strange Packer in Supermarket
·《騙局》(Frauds, 1993) —— 喬納森·維茨 / Jonathan Wheats
·《大盜明星夢》(Reckless Kelly, 1993) —— 約翰先生 / Sir John
·《監護人》(The Custodian, 1993) —— 丘奇偵探 / Det. Church
·《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 1993)[迷你電視劇集] —— Lust
·《通往愛麗絲的路》(Road to Alice, 1992) —— 莫里斯 / Morris
·《證據》(Proof, 1991) —— 馬丁 / Martin
·《砸胡桃》(Wendy Cracked a Walnut, 1990) —— 傑克 / Jake
·《曼谷希爾頓》("Bangkok Hilton", 1989)[迷你電視劇集] —— 理查德·卡萊爾 / Richard Carlisle
·《達達之死》(Dadah Is Death, 1988)[電視劇] —— 傑弗里·錢伯斯 / Geoffrey Chambers
·《臟水王朝》("The Dirtwater Dynasty", 1988)[迷你電視劇集] —— 理查德·伊斯特維克 / Richard Eastwick
·《獨臂伯爵》(The Right Hand Man, 1987) —— 奈德·德文 / Ned Devine
·《梅爾巴》("Melba", 1987)[迷你電視劇集] —— 查爾斯·阿姆斯特朗 / Charles Armstrong
·《只是為愛》(For Love Alone, 1986) —— 喬納森·克勞 / Johnathan Crow
·《天空海盜》(Sky Pirates, 1986) —— 暴徒 / Thug
·《體線》(Bodyline, 1984)[迷你電視劇集] —— 道格拉斯·傑爾丁 / Douglas Jardine
·《城市邊緣》(The City's Edge, 1983) —— 安迪·懷特 / Andy White
·《或許此次》(...Maybe This Time, 1980) —— 學生乙 / Student 2
獲獎情況
澳大利亞電影學院
2006年,憑《V字仇殺隊》(V for Vendetta, 2005)獲最佳男演員提名
2005年,憑《小魚》(Little Fish, 2005)獲最佳男主角獎
2004年,憑《讀愛情小說的老人》(The Old Man Who Read Love Stories, 2001)獲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8年,憑《審問》(The Interview, 1998)獲最佳表演獎
1994年,憑《沙漠妖姬》(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1994)獲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憑《證據》(Proof, 1991)獲最佳男主角獎
百視達娛樂獎(註: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為奧斯卡頒獎禮之後,一年一度由全球2000萬影迷投票產生、代表美國觀眾口味的獎項)
2000年,憑《黑客帝國》(The Matrix , 1999)獲最受歡迎的反派角色提名
美國廣播影評協會獎(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2004年,憑《魔戒:王者歸來》(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獲最佳表演獎(全體演員)
澳大利亞影評協會獎(Film Critics Circle of Australia Awards)
2005年,憑《小魚》(Little Fish, 2005)獲最佳男配角獎
2004年,憑《讀愛情小說的老人》(The Old Man Who Read Love Stories, 2001)獲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9年,憑《審問》(The Interview, 1998)獲最佳男演員提名
IF獎(註:Inside Film Awards,澳大利亞國家最高電影獎項)
2005年,憑《小魚》(Little Fish, 2005)獲最佳男演員獎
MTV電影獎(MTV Movie Awards)
2004年,憑《黑客帝國:重裝上陣》(The Matrix Reloaded, 2003)獲最佳打鬥獎提名(with基努·里維斯)
蒙特利爾電影節(Montréal World Film Festival)
1998年,憑《審問》(The Interview, 1998)獲最佳男演員獎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USA)
2003年,憑《魔戒:王者歸來》(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獲最佳表演獎(全體演員)
在線影評人協會獎(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2003年,憑《魔戒:雙塔奇兵》(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獲最佳表演獎(全體演員)
鳳凰影評人協會獎(註:Phoenix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亦是一個網上電影評論社團獎,簡稱PFCS Award)
2004年,憑《魔戒:王者歸來》(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獲最佳表演獎提名(全體演員)
2003年,憑《魔戒:雙塔奇兵》(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獲最佳表演獎(全體演員)
2002年,憑《魔戒:魔戒出現》(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獲最佳表演獎(全體演員)
美國演員公會獎(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
2004年,憑《魔戒:王者歸來》(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獲傑出表現獎(全體演員)
2003年,憑《魔戒:雙塔奇兵》(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獲傑出表現獎提名(全體演員)
2002年,憑《魔戒:魔戒出現》(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獲傑出表現獎提名(全體演員)

⑹ 重案六組(前兩部)各人物最終結局

大曾退休了,江漢前去特種部隊,田蕊轉業干服裝設計,常寶樂在815大案中犧牲。

815大案是貫穿《重案六組》第三部的一個主線,主要講王顯仁犯罪團伙搶劫銀行800萬巨款,在最後的抓捕槍戰中,寶樂犧牲了,楊震被打傷了腰部,但是這顆子彈是從季潔的槍里射出,抓捕失敗。

楊震傷好後調到法治處,季潔調到預審科,老鄭升了副支隊長,田蕊走了,老六組沒了,新六組以丁箭為組長。那800萬最後落入主犯之一的劉志手裡,王顯仁的弟弟王顯民為了得到那800萬,策劃了一起起重案,他們展開了一場場智慧與勇氣的較量!

拓展資料

重案六組,講述驚險刺激令人撲朔迷離的各種案件,彰顯警察本色,弘揚正氣。

重案Ⅵ組成員包括曾克強、季潔、江漢、白羚和黃濤,前三位在破案一線工作多年,後兩位剛跨出警校大門。他們在局長(張潮)指示下,偵破了一起起兇殺、爆炸、投毒、綁架、搶劫、截肢……案件。但神勇冷麵下,五人亦有柔情和心事。

曾克強某次偵案 時因遲來一步令隊友被殺,發誓要抓到兇手卻總不能如願;季潔要與男友踏上紅地毯前夕,發現他與妹妹有染;白羚和黃濤的偵案知識多來源於書本,實戰經驗的缺乏常令他們拖整隊的後腿……而五人也因性情不一常有矛盾產生。但有案要偵時,五人又總能迅速調整狀態,將緝兇視作第一。

⑺ 這個人是誰啊演過什麼電影么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傳說中的神探福爾摩斯

他演的還不錯哈~~~
下面是一些資料

康伯巴奇曾就讀於西薩塞克斯郡的Brambletye School,哈羅公學和曼徹斯特大學,在曼徹斯特大學學習戲劇與表演。大學畢業後於倫敦音樂戲劇學院取得Classical Acting for the Professional Theatre的碩士學位。他的影視作品包括英劇《心跳》(Heart Beat)里的兩個客串角色,ITV電台喜劇《男人四十》(又譯作《歡樂一家親》)(Fortysomething)的主要角色 和喜劇Broken News中的短暫露面的客串角色。在2008年,他還參演了BBC的懸疑連續劇《最後的敵人》(The Last Enemy)。
康伯巴奇在2005年3月16日倫敦艾爾美達劇場重新開幕時,以及Duke of the York's劇院在2005年5月19日遷到倫敦西區時,在舞台劇《海達·嘉布樂》(Hedda Gabler)中飾演Tesman,其精彩的表演為他帶來了Oliver Award(英國劇場界最高榮譽)的最佳配角的提名。
康伯巴奇於2009年5月到6月為BBC2台紀錄片《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美國標題為Wild Pacific)擔任旁白。2009年5月,在BBC廣播4台改編自John Mortimer的小說Rumpole and the Penge Bungalow Murders的廣播劇中,康伯巴奇扮演年輕的Rumpole,而Timothy West則扮演老Rumpole。同年,他在電影《造物弄人》(Creation)中飾演Joseph Hooker。而後在電視改編版的《小島》(Small Island)中的角色又為他贏得了BAFTATelevision Award的最佳配角獎提名。2010年,在英國BBC拍攝的倍受好評的三集迷你電視劇《神探夏洛克》(又譯《新福爾摩斯》)中飾演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被觀眾所熟知和喜愛。
康伯巴奇曾經在2010年7月的一次訪談中暗示說,作為英國超長科幻劇《神秘博士》(Doctor Who)的忠實粉絲,他對成為該劇的新常駐人物非常感興趣。該劇製作人Steven Moffat也是《神探夏洛克》的製作人,且同康伯巴奇是私下的好友。在2008年他曾同大衛·田納特(David Tennant)(在《神秘博士》(Doctor Who)扮演第十任博士)討論過取代其角色,並最終表示放棄

⑻ 一部電影里有叫海達哥

破·局

⑼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演藝經歷

1999年,本尼迪克特完成了在倫敦音樂戲劇學院的學業,開始自己的演藝之路,但是整整六個月他沒接到一個角色,為了維持生活,他不得不在餐館打工 。
2000年,他參演電視劇《心跳》,在劇中飾演Charles。
2001年,本尼迪克特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作品——《愛的徒勞》在攝政公園露天劇場上演,他的角色是Ferdinand。同年,他還在這個劇場出演了《仲夏夜之夢》,飾演Demetrius。
2002年,本尼迪克特參演了電視電影《金色田野》和電視劇《南茜的情史》、《沉默的證人》,飾演的都是配角。還出演了短片《白象似的群山》。同年,他在攝政公園露天劇場共演了三部舞台劇,分別是《皆大歡喜》、《羅密歐與朱麗葉》和《多可愛的戰爭》。
2003年,本尼迪克特在電視劇方面爭取到更多的出鏡機會,他不再只是客串那些無關緊要的角色,出演了電視劇《男人四十》 、《劍橋風雲》和《軍情五處》 。另外,他還出演了電影《叛徒與英雄》。
2004年,本尼迪克特憑借電視電影《霍金的故事》 中的史蒂芬·霍金一角獲得了第44屆蒙特卡洛國際電視節最佳男演員獎及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BAFTA)電視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此外,他還在電視電影《敦刻爾克大撤退》中飾演Lt. JimmyLangley,並第二次參演劇集《心跳》。同年,本尼迪克特的戲劇舞台從攝政公園露天劇場轉到艾爾美達劇場,排演了《海上夫人》,在劇中飾演Lyngstrand。本尼迪克特還開始在BBC電台出現,為廣播劇《The Raj Quartet》配音。
2005年,本尼迪克特遠赴南非拍攝迷你劇《直到世界盡頭》,飾演Edmund Talbot一角。在該劇的拍攝過程中,他和友人結伴出遊,途中卻遭遇了綁架事件,經歷險難,最終逃過了死亡邊際線 。同年,本尼迪克特還在劇集《內森·巴利》中飾演Robin,在《突發新聞》中飾演Will Parker。另外,他憑借舞台劇《海達·高布樂》中的Tesman這個角色獲得了勞倫斯·奧利弗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2006年,本尼迪克特在電影《奇異的恩典》中飾演英國首相小威廉·皮特,並且因此獲得倫敦影評人協會獎突破表演獎提名。此外,他還在電影《戀愛學分》中飾演Patrick Watts。同年,他在艾爾美達劇場排演了舞台劇《調整期》。
2007年,本尼迪克特在短片《不可分割》里一人分飾二角:孿生兄弟Joe和Charlie,並在電影《贖罪》中飾演Paul Marshall。他還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視電影《斯圖爾特:倒帶人生》中飾演Alexander 。在舞台劇方面,本尼迪克特在英國皇家宮廷劇院出演了《犀牛》、《縱火犯》。
2008年,本尼迪克特主演了迷你劇《最後的敵人》,並憑借Stephen Ezard一角獲得金衛星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電影方面,他在《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 中飾演William Carey,和他演對手戲的是斯嘉麗·約翰遜。他還拍攝了《滑稽戲童話》,飾演Henry Clark。同年在英國皇家宮廷劇院的舞台上,本尼迪克特演出了第三部戲劇——《城市》。他還從這年開始參加廣播系列劇《座艙壓力》的錄制,出演的角色是Capt. Martin Crieff。
2009年,他拍攝了電影《第三顆星》,參演的影片《造物弄人》也在這一年上映。同年,出演的電視劇《小島》使他獲得了BAFTA電視獎最佳男配角提名,他還在劇集《馬普爾小姐探案》第四季中飾演Luke Fitzwilliam。此外,本尼迪克特為BBC紀錄片《南太平洋》擔任旁白,並開始錄制廣播系列劇《法庭上的魯波爾》。
2010年,他在《神探夏洛克》中飾演夏洛克·福爾摩斯。每日電訊報把他列為「史上最偉大的20位福爾摩斯」第一位 ,並獲Digital Spy的讀者選為「最偉大的福爾摩斯」 。系列劇集也為本尼迪克特帶來多個最佳男主角獎,其中包括艾美獎、金衛星獎、英國傳播記者協會獎、英國罪案驚悚獎、英國電視選擇獎及美國電視評論家選擇獎等,另外亦獲得金球獎、三次BAFTA電視獎提名 。這一年,他還出演了電視電影《梵高:畫語人生》,飾演文森特·梵高。並拍攝了三部電影,分別是《四頭獅子》、《告密者》和《第三者》 。舞台劇方面,他登上了英國國家劇院的舞台,在《舞會之後》中出演19世紀20年代酒不離手極富魅力的花花公子David Scott-Fowler。此外,Discovery頻道還請他為紀錄片《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擔任配音和旁白 。
2011年,舞台劇方面,本尼迪克特和約翰尼·李·米勒一起在英國國家劇院出演了《弗蘭肯斯坦的靈與肉》,兩人交替飾演Victor Frankenstein和Creature。他也因此獲得了勞倫斯·奧利弗獎 、倫敦標准晚報戲劇獎以及英國戲劇評論圈獎的最佳男主角獎。電影方面,他在斯皮爾伯格的電影《戰馬》中飾演Stewart少校 。還在《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中飾演Peter Guillam ,並且憑此角獲得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2012年,導演J·J·艾布拉姆斯看過本尼迪克特在《神探夏洛克》中的表現後,邀請他為《星際迷航:暗黑無界》試鏡 ,最後本尼迪克特出演了片中的反派角色可汗,他憑藉此片入圍了土星獎最佳男配角、MTV電影大獎最佳反派等獎項 ,該角色更入選《好萊塢報道者》2015年評出的「20位最佳英國電影反派」 。同年,本尼迪克特還在《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中為巨龍史矛革和死靈法師進行配音和動作捕捉 。電視劇方面,《神探夏洛克》 第二季三集均獲得了高收視率。本尼迪克特還主演了由BBC和HBO聯合出品的電視劇《隊列之末》,並憑借該劇獲得艾美獎、金衛星獎等最佳男主角提名,亦得到英國傳播記者協會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3年,電影方面,這一年本尼迪克特總共有五部電影上映。其中包括2012年拍攝的《星際迷航:暗黑無界》、《為奴十二年》 、《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 、《八月:奧色治郡》 。他還出演了《第五階層》,飾演主角維基解密始創人朱利安·阿桑奇。劇場方面,他參與了英國國家劇院50周年慶典,出演由湯姆·斯托帕德編寫的《君臣人子小命嗚呼》的其中一幕,飾演羅森格蘭茲一角 。除各項出演外,本尼迪克特還與朋友成立了一家名為SunnyMarch的製作公司,首個作品為20分鍾短片《舉手之勞》,該片於11月推出時高踞 iTunes短片銷售榜首位,並獲得Off Plus Camera國際獨立電影節逆流獎 。9月,他登上了好萊塢權威雜志《好萊塢報道者》的封面,被冠以New A-list之名 。10月,他更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成為該雜志國際版的封面人物 。11月,他獲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洛杉磯分部頒發的大不列顛獎英國年度藝人獎 。
2014年,電影方面,本尼迪克特主演的影片《模仿游戲》,及參與配音的《馬達加斯加的企鵝》、《霍比特人:五軍之戰》均於年底上映 。同年,本尼迪克特參演的《為奴十二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而他本人更憑借《模仿游戲》中艾倫·圖靈一角獲得好萊塢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及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等多項最佳男主角提名 。電視劇方面,《神探夏洛克》第三季在英國首播創下920萬觀眾的收視紀錄 ,並在中國視頻網站同步上線後,打破英美引進劇的播放紀錄 。此外,4月,本尼迪克特入選《時代周刊》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榜,位列藝術家類榜單第一名 。12月,他再度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成為該雜志美國版和國際版的封面人物 。
2015年,舞台劇方面,本尼迪克特8月回歸劇場,主演的《哈姆雷特》在巴比肯劇院上演12周,近10萬張門票於2014年提前發售,數分鍾即告售罄,刷新了倫敦戲劇門票銷售最快和觀看人次最高的紀錄,他也因此獲得WhatsOnStage獎最佳男主角獎 。電影方面,本尼迪克特參演的影片《黑色彌撒》於9月18日在北美上映 。他還在11月開始拍攝漫威電影《奇異博士》,出演男主角神經外科醫生史蒂芬·斯特蘭奇博士 。除各類演出,同年6月,本尼迪克特受邀加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為奧斯卡金像獎評委之一 。
2016年,電視劇方面,《神探夏洛克》特輯於1月1日首播,並在全球部分地區上映 。

⑽ 日落大道 (電影)是什麼意思 《法語助手》法漢

日落大道 (電影) Boulevard crépuscule
《日落大道》(英語:Sunset Boulevard)是一部1950年出品的美國黑色電影。它以橫穿洛杉磯和貝弗利山的相同名字的著名大道命名,由比利·懷德執導和編劇。
威廉·荷頓在片中飾演落魄的編劇喬·吉利斯,格洛麗亞·斯旺森飾演過氣電影明星諾瑪·戴斯蒙,她將吉利斯拉進她重返熒幕的白日夢中。艾利·馮·史托洛海姆、南茜·奧爾森、弗雷德·克拉克、勞埃德·高夫和傑克·韋布飾演片中配角。導演西席·地密爾、專欄作家海達·霍珀飾演他們自己,影片還包括默片時代的重要人物巴斯特·基頓、H·B·華納、安娜·Q·尼爾森的外觀鏡頭。
《日落大道》首映時就得到了許多評論家的贊賞,它獲得了11項奧斯卡提名,並拿到了3個小金人。它被普遍認為是一部經典之作,並且是美國電影中最著名的電影之一。美國國會圖書館在1989年認定它具有「文化上、歷史上、以及美學上的重要性」。它還被選為國家影片登記部第一批保存影片之一。在美國電影學會2007年評出的20世紀美國電影百強中,《日落大道》排名第16。

閱讀全文

與海達子是哪個電影里的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好看的二戰戰爭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856
下載的電影如何改格式不對 瀏覽:740
免費看付費電影的瀏覽器軟體 瀏覽:541
好看的喜劇電影不要錢 瀏覽:342
電影丑娃娃好看不 瀏覽:487
平板怎麼從電腦傳電影 瀏覽:533
關於大學畢業季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48
恐怖電影撿到回我免費觀看 瀏覽:363
免費電影童年往事 瀏覽:777
推薦好看的電影黑幫歐美 瀏覽:994
星空電影網怎麼找不到了 瀏覽:873
場景很好看的電影 瀏覽:814
給大家推薦幾部好看的動作電影 瀏覽:677
好看韓劇電影排行榜前十 瀏覽:421
歌舞青春1電影免費西瓜 瀏覽:684
楊冪拍的好看電影有哪些 瀏覽:586
恐怖電影分裂刺免費觀看 瀏覽:412
什麼電影狗狗好看推薦 瀏覽:564
長安伏妖這部電影怎麼樣 瀏覽:342
哪些電影以神話為原型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