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上甘嶺電影是在哪個實地場景拍攝的

上甘嶺電影是在哪個實地場景拍攝的

發布時間:2022-04-13 13:47:57

㈠ 沙蒙的拍攝《上甘嶺》

凝聚了幾位作者共同心血的電影劇本寫出後,曾以《二十四天》發表於1956年3月號《人民文學》,開拍時正式改名《上甘嶺》。在影片拍攝中,又傾注了導演和演員等攝制人員的辛勤創造,使影片表現出特有的樸素、渾厚、深沉的風格。
對於分鏡頭沙蒙極為重視並有獨特的方式,他集中主創人員一起參加討論。這項工作整整進行了半個來月,如何突出主角張忠發是集思廣益的重點內容。沙蒙認為只要這個角色站起來,全片也就基本可以站得住。他與大家一起精心推敲各種戲份增刪方案,反復琢磨一些關鍵動作、場次與其他陪襯人物關系,如在楊德才捨身炸碉堡高潮戲中,被推到後景的張忠發怎樣才能發揮作用,對朝夕相處的戰士犧牲又怎樣在感情上准確反應等等。為找到滿意的解決方案,沙蒙煞費苦心,直到報送電影局審查分鏡頭劇本後還在不斷考慮完善,最後確定加強張忠發與楊德才爆破敵人火力點這一動作的聯系,讓楊德才繼毛四海犧牲後在張忠發機槍掩護下完成任務,最後再借師長眼睛突出張忠發背著的兩個水壺表達對犧牲戰士的懷念之情,從而使張忠發在全片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在演員的選擇與使用上,由於沙蒙堅持要求演員的氣質和外形必須與角色符合,因而費了不少心思,片中的六個主要演員有三分之一在外景開拍時才到齊。其中扮演王蘭的演員竟試了五六位,最後總算確定了第一人選是位北京的話劇演員。但沙蒙到了朝鮮外景地後仔細思量覺得不夠理想,最終換上了劉玉茹,她雖剛從魯迅藝術學院畢業,但有過軍旅生涯,氣質和形象與角色更接近。沙蒙曾慨嘆為該片找演員「比創作工作本身給人的痛苦還折磨人」。在沙蒙的努力爭取下,不僅扮演張忠發、指導員的高保成、徐林格等主要演員分別來自部隊話劇團,有豐富的部隊生活經驗,而且一排長和全連戰士都聘請志願軍戰士擔任,整個劇組100多人中60%以上是軍人。
劇組還特意邀約曾堅守陣地的特等戰斗英雄趙毛臣出任軍事顧問,帶領演員到上甘嶺現場參觀體驗,平時生活中演員也都按角色互稱、相處,甚至連出外景也按身份分配住處,因而演員們普遍入戲都比較快,表演起來也真實、生動。
《上甘嶺》攝制完成後曾送中南海放映,毛主席看後高興地稱許,這可是一部中國的影片啊!沙蒙得知後非常激動,連聲說:「這是最高的獎賞!」

㈡ 上甘嶺電影梗概

《上甘嶺》是中國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攝制的戰爭電影(黑白),講述的是朝鮮戰爭中上甘嶺戰役的事情。影片並沒有面面俱到地反映這樣一個震驚中外的戰爭,而是通過志願軍某部八連這樣一個連隊從接收陣地,由防禦戰轉入坑道和最後發起反攻,收復主峰的43天戰斗經歷,再現了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熱情謳歌了志願軍戰士為追求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其主題曲《我的祖國》成為紅色經典歌曲。
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㈢ 電影上甘嶺戰役是在哪裡發生的上甘嶺戰役,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上甘嶺是抗美援朝的故事 地點當然在朝鮮

㈣ 上甘嶺這部電影在當時是怎麼拍出來的有兩三個山頭的敵人而且還有外國人,在當時導演去哪找來這么多人

關於上甘嶺電影,當時拍下的時候有兩三個山頭的敵人的話,有的很多都是一些專門的配合人員,他們都是從真正的軍隊出來的

㈤ 電影上甘嶺發生在什麼地方

上甘嶺是朝鮮和韓國(所謂的三八線)間的五聖山的軍事至高點。具體位置在朝鮮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聖山南麓

㈥ 誰知道《永不消逝的電波》和《上甘嶺》兩部電影的拍攝地點告訴我好不好快一點,快一點。

老電影,拍攝的地點應該比較分散。
不像現在,基本上可以在幾個電影城或景點里拍攝大部份鏡頭。

㈦ 電影上甘嶺戰役是在哪裡發生的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攻勢,於1952年10月一11月,在朝鮮金化東北上甘嶺地區進行的堅守防禦作戰。

㈧ 在電影《上甘嶺》中,你都知道哪些真實的歷史故事

電影《上甘嶺》是沙蒙,林杉制導的一部抗美援朝的經典影片,是根據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改編而來,取材於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影片講述了在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在連長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拚死奮戰,最後取得勝利的故事。

劇組雖然面臨著很多困難,但是為了再現當年的場景,最後決定在安東附近造出了一個「上甘嶺」。為了體現戰爭的殘酷,在拍攝時,非常注意場景的轉換,比如坑道的石頭塊在炮火的轟擊下變成了一堆碎石等等,非常注重細節。讓觀眾更能體會到當時的情節。

所以才有了最後的《上甘嶺》,讓觀眾更加的震撼,更能感受到戰爭的殘酷,體會到志願軍的無私的奉獻精神。

㈨ 上甘嶺由誰拍攝的

電影《上甘嶺》195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 編劇:林杉、曹欣、沙蒙、蕭矛 導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張忠發)、徐林格(孟德貴)、劉玉茹(王蘭) 上甘嶺電影插曲《我的祖國》由郭蘭英演唱後,歷經50年流傳至今。

㈩ 上甘嶺的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毛澤東了解到上甘嶺戰役後,指示有關方面將上甘嶺戰役拍成電影,擅長軍事題材片拍攝的長春電影製片廠承擔了這一任務並立即組成了創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導演,因為林杉曾創作了多部反映革命體裁的作品,所以他和曹欣、沙蒙、 肖矛成為《上甘嶺》的劇本創作者。
劇本創作
導演沙蒙率攝制組前往朝鮮對上甘嶺戰役進行實地考察,之後又兩次到上甘嶺考察,並采訪了一百多位當年參加上甘嶺戰役的志願軍戰士,記錄的材料達到數十萬字。劇作起先想將上甘嶺戰役拍成一部全景式的戰役,但劇情認為這樣不容易打動人,所以蒙決定突破傳統戰爭體裁片的框框,將影片的視點投向上甘嶺戰役中一條坑道和一個連隊,採用以小見大手法來展現人民軍隊的大無畏英雄主義精神,他的主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影片基調確定後,編劇林杉進入創作,不久完成了初稿,但他認為還不滿意,當她看到一篇關於志願軍女戰士王清珍在上甘嶺戰役中事跡報道後,於是林杉便在劇本中加入了一個女角色王蘭。
演員挑選
劇情在挑選飾演張忠發的演員時,顯得格外謹慎,最後沙蒙看中了在電影《暴風驟雨》飾演趙玉林的高保成,但兩者年齡反差很大,劇組有人提出質疑,但沙蒙執意採用了高保成。
片中另一個重要人物王蘭的演員選擇起初是一位歌劇演員,但沙蒙覺得該演員氣質與角色有些不符。後來沙蒙在長影廠遇到了剛從魯迅藝術學院畢業的劉玉茹,於是劉玉茹擔任了王蘭的飾演者。
拍攝過程
負責美工的劉學堯和特技設計蔡光為了真實再現上甘嶺戰役的場景,經多方考察,在安東附近選擇了一個相似的地形,調動兩個營的戰士,翻表土,挖陣地工事,築坑道口,造出了又一個「上甘嶺」。為了真實地再現上甘嶺的坑道,蔡光在設計坑道時相對加大了坑道高度,採用框架分解式結構,以人、彈葯箱、坑道柱子造成層次感。
為了機槍音響效果的逼真,劉學堯還專門從上甘嶺揀回了許多機槍子彈,由影片軍事顧問趙毛臣(上甘嶺戰役中的連長)親自打槍錄音,錄音過程中還將山坡打燃。
影片中有段抓松鼠的戲,但該段戲原來設計的並不是抓松鼠而是抓鳥,但沙蒙對這個設計感到不大對勁。在戰場上槍炮一響,鳥就驚飛了,不會跑到坑道里,沙蒙和編劇最後想出了抓松鼠的主意。
人物原型
張忠發:張計發,1926年出生在河北省贊皇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51年,奔赴朝鮮「抗美援朝」,在上甘嶺一役中擔任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135團7連連長,堅守上甘嶺陣地數日。
王蘭:王清珍,1951年初入朝參戰,在上甘嶺戰役中擔任志願軍45師醫政股收容所的衛生員。

閱讀全文

與上甘嶺電影是在哪個實地場景拍攝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猛鬼找替身電影有哪些 瀏覽:802
電影產業綜合指數是什麼 瀏覽:250
電視看3d電影下什麼軟體是什麼軟體 瀏覽:732
如何信用卡買電影票 瀏覽:924
黃飛鴻電影說的是什麼 瀏覽:530
哪個女人電影最好看 瀏覽:568
哪部電影是免費的3D電影 瀏覽:248
印度電影被困到35樓叫什麼 瀏覽:909
520885好看電影 瀏覽:566
手機怎麼放移動硬碟里的電影嗎 瀏覽:918
蘋果手機看電影怎麼看一半 瀏覽:487
一個人走的路怎麼讓寶寶哭哭啥電影 瀏覽:31
帶我女兒走的台詞是什麼電影 瀏覽:599
服從電影刪掉了什麼 瀏覽:890
浮生路電影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503
這個殺手不太冷電影免費下載 瀏覽:579
什麼書生是什麼電影 瀏覽:62
如果有人約你看電影表示什麼 瀏覽:57
電影西遊記女兒國什麼時候拍的 瀏覽:844
南瓜電影怎麼找粵語電影 瀏覽:142