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由程步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什麼
由程步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茅盾的同名小說。
《春蠶》是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的浙江農村裡,村民老通寶一家辛苦養蠶、蠶花豐收卻負債愈重的故事。該片於2008年8月22日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首播。上映時間是2008年8月22日,片長九十五分鍾。
影片看點:
影片通過20世紀30年代浙江農村農民老通寶一家養蠶豐收、生活卻更加困苦的事實,反映了當時條件下中國江浙農村的真實歷史記載,表達了對身處社會下層的農民的深深同情。
影片真實地遵循了小說故事的構架,用平實的鏡頭語言,將茅盾先生的作品成流淌的影像,奉獻給觀眾。在導演朱楓的鏡頭前,跟「老通叔」的扮演者李心敏合作的幾個年輕演員憑借本色表現,恰如其分地塑造了當時歷史條件下江浙農村人的精神風貌、內心世界和愛情認知。
❷ 春蠶改編自什麼
《農村三部曲》的同名小說《春蠶》。
《農村三部曲》,茅盾小說,包含《春蠶》、《秋收》、《殘冬》三部相對獨立又情節相關的小說。
1、《春蠶》,最初發表於1932年11月《現代》第2卷第1期。
2、《秋收》,最初發表於1933年4月、5月的《申報月刊》第2卷第4期、第5期。
3、《殘冬》,最初發表於1933年2月《東方雜志》第30卷第4號刊物。
茅盾的這三篇小說,從《春蠶》寫蠶絲業蕭條所引起的農村破產,到《秋收》寫農民在飢餓中的搶糧風潮,到《殘冬》寫農民在一年生計完全絕望以後,終於自發起來進行武裝斗爭,正好反映出了那個年代舊中國農村變化和農民覺醒的全過程,給我們留下了一幅清楚、生動的歷史圖畫。
因此,這三篇小說也是姐妹篇,合起來稱為「農村三部曲」。
(2)電影春蠶改自哪個小說擴展閱讀:
電影情節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家境貧寒的故事絲綢的農民在浙江全省誰受苦和被剝奪時,他們的蠶繭產量死光。電影不僅批評迫使家庭陷入貧困的嚴酷市場環境,還批評家庭自身的迷信和自私。
老童寶是浙江養蠶一家的族長。他拒絕為即將到來的農作物購買外國品種的蠶。市場條件嚴酷,盡管他的家人努力養蠶,但隨後的繭卻無法在市場上取得價格。這部電影還設有一個子情節,其中一名已婚婦女蓮花被通寶的家人排斥,稱其為所謂的「混血兒」。
❸ 由程步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哪裡
由程步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自矛盾著名同名小說。
三十年代的浙江農村,每到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開始養蠶。蠶農老通寶(肖英飾)借來高利貸買桑葉喂蠶,他非常迷信養蠶的各種禁忌。大兒子阿四(龔家農 飾)生性忠厚。
小兒子多多頭(鄭小秋飾)卻讓人不省心,他經常和根生(王徽信 飾)的老婆荷花(艾霞飾)耍笑,而老通寶認為荷花就是不吉利的人物。她以前做過大戶人家丫頭,村裡人都瞧不起她,而多多頭不顧家人和村裡人的冷眼,仍願意和見過世面的荷花在一起。
全文
春天是養蠶的季節。每到這時候,我常常想起母親來。解放前,我們家很窮,母親就靠養蠶換點兒錢,給我們姐弟倆交學費。
我們家門口有幾株桑樹。春天一到,桑樹剛發出新芽,母親就照例拿出幾張蠶種來。每張蠶種不過一尺見方,上面布滿了比芝麻還小的褐色的蠶卵。等桑葉長到榆錢大小的時候,蠶種上便有許多極小極小的蠶在蠕動。蠶的生命就是這樣開始的。
母親微笑著,把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里。匾里已經撒了一層剪成細絲的嫩桑葉。這是母親帶著我從桑樹上摘來的,擦得乾乾凈凈,剪得又細又勻。
❹ 春蠶改編自誰的作品
《春蠶》改編自(茅盾)同名小說。
《春蠶》,作家茅盾著作「農村三部曲」之一。
《春蠶》寫於1932年11月1日,發表於是年11月《現代》第2卷第1期上。
《春蠶》是茅盾的「農村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說通過20世紀30年代初江南農村蠶事豐收反而成災的反常現象的描述,揭示了造成這一悲劇的社會根源: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地主和高利貸者的層層盤剝、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等,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江南農村經濟破產和蠶農們的悲劇命運。小說成功地塑造了勤勞質朴而又守舊蒙昧的老一代農民老通寶,和樂觀進取、敢於思索反抗的新一代農民老通寶之子多多的形象,通過中國農村新舊兩代人的對比,宣告了老一代農民傳統生活理想的破滅,指出了舊中國農村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在藝術上,小說以細膩的人物心理描寫及生動逼真的細節描寫,很好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對於江南農村蠶事活動的種種風俗習慣的描寫也非常生動細致,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❺ 油城不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什麼同名
由程步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矛盾的同名小說《春蠶》,電影《春蠶》是1933年攝制的一部默片黑白電影,這是第一次將新文學作品搬到銀幕上,實現了電影和新文學的結合。
❻ 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是哪一部
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是理想之城。
需知:
《理想之城》剛開始的時候,蘇筱只是一個小職員,進入公司之後兢兢業業的工作,另一方面還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去考造價師資格證。蘇筱做事認真,堅持「造價表干凈」的真理,將成本控製得非常好,拿著普通員工的工資,操著老闆的心。
公司能擁有蘇筱這樣的員工,毫無疑問是老闆的福報了,可是這樣認真的蘇筱,卻成為了「背鍋俠」,因此被公司開除,造價師證也被扣留了,建築業沒有人敢用她,事業徹底到了低谷。
除了在事業遭遇到很大的危機外,在感情上蘇筱也遇到了男朋友的背叛,本來要與男朋友結婚的蘇筱,與男朋友分手了。
事業感情都不順利,尋常人遇到這些事情已經非常痛苦了,甚至可能會一蹶不起,但是蘇筱卻表現出了大心臟。積極調整自己,開始投簡歷。可是之前背鍋,一開始並不順利,後來還是汪煬才,排眾議將蘇筱要了過來。
❼ 《春蠶》改編自哪裡
《春蠶》是由夏衍改編自茅盾著名同名小說的一部30年代默片黑白電影,導演為程步高。這是第一次將新文學作品搬到銀幕上,實現了電影和新文學的結合。
茅盾簡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中國現代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
茅盾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里,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
❽ 由程步高執導的電影春蠶改編自誰的同名
《春蠶》是由夏衍改編自矛盾著名同名小說的一部30年代默片黑白電影。《春蠶》,作家茅盾著作「農村三部曲」之一。197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
茅盾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里,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將不起,將稿費25萬元人民幣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以鼓勵當代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
(8)電影春蠶改自哪個小說擴展閱讀
20世紀20年代,茅盾曾被看做堅實的自然主義信徒,他在這段時間內翻譯了大量的外國自然主義的書籍,並且為之撰寫了不少的理論書籍。而到了1928年,茅盾隨著思想的變化又申辯過他也並非依自然規律開始創作生涯,而是相反一一真實地去生活,經驗了生活和人生之後才來做小說。
到了1958年的《夜讀偶記》他甚至對自然主義給以全面否定----認為自然主義是個「暗坑」。雖然如此,茅盾的創作與自然主義依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茅盾早期剛步入文壇的時候極力倡導自然主義,他認為自然主義是文學上之寫實主義,是一種具有真實、客觀、細致、科學等特點的文學思潮和創作方法。因此他的前期創作和文論也因自然主義而聲名鵲起,較為著名的篇目如《評四五六月的創作》,這篇關於自然主義的評論引起了當時文藝界關於自然主義的激烈討論。
而1925年開始介紹新寫實主義的茅盾也開始了對自然主義的懷疑,1928年他開始明確的反對自身受左拉和自然主義的影響。然而茅盾此間的創作仍然帶有自然主義深深的烙印,如這期間發表的小說《滅亡》、《追求》無不閃現著自然主義的光輝。
30年代以後,茅盾自覺沿著革命現實主義的大道闊步邁進,對自然主義作客觀分析。認為自然主義發展是因為反帝運動高漲、社會科學思想發展而帶來唯物論思想的發展,自然主義在思想基礎上與唯物論更為接近。
自然主義優點在於對平民化、日常生活的描寫,勇於直接反映丑惡;而不足在於沒有留下餘地給讀者去用經驗和想像去填補。這可以說是他對自然主義認識的一次升華,故而這段時間,他的大作《子夜》誕生,裡面較為完美融合了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寫作手法。
然而茅盾後期有些過於執著對自然主義的崇敬,使之與中國正統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發生一定程度的偏離,因而產生了裂隙,引起落後焦慮導致了他創作萎縮,故而茅盾後期並無太引人注目的文學創作,而轉向文學評論。
❾ 電影什麼是根據矛盾的同名小說改編的
電影《春蠶》、《林家鋪子》是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
1、《林家鋪子》
《林家鋪子》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水華執導、夏衍編劇、謝添主演的劇情片,於1959年上映。
該片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以1931年的中國江南某小鎮為背景,通過小工商業者的掙扎生存、最終倒閉,和林老闆一家的命運,展現了當時整個社會爾虞我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黑暗現實。
1931年,日本武裝侵略中國,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怒,各地青年學生紛紛掀起抵制日貨的運動。這一風潮也波及浙江杭嘉湖地區的一個小鎮。林家鋪子老闆的女兒林明秀因穿了一件日本貨的旗袍而遭到同學們的鄙視,她羞怒地回家哭鬧。此時,當地國民黨黨部卻通過商會余會長借檢查日貨為名,到各家商店勒索。
當晚,林老闆用四百元賄賂了余會長,得到了出售日貨的默許。於是,東洋貨改頭換面成了「國貨」,陳列在林家鋪子的貨架上,一二八事變爆發後,上海某商行的收帳員趕來向林老闆索討債款,林老闆只好向放高利貸的錢庄求助。
因時局動盪,錢庄非但不肯再貸,而且還要他在年關前還清舊債。幸好鋪子的伙計壽生從鄉下收帳回來,才使林老闆用還一半拖一半的方法,送走了上海的收帳員。年關過後,為向上海來的一批難民推銷日用小百貨,林老闆到零躉小店裡索債提貨,用「一元一套」的辦法招攬顧客。
正在生意興隆之時,國民黨黨部卻找借口抓了林老闆,警察局卜局長也要強娶林明秀為姨太太。林家不知所措,壽生花了幾百塊錢才把林老闆贖出來。
在走投無路之際,林老闆匆忙把女兒許配給壽生,然後席捲所有,帶著女兒悄悄出走躲避。林家鋪子倒閉了。有權有勢的債主們聞訊前來爭奪封貨,而張寡婦、朱三太那些老弱孤寡的債權人卻被警察阻擋在林家鋪子的門外,她們的血汗錢白白被林老闆拐騙走了。在擁擠的人流中,張寡婦的孩子被踩死,她則完全瘋了。
(9)電影春蠶改自哪個小說擴展閱讀:
茅盾的創作中也大量的吸收了古典文學的創作藝術,他曾在《舊形式、民間形式與民族形式》中指出「要吸取過去民族文藝的優秀傳統;學習外國古典文藝以及新現實主義的偉大作品的典範;
要繼續發揚五四以來的優秀作風;更要深入於今日的民族現實,提煉熔鑄其新鮮活潑的質素」。而這些在他的創作中也得到體現,《子夜》、《腐蝕》中龐大的藝術網路構建是都對《紅樓夢》中的藝術精髓的學習與提取。
❿ 什麼電影是根據矛盾的同名小說改編的
《春蠶》。
《春蠶》是由夏衍改編自茅盾著名同名小說的一部30年代默片黑白電影,導演為程步高。這是第一次將新文學作品搬到銀幕上,實現了電影和新文學的結合。
劇情:
三十年代的浙江農村,每到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開始養蠶。蠶農老通寶(肖英飾)借來高利貸買桑葉喂蠶,他非常迷信養蠶的各種禁忌。
大兒子阿四(龔家農 飾)生性忠厚。小兒子多多頭(鄭小秋飾)卻讓人不省心,他經常和根生(王徽信 飾)的老婆荷花(艾霞飾)耍笑,而老通寶認為荷花就是不吉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